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 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一—(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别—— 2.特别—— 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一—( ) 重——( ) 后——( )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2《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用质疑解疑为手段,深入文本进行研究,揭示文本主题 “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接着以感受“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为切入点切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体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等词感受理解。 二、教学时,我以感情朗读为突破口,让学生体会三个妈妈不同的心态,帮助理解文本主旨。 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我设计了让孩子当作是妈妈,读一读妈妈夸奖儿子的话。然后随机采访“妈妈们”他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得?学生说的话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为我的儿子骄傲!我为我的儿子自豪!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在读第二个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时,我改变了方式,让一个学生读,然后随机找学生来评价他“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到了第三个妈妈那里,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那个妈妈的心情,学生说出了那个妈妈心情平静、平淡,那个妈妈很谦虚,而且学生真的读出了这样的语气。 这节课让我很欣慰的是学生们朗读的很到位,读得有感情,在课堂上不是学生不会说,而是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才没的说,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就很容易能调起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个儿子》这一课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学生的潜力,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学生就能发挥得体。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3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课件已展示,音乐在回旋] 师:小朋友们,平时我们的表现得到过很多很多评价!有来自老师的、长辈的以及朋友同学的,当然更多的是来自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的!哪个小朋友来说说,平时你的妈妈是怎么评价你的?(点名学生回答问题,个别学生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群客人,他们将在一口水井边为我们演绎一个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瞧,她们来了![出示课题] 来!亲热地和她们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发现阅读乐趣 师:a、妈妈们是怎样评价自己孩子的呢?请你自己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并用波浪线标出三个妈妈评价孩子的话语。在找的过程当中要把课文读通顺了,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也可以请同桌帮忙。好!三分钟朗读开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准表扬的话) b、人家都说孩子是妈妈眼中的宝贝,看我们前两位妈妈多么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啊,谁愿意来当回妈妈,用课文当中的话夸一下自己的孩子。 我们有请第一位妈妈! (先学聪)1、“我的儿子既(蓝色)(聪(红色)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课件出示] [卡片出示“聪”字]师:是啊,我们班的孩子就是“聪”明,第一次就把妈妈的话读得多么传神啊!(要求:我们怎么把“聪”字记住呢?你发现“聪”字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眼、口、心、耳合起来才是“聪”。) 师:看哪个小朋友已经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耳到,给它换个词看。[课件出示]:隐去“聪明” [课件出示]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第二位妈妈是怎么夸奖孩子的呢?〈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蓝色)子。”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正确的sang读音] 师:前两位妈妈把自己的孩子说得多棒啊,一个既聪明又有力气,一个有一副好嗓子,唱歌好听极了,第三位妈妈是怎么评价自己孩子的呢?她说……〈直接出示课件〉 3、“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课件出示] 〈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指导:读的语气要平稳。〉 (三)、体验主题,感受故事精髓。 师:哦,原来是这样的三个儿子。但故事最后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对话,看课文12—13自然段,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是哪个儿子呀?(第三个)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过渡)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请学生默读准备7-11自然段!告诉老师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课件出示] (看学生的话来说) 师:(555三个妈妈打好了水,这桶水可重了——水到底有多重——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一桶水可重(标重音符号)啦!水直晃荡(红色),三个妈妈走走停停(红色),胳膊(红色)都痛了,腰也酸了。”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学生交流反馈) [出示生字卡片]“胳膊”(师:在第一个学生读完后说:学得真棒,把“胳膊”这两个新朋友都念准了!瞧这两个字长得真像,它们都是*月字旁,因为他们跟*身体有关,谁还能说出月字旁的字?) 过渡: 师:妈妈这个时候拎着这么重的水,你们猜妈妈会想些什么?(妈妈多么希望―――――) 师:a、第一个儿子的表现是……〈要求读出赞美的口气:“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迷住了。” [课件出示] b、第二个儿子的表现是……〈也要求读出赞美的口气:“歌声真好听。” [课件出示] c、师:看来妈妈们夸奖得正确极了:第一个儿子果然是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果真是拥有一副美妙的歌喉,那么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第三个儿子又是怎样表现的……[课件出示] 三个孩子一起展示[课件出示] 师:第三个儿子既没有翻跟头又没有唱歌,而是接过了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出示生字卡片“沉甸甸”,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个abb的句式,后一个字独立时应该念第四声,但当三个字合在一起时应该念第一声〉 (五)、书写指导,完善写字教学。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客人们都该回家了,林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这篇课文中所有的生字朋友,现在有一个生字朋友它总找错自己的家,我们一起帮帮它,在田字格中找到自己的家好吗?(点名学生说写“拎”字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点不能忘)〈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书空〉 (六)指明中心,在歌声中升华情感 [课件歌曲《鲁冰花》]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想到我以前只顾自己舒适,让妈妈帮我干这干那,现在我觉得这样做不对,要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 学生:有时我玩得正起劲,妈妈叫我帮助买东西,我装没听见,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自己错了。 是啊,你们说得都很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长大才能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希望同学们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关心他人的人。