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范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4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

  【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李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评点: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评点: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评点: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目通,情感才目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学生齐读。

  (评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天地很广阔:书本里,生活中……网络时代,电脑更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评点: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评点: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评点: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 !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读一读,会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前后写到4月28日,是父亲的遇难日。

  师:同学们,这叫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是一篇回忆的文章,读书的时候让我们一直把心沉浸在回忆里。

  生:感觉课文很完整。

  师:这样写的好处确实很多,还能使文章内容联系得很紧密。前后照应,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你们看看课文里还有什么地方注意了“照应”?

  生浏览课文后找了两处,略。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评点: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评点: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课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 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卸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

  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2

  【教学实录】

  第一教时

  教师板书课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检查预习(昨天孩子们已经读过课文了):

  读词语──书籍 抽屉 严峻 散步 勉强 披散 待了一会儿。

  再读课题,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请联系课文下面的批注和课文的第一段,(点明了时间,作者是李星华。回忆的是李大钊。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害了。)

  教师: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

  1943年。

  那么女儿回忆了父亲哪些事情,浏览课文,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学生浏览时间40秒。)

  学生交流:学生1讲了坚持流下来的事情,教师概括这就是讲了被捕前的事情。

  板书: 

  被捕前

  学生2:讲被捕时的事情。

  教师:你刚才说这番话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父亲被捕时的情形。

  板书:

  被捕时

  学生3:父亲视死如归,说明对党的信任。

  教师引导:这是被捕时还是被捕后的事情?谁来说说被捕后的情形。

  学生4:对敌人的不卑不亢,对家人的平静慈祥。

  板书:

  被捕后

  教师: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讲了一个个故事。这些事情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老师也不例外,所以课前也做了预习,找了资料,播放课件,教师介绍(当时的形式和李大钊受刑时间40多个小时,但是……)我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读过,长大后也多次读过,但是每一次总是深深地打动我。

  教师:请你们默读课文,李大钊的哪些言行深深地打动了你,做批注。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了典型的批注方法(批注关键词语、关键句子,还有写了读后感受),以这三位同学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默读批注。

  教师点评:忠于党忠于革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等等,你们写的对的,但是李大钊也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也有血有肉,所以,他应该还有更丰富的感情,更真实的感情,请你们继续批注,写出真情实感,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不要把所有的话都写下来。

  四人小组畅所欲言,要求先告诉同学找到的是哪几个段落,然后再说说感受,要言之有据。教师一直躬身其中,在巡视中指导。

  集体交流:哪些所说所做打动了你。

  学生1:第七自然段……事态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为了党组织瓦解……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读读,刚才那位同学说了两个意思,那你是从哪里看出事态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教师:你读读2~6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句子:军阀张作霖烧文件工友被捕(都说明局势严重)“只好烧”说明不得已。“父亲含糊地回答我”与前面说的耐心慈祥比较,从中看出事态的严重。“早出晚归”表面上写工作忙,那怎么看出严峻?忙的内容不一样了,他忙的是整理文件烧文件。

  教师梳理学生的回答──

  那么刚才那位同学,你在体会局势严重的同时,哪些词语打动你的心呢?

  (学生把“坚决地常”读重了。)

  教师:为什么?

  教师:表面上是说父亲离开和留下的事情,其实离开意味着什么?留下呢?而父亲作这份选择他容易吗?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读这段──指名朗读,教师:你在读“多么重要”为什么这么读?教师:这时候父亲的朋友、家人最想对他说什么?而这时候父亲是怎么回答呢?再读父亲的语言。“我哪能离开呢?”的意思就是说?那干脆说:我不能离开。你感受到什么?

  再次集体朗读第七段。

  第二教时

  教师:那被捕时父亲的哪些言行打动了大家呢?

  交流:态度严峻与态度严肃比较。读读13自然段,讲讲当时的情境。

  父亲面对敌人时的不慌不忙──

  在法庭上父亲的哪些言行深深打动你?交流:

  学生读27自然段,感受到对孩子的爱。请大家也读读,你们是怎么感受出来的?

