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
范文 |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这样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齐读课题—— 师:这园子里蜂子——学生读课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这园子真―(美、五彩缤纷、充满神秘、充满生机) 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13节。(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谁来读第13自然段[出示13节] 读着读着,文中哪种气息扑面而来啊?(自由) 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生:请她读。)你觉得怎么样?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 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师:是啊,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师:就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就……”说说我怎么自由? 师: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好好地去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品,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 师:还清晰地记得昨天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忍俊不禁,我知道,同学们已经被课文深深吸引,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师:给大家读读。(生读,出示段落) 你感觉哪里最有趣? 师: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12节) 生: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看着满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样的神情?祖父笑够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虽然教我(出示11小节) 师:我发现这段话里有一个字重复出现了很多次,数一数? 从那么多“又”中,你读出了什么?能否读出调皮、贪玩 小结:作者的语言很朴实,但却那么充满着童真、童趣,勾起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师小结: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 师:是啊,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链接)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的园子。 师:学到这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题目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可以给你一个天堂,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用他的宽容和慈爱,给了我一个天堂,在这个天堂里,我的瞎闹淘气也曾带给祖父许多的欢笑和快乐,这园子也是我用率真和可爱给祖父创造的天堂,所以作者称:读课题—————— 师: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出示链接。教师朗读)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师:你走进了萧红的心中。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读课题—— 师: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师:萧红现在怎么样了?祖父的园子到底怎么样了?现在这个园子究竟什么模样? 师:同学们产生了太多新的疑问,好,带着这些疑问,走出课堂,去解决它。相信你的阅读视野也会不断拓展。 师:你课后打算给自己一份怎样的作业? 师:老师也有一个建议: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我们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像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童年。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2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1.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萧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揭示题目 1.介绍作者。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的北方院落里的花朵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中,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萦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提醒:“倭瓜”中的“倭”字读作wō。 “蚌壳”中的“蚌”字读作bànɡ。 “水瓢”中的“瓢”字读作piáo。 2.再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归纳学生的发言)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儿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指导。 (1)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①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和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儿边玩儿。 ①默读课文第4至第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儿和玩儿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象“我”的心情。 学生甲:“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学生乙:“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学生丙:“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学生丁:“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儿还是干活儿?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儿就是玩儿,玩儿就是干活儿,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和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看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园子里的那份自由。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我”在园子里是快乐的,是自由的。) 4.是啊,这里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难怪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称园子是她的后花园呢!有人说,一个人的快乐是藏不住的,一张口,从你说话的声音中都能听得出。不知道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是否感受到了这一点。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几遍。 5.小结: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中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作者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四、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反思: 1.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的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 2.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让他们画出哪里表现出了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的写法,用心感受生活的写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 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 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4【教学重点】 引导自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2、交流。 (一)对园子的印象。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三)感受园子里所有的自由。 (1)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质疑: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5[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祖父的园子就像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自由的家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文章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设计中力求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野阅读课文,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设计言说的主题,选择言说的方式,营造富于童趣的对话情境。使师生都融入文本,紧扣文中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的收获,在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与祖父在园中自由、快乐地劳作玩耍的情景。 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及感悟园子对作者的精神意义。 [教学准备]:女作家肖红的资料及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萧红的回忆 1、师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关注,一位作家为何一生对一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走进祖父的乐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同时思考:你对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了解?