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翻跟斗 唱歌好 唱着歌 没有特别的地方 接过、提着 只看见一个儿子 “聪” “胳膊” 〈田字格〉(“拎”) “沉甸甸”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 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 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 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 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 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 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 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5读出一方新天地读出一方新天地──《三个儿子》说课设计 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黄文杼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这篇课文在串连一、二组教材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的小结运用,又将对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这既为上课的对比做好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身边的事例基础上,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妈妈、当老爷爷、当儿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三个儿子》一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与父母的关系说起,说平日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也谈自己在父母繁忙时的一些做法。 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三个儿子》过程中,要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4、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让评价项目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多元阅读,说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1、初读生疑: 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有关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为课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激qing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师: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是,生活中,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孝敬长辈,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三个儿子》。 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正确,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弄不明白。在此环节中,可结合读文,让学生当"小老师",解决文中新字、新词的认读。 2、精读探究: 梳理疑难,归纳出学生共性的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走过来,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在精读过程中,可让学生采取读、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帮助妈妈分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从而弄清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赏读体味: 在此环节教学中,要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如临其境地读。通过赏读,让学生明白“母亲总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的,她们情愿负重,也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那个用实际行动来分担母亲重担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的道理。 4、活读延伸: 学生在以文本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后,引导其说出心中的感受将变得水到渠成。在活读阶段,可让学生在通读全文,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在此间,可通过设置“凡人名言”栏目,激励学生说出所读所感,使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个课堂高潮。而后,再让学生完成弹性作业:回家后,认真地完成一件家务事,把做的、想的写下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并以此带动形成家庭“亲情高潮”。──《三个儿子》说课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6课 题 三个儿子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学习策略 导 入 环 节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又三个小朋友来到我们的中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出场吧,出示课件,看看这三个小朋友都有什么绝技呢?你喜欢他们吗? 2、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把你对三个儿子的喜爱读出来吧。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好,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三个小朋友吧。 读题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自 学 环 节 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组长带领组员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小组合作找出: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2)三个儿子看见自己妈妈提水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读通顺句子课文段落 小组探究课文三个问题,突破课文难点 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 交 流 环 节 一朗读检查 1、检查学生读正确课文中生字。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抽查三个小组组员读三段,并评出读得最棒的孩子。 二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检 测 环 节 一读生词 二读段落,能分角色朗读 三课外拓展 巩固课文生字、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题目 板 书 设 计 三个儿子 孝敬父母 教 学 反 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7《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和大家一起欣赏。大家边听边想歌曲中的三个儿子为妈妈做些什么事?(课件点击音乐) 生:歌曲中的小朋友叫妈妈请坐,还端茶给妈妈喝。 师:是啊,多懂事的小朋友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三个儿子》,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04,自己把课文读读,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① 小老师带读,该注意的字音要给大家提个醒。 ②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学生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学习生字光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得想想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字形,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生字吗?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桶”,把“小灵通”的通的“辶”换成“木”就是木桶的“桶”。 师:“桶”为什么是“木”?看看p105页,图上妈妈拎的桶就是木头做的。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拎”;命令的“令”加上“扌”就是“拎”。 师:大家能做做“拎”的动作吗?(学生做拎水的动作) 生:我用“换一换”记住“甸”,把“句”的“口”换成“田”就是“甸”。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文中哪个词说明水很重? 生:“沉甸甸”。(师出示“沉甸甸”的词卡)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甸”单独念“diàn”, 在 “沉甸甸” 的词语中读作“diān”。 师:真厉害!“甸”是多音字。 生:我知道“桑树”的“桑”加“口”就是“嗓”。 师:我们班谁有一付好嗓子,来,给大家唱几句吧!(班上“小歌星”上台现场唱几句,大家鼓掌) 师:真是一付好嗓子!老师太喜欢你了! 生:我知道“大概”的“概”去掉“木”就是“既”。 生:我用猜谜语记住“晃”,在阳光下光线很强烈。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记住字形。