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
范文 |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5篇)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蟑螂←黄雀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2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 《螳螂捕蝉》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预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最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四、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朗读书写。 3.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明白不能织看中眼前的利益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2.师生共同探究法。在课堂上师生就寓言故事以及其要说明的道理进行交流、探讨,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师出示,图片,并出示天空螳螂捕蝉( )。 你们会填吗? 【百度搜索】图片 这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交流) 寓言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吧! 1.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正音) 2.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指导,说清楚什么时间,谁怎么样)吴王不听大臣劝说,执意要攻打楚国,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改变主意。 3. 个别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将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成一段,概括段意。强调:大臣为什么要反对吴王攻打楚国?(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的意思) 4. 默读课文,说说文中那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螳螂捕蝉“的故事? 生字指导 1. 读拼音,记拼音。 2. 指导写字 合作探究 请大家读这三段话,说说大臣们和少年的劝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大臣们的劝说失败了,而少年的劝说却成功了?(生自由讨论回答) 师小结:因为大臣们是直接劝,说话比较直白,而少年则是引用一个故事委婉的劝,那么少年到底说了什么故事,让吴王转变了想法呢? 一、 解惑 1. 生找出少年所说的那个故事(读相关的句子) 2. 出示课件:蝉—— (学生描述: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喝露水);螳螂——(学生描述: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3. 思考:少年说这些,是想告诉大王什么道理?(生回答) 4. 书中是如何说的?(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5. 思考: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什么? 眼前的利益 身后隐伏着的祸患 蝉 喝露水 螳螂要去捕蝉 螳螂 捕蝉 黄雀要啄食螳螂 黄雀 啄食螳螂 人正用弹弓对着它 补充:现在我们把其称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 攻打、占领楚国 其他国家会乘虚而入,进攻吴国。 6. 听力少年的话,吴王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相关句子: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想象:吴王第二天怎样告诉大臣们自己的决定呢?(生自由想象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 小结:少年说的故事终于改变了吴王的想法,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生概括:聪明机智)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聪慧与机智呢?(生找相关句子说说) 出示课文一起找: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7. 这位少年劝说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仅引入了故事,还选择了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让我们一起把少年与吴王的对话来演一演吧 (生合作表演) 二、 反馈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说螳螂捕蝉的道理,劝说要用合适的方法) 2. 是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懂得了螳螂捕蝉的道理,还明白了劝说别人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也就是说话要讲究艺术。例如,我们可以用《鹬蚌相争 》的故事来告诉别人 ……,用《掩耳盗铃 》的故事来告诫大家 自欺欺人是不对的……用《亡羊补牢》的故事来告诉大家知错就改还来得及。 三、 作业: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四、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 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五、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逐段教学,而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大胆的重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最好能用上几组词语;2、完整的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受到少年是智劝,并体会人物形象。这堂课我感觉(1)容量很大,学生的阅读准备还不够充分。(2)本文的寓意揭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感觉印象还不够深刻,我应该以这个为线索,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让中心更加明显。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寓言首先是讲一个故事,其次是揭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寓意。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揭示寓意的一句话。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师: 轻声读读这句话,想想蝉、螳螂和黄雀“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出示表格)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捕蝉 螳螂 蝉 黄雀啄食螳螂 黄雀 螳螂 少年正瞄准它 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多媒体)。师:加上一点符号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这么来表示(板书: 蝉← 螳螂← 黄雀)让我们再来读读生读。师:真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啊。师:少年讲这个故事是有目的的,知道是什么目的吗?生: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回答。( 出示) :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师: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生: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师:不能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师: 能打吗?生: 不能。师:但大臣们的规劝有用吗?又从哪里看出来?生: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出示)师: 你怎样理解“固执”呢?生: 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见别人的劝告。师:那就请你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出来。生练读这句话。师: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死”字呢?(出示)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生:处死中死表示失去生命;死命令中“死”表示不可更改。师: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师:吴王的固执使我们看见了一个专横、骄纵、凶暴的吴王,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这个吴王还不够厉害;好样的,读出了君王的气度;王者的霸气展露无遗。师: 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吴王却被少年的一个故事说服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2—11节, 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在文字旁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生品读、圈划。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⑤引读故事。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四、深入探究。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复述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5《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默写几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②螳螂 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⑤正隐伏着祸患)全班分4组,每组依次默写一组,最后都奖励一组。(⑤) 2、自己批改;评价。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时候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位少年讲了怎样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呢? 二、合作学文 (一)创说领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默写的词语和画面,试讲这件挺有意思的事。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12节,找出文中“螳螂捕蝉”的内容; 2、 试说故事,最好有创新; 3、 指名说故事。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 (二)研读理解 1、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提问: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它们没想到的“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课件:辨一辨]自读课文9、11小节故事部分,同桌讨论。 提问: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 过渡: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2、“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板书:恍然大悟 ) 如{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板书:(打消念头)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打消念头) 4、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自己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实际也是在劝,不过,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少年的巧劝,“巧”在哪里?请读读课文,3—11小节。)相机指导朗读。先小组分角色自读:1人提示语,1人读吴王的话,1人少年的话,1人当评委;然后当众读,集体评议;最后再当众分角色读。 (三) 合作体悟 过渡: 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 友情提醒: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2、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在别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为什么? 三、拓展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四、作业(2、3两题自选) 1、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表演给低年级同学看。 2、把学了这篇课文后,最想说的感受写在小作本上。 3、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怎样劝? 板书: 吴王固执---→ 听“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打消念头(攻楚) (思前想后) 或 少年——巧劝——吴王 螳螂捕蝉 准备攻楚 只顾眼前利益 恍然大悟 不能 黄雀在后 打消念头 不顾身后隐患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6热烈祝贺陶建忠老师在常州市村校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溧阳市城南小学 陶建忠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 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 (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自评,互评) (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 。(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2)学生自练 (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 (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 (5)学生互说。 (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 螳螂捕蝉 只顾身后隐患 不顾眼前利益 吴王攻楚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7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相机出示下面一段话: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读出螳螂的紧张和专注。 (2)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这个故事是谁说给谁听的?他为什么要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了这段话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 (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b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赏读:(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8教材分析: 这是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的(说苑正谏).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不要顾此失彼,要通盘谋划. 教学目的: 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构想 本文由学生自读,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并当堂背熟全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二、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两人一组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逐字逐名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在每句话前标上序号,全文共七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逐字逐句对照注解,译文,准备. (2)投影出来,学生口头完成练习: “其”常作(1)他,他们 (2) 那,那个,那些. 这两种解释,下面每个“其”指的是什么. 告其左右曰( ) 露沾其衣( ) 其上有蝉( )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 面不顾其后之患也( ) 乃罢其兵( ) (3)学生试讲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试讲,老师做必要的指点,讲解.重点理解和解释”阅读思考,练习中带点的词语.逐字弄懂第五句话,准确地译成白话. 四、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指名详细讲述故事 2、画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含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提问:(1)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是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力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算计他呢.(2)课文告诉我们处理问题时,应该怎样做?围绕句子含义谈感受. 板书: 欲得其前利 不顾其后患 3、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1)学生发言 (2)老师补充完整 五、背诵古文 1、自己背 2、指名试背. 六、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老师过渡,导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新的复术形式:创造性复述,练习了两种形式(1)扩展内容;在文中啬一些情节或细节。(2)续编故事:在课文的结尾续写一些情节.这篇课文我们采用扩展内容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复述. 2、思考: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层. (2)吴王开始是怎决定的? (3)吴一听了少孺子的话是怎么想的?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吴王明白了少孺子所讲的故事中的道理,考虑了攻打楚国的利弊,放弃了派攻打楚国的想法。 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分组试讲 (2)指名复述。 (3)全班评议 七、总结 1、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没把他置于死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扩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要 瞻前顾后 通盘谋划 不要 只顾眼前 顾此失彼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9作者:麦桂瑛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9 我谈《螳螂捕蝉》一文 广东省南海市桂城区 桂城海三路小学六(2)班 麦桂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近,我阅读了《螳螂捕蝉》一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吴王下定决心攻打楚国,谁来阻挡它,他就把那个人处死。后来有一位聪明的侍卫官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一个故事来劝免吴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中的那位侍卫官真聪明,他匠心独运,适当地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劝免吴王。他这样说非常巧妙,用了一种“借物暗喻”的手法,生动准确地用《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来比喻吴王。这样一来,他既避免了与吴王正面发生冲突,又不引来杀身之祸,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起了劝免的作用。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螳螂、蝉、黄雀的身上学到了一个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蝉”那样。现代社会中有的人为了生活好,能挣到大钱,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了许许多多对人们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骗,有的乱捉乱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不顾一切地乱砍乱伐树木``````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乱捕乱捉,乱砍乱伐``````最后,社会变得混乱,坏人无处不在,环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坏,到时候的人类,也只能生存在一个社会混乱,环境污染的黑暗世界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了。有的人挨不住了,也都纷纷向生命举上了一面面‘白旗’。还有,有一些人平时很喜欢饮酒,他们自认为这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自灭’。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好处,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只好后悔了。因为酒是一种害人的‘杀手’,人饮多了,胃就会遭到严重的伤害,人体也会变得衰弱很多。它们这样饮,不但浪费了金钱,而且日久生长,最终自己受不住了,也会自己毁灭自己。 读了《螳螂捕蝉》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顾眼前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乐,活出自我!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0作为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答案及译文,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及答案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②悲鸣:动听地鸣叫。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④委身:曲身。⑤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⑶黄雀延颈( )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参考答案: 1、⑴要;⑵旁边;⑶伸 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螳螂捕蝉参考译文: 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1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二、说学生: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练读第3节。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2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的课文,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2、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3、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1是教学的重点,目标2、3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着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内容来自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课后练习: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 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2、(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㈠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1、教师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插图边想。 2、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㈡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1、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目的是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①指名读,围绕这句话、讨论,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②练读这句话。 