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
范文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通用14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执教:李卫东 授课班级:昌乐小学四年3班 实录与简评:张惠平 课前交流: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学校),谁教你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与思考 一、演示,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严谨的思考 三、质疑提升,感悟严谨的表达 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老师手里有两个球,大球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球代表1磅重的铁球。猜想一下,如果同时扔下,会怎样? 演示(同时着地) 揭示课题。读题:强调什么? 这是很普通的物理想象,可是1590年,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亚历十多德对铁球落地的现象是怎么说的? 透过这个事例,他想说什么? 读,强调他的观点。(指导读出重音,读出观点)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当时人们怎样? 板书: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不是一般的相信,当作不容许的真理。 责备:是一般的建议吗?谁来读出责备的语气。(指导:谁能读得比她好?齐读)这叫什么? 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大家信奉不疑。当时有位年轻的数学家,叫(伽利略)。他做了什么? 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开始提出(怀疑),然后还进行(试验) 板书:伽利略 怀疑——试验——公开试验 在读,就要(板书:品读),他怎么思考,怎么试验,要把他读出来。(课件:伽利略想的一段) 他想什么? 小结: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这合理吗? 因而产生怀疑 伽利略怎么从一个事实中推导出两个结论呢?为什么……她怎么思考的?请同学到前面那着球解释一下。 这个铁球快这个慢,是谁告诉你的? 谁在来说第二个结论。 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速度不一样,是谁的道理? 要强调哪个词?(快和慢) 伽利略用他的观点思考时,是不是确定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是)理由 小结:如果…强调这是一个假设;强调当时确信不是正确的;强调当时的思考很谨慎。这就是当时严谨的科学的思考态度。 学了这篇课文,你会不会用这种思考方法描述他的思考。你就是伽利略,你是如何想如何演示这个过程的。 伽利略的科学的思考,所以提出怀疑,不是盲目怀疑。所以课文中的这段话很严谨。读,体会严谨的思考。 你觉得你和上课前的杜相比,还一样吗? 全文有一句话写试验 读这句话,你在品什么?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 反复和许多次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 引导:反复就是重复吗?( 对)把课文中的反复换成重复,读一读,感觉一样吗? 指导: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想象:第二次做会和第一次做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读 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在实验前人们有许多说法。读 伽利略做试验,课文写得很简单。读。 (讲实验过程)结果底下的人怎么样? 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原来……也不都是对的“)表达了什么意思。 “全都“强调的是什么?对多还是错多。 指导读书品读的方法。 伽利略是怀疑……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敢)用事实说话。 (课件:亚里士多德的话)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一定是10磅重的先着地吗?(高度10倍以上,高处的界定是模糊的,怎么说清楚)) 小结:用严谨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 同时着地 生读课题。读出不同的体会 指名读。生读相关段落,语音不准,提建议再读 两个铁球中的先着地。 指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 齐读。(再指导,强调发音和读出观点,学生有进步) 信奉 指名读。 1太温柔。2 有进步 3 责备,语气比较硬 齐读。 先思考。 读思考的一段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齐读“试验“一段。 齐读 1 从一个…… 读“……这怎么解释呢?齐读,指名读。 上台说:一个被拖着所以慢一点,一个拖着所以快一点。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推导过程(假设的结论) 1 伽利略。2 亚里士多德 (拿着铁球说。)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模拟演示这个结论) 亚里士多德 读伽利略的推导一段。 生答:不是,是一种假设。如果…… 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强调不同的词 反复读如果这一段 同位练说 指名说。生1 :假如把两个铁球当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假如分开看……一个事实就得出了两个结论,所以就怀疑。 齐读 不一样 指名读 生回答(说的是试验的结果) 生2:反复做试验 生3: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生4:许多次强调次数多,反复强调同样 生读书。 生4 :不一样,反复就是重重复复的 生5 :重复就是各种情况相同,反复可能情况不相同 学生:重量可能不一样(说了许多重量)老师:不同重量做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反复,不是重复。 齐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没有关系。 指名读“……事实会让他丢尽了脸 齐读公开试验一段。 读最后一段 生1: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全对 (老师再读,强调全都) 生2:…… 生3: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对的也有错的,但对得多,错得少 生1:不可能一定是他先着地,不可能一定是10倍。(依据?答不出来) 生2:没有说是同一高度。 生3:同时从同一高度…… 指导读,读出意思,读出感受,训练语感。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 通过多次读体会人物的思考过程,体会科学的思考态度。 通过换词语读书,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 通过想象: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精彩 思考:教学目标指向语感的训练,通过读、品、悟体会严谨的思考态度,感悟严谨的表达方法。学生从开始的读不出来到后来的自觉表达,进步很明显,目标达成度高。整堂课体现了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小。生本的学生长于说,弱于读,语感比较弱,但领悟能力很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2自读自悟,释疑明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段 湖南省沙市书院路一师一附小 黄朝霞 殷爱华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都”,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还加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我们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后来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主见。 评李卫东老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教学 广西自治区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黄亢美 李老师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努力追求引导实践、指导练习、诱发感悟三者结合的阅读教学过程。