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范文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认识笔画竖弯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 认真看图,说一说这两幅图说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着重号。 小朋友们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我们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1、出示课件(本课的生字),给你喜欢的生字组一个词。 2、生答 3、老师给每一个生字都组了一个词,看你认识他们吗? 4、老师领读 5、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但一定向小朋友说清楚怎样读。 三、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还要考考我们,接下来我们开火车读生字,看看今天的火车能不能从头开到尾。(课件随机演示) 同学们都是识字的能手,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的呢?(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学偏旁“刂”、“灬”、“人”、“冫”。) 四、游戏:给小树治病 有一棵小树叶子都黄了,森林医生给她诊断之后,原来是生了虫子,这些虫子都是一个个生字,我们小朋友都来当医生,帮她治一治好不好? 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带回课文里,你还认识吗?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识的生字的着重号去掉? 五、教师范读课文 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段,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什么?我们学校校园里也有好几棵小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2【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 《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⑵ 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⑷ 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识字: ⑴ 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⑵ 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⑶ 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⑷ 找朋友游戏: 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⑸ 猜字游戏: ① 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② 看图猜字: 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习第一段: ⑴ 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⑵ 学生自己练习读。 ⑶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⑷ 指名读。 ⑸ 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_”说话吗? ⑹ 再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 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⑵ 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⑶ 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⑷ 板书:穿衣,不冷。 ⑸ 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⑹ 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____________? ⑺ 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⑻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⑼ 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⑽ 演一演第二段。 3、第三段: ⑴ 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 (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⑵ 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⑶ 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⑷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⑸ 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______________? ⑹ 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⑺ 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 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⑴ 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 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 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 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 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⑵ 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 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 学生独立书写。 ⑤ 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 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2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习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习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习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习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课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1)先读一读。 (2)进行扩展,暖和的 ,绿色的 讲课反思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此时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在通过肢体语言、语气体会、自由对话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我觉得,这样做既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方式。摈弃了以往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4【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フ”和“人、刂、灬、冫”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词语和练习朗读。 【学习难点】 “穿”与“窗”的区别,“不”的书写,“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的理解。 【学习准备】了解树木有哪些作用和人类可以为树木做哪些事。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初读课文和学习生字。【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朗诵表演儿歌《轻轻地》 你知道了什么?小兔和小狗是怎样做小草的好朋友的? 2、小兔和小狗是小草的好朋友,爷爷和小树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是怎样做好朋友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爷爷和小树》中去寻找答案吧! 3、齐读课题,学习“爷”:看到了“爷”,你有什么想说的?