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尾巴 |
范文 | 比尾巴(精选12篇) 比尾巴 篇1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师思考: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 课时安排: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 七、课外建议: 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请爸爸妈妈帮忙继续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交流。 比尾巴 篇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读字卡片:子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的,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话,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3)指导读第一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练习读。 ③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④指名读。 (4)指导读第二段,电脑出示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读出问话的语气。 ②请大家看图回答,语调要读得平缓,肯定。 ③同桌同学对读,一人问,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长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短 ⑥让学生知道“长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词。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好像”一词是怎样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些相似。)板书:像一把伞。 (5)背诵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学读第一、二段的问答句。 ②指名一组同学对读,学生评读。 ③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④同桌背,指名背诵。 3.学习第三、四段。 (1)自己出声读读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段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公鸡图、鸭子图、孔雀图)同桌同学一问一答。 (3)请一组同学一问一答,其他同学评读。 (4)看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弯,扁,好看 (5)师问:鸭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鸭子尾巴的形状是扁的。) (6)自己看板书练习背诵。 (7)同桌互背。 4.练习背诵全文。 (1)同桌同学互背,一人背问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换背。 (2)请一组同学对背。 5.说说这6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电脑先出示没有尾巴的6种小动物,然后在图下出示6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拖动电脑鼠标,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 附:板书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 “竖提”、“撇折点”、“提” 3种笔画和3个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头)。 2.学会6个生字,记清字形,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新偏旁和3个新笔画。 2.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 1.“比、巴、长”这3个字的笔顺。 2.“好、把”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比、巴、长、好、把、伞)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1.学习新笔画 (1)学习“提” ①教师范写,跟老师读。 ②师讲:起笔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轻轻抬起,就是“提”。 ③学生书空2遍。 (2)学习“竖提” ①教师范写“竖钩”问:这是什么笔画? ②师接着板书“竖提”,你们知道这个笔画吗? 师讲:竖向右边出一个小钩,为了区别“竖钩”,我们叫它“竖提”,学生随读。学生书空2遍。 (3)学习“撇折点” ①教师范写,跟教师读。 ②师讲:起笔按一下写撇,不抬笔再按一下接着写点,最后收笔。 2.学习新偏旁。 (1)学习“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诉学生会nǚ,随教师读, ②教师范写“女字旁”,学生随读。 ③比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变化?(横改成提不出头。)学生书空。 (2)学习“扌”(提手旁) ①教师范写,学生随读。 ②学生跟老师书空。 (3)学习“人”(人字头) ①教师范写“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伞,看“伞”字,偏旁“人”在上面我们叫它“人字头” ③学生书空“人字头”。 三、学习生字 1.每个学生自学6个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2)根据课后第2题说说生字的笔顺。(3)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4)通过组词、说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学习,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组的词最多? 3.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1)教师把生字卡片放在板槽里,学生讲哪个生字就把它摆到黑板上去。 (2)学生当老师给大家讲:(一个人讲一个生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巴:b1,独体字。一共4笔写成。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这个字, 。学生跟着电脑书空。组词:尾巴。 提问:还可以组什么词?锅巴、嘴巴、哑巴、 长:ch2ng,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组词:长短。学生提问:还可以组哪些词语?长的、很长、特长。 比:b!,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比”的字形。 ,跟电脑博士书空。组词:比一比。还可以组哪些词?(比武)。谁能说一个句子?“我们认的字一天比一天多。” 好:h3o,合体字,用学过的熟字“子”加上“女”字旁就是今天学习的“好”字。组词:好人,好事。用“好”说一句话。 把:b3,合体字。用刚才学的“巴”加上“扌”(提手旁),合起来就是“把”字。还有别的记忆方法吗?(学生可用学前认识的字记,如:爸,吧。)组词:一把伞,车把。 伞:s3n,用刚才学的“人字头”下面加上“点、撇”和“十”字,合起来就是“伞”字,提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记忆?学生回答:“人字头”下面加上一个“米”字,还要去掉“撇和捺”就是“伞”字。生答:“伞”字的字形结构特别像一把打开的伞。(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组词:打伞。 (3)鼓励表扬这6个小老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补充回答的同学善于动脑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翻开语文书67页第二题,学生按笔画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3.在书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写后跟范字进行比较,再修改不到位的笔画。 4.结合学生的书写情况提出难写的字。(好、把) 5.指导书写“好、把”2个生字。 (1)指导“好”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出带田格的“好”字。 ②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左边不是“女”字,应是女字旁) ③点击鼠标:田格中的“女”字变成“女字旁”(红色)。 ④请学生观察重点笔画位置并说一说。 第一笔“撇折点”的交叉点写在横中线下边一点。第二笔“撇”起笔高出横中线。第三笔“提”在横中线上起笔稍微向右上轻轻抬起。第四笔起笔要高于左边的“提”,第六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⑤教师在黑板上书写。 板书: ⑥学生在书上田格中独立书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 ⑦评议。 (2)指导书写“把”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 ②观察“把”的重点笔画位置。 ③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教师强调“扌”的“提”要比“横”起笔偏左,右边“巴”字的第3笔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靠近竖中线。 ④学生独立书写“把”字。 ⑤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评议。 6.学生独立书写“比、巴、长、伞”,每字写一遍。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生字本上的生字作业 ,每字3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附:板书 比尾巴 篇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10课"比尾巴"。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几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教材分析 (一)文本解读 《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四节,每三句为一节,三问三答相互对应,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儿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通过"我会写"这一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二)目标设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按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电脑显示) 1、教养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撇折);两个偏旁:二(二字头)、八(八字头) (2)、会认12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育目标: 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好像一把伞?" (四)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理解,体验感悟。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实践运用,继续识字、指导写字。 (五)资源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六种动物的卡片(切开尾巴)、红花若干朵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情境激趣法 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到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刺激,通过做游戏,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中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2、自主合作学习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发现、质疑,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个性化读书中出现智慧火花的碰撞。 3、读中感悟法 本文是一首儿歌,内容通俗浅显,结合儿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情感。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游戏铺垫,巧设伏笔 1、游戏:把手按在白纸上,用笔沿着手形的轮廓,想象:这手印儿像…… 2、引导比较:同样是手印,发现有的同学手掌大,有的同学手掌小,有的同学手指长,有的同学手指短。 总结:不同的同学手印也各不相同。同学们要学会观察、比较,发现生活中事物的不同,感受它们的奇特和美妙。 〔这一设计,一方面为学习动物们比尾巴巧设伏笔,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奠定了整堂课学习的感情基调。〕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过渡揭题:刚才我们比手印。那么今天动物家族们要举行一个活动:比尾巴(板书:比尾巴)。昨天它们邀请我带你们去参加,你们乐意去吗?现在,我们一齐出发(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屏幕出示动物画面)你们瞧,它们来热情欢迎我们了,谁来告诉老师,我们该怎样有礼貌称呼它们呢?看,他们多精神,相信它们今天要举行的比尾巴活动的场面一定会很精彩的,我们可得积极投入啊! [多媒体课件的生动画面,教师亲切儿童化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文未学,情已生"的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①用序号标出小节;②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自找伙伴互读课文,互听互帮,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学生自读时舍得给时间。我们提倡"加强初读、延迟开讲",因为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 (四)由浅入深,认读生字 1、屏幕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教师及时正音。 2、由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想教哪个就哪个,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与同学一起读。 3、再次出现去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读、抢读、赛读。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多形式地读,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师生的角色换位,体现课堂师生平等,实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边读边感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读书收获。 [这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又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读、说的内容,相应分别出示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和公鸡、鸭子、孔雀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并相应板书: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课堂是学生的,就得让他们把所思、所知说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之达到"不待老师讲,自己已感悟"的境界。] 3、出示画面比较,让学生明白松鼠的尾巴不是真的伞,而是样子好像伞,理解"好像",并试着用"好像"说话。再出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孔雀的尾巴为什么最好看?"把"最好看"换成另一种说法,该怎么说呢?(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师点拨引导。) [这一设计体现了知识迁移,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学生学得扎实,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第1、3节要用疑问的语气,读第2、4节要用肯定的语气。 <2>学生站起来,抓住"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配上自己想象的相关内容的动作表演读。 [指导朗读时,抓住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深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就有活生生的感受,又培养了语感。] 5、师生赛读 鼓励能给予信心,信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谈话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真聪明。那么,动物们比尾巴,我们来比朗读,老师也想参加,看谁读得好?老师先来读。 〈1〉师表演读。 〈2〉谁能跟老师比一比呢?又能评评自己读得怎样?(指名读、评) 〈3〉他们真勇敢,老师送给他们红花。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发展,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评价,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 (六)学文悟法,仿文说话 让男女同学接读课文,边读边想一二节之间、三四节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特点:先问后答的对话形式。并引导学生用这种形式练习说话。 [学而能懂,懂而会用,活学活用,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七)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大家再自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想问的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于疑,有疑而思,这才是真正的求知。] (八)游戏巩固,总结教育 师在黑板上贴上没尾巴的动物,设置谈话:"同学们,刚才动物们玩得多快乐啊!