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案(精选12篇)
钱学森教案 篇1
一、交流,介绍钱学森:
二、检查预习,读出词语的味儿:
师:请看屏幕,我这里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卓越
广阔无垠运载火箭袒露
劈波斩浪水天一色眺望
师:(指名一生读)你真了不起,9个词读对了8个。
师:第一排最后一个词读什么?
生:卓越,卓读第二声。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 (读得很好。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我有一位朋友,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的网名叫甜甜的语文。他认为语文的味儿是甜甜的。
师: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想想它大概的意思。
师:这是一个银点子。就请你来读这些词语。(读得有感情,学生自发鼓掌)
师:这样读词语味儿就是不一样!
师:谁有金点子呢?想不出来,诸老师告诉你们: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师: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
在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祖国了!”
生:(一学生填词语,填得全对。)
师:这些词语放到了句子中,读起来就更加有味儿了。(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全班自发鼓掌。)
师:真不简单,读得多有味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话)
师: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是谁!
生:(响亮地齐答)钱学森!
师:请你们把手伸出来和诸老师一起写这个名字。“森”由三个木组成,注意第二个“木”字的一撇改成一点。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名字。
生:(齐读)钱学森!
三、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师:课文你们读了几遍?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我想抽两段最难读的请你们读。我还有点担心你们读不好。这样吧,请你们把课文拿好,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然后诸老师再检查。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读好的同学请把书放下,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
谁来读这一段: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再选一段请你们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诸老师选的这两段话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钱学森说的话。
师:诸老师为什么请你们读这两段话呢?
生:钱学森说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像名人名言。
师:为他的“金玉良言”鼓掌!
师: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摆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生: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心想着回国。
师: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
生:钱学森,既然美国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呢?
生:钱学森,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享受享受呢?
师:钱学森怎么回答的?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一学生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师:他读得朴实而坚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师:我们再来看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钱学森要回国,一些中国留学生认为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恐怕很困难,劝钱学森不要回国。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些中国留学生说了许多看法,诸老师也说一点看法。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设备的确是落后的。但正因为落后才需要留学生们回国效劳。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杨振宁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他没有回国,但他退休后来到清华上课,为祖国培养人才。不要轻易给这些中国留学生下结论!但不管怎么说,钱学森当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更应该值得我们敬重!
师:我请女同学读中国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学生对读)
师:当我们把人物的语言摆到情境当中去读的时候,理解得就会深刻一些。要把人物的语言读好,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们知道当时的钱学森在想些什么呢?
生: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效劳,让祖国富强起来。
师: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
生:(齐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
生:(齐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爱国心。(板书:拳拳爱国心)
师: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和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1、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同时,文中还有多处侧面描写,也能够烘托人物的特点。
2、本文的写作思路较为清晰“留学、回国、贡献”,但是作者采取的是倒叙的写作顺序,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有别于一般文章。
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主要和孩子一起回顾钱学森在外留学不忘祖国、以及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的故事,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由于经过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课前预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即可认识到人物的爱国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较多,并把主要目标定位为两点:通过语言等细节体验情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然而,通过教学实践,感受到本次课堂教学呈现较多问题,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恍然大悟,遗憾之余更有许多收获!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认识”和“体验”的认识和处理,认识,仅仅是知道而已,是一种较为肤浅的认知水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即可自己掌握;体验,字典的意思是“经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经历了实践洗礼,人物形象更容易驻扎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认知显然要深刻许多。体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啊,六年级的学生了,经过阅读措辞直白的课文,他已经能够认识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学生的认识也仅仅是漂浮于任知的表面而已,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有了切身体会,并不表明孩子与钱学森有了灵魂的交会,此时的人物形象并未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想法设法引领孩子去体验。
钱学森教案 篇2
课题:19 钱学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感受钱学森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拳拳报国之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知道倒叙手法的好处。(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的字里行间都充分体现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助描写人物语言来勾勒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文章第二自然段中钱学森所说的一段话,虽只有简单的35个字,但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让我们感受到他不为“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所动,牢记“我是中国人”,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人民多做点事”的信念深深地埋在心中。