(与“爸”的联系和区别) 二、初读课文 认识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汇报圈出来的生字,小老师带领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汇报正音情况,开火车读,个别读。 lěng sǎn chuān nuǎn rè kāi yé kē dào gěi 冷 伞 穿 暖 热 开 爷 棵 到 给 3、范读课文,注意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的时间特别长; 猜猜原因; 认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自然段,一个自然段讲一个意思,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停顿的时间要稍长;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停顿。 三、学习生字 畅谈发现 过渡: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你能不能与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 kāi yé kē dào gěi chuān nuǎn lēng sǎn rè 1、出示生字:开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伞 热 (独体字与合体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并用彩色标出部首) 2、学习部首:这些生字中,你认识哪些偏旁部首? 3、轻轻读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偏旁与字的关系:木──棵、日──暖、 ──冷、 ──热; “穿”与“窗”的区别;反义词“冷”和“热”;“伞”像一把雨伞;…… 四、再读课文 复现生字 1、再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选生字填空: 冬天( )了,( )( )给一( )小树( )上一件( )和的衣裳,小树不( )了,夏天( )了,小树( )爷爷撑( )一把小( ),爷爷不( )了。 五、自主发现 书写“不”、“开” 1、范写,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要注意的地方,集体汇报。 3、学生练习,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1、指名读课文,你们有什么疑问?(尝试)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分别指什么? 2、解决小问号的办法很多,今天我们请课文中的插图帮帮我们的忙? 仔细看图,发现两幅图的异同点: 相同点:树、爷爷、小朋友、房子…… 不同点:季节、小树的样子、爷爷和小朋友的衣服、爷爷做的事情…… ──相机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二、想象说话 感情朗读 1、第二自然段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第一幅图?齐读第二自然段。 看图想象说话,爷爷、小树和小朋友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多种形式朗读,表现“爷爷的爱心和小树的开心”。 2、第三自然段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第二幅图?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看图想象说话,你听到了谁在说什么? 多种形式朗读,表现“小树的爱心和爷爷的喜悦”。 3、第一自然段 “我家门前有这么一棵小树”,这位小朋友会想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呢?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开心、自豪……)。 4、朗读课文 三、扩展词汇 积累语言 1、我会读: 2、我会连: 3、 我会说: 四、拓展阅读 复现生字 课文中的绳子宝宝又想念大家了。可是他们躲在了另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出示) 爷爷把(bǎ)一棵小树当(dāng)作(zuò)自(zí)己(jǐ)的小孙(sūn)孙。寒(hán)冷的冬天,他给“小孙孙”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也很(hěn)有爱心(xīn),炎(yán)热的夏天到了,小树撑开自己的小伞为(wèi)爷爷遮(zhē)阳(yáng)。爷爷和小树真是一对好朋友啊(a)! 五、自主发现 书写“四”、“五” 1、出示,你发现了什么? 2、范写、评议。 3、学生练习,展示评议。 六、自由选择 课外延伸 1、你喜欢爷爷和小树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树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3、你还想为小树做什么?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5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6【教学理念】 《爷爷和小树》一课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结构清晰,着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了解爷爷是怎样为小树御寒,小树又怎样为爷爷遮阳。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并感悟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让学生们回忆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再让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2、出示课题。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爷爷和小树)请学生把课题读两遍。 3、启发学生质疑。师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从以前学的儿歌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⑴ 指名读生字,再开“火车”读。(电脑显示生字) ⑵ 去掉拼音读字:爷、棵、到、给、冷、穿、暖、开、伞、热。 ⑶ 想办法怎么记住它们。 3、检查朗读。 ⑴ 认识自然段。 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⑶ 男女生分段赛读。 ⑷ 小组汇报朗读,评出“朗读小能手”。 4、齐读课文。 (给予充足的时间,运用自读、互读、赛读、议读、评选等手段,既做到“开篇须读”,又体现“自主、合作”的思想理念。)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⑵ 指导朗读。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⑵ 课件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称为“暖和的衣裳”? ⑶ 启发想象:如果小树会说话,会对爷爷说什么。 ⑷ 指导朗读,读时要强调突出“暖和的”与“不冷了”两词。师范读,生模仿。 (这一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从中也感受到老爷爷美好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课件出示“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绿色的小伞”。思考:小树怎样帮助爷爷呢? ⑶ 四人小组自读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⑷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 ⑸ 指名分段朗读,分男、女生读。 ⑹ 朗读全文,体会心情。 (让学生以自读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强调自读自悟,感悟人与树互相关心的温馨之情。) 四、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小树不冷,夏天爷爷不热呢? 1、学生通读课文。 2、回答上述问题。 3、不明白的地方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不、开、四、五”四个字。 2、重点指导“不、开、四、五”四个字书写。 3、老师板书:指导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笔画“乚”,写时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5、口头组词。 