老师相信学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更棒的! 三、再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三句话。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三句话) (1)学习第1句。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妈妈说了什么?(贴图片1) 生:第一个妈妈夸她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师板书:聪明、有力气) 师:“谁也比不过他”是什么意思?生:她的意思是他的儿子太聪明太有力气,没有谁能比得过他。 师:妈妈说这句话时,她的心情怎么样? 生:她很自豪、很得意! 师:谁来把她那得意的样子读出来?(指名生读) 师:教师也很想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师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你们想学老师的样子来读读吗?想读的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读。(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2)学习第二句。 师:听了第一个妈妈在夸耀自己的儿子,第二个妈妈(贴图片2)也忍不住了,她夸自己的儿子怎么样呢? 生:她夸自己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好嗓子) 师:谁想当第二个妈妈读这句话?(指名生读) 师:谁来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得意。他的头没有摇起来。 师:那你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更得意些。 (生夸张地读,把头都摇起来了) 师:读得多好啊!来,你当小教师教教大家吧!(男女生比赛读) (3)学习第三句。 师:听了前面的两位妈妈这么得意地夸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呢? (贴图片3)她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生:她觉得她的儿子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没有特别的地方) 师:老师有道选择题要送给你们。这两种读法,哪种更适合第三个妈妈的语气?大家可听好了。(师读第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先用得意的语气读,再用平淡的语气读。) 师:大家为什么选择第二种读法?你们也来读读。(全班齐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7、8自然段。 师:三个妈妈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去,水可真重啊!老师想请同学们读读第八个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很重?自己先用喜欢的符号做个记号,然后和同桌比比,看谁最会用读来体会水很重。 1、同桌比赛读。 2、指名学生读,读后评价。 3、师生一起表演读。 师: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读,可以吗?我们读,谁想上台来表演呢? (师生一起读第8自然段,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老师当记者来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这位同学,你好!你能告诉大家你刚才拎这桶水有什么感受吗? 生:水太重了,真是太难受了。 师:那此时此刻你最希望怎么样? 生:我最希望有人来提水。 师:噢,是想让哪个同学上来帮你吗? 生:不是了,是水太重了,要轮流来提,要换别人来提水了。(生笑) 师:我听明白了。来,谁愿意上来把这桶水提到门口。 (很多学生举手愿意上台提水) 师;请你来提。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三)学习课文9-13自然段 师:三个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回家去,后来又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9-13自然段,把你读懂了什么或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9-13自然段) 师:谁想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出示课件:三个儿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师:大家把三个儿子不同表现的句子读读。(齐读) 师:(出示图片4)看第一个儿子在干什么? 生:他在翻着跟头。 师:好看吗?从书上哪句话看出来? 生: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师:(做车轮转的动作)他真厉害,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来,我们把这句话读读。 师:第二个儿子呢,他在干什么?(出示图片5) 生:他在大声地唱歌,歌声真好听。 师:你能学学他的样子吗? 生:他是这样子的。(一名学生学着第二个儿子的样子引吭高歌,众笑) 师:有点味道,歌声真好听。那第三个儿子呢?(贴图片6) 生:第三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去了。 师:同学们,这三个儿子,你们最欣赏谁,为什么? 生:我最欣赏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帮妈妈提水。 生:我也是最欣赏第三个儿子,只有他最爱自己的妈妈。 师:说得真好。全班一起把三个儿子不同表现的句子读读。看到这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有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听后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指名学生读老爷爷说的话)。 师:老爷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你们能就老爷爷的话来提个问题吗? 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真会提问题!对呀,明明就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生纷纷举手要回答) 生:我知道,因为老爷爷说的是第三个儿子,他很爱妈妈,其他两个儿子只顾自己表演,只有他为妈妈提水。 生:我知道老爷爷认为只有爱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个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齐):不,他很爱妈妈,他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师:(把“没有特别的地方擦去写上孝敬父母”并画上红红的爱心桃)。老师送给他一颗红红的爱心桃! 师: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课件出示)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这里蕴含一个感人的故事,回去查查资料或问问父母,下节课来告诉大家。 五、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好好表现,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3、 三 个 儿 子 第一个 妈妈头像 第一个 儿子图像 聪明又有力气 第二个 儿子图像 第二个 妈妈头像 好嗓子 第三个 妈妈头像 孝敬父母 第三个 儿子图像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三个儿子》是一篇蕴含着浓浓情感教育的课文,在教学《三个儿子》这一课后,我认为以下这几点做得比较满意。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上课伊始播放了《我的好妈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歌曲中孩子孝敬妈妈的歌词内容也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自身生动的教学语言及身体语言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激发着学生对学习的无限热情。 二、注重朗读感悟,突出朗读的层次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课教学应以读为本,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多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注意朗读感悟,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读,有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范读,配上动作读、合作读。通过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身,记于心,更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我还注意让学生有层次地读,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找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话,然后再读读,从三个妈妈的话中知道了什么?以及让学生体会三个妈妈说起各自儿子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学生读,读后其他学生评价,然后再师生比赛读等。 三、有趣的识字教学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大部分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变着法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联系生活实际,平时见过什么桶?我们班上谁有一付好嗓子,能给大家唱几句吗?