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
范文 |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精选27篇)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谁都会背上那么三两句,可其中做人的道理却要用一生去体验。人出生时,原本纯洁善良,只是后天的修养不同,才出现了百态人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才悟出了“心之变,德之变,德之变,行不同,行不同,果相异”的道理。 纵使世态炎凉,但要心存感动;纵使淡漠无助,但要有信仰支撑。因为这个世上不仅仅只有坚冰和烈火,也不仅仅只有冷漠和笑颜,更重要的是它有无数颗热情跳动的心。大地因为有了万物才生机昂然,大海因为有了波涛才汹湧澎湃。如果每个人都怀揣感恩之心,这世间就多了温暖少了冷漠,如果每颗心都有信仰,希望才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幼不学,老何为。”感恩的心、信仰的心要从小培养,记得我们小学时,虽没读过《三字经》,但是老师和父母用点点滴滴的平凡举动让我们明白了要关爱他人。我生活在航空城,在朴实的环境中逐渐懂得了“孝于亲,所当执”。那时,只要突然下雨,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带上雨伞,结伴去工厂的大门口等待父母们下班,马路两旁,黄黄的油布伞像一颗颗磨菇绽放在雨地里,给父母们带来感动。如今,独生子女很少会想到关心父母,把长辈们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这是不是人性教育的一种缺失呢?!《三字经》说得好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小鸟因为有了天空才会展翅飞翔,小草因为有了雨露才会欣欣向荣。人的学习不光是数理化,最根本的是学做人的道理。伴着爱成长固然重要,但懂得爱、付出爱是人性的光辉所在,正所谓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学会爱,长大了才会爱祖国、爱工作、爱事业、爱社会,才会用一颗真切的心、一份饱满的爱去装扮一个姹紫嫣红的世界。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起初读《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顺口,很好背诵。但每次爸爸教我读《三字经》的时候总是板着个脸,很严肃的样子,像老师在辅导我,我就猜到爸爸可能另有用意。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念得滚瓜烂熟时,爸爸便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冷时帮父亲暖床…… 爸爸讲到这,我就在心里暗暗盘算,黄香能帮父亲暖床,那我也能帮爸爸、妈妈暖床。我早早的就偷偷溜进房间,帮爸爸、妈妈暖床,一开始我把脚伸进被窝,结果被冻得“啊”的一声,赶紧把脚缩了回来。我心想:冷死我了,但我一定要说话算数!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于是我硬着头皮钻进被窝,不知不觉的床暖和起来了,我赶忙叫爸爸、妈妈来休息了,当他们得知我主动帮他们暖床后,都感动得夸我懂事了。 现在我一边背诵《三字经》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三字经》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指导意义,《三字经》已经是我生活中的小老师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三字经》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多玩一会儿能满足我贪玩的欲望,但多读会儿书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要合理的利用时间,我的学习一定会越来越好。 谢谢妈妈送给我一本这么好的书,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多多的了解《三字经》中指导我们健康成长的道理和故事,让自己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3《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它教育我们要爱国爱校,亲师爱友,勤于读书……它教会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最经典的台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不同。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读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书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明白了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那样老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俗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使我知道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4今天,我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书中有很多吸引我的故事。如:岳母刺字重报国,岳飞的母亲从型在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告诉岳飞什么事都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师文拜师,师文想拜师襄为师,可师襄待人严厉,从不轻易收徒弟。于是,师文就说:“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学生吧,我绝不半途而废。”师襄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了,收下了这个徒弟。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爱看的就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了。书中说诗圣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怎么喜欢读书,很爱玩。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石头边磨什么东西,便走过去问:“老婆婆,您磨铁棒干什么啊?”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说:“它这么粗,怎么会成为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我下定决心,天天磨,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得到了启示,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5最近,妈妈给我买了本《三字经》,我可开心了。 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只是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长大了就会有好、有坏。所以,我们平时交朋友,要交善良、爱学习的朋友,不能交行为不好,不爱学习的朋友,否则你学了他会走上歧途的。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同学他原本学习很好,品质也不错。但是他一不留意交了一个爱打游戏的朋友,结果他每个星期都泡在网吧里,没钱用还到家里偷拿,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就应阿! 书中还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不经历磨练,长大了只会一事无成。我以前读过《伤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时候是那么聪明,被称为神童。但之后稍大一点后就不再发奋努力,他的父亲只是带着他四处参加宴会,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最后成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让人心痛阿! 