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
范文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精选3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篇1一、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情况 (一)圆满完成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xx月xx日,县委召开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议,县委组织部部长出席会议,并就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中共xx县委组织部、xx县民政局关于高质量做好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固办法〔20xx〕23号),成立了县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11个由县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同志为成员的督导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立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 xx县现有村(社区)228个,其中村(居)委会212个,城市社区16个。在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228个村(居)全部选举成功。 (二)加强信访工作,实现和谐选举。为确保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县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信访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专门信访工作接待组,负责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掌握和处置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排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各类信访稳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制定工作预案,负责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各类突发事件的督办、协调、处理等工作,并做好对重点信访稳定案件的指导、调度、督办工作。未出现十人以上的集体上访,有效保障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女性干部当选比例达标。212个村(居)共选举出村(居)委员会成员918人,其中主任212人,副主任122人,委员584人;共有妇女干部351人,其中女主任38人,女副主任39人,女委员274人。全县212个村(居)中,均有妇女成员,达100%,女性村委会成员比例达38.2%。16个城市社区共选举出成员116人,其中主任16人,副主任16人,委员84人;共有妇女干部89人,其中女主任8人,女副主任9人,女委员72人,女性居委会成员比例达76.7%。 二、“三项制度”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民主选举,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根据省、市部署和要求,我县进一步落实实行“三项制度”选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在村(居)民委员会换届中落实“三项制度”的通知》,明确了228个村和社区实行观察员制度选举、3个村实行定岗选举、22个村实行“一票”选举。观察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中遴选11名县级观察员,负责观察11个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乡镇观察全覆;遴选456名观察员,负责观察228个村和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组织观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为观察员颁发聘书和观察证,做到持证观察。观察员在观察过程中填写观察日志,完成观察报告并报民政部门。定岗选举制度。实行定岗选举的村,以干群关系和谐,新农村建设中人才需求迫切,村委会班子结构需要优化为主。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发布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的某一职位参选人应当具备的具体条件,村民选举委员会接受群众提名和竞选者报名,视提名和报名者人数及其个人情况进行资格审查。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参选人,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并依据选举“双过半”的原则,产生当选人。“一票”选举。实行“一票”选举的村,以民风淳朴、班子团结、群众公认良好的村为主。将提名候选人和正式选举人合并,选民过半数投票,被选举人获得参加投票选民的半数以上支持,按得票多少当选。通过“一票制”选举,减少了提名候选人的环节,降低了选举成本,缩短了选举时间,也提高了选民参选的积极性。 三、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情况 1、228个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均不低于300平方米。 2、经常性开展公益、志愿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均在2个以上,每个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志愿活动每年均在2次以上。 3、村(社区)村民满意率达80%以上。 4、社区门口竖牌原则上不超过3个。 5、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均设有固定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公开栏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设立意见箱,并保留有自然村的公开栏。 6、20xx年每个村(社区)均有不少于6次的议事协商。 7、20xx年每个村(社区)均开展文明村镇、和谐社区建设等精神文明评选活动,评选身边好人、文明庭院、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 四、养老服务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底,全县80周岁及以上16566人,百岁老人73人。全县现有乡镇敬老院13家,其中公建民营6家;民办养老机构由5家增加至9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1个,村居养老服务中心(站)228个。 (二)工作推进情况 1、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提升项目:为了进一步明确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功能定位,拓宽服务功能,加强人员配备和日常监管。实施了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提升工程,该项目工程造价200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 2、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重点对乡镇敬老院的房间内家电装饰、餐厅、综合活动室、卫生间、公共淋浴间、医疗室、值班室、院内环境等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乡镇敬老院的升级版,全面提升敬老院为老服务质量。该项目工程造价497.5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 (三)及时足额兑现老年人补贴政策,不断提高老年人获得感 一是发放高龄津贴。全县80周岁至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360元,其中特困供养人员、享受低保待遇对象每人每年720元;10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600元。 二是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对具有本县户籍,年满70周岁以上特困供养人员、享受低保待遇对象以及70周岁以上、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失独”家庭成员的老人,每人每月100元。 三是购买意外险。对具有本县户籍,年满60周岁以上特困供养人员、享受低保待遇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60周岁以上、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失独”家庭成员老人每人每年购买了40元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又为每个养老机构购买了床位保险,有效降低了老年人意外伤害和养老服务机构经营风险。 四是开展探视服务。对69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xx县智慧医疗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探视走访,提供打扫卫生、体检、心理慰藉等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篇2青春的赞歌,由“新”而生----大连理工大学赴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XX年的寒假,对大连理工大学赴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实践团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一段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这个寒假里,载着大工人的青春梦想,来自10个学部的15名队员在莱西市店埠镇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践活动。在店埠,青春的赞歌,由“新”而生。 在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团委书记李文超老师的指导下,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标杆--山东店埠镇、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莱西市为例,实践团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改革开放35年来农村发展的轨迹。 在出发之前,成员们搜集了大量关于实践基地的资料,并通过大大小小几次会议和头脑风暴等形式对店埠镇的新农村建设有了较深入的见解,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心向往之,每个队员都期待着能早点见到这个有着新面貌的小镇。 XX年1月13日,为之策划准备了近一个月的店埠之旅终于成行。 经过一晚上的颠簸,实践团来到了莱西市市区,短暂的休息后,整支队伍整装待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奔往莱西市地标建筑月湖公园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 寒冬凛冽,但是实践队员们却是斗志昂扬。实践团以月湖公园为中心,两两结成小组朝着不同方向展开调查。