  学生:头发是乱蓬蓬。没有戴眼镜,说明受刑了,但是面对亲人们的时候却是平和,说明──

  教师:敌人是怎样折磨李大钊的?

  (十指连心剥去指甲。)

  指导朗读19段,学生没有读好,教师示范读。谁有信心读好?集体读19段。

  学生交流读22自然段,教师:你们看到了父亲当时的表情吗?

  (安定 、沉着。)

  集体读22段,这是最后一次与亲人见面,父亲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说些什么。联系课文19~20段,想象为什么父亲没有说一句话?

  学生1:不想连累我们,不让我们卷入灾难。“一切都与他们没有关系”。

  (学生联系了27段。)

  教师:我还想请你们再读读27段。

  父亲还会怎么想?

  学生:想用自己的行为去安慰、感染他的亲人。不要紧张,要沉着要稳定。

  教师:李星华刚到法庭的时候是怎样的?(又哭又喊)后来呢?

  (父亲的平和使我们变得机灵了 。)

  教师:再读读22段第一句话和27段最后一句话,你发现什么了?一直在对我们说话。读懂了吗?

  (眼神。)

  在这生死离别时候,父亲想对妻子说些什么?想对孩子说些什么?

  再次自由朗读27段,读得能打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指名读

  教师:对家人明明有着深深的爱,而此时却只能默默相对,明明眷恋生命,却只能舍身相弃,李大钊何来这么大的力量?读读──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教师:指着板书说,当──他──,就因为,读──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播放最后的临刑前的照片,配乐,教师介绍当时情况。

  读最后部分。

  (父亲被害后。)

  教师:4月28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读读这两处,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对父亲的怀念。

  再次集体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伤心过度不舍痛恨敌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刻骨铭心,所以牢牢记住了这一天──4月28日。

  读读开头和最后,发现什么?

  (首尾呼应。)

  当我们读到现在,是不是感觉这个日子对我们也已经刻骨铭心。有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达感情。

  教师: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28日,使李大钊逝世80周年,这80年又有多少生命在轮回,播放媒体,李大钊的塑像,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评析】

  人教版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老课文选入其中,周济部长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目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咀嚼涵咏中感受人性光辉。教学这样的课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动,然后才是如何让学生感动。蒋老师做到了。蒋老师的课非常沉着从容,因为她被对教育的爱感动着,被李大钊的人性光辉感动着。她从亲情、父亲这个角度提醒学生去解读李大钊,这个定位告诉孩子李大钊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很好地把握了人性的特点。

  这是一堂原生态的课。学生批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两次提醒学生,表面看来是打断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却表现了教学智慧,因为教师发现学生的批注都是口号式的大话,真正为学生导学导法,引路引法。既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又鼓励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课文也像跳水一样有难度系数,此文教学属于难度系数比较高的。篇幅长、远离学生的生活背景,教学时必须选准着力点,抓住单元的主题和主要训练点,长文短教。蒋老师选择的切入点是:哪些言行打动你?在具体交流时寻找相应的联系点,辐射点,上挂下联、有取有舍,重锤敲打的是22和27段,弱处理“被捕时” 段落,目的是“把房间打开,让孩子们先进去,触摸自己的感受”。

  长文短教要把握作者情感的凝聚点、表达情感的载体点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三点统一才是切入点,点与点之间是有联系的,现场要作出准确的调控,比如学生会了不要讲,教师自己不懂的不要讲,讲了后学生也听不懂的不要讲。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3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我想,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顺序的基础上,学习被捕前和被捕时部分,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通过抓重点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这样在教学中,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顺序的基础上,学习被捕前和被捕时部分,同时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通过抓重点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第二课时,则着重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的理解,感悟李大钊在法庭上为什么能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同时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为了党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的情感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从中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清明节的意义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你们知道清明节有什么意义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个伟人。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第一人——李大钊同志。

  2、介绍李大钊。

  我们先来看看在“民族魂”的网站上,人们对他的评价,给他的留言。(出示课件,链接)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会让这许许多多的人如此缅怀呢?(课件出示李大钊的画像)学生简单汇报收集的李大钊的资料。师补充、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以情为导线, 通过谈话和人物介绍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情感基调,并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

  3、揭示课题,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远,有的近。十六年是那么的远,可作者的记忆却是如此清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作者的回忆,走进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1)课后习题已经告诉我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先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再想想课文写那段时间里发生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女儿的李星华忘不了的到底是父亲的哪些事?

