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
范文 |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1随着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2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 3、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3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三、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4一、幼儿园特色的问题分析 (一)追求功利 一些幼儿园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功利化手段,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教育时尚来追求,挂起了办园特色的招牌,但只是做了点表面文章,不在内涵上下功夫,或是只说不做,,说多做少,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很苍白无力。 (二)特色等同于特长教育 很多幼儿园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来发展特长以彰显所谓的特色,幼儿园的特色成为特色班、兴趣班或特长的代名词,特色仅特指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它造成了幼儿单方面的发展。 (三)刻意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有些幼儿园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弱化并抛弃了自己的强势,而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办园模式,从而导致幼儿园从有特色到无特色。 (四)项目过泛 有些幼儿园不从实际出发,什么项目都想打造成特色,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是样样想做、样样都做不成。 二、幼儿园特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评价的制约 当前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往往是简单化的、非理性的,多以培养出来的孩子能识多少字、背诵几首古诗、会算多少道题、能跳多少个舞蹈等来衡量幼儿园教育的优劣,幼儿园为了生存,就一味地迎合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需求,这必然导致幼儿园误入特色发展的误区。 (二)幼儿园因素的制约 首先,园长自身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方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园长对办园特色的形成会起到主导作用。但目前这种专家型的园长极为稀少。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水平。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教师是关键。一所幼儿园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其他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再次,建设幼儿园文化也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过程。 (三)幼儿园家庭因素的制约 家长片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是特色难以被认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等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会制约和限制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严重阻碍幼儿月特色建设。 三、幼儿园特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改革管理模式,下放权力,各幼儿园适当的自主权 幼儿园特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主权,需要激发幼儿园和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所以,幼儿园特色教育需要给幼儿园让出发展个性和创新的空间。 (二)实现园长专家化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要创建幼儿园的特色,院长要有独特的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理论品质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即成为专家型的园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三)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管理 实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和事务工作,使家长在合作参与中对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产生认同感。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调查报告”、“关于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5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20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20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20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20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20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20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20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20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三、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的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6一、问题的提出 园本课程是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简单的说:园本课程就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园现实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安康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开发等方面开展调查,试图全面了解当前安康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安康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1.问卷法。本研究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教师问卷为主要研究依据。教师问卷设计22道多选题,调查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开发能力。家长问卷设计12道多选题,主要调查家长对园本课程的看法及态度。 2.访谈法。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面谈,了解他们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 我们从安康市九县一区中抽取出2个北部山区县、2个川道县区、2个南部山区县共6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2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其中公办园10所、私立园10所。共发问卷200份,其中公办幼儿园发放100份,收回95份,私办幼儿园发放100份,收回90份。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公办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占20%,私立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占13%,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中所占比例不到5%,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幼儿园缺乏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以及园本课程没有在幼儿园里得到充分重视。