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范文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精选14篇)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

  教学目标:

  1.结果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4.通过换牙的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生命、自我爱护的积极情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具、学具准备:

  笑脸,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这节课你们打算怎么表现呢?(上课专心听讲,带着小耳朵来;带着小眼睛看老师;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带着小嘴巴来。)

  老师带你们玩个游戏,非常简单的数学小游戏。不过可要听仔细,认真想,否则可要出错的哦。往这边看,抢答,(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几? 老师刚才问了几个问题?请一学生回答:你最后回答几?

  再玩一遍。(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几?老师最后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1+1=?就是嘛,所以认真听讲很重要。如果你听得不仔细,再聪明也答不上来。

  一、 导入新课

  1.通过课件在大屏幕上逐一出示几张小孩子开心笑的照片,猜猜他的岁数

  大约是多少岁,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课件出示4位小朋友和他们名字丁丁,亮亮,欢欢和灵灵),你来猜猜看,他们今年几岁呀?你怎么知道的?从哪儿看出来是*岁?(从牙齿上看出来今年**岁了。)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师:确实有的时候从牙齿上也看出一个人的年龄。你知道吗?咱们一生中要长出两副牙齿,从一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可是这个牙跟我们的时间可不长,从6岁开始呢小朋友的乳牙就一颗一颗地掉了,到12岁的时候会全部掉光,那个时候就能长出一副新的牙齿,叫做恒牙。所以刚才同学们猜他们的年龄是6~12岁之间都是有道理的。(播放课件声音:我7岁了,我换牙了)

  同学们,请你们看看同桌的乳牙和恒牙,并大声地告诉其他同学,你几岁了,你换牙了吗?(板书:我换牙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了解同学们的换牙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1)介绍换牙期间对牙齿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想了解同学们的换牙情况。

  师:恒牙大约在14岁之前会全部长齐,所以换牙期间对牙齿的保护尤为重要。这是在换牙过程中因为不注意而长出来的牙齿。(课件出示蛀牙图片)为了研制出一种高效的儿童牙膏,科学家们必须了解小朋友们的换牙情况!今天,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任务来的!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换了几颗牙?

  (2)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换了几颗牙,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贴上0颗,1颗,2颗,3颗,4颗,5颗……

  --万一有一种学生没有说,可以在让学生帖笑脸时教师自然引出,几颗牙的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的方法。

  (1)我看了同学们黑板上的这些情况呀,我想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你想知道什么呀?这可把我们难住了,怎样才能知道换每种人的有多少人呢?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咱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用什么办法能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等等等等。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样?看看他说的方法你会不会,咱们呆会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调查办法最多?快说说,怎么调查每种情况有几人?小组一起说一说,

  (3)全班集体交流

  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生可能会说:把几颗牙的围在一起。 师板书:分一分

  在几颗牙的上面打个☆。 师板书:记一记

  老师说没有换牙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同学们就举手。 师板书:数一数

  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办法,咱们小组内一交流,大家就想到办法了,本来一个人只有一个办法,你一个我一个,一交流就这么多办法了,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好不好呀?你以后碰到什么困难,就几个人一起讨论讨论。

  2.选择合理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1)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分一分,记一记,数一数。那么哪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表示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呢?

  生可能会说:用分一分的方法。

  生可能会说:用记一记的方法。

  生可能会说:用数一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起把自己的换牙情况在黑板上表示出来,换了几颗牙就把自己的

  笑脸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去。

  有学生提到记一记的方法,师:那接下来老师就采纳她的意见,把小笑脸拿

  出来。问一学生,你换了几颗牙?并请他把笑脸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去。轻人上去示范。其余排着队伍上去贴一贴,比一比看谁的小笑脸排得最好

  4.认识统计图、统计表

  (1)整理统计情况

  师:经过这么一整理,小朋友的换牙人数就清楚地知道了,刚才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统计”(板书统计)。读题。

  (2)认识统计图

  刚才咱们就统计了咱们班小朋友的换牙情况,把你们的换牙情况用着这样的图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叫做统计图。(板书:统计图),问:叫什么图来着?

  刚才老师想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现在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还能知道什么?换*颗牙的有*人。

  这次不准数了,只能看一眼,你能告诉老师换哪种牙的人最多吗?没有数怎么知道?(因为他最高)用这种方法看看换几颗牙的人最少?