  (2)学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给予学生静读课文的时间,深入思考,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读课文,说事件、找时间中逐步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品词析句,感悟形象

  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个父亲;对人民来说,李大钊是个革命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革命者都具备的优秀品质。想了解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大钊的伟大形象。

  1、出示句子:(第7自然段)

  3、交流:

  (1)找出这段话中体现局势严重程度的词?(越来越)

  其实课文前面也有相关的语句告诉我们局势越来越严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的严重?指导读好这段话。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李大钊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第一句话承上启下。父亲说的话虽不长,但“言为心声”,四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不能离开。这段话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在研读文本时情感体验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处理过程中,我依循文脉和学情,将教学的重点段放在第七自然段,并以此为点,上挂前文。)

  (2)这是被捕前(对工作高度负责、不怕牺牲)的李大钊,那被捕时的他又是怎样的革命者形象呢?请大家一起看看课文。

  ①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态度严峻”感悟人物形象。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李大钊同志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这到底是一群怎样的敌人呢?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

  面对这样的敌人,面对这不妙的情形,李大钊怎么还是这样不慌不忙,父亲应该知道,一旦被捕,可能就要判重刑,甚至(死刑)。那么为什么他还是那样不慌不忙?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大钊?

  ②感情朗读、以读激情。

  看到这样的李大钊,我们的心中怎能不对他肃然起敬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部分,读出李大钊的沉着冷静,读出你对他的深深敬意。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地抒发自己的见解。再结合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进一步明晰作者所塑造的革命者形象。最后感情朗读的指导则是学生心灵与文字的碰撞,情感与内容的交融。)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读到这儿,你们对于李大钊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回家后把它写在自己的书上。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也可以自己登陆“民族魂”网站,表达自己的心意。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五、板书设计: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对革命高度负责

  被捕时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李大钊   被捕后

  被害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字意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用来*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

  教学过程: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2、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3、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5

  瓦房店市友谊小学  陈丽丽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十三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我们已经进行了自学,愿意把你是怎样自学的简单地说给大家听吗?

  生:愿意!(齐)

  生:我是先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读“读写例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生:我是先读课前“导读”、“预习”,然后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后的“读写例话”,思考课后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挺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前面几个同学讲的我也做到了,我还看了《自主学习》中这课的“自学导航”,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还仔细分析了课题,我知道这篇课文是写

  人记事的文章。

  生:我借助字典查阅并理解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到图书馆查阅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我还运用了反复朗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

  师:你们很会自学,现在还需要再自学一会儿吗?

  生:不用!(齐)

  师:那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自学后的收获好吗?

  生:好!(齐)

  师:提一点要求:交流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说你现在的学习收获?(几个学生抢先介绍李大钊、张作霖及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

  生:通过读课前的预习,我知道了本课为什么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读预习内容)

  师:对!从预习中我们知道本文是李星华在回忆她的父亲被捕前、后的感人事迹(板书:父亲)本文是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

  周年,所以文章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那你们知道李大钊什么时候被害的吗?

  生:1927年4月28日。(齐)

  师:对!(板书:1927年4月28日)我们应牢牢记住这个日子!(生继续汇报自学内容。当几人讲读第7自然段后,一生问)

  生:我们小组有个问题不太明白,北京局势这么严重,父亲暂时离开这儿到别处不行吗?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至都明白为止。学生继续汇报学习收获)

  (当学生讲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以后)

  师:当时全家人的心情非常悲痛,谁能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一学生试读后,学生评价)

  教师指导:当时母亲伤心过度,“我”又哭了,声音是沙哑、颤抖的,语速应稍慢一些。(学生练读后,几生试读)

  师:读得太感人了!(掌声起)

  师:你还想读哪一段?

