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范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精选16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行间意象转换和诗意跳跃的朗读节奏,以表达全诗的主旨和各节的要义。 

  2. 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诗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

  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思想:

  本课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怀着拳拳的女儿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

  二.、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同时也使她们进行了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

  三、诵读: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或具体形象体会出来的呢?开始自由朗读!

  2、学生读。注意读准字音,体味情感,注意语流。

  3、请专家读。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样读。

  四.分析诗歌。

  1、刚才同学好像前两节读的低沉,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抓住诗中的形象分析。“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她选择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又构成了怎样一种完整的图景?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破旧的老水车(以“水车”对河的依恋象征“我”对祖国的相依相存。“破旧”表现历史之久。)

  疲惫的歌

  熏黑的矿灯(“熏黑”言其使用时间之久。“我”与祖国“在历史的隧洞里”长期“蜗行摸索”。)

  干瘪的稻穗(“稻穗”“干瘪”是因土地贫瘠。尽管“干瘪”,也是赤子的一颗心啊!)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我”靠祖国的拖曳得以前行,才不致掉队,极力表现了祖国对儿女的珍惜,儿女对祖国的痛惜。看到“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我”痛惜、爱怜、负罪之至)

  “我“该怎么理解呢?(可以结合第四节的前两句)

  (简单介绍意象,诗中的形象其实是意象,艾青:“意象是纯感官的,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借助意象的和谐的组合表情达意。)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花朵稍微亮丽一点,但是花朵在这里是……未落到的,而且是千百年未)

  飞天是什么呢?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这里应该是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我们同学所罗列的这样一些意象形成的雕塑,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其实是一种意境,意境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

  明确:其实在诗歌第二小节里有几个词语概括了这样一种感觉: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第二小节是痛苦,是希望。

  为什么是是痛苦,是希望呢?

  “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富民强国的希望在漫长的黑暗历史中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似乎永远都是美丽的神话,可望而不可即.

  其实在第一节里也有一种希望,只不过希望是很渺茫,能看出来吗?

  明确:歌虽“破旧”虽“疲惫”却“纺”个不停;“蜗行”而不是“蜗居”,对光明的摸索却从来未停歇。

  2.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是诗人在前两节中营造出来的,整体的感觉。了解了这种感觉后,应该怎么读呢?( 请学生诵读)

  老师读,(多媒体课件展示“朗读脚本”,教师讲解。)

  这一节的感情是沉郁凝重的,用深沉的语调和舒缓的节奏,方能传达出诗人对祖国灾难历史和严峻现实的哀痛。正如刚才同学们体会到的,“老水车”等一系列意象展现了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破旧”等修饰词语显示出祖国在苦难中顽强挣扎,缓慢前行,朗读时要用低沉的重音来突出它们的含义。尤其是“深深”后面的停顿和“勒”字的重读处理更能体现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听了老师的介绍,对同学们朗读诗歌有没有启发呀?相信同学们现在对这一节的理解会更深入了。那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读一读这一节诗呢?可以先在下面练习一下,读给自己听或读给同桌听。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位同学的朗读感动了自己,也打动了我们。而他的神情又很具有诗人的气质,使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学生合作创作朗读脚本,并练习朗读。

  同学们可以借鉴模仿老师的这个方法,从另外三节中选择自己最喜欢读的一节,也为自己创作一则朗读脚本,并在脚本的指导下练习朗读,朗读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我们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创作集体,看哪一个创作小组脚本写得好,朗读读得好。

  4、各小组交流脚本,表演朗读。

  教师准备资料:

  第二节:这一节的感情同第一节一样凝重,用深沉的语调和舒缓的节奏以表达诗人对祖国那段屈辱而沉重的时期的哀思。“贫穷”、“悲哀”这两句应低缓,来传达出诗人对祖国灾难历史的哀痛。“痛苦”应重读,表明希望无法实现带给人们的苦楚。尤其是“希望啊”和后一句中的“花朵”应用颤音来进行朗读,更能体现出与祖国生死相依的情感。最后一句“祖国啊!”应让人觉得有压抑感,语调下抑,而不能上扬。(推荐一人读)(多么深沉的感情啊,如行歌慢板,余韵缭绕,令人回味)

  第三节:这一节写得充满希望,写出了祖国在腾飞,祖国未来前途无量。朗读时,要朝气蓬勃,充满希望,读出对未来的向往。所以说,应以欢悦、热烈之情去朗读。“簇新”,“挣脱”等词写出祖国正在发展,在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走向改革开放,所以要读得激昂。“黎明”应重读,并在其后停顿一下,“喷薄”是个重点词,要以高亢的声音去读,要表现出新生的希望。(建议一男一女读)(读的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你们真有诗人的情怀啊!)