第四自然段中钱学森说的话,不仅有力地驳斥了部分学生贪图国外的优越条件,嫌弃祖国的落后贫穷,忘却自身肩负的使命,而且让我们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钱学森心中涌动的爱国豪情,感受到了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其次,作者还采用侧面烘托(如留学期间优厚的待遇、中秋之夜的赏月抒怀、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竭力阻拦)、对比(如部分留学生与钱学森的对比)的写法,让人物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在写作顺序上,作者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从“魂牵梦绕”、“多么希望”等词语,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对钱学森这个本来很陌生的人物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人物的爱国情怀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词语之上,如何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深刻地感知,如何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是这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读文悟情 三、回顾想象归国画面(第1自然段) 四、回顾前文,引读第7自然段 五、作业 1、出示课题,你能谈谈对他的了解吗? 2、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 1、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画出钱学森说的话,联系前后内容,想想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旁边作好批注。 2、交流学习体会。 (1)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指名读 (2)小结。 (3)、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4)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5)小结 (6)练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 (7)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 3、(出示两段话),引读两句话。 4、感受艰难的回国之路(第五自然段) (1)听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这样说——出示这段话。 (2)这位高级将领的话你读懂了吗? (3)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为什么经过了五年才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资料读一读。 (4)读后交流感受。
5、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这样做的呢 ?(出示: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1、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创设情境: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3、交流 4、说一说第一小节倒叙的 手法的作用。 1、再次引读钱学森的两段话 2、引读第7自然段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钱学森或其他爱国科学家的故事,互相交流,让“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永远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边默读边作批注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感受 学生理解第二句话 读这句话,且说一说 练习 学生跟读高级将领说的话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一读《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读后交流感受
(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展开想象说一说
交流 再次引读钱学森的两段话,最后一小节 抓住课文中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朗读体会,感受钱学森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拳拳报国之心。 钱学森回国困难重重,从课外资料的阅读中,进一步感受他历尽艰难、冲破百般阻挠也要回国的坚定信念。 想象说话体会钱学森的归国心切
钱学森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并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记叙顺序。
重点、难点:
试从写法角度指导阅读,走近人物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读这段文字,猜他是谁?
2。钱学森(板书)。
3。生谈谈对他了解,师小结。
4。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新词。
1。听写含生字的词语。
额头 赴美留学 富裕 诚恳 贡献
重点指导裕(巧记字形、字意)
2。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听写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或最有把握的一节。
2。简要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探究语言,体会情感。
1。回顾写人文章的共同点(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人的经历等)。
2。画出文中钱学森的语言,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下批注。
3。交流。
预想:(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补充)想想现在钱学森他在哪?生活怎么样?他想回到那儿?
②齐读这一节,最让你心头一颤的字眼是什么?
(出示:第4节)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
①比较两段话,扣住我我们细小差别言外深意。
②假如你也是一名留学生,听了钱学森诚恳的话,你会怎么想?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两节。
4。小结读书法。
5。找出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有何用意?(对比呈现,衬托写法)。
五、记叙顺序──例叙又妙用。
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读第1节,想想时间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又可以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再读第1节,(出示第1节)想到前方而是火箭的舱壁!
六、回读颁奖词。
七、学后谈谈你对钱学森这个人怎么看?
八、作业。
借鉴本文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教学设想
金秋九月,我有幸来到淠河之滨,大别山下,目睹新秀风采,聆听名家点评。小语专家高林生老师回望当前阅读教育误区,细说阅读教学目标体系。南湖一小潘校长执教精品课例《钱学森》则是对我在震惊之余,重新认识阅读教学,并在实践操作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夯实基础,扎实阅读。
小语专家崔峦说过:小学语文姓小,干什么事?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通顺,这叫基础。我组织学生当堂听写,反馈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设计不同形式朗读,能根据语境写一段话。听、说、读、写,每一环节落在实处,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这是语文的必修课,也是形成语文素养重要途径。这在秀新出奇年代里永不过时的旧招,虽老套但实在有效。
其次要明确阅读的年段目标,从写法角度读文章。
《钱学森》一文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抓结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注意不同文体的写法,更要有篇章意识。我在设计《钱学森》一文时,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它的独特性。它在叙述中采用倒叙手法,让人印象深刻,文中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人物形象,使用衬托表现手法,我没有从零点开始,试以习作角度,根据以往写作经验进行阅读,让习作指导阅读,而在阅读后巩固习作方法,让阅读与习作进行长线结合。
以上两点是我在参加华东三省六市小语协作交流活动中最大的感触。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但我希望传递给大家的是对阅读课一个新认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让阅读手段化更清晰,每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放矢。
钱学森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钱学森》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圈面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理解关键词:魂牵梦绕。体会钱学森对祖国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导朗读。
4.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三、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那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为人民多做点事。”
3.交流
生a: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而且他每时每刻都在为祖国人民做贡献做好准备。
生b:钱学森在美国师从著名教授,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备件,但他没忘记祖国,他刻苦攻读的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4.有感情地诵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
5.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四、精读第三段
1.指读第三段: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交流。
生a:钱学森归国的愿望日趋强烈,我是从“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中体会到的。
生b:我是从钱学森对留学生们袒露心迹后有人劝他别走,他诚恳地说的话中体会到的。
3.出示重点句。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提问:
(1)“这一天”是指什么时候?