  (几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师生共评,教师范读第七自然段后学生齐读)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再练读。通过理解与朗读课文,你认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来小结:对!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尽管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那坚强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却深深地

  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师:刚才同学谈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生齐答)

  师:谁能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训练重点的理解?(几生谈后,师问:)

  师:什么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读课后的“读写例话”我知道……

  师:你也很会学习!课文中还有一些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大家找找看,可以和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学生交流后集中汇报)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后答)

  师:我们以后阅读时应注意看看哪些文章中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在作文时有机地运用这种写法。

  师: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儿,你们看行不行?

  生:行!(齐)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两篇文章,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阅读材料)

  生:想(齐)

  师:那你认为在阅读这两篇文章时应注意什么?

  生:读文后应弄清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还要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一会儿发给你后,你要看看文中还有什么要求。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篇来阅读,如果能阅读两篇更好,可以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学生自由阅读后汇报,师及时点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好吗?

  生:好!

  (下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6

  [设计理念]

  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

  (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3)“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非常沉着、机智。

  (4)“28日”、“第2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消息,全家人十分悲痛。

  三、深入理解重点词句

  (1)教师:在每件事的叙述中,都有值得深入体会,揣摩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是写人物的神态、语言,有的强烈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这些句子深入后,可以加深对李大钊人格美的认识。

  (2)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勾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既要交流对重点句的感悟、理解,还要交流朗读体会,大组汇报时,对学生认识模糊的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点或引导讨论,使学生对重点句的正确的和比较深入的理解。

  下面的句子都值得深入体会,学生如果说漏了,老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句子,老师不要拒绝,仍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体会要点:一是李大钊革命工作的忙碌,二是当时局势的紧张。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有多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体会要点:

  ①李大钊知道局势的严重性,知道自己身处的危险;

  ②李大钊知道自己的责任;

  ③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

  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朗读要点:要读出坚决的语气,要读好两个反问句。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体会要点: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4)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重。他的心被一种伟大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体会要点:

  ①“伟大的力量”,指的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②从“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不屈不挠,安定沉着,是因为倔心中有“伟大的力量”。

  ③敌人“重重地拍惊堂木”、“怒 气冲冲地”、“狠狠地拍了几下”;面对穷恶极恶的敌人,李大钊“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并以此来鼓励亲人,使“我”也变得机智勇敢了,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④从“我”由惊慌害怕:怕变为机智勇敢,说明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说明这种力量的'确是伟大的。

  朗读要点: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气的坚定,体会哪些词语要读重音。(如“安定、沉着、伟大的力量、革命事业的信心)

  学习方法:这个句子是理解上的难点,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伟大的力量“才会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也可联系其他革命烈士的事例理解。

  (5)、“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体会要点:①这是教育后代永远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②也是教育后代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朗读要点:要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四、对李大钊或李星华倾吐情感

  以“李大钊爷爷,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①对李大钊爷爷表敬意;②汇报今天的幸福生活;③表示继承革命传统。

  或以“李星华妈妈,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1表示安慰。2表示敬佩和向她学习。3表示珍惜幸福生活。

  在学生说话思路打开以后,说话内容不要加以限制。

  五、作业指导

  1、思考·练习3

  让学生把开头一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这样写的好处。

  要让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心头的思想感情。

  2、思考·练习4

  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不一定是前面提到的值得深入领会的句子。如写敌人凶恶的句子,也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是描写环境的词语,可以是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动作、语言的词语等。在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后,应放手让学生读和抄。

  3、可要求学生课后查找有关李大钊写文章,在班里交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7

  下面是五年级语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感,辨析“沉重”、“沉着”等词,并用词造句。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

  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2)通过学习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对李大钊的描写,学习家人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文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及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小语大纲五年级“识字、写字”中提出:五年级学生要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通过对“沉重”“沉着”的辨析经进一上理解 李大钊的品质。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牺牲的精神和对反动军阀的凶狠、残酷的憎恨,这也是《大纲》提出的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人处事时能爱憎分明。本课编排在本册教材中每五组,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指导写法的训练项目,为此,指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很必要的。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本组训练特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

