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范文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4篇)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 一) 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 我们第一次见面, 我姓张.知道张老师爱好什么吗 生: 不知道. 师: 告诉大家, 我喜欢唱歌.同学们想不想听张老师唱歌 生: 想! 师: 好! 那张老师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2002 年的第一场雪 ( 生鼓掌) 师: 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生: 《2002 年的第一场雪》. 师: 对.谁的歌 生: 刀郎. 师: 看来大家都是追星族.好, 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刀郎的名字. ( 师板书: 刀郎) 师: 同学们, 我们在"郎"字的左边加上"虫"字旁就成了另外一个字———"螂". 生: 刀螂. 师: 对, "刀螂"就是"螳螂", "螳螂"是"刀螂"的学术名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螳螂"有关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齐读课题. ( 二) 精读感悟 1.品读课文9—11 节, 直奔重点. 师: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 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 出示大屏幕) , 谁愿意读 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 生举手, 师指名一生读) 师: 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洪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横行看, 边看边想每一行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然后再读读这些词语, 这样你会读得更好.自己先试试. ( 生自由读) 师: 谁愿意读 ( 指名一生读) , 你这么一读,张老师仿佛看见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蝉.看来弄清了词语之间的关系, 词语照样可以读得———有感情( 生接) .就像这个同学这样,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 生齐读) 师: 这样一读, 我们的头脑中呈现出了一幅画请同学们结合这幅图( 出示大屏幕) , 尽可能用上刚才我们读过的这些词语,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自己先练习一下. 生: 清早, 一只蝉悠闲地趴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唱着歌, 师: "唱歌"这个词用得好, 讲下去. 生: 谁知道, 蝉身后有一只螳螂要吃它, 这只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一幅凶猛的样子, 师: 很紧张, 好听. 生: 谁又想得到, 就在这只蝉的背后, 有一只黄雀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这只螳螂呢. 师: 非常感谢你, 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你一定读了很多书, 可以称得上故事大王了. ( 生很高兴) 师: 同学们, 刚才这位同学所讲的其实是一则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生接) .课文中的少年给吴王也讲了这个故事, 打开课文, 快速找找, 哪几节直接写了故事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9—11 节.边读边想, 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用笔划下来. ( 生大声朗读9—11 节) 师: 同学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 书.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 师: 联系刚才所读的故事, 请你说说蝉,螳螂,黄雀, 它们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 ( 边板书"蝉,螳螂,黄雀,眼前利益,身后祸患"边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说明. 生: ( 读) "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这句话可以看出蝉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喝到露水, 背后的祸患是螳螂要捕捉它. 生: ( 读) "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这句话可以看出螳螂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蝉, 背后的祸患是黄雀要啄它. 生: ( 读)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这句话可以看出黄雀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螳螂, 背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要打它. 师: 是的.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关系可以这么来表示: 捕啄 蝉← 螳螂← 黄雀 师: 蝉和螳螂之间用什么动词好 生: 捕或捉. 师: 螳螂和黄雀之间呢 生: 啄 师: 这句话正是故事的寓意所在.谁来读这句话 ( 生有感情地读.) 师: 有一个词他读得很好( 生答: 一心) , 谁再读这句话 ( 指名读) 师: 你读得更好, 你把一个标点符号读得很到位.什么标点符号 生: 感叹号! 师: 对! 像他那样, 我们一起读一遍, 好吗 ( 生齐读) 2.品读课文1—8 节, 感悟中心. 师: "听了少年一番话, 吴王恍然大悟", 他想到了什么而"恍然大悟" 他"悟"到了什么 请联系课文第1 节想一想. 生: 我想这时候吴王可能会想到自己将要攻打楚国的事, 自己就像蝉,螳螂,黄雀一样, 攻打楚国的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所以这个举动是冒险的. 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 师: 对.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第几节写了 ( 生不约而同地读了第一节) 师: 请同学们看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 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怎么想 生: 大臣们会想, 吴王攻打楚国, 虽然取胜的希望较大, 但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 那后果会不堪设想. 师: 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生: 我认为吴王攻打楚国会两败俱伤, 而这时诸侯国如果来攻打吴国, 吴国的兵力会大大减少,会抵挡不住的. 生: 吴国的百姓会流离失所, 甚至会家破人亡. 师: 正所谓"兴, 百姓苦"——— 生: "亡, 百姓苦"啊. 生: 士兵会战死在疆场, 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 人, 让人感到很凄凉. 师: 是啊, 醉卧沙场君莫笑——— 生: 古人征战几人回. 师: 能打吗 生: 不能. 师: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再读读这句话. 师: 能不能仿照老师写"蝉,螳螂,黄雀"之间关系的样子, 把吴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 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 ( 生写, 师巡视指导后指一生到黑板补充板书) 生: 其他诸侯国←吴国←楚国 师: 下面的同学想想他写得对不对, 有改进的地方吗 生: 应该把他诸侯国和楚国调换过来. 师: ( 对着板书的同学说) 你认为有道理吗 你觉得有道理就改过来. ( 生完善板书)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2对于《螳螂捕蝉》这样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课文这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课文本身在给学生阅读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带来困惑:如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在这节课上,我在结构方面采用了“故事前置”的处理,这是我的一次教学尝试,这次尝试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自己回顾这节课,感受颇深。 一、重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虽说在文中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并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却又事实地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我认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在课堂伊始,学生兴致正浓之时,直接学习“螳螂捕蝉”之故事内容,学生兴趣较高,效果较好。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对角色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安排了几次角色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角色的担当也避免了学生认识的肤浅,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阅读者的深层信息交流。如安排学生体验“蝉”、“螳螂”、“黄雀”角色的心理:“掉头看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我找三个同学来替它们回答。”学生的话也充分说明了三个角色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注意身后祸患的危险。另外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体验“少年”、“吴王”“大臣”、“百姓”角色的心理:“故事学到这儿,如果你是少年、吴王或是得知此事后的大臣、百姓,你会说什么呢?”此次体验,学生不仅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将理解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丰满着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话出有据,语出有凭,既丰富了故事,也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语文课一定不能忘了语文课的特点,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理解,语言的训练,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在理解“恍然大悟”的基础上积累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实现课堂上进行词语的有效积累;比较句子“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句子“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中的“死”的不同意思,来感受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安排学生比较句子“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通过比较感悟不同表达的作用;安排学生有阶梯地复述:先提供角色和部分词语到只提供角色,学生的复述轻松自然完成等等,使学生在老师安排的这些环节中语言上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我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遗憾,遗憾总是有的,遗憾也是美丽的,因为它会催人思考,催人奋进。