虽然,《三字经》到我手上才几天,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两句,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相信它会让我明白许多道理,我务必好好读完它。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6与时下的国学热无关,我小时侯是最头疼上古文课的。 我讨厌老师枯燥的,讨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记,心理很强,老师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让老师轰出教室。 我喜欢诗,但是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开始阅读自己从前很厌烦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因为厌烦而学习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样喜欢诗经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数同学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我离开学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来到了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时日,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作品的可爱。 中原,我的故乡。 在所有自己阅读过的古典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原因是这本书里有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失去的淳朴与自然,与乡土和的联系,也象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爱情的美妙诗篇,这些风里的诗歌,比雅与颂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与真,诗经与离骚的区别就是与士大夫阶层的区别。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7在暑假里,爸爸送给了我一个礼物--《山海经》。看到了这个书名,顿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的景像又是山又是海的,勾起了我很浓厚的兴趣。 但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我太震撼了。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它是一部先秦古籍。分为《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书中记载了古代的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怪兽500多个,内容包括了地理、神话、宗教等方面,也同时记载了许多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事情,在我看来称得上是一部神奇的百科全书。里面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现会发生天灾,还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中还有两种奇异的动物让我难忘:一种是比翼鸟,每只鸟只长了一只翅膀,所以必须得两只鸟并在一起飞才能飞的起来。还有一种叫相柳,它长了九个头,可以同时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凡是相柳到过的地方,都被掘成沼泽和溪谷。 在海经第六卷,海内西经记载了让我感觉十分神奇的树。珠树:传说只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当然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生长五彩美玉的树。玗琪树:生长红色玉石的树。还有最神奇的不死树:就是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长生不老。 总结最后我觉得《山海经》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知识的山、知识的海,它以丰富和奇特的内容,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道、所叹服。所以要想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历史在我看来不可不读《山海经》。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8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就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就是关心,就是体贴,就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了,就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9《三字经》人人都会背,可大家背了而做到了吗?而我就承认我只做到了一点,而另一大半都没有做到。 就像《三字经》里写的“惜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样一句话,可同学做到了吗?没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样一句话讲的是孟子的母亲孟母第一次把家安在了墓地附近,孟子学人掘土筑坟;孟母第二次把家迁到离屠宰场不远的地方,孟子学人杀猪宰羊;第三次把家迁到了学宫旁边,孟子才开始好好学习。没想到有一天孟子觉得学不进去了,就逃学回家,孟母看见孟子逃学回来,就拿把剪刀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孟母告诉了孟子一些道理,孟子领悟了母亲的教会,就发奋笃志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大人们和老师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要在和大人们斗嘴,我们要认真听取他们的劝告,认真学习,不让他们生气,认真对待你做过的每一件事,当然,我们做事之前,先考虑大人们会不会同意,这件事会不会给特人带来损失,如果有什么对自己他人都不好就千万不要去做,现在,我们好好学习就很开心了。 《三字经》是一本教我们怎么做人的一本书。 例如孔子的弟子子路,他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到处去借米,夏启夺天下等等的故事。看了这些故事后都让我感触很深。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孔子认错,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们到一个地方,突然下起了雨,后来有一个小孩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山洞里躲雨,后来孔子说:“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把沙滩万点坑。”那个孩子说:“千层浪和万点坑你数过吗?”孔子很佩服他,于是就和他的弟子门说:“以前我讲过上等人有智慧,而下等人愚昧,看来是错的。”后来当着众多弟子孔子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并想弟子们道了谦。看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错事一定要大胆承认,并要诚心改过。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故事,如方仲永,阳春白雪等等,我们不能小看着本书,其实《三字经》里的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读完这本书后,虽然有些我并没有看懂,但我知道从今以后我会认真读书,让自己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一个人,那样才对的起辛苦养育我的父母和精心培养我的老师们。