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范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精选9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1

  一,聚焦文眼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矛和盾的集合》,不仅学习了生字新词,还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发明家将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发明了——(生接:坦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生接:矛和盾的集合)

  二,活化战斗之境

  1,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课题的意思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并划出来!

  这里的"合二为一"就是课题中的——(生接:集合),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生接:大显神威,师板书)

  2,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呢 请自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

  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①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②你能用些成语形容德国兵当时的惨状吗 (课件出示)

  ③总结朗读

  3,坦克从发明到现在将近100年的历史了,可至今它仍是陆战之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生齐读

  三,洞察发明之思

  1,多么厉害的坦克呀!发明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呢 矛和盾又是怎样集合的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交流,出示:

  插图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①指名读

  ②同学们,有些句子读着读着可以读出一幅画面来,请同学们自由地反复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重点理解:左抵右挡

  ③演→读

  让我们来演演那紧张危急的时刻吧!请拿出你的双手当作盾,老师的矛要进攻了,准备好了吗 我的矛刺向你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上,左,下,右——左上下右……(生做动作)

  重点理解:难以招架

  指名读2-3个,点评→齐读

  2,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在想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并划出相关句子!

  根据回答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师: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这个想法,边读边想想:你认为发明家的这个想法好不好,为什么

  生:好,因为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生:……

  师:这样就完美了吗,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生:不足的地方是这样不能进攻了,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生:……

  师:你跟发明家想到一块儿去了,请你读读这段话

  师:这可怎么办呢,发明家又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师:你认为发明家的这个新想法好不好,为什么

  生:好,这样就可以进攻了!

  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吧,请看大屏幕!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生接: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发明家转念一想,可是(生接: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这可怎么办呢 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到了绝妙的办法,对了(生接: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①课件出示坦克图:让我们来看看坦克图,哪里是坦克的"矛",它的作用是 (生接:进攻)哪里是坦克的"盾",它的作用是 (生接:自卫)

  生齐读:

  ②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发明家呀

  是呀,这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发明家呀!

  他这种勤于思考的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

  ③说话训练:

  因为有了这个爱思考的发明家,坦克横空出世了!这可是举世瞩目的一项重大发明呀!科学界为发明家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成果发布会(播放课件).

  小朋友们,你能当当发明家,介绍一下坦克的发明过程吗 为了使你的介绍更引人入胜,老师为你准备了提纲,自己先试着说一说吧!

  四,品味作品之道

  1,师过渡引导: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比如说坦克)

  生齐读: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②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享受着集合带给我们的便利.比如说这枝铅笔,它就集合了橡皮的优点——可以擦,笔的优点——可以书写.请与同桌讨论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集合的产物

  (充气雨衣,电动自行车,卷笔机,拉链衫……)师点评

  ③句中的"谁"除了指物体外,还可以指什么 (人)是呀,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请再与同桌讨论讨论: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将哪些同学的优点集于一身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有一天,我……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

  我转念一想:可是,( )

  我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到了绝妙的主意:对了,( )

  落荒而逃,溃不成军,抱头鼠窜,哭天喊地,丢盔弃甲,魂飞魄散

  【反思】

  新课标中具体的3~4年级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的3、4环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大显神威”词语的理解能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的过程复述,即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开发智力无凝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发明家的思维过程是值得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反思发明家想法的过程使自身学会在看待问题上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矛、盾”等六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积累语言。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讨论交流,懂得课文阐明的道理,初步了解和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对识字、写字、阅读有兴趣,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意识。

  2、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1、课前搜集有关“矛”和“盾”“坦克”的资料、图片。

  2、课文插图、课文文字课件,坦克作战的录像。

  3、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介绍“矛”和“盾”这两种兵器。

  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把他们的优点集合起来就发明了什么?

  板书:矛    进攻

  坦克

  盾    自卫

  2、出示坦克录像:

  你们在电视或电影中,看过坦克在战场上作战的情景吗?(出示坦克在战场作战的情景。感受坦克的威力。)

  坦克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发射出猛烈的炮火,真是威力无比。

  3、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同学们打开书,看看书中哪个自然段是描述这么有威力的坦克的?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2、指读第5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大显神威

  从哪看出坦克大显神威的?