(2)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3)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四人小组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主人公炽热的爱国热情)
4.小结板书。
祖国新生,急盼归国
五、精读第四段
1.指读第四段。
2.再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对于中国科学所能起的作用,千方百计阻挠他回国)
3.钱学森克服阻挠,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一节应怎么读呢?
(读出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4.小结板书。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六、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什么意思?(超过一般的)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3.指导朗读课文。(用热情赞扬的语气突出钱学森回国的意义重大)
七、总结全文
本文具体赢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八、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
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祖国新生,急盼归国
19钱学森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卓越贡献,高度赞誉
钱学森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麦兔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在新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三、全文
1、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钱学森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结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词。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加深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查阅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世界炸药之父是谁吗?为什么叫他炸药之父呢?看来之父讲的是对某一方面成绩卓越,贡献特别大的人。你还知道哪些之父?生: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音乐之父贝多芬导弹之父钱学森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来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段感人事迹。上课。首先请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
师:谁能谈一下对钱学森的了解生: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钱学森简介)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我会读:
前额
眺望
舱壁
富裕
贡献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赴美留学
冯·卡门
袒露
露馅
师:同学们把词语预习得真不错,通过预习,你还读懂了哪些内容?生:
师:谁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生: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读懂得内容可真不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读懂更多的内容。钱学森在导弹方面成就卓越,他的动力是什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俗话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你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路。
出示: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思考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师:常有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同学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全班交流出示: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指名读
师: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师:同学们知道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吗?生:
出示:
西尔多·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9日),匈牙利犹太人。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漫长的科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他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既擅长辞令,又富有幽默感;他阅历极广,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与世界上许多大科学家有密切交往。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师: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生:金钱、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得获得成功师: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
师: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师:同学们知道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是很让人看不起的,在某些国家的公众场所,竟赫然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我们的钱学森却成为了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通过什么做到的?生: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师:可他这样做,为的是自己吗?师:谁来读他说的话?
出示: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师: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还想读?生:
师:你读出了什么?(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请把钱学森的心声大声地读给同桌听。
师:抓重点语句,想象感悟,感情朗读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继续用这种方法进行他第二次语言的学习好不好?
出示: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师:谁来读,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
师: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师:新中国已成立意味着什么?
生: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师: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那就是——
出示齐读
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师: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读留学生所说的话
师:这是其中的一位留学生说的,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老师搜集到了一段资料,请看大屏幕。
出示:
1951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邹承鲁毅然告别妻子,回到新中国。可是,1970年其师兄史密斯教授带美国科学家代表团来访时,看到的是根本没有实验室,瓶里装的全都是水而做假实验。其师兄说:“我进了你的实验室就看出你什么都没干。”就是在如此困境下,邹承鲁却和同事们创造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辉煌奇迹。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搞科研的状况,他们要成功要付出比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多多少倍的努力啊!可我们的钱学森却诚恳地说——
出示: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师:谁来读?从钱学森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再多的困难也不怕,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愿意放弃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
师:你真是钱学森的知音。
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你怎么看待这个应当?
生:钱学森把为国效力看作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做的事情。师:谁来把钱学森的这种爱国情怀读出来?师:读出了钱学森坚定的语气,谁还想读?
