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
范文 |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精选12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1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学习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2. 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四、学习方法:朗读学习法。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学生小组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前准备 :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行道树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诵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简要陈说理由。 三、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寻找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四、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4、本文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 五、品味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你理解起来有难度? 六、课内练习: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红花草 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喂得像红玛瑙,真美。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那如火如荼的生命力,更在于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何等蓬勃!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蕊深蕴着醇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渗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癫狂,终日绕着她采蜜。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萌出那琥珀色的柔光。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1、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 2、红花草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分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 a.由远及近时间顺序 b.由外到里空间顺序 c.由近及远时间顺序 d.由里到外逻辑顺序 3、红花草的一些品德与人类的哪些崇高品格相似?完成下列表格,字数不要超过方格范围。 红花草 人类的崇高品格 ①敢斗残冬 ②无意争春 一心酿蜜 ③死得其所 给土增肥 4、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七、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发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八、作业: 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牙龈 ,自豪 解词: 堕落: 繁弦急管: 点缀: 深沉: 第2课时:指导自读《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真好 学习过程: 一、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2、作者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那么文中详细叙写了哪两次“第一次”的人生经历?请加以概括。 二、合作探讨:本文中有哪些词语你认为难以理解或很有意义?小组交流。 1、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文中写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时选用的“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三、自由发言: 1、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尝试? 2、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看谁讲述精彩。 四、课内练习1: 请学生熟读短文两篇,仿照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______硕大的_________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3)__________________只是一种点缀。 (4)__________________值得低回品味。 (5)第一次看到_______________,但觉__________________。 (6)愿你珍重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给_________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课内练习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1、下面是选文1段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 a.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b.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c.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 d.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____________: 2、课文开头既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②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彤彤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选文2段中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堂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属于人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因为它蕴蓄着深沉;行道树的形象是感人的,因为它是无私奉献者的写照。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同学们诵读体会这句格言的意义,品味充满理想与信念的人生境界。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2四十九中学 马莅尔 一、教材分析 《行道树》选自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荫,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为奉献者的象征。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心声:以奉献为神圣,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文中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反复咀嚼,就能理解奉献者的崇高灵魂,就能感受无私者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理念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行道树》,我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的奉献,获得的是深沉与神圣,同时又是承受痛苦为代价的。这,就是人生课堂上的选择。理想与信念,既然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因此,学习 本文就是在与一颗高尚的心灵对话,就是在认识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着地奋斗不息。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相当有益处。 2主动质疑,逐步学会探究,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与阅读反思,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鉴于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的设想是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开掘学生探索研究的深度,使之调动生活体验,全方位阅读。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联想仿写与联想佐证,这无疑是沟通语文与生活的一种渠道。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烈,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绝不会等闲视之。但是,他们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借助学习的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奉献者的精神之美, 生发起他们同样美好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奉献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关键 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亮点:激发想象,仿写名句 (三)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 教者 马莅尔 单位 哈市49中学 课题 行道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奉献者的崇高品格,激励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学关键 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亮点:激发想象、仿写名句 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 教学程序 导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展示图画、板书课题、展标;学生赏画、读标、入境 自主学习:1段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明确朗读要求,提出问题,组织交流;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积累词语、感知内容 2自由朗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 ;教师指点朗读不当之处,激励性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3说明喜欢的理由,并朗读相应的语段;教师 恰当鼓励、适时点评,为学生朗读配乐; 学生解说,朗读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发现疑难问题,探讨研究;教师说明要求、巡回指导、组织合作与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品析关键语句或语段,质疑互答,感悟 拓展延伸 :1学习文章写法,选取语句或语段、仿写;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选句或段,仿写 2自我演读;教师倾听,点评;学生朗读或听读 总结反思:请用简炼的语言总结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教师倾听学生小结,并总结,听歌感受奉 献者精神 ;学生小结,听歌,感受行道树精神 板书设计: 行 道 树 张晓风 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 奉献者 { } 奉献精神 制造清新,献出浓阴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3【课堂实录】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兰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男生答: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 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还能说得再细致具体一些呢? 