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0满篇似乎是细密的叙述,似乎充满了一些小小的不满,小小的责备,却又隐约透着那些不易察觉到的,细小的怀念。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一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引出了长妈妈的琐碎与“不良”睡姿,长妈妈确乎是个乡野随便的妇人。“大”字的睡姿,心也是大大的。 长妈妈信神,重运气。在那个年代,冥冥中的神灵或许是唯一的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庆幸。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长妈妈就这样调侃似的叙说了那段纷乱的生活,一切的屈辱与恐惧。” 迅哥儿迷起了《山海经》,却求告无门,便告诉了长妈妈——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时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长妈妈竟这样细细记着一个孩子说的话,而且为他达成了小小的心愿。“伟大的神力”说到底,就是爱。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其实从整篇细细地叙述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迅哥儿对她的回忆就像翻开古老的相片,也许有些旧旧的,卷了边的记忆,也许会有些尘封已久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那相片上的记忆里的人不会走形,那是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不会被时间随意捏碎。他的叙述的口吻里是满满的,暖暖的,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的小小的依赖的味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我无法确定这是不是只是我的一相情愿的错觉。相信它不是。 可是我确定,《山海经》不仅是迅哥儿最为心爱的宝书,它就像一扇门打开在迅哥儿的眼前,里面是个美好又悲伤、充斥着幻想和现实的世界。而这世界的基石,就是爱。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1“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2一树繁花,清淡典雅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与古人原本相隔于遥远的光阴两岸,却因为有了诗歌这座跨越古今的桥梁,我们才得以与古人心意相通。诗歌的美妙,令人无法猜测,看似平淡的字眼,简单的韵律,却能千变万化,让人回味无穷,咀嚼出万般韵味,万般情意。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读过诗经,她有一种古朴诚恳的美,像极了我见过的一种花——粉簌簌的流苏。我记得张晓风女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我给那棵花树取一个名字,我就要叫它诗经,它有一树美丽的四言。”这棵花树就是流苏。流苏与诗经,诗经与流苏,如果要我给诗经起一个名字我就叫它流苏,它有满腔纤细的花香。 据说,那些关于诗经的故事,长达六百年之久。六百年,从西周时期一直到春秋中叶,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那些还尚不识文明烟火的古人,就已经懂得如何运用那些优美的文字,来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自由奔放的情感。 那时的人们是最淳朴的,天真的,用最平凡的文字诉说内心的感受。当一个人的身心,在某一个午后,完全进入一种恬静的状态。那些带有灵动气质的诗句进入心扉,带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神秘朦胧美,营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和谐宁静,送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画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青涩爱恋。那是一场灵魂盛宴,是美的潜移默化。 在《诗经》中情感之事总是特别美好,少年的难开之口,少女的矜持缓步以及艳若桃花的容颜,都弥漫着潮润的雾气与悸动的氛围。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愿,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难收。不过是在某个时间有过一面之缘的铭记,便从此日思夜想困顿不已。这美好的情愫也随着冷黄纸页与口口传唱而新鲜如昨。 当然,若《诗经》中仅有爱情,纵是最浪漫的诗篇,多了,也会觉得轻浮。《诗经》中,也不乏战乱流离、忧国忧民的诗篇。 激荡了故国的热土,沉重的伤怀和悲怆的呐喊响彻天地。但《诗经》中却将这种情感化为叹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国成为废墟,宗庙毁于炮火兵戈,多么激愤的感情到了《诗经》之中都会转化为轻轻几句的哀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欲坠之躯步经昔日繁华的宫殿与宗庙,所有生长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芜,见证着王朝的复辟与衰败。 一卷一卷风、雅、颂,重读似叹息,轻读犹如耳语。没有撕心裂肺的喊叫与哭泣,有的只是年复一年回环往复的叹息。 同时,《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描绘了一卷社会与历史的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在《诗经·国风·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撇开一切背景,《诗经》只是《诗经》,朴素悠远,宁静自然,继承了华夏民族一贯的淳朴与稳重,却不乏清新隽永的文风。 《诗经》是一树绚烂的繁花,承载着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被后人概括为的“风雅”精神。 这树绚丽的诗词花,始于西周,终于春秋,诗中的千古繁华,人间乐事,像一缕清风,一朵落花,一叶小舟,从远古涌来,向未来奔去。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3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新书——《三字经》。这本书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寓意深刻。有时我一连看上几小时,连家里人叫我吃饭都不愿意放下书。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不少同学都购买了“点读机”,我也很想有一台。但是我读到《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时就想起了晋朝的车胤和孙康。他们小时候都因为家贫,学习时没有灯来照明,一个去捉萤火虫放入纱袋里当灯来看书,一个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都没有因为条件很差而放弃对学习的'追求。他们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我,也提醒了我:学习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其他东西都不重要。我没有向妈妈提出要买“点读机”。后来是妈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一台,我才有了一台“点读机”。 上学期,我因为要参加班上的团会当小主持人,又要参加唱歌、讲故事、绘画比赛,还要坚持语、数、英课的学习,时间不够用,我很苦恼。这时我想起了《三字经》上的“如负薪”的朱买臣,“如挂角”的李密,他们能在砍柴和放牛时科学地利用时间学习,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各种活动的时间。我把各种活动的准备都安排在各科作业完成后的休息间隙进行,终于学习和活动两不误,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啊,一本薄薄的《三字经》告诉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一定要“幼而学,壮而行。”