  你是抓住哪些词来理解的?

  庞然大物,凸现特别神气,特别威武。

  吓得哇哇直叫 怎样叫,叫什么? 

  乱成一团  德国士兵乱成一团,有的抱着头掉头就跑,有撞到了别人,有的几个人压在了一起。

  一下子 十公里 退的速度快,距离远

  介绍背景 :1916年9月15日,英国和德国军队在索姆河上进行着大规模的战斗,双方都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谁也没有突破对方阵地。索姆河两岸到处是沼泽地,炮弹不时在河岸四周爆炸,一股股泥浪被抛上天空,浓烟笼罩着河岸。

  突然,从英军阵地上传来隆隆的巨大响声,一群钢铁碉堡似的怪物,冲出阵地,向德军阵地压去。德军士兵见到这些怪物,拼命朝它射击,用炮轰击,可是那怪物刀枪不入,一边还击一边照样隆隆朝前压来。德国士兵一看这巨大怪物就要把自己碾成肉饼,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英国军队利用这些钢铁怪物,其实就是坦克,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2)你能把德国兵这种恐惧、害怕、混乱的局面读出来吗?

  (3)指读句子。评价读的情况。

  (4)齐读第二三两句。

  (5)那么发明家是怎么想到发明大显神威的坦克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个内容?

  三、学习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2出示第1-4自然段:

  理解第二自然段:

  紧张危急的关头具体指怎样的情况?谁能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情况紧张危急的句子来读一读。

  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矛进攻的厉害。

  (如雨点般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感情朗读。

  师: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个想法好吗?为什么?(能够自卫)

  你读读书,把这个办法好的地方读出来。指导读好两个感叹号。

  (2)他还怎么想的?第四自然段

  解决:“矛”引号的作用。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又产生这个想法?第三自然段

  那么现在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呢?(既可自卫,又可进攻)

  师:现在,发明家把既能自卫,又能进攻的坦克发明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从它身上你还能发现矛和盾的影子吗?

  (3)出示坦克图:

  发明家在与朋友的对打中,为了         ,由盾       ;      为了      ,由矛             ,发明了威力无比的坦克。

  (4)我们再把他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读读吧。指读1-4

  (5) 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知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坦克的。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大道理,那就是……(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师:是啊,由于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坦克的发明,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三、总结全文 课外拓展

  1、其实像这种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的例子随处可见。

  老师介绍带橡皮的铅笔

  2.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事例,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变成新的事物。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能想到吗?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敢于实践,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矛   进攻

  坦克

  盾    自卫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课前准备

  ①生字卡片。

  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认识“矛”和“盾”。

  2、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3、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商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什么?(把矛和盾集合起来)

  4、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指导书写生字:“矛”、“盾”。

  “矛”和“盾”本身就是一个词语,齐读“矛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划自己的生字新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出示词语: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部分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来势凶猛,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想到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英军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吓退了德国兵。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三]、感受比赛场面,品读佳句

  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原来坦克的发明源于一场比赛,谁愿意当任现场解说员,为大家现场直播?(说话训练)

  2、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个场面的。

  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①比——把你自己对比赛场面的解说与书上的描写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觉?(体会用词)

  ②读——自由读一读,感受比赛的紧张激烈。

  ③演——指名演,同桌互演,亲身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理解“矛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④悟——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矛如雨点般”、发明家“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读出了双方身手敏捷、技术高超,发明家身处于十分紧张危急的关头……)

  ⑤读——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过渡:虽然只是朋友间的比赛,但依然十分紧张,就是这样一场比赛,让发明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最终发明了坦克。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拓展阅读

  搜集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听写词语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

  [二]、研读讨论,感悟课文

  1、出示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默读思考。

  2、反馈交流:

  ⑴相机出示句一: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①请大家用心去读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读懂什么?