竟把尾巴给丢了,幸好被老师捡到,谁来帮它们贴上呢?" [对小学生来说,给小动物贴尾巴是一件最乐意的事情,这样,激发了他们的童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学们看,这些动物找回了尾巴,它们好像在感谢我们,你们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并趁机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从小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这样,环保教育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学生的幼小心灵,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九)课外延伸,贴近生活 这节课,大家与动物们玩得多开心,从中也感受到它们尾巴的特点。课后,大家当一当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好像什么呢?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这一环节体现了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既拓宽了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以得到发展,又为下节课完成"实践运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空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愉悦、轻松。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备课和说课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板书设计: 10、比尾巴 比尾巴 篇4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能正确读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 3.看图读文理解6个词语意思。 4.能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音节卡片,图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猴子、小兔、松鼠、公鸡、孔雀、鸭子。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二)看图读文,理解6个词语:公鸡、鸭子、长、尾巴、一把、的。 (三)能独立认读音节。朗读短文,学习问话的读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二)学习句子、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八 鸟 爸 白 好 看 子 2.读带调韵母卡片: u0 7i 2n g3n $u #ng u@ u8 3o (二)指导看图。 1.今天我们要通过学词学句,知道6种动物尾巴有什么特点。谁知道是哪6种动物?看图按顺序说一说。(猴子、兔子、松鼠、公鸡、孔雀、鸭子) 2.仔细看图,看看每个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三)看图读文。 自己读短文,画出生字。 2.出示卡片读准字音。 shu0 ch2ng du3n sh( s3n w1n bi3n zu@ 谁 长 短 鼠 伞 弯 扁 最 3.自己再读短文,要读正确。 4.教师范读问句。先认识问句,问句是指出问题的句子,在句尾用“?”问号,跟老师说三遍“问号”。再指导问句的读法,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示范)读答句时语气要平缓,肯定。(示范) 5.自己练读,同桌读。 (四)看图学词学句。 1.看“猴子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尾巴”、“长”两个词语。 (1)谁能找到和猴子里有联系的一个问句和一个答句,读一读。(学生读一对问答句) (2)谁知道都什么动物有尾巴?(板书:尾巴) (3)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长)“长”和什么词的意思是相反的?(短)长是指一个物体的长度比较长说的。这里的长是说猴子的尾巴比别的动物尾巴长。(板书:长) (4)指导朗读句子。找两个同学,一人读问句,一人读答句。(同桌互相练习) 2.看“兔子图”,学习读句子,理解句义。 (1)看图找有联系的问、答句读一读。 (2)兔子尾巴的特点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3)练习读句子。(同上) 3.看“松鼠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会词语“一把”。 (1)看图,自己练读有关的句子。 (2)看图说说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很蓬松,经常翘到身子后边) (3)读读问句。问:“好像”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述:“好像”在这句里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相似的地方。不是说这两样东西一模一样。 (4)这句话中的“一把”是什么意思? 师述:“一把”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词语。(板书:一把) (5)指名让两个学生读这一组问答句。 (6)学习练习朗读。(自练、互练) 4.朗读第6句话。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看“公鸡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词语“公鸡”。(方法同前)板书:公鸡。 6.看“鸭子图”,读句子,理解句义,学习词语“鸭子”。(板书:鸭子)(略) 7.看“孔雀图”,读句子,理解句义。 8.读后6句话。 (五)朗读短文,总结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哪些动物是从长度(形状、外观)介绍的?(几个问题分别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4个新偏旁: (八字头)、鸟(鸟字旁)、扌(提手旁)、白(白字旁)。 (二)学会7个生字:公、鸡、鸭、长、巴、把、的。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公鸡鸭子 长尾巴 一把的 2.指名读短文。 (二)认识4个新偏旁。 1. (八字头)。(随教师读三遍) 2.鸟:鸟字旁。(同上) 3.扌:提手旁,笔顺是一 扌,一共3笔。(随教师读三遍) 4.白:白字旁。(同上) (三)学会7个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 1.公,拼读音节g#ng,读词语:公鸡。 (1)识记方法,启发学生自学,说方法。①偏旁加笔画。上面八字头,下面第一笔撇折( ),第二笔点(厶)。②数笔画:一笔撇( ),二笔捺( ),三笔撇折( ),四笔点(公)。 (2)书空练习。(①拼读音节,②字形结构,③偏旁,④笔顺笔画,⑤一共几笔,⑥本课词语)按上面6点进行书空练习。 如公:g#ng,上下结构,八字头,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一共4笔。公鸡的“公”。 (3)口头组词语:公鸡公共公物公开 2.鸡,拼读音节j9,读词语:公鸡。 (1)识记方法:偏旁加笔画。 左右结构,左边2笔,一笔横撇( ),二笔长点( ),右边是鸟字旁。 (2)书空练习。(同“公”) (3)这篇短文介绍了公鸡的什么特点?(尾巴弯)读读有关的句子,指名读。 3.鸭,拼读音节y1,读词语:鸭子。 (1)识记方法,偏旁的笔画。 ①偏旁加笔画。左右结构,左边第一笔是竖(丨),二笔横折( ),三笔横( ),四笔横(曰),五笔竖(甲),右边加鸟字旁。 ②偏旁加旧字改笔画。左右结构,左边把“田”字的第四笔竖,改为第五笔下面出尾。右边是鸟字旁。 ③偏旁加旧字添笔画。左右结构,左边把“曰”字加一竖(甲),右边是鸟字旁。 学生自学后,可能说出几种方法,让大家评议哪种方法简便,容易记。 (2)书空练习。(同“公”) (3)短文里介绍了鸭子尾巴的什么?(形状)请两位同学读读有关的问答句。 4.长,拼读音节ch2ng。 (1)识记方法:按笔顺笔画记字形(数笔画)。 (2)教师边板书边口述指导笔顺,一笔斜撇( ),二笔长横( ),三笔竖钩( ),四笔捺(长)。 (3)教师带学生书空。 (4)和“长”意思相反的词语是什么? (5)短文里介绍谁的尾巴长?请两位同学读读有关的问答句。 5.巴,拼读音节b1,与爸b4的读音区分开来。读词语:尾巴w7i b1,“巴”在词尾读轻声。 6.把,拼读音节b3。区分开与爸b4、巴b1的读音。读词语:一把。 (1)识记字形方法:偏旁加熟字。左右结构,左边提手旁,右边尾巴的“巴”字。(让学生自学) (2)书空练习。(同“公”) (3)“一把”在句子表示什么意思? (4)找两位学生读读有关的问答句。 (5)教师介绍,“把”字除了组成“一把”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外,还可以组成“把守”:把守大门;“车把”:自行车的车把;“把手”:门把,锅把。 7.的,拼读音节de,读词语:谁的。 (1)识记方法:偏旁加笔画。左右结构,左边白字旁,右边第一笔斜撇( ),二笔横折钩(勹),三笔点(勺),共8笔。 启发学生自学。 (2)书空练习。(同“公”)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的步骤:第一,看清整体或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找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三,知道每一个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记住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公”、“巴”,让学生自学后,请两个同学到田字格黑板中去写(拿看书),大家评议,教师订正后,学生自己练写。 3.鸡。 (1)看清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插左。 (2)教师示范指导。第一笔横撇,从左下格中心点下面起笔,写斜横快到竖中线顿笔写折,撇向左下格中心点左上方,要有尖。第二笔,长点与撇交叉在横中线上,过横中线一点儿与折对齐。