把它当作我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4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考磐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勿谖”,记得当初是因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才得知有这么一句的,郭襄对多年前的杨过难以忘怀,心中早已是一滩死水,然而在少林寺与何足道萍水相逢时却因为这一句和那琴声而心中顿起涟漪,不能不说是诗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她留下这样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没有下文的露水情缘,然而这段我看很多遍还是无法完全明了个中真意,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 当然,诗经中所有的不只是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句子,还有对国家的忠志之誓和对人民的怜惜之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你听,这是战士上阵杀敌前发出的吼声;“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这是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怒目睥睨。 连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和挥汗如雨的伐木场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谁敢说生活中不能有艺术呢?今天我们过着一天天丰富多彩的日子,却在不停地喊着无聊乏味,只能从一些低俗且毫无意义的糟粕中咀嚼着那些被别人嚼过无数次的笑料,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只有认真探究生活的本质,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阵阵机械的笑声中糊涂地过完一生,而丝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乐呵些什么。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5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背诵《三字经》给我听,它是我接触我最早的经典诵读书。 一开始,妈妈只要有空就在我身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并没要求我也跟着学,后来听的多了,我也就慢慢会背了,从一开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扬”,再到“弟于长,宜先知。”。再后来我就经常和妈妈一起配合背,有时候是一起背,有时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妈妈就对后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喜欢背《三字经》了。 妈妈看我背得越来越多,就开始给我讲《三字经》的故事,像《孟母三迁》呀,《孔融让梨》呀,我都特别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听听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决心要做个尊老爱幼,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能自己借助拼音读《三字经》、看《三字经》故事了。一有空闲我就把《三字经》从头来一遍,那些经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课间的我,身边总有很多“崇拜者”围在身边,那是我的同学在用羡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经》、听我讲《三字经》的故事。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6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和阿长在一齐的故事,它真实的表现出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也无不充满着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她不仅仅迷信,而且还有麻烦的礼节。她有许许多多鲁迅并不喜欢的习惯,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之后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再加上当鲁迅明白是她“谋杀”了那只隐鼠,使鲁迅对她不仅仅仅是烦厌,还有憎恶!直至之后,长妈妈帮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时,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 关于《山海经》,鲁迅只是随口的说说罢了。但没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长妈妈竟用自我的钱买了《山海经》。正如鲁迅说的有些事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长妈妈,这个劳动妇女,朴实善良的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妈妈并不是是很好看,但这并不能掩饰她的淳朴善良和待人真诚。 长妈妈的离去令人怀念,但鲁迅连她的姓名都不明白,使他感到惭愧。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陪伴,或许他们的一些行为使你感到厌恶,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是那么的浓,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就你的老师一样,他会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错误;就像你的家长一样,整天的对你絮絮叨叨;就像你的朋友一样,逼你做一些对你有益但你又不喜欢的事。 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他人对你的爱就是珍惜你自我。当他们对你提出意见时,不要忘了说一句“多谢”。牢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牢记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好。这样才不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7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上层建筑。”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并且,由于中国——尤其中原社会的基本特点维持甚久,作为中国文学重要起点、又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其特色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也就非常之深远。