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
范文 |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通过秋天的声音这个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从短短的几句话中让学生感悟出秋的美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展开想象对文章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直接的帮助,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走进秋天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出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3、谁来读课题?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 4、听听,谁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 二、自学课文,聆听秋声 1、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2、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的体会和同学分享,还可以仿写诗句。) 3、要想有感情朗读,首先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自己练习一下好吗?在读的过程中,还要想一想,这首诗都写了哪些声音呢?大声地读吧,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品读1—3小节 1、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么多声音,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第一至第三小节。 2、你读了几个小节? 3、听老师读,看看老师怎样读这三个小节。 4、你听出是三个小节了吗?老师在读的时候,一个小节和一个小节之间停顿的时间—(很长) 5、你能读出三个小节吗?(读第一至第三小节) 6、读得真好!你在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7、你们能像她这样一边想象一边读吗?(再读一至三小节) 8、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蟋蟀振动翅膀,在和阳台告别。) 9、是啊,同学们,我们读的是文字,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你读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谁还想读? 10|再次朗读一至三小节。(你头脑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1、黄叶要离开大树妈妈,蟋蟀跟阳台告别,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一幅幅画面。同学们,想一想,黄叶会和大树怎样告别呢? 12、和大树妈妈说声“再见”,课本中用了一个什么词?(道别) 13、如果我跟别人说声“谢谢”,应该叫什么?(道谢) 14、如果我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呢?(道歉) 15、原来,这个“道”字,还有“说”的意思呢。课本中还有一个词,和“道别”的意思差不多。(告别) 16、为什么不用两个“道别”,而用了一个“告别”呢?是啊,这首诗的语言多么丰富生动啊。 17、小蟋蟀会跟阳台怎样告别呢? 18、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她临走的时候,洒下了一串暖暖的叮咛。“叮咛”是什么意思?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 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她会嘱咐谁呢?(农民伯伯 小朋友 小花小草 小蚂蚁 所有的小动物) 19、大雁阿姨要到南方去了,她临走的时候,她会深情地对小青蛙说—— 20、 她会对小蚂蚁说什么? 21、小朋友,天冷了,你要多穿点衣服。 22、 如果你听到了大雁阿姨的嘱咐,你心里感到——很温暖 23、所以大雁阿姨临走的时候,洒下了一串——暖暖的叮咛 24 、同学们,你们想得真好!黄叶飘舞、蟋蟀唱歌、大雁南飞、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多美的秋天啊! 25 、小组内一起读,注意一边想象一边读,还可以把你想象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齐读一至三小节) 四、品读4—6小节。 1、让我们走近秋,继续去听秋的声音,谁接下去读?(读四至六小节) 2 、读这一部分时,我们就好像看到了作者靠近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在侧耳细听。谁还想读? 3、同学们,我们听到秋的声音了吗?高兴吗?高兴,你再读。 (读最后一小节。) 4、听到没听到秋的声音? 5、“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读。生齐:“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6 、你从哪个词中感到了一种欣喜?从“听到了”感到很高兴。 7、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的,我们要善于捕捉它。 8、现在,我们就来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练习朗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读。你还可以把想象到的用动作表示出来。(展示朗读,加动作。) 9、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她想象的画面都在脸上显现呢。我们男女生比赛读。 男女生轮读。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如《秋日呓语》)等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秋天,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片丰收的景象。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快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说说你都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课文) 2、这一位作家,就是听到在听了秋天这么多美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美丽的现代诗,板书课题: 3、该怎么去读懂呢,先请我们去阅读学习提示:(明确要求)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 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最喜欢哪种声音?能读给我们听听吗?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课件相机出示) 指导朗读,鼓励学生想象表演 指导动作:大树抖抖手臂,蟋蟀振动翅膀 指导朗读:听听,刷刷, 4、配乐朗读。 (1)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2)指名朗读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快把你能想到的能听到的声音也试着写下来吧!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写。 2、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同桌听听,展示2—3生的小诗。 3、汇编成诗:四人合作,把自己的小诗汇编成一首新诗,有可能的话再画上插图。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课文内容以及对比辨析、近义互解等方法理解文中“道别、叮咛、歌韵、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秋天的声音,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声韵美、景色美,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特色,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中的新词,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 教法:情境诵读法、迁移引导法。 学法:对比练习法、阅读想象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绵绵几场雨下过,我们已经走进了秋天。有人说,秋天是个值得全身心去感受的季节。你是用什么方式去感受秋天的? (指名学生发言,从视觉、听觉、感觉等不同角度去了解秋天。) 是啊,有人喜欢看秋天,看它的五彩斑斓。