  小结: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

  (3)认识统计表

  师: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现在我们要把我们统计的结果告诉研制牙膏的科学家们,该怎么告诉他们呢?让老师把黑板搬过去吗?那怎么办呀?

  生可能说:1。打电话。

  2.自己记住,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师:记一记,很好的方法,那我应该怎么记呀?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统计表

  你们就这个意思,让我这么记下来,我想补充一点,在这画一条红线,你看现在这张表格是不是清楚多了?(完成统计表)

  把统计的情况画成图叫统计图,那写在表格里叫什么呀?(板书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统计表

  你看着统计表,能告诉老师换*颗牙的有几人?你还知道什么?

  5.教师小结

  这就是统计表的最大好处,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清楚各种情况的.人数,有了这张统计表,科学家们就能够根据你们的换牙情况发明出适合你们的牙膏了。我们知道第二次换的牙齿叫恒牙,你说要是这个恒牙坏了,还能再长出来吗?所以保护牙齿相当重要。那保护牙齿要注意什么呢?咱们听听科学家怎么说的(课件播放):保护牙齿要做到经常刷牙,要保持口腔清洁,不要用舌头舔新长出来的牙齿,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更重要的是不要偏食,保持营养的均衡。

  看,本来我们班的换牙情况很乱,很糊涂,让同学们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除楚,明明百百!你们说,统计的作用大不大呀?咱们可以用统计的了解咱们班的换牙情况,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也可以用到统计,想了解小朋友喜欢哪个动画片,可以统计,还有什么情况可以统计?

  三、课间操

  咱们一起学习到现在呀,我发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非常简单的数学小游戏。不过可要听仔细,认真想,否则可要出错的哦。往这边看,抢答,(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2)1加2等于几?看来认真听讲真的很重要。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操场上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师:课间休息了,瞧,操场上多热闹呀!请同学们来统计一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把他们填到统计表中。

  2.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统计各小组本节课的表现。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不少知识!一些同学因为表现优秀得到了笑脸呢!睡得到了笑脸请举手!

  师:现在老师想了解哪个小组得到的笑脸最多,表现得最好,想给他们小组颁发最佳表现奖。有什么办法?(统计)

  师在黑板上写上1、2、3、4,要求学生将得到的笑脸贴在黑板上。然后给表现最帮的小组颁奖。

  想不想让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一下你们每一小组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呢?(填写统计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

  3.课堂小结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已经用你们的表现告诉了老师们你们这节课的收获!老师觉得,你们每一个人在这节课的表现都是最棒的!希望这节课学到的统计知识能给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精彩!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

  (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二、导入: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1.把0.008米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在画成毫米比较一下,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填表。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008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008m0.08m=8mm。

  把0.008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008m0.8m=80mm。

  把0.008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008m8m=800cm。

  4.独立思考:将0.008m8m,0.008m有什么变化?

  0.008m0.08m原数扩大10倍。

  0.008m0.8m原数扩大100倍。

  0.008m8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008m0.08c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①因为0.08m的8在百分位,0.008m的8在千分位,千分位和百分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

  ②还因为0.008m=0.8cm,,原数扩大100倍。

  6.从0.008m8mm,扩大1000倍,道理是什么?从0.008m8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

  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出示例6

  降87.5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以为、两位和三位,把得到的新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87.5( ),87.5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87.5( ),87.5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87.5( )87.5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87.58.75,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

  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

  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注意添0去0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 )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 )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把下面小数中的小数点去掉,原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7 0.604 10.042 0.56 0.4002 3.48 8.0605 1.9

  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在整个学习研究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观察、操作、概括、总结,思维能力等能力。重视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应该增强数据量,让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感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内容就更加丰富了,学生很容易说出规律。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3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你知道北京是下午14:00时,纽约是几点?伦敦是几点?为什么媒体报时,总是说北京时间几点钟?想要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重要问题:

  二地方时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正午12时的规定:当太阳位于某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时,那里就是正午12时。

  想一想当地球上的某一地点处于正午12时,其他地点处于什么时间?这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吗?

  地球上相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不同经度的地区时间一样吗?

  请同学们拿出地图,想一想,某一瞬间,同一国家处于不同经度的城市的时刻一样吗?为什么?