这节课上,我将“螳螂捕蝉”作了前置处理,这个故事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后面环节的安排上怎样体现,还需考虑;在朗读指导上,怎样体现指导的实效性、阶梯性,也还需努力;问题的预设怎样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文在结构板块化处理后怎样回归整体等等,我想,这不仅仅留给我的遗憾,更是留给我的新课题……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3作者:麦桂瑛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9 我谈《螳螂捕蝉》一文 广东省南海市桂城区 桂城海三路小学六(2)班 麦桂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近,我阅读了《螳螂捕蝉》一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吴王下定决心攻打楚国,谁来阻挡它,他就把那个人处死。后来有一位聪明的侍卫官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一个故事来劝免吴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中的那位侍卫官真聪明,他匠心独运,适当地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劝免吴王。他这样说非常巧妙,用了一种“借物暗喻”的手法,生动准确地用《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来比喻吴王。这样一来,他既避免了与吴王正面发生冲突,又不引来杀身之祸,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起了劝免的作用。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螳螂、蝉、黄雀的身上学到了一个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蝉”那样。现代社会中有的人为了生活好,能挣到大钱,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了许许多多对人们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骗,有的乱捉乱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不顾一切地乱砍乱伐树木``````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乱捕乱捉,乱砍乱伐``````最后,社会变得混乱,坏人无处不在,环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坏,到时候的人类,也只能生存在一个社会混乱,环境污染的黑暗世界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了。有的人挨不住了,也都纷纷向生命举上了一面面‘白旗’。还有,有一些人平时很喜欢饮酒,他们自认为这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自灭’。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好处,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只好后悔了。因为酒是一种害人的‘杀手’,人饮多了,胃就会遭到严重的伤害,人体也会变得衰弱很多。它们这样饮,不但浪费了金钱,而且日久生长,最终自己受不住了,也会自己毁灭自己。 读了《螳螂捕蝉》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顾眼前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乐,活出自我!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4之二 作者:方明珠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 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 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指导读 4、齐读 六、作业 1、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 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 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 3、指一名同学讲 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4、小结,引出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 (1)自由读, (2)指名读,再评议 (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 (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 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执 (2)知错就改 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书: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恍然大悟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5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 )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 (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 小组讨论交流 b 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在默读课文时可以在书上勾勾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写在旁边。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 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 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设计这样两道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教学的训练,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6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0 以新课程标准剖析《螳螂捕蝉》 我偶然看到薛老师的教学录像《螳螂捕蝉》。这是前几年的教学录像,对我仍有新的启示,现在我们都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想就新课标的有关教学理念来剖析前几年的课堂教学《螳螂捕蝉》,做到推陈出新,引领自己快速成长,并请薛老师批评指正。 这堂课展示了薛老师朴实、扎实、真实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少年的故事螳螂捕蝉时,先从听写词语入手,再让学生借助词语复述故事,接着让学生表演故事,让台下的同学当导演,指导台上的同学,这样学生必然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仔细探究。他的表演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真正为语言文字,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服务的。不像现在的有些课堂上十分活跃,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活动课,说什么是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那么语文课中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呢?在这里薛老师的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这节课值得探讨的地方是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薛老师以读和表演为主贯穿全文,以学生的质疑问难为辅学习课文。而我认为,应以学生的质疑释疑为主线,期间穿插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可能这样的教学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因为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 1、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国? 2、那位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肯定能多元感悟出他是位有远见的,爱国的好少年,是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并且是具有政治谋略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联系吴王的固执,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机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侧击的策略来个敲山震虎,从而让吴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险性,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后果。这样学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课标的提倡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感悟也是鲜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这样的教学必定适应学生禀性的差异和多样,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另外,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如果让教师说,学生能明白,但纸上得来总觉浅。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学生势必不亦乐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搭起了桥梁,真是一举而多得! 再一点就是,课堂上以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为主线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氛围。由此而产生的在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中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有人说:“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富有智慧,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呼唤智慧的教育。”这句话权当结束语吧,让我们共勉!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7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要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4、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寓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学情 由于农村六年级的学生都认识螳螂、蝉、黄雀,也有些甚至玩过它们,对之觉得有趣,只要上课时出示有关图片、课件,他们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就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 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2、训练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3、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知道各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按几部分内容写,各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齐读。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勾画有关语句。 3、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指导书写。 