  第四节:这一节的感情激昂,亢奋,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调传达出诗人愿意献身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雄心壮志。后面的两组排比句,要读出对比,欲扬先抑,并且还要突出层次,“迷惘”、“深思”、“沸腾”等词语读起来要有排比的气势,声音应从低到高逐渐起伏变化。“那就从我的……你的自由”这一句应体现渴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情感,音调应高亢一些。(建议四个人读)

  真是激情澎湃,荡气回肠啊,太有感染力了,我们大家听得也都热血沸腾了!同学们,我们也像这个小组的同学一样,用高昂的语调和饱满的热情唱出我们的心声吧!想读的同学一起来!(全体读第四小节)

  6最后大家连起来再自由诵读一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注意感情。

  7现在我们请专家来读一下,好吗?然后全班齐读。

  明确:“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时空大幅度跳跃,构成了立体交*的一组喻意。这就全方位地书写了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百废俱兴、气象万千、生机无限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勾画出了新一代的勃勃英姿。他们曾经迷惘过,现在治愈好了心里的创伤,正在思索,正在探求,而且已经跃起在雪白的起跑线上。一声“祖国啊”,在这里流泻出对旧貌换新颜的伟大祖国的惊喜、赞叹、眷恋和爱恋的激情。

  为什么“我” 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总和?

  明确:“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总和”这两个意象,从人口和国土的角度抒写了“我”与祖国的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诗中的我,不再是小草,也不再是青松的幼苗。而是时代的主人,历史的主人,命运的主人了。

  具体到底是怎么做呢?

  “你以伤痕……沸腾的我”这一复合意象内涵丰富,概括力极强。它形象地描绘了祖国悲惨的遭遇,又简约地表现了我那种曲折复杂的心灵历程,着重地表达了患难中祖国母亲所赐予自己的养育深恩。于是,诗人以如椽的巨笔将“我”的霹雳炸响的誓言横抹在祖国的蓝天:“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自由,你的荣光!”诗人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才智,甚至肉体和热血;这是赤胆忠心、慷慨悲壮、浩然正气的形象表现。末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复踏中有变化,不仅造成了诗情的回荡,而且有力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使诗歌在高潮中嗄然收束,收下了经久难息的余韵。 意蕴也就出来了。

  五、小结

  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六、最后,老师提议,让我们再次发出我们心底最深情的呼唤吧——

  (全班一起大声朗读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⑵ 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⑶ 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

  ⑴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⑵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⑶ 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投影:

  ⑴ 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⑵ 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⑴ 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⑵ 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⑶ 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⑷ 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⑸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⑴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⑵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⑶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⑷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⑸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⑴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⑵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⑶ 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⑴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⑶ 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⑴ 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⑴ 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⑵ 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⑴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⑵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⑴ 时间缓慢

  ⑵ 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三、学习时数

  1课时

  四、课前预习

  1、字音字形

  疲惫(     )    蜗(   )行    淤(   )滩    簇(   )新   

  迷惘(    )    胚(    )芽    干瘪(   )

  2、字形辨析

  蜗(    )牛    纤(     )绳    绯(     )红    隧(     )道

  女娲(     )       歼(     )灭    菲(     )薄    深邃(     )

  学习课程:

  一、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作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新诗奖。

  2、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的主管感觉世界,追求诗的内在旋律,大量采用虚的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他们的一些诗作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

  3、写作背景

  舒婷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二、听诗歌朗诵,整体把握感情基调

  思考: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又在哪里?

  三、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2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3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4节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4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四、研读诗歌,探究品味

  1、齐读诗歌第1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给你什么感觉?

  2、朗读诗歌第2节,这一节中“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个意象怎么理解?

  3、诗歌的第1节只有痛苦和悲哀,而第2节泽是“痛苦的希望“,那第3节又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4、这一节的“我”与祖国是什么样的关系?“我”是诗人个人吗?

  5、整体朗诵诗歌,思考: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五、延伸阅读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清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又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又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4

  巩义市第一高中  王志钦 

  教学目的和任务: 

  1. 了解中国新诗朦胧诗的特点; 

  2. 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 

  2.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朦胧诗的写作特点。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一、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三、讨论、学习作品 

  ㈠自读第一小节,体会本节诗出现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 

  ㈡挑选学生朗读诗歌。 

  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并把握作品第一小节的感情及朗读方法。 

  1. 本节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2. 作者修饰每个意象所用的定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淤滩上的 

  3. 表达的效果: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 

  4. 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象征。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如《白杨礼赞》、《小桔灯》。 

  5.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6. 朗读注意事项: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 

  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 

  ⑷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 

  ㈣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提问第二个学生朗读。 

  ㈤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 

  ㈥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理解朗读其余三个小节。 

  四、挑选学生朗读全篇。教师总结,示范朗读。 

  五、学生自己朗读体会作品的感情,练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六、小结:本课的感情、表现手法、朗读的技巧。 

  七、挑选一首自己喜爱的新诗,练习本节课学习的朗读方法。 

  附:板书: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掌握课文字词。

  ⑵ 关注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诗的朗读赏析,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

  【教学难点】

  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

  【教材处理】

  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2、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题来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听读,感受全诗,把握情感,画出朗读节奏和重音,体会各节的感情语气。

  三、赏析,品味诗歌的形象美

  1、个性选读。全诗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

  2、妙手续句。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3、慧眼质疑。(问题略)

  四、作业

  朗读并背诵本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6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关于朦胧诗

  1、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2、朦胧诗的特点

  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一、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二、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 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隧洞( )干瘪( )纤绳( )绯红( )喷薄( )

  2、 词语积累。

  疲惫 熏黑 摸索 簇新 笑涡 胚芽 迷惘 富饶

  3、 为多音字注音组词。

  薄

  三、课文内容分析。

  1、 如何理解本文中的"我"?