他以学生为基点,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找准了教学内容,抓住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把文中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周密科学的试验过程,事实胜于雄辩的公开试验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心里。从而,不仅仅使学生知道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还知道他为什么不迷信权威,感受他是怎样思考和做事的。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比较深入,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例如,李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个重要语段:“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思考、分析、揣摩、演示,终于从中体会到伽利略严谨的思维和这其中包含的理性精神。这也比单纯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来的更加深入。 再比如:李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了“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一句话。比较了“反复”与“许多次”两个词,体会到伽利略对科学实验的严谨的态度和周密的思考,更从中感受到他的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方法是朴素,而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李卫东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一丝不苟。这课书的教学体现了他一直倡导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实践为经、以感悟为纬、以内化为宗,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也保持了他一贯的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品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具准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 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 (四)板书设计 3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怀疑 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ī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āiyí gù zhí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释( )( ) 授( )( ) 执( )( ) 称( )( ) 宣( )( ) 腊(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不管……还是……不是……而是…… ①、( )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一先一后着地,( )同时。 (4)、照样子扩句,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例:伽利略是科学家。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是十七世纪伟大的科学家。 ①、河水流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结满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晓伟是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四)板书设计 3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不容______改:①、改变、改换;②、经历;③、计时单位 _______妄为:①胆囊;②胆量;③某些器物的内层大。 3、读了这篇课文,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2、(1)宣布希腊哲学真理怀疑固执 (2)释(解释)(释放) 授(教授)(传授) 执(固执)(执法) 称(称量)(称盘) 宣(宣布)(宣传) 腊(希腊)(腊月) (3) ①不管……还是……②、不是……而是…… (4)①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 ②、高大的树结满红红的果子。 ③、活泼的晓伟是个好学生。 第二课时: 2、更①胆大② 课本作业 3、(1)①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②两个铁球共11磅,落下的速度应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说错了同时着地轻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4【教学目的】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悟课文内容,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进而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学习回忆,教师小结,重点让学生说说人们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2、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待会儿请你们说说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二、自由读悟,初步感知 1、学生读悟第三、四段,教师提醒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议。 2、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梳理并板书:“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验证”。 三、细读课文,引导感悟 1、细读第三自然段,领悟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和“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 ⑴ 默读课文,划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⑵ 扣紧中心句设问,引导学生读悟: ① 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a、读读这句话并填空: 这句话是说物体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物体越________,落下的速度越___________。 b、引导学生根据话意,划出示意图。(出示课件) ② 对这句话伽利略有什么疑问?他是怎么想的? a、教师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有关句子,并边复述边画示意图。 b、再读课文,并按课文内容填空: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对于这两种不同结果,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这怎么解释呢?”)说明了什么?(善于思考,不迷信权威) 2、细读第四自然段,领悟伽利略“试验结果”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⑴ 伽利略“试验”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用“~~~”划出来(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⑵ 这个结论可靠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用“△”标出有关词语(反复、许多次、都、的确、总是、同时) ⑶ 再读课文,按课文填空:(思考练习2,⑵) 伽利略带着……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总是,铁球往下落的 跟铁球的__________ 没有关系。 3、细读第五、六自然段,领悟伽利略“公开验证”的意义和“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⑴ 读读课文,想想人们在观看试验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联系第二自然段填表: 试验前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了脸。