第三笔小撇,从竖中线左边离边线三分之一处起笔,撇到上半格中间不到竖中线。第四笔,横折钩,靠竖中线挨撇尖起笔,快到右上格中心点顿笔写折,斜向左下方到横中线挑钩。第五笔,点,点在横折钧中间。第六笔,竖折折钩,接撇头起笔,压竖中线直写过中心点一点儿折笔斜横,压横中线到离边线三分之一处顿笔写折,斜过下半格中间挑钩。第七笔,大横,从左边长点下面起笔过竖中线到竖折折钩里收笔。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 4.鸭。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插左。 (2)教师指导:左半边“甲”,中扁日,占左上格,右下角,左边过中心点一点儿,第二笔,横折,折压上竖中线,向下斜竖。第四笔,横,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写到下半格中间收笔。右边“鸟”字写法与“鸡”相同,只是整体向右移一点儿。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 5.长。 (1)整体位置:四边留空相等。 (2)教师提示:第三笔竖钩靠近竖中线,第二笔大横,斜压横中线,第一笔,撇到横竖交叉点上方一点儿,第四笔捺,从横竖交叉点起笔。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6.把。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2)教师提示:①记住提手旁的写法、位置。提手旁占左半格的中间,第一笔横,在横中线上一点儿起笔,写斜横,第二笔,竖钩,上下距边线三分之一。第三笔,提,与横上下对齐,过横中线。右边“巴”,第一笔与提手旁的横对齐,第二笔,竖,写在一笔横的中间。第三笔横压横中线。第四笔竖弯钩,弯在下半格中间。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 7.的。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2)教师示范,讲解。左边白字旁的“日”字压横中线上下一样宽。第一笔起笔在左上格中心点靠右上一点儿。“日”字不到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斜撇,从竖中线右边一点儿,稍高于第一撇起笔,过竖中线,压横中线收笔。第二笔,横折钩,稍低于左边“日”字起笔,顿笔折向斜左与竖,过下半格二分之一挑钩。第三笔,从中心点起笔。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教师要巡视。这个字很容易写歪。 (五)巩固复习。 1.板书词语卡片: 公鸡 鸭子 尾巴 一把 小鸡 把手 刀把 一把刀 一把尺子 长尺子 大的 小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读出问答句的语气。 3.读拼音,填上合适词语,读句子。 y1 (1)小( )在水里y$u来y$u去。 j9 (2)小( )b* hu@ y$u水。 b1 (3)k%ng qu8的w7i( )zu@好看。 ch2ng (4)h$u zi的尾巴( )。 比尾巴 篇5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读字卡片:子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的,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话,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3)指导读第一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练习读。 ③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④指名读。 (4)指导读第二段,电脑出示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读出问话的语气。 ②请大家看图回答,语调要读得平缓,肯定。 ③同桌同学对读,一人问,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长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短 ⑥让学生知道“长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词。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好像”一词是怎样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些相似。)板书:像一把伞。 (5)背诵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学读第一、二段的问答句。 ②指名一组同学对读,学生评读。 ③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④同桌背,指名背诵。 3.学习第三、四段。 (1)自己出声读读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段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公鸡图、鸭子图、孔雀图)同桌同学一问一答。 (3)请一组同学一问一答,其他同学评读。 (4)看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弯,扁,好看 (5)师问:鸭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鸭子尾巴的形状是扁的。) (6)自己看板书练习背诵。 (7)同桌互背。 4.练习背诵全文。 (1)同桌同学互背,一人背问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换背。 (2)请一组同学对背。 5.说说这6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电脑先出示没有尾巴的6种小动物,然后在图下出示6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拖动电脑鼠标,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 附:板书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竖提”、“撇折点”、“提” 3种笔画和3个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头)。 2.学会6个生字,记清字形,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新偏旁和3个新笔画。 2.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比、巴、长”这3个字的笔顺。 2.“好、把”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比、巴、长、好、把、伞)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1.学习新笔画 (1)学习“提” ①教师范写,跟老师读。 ②师讲:起笔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轻轻抬起,就是“提”。 ③学生书空2遍。 (2)学习“竖提” ①教师范写“竖钩”问:这是什么笔画? ②师接着板书“竖提”,你们知道这个笔画吗? 师讲:竖向右边出一个小钩,为了区别“竖钩”,我们叫它“竖提”,学生随读。学生书空2遍。 (3)学习“撇折点” ①教师范写,跟教师读。 ②师讲:起笔按一下写撇,不抬笔再按一下接着写点,最后收笔。 2.学习新偏旁。 (1)学习“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诉学生会nǚ,随教师读, ②教师范写“女字旁”,学生随读。 ③比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变化?(横改成提不出头。)学生书空。 (2)学习“扌”(提手旁) ①教师范写,学生随读。 ②学生跟老师书空。 (3)学习“人”(人字头) ①教师范写“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伞,看“伞”字,偏旁“人”在上面我们叫它“人字头” ③学生书空“人字头”。 三、学习生字 1.每个学生自学6个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2)根据课后第2题说说生字的笔顺。(3)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4)通过组词、说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学习,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组的词最多? 3.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1)教师把生字卡片放在板槽里,学生讲哪个生字就把它摆到黑板上去。 (2)学生当老师给大家讲:(一个人讲一个生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巴:b1,独体字。一共4笔写成。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这个字, 。学生跟着电脑书空。组词:尾巴。 提问:还可以组什么词?锅巴、嘴巴、哑巴、 长:ch2ng,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组词:长短。学生提问:还可以组哪些词语?长的、很长、特长。 比:b!,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比”的字形。 ,跟电脑博士书空。组词:比一比。还可以组哪些词?(比武)。谁能说一个句子?“我们认的字一天比一天多。” 好:h3o,合体字,用学过的熟字“子”加上“女”字旁就是今天学习的“好”字。组词:好人,好事。用“好”说一句话。 把:b3,合体字。用刚才学的“巴”加上“扌”(提手旁),合起来就是“把”字。还有别的记忆方法吗?(学生可用学前认识的字记,如:爸,吧。)组词:一把伞,车把。 伞:s3n,用刚才学的“人字头”下面加上“点、撇”和“十”字,合起来就是“伞”字,提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记忆?学生回答:“人字头”下面加上一个“米”字,还要去掉“撇和捺”就是“伞”字。