  请做模拟实验:

  将地球仪北极朝向自己

  1在不同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2~5根)观察时间

  2在同一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观察时间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读图与填空

  地方时: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为什么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的早?(与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联系起来考虑)

  三、时区的划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地方时问题,讨论

  同一瞬间不同地方的不同时刻不同,为什么?

  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得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这个观点就是时区划分的根据。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中央经线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

  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所有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吗?

  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时区的划分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为划分的?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左右各多少度?

  计算:

  1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地时区的计算。

  2北京午夜23:00时,我国新疆、巴黎、纽约、东京、等地的时间是多少?

  四.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假如北京是5月23日下午14:00,请你对照时区图,写下此刻不同时区的日期和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办?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

  相反,向东航行呢?

  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日界线的“读图”,填空。

  拓展:有两个双胞胎在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前后出生,他们出生的时刻一样吗?出生的日期一样吗?

  提示:日界线所在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日界线西侧是新的一天的起点?人为规定的,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日界线西侧开始,自西向东每跨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到日界线东侧时加了24小时,因此到了下一天,比如日界线西侧是5月2日0点,日界线东侧是5月3日的0点,根据地球每转一圈是一天,在任一时刻,日界线以东的区域已经转过一天,进入第二天,而日界线西侧还是该天的起点。如:在东西十二区里,如当日界线西侧为上午10点时,日界线东侧也为上午10点,它却已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五一节的.讨论

  新课结束,小结

  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科学作业本上的练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来自网!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和新词,认读6个字。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人与机器人谁聪明”的讨论。

  3、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4、积累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5、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读6个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都可以做什么吗?(自由发言)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探索者1号,看看它都能做些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评议。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爆执

  3)重点指点字形:迅执爆棋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词语搭配。

  1、出示填空:

  观看摊开试探执行

  表演掌声目光棋艺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积累词语,注意词语间的搭配。)

  (五)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2、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人与机器人谁聪明”的讨论。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探索者1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一个机器人呢?(自由发言,聪明的、机智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棋艺高超的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吧。

  二、新授: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探索者1号哪儿表演得最精彩[Y1]?

  2、汇报,指导朗读,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回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它是怎样介绍的?找出关键词语。

  4、汇报,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先、接着、随后。

  5、那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自由发言。)

  6、试着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话。(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方法,达到读写结合。)

  三、讨论。

  1、你认为人和机器人谁聪明?(积极讨论。)

  2、发表看法。

  四、课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话。

  [Y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6

  活动目标:知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萌发爱北京,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自制信封,图片若干,光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引出老师的朋友-爱丽尔,读信件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这位外国朋友叫什么名字?

  小结:她不是中国人,她的家乡在美国,她听说我们中国首都是个很古老很美丽的城市,就非常的想了解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

  二、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儿吗?首都与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

  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居住、工作,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关我们国家的重要新闻、消息也从北京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每个中国人都热爱首都--北京。

  三、观察讲述,了解认识。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天安门广场",认识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具有代表性建筑,并讲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小结: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城楼。它有高大的红色城墙,顶盖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的琉璃瓦。中间挂着毛主席像。城楼两边有许多面红旗。每当重大节日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节日。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我国的领导人还在这里接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接待外宾。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那里的藏品记叙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

  2、引导幼儿参观展览,初步了解一些北京的著名建筑及名胜古迹

  (一)自由参观讲述,感受北京的美好。

  提问:你知道这是那里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讲解展板内容,为首都的美丽感到自豪。

  请个别幼儿讲解,教师总结提升。

  四、谈话讨论,激发情感。

  1、教师:你还去过北京的什么地方?请幼儿给大家简单介绍。

  2、讨论:你喜欢北京、爱北京吗?为什么?

  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领导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胜古迹。我们爱首都北京。

  五、欣赏表演,情感升华。

  欣赏歌曲《北京欢迎你》,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送给爱丽尔,欢迎她到北京旅游。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情感。

  2.通过观看DVD。理解“天安门”“红旗”“故宫”“长城”等词语的含义。

  3.使幼儿学会说“天安门”“红旗”“故宫”“长城”等词语。在交流中,要做到语言清晰,发音正确。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重点难点

  会准确的发音说出“天安门”“红旗”“故宫”“长城”等词语。

  活动准备

  有天安门内容的DVD光盘,“天安门”“故宫”“红旗”“长城”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DVD光盘。

  组织幼儿观看有天安门、红旗内容的DVD光盘。激发幼儿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面都有些什么?”