试验后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态度变化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思想变化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⑵ 组织学生讨论(思考练习3):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小结并板书“尊重而不盲目迷信权威”) 四、朗读升华,读写结合 1、结合板书,简要小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产生疑问 反复试验 不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 勇于追求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执着、实事求是地探索科学真理的伟大精神。 2、初步学习通过用具体事例、侧面描写及烘托手法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出示课件)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生汇报,预设答案:1、没人怀疑过,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2、可能有人怀疑过,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话)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请大家齐读):“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回顾一下课文,这句话是谁说的?(亚里士多德)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〇〇着地(提前在黑板上板书,补充板书:加上“同时”两字)这是谁的观点?(伽利略) 过渡:关于这一个问题,谁对,谁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场在比萨斜塔上的经典的物理试验。 三、检查预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我们都预习了,那下面这组词语谁会读?(指名读,一人读,其他同学跟读1遍)(出示: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比萨城 违背 固执 大胆妄为) 2、师:大家读得真棒,那么,课本上,违背真理、大胆妄为且固执的人,是谁?(生回答,“伽利略”)那么,伽利略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胆大妄为而固执”的人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做个有心人,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师巡视、指导朗读) 学生汇报预设: 答1:第3自然段的“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生可能汇报:亚里士多德的话被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居然“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板书:产生疑问 师质疑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科学家对别人的话产生疑问,然后去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但是,为什么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伽利略这样做真是“胆大妄为”呢? (生汇报:第2自然段“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或“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师质疑2:在当时的人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话,代表着什么?(生汇报:“真理”) 想想看,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怎么样?(地位崇高) 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人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甚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家,连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也称赞他是古代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 师质疑3:在当时,上至罗马教皇,下至平民老百姓,全都相信他的话。再来看课本上的描述(展示课件,生齐读)你从这段话中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出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绝对信任吗? (生可能汇报:“信奉”、“都”、“不容更改”、“真理”、“责备”、“违背”) “信奉”:信仰并崇奉,我们一般说,这个人信奉释迦牟尼,那个人信奉上帝。也就是说,在当时人看来,他们把亚里士多德当作了什么?(“神”) 他们把亚里士多德当作了“神”来“信奉”,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说(生齐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质疑4: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句,让生转换成陈述句)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 师评点:想想看,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责备”)谁来再试读(抽点学生反复读,感受亚里士多德在当时地位之崇高)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就可以知道,“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就等同于“违背(人类的真理)”。我们就不难看出,一个只有25岁、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教授,居然敢怀疑如同神一般的亚里士多德的话,所以,当时在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评论伽利略的?看谁最快找到? (生汇报)“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等会他就固执不了啦” 过渡:伽利略“胆大妄为”地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这样的疑问是他平白无故、坐在那里瞎想出来的吗?他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并不是正确的? 试验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1〈10 (速度与重量成正比) 伽利略:前提:两个铁球连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 11〈10 两个铁球看成一个整体 11〉10 (一个事实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速度与重量(无关)) 答2:第4自然段的“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生可能汇报:伽利略带着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挑战伟人的)板书:反复试验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答3:第4自然段的“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生可能汇报:伽利略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公开试验,来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人们看来是非常胆大妄为)板书:公开试验 师:这场公开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我们来看看(课件上演示模拟试验,生汇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能找出描写当时人们的反应的句子吗?(生可能汇报:“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出来”)他们在惊讶什么,在呼喊什么?(生汇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归纳总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进行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进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 小结: 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 句子对比:(师质疑:能把上面的句子改成以下的句子吗?