在幼儿园目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公办幼儿园占有很大优势,因为他们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队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私立幼儿园相对来说,教师的水平低一些,在开发中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二) 园本课程教材主要使用地方教材。目前幼儿园使用的园本教材种类较多,其中主要类型为:乡土教材占 15.8 %,综合主题教材占 24.7 %,其他教材占 21.7 %,三项合计占 62.2 %。这些教材均为当地有关教育部门或幼儿园自己组织人员编写的。这说明在教材的使用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教材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自主权。 (三)园本课程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安康地区幼儿园园本 课程开发大约在20xx20xx年,起步较晚。目前,有11.3 %的幼儿园积极进行了园本课程的开发与 实践,其中一年以内的占 32.9 %, 一年以上不足二年的占 33.6%, 三至四年的占 12.9 %,以上三项合计占 79.4 %。可见,进行园本课程研究的幼儿园仍然不多,且研究的时间较短。 (四)园本课程开发缺乏广泛的 社会支持。上级领导的要求 0.2%, 家长需求 0.2% ,办园思想的确立 37.1%, 幼儿 发展的需要 51.4%, 环境所致 4.3%,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 4.3% ,其他 11.5%。大多数示范园更追求一种能体 现本园特色的 文化氛围,但是他们有时没有注意到家长对园本课程的态度,一味追求特色,导致一些课程无法开展。 (五)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高,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了解得越透彻。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高,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了解得越透彻。这样既利于幼儿园在开发过程中有专家指导,也体现了开发主体的专业性。 四、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促进幼儿园园本课开发过程改革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有效改善和利用课程资源。园本课程的开发有赖于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基于一定的硬件资源条件,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 教育行政 管理部门应该提供并改善幼儿园的硬件环境,并帮助基层园合理利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二)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目前幼儿园使用的园本教材中乡土教材仅占 15.8 %,比例较小。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地方文化多样,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该重视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 (三)加强家长的沟通与参与。家长具备提供生活化、趣味性、地方化的课程资源的优势,幼儿园应该积极吸纳家长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四)强化课程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园本开发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教师积极的课程开发意识,同时提高其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策略,缩小观念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五)提供园本课程方面的信息及指导。缺乏理论性指导,缺少政策支持,是幼儿园普遍反映的园本课程开展面临的困难。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教研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的园本课程研究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特别是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 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只有采取有效改善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实现家长群体的课程参与,强化课程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提供园本课程方面的信息及指导等措施,才能开发出真正的体现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优质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7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自20xx年以来,我省的幼儿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公立幼儿园中的80%已被私人承包,变成了私立幼儿园。 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幼儿园变成私立幼儿园的同时,还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儿园,各个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每个幼儿园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她们急需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不能外出学习、观摩,不能参加省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脱钩,这必将导致管理混乱,教学欠佳,耽误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现状 (一)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无人管理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2、无照经营 出现了公办园、私办园以及介于两种性质之间的幼儿园等多种办园形式必然引起竞争,带来生机。特别是由于体制改革,精简人员,有些下岗职工为了谋生,办起幼儿园,幼儿园的数量增加很快,如桂林洋农场由过去的一所公立“中心幼儿园”变成6所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不经过任何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想办就办,认为有一间房子只要有小孩就可办一间幼儿园。在垦区,这种无照经营幼儿园的闹剧将会愈演愈烈。一旦发生事故,她们会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可是,责任该由谁负呢? 3、违规招生 幼儿园承包后,成了独立单位。园长们有了自主权,可以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了。为了扩大生源,随意招生,把1岁半的婴儿接收入园,同幼儿一起编班,增加管理难度,不符合大纲要求。 4、幼儿园教材、教法小学化 园长为了经济效益,无原则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们入园后,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布置家庭作业、打分,并且把写字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势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造成一种误区,很多家长一接送小孩回家就问今天学了多少个字了等等,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5、待遇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园推向社会后,农场不但不投入,而且还要上缴。因此,自筹经费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相对低于农场拨款的幼儿园教师,教师的待遇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就会换工作。南田农场中心幼儿园,因教师待遇低,每学期都换老师,家长意见很大。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师的个人身份得不到明确,一些原先是正规幼师毕业的回到农场后,由于承包,他们享受不到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待遇,因此,工资待遇低,经常改行或从事其他行业。就连大部分评了职称后,没有得到各种兑现,影响了积极性,流动性较大。 6、管理者不是内行,幼儿园的管理混乱。 在调查的80多所幼儿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园长只有40多人,有上岗证的30多人,其他园长则来自小学老师、工会干事、其他等。由于不是内行管理幼儿园,园内的教学、后勤管理差,急需提高管理水平。 7、幼儿园收费低,经费紧张。 承包前幼儿园的经费由农场拨。近几年,由于农场经济效益差,对幼儿园的拨款,逐年减少。 幼儿园体改后,大多数农场不拨幼教经费,幼儿园靠自筹资金维持教育工作的运转。