  幼儿自主回答。

  2.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北京有天安门,有红旗,故宫,长城,还有很多名胜古迹。”

  3. 师:“你们看我们的首都北京好看吗?我们的首都有很多名胜古迹,北京还有天安门,有红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新词语。

  二、学习新知。

  1. 师拿出词语卡片,教幼儿认识新词。

  2. 师:“小朋友们,来看一下老师手上的卡片,我们一起学习她的汉语名称,如:天安门、天安门、小朋友张大嘴巴跟老师一起读。

  依次教学红旗、故宫、长城

  3 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把手上的卡片放在一张桌子上,让几个小朋友上来。边听音乐便围着桌子转圈,音乐一停,老师说“天安门,天安门在哪里?”小朋友们就举起“天安门”的卡片,高举并大声读出来。“天安门,天安门,在这里。”

  游戏进行三四次,让班里所有幼儿都参加游戏。

  三、小结:

  今天我学会了………

  教学反思

  幼儿对本节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而且上课气氛很好,幼儿对祖国的山河有了很深的理解。这节活动课反应很好。

  小百科: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都、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北京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句识字

  ⒈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⒉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四、反馈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边自学课文边在白纸上画草图,好了后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反馈,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校对、指导、讲解。这样的课堂设计,使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极其周围的建筑物有初步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也巩固了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但由于本堂课的时间教师掌握得不够,前松后紧,因此,课堂上的朗读训练还是不到位。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⒈小组读

  ⒉读喜欢的段

  二、指导写字

  ⒈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书什么特点。

  ⒉教师范写,/article/有重点地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央(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霍:

  观察字形后,边示范边讲解:提土旁横宜短,竖起笔要高;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⒊学生描红练习

  三、实战活动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10 北京

  天安门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9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到首都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地位,了解“文化”、“文化活动”、“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概念,体会北京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思考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发现身边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探索北京文化,并以绘画、摄影、展板、创编小报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思考与体会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北京文化的不同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此前,我们设计了城市雕塑,表现了城市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城市的内容——以综合探索的形势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首都北京。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教材完成“小组讨论”第2题。

  (1)分组探究

  每组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各组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文字及图片,围绕图片及相关的文字探讨一下两个问题:

  ①这些图片及文字分别反映了北京哪一方面的文化活动。

  ②你认为这些文化活动时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还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教师小结

  ①北京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②教材所列涉及音乐、美术、体育、旅游、商业、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

  ③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有流行音乐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有北京胡同游等。

  2、利用各自生活经验即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完成“小组讨论”中的第1题与第3题。

  三、艺术实践

  以组为单位用各自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北京文化的艺术作品。要求充分展示组内探究的内容;可以几人合作,也可以单独制作。

  四、展示

  在黑板上及四周墙壁上展示各自作好的作品。

  五、回顾与展望

  谈话:热爱北京,弘扬文化。

  思考:对于身边不健康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文化大都市——北京

  教学反思:

  学生从图片和资料及老师的讲解中进一步了解了北京,眼中都充满着兴奋,希望以后能亲身经历,更多的了解北京。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0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句识字

  1、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四、反馈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读

  2、读喜欢的段

  二、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书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央(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霍:

  观察字形后,边示范边讲解:提土旁横宜短,竖起笔要高;方框不要充满格子,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空隙;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方字的弯度,就像一把弓。

  3、学生描红练习

  三、实战活动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附板书设计:

  10北京

  天安门

  美柏油马路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1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春节习俗,充溢了民俗文化的风情。

  教学目标

  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时的考虑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身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生动的画面(图片和课件)再现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一起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七年级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作业超市”,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

  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快来看看吧!

  录像播放:春节人们联欢的局面以和挂灯笼、贴对联、选购中国结、舞狮子、敲锣打鼓的局面。

  师: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

  生:过年了,春节到了。

  师:板书:春节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

  生1:春节可以放鞭炮

  生2:春节要贴对联

  生3:春节可以收到压岁钱

  生4:春节有许多好玩的,春节还要回老家探亲,和老家的人一起过节。

  师:提起春节,咱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件: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

  生:老北京(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

  师:想去看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身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圈出来,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点评:导课热闹而富有感染力。生动的画面随同欢快的音乐,把学生一下子带进春节特有的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师:课文读完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1:“色如翡翠”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颜色像翡翠一样青绿。

  生3:什么是腊八蒜?

