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曹刿论战》译文 |
范文 | 《曹刿论战》译文(精选17篇) 《曹刿论战》译文 篇1曹 刿 论 战 选自《左传》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2000/05/01 《曹刿论战》译文 篇2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学习难点: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讲解。 知识链接: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直至汉末。 一、预学思考: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意。 曹刿( ) 又何间焉( ) 鄙( ) 徧( ) 玉帛( ) 登轼( ) 辙( ) 盈( ) 靡(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二、导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3、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三、点拨精讲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四、延伸拓展: 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以弟苻融为先锋,于八月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8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5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10名大将,5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15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然而,晋军的胜利并非因其军队较秦军精良,而是胜在秦军过于轻敌以及传令系统不够完善,当时两军太过靠近淝水岸边,两方无法于陆地上作战,恐将形长期的消耗战,晋军遂要求对方稍微后退以便双方交战,苻坚不顾将领反对下令后退,由于秦军人数过多,导致误传军令,后方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军阵涣散,晋军这才借机趁乱进攻取胜。 五、小结:1、翻译 2、几个问题 3、朗读背诵 《曹刿论战》译文 篇3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指导预习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辙( )乱旗靡( ) 肉食者鄙( ) 2、填空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 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 ,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 写的 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衣食所安——( );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神弗福也——( ); 小大之狱——( ); 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 ); 公将鼓之——( ); 公将驰之——( ); 彼竭我盈——( ); 故克之——( )。 三、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练习巩固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划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8.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拓展延伸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 ( )2.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 ) 3.赖以示予 ( )4.不然,吾几失之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一句中。 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 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指导预习 1、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3、翻译下列句子。 (1)小信未孚。 。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教学过程: 一、 第1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思考: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指出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 ③庄公的态度?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 ”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第3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 ②一“未可”为何?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 ④二“未可”为何? ⑤后为何又“可矣”?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 追击时机——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曹刿请见 (4)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 二层 。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拓展延伸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 ②迨能倍诵乃止 迨: ③迨能倍诵乃止 乃: ④咏其文 咏: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写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其中化用的表现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是 第三课时 总结复习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总结本文写作特点,重点句式及词语。 二、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指导预习 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二、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 练习巩固 (一)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末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把序号写在例句后面的括号里。 ①例句:战于长勺。(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例句:肉食者谋之。(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登轼而望之。 d.公与之乘, 3.翻译句子。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4.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项。 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a.庄公与曹刿—同到战场指挥作战。 b.鲁军追击齐军的概况。 c.齐军气竭败退的概况。 d.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②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庄公向曹刿了解战争取胜的过程。 c.曹刿解释下视其辙的原因。 d.曹刿解释登轼而望的原因。 ③第一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 ) a.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的品质。 b.忠于庄公为国效力的品质。 c.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的军事才能。 d.辅佐庄公足以担当大任的治国才能。 5.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②夫大国,难侧也,( )惧( )有伏焉。 6.选择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____ _____”之时;鲁军追击敌军选择在“___ ______”之时。 