女生答: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 师:说得太好了。你喜欢这些行道树吗? 女生答:喜欢。 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全班答: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喜欢兰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喜欢的行道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二、朗读练习,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学生读完课文后,马上就有人举手发言) 生:本文给我们介绍了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生: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师:好!两位同学分别从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来谈,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书中圈点勾画,很快,又有学生举手) 生(1):我最喜欢第3自然段,因为这段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 师:你能把这段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生(1)朗读第3自然段,读完之后全班鼓掌)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的掌声是给你最高的评价。(全班同学再次鼓掌)我们再请一些同学来谈一谈,读一读。 生(2):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它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生长的环境。我喜欢其他树生长的环境,更喜欢行道树的生长环境,它懂得奉献。 师:说得太好了。你把这段也读一下吧。 (生(2)朗读第2自然段) 师:她读得如何?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3):她读得没节奏,没感情,声音小。 师(笑):哦,是这样的吗?你给我们读一读吧。 (生(3)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学生鼓掌) 师:读得好!朗读不光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还要有感情,语调抑扬。下边的同学可得多注意朗读要求,向他学习啊。请同学们继续谈。 生(4):我喜欢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 师:你读来听一听。 (生(4)读。全班掌声鼓励) 生(5):我喜欢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清晨。 (生(5)朗读第5自然段。同学鼓掌。师环视教室,无人举手,便再次强调朗读的要求,然后要学生再齐声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大家还是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 师:现在请各组把你们“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集体探究。 生(1):我们的问题在第3自然段。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太有深度了,我们得好好探究一番。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究? 生(2):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生(3)(补充):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 师:在课文中能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吗? 生纷纷答:能。“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 师:很好。“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这份痛苦带来怎样的深沉? 生(4):“制造清新”。 生(5)(补充):“勤生绿叶”“献出浓阴”。 生(6):给市民带来快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加点的词语系板书部分,下同)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生纷纷答:“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师:对啊,是“以苦为乐”的精神,是“奉献精神”,那么,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叫什么人? 生(7):“好人”“伟大的人”。 生(8)(补充):“大写的人”“奉献者”。 师:答得太好了。是的,这些人叫奉献者,行道树象征了这种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同学们下去搜集一下,写在素材本上。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提问题。 生(9):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10):“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是行道树的主观感受。 生(11):我觉得这里的“堕落”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堕落”不同,它是行道树同森林里的伙伴相比较说的,好像是一种幽默的说法。 (师肯定。学生继续就“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集体探究) 生(12):我们组认为第4自然段有两句话不好理解。“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生(13):这是假设。 师:只是假设?能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思考。 生(14):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师:回答得有道理。要理解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结合课文,看看前后是怎么说的。这就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学们继续提问题吧。 生(15):我们的问题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 师:大家认为这两个词矛盾吗? 生齐答:不矛盾。 师:为什么?谈谈理由吧。 生(16):不矛盾。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生(17):“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 师(指着板书):对,“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这时铃声响了) 师:今天我们就探究到这儿。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下来继续探究交流。下课。 附板书: 行道树 张晓风 (象征奉献者){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 制造清新,献出绿阴}奉献精神 【评点】 《行道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改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康念菊老师的这堂课,是我们实验区初一语文的一堂研究课,它给我们参加实验的老师很好的启发,对我们如何进行课改试教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其主要特点有: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开始时用该班学生的一幅画引入,让学生说出画的内容,这种方法很好。因为这张画是他们熟悉的同学画的,他们感到亲切,产生了学习的冲动和兴趣,这样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的开展做好了第一步。 2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 过去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喜欢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并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其实,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只是就课讲课,是把一篇整体的美文大卸八块,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使学生学来感到枯燥厌烦,这正是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体现,也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的状况。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语文课改必须摒弃的。康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对过去的所谓的“规律”的反动,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3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康老师的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感悟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按四人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学有了它独特的神韵了。 4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这堂课的朗读训练和对课文的研讨,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上。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随时作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康念菊 戴伟)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4《行道树》教学设计 认知领域:a.