有的农场不但不拨教育经费给幼儿园,而且,还要向幼儿园收取承包管理费等。由于农场职工收入低,大部分幼儿园的收费也低。据调查,除了海口地区外,大部分农场幼儿园每学期每人收日托生的各项费用只有750元,其中学杂费210元;伙食费450元;接送费90元。 由于收费低,上级部门不拨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紧张,致使幼儿园的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收费低,造成开支紧张,无法购置教育教学用品。 其三,幼儿园教师的外出学习、参观受到经费紧缺的限制,不能参加正常的教研活动,园长们反映,每年都有各种很好的外出参观与学习活动,但他们没有经费,无法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感到没有奔头。 8、学校的学前班与幼儿园抢生源 除各类幼儿园之间互相竞争外,学校与幼儿园之间也展开竞争。学校为了搞创收,有很多学校是招收学前班的。把3-6岁的孩子纳入学前班学习,小小的年纪,每天写字、拼音、做加减法题,这种不正当的做法,不但违背幼教规律,而且,造成孩子重复学习的不良现象,使孩子从小失去童年的快乐时光,过早的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破坏了“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有很多学校所招收的学前班,由于年龄小,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学校一年级留了几年,造成学生留级率大,报表数字也难平衡。这是与国家、省及总局“关于在有中心园的地区,学校不准招收学前班”的通知是违背的。有的园长要求上级部门要解决不合理的现象,否则,幼儿园实在难办下去。还有的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 二、对幼儿园管理的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行政上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1、统一注册,颁布发办园证件。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限制五花八门的幼儿园搞乱幼教圣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把幼儿园统管起来。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其次,对每一所幼儿园重新进行清理,凡是不够条件的进行压缩,对条件具备的进行注册登记。 2、逐步建立幼儿园的年审考查制度。 学习垦区中小学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垦区幼儿园管理标准”,检查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是否达标,达标幼儿园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办园许可证”,卫生部门发“卫生合格证”。对不达标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否则,取消办园资格。同时,通过评估,评出垦区幼儿园的等级并挂牌。 3、规定收费标准,规范办园行为。 要根据垦区的实际,参照幼儿的培养标准,对垦区的公办或私立的幼儿园出台一些收费项目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办园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监督。 4、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 由于体制改革后,幼儿园推向社会,农场没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儿园的经费是不保证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与设备购置,幼儿园根本没有能力来投入,这样,造成教育教学设施跟不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建议总局能否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农场在一定条件下也要给幼儿园一些扶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5、加强对学校学前班的管理。 国家教育司对学校办学前班早有明文规定,凡有幼儿园的地方,严禁学校办学前班。学校办的学前班,一定要明确规定孩子入学前班的年龄和所开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议总局教育局再重新出台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校招收学前班。 (二)业务上统一管理,强化科研 1、统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 据了解,现垦区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有的使用江苏版,有的使用海南版,有的使用上海版等,这些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教材不适合于我们海南、不适合于农垦的实际。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帮助、指导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研教学,经常与她们在业务上进行沟通,同时也给垦区各幼儿园之间开展交流,我们要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我们具有农垦特色的幼儿教材,供垦区各幼儿园统一使用。这样,每学期可以进行统测,了解分析各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及帮助,提高垦区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从这次的园长们研讨会上,大家都对统一教材都表示赞同。 2、规定教学目标,安排好幼儿园教学课程。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各幼儿园要开全开齐课程,对不同的班级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总局教研部门要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要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进行评价。 3、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办园长培训班。幼儿园的园长是带路人,园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贯彻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制定教育目标;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禁小学化的倾向;鼓励园长们在办“特色园”上下工夫,以此提高收费标准,改善教师待遇,增加幼儿园教学设备。要开展对幼师的岗位培训,经常组织幼儿园开展一些教研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与能力。 4、建立信息网络,搞好网络交流与教学。 有条件的幼儿园,都要求购买电脑,并且要上网,搞好网络教研。同时,加强网络信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最后建议: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能否重新定位,包括幼师的身份、待遇、幼儿园经费的投入等能否理顺。 垦区幼儿教育,在农垦的教育史上,还是一个薄弱的领域,属于“年轻”的队伍,无法与中小学相比。体改以后的幼儿园,更是百花齐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幼儿园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样走,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垦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业一定会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会健康成长起来的!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8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要充分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立生成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理念比预设理念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 一、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1]幼儿园教育活动观要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决裂。[2]的活动观转变。这是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3]它认同的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创造与自由,从而对现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解构与批判。幼儿园教育活动过于注重预设而无生成的理念,活动目标是预设的,选择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文化知识。