(自由、快乐……) 2、检查自读:说说对园子的了解过程中解决以下问题, (1)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蜂子、倭瓜、谎花、铲地。 (2)难读顺的句子: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设计说明: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 三、品读,感受祖父的爱园。 我的快乐、自由: 1、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轻声读课文。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2、写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水,我也浇水……这样写说明什么?(我跟祖父亲密无间……) 3、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画下来。再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体会到什么?同样是铲地,浇水,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2)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3)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的两个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理解“我”铲地有趣的样子,一边往前“爬”一边“乱勾”。 (设计说明: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在“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细细琢磨,却活化了人物形象。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4)水瓢浇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 (5)第11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4、祖父是怎样对待我这个小淘气的呢?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 (1)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 (2)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 (3)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请你看看图上祖父的笑容,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当我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设计说明:祖父的“笑”是耐人寻味的,祖父“笑”的含义在文中是一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祖父的爱鲜活、具体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因为有祖父的爱,才有我的自由”。) 景物的快乐、自由: 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课文除了写自己的生活,还写了景物。用了两段话。看看这些动物、植物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得怎么样?(连景物都是快乐、自由的!) 1、代表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说说你的快乐、自由。 (1)自由地,认真地读这两个自然段,把自己当成园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等,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先写一写。(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写。)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成为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从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野阅读课文,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营造富于童趣的说话、写话情境。孩子们很快就能融入文本。) (2)说说景物的快乐、自由。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课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等修辞如,学生以玉米的身份讲述园子里的快乐: 我是一棵长在爷爷园子里的玉米。园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太阳在园子里特别大,天空在园子里特别高。花开了,好象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好象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好象在说话似的。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在这样的园子里生长,我感到快乐、自由。 (设计意图:这种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动、植物的快乐的语言训练,绝不同于三言两语,一句半句的回答,这是一个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运用课文语言的自觉性,并且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更加积极地内化课文语言的自觉性。) (3)感情朗读中体会景物的快乐、自由。 2、题目是祖父的园子,想写出自己的快乐,为什么课文里用这么多的笔墨写动物、植物的快乐? 交流: (1)因为我的心是快乐的、自由的,所以身边的一切都是快乐的自由的,也是借这里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2)指导写作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这个方法叫做——借物抒情。 (设计意图:老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道知其所以然。) 3、作者有一个怎样的童年生活?(快乐、自由……)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爱,祖父给了我一个童年的爱园! 四、延读,领悟祖父的家园。 (引:作者因为有祖父的爱,所以拥有了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拥有了一个金色的童年!所以开头这句话是这样写的。读一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有没有发现作者写得很特别?呼兰河小城里边就住着他的祖父? 引出: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为祖父给她幸福的童年,给了她家的温暖!作者萧红,从小父亲不喜欢她,妈妈去世了,后妈更不喜欢她。再读第一句! 2、你觉得当她写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带着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对亲人的深深的怀念再读第一句! 3、所以课题 起《祖父的园子》,作者把深深的感情都寄托在这园子里!这个一个乐园;这是一个爱园;这是一个家园!再一次读第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反复地递进式朗读,读懂作者开门见山的写法,读懂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隐约地看到那抹淡淡的哀愁。) 4、如果你一天,两天,如果一直在园子里,会有什么感受?去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吧,肯定会给你与此时不一样的感受!因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辈子去读的书…… (设计意图:课了情未了,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引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乐园 幸 快乐 童 爱园 年 自由 福 家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6一、给黑体字选择读音。 蚌壳(bàng bàn) 樱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腻(mì n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碟( ) 飘( ) 愉( ) 啃( ) 烁( ) 蝶( ) 漂( ) 榆( ) 肯( ) 砾( ) 谍( ) 瓢( ) 渝( ) 恳( ) 乐( ) 三、品一品句子的思想感情。 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模仿秀(用上黑体字)。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不但没有盖上采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中的“我”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件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作者的情,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自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文章。 【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2、交流。 (一)对园子的印象。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三)感受园子里所有的自由。 (1)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质疑: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3至12自然段、14自然段,能紧扣“玩”字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 3.在读中感悟作者率真、质朴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4.通过阅读、品味有关语段、语句,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童年无拘无束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点:咀嚼文字,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孙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心中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请说说理由。 2.二十多年后,园子里的一切依然活跃在萧红眼前。