为什么?) A、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B、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引导学生理解:“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 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四、读文品人物品质 师:读了这篇课文,回想一下,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生可能汇报:不迷信,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五、情境交际 假如老师在讲解多音字时,把“圈养”读成了[quān yǎng],而同学们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而都在认真地做笔记,你模模糊糊地记得,这个词语不是这样读的,但又不是很肯定,你会怎么样做? 六、目标达成检测:(五分钟)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公开试验 ↑ 反复试验 ↑ 产生疑问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6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不要读成“zh2o”、“zh8”等音;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7[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具准备图片。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合作交流品读体验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 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 (四)板书设计 3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怀疑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品读体验(一)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巩固延伸1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2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四)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8【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⑴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 (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 两个铁球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⑴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⑵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⑶读两个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两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现: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3、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⑴提问: 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己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 ⑵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 ②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边报边填空。 ③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⑶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屏幕出现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塌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动画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要)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⑴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⑵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 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⑶得出结论: 这句话应该改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9本学期的精品课,我主要承担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我和同备课组的老师经过几经研讨,终于完成了本节课的录制。在这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研读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人教版教材很注重单元课文组合的整体性,即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第七组课文全部以写人为主,而且都是通过具体事例,以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中的作文正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个敬佩的人。在了解了单元目标的前提下,我马上找到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将教学目标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描写、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做指引,我的教学也有了方向。 研读教材的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蜕变,我认识到备课要从整个单元入手,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正在于此。还记得第一轮试教的时候,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教自己的课文,没有联系单元目标,第一轮试教之后,我们进行了集体反思,还亲自学习了这个单元的'教材分析,把握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并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中体现整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经过几次的修改和试教,我渐渐地学会将“写法指导”渗透到文本的解读中去,不仅让学生明白本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 二、寻找课眼 一堂好课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了这个“思路”,我反复研读课文,翻阅大量资料,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伽利略的品质呢?”经过反复研读后,我竟在做课后题的时候找到了答案。课后最后一题,是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反义词,刚开始我只是随便做做,没想到本题的答案正是“课眼”。我找到了一组,即“信奉”和“怀疑”,我觉得从这两词的对比中,可以马上提取到伽利略大胆质疑的精神。所以,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贯穿整个教学。 通过对这节课的打磨,我觉得一节课的切入点很重要,所谓的“课眼”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作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研磨教材,因为文本中的很多关键词句都可能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总之,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文本,你一定会豁然开朗。 三、渲染气氛 我第一次试教的四(2)班并非我自己的班级,之前听过几节课,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比较腼腆,上课不是很积极。