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怎样“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水很重吗?当学生说出“沉甸甸”时,教师出示词卡,并让学生认真看,说说发现了什么?很多学生眼疾手快,马上注意到“甸”单个字念“diàn”,在“沉甸甸”的词语中读作“diān”。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例如,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9-13自然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最后,让学生根据老爷爷说的话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三个儿子》教学评析 一、实实在在的识字教学 在初读课文阶段,吴老师安排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通过看拼音读,去拼音读和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有效完成了生字教学的任务,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要求,也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在本课识字教学中,吴老师变着法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联系生活实际,平时见过什么桶?我们班上谁有一付好嗓子,能给大家唱几句吗?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怎样“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水很重吗?吴老师还重视语言激励,如:“多称职的老师啊!老师太喜欢你了!”等激励语言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以读为本”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学习课文1-6自然段过程中,吴老师始终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读中找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话,读中理解妈妈所说的三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在学习课文7-8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水很重。在课文的最后教师还让学生通过读后交流理解老爷爷说的话的意思。这样,突出了以读代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吴老师还注重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新课程倡导让学生“自读自悟”。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7-8自然段时,重视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找出哪些词语看出水重,通过朗读体会水重,通过让学生拎水体验水重。并创设情境,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拎着很重的水桶会有什么感受?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读自悟,学生主体性得到较好的落实。 2、“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学习课文9-13自然段时,吴老师采取合作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分组讨论读中懂得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引导全班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行为表现,感受到三个儿子不同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的情感更贴近课文的情感。 3、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文中的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吴老师采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评析: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跃进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说明 《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一、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是否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在导入新课,教师就用音乐创设了一种愉悦的氛围。教师用一首学生很熟悉很感人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导入课题,让孩子边欣赏音乐边思考:歌曲中的小朋友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上台来拎水,教师随机采访这位同学拎水时的感受。同时,教师自身生动的教学语言及身体语言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激发着学生对学习的无限热情。 二、扎扎实实的朗读训练。 阅读课教学应以读为本,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多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更要注意朗读感悟,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读,有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范读,配上动作读、师生合作读。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读,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让学生默读课文1-6自然段,并划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话,然后再读,从三个妈妈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学习课文7-8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同桌比赛读第8自然段,看看谁最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水很重。最后,让学生读读老爷爷说的话,看看谁能根据老爷爷说的话来提问题。 三、生活化的识字教学。 教学即生活,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也让学生与文本的感受、体验、理解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识记生字。如你们平时见过什么桶?看,图中妈妈拎的桶就是木桶。我们班上谁有一付好嗓子,能给大家唱几句吗?全班能做一做拎水的动作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水很重吗?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1-6自然段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划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三句话,再自己读读这三句话,并说说从妈妈的话中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9-13自然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最后,让学生根据老爷爷说的话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8【教材简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学者宠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要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读、自悟中自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设计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对话沟通,促进发展。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知识与能力)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过程与方法) 3、欣赏课文的内容,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敬父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6个新字、会写4个生字。 2、读通、读熟课文,感知大意。 