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指名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语言 享受快乐。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3-12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划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句段,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2.生默读感悟。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想一想,这样的画面好玩吗?为什么? 4.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一学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想象画面,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好玩?为什么? 5.请同学们轻声读5-10自然段,对话部分同桌可以分角色朗读。 6.自由读11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呢? 7.指读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段话又好玩在哪儿? 8.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他劳动我玩耍。他拔下锄杆帮着我玩,他教我认穗逗着我玩,他被我抢过水瓢,任由我瞎闹。园子里飘着乐趣,飞着自由,流淌着浓浓的爱。 三、感受自由,拓展说话。 1.我是自由快乐的,就连园子里的植物也是自由快乐的。引读: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一切都( )。 2.要做什么,( ),要怎么样,( ),都是( )。倭瓜是自由的,( )。黄瓜是自由的,( )。玉米是自由的,( )。蝴蝶是自由的,( )。蚂蚱是自由的,( )。蝉是自由的,蜂子是自由的,(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四、出示小诗,配乐诵读。 1.终于,我玩累了。……只用草帽遮着脸就睡着了,草地是床,蓝天是被!读的时候,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惊醒了她美丽的梦!(出示小诗) 2.那快乐自由的园子,那满脸是笑的祖父,还有那用草帽遮着脸睡觉的小女孩,渐渐的,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五、介绍作者,推敲课题。 1.介绍作者 2.此后的二十多年,萧红念念不忘这个园子?在她心中,这是一个________的园子。 3.这篇文章被很多教科书选用。编者给这篇文章加的题目,有的是《祖父和我》,有的是《祖父的园子》,而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请比较比较,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合适呢? 4.总结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简介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2、简介《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 (板书:记忆中的园子——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玩累入梦)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②“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③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④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既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也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的特点。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设计意图:积累词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生机勃勃,以及作者对园子的满心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板书:热闹生机勃勃满心喜爱)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 (1)讲解“我”和祖父种小白菜。 ①“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调皮。 (2)讲解“我”帮祖父铲地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②指导朗读,表现出铲地给“我”带来的乐趣。 (3)讲解“我”在园子里的玩耍 ①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活泼好动。 (4)讲解“我”帮祖父浇水 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在读中表现出“我”的激动、欢快、开心、天真烂漫……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板书: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 (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样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 (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4、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5、教师小结:在祖父的园子,慈爱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 (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 (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 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1)“花开了,……都是自由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什么?(园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勃勃生机和美丽无比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4)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5)教师小结: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4、指导朗读: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6、17自然段。)(板书:快乐和自由) (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板书:快乐)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板书:无穷的乐趣)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板书:眷恋童年怀念祖父)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通过学生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习惯。 集体交流作者的写作手法,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助于学生掌握作文技巧。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 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0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读注释。 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摘录句子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1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简介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2.简介《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 (板书:记忆中的园子——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玩累入梦)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②“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③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④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既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也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的特点。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生机勃勃,以及作者对园子的满心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板书:热闹生机勃勃满心喜爱)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 (1)讲解“我”和祖父种小白菜。 ①“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调皮。 (2)讲解“我”帮祖父铲地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②指导朗读,表现出铲地给“我”带来的乐趣。 (3)讲解“我”在园子里的玩耍 ①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活泼好动。 (4)讲解“我”帮祖父浇水 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在读中表现出“我”的激动、欢快、开心、天真烂漫……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板书: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 (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样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 (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4.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5.