师:钱学森能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国,因为他始终认为,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应当的。谁还想读,想读的起立,读——
出示: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可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却是极其艰难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师:这位将领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生:钱学森的才能太大了,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师: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生:
师: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以及国家之间的人数不尽相同,据老师了解,美国的一个师,人数是一万七千左右,那五个呢?生:
师: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将领后来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善于想象的同学们,你猜测一下,敌人为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的手段:生:
师:是啊,同学们想象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地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然而——读.
出示: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师: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是——我是中国人。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终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谁来读——(配乐)
出示: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矫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钱学森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把这些语句突出出来,读出钱学森此时的心情。师:你能根据这段内容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
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的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敢船,一踏上故乡就满眼春天”指名读
师:钱学森就这样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回到了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想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他此时的心情,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这歌唱得多好啊,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我是中国人。
师:我想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已经知道钱学森爷爷已于20xx年的10月31日上午8时6分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开是他们家人的悲痛,更是我们全国上下所了解钱学森的人的悲痛,有条件去钱学森爷爷灵前悼念的人,无不上钱老灵前表达他们的无比痛惜之情,同学们假如你们也有机会到钱学森爷爷的灵前,你最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生:
师:我想钱学森爷爷在天有知,一定会为听到我们的话而含笑九泉。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不懂得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做人、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钱学森爷爷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其实像钱学森爷爷这样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的仁人志士还有很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应该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老师这里有两个作业供大家参考。
出示:
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爱国人士的故事(如冰心、邓稼先等)进行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2、积累爱国志士用来表达自己爱国情怀的诗句。
教后反思:
备课的教学比较成功,通过学生对主人公语言与事迹的感人描写,理解人物感悟人物,课堂不时激起一簇簇阐述自己观点的火苗。
19钱学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出示《归来》,师随音乐朗诵,然后生齐读。
2、这首诗大家是否似曾相识呢?出示课后思考题第二题,指名读。
3、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人。他是谁?(钱学森)当时,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那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切回到自己的祖国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悄悄走近钱学森,一起来倾听他的心声。板书:19钱学森,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1、有一句话说的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透过一个人的语言最能感受到这个人的内心情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钱学森的话,并想一想,从他的这些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同意的,请举手。对,钱学森就是说了这两句话。
3、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心想着回国。)
(1)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
(钱学森,既然美国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呢?钱学森,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享受享受呢?)
(2)钱学森怎么回答的?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一学生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3)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他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出示:他___地说:)
指导个性朗读(4)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呀!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5)是啊,虽然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4、我们再来看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钱学森要回国,一些中国留学生认为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恐怕很困难,劝钱学森不要回国。
(1)你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怎么看?(目光短浅、安于享受)
(2)刚才同学们对这些中国留学生说了许多看法,老师也说一点看法。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设备的确是落后的。但正因为落后才需要留学生们回国效劳。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杨振宁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他没有回国,但他退休后来到清华上课,为祖国培养人才。不要轻易给这些中国留学生下结论!但不管怎么说,钱学森当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更应该值得我们敬重!
(3)是呀,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走向,从走向,从走向。
(4)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诚恳坚决果断)
(5)我请女同学读中国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学生对读)
5、有一首歌唱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是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演唱的。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播放《我的中国心》
你认为这首歌的哪些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6、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钱学森的话,会有更深的体会。(出示两句话)
(1)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生齐读第一句)
(2)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
(生齐读第二句)
7、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板书:拳拳爱国心)
三、细读课文,读出浓浓骨肉情:
1.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可以看出他思念家乡。)
2.师(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钱学森有十几年没有回国了。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一共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伴着乐曲动情地朗读,学生被深深感染)
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
3.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4.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那你说,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板书:浓浓骨肉情)5.是啊!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四、体会回国的难、贡献的卓越。
但是,他要回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引读: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自由品读:请你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2、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放走钱学森,就等于失去至少25000人,作为一位海军将领,他是坚决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他说——齐读将领说的话。
3、然而,出示: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生齐读三遍)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五年哪,他时刻不忘祖国,坚决要回祖国,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些事。
4、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从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交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些资料,感受钱学森的“卓越”。(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国的几十年中,曾多次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温馨的场面。(出示图片)
怀着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了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来。(配乐)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他那真挚的爱国之情。我们再听听《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播放)
六、作业:课后搜集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之士的故事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
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钱学森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我的中国心》录音。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齐读课题)
2、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 精读感悟
1 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2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3 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4 分析钱学森回国道路之艰难,突出他的爱国之情。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
5、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
6、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7、讲授第6自然段。
8、讲授第7自然段。
三、再次走进“钱学森”:观看录像。
四、写颁奖词。
板书设计: 心系祖国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中国导弹之父)
报效祖国
钱学森教案 篇8
一、课前交流,介绍钱学森:
1.学生齐读钱学森的名言。
2.知道钱学森的请举手!