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要养成书法练字习惯。 b.快乐读书,有感情朗读全文,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c.能找出“文眼”句,并指出它的关键词。 情感领域:学完课文之后,能多角度说出类似行道树的人和事物。 技能领域:能小结本文的写作技巧,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咀嚼“神圣”“痛苦”“深沉”三个关键词、领悟“文眼”句,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教学步骤: 一、一分钟在生活中学语文 主题:张扬个性我要说 要求:一句话说保亭,你当导游愿意吗? 二、导语设计: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立在公路两旁的树叫什么树吗?那你们想不想了解行道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 2、作者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作者)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需要积累的词语,结合注释和词典,疏解字词。 2.一分钟书法练字主题:施展特长,我要写。要求:踏踏实实做人,工工整整写字。 3.朗读感知课文主题:读书使我快乐,我要读。 要求:1、学生自选自读一句。2、推荐两名学生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说说行道树在城市里干什么?没有行道树会怎样? 2.研读主旨句,合作探究 (1)课文用什么词来形容行道树的事业?v(神圣——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2)从事“神圣事业”的行道树在城市里生活得怎么样?重点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一身烟尘寂寞孤独苦熬玩凉凉的云繁弦急管灯红酒绿) (3)面对痛苦行道树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这说明行道树具有怎样的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4)、拓展运用 a、本文只是在赞扬行道树吗?(不是)。是在借行道树赞扬奉献者,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你发现身边的行道树了吗?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b、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写法. 1、本文以第几人称来写行道树?这样写好吗?-----用拟人手法、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使文章更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 2、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中行道树作为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更加鲜明(文中有两处对比) a、行道树与原始森林中的同伴在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方面的对比 b、行道树在孤独中苦熬与人们沉浸在欢快的夜生活中进行对比 本文运用什么写法突出文章中心? --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布置作业 (1)课外摘录有关“人生与奉献”的名人名言。 (2)寻找生活中事物,赋予其特殊的品格,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五.小结全文 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因为它蕴蓄着深沉;行道树的形象是感人的,因为它是无私奉献者的写照。 六、告别语:我们临高角是红色旅游景点,欢迎同学们来到热血丰碑公园! 板书设计 神圣——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行道树 痛苦——满身烟尘,寂寞孤独 张晓风 深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奉献者 (托物言志) 《行道树》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一分钟生活中学语文”专题。只重说,不求说好。学生说多了,自然会好;“一分钟书法练字”专题。只重学,不求评,只要每节课学生想写,三年后中考学生就不会在有“龙飞凤舞”。“五分钟快乐读书”专题。只求快乐读书,不谈优劣,师评十秒钟不如再让学生多读十秒钟,只要快乐读书,学生没有读不好的。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5黄山二中 方金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 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见教学目标 “2”。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我们每天漫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它是我们熟悉的朋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简评学生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中国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明确课题及简介作者。略 三、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四、倾听行道树的心理话,走进行道树的内心深处 (一)、学生朗读课文。(自荐读课文)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二)、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品味语句。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五、诉说我们的心理话,反思我们的言行 听了行道树的心声,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完成下面练习: (一)、以山中的树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二)、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先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同桌位之间交流,准备在班上发言) 六、拓展联想。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七、作业 。结合课本p35的两则资料,写一篇读后随笔。 作者邮箱: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6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行道树》。 一、教材来源 《行道树》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描绘了以制造清新,献出浓阴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树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理念。本文还通过行道树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表现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精辟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教学时应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七至九年级这一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一切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又住住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要借助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组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 知识和技能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研究的习惯,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读、体味、领悟是学习的重点,理解无私奉献者形象是学习的难点。 五、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1. 教法设计 ①情景创设法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握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贴近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②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默读、朗读、赏读、品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③对话互动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学法指导 ①圈点批注法 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就动脑动笔的习惯。 ②探究阅读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设置情景:炎炎夏日,当你走在光秃秃的道路上你的感觉是什么?烈日当头, 当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2. 多媒体显示行道树,学生用优美的词语形容,揭示课题。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初步感知行道树的作用,形成与文章感情相一致的价值倾向;同时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课前预习 对照导语,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词典正音释义。运用文中优美词语,写一段表意完整的话,课堂交流。 2. 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写法内容情感等方面谈整体感受。 [引导学生逐步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片段练习,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明确学习方向。并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赏读课文,感悟情感 1. 小声朗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并在旁写上感受。 2. 学生朗读喜欢的句子和语段(朗读时要说出欣赏的理由)其间可用学生赛读,师生赛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发音、停顿、语速、语调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朗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要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方式(如喜欢的方式,擅长的方式,独特的方式等)表达出对朗读内容个性化的反应。叶圣陶曾说:“就是好好读书,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本文文质优美,篇幅短小,适于朗读。