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范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本班学生普遍计算能力差,计算准确率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学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本期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具体措施: 1、 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 10 个是一长条, 100 个是一层,这样的 10 层就是一千个 有这样 10 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 “ 千 ” 万 ” 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 495 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 “ 分一分 ” 活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 “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学习丈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六、本册教学内容的课时及课时计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九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班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7 人,女生14 人。经进行寒假检测试卷分析后,本班学生上学期在口诀及知识运用等方面掌握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习及反馈不够。本学期要根据以上情况,为提高本学科成绩,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训练,为提高差等生的成绩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教学进度表: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3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使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内容上,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空间一章,与原有教材相比,“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推理”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二年级学生共有学生40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5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 54 人,九班共有学生 49 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 .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 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 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 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 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 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识别以上三种角。 2. 通过观察、丈量、比拟、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 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 通过 拨一拨 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 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千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2.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 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 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时布置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 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布置了 60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6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突破本册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将“数与代数”的知识摞列到一个知识板块去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 (二)、在“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可以以学生周围的数据作为统计的资料,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分段统计,并逐步学会统计的方法。 ※建议 我建议首先以新的课标为依据,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愉快地度过自己幸福的童年,并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各项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想无论再难的知识,大家只要有了超前的理念,教学工作都能干的很出色。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113人。经过了一年的小学生活,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大多活泼可爱,求知欲很强。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一年级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从以上数据来看,二年级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年龄偏小,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所以,本学期,计划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基本能力。让全班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向其他教师学习,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多一些耐心,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其学习兴趣,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让全班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本学期针对学生的特点,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为十个单元,包括:一、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二、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四、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五.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六、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七、图形与拼组八、休闲假日(解决问题)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十、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本教材编写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在知识安排上,将口算、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册教材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又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统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4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材根据学生认知变化和能力的逐步形成,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逐步增多,提示性的问题逐步减少。这样,就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出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从数学的焦点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你问我说”体现了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万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 五.教学具准备 1. 2. 3. 4. 5. 6. 百格板10块,计数器、小棒用于万以内数的认识. 钉子板1块和橡皮筋2根,帮助认识图形的特征。 正方体图块10个和数位顺序座1个,用于万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加减。 平面图形(含“七巧板”)若干个。 小棒用于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尺子用于长度单位的认识。 六.课时安排 七、教研专题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除了天赋、学习环境、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学习主体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君不见,同一位老师、同样文化知识的父母遗传因子,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却参差不齐,同一位学生在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却有着天壤之别。陈景润能证明“1+1=2”,成为著明数学家,在生活上却闹出许多笑话,中学生韩寒能写出富有生活哲理的小说,深受广大中学生崇拜,在理科方面却大开“红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他们喜欢的专业有兴趣,兴趣促使他们不畏困难,努力钻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新教材有许多重大突破,许多同行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及许多,我觉得最大突破就是大刀阔斧的砍掉了许多繁、难、偏、旧的内容,重视“兴趣”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怎样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呢?新教材通过下以下几个方面达到这一目的。 一、让学生学会识图,在识图中感受数学的“形状美”。 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叹数学的“和谐美”。 三、让学生学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 四、让学生学会表达,在表达中体会数学的“抽象美”。 五、让学生学会创新,在创新中感悟数学的“变幻美”。 六、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优化数学的“无穷美”。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双认识、欣赏并发现“数学美”的慧眼!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8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 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 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重点内容: (1)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2)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2课时左右 除法„„„„„„„„„„„„„„„„„„„ 3课时左右 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 1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两步式题 „„„„„„„„„„„„„„„„„„„ 4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5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 3课时左右 小小设计师 „„„„„„„„„„„„„„„„„„„ 1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 3课时左右 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左右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课时左右 八、克和千克(2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