  ②交流:

  a、盾的缺点是什么?(太小啦!)哪些地方写出了盾的缺点?

  b、从第一个“!”,你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不满、可惜)从第二个“!”,你又读出了发明家怎样的心情?(盾可以改变的喜悦心情)

  c、你能不能把发明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d、目前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⑵相机出示句二: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用 “如果……就……”来说说发明家的设想。

  ⑶出示坦克图,自由读第五自然段,领略坦克的神威,理解“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

  此时发明家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三]、畅谈感受,理解道理。

  1、默读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相机出示句子: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①用心读,反复读,反复思考,你能读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②交流。(师及时引导学生语言的准确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你为什么要向他学习?因为……所以……)

  ……

  ③发明家用集合的方法发明了坦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能见到集合的影子,如橡皮头铅笔、双层汽车等等。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运用了集合的方法来发明的。

  交流。(电风扇和取暖器——空调、水笔、小灵通、电动自行车、高速公路、电视电话、蛋卷冰淇淋、鸡尾酒……。)

  [四]、升华理解,总结全文

  出示小诗:

  矛和盾

  尖尖矛,攻敌人。

  大大盾,护自己。

  矛对盾,两俱伤。

  优点集,长补短,

  善利用,迎胜利。

  集合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生活中集合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像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合在自己的身上,你就会是胜利者。

  [五]、课外拓展

  举办小制作小发明比赛。

  五、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合二为一

  坦克

  矛(进攻)

  盾(自卫)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4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

  一、谈话,揭题:

  1、看文中插图,用第一自然段做解说词:“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

  2、生汇报,是板书,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看老师写“矛”和“盾”,

  3、请学生在插图上合适的位置处写“矛”和“盾”。

  4、如果我们把矛和盾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5、学生读题后,问:你猜想课文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交流: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词、句,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初读,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三、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齐读。

  四、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自卫——进攻   矛——盾

  2、圈出能解释课题中“集合”的一个词——合二为一,把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

  3、读课文2——4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4、反馈:

  a、怎么集合?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我们课前收集了关于坦克的资料,来交流交流。是呀,你能从如此强大的坦克身上找回“矛”和“盾”的踪影吗?

  b、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自卫和进攻的集合,既能很好地自卫,又能更好地进攻,这可是“大显神威”

  5、指导学生理解“大显神威”的含义。

  a读第五节,请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

  b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c、你有没有见过“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五、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了点什么呢?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反复朗读这句话,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抄写这句话。

  板书:       矛     盾

  坦克(大显神威)

  进攻     自卫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课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并存的观念,不仅使“矛”与“盾”同时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形象地介绍了现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诞生,使学生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会集中各事物的优点,才能创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而“温州精神”中体现的就是只有不断创新,才有不断超越。正因为温州人有不断创新,永争第一的精神,才有今天的成功。教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学会创新。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它与“温州精神”紧密结合,我们的语文可迫切需要让“温州精神”的春风吹进课堂,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再续温州明天的辉煌!因此,我选择了这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本课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习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等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体会出发明家思考的深入与全面性。通过课外资料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吸收他人优点的重要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本文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而成坦克,形象展示它的神威做为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生字新词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作业:生字、抄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说明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矛和盾的集合》,上节课大家已经认识了矛,出示图片(矛)和盾出示图片(盾)。当发明家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时,便发明了什么?出示图片(坦克)。

  随机板书:矛盾 坦克

  过渡:矛和盾是古代两件普通的兵器,那集合后发明的坦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见识见识。

  二、 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5自然段,理解“大显神威”,激发探究兴趣。

  1.课件展示坦克的威力。

  2.能说说对坦克的认识吗?

  3.我们课文是怎么展现坦克的风采?请同学们朗读第5自然段。

  1)学生朗读。

  2)用“~~~”划出坦克厉害,神威的句子。

  3)让学生读。(评:a.句子是找出来了,但坦克的神威在你的口中没有展现。b.你不光找得好,还把我们带到了坦克的威猛中。)

  4)你觉得哪几个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坦克的神威。预设:(庞然大物哇哇直叫 怎样叫,叫什么? 乱成一团 德国士兵乱成一团有的 有的有的一下子 十公里 )你能把德国兵这种恐惧、害怕、混乱的局面展现出来吗?a、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战场上,让大家看到了坦克的神威!

