标题 | 孙中山破陋习 教案 |
范文 | 孙中山破陋习 教案(通用3篇) 孙中山破陋习 教案 篇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本文的阅读,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课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老师要检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课件出示词语世界,小组开火车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让学生齐读课题2遍,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课题中的“破”、“陋习”。 二、精读感悟 过渡:课文从哪些自然段写了缠足这种陋习? (一)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 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哪些是孙中山看到的情形?请用“~~~~~”画出来;哪些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请用“——”画出;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 2、交流: (1)谁来说说孙中山看到的情形?(第二自然段)齐读。 思考:这段中哪句话最伤孙中山的心?(“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齐读。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怎么会这么痛苦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理解,加深感受。也可以用手代脚尝试。 (2)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孙中山生气和心疼的是什么?能把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吗? (3)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通过加点的字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体会孙中山小时候的感受。 引答:当时,不管孙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对,都无济于事。可是,姐姐被缠小脚了,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引答)再也没有听到……可见,缠足陋习给姐姐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孙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课文说,这件事深深地……(引答) 4、辨析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话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姐姐原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一读。 引导学生通过“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体会姐姐的能干;通过“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歌给他听”等词句,体会姐姐的活泼。 引导学生体会到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才“喜欢自己的姐姐”。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自由读,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孙中山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缠足陋习,给包括姐姐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后来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陋习。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拓展 1、封建社会的陋习还有哪些?师展示资料。 2、现代生活中的陋习以及同学们的陋习有哪些? 四、总结全文 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4 孙中山破陋习 能干 活泼 缠足 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 痛苦 流泪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由于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根本看不到被缠足后的脚的模样,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目睹缠足给中国上千妇女带来的痛苦。教学中,我直插主题,从课题入手,“破”就是废除的意思,“陋习”就是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习惯,本文中指缠足。然后让学生找出写缠足的段落,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孙中山看到的情形”、“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2-6自然段边勾画,接着在班内交流,我相机出示各段的文字,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每段文字中的重点字词下用着重号标记。这样,学生就能深深地意识到姐姐缠足所受的摧残,也懂得了妈妈对封建陋习的盲从和无奈,体会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感受姐姐缠足前后的变化,而后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缠足前姐姐活泼能干,缠足后带走了姐姐灿烂如花的笑脸,夺走了她悦耳动听的歌声,更进一步体现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同情和对这种陋习的痛恨,坚定了他将来废除缠足陋习的信念。由于教学中努力做到面面俱到,我讲的过多,而学生的朗读却不到位,给学生悟的时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发展。 孙中山破陋习 教案 篇2教学要点: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的事。 一、揭题 1、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指屏幕)让我们一起跟老师再来把课题写一遍。集体 书写课题:孙中山破陋习 2、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板书:姐姐 2、学生交流 板书: 活泼 能干 3、引读:因为姐姐既活泼又能干,所以孙中山…… 板书:孙中山 喜欢 4、同学们,你们喜欢孙中山的姐姐吗?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吧!齐读课文第一节。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第八自然段) 过渡:孙中山有个又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往往不长,读读课文这一部分,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1、自由轻读第八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细读课文的第二~第七自然段。 四、整体感知(第二~第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第七自然段。 思考:活泼又能干的姐姐,她的笑脸、她的歌声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带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妈妈要姐姐缠足。) 五、精读课文2--7节 1、师生齐读:妈妈要姐姐缠足,这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 2、同学们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板书:痛苦 流泪 4、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1) 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 (2)通过搜集资料,你了解到缠足是怎么回事吗?抽讲,老师补充(用4到5米长的布条,把5个脚指头捆绑在一起,好长时间都不能拿下来,让本来直得的骨头慢慢长弯,很痛很痛的。走起路来就及不方便。)自读体会,学生齐读。(把体会到的用读表达出来。) (3)再读第三节。 难怪姐姐会如此的痛苦,让我们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好课文。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缠得小脚、穿的小鞋呢?(课件出示) 6、启发想象:看到这么畸形的脚、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7、学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摇摇晃晃) 8、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 (板书:生气 心疼) 9、师:于是他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说到争论,各自一定有争论的理由。那么,让我们同桌两个一起读读课文的3--4节,读完后,同桌两个讨论一下,并把孙中山生气的理由和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画出来。 10、学生交流。 (1) 孙中山生气的理由:生读。 还能下田干活吗?也就是说:不能下田干活。缠足那么痛苦,就像吃官司一样。 (2)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吗?(不够生气,不够痛苦)你能把生气、痛苦的语气读出来吗? (3)那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读句子。 问:妈妈看到姐姐这样痛苦,心疼吗?(心疼)母女之情,是多么珍贵的亲情啊!你怎么知道的呢?(叹了气、我也知道、可、被人家笑)噢,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许女孩子不缠足还嫁不出去呢。妈妈也心疼,可一点也没有办法,真是无可奈何。 (4)指导朗读,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11、这种理由真实不可思议!同学们这就是陈旧的封建思想,孙中山能接受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12、妈妈是含着眼泪说着,并把孙中山推出了门。 去掉“含着眼泪”行吗?为什么? 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的。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毫无办法。 你知道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所以,我们读到这,稍微要停顿一下,给人有回味的余地。 (2)齐读第二句。 (3)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文、造句时,都要注意准确的用词。 14、分角色朗读3--7节,把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和妈妈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先准备一下,再指名读。 15、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孙中山,此时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6、学生交流。(姐姐……妈妈……自己……) 17、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板书:没有笑脸 没有歌声) 18、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点出“深深地”、“幼小的”他虽然小年纪,但永远不会忘记。 六、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正是因为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正是因为他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憎恶缠足这一陋习的种子,所以后来孙中山当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引读)…… (板书:首先废除) 七、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示铜像。 3、述: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周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4、出示孙中山图象,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写段练习。 八、布置回家作业。 附板书:(姐姐后、孙中山前加大括号) 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 能干 活泼 喜欢 姐姐 痛苦 流泪 生气 心痛 孙中山 没笑脸 没歌声 刺痛心 孙中山破陋习 教案 篇3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描红习字册。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就是讲他这方面事迹的。 二、揭示题意: (1)揭示孙中山先生像 (2)简介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与广东香山县,1905年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晚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3)“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破”是破除、废除的意思,“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连起来说,就是孙中山废除不好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1、学习生字词语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缠足痛苦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语,指点辨认读音。 (3)了解词语,重点理解词语。 缠足:旧时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两脚,使脚骨变形,脚尖小,以为美。辛亥革命后,缠足的风气才逐渐废除。 废除:取消、废止。 刺痛:使人受到打击而感到痛苦。 (4)抽卡片读生字词语。 3、各人轻声读课文。 4、指点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 2、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作业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学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就是2——8自然段 第三部分就是第9自然段 3、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姐姐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3)小结:这个部分主要讲了孙中山小时侯有个能干的姐姐。 (4)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这七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3)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 流泪)姐姐为什么这么痛苦? 出示:妈妈正在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 (4)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a 分析画面 画面有哪几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什么人 ?她在干吗?屋子外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态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b 小结图意 (5)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他向妈妈出什么意见?妈妈怎么说的? 齐读3,4自然段 孙中山反对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 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他妈妈怎么回答的? 妈妈为什么叹气?妈妈为什么不能 这样做? (6)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怎样同妈妈争辩的?他争辩有用吗?齐读5,6,7自然段 出示: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因为妈妈虽然觉得孙中山说的有理,却不能照他说的去做,心理也很难受,用“含着泪”能表示出妈妈当时的心情。) (7)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样?齐读8自然段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幼小的心。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8)小结:这部分讲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9)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继续精讲训练 第三部分 1、指名读 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自答:辛亥革命的“辛亥”指的是1911年,这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被推翻。 3、“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孙中山什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件事表现孙中山反对封建陋习的革命精神。缠足陋习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到孙中山手上才废除,这对解除妇女的痛苦起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4、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年的愤怒关键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请看这副图,他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胸怀多么宽广。 5、小结 这部分讲的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的陋习。 6、齐读第三部分。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侯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了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了缠足的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陋习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三、听说练习 1、默读课文:借助板书,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2、指名讲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3、同桌交替听说。 四、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chan zuo shou zui kong xian ( ) ( ) ( ) 2、比一比,组词 痛( )柴( )份( ) 通( )些( )分( ) 3、在下面句子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 )知道缠小脚不好,不该去做。 (2)姐姐缠足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生气( )心疼。 (3)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 )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授后小记: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