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8回到家中,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瞅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往归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往摘取,虽然失往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归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离别百草园往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相当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的时候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全部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面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归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瞅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全部感触全部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归味,也学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布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当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全部玩的相当开心,以至于每次全部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往,每次全部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归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便预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往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19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0今天,我读了《三字经》使我很感悟。 《三字经》是一本以三个字为文的教育古书。《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此书作者是宋代人王应麟。初着传说为宋朝王应麟,明、清两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间王相与清末大学问家章太炎)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 《三字经》这书精确讲到如何尊重他人、热爱学习和劳动、尊老爱幼等良好行为,能使我们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拿什么来说,就说我家楼下的小峰吧!以前他并不爱好学习,调皮、任性……可在一年级的一天,我发觉他改变了许多。我听他妈妈讲,原来是那本《三字经》的功劳呀!就在前几天,小峰妈妈给小峰买了一本《字经》,小峰可爱看极了。天天捧着那书,看呀、读呀。他不光看,还学里面的内容呢!小峰妈妈下班回来,小峰就倒来了热茶,还给妈妈拿来了拖鞋。由此,我肯定的认为《三字经》这书是个“大功臣”。 我读了这书,深深地感觉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值得我们传授给下一代的子子孙孙。让我们好好的学习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吧。让我们成为讲礼貌、爱学习、爱劳动、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1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字经》里的“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它告诉我“成事贵在坚持!”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内容讲的是: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一个人光有才华还不够,还要有对自己梦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坚持才能取得胜利。正如梁灏一样,多次科举都未果。但是,他在没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并没有从此一跌不振,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是,重整旗鼓,再度参加科举,直到考中状元。正是他那份梦想的力量和那份坚定执著的精神,最终才有考中科举,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的场面。 梁灏的对梦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我想起了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寻找适合做灯泡的材料时,一次一次地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没找到合适的材料。面对失败、挫折、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仍不放弃,后来,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钨丝做灯丝,成功发明了灯泡。让灯泡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爱迪生和梁灏一样,对梦想总是那样坚持追求。让我再度相信“成事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的“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启示: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愿,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是一定会成功的。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2妈妈给我买了本国学三字经,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3其实,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一首《蒹葭》而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的起头便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很像现今的朦胧诗派,朦朦胧胧,不知所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这首诗千百年来,每一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蒹葭》亦是如此。“伊人”是谁?千百年来,人们给出了千百种答案。 从前读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读来充满了清清的甜,又有种清清的苦楚在里头,真的是千回百转,万种滋味。这次再读,我突然觉得有了种不一样的情调。这会不会是一个人对于理想的苦苦追寻呢?会不会是追梦者的苦苦的呓语呢? 每一个人都是追梦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做梦,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诺贝尔奖获得者,可是等到四处碰壁的时候,等到生活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我们的生活中便只剩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只剩下了银行账户升职加班,这时候的我们,又怎么会像年少轻狂的那时候,为了一个梦想而苦苦追寻呢。“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样的热情,我们还有吗?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追梦者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还有一腔的热情,想要成名成才,想要名垂千古,我们还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不是问题。这正是未来之所在,人生最美好的上坡路呢。即使天天为了成绩斤斤计较,即使对着作业唉声叹气,我们还是有理想的。问问大家,你们将来想做什么,很少有人会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的。大家都还年轻强壮。大家还会追逐梦想。 但是现在是这样,将来,我们还会坚持吗?还会有即使“道阻且跻”也不会放弃追梦的人吗?我想到了现在大热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最终成功的弯弯,也是唯一一个坚持自己要走的路走下去的那个人。