学生朗读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中间可启发学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理解它,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思索) 2. 找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堕落 ”一词应如何理解?②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③、“忧愁”和“快乐”是否矛盾?为什么?④、“神圣”、“痛苦”和“深沉”的含义是什么?⑤文章运用了几处对比?有何作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 3. 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纸条的形式交给老师,再在全班集体讨论。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目标。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主动的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长短的思索,有了困惑而没法解决它,到讨论时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叶圣陶语)]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 学生扮演“行道树”、“记者”和“主持人”,由“记者”采访“行道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 由树到人 你觉得本文只是在写树吗?你是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举出例子来说明?(播放徐本禹、雷锋资料,帮助理解) 3. 设计广告词和标语 设计一到两句广告词和标语,来表现行道树的内存形象和崇高精神。(学生设计时播放音乐《好大一棵树》)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将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引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去。“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 (六)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自行小结,可从方法、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束本文的教学: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奉献中大放异彩。 [让学生谈学习收获,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整理小结的习惯,通过充满激情的语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内涵,升华情感。让学生做一名行动者,自觉投入到无私奉献者的行列中去。] (七)附时间安排和板书设计 1. 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赏读课文,感悟情感(10分钟)-------品读课文,合作探究(14分钟)-------实践活动,拓展延伸(10分钟)---------归纳小结,升华情感(3分钟) 2. 板书设计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7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课文《行道树》为例谈谈。 《试教通讯》2001年第9期(中学语文专辑)中登载了《行道树》的课堂实录和评点,它是作为新教材实验区的一堂研究课和课改试教较好的范例而出的。这堂课上,学生进入课文一读完它,“马上就有人举手发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给我们介绍了行道树的奉献精神”,老师不仅给予了肯定,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做出了这样的归纳:“文章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课堂的一开头学生就引入到这样一个狭窄的圈套式的思维中去,还谈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实这堂课为什么上成这样,我也找到了依据。在同一期中刊登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二单元》一文的“单元编写意图”中有“《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的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语文课本此文的导读也有:“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的句子。这样看来,老师和学生是否都无所适从了呢? 通过解读新课标,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这里引发出来这样几点思索: 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行道树》一文作者张晓风,中国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则在总是微笑轻柔的姿态,永远善意的呈现事与人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二则擅于将身旁切近实际的经验,由小见大,亦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行道树是在与环境的和睦相处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娱乐和心灵的满足,那么我们为什么单单只将它看成一个奉献者呢?它也可以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说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点就是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的问题。无可否认,教学参考资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节省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时间,帮助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补充。但我们应当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参考就不能是标准,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实际教学的指挥棒,更不能将之奉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论的文字的摆弄,而疏于对文章本身的独立思维。正确运用教学参考资料,应是在教师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价值,体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选择地使用,见解不同或是考虑不周的地方,进一步的思考,触发新思维,得到新教训,也可以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内容提出预设,再考虑教学,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张晓风散文论》中说她“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树》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广阔地定位于“生命价值”,不就比一个概念性的“奉献者”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范围更大些么?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看教学参考资料当作是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编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补互启,那么教师才会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方式的深刻意义,及优秀教材和学生人文体验过程中教师的关键与枢纽作用。 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新世纪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更广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网络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多样性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使自己在新的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这样就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老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盈,就会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的精神领域,自然增长他们的人文素养。就像张晓风,文风“亦秀亦豪”,东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织烙印,其作品中对自然万物宗教性的虔诚的情感和对故国刻骨铭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我们有了解.深思与体会,就不会将《行道树》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而应是从生命价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体味作者的思想艺术境界。 新的语文教改的车轮才刚刚启动,牵动我们思索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获知,要想推动这时代的车轮,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开束缚思想的绳索,甩开难于割舍的依赖,用心倾听内心自然的箫声,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下,与课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乐与慰藉,在洋溢着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着高旷的境界不断升华。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8黄山市歙县森村中心学校 程美好 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品味本文诗一般充满哲理的语言。 2、学习作者借行道树自白,抒写奉献者襟怀的写法。 3、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4、学习本文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 1、 导入 课文:(由上一课《紫藤萝瀑布》的托物言志导入 。) 2、 朗读感知: ①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②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③全班齐读,体会感情。 