  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将"我"与"你"(即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和祖国是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 如何把握本文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高昂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文中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思考问题。

  1、 本文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达情感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事物,并认真体会。

  2、 请同学们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中考解析

  1、(湖北省武汉市)写出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答:

  【考点】:理解诗词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分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婵娟"即嫦娥,相传是月宫仙女,在句中借指月光。整句话的含义是: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河南省)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B."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考点】:诗词鉴赏

  【分析】:答案为A项。"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谓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汉代的明月及秦代汉代的边塞"。

  3、(湖北省黄冈市)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 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⑵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答:

  【考点】:诗词鉴赏

  【分析】:读懂全诗,了解创作的背景,才能对诗歌"意境"略作赏析。

  ⑴答案为C项。C项的表述"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是错误的,显然"夜阑卧听风吹雨"不是写梦境,既是写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⑵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作赏析应该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或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quot;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7

  请你思考:       1、这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你能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来做个解析吗?2、这首诗中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结合,你能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来做个解析吗?3、诗人对祖国充满了深情,可她为何又用那么多的词句来描写祖国的苦难呢?合作探究想一想:1、舒婷是我们当代最著名的朦胧诗人之一,你们小组成员都找到哪些关于她的材料?交流、整理,为学习本诗作好准备。(提示:除了图书馆查找外,可上网利用搜索引擎,键入“舒婷”即可。)2、本单元的诗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本诗也是,但本诗中的“我”又有些特殊,怎样理解诗中的“我”呢?( 提示:本诗将“我”与“你(即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做一做:我们已经学了两课三首诗,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基本方法,来个比赛如何,在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之前,小组内或小组之间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尝试练习一、给下列加点注音疲惫(    )  隧(    )调   驳(   )船  胚(     )芽簇(    )新  喷薄(      )  迷惘(      )  富饶(     )二、用“/”给下面的诗节划分朗读停顿。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三、背诵全诗,填出下列横线上的语句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                    ;                   ;                   ;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2、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四、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诗人在诗中反复运用“我是……”的句式,在传达情感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本诗的第一、二节都写祖国的历史,从内容上来说,它们有何区别?3、“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么,“我”用什么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呢?请用诗歌的原文回答。自主检测一、根据拼音用正楷书写出相应的汉字疲bai(    ) 干bie(    )   稻sui(    )  xun(    )黑迷wang(    )    沸teng(     )二、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20日  1、关于这首诗的体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自由体新诗 ②现代格律诗 ③叙事诗 ④抒情诗 ⑤哲理诗 ⑥近体诗   a、①④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   2、下列对于第2节诗划横线句子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希望宛若“海市蜃楼”,渺茫得如虚无的“飞天”的花朵。   b、 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花朵”代指人民的幸福希望。   c、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遗憾,蕴含了诗人对祖国的贫困感到深深的失望之情。   d、 “飞天”蓝图仍是一束飘在空中的“花朵”,人民并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对诗的第3节中意象的运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形象地象征了祖国再次获得新生,重新站在振兴的起跑线上。   b、 委婉地表明祖国从神话的蛛网挣脱后,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c、 细腻地抒发了人民对第二次解放后难以抑制的欢乐的喜悦之情。   d、 “物我”交融,使全诗的抒情达到高潮,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奉献精神。4.对这首诗中的意象,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痛苦的希望”,表现希望从未降临中国。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一、二两节是写过去,“我”应当是指旧中国。  b.诗的第三节是写未来,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祖国新面貌的展望。  c.这首诗全诗都用现在式,给读者浑然一新的感觉,又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  d。诗的前两节是铺垫,至第三节进入高潮,第四节全诗在高潮声中结束。6、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7、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诗歌,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视野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闻一多自己十分满意《忆菊》。他说:“这是我的一篇得意之作。朋友们懂诗与否的莫不同声赞赏,”(《致闻家驷》)《忆菊》体现了闻一多《红烛》时代的艺术理想。它表达了“爱国思乡”的“至性至情”,同时,又具有他所崇尚的李商隐和济慈式的“最浓绣的作风”。这是闻一多长期追求的典雅的美与现代文明生活情调的契合。闻一多不喜欢那种纯粹欧化的新诗,他以为新诗应当具有中国式的美。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螯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忆菊》的开头几句,便是纯粹的中国风的。________________不难想象,  远隔重洋的闻一多会如何地被自己所创造的美感所倾倒。闻一多没有忘记给他所心爱的“四千年华胄的名花”以多采多姿的风情:“檐前,阶下,篱畔,圊心的菊花;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忆菊》是一首忆国思乡的抒情诗,诗人选择了这种“有风俗”、“有历史”,能够概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又能够引发人一系列美好联想的菊花来寄托他的情思。他抓住了抒情诗构思的关键,他把自己对于祖国的挚情,溶解在习习秋风,疏疏秋雨里,在淡烟轻笼的菊花形象上,构成了一种清远恬淡中蕴含着浓郁乡情的韵味。