生答:“伞”字的字形结构特别像一把打开的伞。(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组词:打伞。 (3)鼓励表扬这6个小老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补充回答的同学善于动脑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翻开语文书67页第二题,学生按笔画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3.在书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写后跟范字进行比较,再修改不到位的笔画。 4.结合学生的书写情况提出难写的字。(好、把) 5.指导书写“好、把”2个生字。 (1)指导“好”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出带田格的“好”字。 ②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左边不是“女”字,应是女字旁) ③点击鼠标:田格中的“女”字变成“女字旁”(红色)。 ④请学生观察重点笔画位置并说一说。 第一笔“撇折点”的交叉点写在横中线下边一点。第二笔“撇”起笔高出横中线。第三笔“提”在横中线上起笔稍微向右上轻轻抬起。第四笔起笔要高于左边的“提”,第六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⑤教师在黑板上书写。 板书: ⑥学生在书上田格中独立书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 ⑦评议。 (2)指导书写“把”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 ②观察“把”的重点笔画位置。 ③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教师强调“扌”的“提”要比“横”起笔偏左,右边“巴”字的第3笔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靠近竖中线。 ④学生独立书写“把”字。 ⑤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评议。 6.学生独立书写“比、巴、长、伞”,每字写一遍。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生字本上的生字作业 ,每字3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附:板书 比尾巴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识字。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做裁判,它们比什么呢? 2、出示自制的小纸板课题:比尾巴(带拼音) 师:你们看,比赛的牌子挂出来了。请大家赶快拼拼。看看写了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巴”读轻声。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 二、学习生字和课文 1、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份参赛选手的名单。认识名单上的这些字,才可以当裁判。 出示自制的词语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指名读。开火车认读词语,正音。 (2)去掉拼音认读“猴”、“松”、“鼠”、“公”、“鸭”这5个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在交流过程中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师:看来大家都有资格当裁判。下面我们隆重的请出这些参赛的选手。 请12位小朋友,6位上台贴出小动物的图片,6人贴动物名称的词卡。 3、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裁判了。我们来仔细看看动物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呢?生答。 4、师: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那比赛的项目有什么呢? 小黑板出示6个问题: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1)请小朋友们自由拼读。 (2)识记“把”、“短”、“扁”、“最”,认识偏旁“矢”,交流记这4个字的方法。 (3)指名读。 (4)师:小朋友们先听老师读课文,仔细听听与刚才小朋友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范读,读时突出问句的句末语气上扬,因为句子后面有个问号。 (5)指名读。 5、下面请各位裁判根据比赛项目公正的评一评。 学生上台贴“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等词语卡片。 教师随机提问: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6、师:比赛的结果已经写在书上了,我们来读一读。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指导字音。 (2)分自然段指名读。 (3)老师问,学生答。 (4)第1、2段,男生问,女生答。再互换。 (5)找好朋友问问答答。 (6)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动作来读。 三、布置作业 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图片,看看它们的尾巴是怎么样的,下节课我们将请小朋友当解说员,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生字教学动画,教学字词。 指名读,学生开火车领读,齐读。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担任裁判,现在我们该向所有的动物宣布比赛结果了。我们能不能拿着书本就宣布比赛结果呢?那该怎么办?(背下来) 1、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2、分组对答,注意有感情。 3、同桌对背、分组对背、找好朋友对背。 4、学生自己背诵后,背给同桌听,会背的奖给自己一颗星。 5、全班齐背。 三、找尾巴 1、师:听了大家宣布的比赛结果,森林里的动物可高兴了。不过有一群动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它们的尾巴不见了。看看它们是谁?请同学们看课后第三题,没有尾巴多难看啊,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加回尾巴。大家愿意帮忙吗? 2、动手画画,给动物加尾巴。 3、讲评。 四、指导写字 1、学习写“公” 板书:公 (1)学习新笔画“撇折”。 (2)观察田字格:哪几个笔画的起笔先靠近竖中线? 提示:第二笔和第三笔。 (3)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撇低捺高。 (4)学生书空,描红,仿写2个。 (5)讲评后,学生再写2~4个。 2、学习写“云” 板书:云 (1)大家还记得这个字吗?给“云”字找个朋友。 (2)观察田字格,说说哪些地方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提示:第二笔在横中线,第三笔的起笔在竖中线。 (3)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讲评后,再写几遍。 3、学习写“车” 板书:车 (1)师:“车”字也有撇折,看老师写,第几笔是撇折? 范写,生答:第二笔。 (2)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3)讲评后再写。 五、课外拓展 1、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先小组介绍,再推选一名向全班介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续编儿歌 例: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谁的尾巴像鞭子?老虎的尾巴像鞭子。 谁的尾巴能再生?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比尾巴 篇7——小学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在没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音节(出示音节,指名读) 师:同学们对音节掌握得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齐)喜欢。 师: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 生;(齐)想去。 师: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老师来好诉你们(板书:)。 (指名学生读课题)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先听老师读读课文。(师范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汇报,教师随学生汇报随机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图片、名称及生字。) 师: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红色的,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生:因为这些是生字? 生:看看这些字,你你最想先学哪个字? 生:我想先学“把”字。“把”字的左边是“ ”(提手旁),右边是“巴”字,合起来就是“把”。 师: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比如我把文具盒打开,要用手,所以“把”字的左边是提手旁。 生:我发现“把”字和“爸”字很像,因为它们里面都有尾巴的“巴”字。 生:我给“把”找个朋友,车把。