于是,我突然想到了09年刘校长带我去沙溪参加赛课的情景,那一次也是借班上课,刘校长和孩子课前的互动让我印象深刻。于是,我马上将当时的做法移植到我的课堂,从“大胆”、“大声”的引导开始,再到小礼物的刺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兴奋,我也很兴奋。我觉得无论我这节课讲得是否成功,我都是一个快乐的老师。因为我很投入,孩子们也很投入。后来又在四(3)、四(4)班试教,效果也还不错,所以我觉得我们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才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研磨这节课的几点体会,精品课的研发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努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01、《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重组”,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学生谈到这个问题时时,他们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2、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在交流汇报时,把语数学科巧妙地结合,这样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证明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3、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1一、品读“反复”,体味“试验”之严谨 师:上节课我们围绕“胆大”一词,读懂了伽利略勇敢地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认识了一个富有勇气和思维缜密的伽利略。这节课,我们继续抓住“妄为”和“固执”进一步走近伽利略。“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读读课文3——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来,在旁边做上批注。(生读、找、写) 生:我觉得不是妄为。他先是秘密试验,接着才公开试验,说明他不是莽干,而是很慎重。 生:他是这样秘密试验的:“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里的“反复”“许多次”说明伽利略做事非常认真,很谨慎。 师:“反复”就是重复吗? 生:是重复,是做了一次又一次。 生:我觉得不是重复。如果是重复,那就是他在一个地方重复同一个动作。“反复”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伽利略先是站在10米的地方做试验,后来又在20米的地方做试验。而且这样做不止一次,而是“许多次”。 师:这是高度不同的“反复”。还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地方也会不一样。先是在室内做,接着在室外做。 生:环境也不同。在无风的情况下做一次,在风非常大的情况下再做。 生:球的重量也不一样。可能是10磅重和1磅重的各一个,后来可能是20磅和10磅重的各一个。 生:也可能球的质量不一样。先是用铁球,后来用的是木球。 师:是啊,这样高度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地点不同、球的质量和重量不同的做了许多次,就是—— 生:反复。 师: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 生:(读)两个不同重要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不管是什么的试验结果都一样。 师: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 生:伽利略做试验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生:他是抱着严肃的态度来做试验的。试验是严谨慎重的,不是妄为。 师:看来,这“胆大妄为”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过人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问促读,设计了4个前后紧密相连的问题:(1)“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2)“反复”就是重复吗?(3)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4)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其中(1)、(3)指向课文内容,意在阅读中能发现与问题相对应的语句;(2)、(4)指向学生各自的理解、感受,切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年段目标,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丰富了“反复”一词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反复、许多次”所隐含的意味。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的落脚点在词句,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的词句的理解与体会,达到对课文人物品质的真切感受。 提炼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作深入的理解、体悟,从而达到对课文整体的理解,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思路。现代文大多平白如话,多读几遍大体上能读懂,而要读得深入些、透彻些,就需要在关键的词句上作一番“推敲”,以逐渐习得“透视”语言文字的功夫。教师教学的功夫就是要甄别那些值得学生“琢磨”的事关全文理解的核心词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也不是“事无巨细”,样样都要“琢磨”。从课文的主旨来看,“反复”、“许多次”及所在的语句,的确是理解全文的一个核心语句,这部分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发展。 遗憾的是教学中没有对“反复”、“许多次”及所在的语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作更为有价值的探讨:“反复”与“许多次”的意思一样,在这句话里不显得重复吗?如果引导学生通过删减“许多次”作比较朗读,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只相信事实的科学精神与品质,更会早朗读中领悟到这种“反复”的手法所起到的“增强语意、加强语势”的表达效果,而不会误解为犯了“重复”的语病。如此,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而深入到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的理解上,学生获得的是言语智慧技能知识。这,正是阅读教学的本质追求。] 二、练读“宣布”,感悟“真理”之坚守 师:秘密试验得出结论后,伽利略做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师:伽利略会怎么样宣布的呢?我们来演一演吧。请个同学当伽利略,老师和其他同学当伽利略的学生。(指名当伽利略) 师:伽利略,先来第一个宣布。 生(扮演伽利略):我宣布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着地。 师:大家觉得伽昨略这样说行吗?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这样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扮演伽利略):同学们,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是经过我的反复试验得出的结论。 师: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 生(扮演学生):老师,祝贺您。 生(扮演学生):老师,这真是好消息啊。我们的老师就是棒!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的发现太了不起了,我们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 师:伽利略,宣布第二个内容。 生(扮演伽利略):同学们,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决定,我准备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你们说好不好? 生(扮演学生):老师,我支持您。 生(扮演学生):等到那一天,我一定到现场为您加油鼓劲。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扮演学生):老师,不觉得你还是再慎重地想想吧。 生(扮演伽利略):为什么要再想想呢,我已经决定了。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想过没有,如果你敢公开试验,也许你就当不成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了,可能还在比萨城呆不下去啊。 