[4]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活动由于幼儿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活动过程充满着无数变化的因素,活动进行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既然过程是创造的,本质是生成的,那么。不同的过程、同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便会有不同的本质,这样.差异个性便会存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一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奉质的生成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而设置的.活动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使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应是唤醒、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营造公正社会文化,而不是客观化知识的传播,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总是现实的、真实的、及时的、当下的活动,总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时空上的意义联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于受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内隐思维活动、精神活动以及外显的操作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活动总是伴随着无数的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动态性。体验、顿悟、灵感等为超越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便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运行机制 幼儿的现实生活并不是处于封闭的、完成性状态,而是处于开放的、形成性状态,稳定、平衡是暂时的,而变化和重构是经常性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自组织”的机制,能够自我调整和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地从无序状态达到更高层次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有序状态。活动的运行是一种开放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幼儿是参与活动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既是活动的传递者、吸收者,同时又是活动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活动的开发过程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因此,活动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改变了预成活动计划性的实践范式,揭示了预成活动接受式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应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更主动、更自由地去参与活动。幼儿通过在多种活动中自主操作材料、体验、发现,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创造,从而获得了有关周围世界的直接经验,促进了他们的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理念的实践诉求 (一)生成性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对思维方式的诉求 生成性的教育活动崇尚一种生成性思维方式,反对用非此即彼和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复杂的关系问题。教育活动面临研究视角的转换问题。教育活动要从“实体思维”转到“关系思维”。使得原本就是复杂的矛盾体实现生成和发展。要将研究的视角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对过程的平面化描述发展到生成的立体性动态描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个性而反同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改革的强烈呼唤。生成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重视生成性的教育活动,是克服幼儿同教育小学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理念变革的主要策略。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9一、背景与方法 园本教研旨在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基本的力量以促进幼儿园、教师以及儿童的共同发展。现在,如何有效地开展园本教研已成为幼儿园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园本教研、更好地发挥园本教研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我园的园本教研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文本分析法。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幼儿园教研活动在形式、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基本现状,教师对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认识,教师个人参与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影响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积极性的因素等几个维度。我们选取了我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份。同时,我们收集了一些与教研工作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园所教研活动记录,以及部分教师的教研总结与教研论文进行文本分析,以补充和印证问卷与访谈所获取的信息,尽可能保证研究的全而、客观。 二、现状与分析 研究从幼儿园教研的整体状况、教师参与教研的情况以及园本教研的实施状况等方面对幼儿园的教研现状做出分析。 表1你想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中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 选项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环境的创设60% 内容的选择56% 活动的组织88% 评价60% 表1表明,几乎所有的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都希望在艺术领域教育中得到活动组织这一方面的指导,并且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还应在“环境的创设”和“评价”方面得到指导。但也应该看到,还有一些教师选择觉得内容的选择也应该排在前面,可以反映大家对于园本教研有很大的期望,想在此当中得到更多的指导。 表2你认为我园教研活动的形式对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 有效性指导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非常适合40% 比较适合56% 不合适4% 从表2可以看出,96%的教师认为在教研活动的形式上对教师的指导是有效的。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教研活动能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反思,个别认为不适合的老师是觉得我们教研的形式应该更多样化一些。 表3你认为园本教研活动采取哪种方式更好? 活动方式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一课多研52% 同课异构44% 互动研讨72% 活动诊评28% 经验分享76% 问题答疑44% 其他0% 从表3的数据进行排序,经验分享和互动研讨排在了头两名,说明大家还是偏向于一起互动研讨和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互动研讨和经验的分享的情况大多发生在亲密要好的同事之间以及带同一个班级的几个教师之间。当然,幼儿园举办定期的、有组织的集体研讨活动也是教师互动研讨和经验分享的典型形式,互动研讨活动一般由专人召集,组织者提出讨论的核心问题,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最后针对核心问题得出一定的结论。排在第三名和第四名的数据显示,有的教师认为一课多研和同课异构也是不错的方式的,但也有的教师感觉到这种一课多研和同课异构常常是组织者和几个骨干教师的“双簧戏”,对普通教师来说很难有真正的体会与心得,因而也难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有的老师觉得活动诊评也能给自己带来很到的进步,希望在活动诊评中得到帮助。