  一、从“忆”入手,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阅读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这一点就告诉我们,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这个印象即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避开文章的主题,分散教学,就会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支离破碎,所形成的知识概念就是松散、孤立的,对课文的理解也可能片面的理解或以篇概全的弊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忆”作统领提出:课文忆了谁?忆了他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忆了哪一天使“我”忘不了?(幻灯片出示)再运用“自读——讨论”法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从感知上了解课文大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符合高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规律的。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解重、难点。

  突出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既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减轻学生负担,膈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透彻。为此,在理解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以体会他对革命的追求。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 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如:复习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挂图,指导读图,理解“安定、沉着”等词语。

  3、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个难点时,我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而后采用“列举法”列举《小草》等几篇课文中的前后照应关系,理解前后照应。通过学生举一反三的训练,弄清这种写法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作文中应用。

  三、指导朗读,升华情感,产生共鸣。

  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产生语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去朗读课文。以指导学生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最后用朗读带并配乐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情境,最后再一次体会课文情感,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师生特点。采用多种教法,朗读形式,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表演概括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8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一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的效果令人满意,学生自读课文后,多数能够概括出课文的内容,结合字典理解课文的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第二课时主要结合李大钊言行的句子,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理解李大钊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气概。在小组进行讨论时,发言的只是极个别同学,还有的同学采取等待的态度,等别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老师还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就越俎代庖,唱独角戏。这一课老师细致地备了课,准备得非常充分,为什么学生发言不够积极,思维狭窄,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可能是学生朗读得不够充分,没有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没有推敲重点词句、精心研读吧?也可能是老师没有想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吧?我想应该让学生首先大量阅读革命书籍,让足够的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感化他们,再去开讲这一课也许效果会更好些吧?也许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得过于幸福,根本体验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尽管结合了李大钊的被捕后的资料,凶恶的敌人剥去了他的十个指甲仍然没有向敌人屈服,但是只有少数同学面带愤恨,多数表情冷漠,没有激情。总体的感觉就是学生对英雄的大无畏气概领悟得不够彻底,课堂上能够根据重要句子发表意见的只有赵琳、刘彦平、商梦瑶、牛楠楠、牛林杰几个同学,要不是他们几个起着引领作用,恐怕难以完成任务。第三课时,找出课文的表达方法,小组内在讨论时意见一致,能找出首尾呼应和对比描写的句子、段落,但是为什么这样表达,多数同学还是说不清楚,原因就是在第二课时,没有在读中感悟李大钊的高贵品质。只有通过老师的讲解,解决了课文为什么要用首尾呼应和对比的表达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一得一惑

  今天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

  1、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理解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目标完成得较理想。(原本我还怕学生因为对时代背景不熟悉,难以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堂上我先和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写作顺序,然后让他们用足够的时间自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出李大钊高贵品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给了学生大约十五分钟,他们大多数能准确找出文章中能反映李大钊革命精神的句子,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最后统一整理出李大钊有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忠于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精神。

  反思: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给他们方法,提出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这课的学习来看是可以做到的。老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主线,给学生明确的指引,引导学生去找出课文的关键句子,并感悟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情感,学生是能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的。

  但第二个目标却进行得很不顺利。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而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但是无论我怎么引导学生,用范读,用讲解等方法,学生就是无法读出那种基调,一遍两遍三遍……就是读得平平淡淡,象一锅没放盐的白粥,怎样品都缺少味道。最后,只好带着这一遗憾下课。

  反思:这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朗读训练,按理说应该顺理成章,可是为何学生总是读不出语气呢?我试过给学生解释,试过范读,也试过叫学生个别读,个别读时有一两个学生还是读得可以的,可是一到全班讲读,又让人听得摇头了。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情?真想听听其它老师的指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9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学习本课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四、教学媒体:

  1、投影片

  学习本课7个生字。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3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

  1、读生字,正音。

  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读后提问。)

  3、细读课文。

  4、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5、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