  生4:就是在腊八这天泡的蒜,到了年底就可以吃了。

  师:你可真会读书,你的解答非常正确。

  生5:“截然不同”什么意思?

  (师板书:截然不同)

  生6:就是一点也不相同的意思。

  生7:冰灯是什么?

  生8:用冰做的一种灯,中间放上蜡烛或灯泡。

  生9:“守岁”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师板书:守岁)

  师:看来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明白,那一会儿我们再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守岁?

  点评:质疑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互动的空间和对话的空间,充沛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间你问我答,配合默契,合作自然。

  (二)学习生字

  师: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自身读一下。

  师:看到“假”字,你想提醒同学什么?

  生: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假,假如;一种是假,放假。

  师:谢谢你对大家的提示。[点评:点拨巧妙,回答精彩,评价亲切。]

  师:生字读得这么好,送同学一串鞭炮吧,来我们一边放鞭炮一边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好。(课件:生字游戏――点爆竹)

  生:抢读生字。(爆竹爆开,出现词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初读课文

  师: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

  (指名一排同学按自然段接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他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点评:教师不只关注发言的同学,更关注了听讲的同学。]

  师: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热闹。

  生:喜气洋洋。

  师:板书“热闹”

  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板书腊月),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

  生:结束了。

  (板书:腊月 热闹 正月十九)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腊月初八、腊月十九、除夕、大年七年级、元宵节、正月十九)

  师:老师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历,咱们来看一下,齐读一下吧。

  (课件:日历。学生齐读)

  点评:放手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有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协助学生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思路。

  (四)研读课文

  师: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局部,画画描写热闹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

  师:画完了吗?把你画的句子推荐给大家。

  生1:我喜欢除夕这个自然段,我觉得除夕很热闹。

  师:把你认为热闹的句子读读吧。

  生1:到了除夕可真热闹……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师:看来除夕的事情可真多,除夕的夜晚可真热闹。谁来把这个段落读一下?

  生:读第4自然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1: 我觉得读得不太好,他的句子读得不流利,没有读出除夕的热闹,那个“鞭炮声日夜不绝”没有读好。

  生2:我觉得读得还可以,但是他读得不够热闹。

  生3:我觉得“团圆饭”这一句应该读得很好吃,叫人很想吃才行。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2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北京亮起来了》

  学习目标:

  1、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会用“犹如”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展示,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并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图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配乐播放北京风光图。

  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们想说什么呢?(生交流感受)

  3、说的太好了,连北京听了你们的称赞也打开大门来迎接你们呢!听,(音乐:北京欢迎你)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1、你们把词语掌握的很好,现在请打开课本50页,我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哪句话写出了整个北京城夜晚景色的特点?(指名分段读课文)

  2、谁找出来了?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老师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2、谁能把这两段完整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当你站在天安门城楼,等啊盼啊!夜幕终于降临,北京一下子亮起来了,读出此时你心中的欣喜和惊叹!谁来读给大家听?

  4、读第一句时就像你在给大家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听老师读。谁再来读。

  5、最后一段要读准感叹号!齐读。

  (二)课文从不同的景点写北京亮起来了,你再读读课文2—5自然段,从哪儿最能感受到北京夜晚的明亮和辉煌?

  1、学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2、谁来说?(指名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第一个景点:长安街

  1、生:我从长安街这一段可以感受到北京的明亮和辉煌。

  师: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哪几个地方?

  2、指名说:(一共有三句话。分别写了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和广场四周。)

  3、现在我们先走进北京城的中心、夜晚的长安街,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第一句:长安街花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指名读。)

  4、谁知道什么叫银河?

  5、夜晚的长安街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图片。(出示图片:这数不胜数的照明灯和一闪一闪的车灯汇集在一起,使长安街灯光闪烁、灿烂无比,就像天上那美丽的银河落了下来!)

  6、谁能读好这句话?

  7、请听老师读。

  8、再指名读、齐读。

  9、夜晚的天安门城楼又是什么样的呢?请读第二句话(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10、出示图片:这就是夜晚的天安门城楼,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明亮耀眼,所以说她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11、再读这句话。

  12、(出示图片)再看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13、(出示句子: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谁能读好这个长句子?指名读。

  14、(出示第二自然段)谁能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下来?

  15、夜晚的长安街真美呀!谁再来读?