同时还有的老师在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困惑,觉得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 表4你希望得到哪些形式的指导? 指导的形式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讲座72% 论坛28% 帮带32% 提供展示机会20% 观摩96% 表4的数据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观摩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它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讲座,大多数老师希望能多参加观摩和讲座,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而还有的一些教师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基本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给提供机会和帮带,更快的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有的教师觉得我们还应该建立论坛,在论坛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进步,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还是希望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指导,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表5除了学历培训你最需要幼儿园提供哪些专业的培训 培训方式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推荐专业书32% 园本培训40% 专家讲座52% 外出听课64% 表5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教师觉得应该多参加外出听课和听专家讲座,吸取别人的经验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有的教师觉得园本培训也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专业成长,希望多举办。还有一些老师特别是新老师觉得应该给大家推荐一些专业书,让大家的学习能得到很到的理论支持。 表6 园本教研活动内容一般由谁提出? 提出者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教导/教研主任80% 教研组长68% 教师自己96% 市教研员72% 其他0% 表6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园本教研都是结合课题根据园本教研的内容由教导/教研主任或者教研组长提出的,也有一些是由市教研员提出的,根据教师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而选择教师自己的老师,我们做了口头调查,选择此项的教师都希望能由自己提出内容,从自己的本班实际出发,开展高质量的教研。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题无论从提出途径还是具体内容来看都略显单一。在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的主题几乎都由保教主任或教研组长提出,主题的选择主要依据本园当时正在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或本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与困惑。在年龄班和学科(领域)组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的主题一般由本教研组组长提出,但研讨的具体内容各有所偏向。年龄班的教研主题大多针对同一个年龄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小班刚入园时的“入园焦虑问题”或中、大班普遍关注的“混班社会性游戏”和“混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可行性”。 表7 你希望幼儿园每学期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次数是 活动次数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次12% 2次88% 3次54% 4次8% 其他0% 表7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的老师希望幼儿园每学期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次数是两次,大家觉得如果多开展几次,给大家造成很大的压力,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应该有所测重点的进行研讨。 表8 我理想的教研活动频率是: 活动频率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一周一次56% 两周一次88% 一个月一次72% 一学期一次20% 一学年一次4% 其他0% 表8的数据显示,大家比较倾向于每两周进行一次全园性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分段教研,以年龄班或学科(领域)组为形式的教研活动基本上大家都觉得不少于每周一次。另外,还有一些的教师参与了以课题组形式开展的教研活动,觉得一个学期参加一次就好。 表9 影响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积极性的因素有: 培训方式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幼小衔接压力32% 本人对进行研究的信心66% 幼儿园激励措施72% 幼儿园教研气氛56% 其他0% 从表9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积极性的因素集中于幼儿园的激励措施,幼儿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大积极性希望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奖励。同时,一部分老师觉得本人的信心不足如资料、信息等基础条件的匮乏,研究选题、科研方法等专业指导方面的缺位,都是自己的弱点,此种情况也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的瓶颈性问题。幼儿园教研气氛的浓厚也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 表10 教师在具体教研情境中的个人行为 具体情境具体行为选择此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后每次都会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12% 较为经常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88% 如果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你会暂时放在一边,以后再说12% 马上向同事请教56% 马上向班长/教研组长/保教主任寻求帮助28% 自己从理论书籍、报刊、网站上寻找资料来解决46% 如果在反思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创新之处,你会尽快写成文字,加以整理归纳56% 尽快与人交流和分享,但不会写出来88% 一阵激动以后就放在一边了20% 一定要让班长/教研组长/保教主任也听听32% 从表10可以看出,88%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反思,这说明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但是,只有56%的教师会将自己的反思整理、归纳成文字,并且大部分教师的文字归纳常常会写成经验总结。可以说,教师还普遍缺乏深刻、有效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幼儿园教师要真正履行园本教研的理念,自身基本教研能力的提高是关键之一。 在问答题中“你希望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为你解决艺术活动中哪些数学难题?”大家觉得在为幼儿创设艺术氛围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以及材料的投放上有很大的难度,还有的教师觉得在艺术形式与幼儿兴趣,个性存在矛盾的问题也是自己在教学中无法突破的。特别是艺术活动形式多样、变化快的同时也希望能有机会学习到较新颖的艺术活动思想和形式。教师觉得孩子的理解作品时所产生的问题怎么帮助幼儿梳理,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针对本园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普遍教师觉得可以结合《指南》,开展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采取名师带教、一课多上、课程日导模式,促进教研,同时觉得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环境中、活动时能发现美、感受美、通过园本教研形式一些列较全面的知识、集活动案例,理论知识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让大家的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的老师还建议要根据老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研讨一系列的培训主题,观看录像,要有自己园里比较完整地方案应该是大家共同推出、具有本园、地方特色的教研活动,研究的内容不宜过冷,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阶段性研讨,不要流于形式,同时能够及时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也观点。