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新偏旁:矢、八、鸟。) 师:(装做听小动物说话的样子)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小动物还说:谁能根据这些生字把我们尾巴的特点再说一说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课文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谁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指名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方法,再指名读)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想给每一个同学的机会,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读一读,谁读的好,就请谁为大家表演。 (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吗? 生:(齐)欢迎。 (师读问句,生读答句并不自主的加上了手势) 师:(装做小动物的说话)刚才,小动物们又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不过,不知道你们生字写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生字写好吗? 生:(兴奋地)有。 师:请同学们看书后生字表,有几个生字是需要我们写的?你们能读一读吗?(生读) 师:这三个字里都有一个笔画,也是一个新笔画:“ ”(撇折) 师;(指导书空) (师逐个指导生字,先书空,再指导书写) 师:小动物对同学们写的字非常满意,他们想请你们参加一个游戏:安尾巴。 (把六种小动物的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名学生,其它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猴子的图片的学生上台,拼成一个整体,其他以此类推。) 师:请拿着动物尾巴的同学向前走一步,同学们看一看,拼一拼,评一评,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师:我们完成了小裁判的任务,让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回到课堂中来吧! 师: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生:小猫的尾巴很长。 生:我观察到小狗的尾巴总是翘着。 生:马的尾巴也很长。 生:鱼的尾巴扁遍的。 师:除了你们说得这些,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种小动物。同学们可以看看《人与自然》这个栏目,或是到动物园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同学和老师。 评析:在本课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比尾巴 篇8(一)趣味揭题,导入 新课。 1、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做裁判,它们比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吧。 2、放动画片,引导学生说出课题。 师:请大家用整齐的声音告诉我----- 3、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你们能像老师读得那么好吗?我相信大家都可以。那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师表扬: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认真,表扬自己。 3、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注意读通课文。读完后,选出一位读书大王。 4、请每一个小组的读书大王给大家读课文。 5、师:大家一起来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 你有什么问题? 6、生发表意见,找提出问题。 7、师:同学们都成了动脑筋的小博士了。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 8、幻灯演示问句。 (1)师:课文第一、三节的句子后面带有问号,我们叫它问句。读的时候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范读句子:谁/的尾巴长? (3)师:问话时,带点的字读重音,斜杆的地方停顿,箭头向上表示语气上升。 (4)齐读,指名读,齐读。 9、师:课文讲了哪些小动物们?看,它们出场了。 10、电脑演示小动物们出场,自我介绍。 猴子:我是猴子,我可以在树上荡秋千,也可以从这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原因在哪?嘿嘿,全靠我的长尾巴。 兔子:大家好,我是小兔子,我的尾巴很短,为什么?因为我的祖先骗了乌龟,结果呀,被乌龟咬断了,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可说谎话骗人。 松鼠:我是松鼠,我的尾巴用处可大了,如果下雨,它可以挡住雨点;如果天热,它可以挡住阳光;到了冬天,它可以把我包得紧紧的,那一点儿也不冷。 公鸡:喔喔喔,你们好,我是大公鸡,我的尾巴好看又实用,小朋友们都喜欢将我的尾巴上的羽毛做成毽子。 鸭子:我是小鸭子,别瞧我的尾巴又小又扁,我能在水里高兴地玩耍,没有它可不行。 孔雀:小朋友们,我是漂亮的孔雀,只要你跟我做朋友,我的尾巴就会打开,你们说,我的尾巴好看吗?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指导读书。 (1)师:大家刚才见到了各小动物们出场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一个认真的裁判员? (2)师: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生回答,师相机表扬。 (4)师: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5)生回答。 (6)师: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平时它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小河旁边散步,有时它在跟人比美就张开尾巴,也叫孔雀开屏。这时候它的尾巴真得很漂亮,美极了。今天我们看到了孔雀开屏,你们高兴吗?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把看到的孔雀开屏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这快乐。 (7)全班齐读课文。 (8)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读书又积极又专心,我也想加入你们,你们欢迎我吗? (9)师生对读。 (10)师:我们的合作十分成功。谢谢大家,下面和你的同桌对读,读后互相评议。 (四)读中游戏,巩固新课。 1、师:比赛结束后,森林里出现了一件怪事。糟了,一位魔法师将小动物们的尾巴偷走了。小动物们都快急死了。这可怎么办呀!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小侦探,把小动物们的尾巴找回来吗?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小学生。 2、将六种动物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发给学生,一学生问:我的尾巴在哪里?另一学生答:猴子的尾巴在这里。齐声问:谁的尾巴长?全班答:猴子的尾巴长。依此类推。 3、师:同学们真是能干的小侦探。这次的比赛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种动物的尾巴特点,觉得十分有趣。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次“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谁先上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4、学生派代表上台介绍。 5、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这篇课文,认识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样子。更高兴的是,我们给小动物们找回了它们的尾巴。我们爱读儿歌,更爱小动物,我们和小动物永远是朋友。 比尾巴 篇99 比尾巴 教学目标 : 教养:1、学会6个生字和2个词语,认识1种笔画和3个偏旁。 2、会认8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4、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发展:认识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 2、动物图片(投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1、认读拼音:b d ch z ɑn ɑnɡ onɡ 2、认读已学汉字:毛、了、白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大家看小动物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它们的尾巴 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参观,那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来了: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边说边出事带有音节的动物图片) hou zi tu zi sonɡ shu ɡonɡ ji yɑ zi konɡ que 猴 子 兔 子 松 鼠 公 鸡 鸭子 孔 雀 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学习了第9课,你们就能找到答案。