六、拓展活动 课本剧:指导学生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动作、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七、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2004年获濠江区新教材教学设计二等奖)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7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8【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2、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2、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3、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4、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5、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6、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了生字,我想同学们一定急着读课文了,别急,大家先看一幅图。(出示黑板,画面内容为一棵在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 冬天来了,天多么冷啊!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 2、读读课文,然后告诉我爷爷是怎样做的? 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 3、大家再想想,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出示图2,内容为一棵长满了绿叶的小树。 小树在爷爷的帮助下度过了寒冬,春天来了,他长出了小叶,到了夏天,小叶变成了大叶子,他一直想谢谢爷爷,可它不会说呀,怎么办呢? 4、读读课文第二个自然段吧。 指名读。 5、你知道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吗? 什么是“绿色的小伞”? 6、自由读课文 7、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设计我想体现以下几点: ⑴ 坚持从读中悟,自读自悟的原则。 ⑵ 注重过程的趣味性。 ⑶ 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四、适度扩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一棵小树要长成大树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帮助还不能受到伤害,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小树做什么呢? 2、让我们用彩笔画一棵美丽、可爱的小树,好吗? (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一、激疑导入 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重点读准穿、暖、冷、伞、热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⑴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轻声词句:爷爷、冬天到了、暖和的衣裳;读准多音字“和”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爷爷不热了。 ⑵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3、齐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四、认记生字 1、巩固读音,把生字与拼音相连 2、识记字形 ⑴ 复习“木、日、纟、穴”4个偏旁。 ⑵ 指导认识4个新偏旁。 ⑶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记“爷、给”;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记住“棵、穿”,联系事物识记“伞”;用熟字加笔画来识记“开、不”;用组词的方法识记“暖、冷”。 ⑷ 口头说出意思相反的词:冷──热,开──关。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生字的笔顺,按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交流、展评生字。 六、课外阅读 阅读《小学语文同步阅读》课文第5课配套短文。 第二课时 【数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一、复习导入 1、做“敲敲门、认一认”的游戏。 生齐:咚咚咚、咚咚咚,里面是个啥? 生1,打开看,回答:里面是个“爷” 2、听写生字“不、开、四、五”。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 ⑵ 指导朗读,注重停顿。 2、学习第二、三段。 ⑴ 自由读,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⑵ 在读课文中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⑶ 启发想象:冬天的小树穿着暖和的衣裳,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又会对我们说什么? ⑷ 引导学生看图质疑:爷爷和小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白:小树因为有爷爷的关心爱护,才能长得这么粗壮茂盛;因为小树长得茂盛粗壮,所以爷爷能在树下乘凉。) ⑸ 朗读全文,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⑹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完成课后题“读读说说”。 ① 按四人小组补充完成填空。 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③ 按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并派代表交流。 三、扩展活动 1、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 2、根据课文的内容编课本剧。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爷爷和小树是多么( ) 。(亲密、友好……) 穿衣 冬天 爷爷 小树(不冷了) (暖和) 撑伞 夏天 小树 爷爷(不热了) (绿色)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0一年级,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每次学完生字新词,总要复习巩固。别看这是个小环节,如果用得恰当,收益可是想不到的。 复习第一册课文5《爷爷和小树》的生字和新词。 镜头一: 师指着小黑板:跟我读两遍。 爷 爷 爷爷的爷 棵 棵 一棵树的棵 到 到 迟到的到…… (读得整齐,但有气无力,有口无心,更有许多学生是滥竽充数。) 镜头二: 师:让我来检查一下。开小火车读。 生一个接一个:爷 爷 爷爷、棵 棵 一棵树、到 到 迟到…… (读的小朋友比较认真,听的小朋友很懒散。) 镜头三: 师:这些字词最喜欢和认识它的小朋友做朋友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谁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游戏一:找朋友。(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生举着拼音卡片:我的朋友在哪里? 另一生拿着相应生字卡片跑到身边: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拼读该生字两次。 游戏二:找家 经过: 经过:黑板中画好房子,把生字卡片给学生,让他们贴到可以组成词儿的房子里,然后读给同学听。 (学生反映热烈,主动识字、记字,气氛活跃,其中有的词还进了多个房间。) 反思: 这小花样就让课堂效果大变样,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1【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教学设计】 一、引言揭题,激发兴趣 1、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的朋友。你们听,他在说什么了?(课件出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人们为保护我做了哪些事情了?) 2、 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5课〈爷爷和小树〉。 3、读了课题,小朋友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翻开书69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可要和他打个招呼哦! 2、大家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谁愿意跟他们打个招呼啊?(出示生字卡片) 3、他们和别的生字宝宝站到了一起,你还认识他吗?(带拼音读词) 4、小朋友们真聪明,可是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大家,他们重新站了队,谁还认识他们?(去掉拼音读单个生字) 5、小朋友们真棒,谁能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说说话? 三、再读课文,读对读通 1、小朋友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觉得自己读好了就读给小组里的小伙伴听听,互相提提意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这个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应该干什么啊?