3、 质疑探究: 小组交流,质疑解答,不能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问题设计: ①“堕落”一词如何理解? ②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③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为什么“别人不迎接太阳”,我们要“把光明迎来”? ⑤“忧愁”,“快乐”是指什么? 4、 体验与反思: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吗? 5、 总结归纳: 6、 作业 : 二、 课堂实录片断: 师:现在请各组把你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1: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太有深度了,我们得好好讨论一番。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2: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生3: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所以说是痛苦的。 师:文中能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吗? 生4:能。“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 师:很好。这些痛苦能带来怎样的深沉呢? 生5:“制造清新”。 生6:“勤生绿叶”“献出浓阴”。 生7:给市民带来快乐。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生纷纷答:“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师:对。那么,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叫什么人? 生8:“伟大的人” 生9:“大写的人”“奉献者” 师:答得太好了。是的,这些人叫奉献者,行道树象征了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下,写在素材本上。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提问。 三、 课后反思: 《行道树》是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名篇,借“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行道树之口,表达“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深刻哲理,抒写了奉献者的美丽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节课有如下特点: 1、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感悟上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文本的撞击,与老师的撞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撞击,都是在思考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体现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学有了它独特的神韵了。 2、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 过去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喜欢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并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了。其实,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堂课,它就违背了所谓的“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3、处理好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这堂课的朗读训练和对课文的研讨,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随时作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也是如此,再精彩的课堂都有它的不足之处 1、导入 教学。这节课中的行道树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老师可以在上课的前5分钟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行道树下,仔细观察和体会一下行道树的特点:如满身烟尘,献出浓阴等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阅读教学作铺垫。这样,不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素材积累:这篇课文其实就是用象征的手法,来赞颂行道树的奉献精神。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去搜集类似的素材。如借荷花可以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借菊花可以表现自己的坚贞不屈;借大海可以表现自己的博大胸怀;借小草可以表现默默无闻等等。这样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理解象征手法,更灵活地掌握并运用它。 2005.10.25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9四十九中学 马莅尔 一、教材分析 《行道树》选自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荫,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为奉献者的象征。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心声:以奉献为神圣,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文中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反复咀嚼,就能理解奉献者的崇高灵魂,就能感受无私者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理念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行道树》,我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的奉献,获得的是深沉与神圣,同时又是承受痛苦为代价的。这,就是人生课堂上的选择。理想与信念,既然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因此,学习 本文就是在与一颗高尚的心灵对话,就是在认识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着地奋斗不息。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相当有益处。 2主动质疑,逐步学会探究,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与阅读反思,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鉴于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的设想是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开掘学生探索研究的深度,使之调动生活体验,全方位阅读。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联想仿写与联想佐证,这无疑是沟通语文与生活的一种渠道。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烈,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绝不会等闲视之。但是,他们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借助学习的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奉献者的精神之美, 生发起他们同样美好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奉献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关键 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亮点:激发想象,仿写名句 (三)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 教者 马莅尔 单位 哈市49中学 课题 行道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奉献者的崇高品格,激励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学关键 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亮点:激发想象、仿写名句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导入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教师展示图画、板书课题、展标;学生赏画、读标、入境 自主学习:1段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明确朗读要求,提出问题,组织交流;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积累词语、感知内容 2自由朗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 ;教师指点朗读不当之处,激励性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3说明喜欢的理由,并朗读相应的语段;教师 恰当鼓励、适时点评,为学生朗读配乐; 学生解说,朗读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发现疑难问题,探讨研究;教师说明要求、巡回指导、组织合作与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品析关键语句或语段,质疑互答,感悟 拓展延伸 :1学习文章写法,选取语句或语段、仿写;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选句或段,仿写 2自我演读;教师倾听,点评;学生朗读或听读 总结反思:请用简炼的语言总结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教师倾听学生小结,并总结,听歌感受奉 献者精神 ;学生小结,听歌,感受行道树精神 板书设计 : 行 道 树 张晓风 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 奉献者 { } 奉献精神 制造清新,献出浓阴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107.短文两篇 2004年10 月 日星期 课型:讲读课 设计者:高仁设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 进行强化训练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11《行道树》是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全文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 一、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 作为树,它们的家本来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那儿空气清新,树香袭人;它们本应像同伴那样在家中“吸露”,“玩凉凉的云”,听小鸟唱歌,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它们离开了家,离开了同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成了一列行道树,这个它们没有想到——“竟然”,它们也曾为此而悲——“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但是它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作出这种选择是艰难的,惟其艰难,才更体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服于它。