  16、男女生比赛读。

  17、老师读前面写地点的词语,你们和老师接读。

  18、老师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一句“北京亮起来了”你们再和老师接读。

  19、让我们把这明亮、辉煌的长安街永远印在脑海中吧!背诵这一段。

  第二个景点:环形路

  1、师:其实,北京的环形路在灯光的映衬下,也显得明亮辉煌。快来读读这一段吧。

  2、出示句子: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犹如”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换个词语来理解?(仿佛、好像)谁能用它说句话?

  3、请看图片(出示图片)这就是街道上的夜景,你看后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4、把你的感受送如文中,再读这一段。(自由读)

  5、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齐读)

  第三个景点:王府井、西单商业街

  1、你还从哪儿体会到北京夜晚的明亮辉煌?(指名说第四自然段)

  2、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3、出示图片(新旧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图片对比)

  师:请看,这是以前的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这是经过改造以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两相对比,你有什么感觉?(现在的大街比一样的更亮了,更美了,更新了。)师:这就是“焕然一新”。

  4、谁再来读这一段?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能让我们感觉到大街的焕然一新。

  5、什么是“不夜城”?指名说。

  6、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为什么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是“不夜城”?

  7、谁再来读,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她那迷人的风采?

  8、齐读。

  第四个景点:故宫

  1、对北京的故宫,你又了解多少呢?(出示故宫的图片)指名汇报查资料情况。

  2、是呀,故宫历经明、清两代,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是古老的。可书上为什么说她变得年轻了呢?(出示句子: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它,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请你读读课文,再读读老师出示的这句话,你发现它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吗?(生读课文,发现“它”用错了,书上是“她”字)

  3、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呢?

  4、你能读好这个长句子吗?谁来读。

  5、你读得真棒!谁能领读?

  6、在灯光的照射下,多么美丽迷人的故宫呀!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吧!

  三、拓展训练

  1、同学们,世界处处都有美,需要的是你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家乡——安阳,也正在飞速的发展着,安阳的夜景更是另一番风味,咱们现在就去瞧瞧。

  2、放安阳夜景片

  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游览安阳时也曾经这样说过。那你能用上我们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安阳夜晚的美景吗?

  指名说:

  四、总结

  大家说得真好啊!实际上,不仅北京亮起来了,安阳也亮起来了,祖国各地也都亮起来了。这“亮”不仅指的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这“亮”还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各地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相信等您们长大了,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明亮,更加辉煌!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3

  【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前两句写黄河的绵长、泰山的高耸,赞美了中原沦陷区山河的雄伟,对其

  长期沦于敌手深感痛心。后两句写人民在沦陷区眼泪流尽,年年盼望宋朝的军队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可年年盼不到。表达诗人

  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置故土百姓于不顾的南宋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诗人终生未见河、岳,遗民世代盼望王师,南

  北两地要求恢复统一的心情是一脉相通的。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骤(zhòu):1.(马)快走。如:驰骤。2.急速。如: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本文取此义。

  缀(zhuì):1.用针线缝合。如:缝缀。2.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3.装饰。如:点缀。

  棂(líng):旧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棂。

  二、词语识记

  骤然:突然。 吃惊:受惊。

  三、预习效果反馈

  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

  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被称为 第一人。

  2.本诗写于 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 到 插队的情形。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迷惘,失落

  离开北京——抒写依恋之情

  清楚,明白

  (二)段落层次

  1.第1节:开门见山,写 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 和离开时的 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之情。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

  达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

  ,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写作借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来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

  北京!”这样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是同学们需学习借鉴的。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

  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

  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传达出心声:脚下的

  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Ⅳ.当堂练习

  1.假如你要去异地,临别时对前来送行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2.第4节说“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请说出要发生什么事?

北京教案范文集合 篇14

  【活动目标】

  1、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

  3、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磁带。录音机。

  3、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4、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

  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

  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

  3、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4、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④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⑤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⑥“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5、学习舞蹈。

  ⑴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好)

  ⑵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6、小结舞蹈

  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学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7、总结:

  ⑴除了藏族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那些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们大(1)班的小朋友帮他们画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愿意吗?(愿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各民族服装。

  8、评价幼儿作品。

  来,举起你们给那些兄弟姐妹画的衣服来看看,画得真漂亮呀。我们把你们给民族娃娃画的衣服,送到天安门去给他们,好吗?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