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初中语文说课稿 |
范文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初中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学情与教学目标 (一)说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课文以学生喜欢的小说形式出现,通过鲁智深为解救金老父女,打死郑屠,流落天涯的事,把一个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文学殿堂中感受真善美,鞭苔假恶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本课恰是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因此,我决定以此为契机,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乃至其他名著的积极性。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2、具有好强、好胜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扫除文字障碍。 2、能概括出人物性格,并对文中人物有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指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 4、在学完本课之后,能激起课下阅读原著甚至是其他名著的兴趣。 二、说教与学 针对本课教材篇幅长的特点,教学全过程将运用激趣、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全文进行解读。 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重点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分析为主;难点部分,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小说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教师将结合启发与讲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完成创造性阅读。 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中将通过适当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自觉的运用分析、讨论等学习方法完成全文解读,希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引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并说: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延安小种经略府的提辖,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相对安逸的生活而流落江湖呢? (设计意图:开头激趣相当重要,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水浒传》主题歌,引入《水浒》,并介绍作家作品;另外,从知识的连贯性的角度设计导语,使学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分析人物,课外延展——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 1、听录音。 ①请同学们借助录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感情色彩。 ②听后回答问题,锻炼听的能力。 2、出示问题,检查听的效果。 ①鲁智深为什么打镇关西? ②鲁智深的第一拳打在镇关西的什么地方?(抢答) ③三拳过后,镇关西的反应分别如何? 3、引导学生朗读“拳打”部分并进行复述。 4、在《水浒传》中,像这样经典的部分还很多,如武松打虎也是拳头上的功夫。 5、引导学生分析鲁智深嫉恶如仇的性格。 (设计意图:经过这一环节的分析,学生对本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通过相关内容的比较,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把知识引到了课堂之外。) (三)分析环境,课外延伸——猜一猜,讲一讲。 鲁智深回到下处后,“天微明”就奔向金老住处去了。“天微明”这处环境描写如换成“天亮了”行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讨论,得出答案,明确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展示人物性格及表达中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四)分析情节,课外延展——试一试,练一练。 请同学们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上联,以四大名著中的情节对出下联。 要求:从《水浒传》中至少对出三个,从其他名著中各对一个。 学生对对子。 (设计意图:本步骤有感于对学生的一次批评。原来设计时,我只是让学生从《水浒传》中想内容,正在大家对得热火朝天时,一生突然对了一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众人大笑。我就不耐烦地批评了他不认真听老师要求。看他一脸的无辜,好像不是恶作剧的意思,我突然想到,这样对不也是很好吗?于是就有了上文的拓宽要求。) (五)设计讨论,启发思维。 对鲁智深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如果你是鲁智深,面对同样的情况,你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