  6、汇报交流情况:

  ①被捕前:

  (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坚决地说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板:忠于革命)

  导读: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

  ②被捕时:

  (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视死如归)

  导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③被捕后:

  (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瞅了瞅没说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板:坚贞不屈)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下文)

  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四)总结全文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五)课外延伸

  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0

  一、设疑导趣

  学习要靠自己思索而得。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该课教学时,我首先引题激趣,巧设悬念: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接着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启发学生弄清课题的关键词及与课文内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主体,掌握学习方法。

  二、质疑导思

  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质疑设疑,从而知道学生那些内容不理解,学习重点在哪里,便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目标教学,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教学到李大钊同志被捕前的一个段落“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我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归纳总结;在教学李大钊同志被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他处境危险,我让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体会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领悟革命者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读中悟情,质疑导思,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析疑导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诱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疑问,甚至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李大钊被审时,我让学生先看录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崇敬之情。进而激疑,引导学生参与,继而探索。观看图象画面后,再让学生自学,动手画词画句,然后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异中求同,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领悟文章精髓。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一幅图

  师:大家还记得这幅画面吗?

  生:记得。

  [反思:为什么没让学生说这幅画的内容及感受,教师只是问学生记得吗?学生只是轻飘飘地说记得,根本没引起思考。]

  师:它是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幅画面,这是1938年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情景,这个孩子眨眼间成为了孤儿,这是旧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当时人们处于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的压迫之下,家园被毁,不得不远走他乡。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幅图画来感受一下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

  大屏幕出示4幅旧中国人们流离失所的生活图画。

  师:许多人有家不能回,沦落为乞丐,可以说当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反思: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通过画面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画面时,配上音乐会不会效果好些?]

  师:有这样一个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时共产党北方的领导人——李大钊。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李大钊

  [反思:这句话不准确,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李大钊,而不能是了解了李大钊,既然是已经了解了,为什么这节课还要来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李大钊,了解李大钊,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

  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师指导“忆”字书写:

  大家来看这个“忆”字,左竖点、右斜点中间是一个垂露竖,离左竖点远,与右斜点交叉,交叉处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二。

  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本文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李星华曾多次对他的妹妹这样讲到:

  大屏幕出示:

  李大钊的大女儿,李星华经常向妹妹讲:“父亲永远爱我们,可是在他坚强的心中,革命事业所占的位置,却要比妻子、儿女、个人的安危重一千倍、一万倍!”

  老师读。

  师:在我们课文中,李星华同样告诉我们,在父亲的心中,革命事业占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是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些呢?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

  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

  师:很多同学已读完,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22自然段。

  大多数同学同意。

  师:大多数同学说22自然段,我们来看22自然段说什么?

  指名一生读22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22自然段: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他相信革命会怎样?

  生:必胜。(只有寥寥几个同学说出。)

  师:也就是说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心。

  板书:必胜

  师:正是由于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才支撑着父亲在敌人的抓捕前不慌不忙。

  [反思:为什么把父亲在敌人抓捕前的表现说给同学们,这样学生没有一点读书的欲望了,因为心中没有任何疑问了。]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面对敌人的抓捕这一段。

  大屏幕出示读书要求:

  默读8-12自然段。

  用横线划出面对敌人抓捕时,“我”的表现,用曲线划出“父亲”的表现,并用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边默读,边勾画批注。

  交流:

  师:先说“我”的表现。

  生:12自然段

  师:读出来

  生读

  师:还有吗?这上面也有,这是谁的语言?

  生:“我”的。

  师:读

  生读第9自然段。

  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我”的表现:

  生:恐惧

  生:惊慌失措

  那么,我为什么会惊慌失措、恐惧呢?

  生:读第8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惊慌失措,也就是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可怕,感到危险。

  师板书:危

  师:父亲的表现呢?谁来读?

  一生读。

  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师: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他读出了父亲当时表现,体会得比较深。

  还有么?

  生:从容不迫。

  师:我读这一段时,我的感觉是临危不惧,同学们说从容不迫,可以。

  [反思:教师引导过于狭窄,预设过于死板,应该依据学生的回答来定。]

  教师板书: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父亲为什么会临危不惧呢?