二、教学过程 1、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⑴ 看到几个儿子? (出示课件:三个儿子) ⑵ 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设疑: 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⑷ 揭题: 23 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设计意图: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疑”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学生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2、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⑴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⑵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⑶ 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 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 ④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⑷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⑸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这一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记住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能增强学生进行表达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气。 ⑹ 游戏检查识字: ① 开火车认读。 ② 听音举卡片。 ③ 送生字回家。 ⑺ 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正音。 ⑻ 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简单的可当堂点拨。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大家?”这是一个思维难度较大、有多种结论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当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了。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生字书写,示范指导: ⑴ 出示“我会写”中的“拎、甸、桶、停”四个单字。 ⑵ 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⑶ 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⑷ 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突出难字的学习,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他们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巩固字词,会写“聪、胳膊、晃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⑴ 复习生字词语,学写“胳膊、晃荡”。 ⑵ 真诚地表扬:你们可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认了,还能把字写得这么漂亮,真了不起! ⑶ 小朋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 ,那你们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呢? (学生自由表达) ⑷ 你能学着当当妈妈吗?说什么,是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 (学生自由表演) ⑸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词的时候,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自读自悟,体验阅读: ⑴ 三个妈妈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⑵ 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⑶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个妈妈的话读给大家听。 ⑷ 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也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现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读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进步。同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能让自己迅速成长。 3、朗读交流,感受乐趣: ⑴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⑵ 第一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①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②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③ 交流提高: 有这样的儿子可真是让人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⑶ 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① 第二个妈妈是否也骄傲、自豪呢?谁来读读。 (指名学生朗读) ② 朗读、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适当点拨,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③ 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设计意图 :在第一个妈妈的练习朗读时,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怎么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味儿。所以在读第二个妈妈的话时,就只需要稍作点拨就行了。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⑷ 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① 第三个妈妈也像前两位妈妈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呀?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② 这你从她的话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谦虚,不炫耀,朴实等) ③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读给同桌听听看。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4、自主发现,升华主题: ⑴ 妈妈心目中的儿子: 聪明能干。 (板书 聪 指导看字形) ⑵ 听师范读第8自然段: ① 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 (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② 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③ 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聪”是本课要求写的字,此时的书写指导很巧妙地与理解课文连在了一起,既让学生能记牢这个字,了解这个字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水很沉,为下文的学习作好辅垫。 ⑶ 面对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儿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爷爷看见了,怎么说的呢? (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⑷ 随即采访老爷爷: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⑸ 全班参与讨论。 (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 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 :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课件:人物图)瞧,妈妈、儿子、老爷爷都站在我们面前,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呢? ⑵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设计意图 :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⑶ “为人子,方少时”,古时候有一个小黄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讲述黄香孝亲的故事。 设计意图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这个小故事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有关的诗词故事,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引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9一、设计理念: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妈妈了,昨天我见到了三个儿子,你想知道这三个儿子怎么样吗?那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三个儿子吧!(教师板书:三个儿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 师:妈妈要考一下孩子们,看你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开火车认读) 师:评价读的情况,不服也不行呀,妈妈想听一听这个故事,指生读。 师:讲得不错,刚才我听到三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教师指学生读一读。) 师:当妈妈的多高兴啊! (多指几生读一读。)要求把妈妈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师:两个妈妈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特别的地方。