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最早的春联
范文

最早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宋史·蜀世家》),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亦称“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的春联多用大红纸书写,上联贴在门户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有的还在门楣上贴有横披。春联的书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文字精巧、平仄协调,富有节奏感。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春联也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
贴春联之俗源远流长,它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辟百鬼(见《后汉书·礼仪志》注引《山海经》)。由此人们认识到鬼怕桃木。所以古人以桃木制成两块木板,左边一块绘上神荼的像;右边一块绘上郁垒的像,这绘有二位神像的桃木板就是“桃符”。这两位大神是专管天下众鬼的“鬼王”,百鬼畏之。过新年时,将这两块桃符放在大门两边,以驱鬼辟邪。
在桃符上题写对联始于五代的后蜀。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因嫌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宋史·蜀世家》),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