今天,让我们来听秋天,听秋的声音。 (板书课题) 谁来读读?(指导朗读,读出停顿,读出静心,读出陶醉,读出号召。)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诗,读好它就是最美的语文课。 二、学习新课: 1.自己读一读,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每人一节,检查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3.检测朗读: (1)指名分节朗读。 (2)词语认读检测。 4.分节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第一、二节: 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仔细听,这样读好吗? (老师范读第一节,学生点评,指导学生读好象声词,读出秋天的幽静。学生练读第二节。) 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两节放在一起读吗? (引导学生发现诗节语句结构的相似性,第一节写秋风吹树叶,第二节写蟋蟀鸣叫。) 当你找到了规律,就可以把它读得很好。现在请你在诗中找一找,还有类似的语句吗? (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节、第五节、第六节中的近似语句,指导读出节奏和情感。)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指导读好“暖暖的叮咛”“掠过”“歌吟”。) (2)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指导读出排比句的起伏变化。) (3)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指导读好“远方”“匆匆”。) 还有一节,谁能来试着读读?其他同学听听他是怎么读的。 再出示: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5.想象朗读,读出趣味: 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仿佛也走进了作者眼中的秋天里。 (1)出示第一、二节:老师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听,你能看到那幅画吗? (引导学生想象秋风吹黄叶、蟋蟀擦翅的场景,补充语言训练:黄叶会说什么?蟋蟀会唱什么?) (2)我们把诗歌变成了图画,你能把图画变成诗歌吗? (出示秋雨图和诗歌架构,让学生尝试填空式表达。) (3)出示第三小节,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用这样的句子再来说说吗? (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听到的雨声。) (4)试着自己读读,还能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来?和同桌说一说。 (5)组织全班交流,让秋天的美丽个性化呈现。 6.一咏三叹,读好结尾: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声音渐小,秋去秋来。) 三、小结: 听听,秋的声音——看看,秋的风景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用具: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article/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四、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落叶 昆虫 大雁 唱歌 教学后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从读中感受到秋的声音,体会秋天景物的美好。拓展:学生续写诗歌有很大的难度,效果不好。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等)的课件。 2.课文朗读磁带、录音机。 3.课前学生走进田野、走向大自然,听听秋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 (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 秋天的天是湛蓝的,万里无云;秋天的月亮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劲松苍翠,古柏更加郁郁葱葱…… 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汇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的宝库。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 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课件录音,引导学生想象交流。 3. 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的动听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4. 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了这么一首诗,(揭题读题)你们想听听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师生评价指导)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师:从同学们刚才认真的朗读中,老师已经看到了秋天那美丽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的声音。来,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学生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1) 鼓励学生用欣赏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2)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课件出示: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蟋蟀振动翅膀,“瞿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 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首诗,好吗?怎么写呢?你可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先写声音是谁发出和怎样发出的,再用拟声词模仿这种声音,最后对这种声音进行想象;除了这种写法,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来写。 2. 教师继续播放: 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秋的声音:雨声、树林里果实掉落的声音、树叶碰撞的声音、小动物在草地上跑动的声音,等等 2.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同学们,秋天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请你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生自由作诗,再小组交流 ,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4.大堂展示:选派代表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感情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可以一个人通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新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作业设计 汇编成诗: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参加全班的“秋之韵”诗歌展览。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 叶刷 刷 蟋 蟀曲 曲 大 雁叮 咛音乐厅 秋 风歌 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6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法:启发引导、谈话交流 学法:读读、想想、画画、说说。 教具:各种声音的磁带、课文朗读磁带、旋律优美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录音激趣,谈话导入。 听到悦耳的音乐铃,大家都知道上课了。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完后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放音,指生说) 真好,能够听出这么多的声音,老师觉得你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天的声音.