这是《忆菊》的成功。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这是《忆菊》点题的名句。单是这两句,便可判断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它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但又流露了他的单纯和天真。他的爱国激情,是从古老的传统来的。他并不了解中国的今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现实,并不是“如花的”美好。“我们庄严灿烂的祖国,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闻一多当时怀有孩子般的天真,他并不知道,他所日思夜想的祖国带给他的,并不是“希望之花”,而是失望。他也不知道,有一天,当他投向祖国怀抱时,他会哭着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闻一多的梦有醒来的一天。当他从五彩缤纷的花雨之中醒来时,他面对的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时,也就是“死水”时代开始之时,他终于从幻想的空中落了下来,双脚踩在泪与血浸过的中国坚实的土地上。  1928年1月,《死水》出版(新月书店),本集收诗二十八首,大部分是1925年7月归国至诗集出版前的二年多内写成的。《死水》出版前后,闻一多先后与徐志摩等人办过北京《晨报副刊·诗镌》和《新月》。朱自清认为《诗镌》中闻一多的“影响最大”,而且他也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的过于散漫自由,闻一多提倡“带着镣铐跳舞”的新格律诗。他主张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他是一个不仅有理论,而且肯实践的身体力行的新格律诗的倡导者。《死水》便是仓的诗歌主张的产儿。它不仅是闻一多诗创作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新诗史册上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国新诗的创业期,闻一多的《死水》和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分别代表不同的劳绩与价值,而并立在最初十年的诗坛上。  闻一多写《红烛》时,带有更多的青年人的冲动与热狂。相隔数年,写《死水》时,闻一多便以沈从文称之为“一个‘老成懂事’的风度”出现在我们面前,《死水》的确少了《红烛》那样的浮想和热狂,现实感增多了。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初夏之夜的朦胧的罪恶,而是相当具体的悲剧性的现实。在这个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显得善于思索而深沉。  《死水》作于1926年。这首诗,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都是闻一多的杰作,也是中国新诗六十年中的杰作。在艺术上,《死水》是闻一多试验新体格律的典型。这首诗格律极严,每一行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节奏相同,字数也相同,是从内在节奏到外在形式都十分严整的一首诗。闻一多说,“我觉得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诗的格律》),沈从文也认为“《死水》一集,在文字和组织上所达到的纯粹处,那摆脱《草莽集》(朱湘著----笔者注)为词所支配的气息,而另外为中国建立一种新诗完整风格的成就外,实较之国内任何诗人皆多”(《论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这是一首激愤之诗。所谓“死水”,当然是指那时的中国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这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的否定,这表现了闻一多的鲜明的批判精神。闻一多已经觉醒,他已经“大彻大悟”,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他不存幻想:它是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他不是心如死灰,是要让死水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并不是真的撒手,真的“让”,而只是一种愤激之语。朱自清对这首诗的看法是:“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序》)表面上“绝望”,实际上是绝望里写着希望,为了希望,他才让丑恶去开垦,他是要让丑恶彻底地暴露。  绝望的死水的死亡,是新的诞生;否定之否定,结论是肯定。这就是死水的希望,以及诗人的进取精神的体现。为证明这一点,可引《红烛》集中的一首《烂果》为证:“我的肉早被黑虫于咬烂了。我睡在冷辣的青苔上,索性让烂的越加烂了,只等烂穿了我的核甲,烂破了我的监牢,我的幽闭的灵魂便穿着豆绿的背心,笑迷迷地要跳出来了!”烂透了,便从绝望处生出希望来,这就是“烂果”的哲学。死水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死水无法像烂果那样,有个可以烂穿的核甲,从中可以诞生出新的生命,但死水的彻底否定,就一定是活水。“死水”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死水最终要为活水所代替。死水中孕含闻一多特有的火。他的心,不是一沟死水,他的心,是为这一沟死水而悲哀、而愤慨。这些,无论如何,最终是说明了他的爱,他的希望,他的不灭的火种。关于《死水》,闻一多有过一段自白:“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1943年11月25日致臧克家函)这是对的,就在死水的下面,埋藏着一座火山。时间还没有到来,火山只是在那里默默地积聚着力量,但火山绝不是睡着的。当然,闻一多诗中的火和郭沫若诗中的火,其表现是不同的。郭沫若喷火的时候,带着天真的狂热,他不拘形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爆喷;而闻一多,尽管他否认自己的技巧专家,但他看重技巧,死水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迸射。死水是可以发出涛声的,但却不能像女神那样向天阙升腾。  总有一天,火山要爆发。闻一多是座还没有爆发的火山,他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爆发的条件。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作了最后的讲演。闻一多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公朴)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果然没有再回来。当日下午,闻一多在昆明遇害。这座死水下面的火山,终于选择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冲开了禁锢光和热的地壳,爆发了。一首壮烈的“史的诗”于是完成。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1979年,闻一多先生诞生                                         八十周年之岁暮,于北京大学                        ——节选自谢冕《死水下面的火山——论闻一多》1.下列与文中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非常热爱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集《红烛》名字的含义就取自“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  b.“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是闻一多写于“五四”时期的作品《发现》中的名句。  c.“新月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新诗流派,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梁实秋、穆旦等。  d. 朱自清评《死水》时提到“恶之花”,意在表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深受美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2.根据文意指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闻一多诗歌主张的一项是:( )  a.新诗要新,但是不能一味地欧化。  b.新诗要求民族特点,可在新诗中用旧典。  c.新诗要创造以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意象为中心的东方式意境。  d.新诗在艺术形式上要讲求节奏、对称,做到均齐、和谐。3.在文中画________处填写将“中国风”具体化的语句,3----5句即可。4.本文作者为什么说《死水》“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尝试练习:一、bei   sui  bo  pei  cu  bo  wang二、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三、1、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2、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四、1、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2、第一节重写实,这一节重精神。在精神上,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3、诗人庄严地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自主检测一、                惫、瘪、穗 、熏、惘、腾二、1、 a 2、d 3、d 4.c 5.d6、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在诗中,“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了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7、范例(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拓展视野1.a 2.c3.他不是孤零零地写菊花,而是把优雅的中国的花,映衬在同样优雅的中国情调中,构成无可替代的东方式的意境,自然地沟起人们对于古国文明的遐思。