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使园本教研的理念真正得以实现: 1.对幼儿园教研管理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园本教研的理念与方法。 幼儿园教研管理者的理念将直接决定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状况。幼儿园教研活动是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理性认识活动,不是一种随意的、凭经验与直觉的事务性活动,因而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理性指导,才可能保证高质量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园教研管理者的培训,可以让他们明确本园教研工作的思路,将园所的教研规划与办园特色相结合;在组织与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研活动时也能够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帮助教师选择体现其个人特点的教研主题,以使教研活动的开展真正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 2.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帮助他们确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教研风格。 除了对教师应该进行广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介绍、具体的教研方法与手段的培训之外,还需要培养教师从教育实践中捕捉问题的敏锐性以及对问题的研究意识,更需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独特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教学境遇,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教研风格。教研活动最终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如果教师能从自己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按照自己的已有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他们才真正在研究问题,园本教研的理念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与实施。 3.促进幼儿园教研共同体的形成。 幼儿园教研活动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可能顺利高效地得以发展,这种合力来自于各级教研行政部门的管理者调研员,来自于幼儿园的管理层与普通教师,来自于园外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只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优化,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形成一个教研共同体,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虽然园本教研强调幼儿园和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排斥教研管理者与教研员、专家学者在专业上的指导,而是要求幼儿园和外界力量的充分合作,将幼儿园和教师的经验优势与教研员和专家的理论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园本教研向纵深发展。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10一、幼儿园特色的问题分析 (一)追求功利 一些幼儿园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功利化手段,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教育时尚来追求,挂起了办园特色的招牌,但只是做了点表面文章,不在内涵上下功夫,或是只说不做,说多做少,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很苍白无力。 (二)特色等同于特长教育 很多幼儿园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来发展特长以彰显所谓的特色,幼儿园的特色成为特色班、兴趣班或特长的代名词,特色仅特指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它造成了幼儿单方面的发展。 (三)刻意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有些幼儿园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弱化并抛弃了自己的强势,而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办园模式,从而导致幼儿园从有特色到无特色。 (四)项目过泛 有些幼儿园不从实际出发,什么项目都想打造成特色,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是样样想做、样样都做不成。 二、幼儿园特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评价的制约 当前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往往是简单化的、非理性的,多以培养出来的孩子能识多少字、背诵几首古诗、会算多少道题、能跳多少个舞蹈等来衡量幼儿园教育的优劣,幼儿园为了生存,就一味地迎合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需求,这必然导致幼儿园误入特色发展的误区。 (二)幼儿园因素的制约 首先,园长自身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方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园长对办园特色的形成会起到主导作用。但目前这种专家型的园长极为稀少。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水平。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教师是关键。一所幼儿园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其他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再次,建设幼儿园文化也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过程。 (三)幼儿园家庭因素的制约 家长片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是特色难以被认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等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会制约和限制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严重阻碍幼儿月特色建设。 三、幼儿园特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改革管理模式,下放权力,各幼儿园适当的自主权 幼儿园特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主权,需要激发幼儿园和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所以,幼儿园特色教育需要给幼儿园让出发展个性和创新的空间。 (二)实现园长专家化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要创建幼儿园的特色,院长要有独特的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理论品质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即成为专家型的园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三)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管理 实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和事务工作,使家长在合作参与中对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产生认同感。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篇11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现在的“蓓蕾”们物质生活都更为丰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更为完善。在郴城,许多只有两三岁的小孩,便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还在假期将幼儿送入各种培训班。于是,幼儿园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勿庸置疑,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