拓展延伸 课外文言文段《义猴》读练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曹刿论战》译文 篇4【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习惯) 4、归纳法(解说:学习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 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 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曹刿论战》译文 篇5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于《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史料剪裁得当,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能的形象。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单元提示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因此,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文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加强诵读,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眼,领会全文主旨; (3)情感目标: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本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学习和重点虚词“之”“以”的用法;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虽是讲读课文,也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理清文章叙述线索、围绕全文文眼有详略的论述战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板书。 三、说学法 针对初三学生已有两年文言文学习功底,可利用课下注解和掌握的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采用讨论式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也符合新大纲中“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练习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回顾历时课本上所学的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回忆、讨论,激活其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课前预习时帮助学生正音、注重停顿,课堂上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字面意思。 (三)疏通文意:要求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展开对文言字词的谈论,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逐句翻译的枯燥及对课文的支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小组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既发表见解看法,又获取多方面信息,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教师把重点文言字词、文言现象用多媒体展示:(例如:重点实词:“专”、“加”、“信”、“孚”、“情”、“属”、“作”、“盈”、“靡”等字的含义;通假字:“徧”;古今异义词:“牺牲”、“狱”、“可以”、“虽”、“再”;词类活用:“鼓”、“福”;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虚词:“之”、“以”的用法。) (四)理清结构、明确主题: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三个部分分别在讲什么?(见板书) 2、文题是曹刿论战,但论战前还有一大段“请见”内容的叙述,在这一个部分里,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学生找出文眼。学生自主讨论,明确本文文眼,即:“鄙”和“远谋”。(提示学生文眼有贯穿全文的作用,为后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3、接下来曹刿是如何论战的?庄公又是如何回答的?曹刿又做了什么判断?(见板书) 这些问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自主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自主分析课文内容,为以后做好阅读题打下基础。 4、第二部分中,正面描写战争的内容是一笔带过的,而与文眼有关的描写曹刿和庄公指挥作战的内容却作为详写,让学生讨论得出:文眼在这个部分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见板书) 5、第三个部分用了两个发语词“夫”,给我们分析了作战中进攻和追击的时机分别是什么?(见板书) 6、为什么战前准备、战后分析取胜原因要作为详写?而战争过程要略写呢? 学生明确:围绕全文文眼的部分应该作为详写内容,与之无关的叙述就可以略写,甚至不写。即文章内容剪裁得当。 7、拓展升华: 这样的剪裁方式给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可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五、说板书设计 略 《曹刿论战》译文 篇6xx月xx日,本人在初级中学执教《曹刿论战》,这些天来,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经过反思沉淀,我最大的感受是:关注学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 教师关注学情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课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指导学生突破学习的“卡壳”,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曹刿论战》前,我认为学生在翻译、理解课文存在较大的难度确定教学目标: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第三,通过探究弱鲁国战胜强齐国的原因,进而分析曹刿的形象特点;第四,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从学情出发,在以下三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指导学生的朗读,范读课文 虽然在前置作业布置学生按要求读三遍课文,但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发现他们朗读存在没有读出感情、过段停顿不明显等问题,于是,我先让学生体会三个重点句子的感情:(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到朗读这三个句子的语气。 接着,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了课文。当我读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范读朗读得比前次好了不少。 教师在学生朗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学生就容易读顺课文。 二、组织学生合作解决翻译疑难句子 有效的合作学习扩大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 前置作业中,我设置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找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学生在交流前已经有所思考,有所准备,这为课堂交流奠定了基础。很多两小组都较为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在后来老师检查“何以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等几个句子的翻译中都能准确说出其意思,可见学生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果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目标之一,我以为衡量一节语文课的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重要条件。在问题探究环节我提问学生:“曹刿认为评什么条件可跟齐国打一仗?”有学生回答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我顺势追问那个学生“为什么曹刿认为鲁庄公回答的另外两点不能作为条件与齐国一战?”起初,学生回答不上来,我请她再读句子,引导她“‘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在曹刿眼里属于什么?”这位学生顿悟到是“小惠”。同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学生领悟到曹刿认为是“小信”。