  4.中国新诗创业期(前十年)诗歌成就(价值)的代表。

  [基础与积累]  1、如不联系创作背景,《祖国》这首诗中诗人对“鲜血换来的光荣”“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远古时代的神圣的语言”的否定是极难理解的。那么请你查找一下莱蒙托夫写作这首诗的有关背景。  2、你认得下面的例字吗?请你给例字注音,并指出与所给的例字读音相同是…(   )例字:邃(   )a、邃     b、隋     c、随    d、髓3、对加点字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   )a.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虔信:恭敬而相信)。b.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慰藉:安慰)。c.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沐浴:洗澡)。d.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深邃:深奥) [探究与体验]1、《祖国》一诗第一部分和二、三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第二节诗和第三节诗作者分别提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情调有怎样的区别?  3、《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请你结合对二、三两节诗的理解,举例说明。  4、《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休斯把黑人的形象与                         的形象联系起来,而使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更能震动人心;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我认识河流”的深层含义是                                                      。 5、如何理解诗中的“我”?  6、第三节诗的主体四个句子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7、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句子:(1)表现黑人种族历史悠久:(2)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劳绩:(3)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希望:8、朗读《黑人谈河流》可以体会到诗人哪些的思想情感?  9、说说下面诗句的含义。(1)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我的回应]                                                                                                                                                                                                                                                    [拓展与欣赏](一)明天,天一亮……〔法〕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动身。我知道你在跂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  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  怀着忧心,倚着背,交*着手,  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注解:诗中“你”指诗人已死去的女儿,诗人正赶往女儿墓地1.第一节诗中“我知道你在跂望”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写得好在哪儿?  3.为什么诗人认为“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4.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的?试找出诗句加以分析。  (二)西风颂(节录)雪莱(英国)把我当做你的琴,当做那树丛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将有树林和我深沉的歌唱,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5、“东风”、“西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东风”就是指“春风”,那么这里的“西风”又象征什么?   6、本诗中西风具有怎样的性格?请你用诗中的语句来说明。  7、画线的两行诗句有什么含义?  8、诗的结束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已成耳熟能详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名句的?  [综合与创新]

  9、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得到的启发写成300~400字的短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 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

  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解说: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选用。基础好,学校资料丰富、设备先进或附近查找资料方便的可选用2;基础中等的,可选用1.3。也可综合运用3种方法,勾连起课内课外。)

  媒体设计

  1.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2.运用文学讲座法,最好事先设计好提纲及思考题,制作成待用软盘,以便在媒体上展示。

  3.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数:

  课内教读2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能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困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当代探索诗歌。

  (解说:设计这个导语,目的有两个。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引起对新诗的阅读兴趣;二是以尽量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奠定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②学生自由诵读。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解说:先由学生体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识;然后巧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料;最后老师向宽拓展,把学生眼界打开。)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解说: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在引导、点拨中渗透分节概括这一能力训练点,一法多用,一石两鸟。)

  ②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

  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解说: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③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解说: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提这几个问题,有搭桥铺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④诵读全诗。

  (解说:再次强化感受。)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解说:落实节奏美教学。)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落实语言美教学重点。)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解说:这两个题目前者进一步落实概括能力训练,后者抓住具体句子并具体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解说:.总结学习方法,养成积累习惯。)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五、齐声诵读全诗。

  (解说:把感受推向高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

  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

  【教学重、难点】

  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技巧。

  通过合作探究,反复品读,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深沉感情。

  【教学设计】

  一、研究性预习

  公布研究性预习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小组研究活动:

  1、诗词组。搜集“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词,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名句,熟读背诵。

  2、录音组。选择适合本文的背景音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做好配乐朗读录音。

  3、资料组。搜集舒婷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研究性预习重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合作。

  二、资源共享,导入新课

  诗词组、资料组选派代表介绍所搜集的资料。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就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这是一首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严峻现实,而演唱的爱国之歌。

  设计意图: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辛苦收获,让学生多一份成就感与自信,并为教授新课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1、学生放声朗读,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2、由录音组推荐一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评论。教师可参与学生讨论,只要学生分析有道理,能读出爱国深情,即给予肯定。具体朗读的语调、速度、技巧再下一环节讨论探究。

  四、引导探究,把握第一小节的朗读技巧

  1、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

  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论。

  2、引导探究: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首先要注意诗歌的意象。在第一小节中找出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及这些意象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

  思考:

  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及修饰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诗歌意象的选择与主题、情感有直接的联系。诗歌用了象征的手法,显示祖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受的苦难,第一小节中的意象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3、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提问:怎样朗读才能读出情感?同学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语速:舒缓。

  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语。

  还要注意节拍、停顿。

  (形成板书)

  4、学生齐读第一节,再次体会作者的深情。

  设计意图:这一节教师的引导赏析是为学生后文的自主赏析打下基础,这部分同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朗读、讨论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文本。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感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赏析方法,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教”。