本次的调查考虑到了性别、年龄等因素,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在和市民们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对35年来莱西市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问题都有所提及。经过一下午的努力,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些有着独到见解的市民。在这之中就有一位当过乡长的80多岁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在受访过程中对莱西市的经济和教育发展赞誉有加,却对廉洁问题提出了质疑。在谈及新农村建设时,老先生大力赞扬了大棚的推广,但对农村社区化报以谨慎的态度。在和其他受访市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福利等问题,并对城镇居民对农村发展的看法有了一定了解。 实践第二天,实践团队赶赴店埠镇。热情地于主任接待了实践团,为队员们讲解了沙盘的划分,种植基地的生产运作等一系列问题。在接受实践团队的采访时,于主任详细地解释了新型社区土地征用、建设以及百姓入住后的情况。下午,于主任带领队员们实地考察了新型社区,使队员们对社区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入地体会到社区建设对百姓的福祉所在。 结束时,于主任诚挚的说:“每个地方都有艰苦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努力生活着,或许他们从未见过壮观的摩天大楼,或许他们从未曾听说过奢华的大牌,但是他们依然勤勤恳恳地靠着双手生活,为自己创造充满期望的明天。”实践的第三天,在于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实地调研了当地的生产基地、生态园、种植大棚。队员们对店埠镇农业种植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业生产以及牲畜养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队员们又对当百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被村民真诚的笑容所感染,看着他们骄傲的目光,队员们深刻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前后一共发放200份问卷,每份问卷都承载着一个故事。那个为国家奉献大半辈子的八旬老人,戴上老花镜,填着问卷,讲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改革时代;那群还在上学的青年,热情地主动要求填问卷,畅谈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感触;那个十来岁的中学生,像写作业一样,将每个问题认真地阅读、思考、回答,悄悄告诉队员们对农村建设的希望······这些故事寄托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片土地也承载者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山东之行的最大收获是让每一个队员重新认识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新政策的魅力。在店埠镇,社区这两个字不仅仅代表了生活更代表了希望。短短三天时间,队员们感受到了新型农村社区的魅力和勃勃生机。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篇3为保证我院体育课程以稳妥、健康、不断完善的态势向前发展,我院的体育教学改革自始自终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精神为指向,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这为优化我校体育课程结构,切实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确保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向正确方向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同时,我们深知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我院升本后的根本任务。体育教研部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实际任务,体育教学部确立了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一致的体育教育理念。 一、发展整体规划: 根据《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目标要求,在总结体育教研部“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基础上,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式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发展实际,推进体育教研部科学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院办学理念和当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素养和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本科教学为核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学院发展内涵,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努力实现体育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锻炼习惯,满足学生的需要。 全面实施“双轨制”。即本科教学采取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的选课方式;专科教学采取第一学期为项目介绍课,第二、第三学期为专项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具有时代气息、深受学生喜爱、锻炼效果好的运动项目。几年来我校的体育课程项目已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目前的20个,其中包括体育舞蹈、游泳、瑜伽、网球、羽毛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2.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参与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材体系的安排上,强调体育意识的培养,突出健身知识、技能的获得,贯彻“少而精”、“学到手”的原则,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3.体育课程的多维评价“指导纲要”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在我们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明显体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内体育课程三者的结合。评价结构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部分由专项技术与能力、身体素质与机能、理论三个部分组成。课外部分包括早操、课外辅导、各体育协会活动及校内外竞赛等。课内外一体化的评价方法突出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以往体育课程中忽视的地方。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相关的师资培养计划,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 1.抓七个教学团队建设。 着手建立篮球、足球、小球、操类、综合、理论、翻转课堂等七个教学团队。确定和培养团队负责人。 2.有目的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坚持“自我提升”和“公派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引领教师转提升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自费外出学习培训,作为系部评优评先的条件。根据课程建设需要,有目的选派有潜能的教师外出培训。 3.定期组织体育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逐步构建一支师德高、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五年内,培养教授2-3名,副教授4-5名;初步建立起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适应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有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 五、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体育教学部在注重学生体质提高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养成终生体育习惯,体育教学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教学大纲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客观需要(实际的身体需要)和主观需要(主要是兴趣)制定本科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2.设置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模式。目前我校体育教学模式,确保学生技术的掌握,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并不断发展学生的体能。 3.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努力克服单纯的技术传授和身体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技术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同时加强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 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体育教学服务,是军体部的一贯追求。从部门领导到每个教职员工,一直把教学理念的转变作为工作的指导重心,以期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教学任务。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军体部主要着手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专项教材和教学大纲。强化教育的“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确立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成立教学指导组和科研组。为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部内部成立教学指导组和科研组,分别负责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探索和各不同运动项目的教学探索。 3.定期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平台。为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定期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借鉴平台。通过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理念。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