虽然在这次问答中学生没有对答如流,课堂显得不是很顺畅,但我觉得这样追问是有价值的,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依据学生的学情,我在这堂课的一些方面把握得还不够到位: 一、组织学生诵读不够充分 《曹刿论战》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学生不经过熟读,是很难理解的。在这节课,我虽然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但从头到尾学生整体读了三次,个别读了两次,朗读次数明显不足。虽说在课前要求最起码读三遍,但学生还是没法达到熟读的,这样限制了学生对的深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多用8——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比如分角色读“战前讨论”,读全文的翻译,配乐诵读全文,学生就可以熟读成诵,而到了下面环节:“理解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和“分析曹刿的形象”就有了较为充分的铺垫。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课前,我从这个班的班主任了解到:这班学生总体而言回答问题反应不快,很少在大场合上公开课,也许会有畏惧心理。在教学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纵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够高。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是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永远值得教师探究的问题。从教师层面考虑,我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原因在于: 1、教学目标是从教师角度考虑确定的,而不是由学情生成的。只有教师的“教”是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教师的“教”才能很好作用于学生的“学”。 2、教师的鼓励还不能达到“煽情”的效果。特别在课堂中间,进入学习的难点“分析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更应该用鼓动性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上课时要始终注视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用不着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领会了教材没有,在课堂上就能看出学生的脑力情况。”是的,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情,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的学习。 《曹刿论战》译文 篇7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换一个角度分析——《曹刿论战》教例评析 余映潮 [教例简述] 字词教学已经进行,记叙的线索已经点明,课文已经读午很孰,课文教学进入第二课时,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讨论本文的详略。 (详写“论”,略写“战”详写人物的“言”,略写人物的“行”;详写事物的因,略写事物的课;详写曹刿,略写庄公;详写鲁,略写齐。) 二、分析课文内容和曹刿的人物性格。在讲析中如下板书: 课文内容 故事情节 曹刿活动 曹刿性格 开头……乃人见 发生 请求入见 爱国热情(有德) 何以……请从 发展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有识) 公与……齐师 高潮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有才) 既克……逐之 结局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有学问) 三、请同学们依照老师分析曹刿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一个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认识趋于统一,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要点,形成如下板书: 故事内容 课文内容 人物性格 庄公备战见刿 三问三答 实事求是答问 虚心听取意见 庄公作战用刿 公与之乘 大胆任用人才 战于长勺 自己亲自参战 不因胜而自喜 庄公战后问刿 一问一答 为真知而求教 [评析] 这个教例的最大优点是进行了课文分析,不仅仅是单向的分析,而且是双向的分析。 从文言文教学来看,往往字词句的讲析比较认真,而课文内容的分析则比较马虎。 此教例的课文分析却相当细腻,教师不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淡化分析,也不因其只有220来字而轻率处理——认真把握分析这个环节,就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大有帮助。 从记叙文的教学分析看,很多课堂教学只济意了单向分析,简化了对课文理解的层次。如教《狠》,只分析屠夫,不分析狼;如教学《竞选州长》,只分析马克·吐温,不涉及霍夫曼之流;如教学《背影》,只分析父亲买桔的深情,不理睬“我”的“四看”更烘托了父亲的深情,等等。 此教例不仅仅分析了刿,也分析了鲁庄公并未如教参上所说的那么“鄙陋”(他的三答是很有内容的),而且贯注给学生一个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阅读内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的辨证的理解。 这个教例的另一个优点是板书设计精致。两则板书的归纳提练相当精练准确,其中第一则板书关于故事情节的划分显示出教师独到的见解,颇有新意,第二则板书则因为以鲁庄公为对象,在《曹刿论战》众多的板书中独树一帜。 《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之”是“结构助词”还是“复指代词” 《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文观止》和《古文鉴赏辞典》等很多材料中都把句子中的“之”字理解为结构助词,意思是“的”,笔者认为不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很多种,因其位置、作用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同。它的前面是动词时 ,常常用作代词,可代人或代事,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它在主谓语之间时,常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 ”(柳宗元《捕蛇乾说》);它后面涉及的对象表处所时,常常译作“到”“往”“去”等,如“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它做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词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时,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它的后面是名词时,常理解为结构助词“的”,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但有一种情况必须注意,就是当“之”字后面是“属、徒、伦、族”等这些表示某一类或某一种人或事物的名词时,“之”必须做代词,复指前面列举的内容,不能再理解为一般的结构助词。像下面这些例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2、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贾谊《过秦论》) 3、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班固《汉书·酷吏列传》) 4、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司马光《资治通鉴》) 5、齐明、周最、陈轸……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6、郯子(苌虹、师襄等)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7、吾不能不为匈奴冒顿、 突厥颉利之徒悲也。(梁启超《正统论》) 8、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司马浅《史记·孔子世家》) 9、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陈寿《三国志》) 10、吴起、孙膑、带佗……赵奢之伦制其兵。(贾谊《过秦论》) 11、至于王、谢之族,希、瘐之伦,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孙过庭《书谱序》)) 12、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刘向《说苑》) 1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韩愈《师说》 以上例句中的“之”,因为后面跟着“属、徒、伦、类”等词,所以都要译为“这些”或“那些”。