2、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①理解:恍然大悟。 ②吴王明白了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出示大臣们认为……后果不堪设想)。 3、对比以上两句话,体会“前后呼应”的写作特点。 ㈢、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1、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8自然段)。 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㈣、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①概括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②学习了本课,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四、布置作业 1、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说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2、续写课文,第二天吴王又上朝了以后……。 五、板书设计 不能只想着眼前利益, 而不顾后患。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国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4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要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4、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寓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学情 由于农村六年级的学生都认识螳螂、蝉、黄雀,也有些甚至玩过它们,对之觉得有趣,只要上课时出示有关图片、课件,他们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就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 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2、训练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3、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知道各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按几部分内容写,各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齐读。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勾画有关语句。 3、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指导书写。 螳、螂的结构和笔画笔顺。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4、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5、齐读五组词语。 (二)学习第二、三段。 1、投影出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2、自由朗读第二段(211节)、第三段(第12节)内容。 3、从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出少年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4、指名朗读。(了解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练讲故事。 (这个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上面听写五组词语作为铺垫和根据挂图进行练说,这是一个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 6、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学生在上面第5点已有练讲的技能,在此便在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7、同桌互讲互评。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训练学生说、评的能力。) 教师总结。(略) 8、同学们说说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5。让学生演示螳螂等事物的动作,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9、默读全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训练学生发现能力,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训练了评析文章的能力。)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 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 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故事吗?请举例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八)布置作业。 回去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五、说板书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打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攻打 乘虚而入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祸患。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一板书设计就吻合了这些方面,并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篇15[教学设计] 一、成语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八字成语填空 八仙过海,鹬蚌相争,百尺竿头 2、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说说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 3、根据学生所说板书课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绩,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着力集中,品读主体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应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 1、自由朗读,圈画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并显示三者关系) 2、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朗读体会 3、交流反馈时分别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蝉”、“螳螂”、“黄雀”,心里都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 4、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你打算怎样告诫它呢! (有了体验随后再指导学生练读故事自然水到渠成。) 三、参照对比,探究寓意 引导话题讨论:寓言就是借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掩耳盗铃、狐假虎威都是如此。那么螳螂捕蝉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的? 1、组织小组讨论,随机总结名言,齐读加深感受。 师: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a.“恍然大悟”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自己也象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没有想到…… 明白了自己想到攻打楚国的事,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王还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 b.读到这里,老师还想知道,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呢?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 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如果少年真那样做的话吴王可能就回杀了他。 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 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这样,少年就可以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所以说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对呀,少年选择了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2、出示有关福祸联系的警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理解“恍然大悟”,发散想象“不堪设想”的后果,进而理解螳螂捕蝉一语双关的深刻含义 4、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再读探究,感受智慧 1、在这里围绕少年身上哪些闪光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阅读课文2——8自然节,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做到有理有据。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以读促悟,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真正“动”起来。 2、激趣:想不想当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权倾天下”的大王呢? 学生一定兴趣盎然,此时友情提醒大家:注意人物的身份、谈吐;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 3、指导分角色朗读,配上古筝曲,同学们应该会读的有生有色。 五、创设复述、升华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只有入境才能情真一切。) 情境一:模拟吴王早朝,面对众臣解释与少年的这段趣事,奖励少年,学生一定会说的百花绽放,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情境二:生活中也有许多当代吴王,比如小明同学每天不问学习,只顾沉迷于网络游戏,怎样规劝他既内化了寓意,学以致用,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说服别人的口语交际训练。 六、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本着新课标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无限延伸课堂,加强实践性的宗旨与大阅读的精神,布置以下作业: 1、排演课本剧《螳螂捕蝉》,评选优秀导演、演员 2、收集寓言故事,在班级举行一次寓言故事赏析会 [课题]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设计理念]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应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教师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板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人为本,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思路] 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积累和迁移、重情趣。 重感悟,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逐渐加深感悟,深刻领悟本文中使吴王明白“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真正内涵。 重积累和迁移,感受文本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尽量精简优美,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注意课外读物的推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情趣,使文本内容直观化、情境化、生活化,使语文学习更贴近学生,走进生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