教师小结:在祖父的园子,慈爱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 (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 (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 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1)“花开了,……都是自由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什么?(园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勃勃生机和美丽无比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4)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5)教师小结: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4.指导朗读: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6、17自然段。)(板书:快乐和自由) (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板书:快乐)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板书:无穷的乐趣)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板书:眷恋童年怀念祖父)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通过学生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习惯。 集体交流作者的写作手法,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助于学生掌握作文技巧。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 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 板书设计 祖记忆中的园子——热闹生机勃勃满心喜爱 父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快乐和顽皮眷恋童年的 园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快乐和自由怀念祖父 子玩累入梦——快乐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2下面是2篇关于《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一: 《祖父的园子》是关于童年回忆题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但是言优美,易懂。文章需要学生把握的是体会句段中所透露出的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无限留恋。 出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的考虑,在教授此文时我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以几个问题来贯穿全文的学习。由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的长,相对多的时间让他们阅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他们阅读的同时必须得完成一个任务----------完成填空题:A、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的地方;B、祖父的园子充满( );C、祖父的园子( )。在这三个句型中任选其一作填空。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充分的阅读,然后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把握,这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从学生所概括出的答案:美丽、生机勃勃、自由、欢乐······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很确切地把握到文章的大意。但为了使学生真的有所感悟,我还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品析。在学生所分享的句子当中,对美丽、生机勃勃和欢乐的体会是相当的深入的。可对于自由的体会却是有些阻碍。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由,我列举了身边的事例与课文进行对比,效果果然好了。 然而当深入品析作者童年的欢乐与自由与课文题目《祖父的园子》之间的关系时却有了阻碍。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对祖父进行评价的片段。同学们也都能理解祖父的慈爱与关怀,可是对祖父的慈爱与作者童年的欢乐与自由却是无法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对课文题目《祖父的园子》的由来没有透彻的理解。而待继续讲时,下课铃终止了一切。 这节课尚有许多的疑问:其一、多数的时间都分给了学生读书、自学,因此对学生没有品析到的句子却没有过多的深入的去品析。这样是否造成一种“漏洞” 呢?其二、许多优美的句子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充分地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是否会有效呢?其三、对于自读课课堂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该作为课后作业进行自行解决呢?一节课时间所要完成的长篇课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该把握到何种程度呢?而像我们班中下生较多的情况,又该如何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呢?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二: 早上,我上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感觉颇多。下面我简单地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的目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被安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行文挥洒自如,如清泉涓涓流淌,字里行间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在作者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都是有生命的。在作者笔下,童年生活是那么快活惬意,令人难以忘怀。但是萧红的童年时寂寞而单调的,家里的后园是她唯一消遣的地方,慈爱而富有童心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然而,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地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文中蕴含的天真唯美的东西张扬出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阅读本组课文的重点是感受他人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我的设计大致遵循“潜入——涵咏——内化——释放”这样的层次进行悟读指导,抓住一个个童年的细节,进行文本细读,多元启悟,感受形象,体察情感,把文本的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读出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很欣赏张伟老师的“球心”教学。一堂课总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它就像是一首曲子的主旋律。这课的主要目标是: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我始终围绕着: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园子。通过景物、趣事、爷爷三方面的深入解读,层层递进,理解祖父的园子是生机勃勃的园子,是自由自在的园子,是充满爱和温暖的园子。早上展示的是前面两个层次,第二节课主要是感悟祖父的爱。正是因为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允许我随便瞎闹乱闹,对我倾注了无尽的爱和宽容。他的爱让我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喜爱,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我心灵是自由的,所有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甚至是充满了梦幻色彩。再带着这样的感悟引读第17自然段。最后话题一转:可是在我18岁时,祖父离开了我。由于母亲在我年幼时过世,继母和父亲都对他不好。再加上父亲的逼婚,使她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在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离开爷爷十几年了。由于战乱,此时的她正与第三任丈夫居住在香港身患重病。在她《呼兰河传》的尾声中这样写道:引出小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说说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最后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反思整堂课的得失,我发现还有这样的遗憾:比如在处理“一切都活了”这个环节时,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所以想象不大丰富,有的同学还出现没有琢磨透句式,所以说出来的语言质量不高。如果让学生静下来动笔选择写一写,我想效果会更好,理解会更到位。另外,我觉得造成这个环节有问题的是自己在备课时的预设不够,我以为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没有去写过,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学生的回答出现了缺陷的时候,自己没有很好的调控。看来,上好一节课要一细再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到哪儿都是真理。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3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园子中快乐、自由的生活,及祖父对作者深深的爱。 3、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她的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 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交流萧红资料 2、检查难读语段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种”“溜”的读音)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杆”的读音) 3、通过预习,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设计意图:本文选自名家名篇,将课堂学习向课前延伸,引导学生走进萧红,了解她的生平、作品,并通过“为什么许多年过去了,作者仍对这个园子念念不忘”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两个比较难读的语段的检查,旨在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扎扎实实读好课文,并教给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联系字的意思确定字的读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渗透把厚书读薄的阅读方法。) 