螳、螂的结构和笔画笔顺。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4、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5、齐读五组词语。 (二)学习第二、三段。 1、投影出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2、自由朗读第二段(211节)、第三段(第12节)内容。 3、从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出少年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4、指名朗读。(了解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练讲故事。 (这个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上面听写五组词语作为铺垫和根据挂图进行练说,这是一个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 6、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学生在上面第5点已有练讲的技能,在此便在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7、同桌互讲互评。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训练学生说、评的能力。) 教师总结。(略) 8、同学们说说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5。让学生演示螳螂等事物的动作,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9、默读全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训练学生发现能力,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训练了评析文章的能力。)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 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 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故事吗?请举例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八)布置作业。 回去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五、说板书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打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攻打 乘虚而入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祸患。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一板书设计就吻合了这些方面,并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8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 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 讲述故事。 2. 练习说话。 3.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9教学内容:《螳螂捕蝉》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故事内容,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螳螂这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故事:话说有一天,这只螳螂来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这只螳螂一看,馋坏了,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边补充完整题目) 请问:这只螳螂吃到蝉了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 3. 小结 这是一条成语,你知道它来源于什么呢?(寓言故事) 上一个练习中,我们复习了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能说几个吗?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文章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朗读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 如果也按螳螂、蝉和黄雀这说法,那么它们在课文中分别指哪些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讨论并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 吴王为什么攻打楚国?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把你找的资料告诉给大家 (2) 乘虚而入是什么意思?诸侯国怎么乘虚而入? (3) 堪的意思是什么?那么不堪设想呢?你来帮它设想一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吧。 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3、 这种情况,吴王设想过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指导读出吴王凶残、固执的口气 4、 你觉得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5、 齐读课文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 那么吴王最后有没有攻打楚国呢?你从哪儿知道的? 2、 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什么叫恍然大悟?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这番话是哪些话? 五、学习第二至十一节。 1、画出少年的话,同桌一起读读,边读边想,哪句话最使吴王恍然大悟? 2、交流,出示句子。指名读,想想:吴王悟出了什么? 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3、齐读这句令吴王恍然大悟的句子 4、吴王从没设想后果的固执到恍然大悟,你觉得这个少年怎么样? 5、在读读2---11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反映出少年的机智? 6、师:如果说大臣的谏是直谏、力谏,那么少年的谏就是智谏巧谏 齐读2-----11节,体会少年的机智 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 现在,你再来看看吴王又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知错就改) 五、总结课文: 1、小结: 吴王看到楚国过力较弱,想要去攻打楚国,他没想到其他诸侯国对他虎视眈眈,可算一个没远见的人;还听不进大臣的劝说,可算是个固执的人。然而,一个侍奉他的少年却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少年是怎么做的 呢?我们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体会螳螂捕蝉的含义 (2) 抄写词语 (3) 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0热烈祝贺陶建忠老师在常州市村校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溧阳市城南小学 陶建忠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 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 (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自评,互评) (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 。(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2)学生自练 (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 (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 (5)学生互说。 (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 螳螂捕蝉 只顾身后隐患 不顾眼前利益 吴王攻楚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1【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高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1)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高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11、出示: 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2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 薛法根老师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 “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3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二、说学生: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练读第3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1410、螳螂捕蝉 学什么 熟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忘记身边隐患的道理。 怎样学 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测一测 一、辨字组词 捕( ) 虚( ) 供( ) 涡( ) 铺( ) 虎( ) 拱( ) 祸( ) 辅( ) 虑( ) 洪( ) 锅( ) 待( ) 侯( ) 仔( ) 啄( ) 侍( ) 候( ) 籽( ) 琢( )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 ②不顾性命 ③表示坚决裂 ④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 )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 )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 ②不直接地 ③围绕中心旋动 ④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好好吗? ( )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 )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 )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 ) 再提高 一、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 ②彬彬有礼: 2、填空。 ①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 ,名叫 ;“孟”指的是 ,名叫 。 ②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①改成“把”字句: ②改成“被”字句: 4、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5、句子中的“……”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是,否)表示的是 6、在“口”处补充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孟母( )一再搬家,( )怕孟子受外界影响,学坏了。(填关联词) 8、“孟子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新鲜事他都看到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根据句式特点,仿写一句话: 9、从“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 。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