生(扮演学生):对啊,老师,教会的那些人会拼命反对您,迫害您的。你还是再三而后行吧! 生(扮演伽利略):谢谢大家的好意。我已经想好了,只要人们从我的试验中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也有错的,即使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也认了。 师:真是个“固执”的伽利略。同学们,你觉得这“固执”的背后是什么呢? 生:是对真理的坚持。 生:是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演促悟,组织学生扮演伽利略,演说两次宣布:一次宣布试验结果;一次宣布公开试验。重要的是教师的3次插问:(1)大家觉得伽利略这样说行吗?(2)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3)有不同意见的吗?正是这3次插问,促使学生的话语不再重复课文的语句,而转向生活化的言语交流,直至最后学生之间的精彩对话。那些精彩的话语源自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无形中浸染了伽利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自然便有了品质。演,是学生运用课文语言、内化课文思想情感,藉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插问,则是提高“演”的话语品质,提高学生表达质量的有效手段。看来,这个“演与问”的组合,才会产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其实,课文中的两个“宣布”,还原式的情景表演,其教学价值并不大。如欲实现“感悟‘真理’之坚守”的目标,不如就两个“宣布”作些探究,特别值得思考的是:伽利略为什么要宣布在比萨斜塔上作公开试验?教学尚简,要言不繁。] 三、想象补白,体会人们之变化 师:伽利略要公开试验了。公开试验前,人们有什么反应呢?读读第五自然段。(生读) 生:人们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带着好奇的心来的,有的是责备伽利略。 师:你就是责备伽利略的人,你来责备责备。 生:“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又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 师:公开试验后,人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生:公开试验后,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师: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动笔写一写。 (出示: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 。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 师:大部分同学都写好了。请大家交流交流。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欢呼着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对不起,伽利略先生,我们不该讥笑您!”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原来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有错的啊。”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说:“老师,还是您的决定对啊。”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一边欢呼着,一边把他抛向天空。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红着脸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搓着手说:“真是太惭愧了,同样是研究学科的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您那样,独立思考呢?”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低头轻声地说:“老师,您真是我们的表率啊,我们要向您学习啊!” 师:这位同学加上了人物的动作、神情,说得更具体生动了。谁也能这样说?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真诚地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您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不迷信,坚持真理的精神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盲目迷信了!”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深情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您真是青年人的楷模啊,我们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以写促解,先说试验前人们的反应,再写试验后人们的表现,两相对比,加深理解伽利略探求科学真理的现实意义。从学生所写的语段看出,补白性的想象写话,是很有语言训练价值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结合课文具体语境,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写作空间的话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更有教学收效。 阅读教学常常“君子动口不动手”,鲜有动笔写作的训练。其实,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课文理解设计恰当的话题,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不但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化,而且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写”是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活动,“写”是学生将模糊的思考转化成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迫使思维更缜密、表达更准确,这是 “说”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智慧出在手指上”,这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也很有借鉴意义。 美中不足的是设计的写话题目,仅仅例举了“刚才还嘲笑他的人、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如果不限于这三种人,让学生展开想象,那么写作的空间会更大,学生的笔下会出现什么?答案或许会更精彩。] 四、聚焦文旨,品味公开试验之价值 师:伽利略的公开试验,还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一读这句话。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里有两句话,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生:第一句是“不全都是对的”,第二句是“全都是不对的。” 生;两句话意思也不一样。“不全是都是对的”,是说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全都是不对的”就是他所有的话都是不正确的。 师:是啊,亚里士多德毕竟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许多话是对的,比如他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就被证明是对的。有的话是错的,如书上写的那句话就是不对的。再来看屏幕。这两句话不同在哪?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 生:第一句中有个“像”字,意思是说除了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错也有对的,其他的人也是一样。 生:我知道了,课文中多了一个“像”字,就不仅仅是说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了,还指许多许多人,如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家领导人等等,他们说的话也可能不全都是对的。这恐怕就是伽利略为什么要进行公开试验的原因吧。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是啊,伽利略秘密试验只是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危险进行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一起读。 