3.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你所知道的钱学森。
(预设:钱学森兢兢业业,精忠报国,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作出贡献。)
钱学森是中国中国导弹之父。
(板书:之父)谁知道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你们还知道哪些之父?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世界童话之父是安徒生。
音乐之父是贝多芬。
世界炸药之父是诺贝尔。
请继续介绍你所知道的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他还是毅然回国了。钱学森回国后,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钱学森是在美国著名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他的成绩十分优异。)
二、检查预习,读出词语的味儿:
1.请看屏幕,我这里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卓越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袒露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指名一生读)
再请一位同学读。
2.同学们,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3.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想想它大概的意思 。
(这是一个银点子。就请你来读这些词语。)这样读词语味儿就是不一样!
4.谁有金点子呢?(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5.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
在 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 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 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祖国了!”
6.这些词语放到了句子中,读起来就更加有味儿了。(学生自由练读)
7.指名读一读。
8 一起来读读。(生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话)
9.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是谁! 钱学森!
10.一起写这个名字。“森”由三个木组成,注意第二个“木”字的一撇改成一点。
三、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1.课文你们读了几遍?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我想抽两段最难读的请你们读。我还有点担心你们读不好。这样吧,请你们把课文拿好,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然后诸老师再检查。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2.师出示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师出示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4.老师选的这两段话有什么特点?(都是钱学森说的话。)
5.老师为什么请你们读这两段话呢?(钱学森说的话都是他的心声,像名人名言。)
6.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摆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7.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心想着回国。)
8.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
(钱学森,既然美国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呢?
钱学森,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享受享受呢?)
9.钱学森怎么回答的?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一学生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10.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他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出示:他___地说:)
指导个性朗读
11.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呀!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12.是啊,虽然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13.我们再来看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钱学森要回国,一些中国留学生认为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恐怕很困难,劝钱学森不要回国。
14.你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怎么看?(目光短浅、安于享受)
15.刚才同学们对这些中国留学生说了许多看法,老师也说一点看法。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设备的确是落后的。但正因为落后才需要留学生们回国效劳。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杨振宁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他没有回国,但他退休后来到清华上课,为祖国培养人才。不要轻易给这些中国留学生下结论!但不管怎么说,钱学森当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更应该值得我们敬重!
16.是呀,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从 走向 。
17.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诚恳 坚决 果断)
18.我请女同学读中国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学生对读 )
19.有一首歌唱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是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演唱的。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播放《我的中国心》
20.你认为这首歌的哪些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21.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钱学森的话,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两句话)
(1)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生齐读第一句)
(2)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
(生齐读第二句)
22.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
(板书: 拳拳爱国心 )
四、细读课文,读出浓浓骨肉情:
1.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可以看出他思念家乡。)
2.师(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钱学森有十几年没有回国了。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一共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伴着乐曲动情地朗读,学生被深深感染)
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
3.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窗外细雨飞,
老妇命垂危。
夫君煎药苦,
盼子子不归。
4.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那你说,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
(板书:浓浓骨肉情)
5.是啊!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6.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开头的这段话,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了!”
7.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和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板书:
钱学森
拳拳爱国心
浓浓骨肉情
钱学森教案 篇9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我国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怎样克服种种阻挠坚持要回到祖国,并决心用自己的专长来建设祖国的,要求学生从中体会到他强烈而又真挚的爱国之情。学生着重要通过各种课外资料来理解钱学森的事迹,从而体会到他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怎样冲破各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的。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4.进行写话的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4课——(齐读课题)钱学森。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钱学森爷爷有哪些了解呢?(指说)
二.精读课文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过渡:的确,钱学森爷爷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的许多事迹都让我们为之动容。请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在自己受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句话的旁边。
2.生自读感悟,师巡视。
3.把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交流。
(二)抓重点语句,品读感悟。
1.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划出了钱学森爷爷说的两段话,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2.投影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仔细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联系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①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
②钱学森是怎么做的?