  5)适当点评并进行多种方式进行课文朗读。a、指名读 b、男女比赛c、齐读。

  4、为什么这两件自相矛盾的兵器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能大显神威呢?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原来发明家集合的二就是(矛自卫的优点,盾进攻的优点),发明的一就是(大显神威的坦克)。(板书:自卫 进攻大显神威)

  在感性了解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紧接着在学生对大显神威的坦克读得威猛无比之时,抛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过渡: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善于进攻和盾善于自卫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二)学习1¬4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用“——”画出写发明家先想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最后想到了什么?

  3、 交流讨论。

  (1) 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什么想法?

  紧张危急的关头具体指怎样的情况?谁能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情况紧张危急的句子来读一读。

  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矛进攻的厉害?(如雨点般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感情朗读。

  师: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什么想法?

  指导读好两个感叹号。

  你读读书,把这个办法好的地方读出来.

  (2)接着,发明家又产生了什么困惑?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是啊,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引导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说说,那么现在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呢?(既可自卫,又可进攻)

  现在,发明家把既能自卫,又能进攻的坦克发明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从他身上你还能发现矛和盾的影子吗?

  (3)发明家先想到了自卫,又想到了进攻,把矛与盾的优点集合起来使得坦克威猛无比。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发明家说吗?他就是这样善于思考,勤于实践,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发明出坦克的。我们再把他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读读吧。分组合作读。(再次体会科学家思考的严密性,这里设计的目的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4) 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知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坦克的。

  现在再让我们来观察坦克,你现在发现坦克身上矛和盾的影子了吗?

  是呀,发明家就是这样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把不同事物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了战场上的胜利者坦克。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大道理,那就是……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在这里安排了齐读的目的是烘托出气氛)

  3.是啊,由于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坦克的发明,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三、总结全文 课外拓展

  其实像这种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自己优势倍增的例子随处可见。老师这里就给大家带了一个。

  出示:《鲁班造锯》的故事。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 指名优秀生读。

  出示:锯把茅草的、铁片的合二为一,在锯木头时就。这说明了。

  2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和以上这些例子的阅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学得的道理并把他铭记与心吧!

  3 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事例,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变成新的事物。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能想到吗?

  四.深情小结,跃于实践。

  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敢于实践,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1、这个故事发生在1916年凌晨,在英法战场上,英军的18辆坦克浩浩荡荡地冲向德军阵地。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几公里。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是的,坦克的确威力无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它有关的课文——揭题

  板书,强调“矛”与“盾”的写法。

  3、读题,看图了解矛和盾的作用。(自卫   进攻)

  4、那么坦克的发明与“矛和盾”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正音。

  ②分节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的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三、仔细阅读,感悟探究

  1、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的比赛,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啊?画出相关句子。

  研读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①自由读,这是场怎样的比赛?

  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比赛的紧张?

  “雨点般”可看出什么?(矛来势凶猛)

  面对矛雨点般的进攻,发明家用什么“左抵右挡”?(做做动作)

  尽管身手相当敏捷,可还是“难以招架”。“难以招架”什么意思?

  ③你能把这种紧张的气氛读出来吗?

  2、在这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想到了什么?

  ①画出句子读一读

  ②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明家的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③像铁屋子一样的盾确实安全,但是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读句子

  你认为这样的铁屋子像————,只能--------,不能————。

  3、只能自卫,不能进攻,要想赢得比赛是很困难的,于是发明家又有了新的想法。

  ①引读——第四段

  ②出示坦克图。找找什么像坦克的盾?什么像坦克的矛,随机理解“履带”。

  ④说说坦克比起铁屋子来的进步:坦克不仅能————而且能————

  4、发明家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那么它在战场上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自由读。

  ①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坦克威力巨大?

  ②如果你是德国兵,头一回见到坦克,你会怎么说呢?

