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悠然自得 | 拼音 | yōu rán zì dé | 简拼 | yrzd | 近义词 | 泰然自若 | 反义词 | 若有所失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成语解释 |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 成语出处 | 《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 例子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 英文翻译 | be careful and content | 成语正音 | 得,不能读作“dě”。 | 成语辩形 | 悠,不能写作“优”或“攸”。 | 成语辩析 | 悠然自得和“泰然自若”都有毫不慌张不变常态的意思;但“泰然自若”多形容在紧急情况下;镇定、从容不慌张的神情;而悠然自得形容在平常的状况下悠闲、舒适、不紧张的神情。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