再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中的“之”,后面的“属”是“类”的意思,前面的“忠”是指代庄公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尽心尽意、尽力为人民的事情,因此,“之”应该是复指代词,代指庄公提到的事情,故本句话也就可以译为--“(您提到的这些)都是为百姓尽心做事这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打一仗了”。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杜传强 《曹刿论战》译文 篇8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引入新课 二、讨论本文写作的详略安排 1.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 如何安排的? 学生讨论 后归纳: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明确: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三、讨论曾刿的性格特征 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问题设计如下: 1,学生迅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曹刿是一什么身 份的人? 2.曹刿认为赢得战争的条件是什么?你对他的看 法有何评价? 3.学生迅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5.迅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曹刿选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6.综合考虑:你认为曹刿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归纳。 四、讨论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 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有关鲁庄公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两个问题评价: 1.根据课文回答:鲁庄公懂得军事吗? 2.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肯定 学生答案中的合理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回答趋向统一。 五、课文学习小蛄 六、布置作业 《曹刿论战》译文 篇9课文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3、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分析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教师准备小黑析(语音、释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 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检查预习 1、简介《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2、语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轼(shì)旗靡(mǐ)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和重音) 4、释词: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 5、释句: a、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忠之属也 b、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c、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线索。 明确:(人物活动线索:请见—问战—参战—分析;事件发展线索:迎战—备战—胜战—释战) 四、课后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曹刿和鲁公各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 线索人物活动:请见—问战—参战—分析 事件发展:迎战—备战—胜战—释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线索 二、深入探究 a、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 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 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7、本段小结:这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b、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3、本段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c、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背诵课文。 《曹刿论战》译文 篇10教学目标: 1、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能正确翻译课文。 2、巧妙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地叙写。 3、重点人物曹刿,鲁庄公的形象分析。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 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三、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 “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 迁移积累: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 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曹刿论战》译文 篇1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21个。 2、能脱离课下注释翻译文章并背诵。 3、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性格。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两个预习作业,熟读课文和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时期,弱小的鲁国迎战强大的齐国。结果在鲁地长勺战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场战例的指挥者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 二、朗读正音: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徧 3、小信未孚 4、夫战,勇气也 5、望其旗靡 三、梳理文章思路: 请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述课文内容。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曹刿论战 四、疏通文意,积累实词 (采用质疑释疑的方法,让学生先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其它同学回答,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中间适时穿插理解实词和翻译的方法) 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1、结合词语的文言语境理解。 2、借助平时文言实词的积累,进行推断。 3、结合文言语法知识。 4、参照字形来理解。 翻译的原则。 1、直译要准确 2、句子要通顺。 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文言知识点。(有意识地落实到数量上) 重点实词(12个)间鄙遍加信孚福情忠鼓再靡 古今异义词语(3个)牺牲狱可以 通假字(1个)徧 一词多义(5个)师故请间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故而两狼之并躯如故。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既克,公问其故又何间焉?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 ……(课文中一词多义的词还有很多,学生课下积累。) 五、试背课文 六、小试身手 子鱼论战 《左传》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楚人未既济。 (2)公伤股,门官歼焉。 (3)不禽二毛。 (4)不鼓不成列。 2、翻译下列句子。 1、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3、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七、齐背课文。 