生:(读)“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时大家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生:我也明白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的话,不能迷信。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我们要尊重,但不可盲目相信。要善于思考,依靠实践来证明。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通过比较领悟语句的含义。第一组的两个句子,“不全都是对的”、“全都是不对的”,所表达的意思迥然不同,学生自然容易读懂;第二组的两个句子,差在一个 “像”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像”字之外的意思,读出了言外之意。而教师的一个填空题“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又将学生的思考推向了更深的层面,也回归到了课文的主旨上。这样的语言训练,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表达力,更有学生的思维力。 比较,应该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之策。韩军老师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套“以语言为核心的联比揣摩阅读方法”。联,就是关联;比,就是比照(比较)。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语言的联比。联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处处用联比,处处有联比。学会联比,其实就是学会了揣摩、感悟。如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有无“像”字,含义就会不一样。这种于细微之处发现差异,然后设计联比训练,正是教师具有语文意识的体现。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教师,才会从课文中筛选出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适宜的教学内容。] 五、搭建平台,纠正文本之偏失 师:说是好啊。如果有这样的挑战机会,你敢挑战权威吗? 生(饶有兴趣地):敢! 师:好。我们就来挑战挑战这篇课文。课文有些句子写得有毛病,你能找出来改一改吗? (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没问题啊。 师:再认真读读,注意“高处”两字。 生:哦,我知道了。如果一个是在10米,一个是在15米,都是高处,可高处不同,落下来时肯定不可能同时着地。 师:是啊,那该怎么改呢? 生:把“高处”改为“同一高处”就可以了。 [此处课文本身没有语病,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句中的“高处”是“蒙前省略”,本意就是同一高处的意思,否则就不存在比较是否同时着地了。因此,这里的所谓“纠正文本之偏”是无的放失,在没有教学内容的地方偏偏“自寻烦恼”。这样的教学是不恰当的。] 六、总结提炼,储存写作之养料 师:同学们,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 生:用了产生怀疑和试验求证两个典型事例描写伽利略坚持真理、敢于挑战的精神。 生:还用了人们如何反应这样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 生:课文还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这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师:说得真好。伽利略勇于挑战、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真理的品质就是通过典型事例、侧面描写和背景烘托的写法表现出来的。今后,在写人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写法。 [这部分的教学,意在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究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是不同的,我们从中汲取的所谓写作“养料”也是不同的。 “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这个问题表明教师认定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于是,学生便总结出“典型事例、侧面描写、背景烘托”三个方法来,这三个术语相当专业,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教学的学生是很难说清楚、说规范的。而如果把这篇课文认定为一篇记事的文章,又会怎么理解呢?课文记述的是伽利略用试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件事,按照“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的顺序来记叙的,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尤其是伽利略的推想过程和试验结论写得清楚、表述严密,值得学生借鉴。 且不论写人还是写事,仅教学要求而言,“典型事例、侧面描写、背景烘托”这样的总结概括也似乎不太适合该学段的要求。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尚未涉及写作方法的学习;第三学段中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循序渐进,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原则,与其记住一些名词术语,不如留存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对学生来说,头脑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尤其是大量的典范的事例片段,自然就会领悟其中的写作奥妙。届时再以术语归纳,自然水到渠成。由此,“养料”应该是典范的文章本身,而非抽取的读写术语。]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就会有所不同。这份教学实录体现了执教老师以词句训练为核心,创设多种语言运用情境,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其中词句理解、情境对话、想象写话三个部分的教学卓有成效,插问、比照、设置话题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运用。教学中所折射出来的“以运用为重点,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理念具有实践意义,也切合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技能的宗旨。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观课评课自可以站在比较理想的高度,指点课堂,激qing纵横;然亲历课堂教学,也难免顾此失彼,留下诸多遗憾。或许正因如此,语文教学愈发魅力无穷。由于学识浅薄,评点实为一孔之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2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 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谁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 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标逐项进行 1、对基础知识的检查 (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 (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 (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 (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 三、课堂反馈练习 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 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 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3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预设过程: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7分) 同学们好,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看看大屏幕,你对我了解了多少?很会观察。