咱们就比比,谁是最细心的孩子。 2、大家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大家找找,哪是第一自然段?像老师这样给这个自然段,戴上一顶小帽子。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1、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谁能读读第一段? 2、读的真好,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图(课件出示),谁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说稻草是暖和的衣裳了? 谁知道可以说暖和的什么?(“暖和的……” ) 这么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大家想想,小树是什么心情?谁来读读这一段?(自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谁愿意教我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吧,想想应该怎么读,然后来教我,好不好?(学生自己练读) 理解“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课件出示)为什么说树冠是绿色的小伞了? 那你为什么要教老师这样读啊? 4、夏天,爷爷不热了,冬天,小树不冷了,他们多高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大家想想,爷爷和小树会说些什么了 5、小朋友们不但生字学的好,课文也读的好,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大家分小组准备,然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 6、请小评委们听仔细了,你最喜欢谁读的? 7、表情朗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文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练习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后,检查他们自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本课生字在书上画出来。 四、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要会认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伞、暖、冷、热、开”。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 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⑴ 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⑵ 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 ⑶ 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⑷ 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写字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个别指导学生书写。 【板书】 5 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并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爷、棵、到、给、穿、暖、冷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认识其中的3个生字:热、开、伞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父、刂、冫、人、灬”。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板书】 5 爷爷和小树 夏天撑伞 小树 爷爷 冬天穿棉袄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3【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 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 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难点词语。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课文内容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以指导学生多读理解内容,提高朗读水平,在理解重点词“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多读来进行理解,理解之后,可趁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人树之间的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说小树对我们的好处,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树 )我们该怎样保护这棵小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有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小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来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⑴ 快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⑵ 自己带拼音试读,同位互读、指名试读、齐读。 3、再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认识自然段,标上序号。 5、再读课文,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 三、细读课文 1、学习二段,自读,说说你从里面知道了什么? ⑴ 课件演示穿上“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⑵ 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⑶ 你还见过暖和的什么? 幻灯片出示词语训练内容:暖和的(生互说、指名说) ⑷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还冷吗,它会说什么呢? ⑸ 指导朗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学习第三段: 冬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 请学生观察爷爷和小树夏天图,说说爷爷和小树的变化。 ⑵ 自读,同桌说说知道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树是怎么帮爷爷的,理解“绿色的小伞”。 ⑷ 体会爷爷和小树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 ⑸ 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同位听。 四、扩展活动 小树除了能给我们乘凉,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冬天 夏天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不冷了 不热了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很容易突破难点。对人物的心情体会到了,学生读起来就入情入境,非常有感情。有些学生知道树的用处特别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认读:(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自读、同桌读、抢答。 2、检查课文朗读。 二、练读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情地去读朗读课文 先小组练读,再齐读、分段读、男女分读。 2、表演课本剧。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范字的占格。 2、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说笔画、笔顺、请小老师教、纠正。 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中先描后临写。 三、实践活动 (幻灯片出示内容)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教学后记〗 学生在表演时还不会自己编演,需要老师多帮助,以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培养。实践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收到效果较好。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