揭示课题:9 比尾巴 三、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或听录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找出本课的生字以及要认的字,打上“ ”和“ ”。读一读,想一想每个字的写法。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指导书写。 “尾”:半包围结构,书写是先外后内。学习偏旁“尸”(尸字头) “巴”:独体字。单念时读第一声,在“尾巴”这个词中读轻声 “的”:左右结构。轻声,学习偏旁“白”(白字旁) “长”:独体字。注意笔顺。与“长”意思相反的是什么?让学生理解词义 “把”:左右结构。学习偏旁“ ”(提手旁),认识笔画“ ”(提) “子”:独体字。轻声。“了”字加一笔就是“子” 3、齐读课文,检查生字、新字的认读情况。 五、巩固练习 1、把生字贴在黑板,老师读音节,学生找出相应的字。 2、复习新学的偏旁,笔画以及生字的笔顺。 3、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本课的6个生字,8个要认的字以及3个偏旁,1个笔画。 2、说说下面生字的笔顺:巴、长、子 二、导入 上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去参观了动物园,在那里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大家还 记得有哪些呢?(出示带有音节的动物图片,贴于黑板) 到底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从课文里找出答案 (要求打开课本,听录音) 三、新授 1、让学生明确课文里每3个句子组成一组句群,共有4组句群。 2、学习第一、二组句群。 1)出示第一组句群,学习问号。 老师:每个句子后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小符号“ ?”,我们把它叫做问号, 是在问别人话的时候用的。像这里“谁的尾巴长”是问句,用问号。 2)指导朗读问句(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强调:读问句时,语气、声音稍抬高一点,读出问话的语气 3)提问:这3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4)让学生尝试边看图边回答问题。(学生张贴相应的图片) 5)出示第二组句群 明确这3句话分别回答了上面的3个问题 6)齐读第一、二组句群。 7)结合图分别说说“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重点理解“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这句话。 提问: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8)男、女同学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第一、二组句群(读两遍) 过渡:通过刚才两组句群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 那么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3、学习第三、四组句群。 1)出示第三组句群。 提问:这个句群有几个问句?练习读出问话的语气 听录音,想一想这3个问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过渡:下面的句子是怎样回答这3个问题的呢? 2)出示第四组句群。 说说3句话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 结合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4)男、女同学练读一问一答的对话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6种动物,知道了它们尾巴各自不同的特点。下 面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然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把6个动物头饰分给6个学生,并在讲台前蹲下,其余学生读问 句,相关学生边回答边站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片,给小动物找尾巴 老师:黑板上有6种小动物,它们都丢失了尾巴,请大家帮它们找回来,然后给它们贴上。 2、齐读课文 比尾巴 篇10教学目标 :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问句,会背诵全文。 3、认识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4、通过看图学文,训练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 5、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掌握问话语气。 教具、学具: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语。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看到过哪些动物?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动物王国,那儿有很多动物等着你们去看望它们。 (课件:欢快的音乐中,动物们陆续出现) 二、自主识字、学词。 1、今天有6位小动物要举行一场比赛,是哪6位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 (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出来,各有名字并注拼音) 2、赶快跟他们打声招呼,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学生拼读) 3、请主持人说说参加比赛的选手。 (课件:只留下动物的名字)主持人说得好的,跟着主持人读一读。 三、揭示课题。 那么这次比赛比什么呢?(比尾巴)——出示课题 能又清楚又响亮地读好“比尾巴”,比赛就开始,请你们做啦啦队。 (课件:6种动物出来) 四、学习问句部分。 1、今天设了哪些比赛项目? 六个(带拼音的)问题一起出现(短、把、扁、最为红色):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2、自由拼读,特别注意红字的读音。 点名读。 3、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 想不想听我这个大主持人来读一读?可不能白听,要注意看我的表情听我读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评。 读好这几句话有个小秘密,(“?”成红色)是问号在提醒我呢,读到最后面一个字的时候,总要往上扬一点。 跟教师读。 4、练习读。 请同桌互相读一读,读完后挑一两句你读得最好的读给我们听,也可以推荐一位同学来读,最后齐读。 五、学习答句部分。 1、6位小动物还等着结果呢,请你们赶快评一评。 小组讨论。 2、老师把你们的意见写出来了,请检查对不对。 课件出示(带拼音):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学生练习读答句部分。 3、分析比尾巴的最终结果。 (1)为什么这样说?(生说理由)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如:松鼠的尾巴又大有轻,是指降落伞而不是指雨伞。可以帮助松鼠从高处往下跳时安全着地。 (课件演示相应的图片) 4、请你找个伙伴一起读一读。(生合作自由读) 六、朗读课文。 1、动物们的比赛进行得非常成功,有一个小朋友知道后,写了一首比尾巴的儿歌,就发表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我们来看看。(生打开课本看书) 2、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一部分就叫一个小节,课文一共有几小节? 5、练习朗读。 自由朗读。 老师问,学生答。 男生问,女生答。 同桌一问一答,争取背诵。 七、思维扩展训练。 1、看尾巴。 比尾巴大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瞧!还有一些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快看看他们的尾巴怎么样?(欣赏其他动物的尾巴,说说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学编儿歌: 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一小组为单位编再汇报,并将好的儿歌发表在班报上。 3、画尾巴 (课后练习)。 小朋友刚才看过了动物的尾巴,你能把马、牛、小鱼的尾巴画下来吗? 展示优秀作品。 比尾巴 篇11一、导语 : 孩子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看到过哪些动物?(生说各种动物)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动物王国走一趟。那儿的动物比你们说的还多。 (播放课件1:欢快的音乐,动物们一个一个出现,不止6种,生说动物名称) 二、自主识字 1、今天有6位小动物要参加一个评比大会,是哪6位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 (播放课件2: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一个一个出来,并注有文字和拼音) 2、赶快跟他们打声招呼,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多拼拼多叫叫他们,盯一盯他们。(生拼读) 3、下面请一个主持人把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说一下。 下面老师请动物们到旁边休息一下,把他们的名字排了一下队,哪个主持人还能说出来? (课件3:动物们隐去,只留下字,并打乱顺序)说得好的,奖励“金话筒”,跟着主持人读一读。 三、揭示课题 那么这次比赛比什么呢?(比尾巴)这么快就猜出来了。是的,他们是比尾巴,不过小朋友刚才没看仔细,有个字头上没帽子,是“巴”,要读成轻声,再读——“比尾巴”,又清楚又响亮,比赛开始了,就请你们做啦啦队了。