(指生读。) 教师板书: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让学生根据他们书上的描述给他们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师:妈妈提着水桶回来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表扬。) 师:看着妈妈提水,那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象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找三个学生读一读。)进行激励 另找三位读,读后教师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当你看见妈妈提水回来时,你在做什么?(板书:翻跟头 唱歌 提水) 师: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生读。 师:我很奇怪,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第三个儿子做得不错,你能评价一下他吗? 板书:懂事 孝顺 真正的儿子 师:是不是只帮妈妈提水就是孝顺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板书:妈妈,我要) 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洪亮。 师:激励学生,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读给大家听。 师:一个人读全文真辛苦,我们一人读一段吧。 师:现在我们对三个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们来写字。 出示:桶 甸 (提醒应注意什么) 师:布置作业:想想怎样才是爸爸妈妈真正的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做。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 一个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顺) 妈妈,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0●1.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好孩子。 (2)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1《三个儿子》学案设计 基本内容: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学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所以我也将课堂中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如:水桶这么重,连妈妈都要走走停停,而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为什么第三个儿子要接过水桶呢?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这些问题在互动的学习中相信很快就能够迎刃而解。因此在设计中,我多次设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学案设计过程 一、初学提纲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2.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活动:a.同桌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b.同桌互当小老师读生字 3.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教师活动: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活动:a.小组合作,读词语 b.小组汇报认读词语。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 教师活动: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 学生活动:齐读生字 4. 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二、深学提纲 (一)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活动: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自己的,在小组内交流,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教师活动:出示学习要求:把自己就当成妈妈,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学生活动:1.合作交流,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2. 把自己当成妈妈,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学生活动:a.体会这位妈妈的心情,骄傲,自豪的朗读。 b.边读边做动作,体会妈妈的心情。 教师导语: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 学生活动:1. 自由说自己的想法 2.体会交流(这妈妈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 3. 谦虚地读一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二)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朗读7、8自然段,体会“水重” 教师活动:a.导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b.出示学习要求:找出课文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读出来,体会水桶的重,(2)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体会水桶重。 学生活动:a.默读课文7、8自然段。 b.用----划出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c. 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的样子。 d.朗读表现水桶重,最需要有人帮助。 e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2、朗读9,10自然段,找出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学生活动:a.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b.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c.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教师活动:a.导语: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学生活动:自由交流 3.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教师导语:其中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和同桌分角色读。 学生活动:和同桌分角色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 教师活动: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学生活动:a.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b.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4.小结: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学生活动:a.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b. 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 三、练习提纲 1、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2、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3、体会感悟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2 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游子吟》导入新课: 二、二,生字词 4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5 出示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6 出示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课件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生齐读。)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师: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导: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读后再指导: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 (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导: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平淡点)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等) 谁能谦虚地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7、8段 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引导朗读7、8自然段: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1.