③ 钱学森这样做是为什么?
4.大家理解得都不错,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自己试着读读看,或者读给同桌听听,互相评点评点。
5.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爷爷的这种愿望更加强烈起来。一起来看看他说的第二段话。
出示: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6.请反复地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①“日夜盼望着”“终于”希望祖国早日走向光明,时刻关注着祖国。
②“祖国现在是很穷”说明非常了解自己的祖国,虽然身在他乡,却时刻注意、关心自己的祖国。
③“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说明他有强烈的责任感,自己是祖国的一份子,就有责任来建设她。
④“应当”语气坚定,意志坚强。
7.说得真好!钱学森爷爷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3-4自然段,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交流:从3、4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身在他乡,仍然和祖国的人民一起欢度佳节。
②留学生们非常思念自己的祖国。
③他们为祖国的胜利而兴奋,对自己祖国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④钱学森爷爷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用自己的专业来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⑤面对别人的劝阻,钱学森不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地劝说别人,发动别人回国。
⑥比较当时国内外的情况,两者相差太大了,然而钱学森没有这样想,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建设自己的祖国,祖国需要她的儿女们为她创造。
8.说得多好啊,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爷爷在说这些话时语气十分坚定、诚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这段话。
(配乐齐读,《我的中国心》)
9.可是,野蛮的美国人怎么肯轻易地放走这样一位高科技的人才呢?他们想尽办法来阻挠他。拿出“补充阅读材料”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吗?
(虽然外国人横加阻拦,但钱学森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利用一切机会争取早日回国,让人非常感动。)
10.正因为他的诚恳和坚定,在他的努力下,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你准备怎样读好这一段?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读;
②指读;
③评议,“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读出钱学森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盼望早日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的迫切心境;
④配乐齐读(《我的中国心》)
11.回国后,钱学森爷爷尽心尽力为祖国人民服务,取得了不少成就,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写话练习:
此刻,你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钱爷爷说吧,把它写在书上。(配乐直至最后)
交流。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他那真挚的爱国之情,其实,在我们祖国发展的历史上,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赤子还有很多,他们也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资料,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本节课上,紧紧抓住这两点来组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设计思路:抓住课文中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联系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课内补充的阅读材料,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钱学森教案 篇10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爱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钱学森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83页,快速默读课文,画出钱学森说的话。
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发言权应该先给你!
(出示句子)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同意的 请举手。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话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自由读一读这一小节,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时刻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祖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最初是由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80年代的时候演唱的。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爱国华人的共同心声。来!一起唱!
唱着这首《我的中国心》,你感觉怎样? (激动!自豪!兴奋!)
是的,无数游子哼唱着这首歌,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中国,我 爱 你。)
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富有呼唤!同样喊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有把握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吗?
(齐读)
下面,我们来学习钱学森说的另一段话。
请同学读一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当时祖国还很穷,回去搞科研还有困难,可他一定要回去。)
是啊!中国有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祖国就是自己的母亲!
您还有什么想法。
(钱学森明明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就是搞起科学研究来也不方便,但他却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钱学森的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他在美国帮助美国人做事情,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美国,他很爱国。)
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他心中重千斤。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生齐读钱学森的第二段话。)
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留学生说的呢?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
(激动!诚恳!坚决!坚定!果断!)
体会得很好。请你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钱学森总是和留学生们相聚在一起互述思家之情,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比其他留学生更为坚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4节。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
读了着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此处学生理解不出,教师范读引导。
(是不允许他离开美国,到中国不行!到其他国家也不允许!
就是他们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帮助美国做事情。)
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然而,钱学森―――――
虽然留在美国,钱学森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然而,钱学森―――
尽管,其他的留学生再三劝阻钱学森,叫他不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然而,钱学森――
尽管,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阻扰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受尽折磨,度日如年,然而,钱学森――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且高兴地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终于可以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了,钱学森激动万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他吧。
读一读第一节,仔细观察,你看到的钱学森怎样?
交流!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钱学森归国心切!
怎么看出来的?