  五、举一反三,合作探究

  1、依据第一节的分析、朗读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二、三、四节朗读方法。经过充分讨论后,让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

  明确: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有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二节写了痛苦、追求的祖国,感情基调为痛苦、希望,语调要舒缓;第三节写了新生、希望的祖国,感情基调为希望、欣喜,语调要高昂;第四节写了养育、献身的祖国,感情基调为深情、热烈,语调要高亢、激昂。

  2、学生个别朗读,学生点评。

  3、聆听名家朗诵,轻声跟读。

  4、配乐朗诵,提升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基本能理解文本,把握朗读技巧。并且这一环节,同样重视朗读,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

  六、体验反思

  学情反馈: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感悟到了什么?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也作为课堂小结。通过反思,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思辩能力,同时也养成及时总结的学习习惯。

  七、作业延伸

  1、背诵全诗。

  2、试以某一意想为核心,写一首小诗,主题健康向上。

  3、用课内学到的知识,阅读赏析郭沫若的《炉中煤》。

  要求:第一题必做,二、三两题选择一题完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乡课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弹性选择性的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之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此必然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 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热烈 高亢、激昂

  (二、三、四小节的板书由学生补充填写)

  【教学设计说明】

  阅读课,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都要尽量遵循以下三点:

  1、把朗读放在突出地位。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感悟舒婷深沉的爱国情感。

  2、尽可能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改最本质的变革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主动地、探究式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无论是处理教材还是设置问题,都在最大限度内把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教案设计上的靓点主要体现以下两点:一是课前研究性预习,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任务,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有了真正探究学习过程,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学生自主填写板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3、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案设计的主旨。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个体的能力。能力培养应贯彻在平常的教学中,贯彻在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课前研究性的预习,课内合作探究,板书填写,课后延伸作业,都强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凸显学生个性。特别是合作探究一环,前一环节教师的引导学习,其实已经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让学生在模仿中有所创新,在合作中有所感悟,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点评】

  本教案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课前研究性预习到课后选择型作业,都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思考、研究的空间,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但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上非常讲究“扶”与“放”的结合。课前研究性的预习,教师明确预习任务,让学生的研究有的放矢;“合作探究”也是在“引导探究”的基础上探究的;同样,课文的赏析也就很自然的有了“延伸作业”。由此感想:新课程不是摈弃传统教学,而是传统教学的延伸。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0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从容说课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诗歌先抑后扬,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是鉴赏全诗的要点。

  教读本文,要注重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对诗歌深刻内涵的理解,要联系时代背景材料。欣赏过程中,对诗中重要意象的分析,教师可用词论点拨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

  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1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⑵ 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⑶ 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诗行间意象转换和诗意跳跃的朗读节奏,以表达全诗的主旨和各节的要义。

  2、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诗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思想】

  本课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的手法,感受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与古典诗词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美的熏陶,另外一种情的感染,另外一种文化的营养。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组当代探索诗篇。

  二、基本知识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浩劫──百花争鸣;四五*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2、什么叫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不那么明晰易懂,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它的出现,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在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出于对中国文艺现代化的美学追求,在一定意义上起着一种文艺创新的先锋作用,但距离我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和人们的欣赏习惯较远。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这五个人在当时被称为朦胧诗的代表作者,梁小斌也被归人朦胧诗人的行列。

  朦胧诗的特点:

  ⑴ 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⑵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区别:

  意象派诗歌要求诗人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极其普通平常的事物,发现它的美学价值和诗意所在,并且用直接处理(即不直接写出个人主观感情)的办法来给予忠实、精确的表达,使之体现诗人的生活情趣。

  例如:

  红色手推车

  (美国)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那么多东西依靠\一辆红色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晶亮

  旁边是一群白鸡

  这首诗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种常人视而不见的美。由于把红色的车子、晶亮的雨水、白色的鸡并置在一起构图,造成一个崭新的观察角度。而从第一行中又隐隐透露出作者发现了美的惊喜心情。

  三、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调到福建文联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协理事。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

  写作背景:作于1979年。*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她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和希冀光明的痛苦。

  四、诵读

  注意体会感情。

  五、分析诗歌

  1、你读诗歌的第一节有什么感觉?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这首诗的第一节颇像《赞美》的第一节,舒婷会怎样把握下面内容呢?

  明确:她会如同穆旦一样写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寻找一个农夫吗?不,舒婷的表达是独特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对上节诗作了总结。下文希望是那么挚烈,但它也是那么强烈的刺激着我们。写出我是祖国痛苦的希望时,便把我也是把祖国比喻成另一个意象:是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抻)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既古老落后依旧,富民强国的希望在漫长的黑暗历史中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似乎永远都是美丽的神话,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毕竟有了希望,有了追求,有了改变现状的基因。诗末的又一对祖国的呼唤,蕴涵着几多痛苦,几多希望。

  3、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的呼喊!四人帮的覆灭,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