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当你处于不可选择的境地时,勇敢地接受它吧,那样你的生命将拒绝平庸。 二、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 选择了行道树的生活,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就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外在的和内心的。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惟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没有了往日青翠的外衣,这是外表变化带来的痛苦。白天,它们默默迎接朝阳,奉献清新的空气,阻挡风沙的侵袭,没有人在意这些,更没人了解它们的奉献。夜幕降临,当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时它们却“在寂静里”;当整个城市里“红灯绿酒”时,它们却静立在“黑暗里”,两相对比,使行道树们付出却得不到人们认可的痛苦和孤独之感更加强烈。当整个城市喧嚣退尽,人们酣然入梦时,它们仍处在痛苦的煎熬中,“牙龈咬得酸痛”一直到天亮,这是漫长的煎熬啊,然而痛苦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只会使它们意志更加坚强,信念更加坚定,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选择做行道树,为城市奉献一切这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不是吗?惟其经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才更加凸显了它们奉献精神的可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正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只因为年轻啊》,张晓风) 三、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行道树们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它们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奉献着,牺牲着:“当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时,它们精神抖擞地站成一列,为城市迎接第一缕曙光;“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但它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当别人为它们作行道树而大抱同情时,它们却了无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天献出浓阴”,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把自己全部奉献出去,这是它们的执著追求,因为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它们以无私奉献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如果别人都不迎接太阳,“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它们把以无私奉献造福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快乐,能使“一个早起的孩子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它们最“自豪的时刻”。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因而才使它们的奉献更有意义,更显珍贵。奉献的过程是痛苦的,奉献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行道树》正是通过“行道树”这一平凡物象的描写,形象地阐释了生命价值的三个层面: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从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辉,给人一种哲学的美感。 (《行道树》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张晓风/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设计 篇12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课文《行道树》为例谈谈。 《试教通讯》2001年第9期(中学语文专辑)中登载了《行道树》的课堂实录和评点,它是作为新教材实验区的一堂研究课和课改试教较好的范例而出的。这堂课上,学生进入课文一读完它,“马上就有人举手发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给我们介绍了行道树的奉献精神”,老师不仅给予了肯定,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做出了这样的归纳:“文章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课堂的一开头学生就引入到这样一个狭窄的圈套式的思维中去,还谈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实这堂课为什么上成这样,我也找到了依据。在同一期中刊登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二单元》一文的“单元编写意图”中有“《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的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语文课本此文的导读也有:“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的句子。这样看来,老师和学生是否都无所适从了呢? 通过解读新课标,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这里引发出来这样几点思索: 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行道树》一文作者张晓风,中国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则在总是微笑轻柔的姿态,永远善意的呈现事与人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二则擅于将身旁切近实际的经验,由小见大,亦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行道树是在与环境的和睦相处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娱乐和心灵的满足,那么我们为什么单单只将它看成一个奉献者呢?它也可以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说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点就是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的问题。无可否认,教学参考资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节省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时间,帮助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补充。但我们应当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参考就不能是标准,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实际教学的指挥棒,更不能将之奉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论的文字的摆弄,而疏于对文章本身的独立思维。正确运用教学参考资料,应是在教师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价值,体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选择地使用,见解不同或是考虑不周的地方,进一步的思考,触发新思维,得到新教训,也可以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内容提出预设,再考虑教学,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张晓风散文论》中说她“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树》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广阔地定位于“生命价值”,不就比一个概念性的“奉献者”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范围更大些么?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看教学参考资料当作是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编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补互启,那么教师才会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方式的深刻意义,及优秀教材和学生人文体验过程中教师的关键与枢纽作用。 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新世纪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更广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网络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多样性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使自己在新的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这样就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老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盈,就会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的精神领域,自然增长他们的人文素养。就像张晓风,文风“亦秀亦豪”,东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织烙印,其作品中对自然万物宗教性的虔诚的情感和对故国刻骨铭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我们有了解.深思与体会,就不会将《行道树》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而应是从生命价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体味作者的思想艺术境界。 新的语文教改的车轮才刚刚启动,牵动我们思索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获知,要想推动这时代的车轮,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开束缚思想的绳索,甩开难于割舍的依赖,用心倾听内心自然的箫声,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下,与课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乐与慰藉,在洋溢着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着高旷的境界不断升华。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