他希望自己坐的是火箭,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
有一个成语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达钱学森此时的心情,谁知道?
归心似箭!
对!但作者为什么要用火箭作比,而不是飞机或者快艇呢?
也就说明钱学森盼得不能再盼了,急得不能再急了。谁能把这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哪个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好!一起读!
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学完课文,让我们走出文本,说说你的收获。
如今,钱学森老爷爷己 高龄,而他仍在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看!这是钱学森在询问神六的准备情况。让我们一起忠心的祝愿这位杰出的爱国老人健康长寿!希望同学们也时刻记住――――(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同学们像钱学森一样,爱国的中国人还有很多,很多,课外可以去读读<中华名人传记>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载着钱学森的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刹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6 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 作业:
1、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在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2、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板书设计:
身在异国 决心回国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中国导弹之父)
克服阻挠 回到祖国
教学反思:
钱学森教案 篇11
【教学课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19课《钱学森》
【教学背景】
这是一篇具有爱国情怀的文章。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这样一篇课文教学一般需两课时,本教学案例是针对第二课时设计的。由于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量有所差异,因此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查阅了解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并了解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科技发展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钱学森》一文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钱学森》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紧紧扣住钱学森对祖国执著的爱这一中心来选材。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一切困难都不能动摇他回国的坚定决心,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文章语言简洁、朴素,处处体现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愫,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
俗话说,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备课之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打破常规,让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对钱学森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因此以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这一与课文表达中心最贴切的语句贯穿整个教学。课上采用了一唱三叹的形式,使之与文本有机结合。当然,一篇好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与“面”,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是人物的两处语言描写。有道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备课时,我抓住了这一关键之处,再辐射到全文,通过学生自主感悟、体会,丰富学生对钱学森的理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
关键词:
阅读实践
自主感悟
合作探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大纲”也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繁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课上我营造了一个以爱国情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重点抓住钱学森的两段话语,让学生充分阅读,以读促悟,潜心品味,感悟人物品质。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逐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体会倒叙的写作方法以及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突出爱国情。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想看吗?
师范读: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大家注意了没有,在颁奖词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你发现了吗?
(指名答)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3、是的,多令人感动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伊始,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导入新课,用故事再现人物,用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里无论是视频中叙述的感人事迹,还是教师深情朗读的颁奖词,无一不体现出本堂课的情感主线——爱国情。在这样的感情氛围中,学生的情感也被极大地唤醒,进入文本情境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精读体会,感悟爱国情。
过渡:其实,在50年代的中国条件很艰苦,那么艰苦的条件,钱学森为何还要执意回国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出示:第二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指名生读)
1、你读得很投入。能告诉老师你此时的心情吗?(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钱学森在国外还一心想着回国为人民做事。)
2、对啊,其实我们文中也有能体现祖国当时落后的状况,你们发现了没有?(第4自然段留学生说的话)
3、看来,钱学森是身在美国,心系祖国啊!(师板书:心系祖国)能带着你的那份感动,把这句话读读好吗?(生读该句话)
4、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感受到钱学森深深的爱国情。这也是令我们大家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想想看,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拓展相关故事,加深学生的体会。
5、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答)
6、说得真好,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读该句话)让我们一起带着感动和钦佩之情来读读他的话。(生齐读)
7、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体会中,可以看出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祖国。因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齐读)
【教学意图:要想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情境去感悟人物品质,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披情入文,抓住本课重点——钱学森的话语就成了关键之处,以此展开,结合课外资料以及他的相关故事,让学生不断诵读体会,以读促悟,读中品悟,并通过比较,激活情感,提高认识。】
同学们,除了这里,文中还有他说的话吗?(指名答)第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相机出示课件: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
1、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应当”,感受钱学森的责任心,体会他强烈的爱国情。
2、引导学生从“一刻也没有动摇过”、“5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等词体会钱学森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回国遭遇的重重困难。
3、5年,你们算过没有,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1800多个日日夜夜)所以说是“漫长岁月”。你们知道他不能回国的主要原因吗?(指名答)
出示课件: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4、从美国军官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一个师大约20xx人,五个师大约1万人。)
5、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还能想象到什么?那你知道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吗?(听了同学的介绍,你的心震撼了吗?学生交流。)
6、能想象一下他这五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可以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生集体交流)
7、小结:说得太形象了,那一幕幕令人气愤的画面犹在眼前。是啊,重重困难没有吓倒他,漫长的等待没有动摇他,他是坚定了决心要回到祖国。(相机板书:坚决回国)