八、作业 试把本文和《子鱼论战》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译文 篇12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曹刿论战》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高天兰) 《曹刿论战》译文 篇13教学设想 文章记事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注意积累重点字词,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可直接从对《左传》的介绍开始谈起,引出齐鲁长勺之战,以引入新课教学。 二简介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1.《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相关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其中字词的读音。读后引导学生解决字词读音。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刿(gùi) 间(jiàn) 褊(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靡(mǐ) 四、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后,-教师注意及时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和不足,特别注意指出学生在句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句的意思,并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 3.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的字词,如: (1)曹刿请见:曹刿请求面见。 (2)肉食者鄙:当官的目光短浅。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4)小信未孚: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4.依次思考如下: (1)“十年春”指的是哪一年?此句中解释为“讨伐”可以吗? (2)此时的曹刿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他为什么要去拜见鲁庄公?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筛选信息,只要找准相关句子,这两个题目很容易解答。 5.提问: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这一段。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学生翻译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翻译错误,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的重点字词,以加深印象。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长勺: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驰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驱车追赶。 辙:车轮行过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4.学生思考讨论: (1)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选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5.学生记忆并背诵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段,并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疏通字词意义。 3.以口头考查学生的形式,强调重点词句。 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既克:既,已经;打了胜仗后。 夫战:夫,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惧有伏焉:焉,指示代词,意为“那里”。 4.思考: (1)这一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一段写了曹刿论述了取胜的原因。 5.学生记忆并背诵第三段。 三、学生再次默读全文。思考 1.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先指名几名学生发言,然后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2.归纳中心思想。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3.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4.归纳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曹刿论战》译文 篇14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曹刿论战》译文 篇15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 (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 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 谁是主人公? 全班:鲁庄公、曹刿。 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 全班:长勺之战。 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 生(1):战前、战中、战后。 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 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 关,敢不敢过? 全班:(大声)敢。 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 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解背诵) 生(1):(插话)最讨厌背文言文。 师:(笑)千万别讨厌。文言文很有意思的。我们先欣赏课文。(课件三:课文录像) (学生看录像后) 师:课文欣赏完了,同学们自由探究一下,找出不懂的地方,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 (学生讨论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谈谈他的收获。 生(2):“肉食者”包括鲁庄公吗? 师:哪位同学帮他回答? 生(3):我认为包括。根据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禄的人。鲁庄公是一国之 君,正是“肉食者”。 生(4):包括。“肉食者鄙”, 鲁庄公正是“鄙”者。 师:“鄙”是什么意思? 全班:鄙陋,目光短浅。 生(5):这篇文章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写得好,语气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6):课后练习有这句话。(全班笑) 生(7):“彼竭我盈”是成语吗? 全班:不是。 师:应该是哪一个词? 全班:一鼓作气。 师:哪位同学用“一鼓作气”结合这次过关游戏造个句? 生(8):这节课我一鼓作气过完了三关,攻下了课文。 师: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9):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师:刚才也有同学说这篇课文对话写得好,下面我们来读读这篇文章的对话部分。曹刿、 鲁庄公对话最多的是哪一段?共几次? 全班:第一段。三次。 师:(课件四:板书对话内容摘要)男同学读曹刿的话,女同学读鲁庄公的话,其余我 读。 (朗读完第一自然段) 师:谁读得好? (男女生互不相让) 师:(笑)读得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人物的语气、语速。对话字最少的是哪一 段?共几个字? 全班:第二段,八个字。 师:(课件五: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注意读出曹刿当时的语气。 还可以做做动作,模仿一下曹刿的神态、动作。 (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来表演读。 (一生举手,一边读一边做着摸胡须、挥手等动作。全班笑) 师:很好。课文第三段共几次对话? 全班:一次。 师:(课件六: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全班齐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了课文,我们就来背诵。刚才有同学说讨厌背古文,其实是没掌握方法。这里我 向大家介绍三种方法。(课件七:背诵方法)一,熟读是基础。二,按课文线索背。如本课 可按人物活动线索、战争进程线索背。三,抓住关键句子背。比如板书的这些对话。好,大 家按这种方法自由背诵第二段。 (学生背诵,2分钟后声音渐弱) 师:好,检验一下。就用类似二重唱一样的“二重背”方法来背。左边两组为一声部, 右边两组为二声部。哪边先背二个字? (左、右两边争抢。教师随意指定左边快两个字,右边慢两个字。) 师:看哪边能不受干扰,自己背自己的,真正背出来。 (第一遍,先乱后合为“一声部”。