我不敢说只要坚持我们就可以成功,我只能说,只有坚持最初的那个梦想,我们才有可能成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并做出一定成绩,从而感到满足与快乐,我觉得就是成功了,我觉得这是最理想的事业状态。那么,坚持就是走向成功的不二道路。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让人听了很心酸的歌词,有多少人正在做自己想做的,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而放弃努力,放弃成为《蒹葭》的主角的可能,又有多少人,即使道阻且右,且长,且跻,还是不断地为了心中的伊人上下求索,坚持在那片青青的芦苇荡里。 我不愿意在很多年以后,会带着深深的共鸣唱起上面的歌词。也许唱着唱着,我就会流下泪来吧,人这一辈子,就走这一次,为什么当时不去奋斗一下呢。努力了最终失败,我还是会心满意足。那么现在是怎样,随波逐流碌碌无为到现在,最后还是不够快乐的结局吗。我真的不要这个样子。 我对自己说: 那么,就请坚持。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4五百年诗词之沉淀,三千年历史之光阴,传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嚣世间,如一弯清泉,净姝心之空灵。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缠绕到窗外耸立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繁密的诗句中穿梭,遥望先古河流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爱情之外,还有那个时代的劳作与智慧。伴随坠落的星辰,先民们耕种、狩猎、祭祀、园艺、婚嫁等,这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片广阔的精神天地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的和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喧嚣的世界里,涤荡出清澈的乐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词总是以其独特的力量打动着我们心灵深处最感人的琴弦。而诗词最永恒的生命力不是那些华美的辞藻、绚烂的景致,而是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如果时间的跨度也要征税,那么诗经乐府中“清养的纯爱”,唐诗宋词里“公然的感情”,魏晋骈文中的人生心事,渗透古卷,扑面而来时,我们首先要交出大把大把的“心税”,才能换回诗词中最真挚的生命感悟。“阅读大中国”系列从内到外,莫不“蓄意征服”当下小资和都市白领的心思。柔美的文风,个性化的情感解读,清新优雅的封面,时尚的版式,精致的彩插无不俘获着读者们亢奋的阅读欲望。笔锋所及,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私人生活,百姓市井才子佳人的情感纠葛,一一融化在字里行间。这里,关乎他年风月、关乎人生风流,关乎幸福的过去式。悠游于最美的诗词,在诗词中开释心灵,静享当下的愉悦。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5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始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现在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自从学习了经典名着《三字经》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从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生气地割断织布的纱线,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孟母一样,为了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又是给我买点读机,又是给我买写字桌,星期六星期天还送我去老师家补课。从前,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认为买给我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父母说一下我,我还会不服气,认为他们不该限制我的自由。学了《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这样,是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的道理。而现在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们惟我独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买,没买到就不高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懂得谦让,我们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6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十分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务必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那里我们能够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齐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7在诵读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三字经》,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我觉得它太有趣了,每句话都只有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请妈妈陪着我,再一次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这本书,并且懂得了其中的含义。原来《三字经》里面包含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经典故事,它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和学习的`方法等等。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黄香九岁就知道孝顺父母,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母睡;而孔融年仅四岁,就懂得尊敬兄长,把大梨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读到这里,我就想起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家里做小皇帝、小霸王,爸爸妈妈把什么最好的都给我,我却觉得理所当然,还一不顺心就哇哇大哭威胁他们。想到这,我的脸又红又烫,心里真惭愧啊! 有一次,我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自觉地练两页字,刚开始几天都是工工整整地写,慢慢地就没有耐心了,写出来的字好像在跳舞,正自欺欺人地想着:“两页太多了吧,要不还是改练一页好了!”这时,我读到了《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写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石,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细琢,是不能成为一块美玉的,教育我们人也是这样,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最终才能成功。我也应该学习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啊! 《三字经》教了我们善、恶、学、孝、礼、仪,我每天都要背诵它,还可以不时地提醒自己呢! 让我们人人都读懂《三字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传承一代又一代!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