读第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 2.三个妈妈提着一桶水感觉怎么样?指导朗读 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人来帮他们) (2)引导朗读9——11自然段: 师: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说话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点儿什么吗? (3)引导朗读12、13自然段: 师:其中的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请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及时鼓励、引导) 六、小结:同学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们美丽的微笑去回报母亲吧! 七、作业: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学还可能将这些记在你的日记中,我将是一份最好的成长记录。 八,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 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4个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三位像你们一样可爱、乖巧的小男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吧。 (板书课题:师指题) 师: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 1、划生字: 师:好,下面就打开课本23课,请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还要用“──”把生字词找出来然后标上拼音,现在开始。 2、生自由读生字: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从你们的书本里跳了出来,你们在下面先把它们认一认、读一读,然后读给你们的同位听,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读准? 3、抽生读生字: 师:谁把生字宝宝读准了? 师:还有谁想来吗? 师:看谁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生字) 师:恩,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4、小组比赛读生字: 师:那咱们就来个比赛,怎么样?(好)一个小组读一个词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5、“去掉拼音”读生字: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认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 6、“开火车”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多积极啊!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那里开?)再来!还想来吗? 7、男女生比赛读生字: 师:恩,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读,这样吧!咱们男女同学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三、认记生字 1、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的小嘴巴读生字那么厉害,那你们的小脑袋能把生字记好吗?(能)真棒,下面就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同位之间说一说记生字的方法,开始。 2、生介绍记生字的办法: 师:哪个同学能把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办法吗? 3、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记生字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都把生字记好了吗? 四、运用生字 1、用生字词说句子: 师:记好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进句子里,你们还能把它们读好吗? 生:能。 ⑴ 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恩,岑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够用“聪明”来说一句话? ⑵ 好,第二个句子谁会读。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 ⑶ 第三个句子男同学来读读行吗? (行) ⑷ 第四个句子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读读,好不好? ⑸ 第五个句子我们让给女同学来读读。 2、生选词填空: 师:同学们刚才生字宝宝跑出去迷路了。 ⑴ 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这个同学做对了没有?好,你真会做题!) 老师想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⑵ 谁还想来帮生字宝宝呢? (他说对了没有?恩,你真会想问题!) 老师想请第二和第三组同学来读读? ⑶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谁去帮它们呢? (生字宝宝谢谢你的帮忙!) 老师想请第三和第四组同学来读读? ⑷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宝宝,谁最勇敢把它用回家? (你真个勇敢的孩子!) 这个句子老师想让第七组同学读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拎、桶、晃、”三个字 师:刚才同学们记生字真有办法!,相信我们班同学也能把生字写好的。不过在写字之前,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能看出这三个生字要注意地方。 (出示课件) 2、师范写: 师:好拉!现在拿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生仿写生字: 师:现在你们都知道怎样写好这些字了吗?(知道)那你们打开书本107页,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腰挺直。 4、评价生写的生字: 师:好拉!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这两个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字。 (还有谁想来评评?) 六、通读全文 1、师范读全文: 师:同学们写字很漂亮也很认真,而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好吗?听的时候把你喜欢的那些段找出来。 2、自由读喜欢的一段: 师:你们也想来读读吗?(想)那你们在下面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段多读几遍然后读给你们的好朋友听听。 3、抽生读自己喜欢的一段: 师:刚才,你们的小伙伴都听到你们朗读课文,那你们现在能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听听吗? (抽3~4生) 七、总结 今天,我们跟很多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三个儿子,收获可真多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 在这个课时里我拟定了以下的两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在通过视觉感知三个跟他们年龄相近的小男孩从而导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当中。 二、认读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读生字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地去认读生字。 三、记生字 记生字是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对学生的识字提高了一个台阶,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这个词而且能够在脑海中初步建架这个生字。 四、运用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记生字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把生字运用语言环境中和生活实践当中。 五、指导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师范写,生仿写,评字这些环节,其目的是让生通过观察,仿照,对比去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写字水平。 六、通读全文 这个环节中,本班学生仿照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师范读这个部分。师范读完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会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这节课中成功的是: 1、我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了提出的教学目标而且能有效地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2、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配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的强。 然而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 ⑴ 我对新改的教案还是不够熟练,使得在授课的时候有出现忘记教学环节的情况,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毛病。 ⑵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态欠缺自然。也许是紧张的原因和对教案不熟悉的关系使得自己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而导致忽视了教态与自然。 ⑶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学生回答完一道题目的时候老师都忘记了给学生及时的表扬,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也相对比较少。 ⑷ 在教学的环节中还有欠缺的地方如课件的颜色比较鲜艳可能影响学生的视觉;通读全文的部分没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地去读通读懂全文。 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失败的就是没有有效地掌握授课的时间,提前结束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没能将课文熟读,也就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次识字教学中,我有得也有失但是从中我认识到自己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把识字教学做得更加好。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3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 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一—(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别—— 2.特别—— 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一—( ) 重——( ) 后——( )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4《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的三个妈妈,表现各不相同,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虽说不用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去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可是文本的价值导向是明显的,如何让孩子在读文中去体验,从而有所悟呢?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颇费了一番心思。 1、从课前导入入手,以情激qing,为读文明理做前期铺垫。 新课伊始,我跟孩子们说:“以往都是你们读书给老师听,今天就让老师好好地给你们读一篇文章。”这一说,旨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接着我动情地为孩子们朗读了《妈妈喜欢吃鱼头》并让孩子们说说听出了什么,当一个孩子说他“听出了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又趁势让孩子们谈谈 “我们能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对父母的关心、体贴,全化在一句句暖人的话语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去谈谈如何对待父母,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做了前期铺垫,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以感情朗读为突破口,体会三个妈妈不同的心态,帮助理解文本主旨。 三个妈妈谈论儿子的心态是不同的,前两个妈妈在一个劲地夸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内心应该是得意的、骄傲的,而第三个妈妈则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她的心态是平和的。三个妈妈的话里儿子的特点与后文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指导读好妈妈的话有助于理解文本主旨。 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找到三个妈妈的话自己读读,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然后指名读,读完后采访:“这位妈妈,别的妈妈都在夸自己的孩子,您为什么却说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带着这种理解再读妈妈的话,就能读得有滋有味啦。然后放手让学生读另外两个妈妈的话,学生已经有法可依,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另两个妈妈的骄傲自豪的心态用朗读表现出来。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3、用质疑解疑为手段,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揭示文本主旨。 在读完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后,我出示了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让学生读后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老爷爷?学生大多提出了“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我便顺势紧扣文本,让学生联系前文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探究,得出“能帮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一结论。此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这个句子让孩子们读一读,联系一年级时念过的《三字经》里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想一想。于是,不用再揭示什么道理,孩子们已经通过读文、讨论、探究,自己领悟到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有“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的信念。若每堂课都能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放光、小手常举、小口常开”,也许离理想的语文课堂也就不远了。这是我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必将“上下而求索”。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是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23 课。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感人肺腑。课文叙述了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下面是我对《三个儿子》的教学反思。 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学生感受了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维聚焦点,那就是“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着以感受“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为切入点切入。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⑴ 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体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等词感受理解。 ⑵ 想象性、移情性体验,通过闭眼听老师读,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继而小组交流,将表象转化为口头语言,同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 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① 学生对三个儿子前后认识的对比: 首先让学生从三个妈妈口中得出对三个儿子的初步评价,然后通过后面的学习感受三个儿子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看法随之转变,认识到那个“没有什么特点的儿子”却是最懂得体贴、孝敬妈妈的真正的儿子,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妈妈。 ② 将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反复对比: 当学生提到一个儿子的表现时,反问学生:“此时,她们的妈妈在干什么?” 当学生提到第二个儿子的表现时,也与妈妈的辛苦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妈妈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为儿子,如果不去帮助妈妈,是不应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以此触动他们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③ 三个儿子之间的行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第三个儿子: 最后的星级挑战题既是语言的积累、运用和拓展,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2、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有机融合,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力求体现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