(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诗文,扫除障碍 听了课文感觉美吗?这么美的课文,想亲自去感受吗?赶快轻轻打开语文书46页,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读) 三、再读诗文,寻找声音 1、分小节读文 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这样吧.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我去听一听吗?哪谁先来读第一小节.(生读) 你读得很正确流利,真了不起.谁能像他那样带我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指名读二三四五自然节) 你们读的都很认真,我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这样吧.愿意读的孩子咱们一起来(齐读) 2、找写声音的词 "听听,我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你真的听到了吗?我可没听出来.你能告诉我吗?用你喜欢的符号到课文中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标出来.(学生找标词)找到了吗?谁来告诉我. 一口气找出了这么多.其它同学找到了吗?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哪一节,再去读一读(生读) 四、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刷刷”一节 好,哪些孩子喜欢“刷刷”。我请个孩子来读。其余孩子认真听(把你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生读。 我感受到了“刷刷”这是快乐的树叶。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生读) 你还感受到什么? 2、品读“蛐蛐”一节 在秋天里,在草丛中,在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地叫着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放音) 哪个组的孩子能够把优美动听的蟋蟀叫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我们?(一组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读第二节) 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只蟋蟀,我藏在石缝下,躲在树叶中,唱着一首又一首小曲。小蟋蟀会唱些什么呢?(生说) 是啊。小蟋蟀唱的多动听呀。带着各自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这节。 3、品读第三节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叮咛呢?(指名说) 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爱护,那大雁对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什么话呢?(生说)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4、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生说)是啊!面对丰收,人们怎能不高兴?怎能不乐开怀呢?看你笑起来了,你也笑起来了,来我们一起高兴地走入这丰收的田野。(齐读第三节后一句)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7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教学时间:1教时 一、音乐欣赏,激趣导题 1、师: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有好闻的气味,还有美妙的声音呢!你听(放音乐磁带)。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2、交流感受: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秋天声音的诗歌。(揭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2.交流收获: ◎教师把学生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齐读这些词语。 ◎谁能帮助解决这些词语。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教师板书。 三、美读诗歌,感受诗情 1、品读第一--三节 a、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b、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朗读、加动作朗读、展示自己喜欢的诗节 2、品读第四--六节。 a、“辽阔的音乐厅”指什么? c、为什么“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d、秋的声音还会在什么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e、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四、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交流: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8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秋天美丽的画面(配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来了,你注意到了吗?你都注意到了什么?秋天的脚步虽然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评价、激励)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 ”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 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是红红的 圆圆的 胖乎乎的 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 是一个画家 秋姑姑一来 就给果树和庄稼 抹上了金黄的 火红的颜色 秋姑姑啊 忙着呢 ——她给所有的 箩筐和麻袋 都装上了 饱满的粒子 沉甸甸的果子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9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昨天,《秋天的雨》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看到了瓜果飘香的果园,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森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好不好?齐读课题 二、读 通 1、打开书46面,这是篇课文是带*的,是阅读课文,主要靠小朋友们自学,课文上边的导读可以帮我们读懂课文,我们一起阅读一遍,一定会对你们有帮助。 2、导读为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3、要想把课文读懂,先要打好基础,把课文读通顺,在预习的时候,生字词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小诗你们都能读通顺吗?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设计 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 4、CAI出示:手臂、刷刷、蟋蟀、振动、口瞿口瞿、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小组接龙读) 5、CAI出示诗的6个小节。谁愿意来读?(点名读,6人)想读的一起读。 三、读 懂 1、小诗大家都能读通顺了,但想要把它读懂可不容易,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由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2、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义呢?(查一查、换一换、切一切、猜一猜、议一议) 有这么多方法来帮忙,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这首诗的,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由的读并且解决问题吧! 3、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老师觉得这里很难理解,看你们能不能帮帮我。 