  师、生: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只有些许学生说出,这个问题有跳跃性,铺垫不够,学生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学生在猜老师的答案,所以一开始提这个问题时,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造成这句话只是孤零零置于此处。其实应该让学生放开说,为什么会临危不惧?]

  师过渡:被捕后,十几天在法庭上,我与父亲在法庭上见了面,此时,父亲是什么样的呢?

  大屏幕出示19自然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指名一生读。

  生读得吞吞吐吐

  师:读书时,身体站直了,气出来就特别顺。

  该生继续读:“灰布旧棉袍”读破了。

  师:比刚才好一点了,跟着我读。

  师领读

  生跟读该句。

  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同学们来看被老师标出红色的部分。

  指名一生读。

  师:你想到了,可能在这十几天中,会发生什么事?生纷纷说受到酷刑。

  师:受到酷刑,也许会怎么样?

  生说不到位。[反思:说明这个问题提的针对性不强。]

  师:你能想象到父亲受酷刑是什么样的?

  一生:敌人拿鞭子抽

  一生:敌人拿烙铁烙

  一生:敌人让他坐老虎凳

  [反思:学生虽然说出了一些酷刑的名称,但是总觉得他们说的轻飘飘的,想象不深,体会不够。]

  那么,我们来看事实是怎样的?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被捕后遭酷刑的事实:

  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多次被审讯。敌人用尽了种种酷刑、威胁,把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一生读。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敌人用鞭子抽,烙铁烙,可我们万万没想到敌人竟会用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十指连心,我听到了同学们发出惊奇的感叹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敌人真是太残忍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无言。

  [反思:我觉得刚才我说的太多了,把学生想说的,比如:敌人太残忍之类的话说完了,学生一下子不知道说些什么,或者是我应该让学生把想说的内容写下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给懒惰学生一个压力。]

  师引导: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两个始终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生:李大钊特别伟大,敌人剥去了双手的指甲,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反思:这个学生说的特别好,但是其他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怎么活跃,为什么,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在草稿纸上也先写一写,再交流,这样学生体会的可能更深些。]

  师:是什么在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其实不一定非得让学生说出这一句,可以各说各的体会,比如: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或者对自己梦想的追求等等,这样与学生自身也有联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引发对文本的共鸣。教师想以此句作为文本的文眼,可以在学生充分说过之后,教师点明此句即可。不然的话,学生思考的不是对文本的感受,而是老师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师:此时此刻,站在法庭上的父亲是经受了严刑拷打后的父亲,但他依然平静。

  让我们再次来到法庭上,再来看一眼父亲,那个受过严刑拷打的父亲。让我们来接读这一部分,破折号前,老师来读,破折号后同学们来读,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

  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观察同学表现:学生准备不认真。接读时,发现课件中“眼镜”错写成“眼睛”了,学生笑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走进文本,没有与文本产生共鸣。]

  师:正是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使得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动摇,在亲人的哭喊前不忧伤,更在敌人的绞刑架下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慷慨演讲,从容就义的资料:

  面对绞刑,李大钊同志神色未变,从容地首先走上绞刑台。他要求讲话,敌人不允许,他就大声叫喊,“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准备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来继续唤起民众。

  但是执行的人蛮横地向他脸上挥拳,并把他推进一个发亮的金属制的长方形架子中,架子的上边正中有一个小圆圈正卡在颈中,旁边有一把柄,刽子手握住把柄,逐渐绞下去,直到舌头吐出,眼睛流出血。刽子手松开把柄,将李大钊拖出,围绕刑台走了一圈,然后用冷水往李大钊脸上喷,等他苏醒过来,又开始第二次绞刑,共继续了三次,施行长达40分钟之久。

  师:在这倍受折磨的40分钟,在这生不如死的40分钟,是什么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他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师:正是有了无数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再一次用读来追忆父亲——李大钊。

  准备好了么?相信通过这次的朗读,会对李大钊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师生接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睛。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

  他毫不动摇

  面对亲人的哭喊时——

  也不忧伤。

  而且在敌人的绞刑架下——

  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亲人——

  化悲痛为力量

  使敌人想通过他亲人的忧伤来软化他的意志,动摇他的信念的阴谋——

  不能得逞!