第二遍,交换“声部”,学生整齐有节奏背完) 师:请一位同学单独背一背,2分钟内背完。(课件八:计时钟)这里有一个钟,一按开 始计时,站起来的同学在钟走完一圈之前背完了课文,就迅速上来按下面的成功键。如果钟 走完了一圈你还没背完并上来按这个成功键,时钟就会“爆炸”,这一关就过不了。谁敢背? (一生背,按成功键,课件传来掌声和话外音:顺利过关。课件九:第二关,评析人物。 学生也鼓掌) 三、辩论人物、竞答总结。 师:鲁国取胜,谁的功劳最大? 全班:曹刿。 师:看来大家都很欣赏曹刿。那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曹刿?请大家思考。 (课件十:欣赏曹刿、批评鲁庄公的同学坐左边,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坐右边)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就迅速换位。 (学生换位) 师:左边为正方,右边为反方,现在开始进行小型辩论。可以互相讨论、帮助。正方请 先陈述理由。 生(正1):我欣赏曹刿,因为他有远谋,而鲁庄公鄙陋,什么都问曹刿。 生(反2):对方辩友,鲁庄公为一国之君,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问题不懂, 难道不问老师? 生(正3):我不同意。鲁庄公既是一国之君,却一点军事才能没有,鲁国也是个弱国。 曹刿细心、谨慎、善于指挥战斗。 生(正4):曹刿还是个爱国的人。 生(反5):对方辩友,鲁国是弱国,但可能经过这次战斗后就不再是弱国。你们以偏概 全,用老眼光看人。 生(反6):鲁庄公善于纳贤,用人不疑。 …… (辩论约十分钟后,教师介入暂停) 师:好。(笑)我再不说停,可能会没完没了。我很赞赏同学们的口才、气势,也很赞 同同学们全面看问题、看人物的思维方法,我也总结了曹刿、鲁庄公的一些性格特点,投影 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不如同学们的全面。(课件十一:曹刿、鲁庄公性格) (学生看。课件十二:四个炸药包图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鲁国取胜原因,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的原因。讲出一条原 因,就可拆除一个炸药包,总结出四条原因就可过关,否则不予过关。看正反方哪方更厉害。 生(7):战前得到人民支持,获得民心。 生(8):作战时抓住了时机。 生(9):凭借了勇气、智慧。 生(10):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地点——长勺。 (课件十三:顺利过关) 师:再看看毛主席的总结。(课件十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关评论。 学生看) 师:佩服毛主席吗? 全班:佩服。 师:我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又过了一关。(课件十五:第三关,写作训练) 四、互改互评,合作提高。 (课件十六:请展开想像,再现长勺之战场面,200字左右) 师: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写的这篇作文。(随意读一位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有何优点、 缺点? 生(1):叙述得很清楚。 生(2);我觉得想像不够,没有描绘出战争场面。 师:你们的文章描绘战争场面如何?先看一段录像,看能不能多写一些战争的场面。 (课件十七:战争场面录像。学生兴致勃勃地看) 师:好,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修改好了,互相交换着修改、分享。 (学生修改) 师:有没有写得好的?请推荐一篇好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3):我推荐我同桌的。 (朗读作文。学生鼓掌) 师:你是伯乐。你认为好在哪儿? 生(3):战争场面写得很生动、具体。 生(4):我念一篇。前半部分写我乘“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变成了一位鲁国士 兵”,是我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同桌写的。 (全班笑,并听。读完后,教师给予高度评价) 师:有没有毛遂自荐的? (生5读,学生鼓掌。仍有许多学生举手) 师:时间关系,就不念了。问问大家,自己觉得修改后的文章确实比上节课写的文章有 进步了吗? 全班:(响亮)是。 师:可以过关了吗? 全班:(高兴)可以。 (课件十八:战斗胜利结束,奖励歌一首) (学生听《打靶归来》歌曲。课件十九:课后拓展练习。书目推荐;网站推荐) 师:课后拓展练习,有兴趣的同学任选一题,用电脑完成,把软盘交给我。下课。 《曹刿论战》译文 篇16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3)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4)、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 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5)、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5、整体感知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三:学生再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主要内容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二、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 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老师共同评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问: 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 学生回答 (1) 战争前做好准备 (2) 战争中捉住时机 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 学生回答:三个(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师问:如果你是鲁国的子民,你会去打仗吗? 学生回答:愿意 师说:看来,鲁庄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针对学生的第(2)个答案,师说: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战国战场,看一看仗是怎么打的? 师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4、分析曹刿的形象 (紧承上面分析)师说:很好,说出了曹刿是一个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除了这些,你认为曹刿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爱国,有胆有识,非凡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圆其说。 5、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学生甲回答: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学生乙回答:昏君,身为君王却不懂得打仗。 学生丙回答:是个明君,虽不懂打仗,但他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忠于职守。 教师小结: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时候先寄托在实行“小惠”上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他急切迎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说明他与昏君还是有区别。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等等。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第二段,详写战斗过程。 教学反思: 我开的公开课是本文的第二课时。 在这一课时里,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问题本应学生自己提出来,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保守的自己提出来,所以,课还是略显传统。但在学生回答时,例如围绕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回答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曹刿论战》译文 篇17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战略)和正确的方法(战术)等思想教育。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复述课文大意。 解答疑问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本文有几条线索? 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 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二、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