我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有一句名人名言我特别喜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课件出示: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法国作家雨果 也是我的座右铭,那你们的座右铭是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 朋友们好,还记得我吗?很高兴在这样的场合我们再次相聚。多日不见,同学们成长了很多。让我不禁想起伴随我成长的一句座右铭,一起来分享。那你们的座右铭是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 这一句句话语,都是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成长路上,激励着我们的斗志。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一句话,点击,谁来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 这是个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自个儿再去读读。你们了解伽俐略吗?老师这还些资料,出示。 伽俐略图象 伽俐略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年仅25岁就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精力水平”。1609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33倍的天文望远镜。1610年,出版《星际使者》。1611年,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支持“日心说”,被罗马教皇判处终身监禁,被宗教裁判折磨得奄奄一息,终身为科学真理而斗争。(字可稍微小一点,我只是大概的说一下)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这堂课,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教师板书,看老师写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 (zháo)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再读) 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120页,去大声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完一遍,用你的手势告诉老师。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15) 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下面我想请三位同学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自己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同学认真聆,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好吗?(声音清脆悦耳 字正腔圆 象个播音员 谢谢你精彩的讲述 有什么需要纠正的吗 哪些地方读错了)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 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了不起哦!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那么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18) 交流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亚里士多德是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著作成了一部百科全书,被人们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课文中的第2自然段也介绍了他,赶快去读读。哪个词看出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崇拜。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信奉是什么意思?仅仅是简单的相信吗?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更改说什么就是什么 真是不一般的信奉 还从哪里看出来 责备 怎么责备 愤怒 眼神严厉 怒不可遏 怒火燃烧 不管你是普通民众 ,从事研究的科学家 达官贵人 皇亲国戚 厉声呵斥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就是这样让人信奉的亚里士多德说,学生读 而伽利略却说 请同学们马上拿出作业纸,写写两句话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则认为:“( )。”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篇14【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思路 2、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3、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准确地概括中心思想。 2、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领悟中心。 3、关键:将领悟表达的方法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运用归并法练习分段,理清课文条理 1、回忆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打开书迅速浏览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2、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相近?将它们归并在一起,然后划分段落。 3、交流讨论分段情况。 4、小结: 课文先讲伽利略是一位善于动脑,敢于探索的人,再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接着讲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最后讲伽利略经过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三、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1、投影: 课文最后一句话。 ⑴ 指名读一读 ⑵ 原先大家是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 ⑶ 伽利略在将要做公开试验时,大家是怎样看待他的?(有表情地读) ⑷ 当伽利略站在高54.5米的比萨斜塔上,让大家惊讶地发现亚里士多德这句让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话竟是错误的;使大家明白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全都对的时候,我们也对伽利略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敬佩伽利略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4、投影中心思想,齐读。 四、领悟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1、请同学们思考: 围绕中心,课文重点写了哪几段?(三、四段) 引导理解:重点写第三段,突出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重点写第四段,突出了伽利略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2、课文第二、五自然段与中心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自然段突出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更加衬托出伽利略的勇敢,坚持真理。) 3、小结: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中心来写,使我们对伽利略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也深深的被他的勇敢无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打动了。正因为他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真理,他才能成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他才能发现月球的秘密、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的黑子,他才能证明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我们怀着对伽利略深深的敬意,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六、课堂练习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