  难点: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二者组合是为了叙述簇新的理想,这些意象,虽然从分号来看,有五个之多,但是,何尝不能从博喻的角度来说明这一个一簇新的理想,即一改它的抽象为生动的具体: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就是从因袭的框框中突破,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就是承受着沉重的、历史重担的压迫的新生力量正在穿透一切障碍,挂着眼泪的笑涡就是黑夜迷路中看到前面灯光的喜悦与信心,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就是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开展一场跟时间比速度的赛跑,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就是漫漫长夜已是尽头、曙光已在涌动、理想的红日就要眺出来了!──在这里,不但多角度地展示了祖国作为理想的化身的威力,而且有层次地从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的合而为一递进到主体自我占优势,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更有深度与力度。

  在第三节中,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都服从于也服务于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簇新的理想的构思铺排。簇新的理想既是你的所有,也是我的所在:胚芽、笑涡属于你,但是,胚芽、笑涡就是我,所以,我是属于你的,这是第一层次;起跑线、黎明就是我,我就是你──祖国啊!这是第二层次。这样,祖国的理想、前途、一切,就是我的理想、前途、一切,我和祖国就是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我甚至在主客合一中占了更可抒情的优势。

  4、诗歌的用意表达在这里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但诗人没有停笔,而是继续深入表达。你看看诗人是怎样显示思想的深邃的?请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明确: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热爱。

  在第四节,这种联系和优势又有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明确,从而为全诗的高潮作了准备。我是你十亿分之一,堤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就把我和你的关系说得更为形象与哲理了:我是你的一切中的一,又是你的一的一切。就前者而言,我只是整体中的一个个别;就后者而言,我又是所有个别汇集而成的整体。正因为这样,下面又可以通过两个意象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或者简直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地写出了我或者说祖国怎样从苦难的历史的迷惘中走向对前途的深思,而且随着实践的深入掀起了沸腾的思绪和情潮,另一方面,所有个别的奉献换取了整体的富饶、荣光和自由。

  明确:意象的平凡而新颖、内涵丰富是这首诗的特点。

  六、关于本诗意象的叠加

  我们感知意象特征后,解决了诗中的意象特征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意象为什么要叠加,有什么好处呢?而在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激活以后,又有一个在诗歌朗读甚至在诗歌创作中怎么样强化意象的研究性课题需要我们去深入钻研。

  在第一节,老水车和歌所显示的落后与疲惫,矿灯和隧洞所显示的艰辛与缓慢,稻穗和路基所显示的贫瘠与破败,纤绳和臂膊所显示的痛苦与抗争──这一系列相同性质的意象的叠加,加深了我们对祖国落后、贫穷、破败和对劳动人民艰辛、痛苦、抗争的感受,尤其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这个意象把受苦受难但又顽强不屈的祖国母亲的形象浮雕在我们眼前,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奋起捍卫,我们怎么会不愿化身为祖国的希望啊!

  于是,通过第二节的过渡,在第三节又以叠加的意象表明我们作为祖国的簇新的理想的代表,一定会冲破思想的牢笼茁壮成长,在不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上,接好、也传好革命接力棒,去迎接一轮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这样,簇新的理想就同簇新的现实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这样,在第四节,就由对消极现象的感觉(迷惘)向思维的深度(深思)和情感的飞跃(沸腾)发展了,同时,这种思维和情感的交融,又化为对自己责任的认识,化为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诗人的情感和思维的层次就是如此递进的。

  而当我们反复吟咏、朗读之中逐步加深对意象叠加作用的理解并摸索到诗作情感隧洞之轨迹的时候,我们的想象思维也被大量激活,而且跃跃欲试起来。

  七、亮点探究

  1、《祖》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由此可以总结出什么叫意象?

  探究学习:

  诗中选用了以下意象:

  ⑴ 破旧的老水车。以水车对河的依恋象征我对祖国的相依相存。破旧表现历史之久。数百年来转个不停才破旧疲惫。然而虽破旧虽疲惫却纺个不停,惟其如此,才感人至深。

  ⑵ 熏黑的矿灯。熏黑言其使用时间之久。我与祖国在历史的隧洞里长期蜗行摸索。但蜗行而不是蜗居,对光明的摸索却从来未停歇。

  ⑶ 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稻穗干瘪是因土地贫瘠。尽管干瘪,也是赤子的一颗心啊!

  ⑷ 淤滩上的驳船。我靠祖国的拖曳得以前行,才不致掉队,极力表现了祖国对儿女的珍惜,儿女对祖国的痛惜。看到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我痛惜、爱怜、负罪之至:祖国啊!

  ⑸ 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富民强国的希望在漫长的黑暗历史中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似乎永远都是美丽的神话,可望而不可即。

  ⑹ 簇新的理想。那场浩劫结束,我们的国家从领袖崇拜的神话中解放了出来。民富国强的伟大理想涅繁而为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自然簇新无比,光焰万丈。

  ⑺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莲圣洁而又美好,古莲便是千古以来那个民富国强的美好理想。在春意萌动,万物复苏的时刻,冲破了千年封建专制的冰封雪盖,这伟大的理想,绽放出了生命的萌芽!

  ⑻ 挂着眼泪的笑涡。恶梦已过,伟大的祖国否极泰来,赤诚的儿女怎能不喜极而笑?虽然以前伤心的泪水还挂在脸上。

  ⑼ 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⑽ 绯红的黎明。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即为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之融合。

  2、《祖》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

  探究学习:诗作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指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华夏儿女,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3、怎样理解《祖》诗中四个祖国啊!的内涵和关系?