8、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同学们,钱学森是不是没有意识到回国搞科学研究会很困难呢?(指名读)
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9、请同学们试着用劝说的语气读读这段话。(指名读——分角色读)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0、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他,不如说是他的话感染着留学生。假如你就是留学生,听了他的话你会有何感想呢?(指名答)
11、小结:归国决心之大,感动着你,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大家。因为——投影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生齐读)
【设计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继续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钱学森的另一处语言来辐射全文。结合文中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课上把“五个师”、“五年”等转化为清晰的数据,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更多心灵的震撼。同时开拓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想象钱学森五年来在美国遇到的各种困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通过想象,钱学森的形象在同学们的心中越来越高大。】
三、总结升华,激发爱国情。
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给我们展示的情景。谁来给我们读一读。(指名读)
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还有不同的感受吗?(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你能用哪个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2、请大家翻开课后练习第2题,填一填。(生做题,集体交流)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
3、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朝思暮想、日思夜想)
4、不知大家注意了,如果按时间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应放在文章最后。把它放在开头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5、小结:今后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倒叙的写法,它会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课文学到这儿,一位热爱祖国的伟大科学家已经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他就是——(齐答)。可他却于今年的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了,享年98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钱老辉煌的一生吧!
6、最后就让我们一起用语言来唱响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投影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生齐读)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升,只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此处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倒叙”这一写作方法,明确倒叙写法的好处,以达今后学以致用。最后让学生欣赏钱老辉煌的一生,感受钱老真挚的爱国之情,在同学们一唱三叹的朗读中,钱老的高大形象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魅力永恒。】
四、读写实践,升华爱国情。
1、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以《钱学森》为题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介绍。
2、根据爱国名人故事,选择一则你喜爱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设计意图: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学生尝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次提炼全文,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情感得以延伸,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再次叩响学生的心扉,令人回味无穷。】
附:板书设计
19、钱学森心系祖国
热爱祖国
坚决回国
【教学反思】
读了《钱学森》一课,我深受感动,对人物充满着钦佩之情。“如何使这份感动和钦佩之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钱学森的拳拳爱国情”,毕竟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要想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必须找准一个切入口。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不由地让我联想到课外关于钱学森的一些故事和对他的评价。因此,课堂上我以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也最能反映钱学森崇高品质的一句话——“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感动中国人物对于钱学森的颁奖词)为抓手,一唱三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随着一次次的朗读,学生心灵也一次次受到猛烈地撞击,情感也得到了一次次的提升。
一篇文章,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处处都是重点,也就意味着没有重点。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而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钱学森的两次话语上,以此来辐射全文,引导学生个性化朗读,比较阅读,体会感悟,展开想象,揣摩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真正的情感熏陶。
整节课下来,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情境的渲染中积极对话,互相交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但在教学中,虽然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可仍感不够全面,如再引导学生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特点”等写作方法加以体会,人物形象则会更加丰满。
钱学森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环境
2、课前预习:了解钱学森为科学作出的伟大贡献。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自读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默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钱学森》一文,去了解钱学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自学提示:
1、二十多年的回国路,钱学森踏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让人读来感慨万千。从文中找出钱学森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了你,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句话,细细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2、想一想:怎样读好钱学森的话?自由练读。
三、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习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1、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学生自由说。)
(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板书:抵挡物质诱惑)
(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仅…而且… 是…不是… 如果…就…
(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2、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2)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3)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黑暗 走向 光明 ,也会从 走向 ……
5)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
3、同时出示两段话,教师小结。学生齐声朗读两段话。
4、学习第五小节。
(1)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
(2)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就更清楚了。(学生自由阅读补充材料。)
(3)读后交流感受。
5、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这他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四、巩固自学成果。
1、说得多好啊!“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
五、课后延伸。
课文只向我们介绍了钱学森的一个方面,钱学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六、作业:
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生来就有的,(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板书设计:
抵挡物质诱惑
殷殷赤子情
19、钱学森 不嫌祖国贫穷
拳拳爱国心
冲破百般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