CAI出示“黄叶道别的话音”是指---- “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是指----- “ 暖暖的叮咛”是指----- “丰收的歌吟”是指----- 5、你们真厉害,连老师解决不了的难题,都难不倒你们。 四、美 读 1、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蟋蟀的叫声) 2、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的1-3节,找找秋天还有哪些声音? 3、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呢?请你读读那一节。想把诗歌读得美美的,我们可有小妙招,“读中想画面”。(生自由练习) 4、知道老师最喜欢哪种声音吗?(学生说)我最喜欢黄叶的声音。每到秋天,树上的叶子有的枯了,有的黄了,有的依然绿着,每当秋风吹来,这些树叶混合在一起,有的随风舞动,有的纷纷飘落,发出悦耳的刷刷声,真像在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我们来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好吗?(学生说后)师:真有意思!我们来读读罢! 5、你还喜欢什么声音呢?请你读一读,真美,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瞧,蟋蟀正在跟阳台告别呢,它会跟阳台说什么呢?是呀,这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优美歌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6、喜欢大雁和秋风的声音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谁想读? 7、 叮咛?什么是叮咛呢?上学时妈妈会如何叮咛你?(这叮咛里包含了妈妈对你的爱,所以这叮咛是暖暖的,那大雁会叮咛谁,会叮咛些什么呢?) 8、你想得真好,相信你读得一定很美。 稻子成熟了,秋风该多高兴呀,他会掀滚滚稻浪,骄傲地说:—— 咱们男生当大雁女生当秋风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动听。 9、你们读得真美,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3节。 10、由于我们的用心聆听,我们听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声音,秋天就像一个音乐厅,让我们去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 秋的声音在……在……在……在……,秋的声音还在哪里呢? 。 五、拓 展 1、是啊!秋的声音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模仿1、2节的样子,也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记录下来吗?请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写一些吧! 2、小朋友们今天听到了秋的声音,还记录下了这美妙的瞬间,开心吗?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段吧! 六、作业小超市 1、仿写1、2节 2、画秋。 3、愿意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背一背。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10一、情境引入,构建阅读话题 1. 师:同学们,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秋,犹如一位拿着青罗小扇的姑娘,温柔地,轻轻地,扇啊扇,扇出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现在,就让我们成为画中人,来赏赏秋景好吗?(伴随音乐,画面,师轻缘地把学生引入这种情境。) 2. 赏了秋,你能用平时积累的写秋的好词来赞赞秋吗?(学生说秋词)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汇集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的声音,去品位浓浓的秋意。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3. 谁来念念课题(轻柔),美美地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领略字正腔圆 1.同学们,秋的声音就藏在我们课文的小诗里,这首小诗写得可生动活泼了,杨老师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想读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46页,我们轻轻读读课文上面的阅读提示。 2.现在请你们走进诗歌,先把诗歌读通,读顺,争取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自由读诗歌) 3.刚才,同学们都和诗歌进行了亲密的接触,读得不亦乐乎,老师这有个词-----掠过 (板书)同学读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快速地飞过。要求做个手势) 4.来,现在我要来检查一下,看看谁把诗歌读得字正圆腔。我该请几位同学分节读那?(指名分节朗读,随机正音。最后一段一起读。) 三、自主品位,感受美妙动听 1.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你们听到了秋的声音了吗?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拿起笔,用你喜欢的读书符号,把秋的声音划出来。 2.找到了吗?谁来告诉我?(板书:刷刷,蛐蛐,叮咛,歌吟) 3.这些秋声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读,品品,边读边加以想象,然后和同学交流。 预设:A.生:我最喜欢的声音是刷刷,我要读第一小节 1) 哦,说说理由。读了这一段,你想到了黄叶瓢瓢,和大树告别,你觉的很美,那么就把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2) 还有谁也喜欢读这一段,接着汇报想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黄叶飘落,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这样的画面。读出不舍。你们感受到了吗?一起读读,读出不舍。 3) 不舍中,黄叶会怎么和树妈妈道别呢?(看图) 4) 想像力多美,它让我们充满智慧,来,让我们再一次聆听黄叶刷刷的话音。看屏幕读 B生读第二节 1)想到什么?这又是一首离别的歌!蛐蛐,蛐蛐,秋风这中,小小的蟋蟀会怎么唱那?(我的朋友们,明年夏天我还会来,还会举行个人演唱会。。。。。。 阳台,我的家园,今秋一别,来年再会。) 2)想得真美,谁来展示一下蟋蟀动听的歌喉。(学生多形式展示读) 师:秋天,好一座音乐厅,让我们继续听听秋的声音。 3)(看图)读吧,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让蛐蛐的歌声响起。。。。。。(男女生) C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读第三节 1) 预设:生我喜欢大雁的叮咛声,我想到了,大雁在蓝天上飞翔,把叮咛送给别人。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你想到了这样的画面,来读读吧。叮咛指什么?大雁把叮咛送给谁?白云吗?)不,送给很多人,从撒下可以看出。如何叮咛?感受读,赛读。 2) 读第三四行,喜欢这两行是吗?读读。听到了丰收的歌吟。仿佛看到了什么?(稻子,麦子成熟了,金黄的稻穗和麦穗,沉甸甸的,压弯了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好像在唱一首丰收的歌谣)这歌谁在唱那?(秋风,稻穗,麦穗,农民伯伯)(看图)把喜悦送到字里行间,读一读。。。个别读,小组读,起读。 4. 是啊,刷刷,蛐蛐,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走进秋,我们仿佛走进一个辽阔的音乐厅,读第四节。(出示课件)来,大声地告诉别人吧。读第四小节,感受到音乐厅的辽阔了吗? 5. 是啊!这音乐厅是多么辽阔啊,这曲子又是多么美妙动听啊,(板)让我们再次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声音吧。 (配乐朗读课文一至四节。)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1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四、课前准备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大树 蟋蟀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 篇12【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教学设计】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4、配乐朗读: ⑴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⑵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