  他要用生命最后一刻的演讲来继续唤起民众——

  与反动军伐做斗争!

  [反思:这一次朗读感觉学生进入了状态。]

  师:这就是父亲,一个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这个日子是1927年4月28日。

  师分别把“1927年4月28日”板书在黑板左右两边。

  师:父亲的被难日,在文中开头、结尾分别出现,这样出现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向我们表明着什么?

  生不约而同都去读书。

  [反思:很有趣,没有让学生读书,可是全体学生都去读书、思考,看来,教师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一点很重要。]

  生: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

  [反思:看来,学生确实是思考了]

  师:作者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其实这个日子不光记在李星华心中,更记在全中国人的心中。

  [反思:仅停留在记住这个日子,落脚点太低了,应该让学生记住的是李大钊为了革命理想而牺牲的伟大精神,应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结合自己的理想,学习李大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伟大精神。]

  同学们,课下多搜集关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来了解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的品质。

  教学反思:

  解读 问题  思维

  最近,经常一直在看名家的教学实录,对照自己的课堂,总觉得每一个问题的设计,过于幼稚,之所以说幼稚,是因为所提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即可张口回答,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进而造成思维懒惰。

  如: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划出描写李大钊的句子,并用一个词来概括。许多学生划出句子后,不假思索地就写出来“不慌不忙、镇静、从容不迫”,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深阅读,而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过于幼稚,不具备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的兴趣。

  而在这节课临近尾声时,我提了一个让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迫切读书、思考的欲望,我设计的问题是这样的:“1927年4月28日,在文中开头与结尾分别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在读书时,根本没注意这一点,这个问题对他充满了挑战性,教师不要求他去读书,他主动地去打开书,去思考,去找寻答案,正所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应源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解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关注最多的是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那种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课内外拓展上,也只是从这一点进行拓展,而忽略了文本中李大钊是作为父亲,正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忽略了作者对在法庭上见到的,那个受过酷刑的父亲的描写极为简略之处。如果我没有忽略这个地方,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对受过酷刑的父亲的外貌,如此轻描淡写的描写?你们在读书时,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点呢?这样肯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看来,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真的来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需要向名家学习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向名家学习他们对文本进行的深入准确的解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2

  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师生谈话,单元整体导入。

  2、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师生交流资料。

  5、学生默读课文,围绕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体交流“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集体交流“被捕后”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

  3、读写结合。

  课后反思

  上了教研课后,有同事说:这下子心情紧张过后该轻松了吧。其实不然。这节课备课评课过程中,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也有太多的东西令我思索。

  把这样的老课文拿来教学,我首先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咀嚼涵咏中感受人性光辉。因此,普通人的情感成为我和学生对话的平台。我从亲情、父亲这个角度提醒学生去解读李大钊,这个定位告诉孩子李大钊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能较好地把握人性的特点。

  教学这样的课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动,然后才是如何让学生感动。不仅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对李大钊都是知之甚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很难被文章打动。课堂上我安排了一段资料的介绍,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渲染情境。我也沉浸其中,因为我被李大钊的人性光辉感动着!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

  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

  (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字意: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⑴ “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⑵ 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 烧掉文件书籍。

  ② 张作霖要派人搜查。

  ③ 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⑶ 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① 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② 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③ 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⑴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⑵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⑶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⑷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⑴ 用横线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⑵ 用波浪线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⑴ “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⑵ 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⑶ 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⑴ 对亲人充满慈爱。

  ⑵ 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⑶ 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⑴ 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⑵ 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14

  一、教学准备:

  1、录象《烈火中永生》。

  2、课文重点语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仪。

  二、教学要求:

  1、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 自读,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B 联系上文思考: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C 小结: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D 自读,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板书)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

  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

  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6)小结

  四、教学结束: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