  ③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一身,发明了坦克,帮助英军大获全胜。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四、课堂小结,终结延伸

  1、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2、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3、让我们来做做趣味数学

  矛+盾= 坦克   铅笔+橡皮=

  电视+电话=轮子+椅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堂作业

  3*、模仿课文,举一个例子说说新产品发明的过程。

  《矛和盾的集合》教后反思

  由于题目上就有生字,所以上课时我采用先出示“矛”“盾”两个字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已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学生联想到古代的兵器,这时我引导学生或画或表演说出这两种兵器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如果集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呢?进入课文。学生基本在读了课文后就理解了大概内容,所以我请学生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学生在用个性化语言说时,我趁机引导学生品味了“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并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去掉第五段比较体会作者文章结构的严密。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已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再集体读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让学生知道以后写一个道理时就可以用事例来说明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于学生一时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双层汽车、带橡皮铅笔等,学生经提示马上说出了生活中的很多事例。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16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在这堂课中,我想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也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这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也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

  教学难点: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表中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顺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坦克图,问:你们认识这些吗?认读:“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吗?有谁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认读生字“集矛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

  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板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4、谁能在课文中找出写了矛、盾和坦克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5、质疑:学到这儿,你们最想研究什么?

  预设:1、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三、研读第2——4自然段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

  1、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并完成练习。

  2、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交流、集体完成练习

  4、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

  相机教学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同学们,盾太小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原因,课文中写盾难以招架的句子写得非常好,找出来读读。自由读。矛的强进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谁能既读出矛的厉害又读出盾的困境。指名读、评读。

  5、师:发明家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他的思考过程,课文中有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有的没写,看谁也能当个发明家,把课文的思考过程补充完整。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6、个体交流体会发明家思考方法非常科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别人的优点,把优点很好的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

  7、指名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聪明的发明家就这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坦克的威力。

  四、指导书写

  接下来,我们来写几个生字。

  1、出示:矛盾集攻坦炮

  2、在这几个生字里,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有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书写,尤其要注意“盾”的笔画。

  3、学生书写,评议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3、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并学会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认读生字

  2、我们还研究了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谁能说说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二、研读第五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1、自由默读,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了神威?

  (首次、头一回、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退了十公里)

  2、你能想象当时战场上的情景吗?读读句子,读出坦克的神、读出坦克的威。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口语交际;师:坦克、坦克,你为什么这么厉害啊?学生:因为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相机引导到这一组课文的主题)

  三、学习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主题

  2、学生默读,谁来说说这一组主题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看问题想问题)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呀,对待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

  1、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齐读

  小结:发明家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有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课文也就是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

  2、再读

  3、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而形成的,你能举例子来说说吗?(如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等等。)不止物体是这样,其实做人和学习方面也是这样,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另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去思考,去发现我们还可以提出改进的办法。我们课后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一个练习。

  五、指导书写积累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持般架龟战神兵退

  2、说说怎样写好它们。

  3、学生练写

  4、这篇课文里还有好多词语可以积累,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给记下来。

  六、实践题:

  1、读了课文,我积累了好多的词语:

  2、我们小组在生活中发现了,它的长处是,不足之处是,还发现了(        ),它的长处是(          ),不足之处是(         )。我们把它们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      )。它的长处是(      )。

  拓展: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并用书法纸写成漂亮的书法作品。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

  3.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 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

  二. 学习生字

  1. 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2. 读音:坦,读“tǎn”,不读“tǒng”;

  持,读“chí”不读“cí”;兵,读“bīng”,不读“pīng”或“bīn”。

  3. 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加强记忆,如:持和诗、炮和跑、担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三. 学习课文:

  1. 读课文1至4自然段,想一想,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

  可以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

  2. 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说主要写的什么?

  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3.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4. 小结: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用坦克图片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谁来说说自己对坦克的了解。

  坦克作战的确是威风八面,无坚不摧,站功赫赫,它的来源就是利用矛和盾的集合?

  图片出示:矛和盾,板书课题

  这其中有个神奇有趣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矛和盾的集合》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学生读书

  2、反馈读,体验读书的快乐。

  2、 思考课文的哪一句很好解释课题?(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三:学习课文

  过度:发明坦克,它的起因是来源于发明家一次与朋友比赛。

  1、 学习第2-5小节,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

  随机指导重点句的朗读。

  (1)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2)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3)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2、 学习道理,拓展延伸。

  (1)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谁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优点),谁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受到大家的欢迎。看1+1 小发明,课件出示

  (3) 由此在生活中,你还想到什么呢?

  (4)小结: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走向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也许你就是未来的发明家。

  四:写生字

  五:阅读链接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