  探究学习:四次呼唤内涵各不相同:第一个祖国啊!是我看到无比挚爱的祖国母亲长期积贫积弱还无比珍惜每一个儿女,以疲病之躯曳我前行而不肯放弃,纤绳深深勒进肩膀而不辍时感激、痛惜、负罪的呼唤。第二个祖国啊!反映了祖国儿女热切盼望国家繁荣富强,可热切的希望却一如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美丽动人却可望而不可即,我伤心之极。期望、失望、伤心、委屈、感激和痛苦全融人了这声呼唤之中。第三个祖国啊!写出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第四个祖国啊!表现了愿把一切奉献给祖国,只要祖国繁荣富强,不惜粉身碎骨的赤子之情。四个呼唤形成巨大的情感跳跃,表现了由悲哀、低沉转向欣喜、振奋的情感发展历程,抒发了对祖国的拳拳深情。

  4、《祖》诗中迷惘沉思沸腾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

  探究学习:这不仅仅是走过*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

  八、欣赏本文的建筑美和音韵美

  在句法结构上借鉴了前苏联诗人沃兹涅夫斯基的《戈雅》一诗的圆周句式,它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的感情的作品中,用此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程度,表达了我和祖国的关系。其实这种句式是反复这一常用手法的变化形式,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和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连接排列,组合成在意义上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风巅锋创造备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此外,诗人在写法上重视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意象、象征、隐喻等奇特写法。

  小结:《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表达舒婷对祖国的一种深情。这种深情同以往某些我爱祖国之类的浮泛之作不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乐的希望,又有一个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

  诗人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显示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互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合二而为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起码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的起飞与奔跑。

  九、作业

  查找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作品,阅读品味。

  【板书设计】

  意象新颖

  象征丰富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 

  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设影: 

  (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并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激越情感

  (2)分析诗歌以平凡而新颖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

  比较法、启发法

  设计思想:

  本课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入手开始分析,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从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另外,本堂课的学习重在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2.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内乱——百花争鸣;“四五天安门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3.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让人读起来不那么明晰易懂。他们的代表有舒婷、顾城、北岛等人。

  二、诵读:

  1.引导学生以本诗比较《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体会它们内容风格的区别。

  2.导读:三者均情感挚烈。但《我爱这土地》低沉而一气呵成,《赞美》意象繁复而情绪复杂,较《我爱这土地》情感高昂。本诗前二节情绪低沉,后文则高昂激越,情感更富有变化。

  3.学生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而给予指导。

  三、分析诗歌:

  1.你读诗歌的第一节有什么感觉?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这首诗的第一节颇像《赞美》的第一节,舒婷会怎样把握下面内容呢?

  明确:她会如同穆旦一样写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寻找一个农夫吗?不,舒婷的表达是独特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对上节诗作了总结。下文“希望”是那么挚烈,但它也是那么强烈的刺激着我们。“——祖国啊!”这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3.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的呼喊!

  难点:“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二者组合是为了叙述“簇新的理想”,应该说这是为了从一二节过渡到下文。

  4.诗歌的用意表达在这里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但诗人没有停笔,而是继续深入表达。你看看诗人是怎样显示思想的深邃的?请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明确: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热爱。

  5.请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了解诗歌意象象征的朦胧,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6.小结,并请学生再诵读诗歌。这之后,请学生比较与《我爱这土地》和《赞美》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意象的平凡而新颖、内涵丰富是这首诗的特点。

  四、扩展阅读:

  提供阅读材料:《致橡树》,请学生讲析,并朗读舒婷的其它诗歌。

  五、作业:

  1. 对《致橡树》的意象进行分析,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

  2. 查找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作品,阅读品味。

  六、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意象新颖

  象征丰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5

  关于朦胧诗

  1、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2、朦胧诗的特点

  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一、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二、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 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隧洞(  )干瘪(  )纤绳(  )绯红(  )喷薄(  )

  2、 词语积累。

  疲惫 熏黑 摸索 簇新 笑涡 胚芽 迷惘 富饶

  3、 为多音字注音组词。

  薄

  三、课文内容分析。

  1、 如何理解本文中的'我'?

  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将'我'与'你'(即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和祖国是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 如何把握本文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高昂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文中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思考问题。

  1、 本文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达情感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事物,并认真体会。

  2、 请同学们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中考解析

  1、(湖北省武汉市)写出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答:

  【考点】:理解诗词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分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婵娟'即嫦娥,相传是月宫仙女,在句中借指月光。整句话的含义是: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河南省)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b.'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考点】:诗词鉴赏

  【分析】:答案为a项。'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谓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汉代的明月及秦代汉代的边塞'。

  3、(湖北省黄冈市)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 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⑵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答:

  【考点】:诗词鉴赏

  【分析】:读懂全诗,了解创作的背景,才能对诗歌'意境'略作赏析。

  ⑴答案为c项。c项的表述'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是错误的,显然'夜阑卧听风吹雨'不是写梦境,既是写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⑵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作赏析应该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或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 篇16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

  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学习方法 】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

  一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2.词语解释﹙a级﹚

  疲惫:                  簇新:

  绯红:                  喷薄:

  迷惘:

  二  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三 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

  .

  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

  四【学习反思】﹙b级﹚

  如何诵读这首诗?

  五【作业布置】﹙c级﹚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六【拓展阅读】

  《双桅杆》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赏析: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

  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词语解释: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

  4.    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

  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六、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