(课件4:6种动物一起出来,点击出示课题“比尾巴”) 四、学习问句部分 1、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比赛项目? (六个问题一起出现: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带拼音的,“短、把、扁、最为红色) 赶快拼拼读读。特别是红字要读准确(生大声读) 请几个小主持人来读一读。(请2个) 2、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 想不想听我这个大主持人来读一读?可不能白听,要注意看我的表情听我读的语气。 (师范读)生评。 因为有个小秘密,(问号?能显红)是?在提醒我呢,读到后面一个字的时候,总要往上扬一点。 跟师读,请你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读一读,读完后挑一两句你读得最好的读给我们听,也可以推荐一位小朋友来读。 五、学习答句部分 1、6位小动物还等着结果呢,请你们赶快评一评。 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的尾巴长。(其他句子方法相同)或者可让学生说说理由,关于松鼠、孔雀的尾巴最好能让学生提出来,与下面的3联系起来 2、老师把你们的意见写出来了,请检查对不对。 (课件出示: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带拼音) 生读答句部分 3、这就是比尾巴的最终结果。 (1)我怎么听到底下有只小动物说: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我怎么看也没看出来? 生说理由,大,轻,伞不是指雨伞而是指降落伞。还可以找找课外书了解(课件演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时尾巴变成了降落伞) (2)还有一个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哪儿呢? 请见过孔雀的小朋友说一说,他的尾巴,羽毛怎么样? (课件演示:孔雀开屏) 4、这回总算把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个比赛的内容,你能找个伙伴与你一起读吗? (生合作自由读) 老是一起读,没新意,我们换种方式读,来对对子,你一句我一句地来读。 对对子读 我们还可以怎么读?(拍手读) 六、回到课文 1、动物们的比赛进行的非常成功,有一个小朋友知道后,写了一首比尾巴的儿歌,就发表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我们来看看。(生打开课本看书) 2、你发现了什么?(3句一段) 3、这样的一部分就叫一个小节,课文一共有几小节? 读一读,刚才的方法也可以,能干的小朋友能不能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把比尾巴给唱出来? 生创作唱比尾巴。 七、思维扩展 1、看尾巴 比尾巴大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瞧!还有一些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快看看他们的尾巴怎么样? 2、画尾巴 小朋友刚才看过了动物的尾巴,你能把其中的马、牛和小鱼的尾巴画下来吗? 或者可让学生以“谁的尾巴( )?( )的尾巴( )。”来学编儿歌。 比尾巴 篇12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4.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像机、两个盒子(一个稍扁,一个稍长)、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wěi ba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 bǐ 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 o s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 n 谁 的 长 好 像 猴 子 松 鼠 扁 4.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细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四、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五、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 2.指名同学回答。 六、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1.划出生字,各自读读,记记字形。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 的:分析结构,教学白字旁,书空左半部分。读词;谁的、猴子的。 巴:有几笔写成?范写“巴”。读词;尾巴、嘴巴。 把:“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 长:范写,长有几笔写成?指名分解笔画。 七、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读,记记字音、字形。 2.抽读生字。 3.做“找朋友”的游戏。(四个字、四个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长、的、巴、把。 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 二、细读课文第三节。 1.出示黑板:(第三节)看看第三小节,注意读时也要和第一小节问句一样,要强调哪些词。指名说,教师圈重音“谁”,划出连线谁的尾巴。 2.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第四节。 1. 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我们来看看;(放录像)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呢?-指名学生指出来,用手画画公鸡的尾巴。(放特写镜头)大家一齐画。 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划出连线。 3.谁的尾巴扁呢?(看实物;两个盒子)先看看老师手上的两个盒子哪一个是扁的?用手比划扁盒子。 4.放录像,看看谁的尾巴扁?放特写镜头,看看鸭子的扁尾巴。 5.课文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师问,学生齐答。(圈出重音“鸭子”,划出连线) 6.放录像,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 7.放录像,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放孔雀的特写镜头),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看看大眼状花纹有哪些颜色。 出示黑板:大眼状花纹的颜色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指名说句话,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师述: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 指导朗读,老师问,学生答,评议,圈出重音“孔雀”,划出连线。 8.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这首儿歌的题目叫,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六、看录像,学编儿歌《此嘴巴》。 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 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 2.提出要求:①三问三答,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③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3.同桌讨论。 4.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 七、识记部分生字。 1.划出生字, 自学,巧记字形。 2.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公:教学八字头,下面有几笔? 鸡:左边有几笔?教学右边的鸟字旁。 鸭:把“鸡”的左边“又”换成“甲”就是鸭,一齐书空左边的“甲”。 八、巩固复习。 1.看黑板,记字音和字形。 2.抽读生字。 3.猜字游戏. 九、指导书写:公 鸡 鸭 日 把 的 长 [教案述评] 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宫德智 薛亚莉老师是扬州市(地区)小语骨干教师,她所上的一课获1996年扬州市(地区)优秀录像课“等奖。现将此课的教学特点作简要评述。 一、指导方法练朗读。 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 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二、凭借录像学词句。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 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 ①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 “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②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 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 ”短”、 ”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 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