二、精读感悟,体会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一)感悟自由快乐的生活 1、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里,作者和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注意尤其要关注作者的表现。(5分钟) (设计意图: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抓关键词句体会、感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此处给学生创设自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进我和祖父的生活,并适时进行阅读方法的点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集体交流 预设: (1)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①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和祖父很亲密……) ②我就像祖父的什么?(影子、跟屁虫、小尾巴……) 读出自己的感受 ③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句子很有意思?变成小诗的形式读读着相同的句式,反复的手法传达出来的祖孙俩的亲密无间。(生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领悟表达这是高年级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两个重点。此处设计着重引导学生在理解我和祖父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感悟作者运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好处,初步感悟作者的语言特色。) (2)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被我踢飞了。 ①生读句子谈体会。(淘气、调皮、瞎闹……) ②从哪里你能感受到作者在瞎闹?(抓关键词) ③读出作者瞎闹的感觉。你能体会到它瞎闹时的心情吗?再读。 (3)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①生抓关键词语谈体会。 ②把体会到的送到句子中,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③抓住这段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想开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想象画面再来读。 (设计意图: 语言有画面,字词见形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培养了学生由文字再现画面的能力,这是学习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然后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课文,这是感悟内容、体会情感的最好方法。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4)玩腻了,……下雨了!” ①学生谈体会。 ②出示插图,观察图画,结合文字从图中静静聆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③再读句子。 (设计意图:由文字到图画,朴实而富有口语化的语言,再加上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小作者的快乐、调皮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祖孙俩的笑容、笑声更让学生久久不忘,同时也为处理下一个环节“当 时,祖父笑了”作好了铺垫。) (5)祖父虽然教我……跑了几步又去坐别的了。 ①读了这段话,你想起了我们读过的哪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这里作者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那她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②在读中体会这种情感。 (二)深悟快乐自由的源头——祖父的爱 作者为什么能这样快乐自由?从哪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祖父的关爱? ①笑 ②耐心地教我 你有因胡闹而闯祸的经历吗?结果怎样?再看看祖父,体会到什么? 祖父的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填一填: 当我 的时候,祖父笑了! 出示原作中的句子:“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祖父的笑,是对作者的呵护、疼爱、宽容、理解……带着对这笑的理解,分角色读祖孙俩的对话,体会浓浓亲情。 (设计意图:文中祖父的笑是一处留白,这笑饱含着深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祖父笑中之深情,再适时呈现原作中作者回忆祖父的笑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这样祖父的笑就“丰满”了,“立体”了。这笑所给予作者的快乐自由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领悟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关注园子,深悟自由 1、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是写园子的。是哪两段?自由朗读这两段,看写出了园子的什么特点? 2、这两段描写和作者的童年生活有关系吗?你发现了什么?(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3、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的心是自由的,所以在他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作者这种借其它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真是巧妙! 再来读读1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自由。(配乐朗读) 4、你能仿照着句式写写我的自由生活吗? (设计意图: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在学生对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了感悟以后,引导学生揣摩描写园子这两段与作者童年生活的关系,继而探究作者写作的秘密。) 四、总结全文,体悟情感 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的滋润着萧红,悄悄地在萧红的心中流淌。正是祖父的爱,给了她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所以许多年以后,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1、你有没有觉得这句话有些特别?难道这呼兰河小城里仅仅住着我的祖父吗?这样写你感受到什么?带着感受读句子。 2、补充资料,体会作者写下这句话时的情感,带着感情再读句子。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读《呼兰河传》 2、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很多特别之处,继续探究领悟。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4【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主实践加以精心调控,使其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3、全班汇报交流: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 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5【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重点再现园子带给我的自然情趣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读中体会我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读中感悟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让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限,才让我拥有了这个难忘的、快乐的、幸福的童年。学习作者自由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布局谋篇的精巧。 【教学过程】 一、学生品读 1、教师启发谈话,帮助学生复习回想上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 2、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园子的语段,边读边想: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园子。 3、交流: 媒体出示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这是一个五色缤纷的,充满活力的大园子。 媒体出示第1、3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读中体悟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由的园子。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是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师小结: 第一次媒体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齐读。 二、教师导读 1、请看课文3~12自然段,先找出描写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的语句,再找出我跟着祖父模仿的语句,放声读一读。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我和祖父形影不离,一天到晚都在这院子里边,爷爷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要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 3、师小结: 教师引读第二次媒体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师过渡: 原来,不仅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是自由的,快乐的,还有这园子里的人也是自由的,快乐的。再看课文,你还能从哪里具体感受到我的自由和快乐? 5、交流: 找到一处,说好一处,读好一处: ⑴ 第3自然段后边部分: 祖父种菜,我来溜平。 ⑵ 第4自然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⑶ 第5~10自然段: 祖父教我分辨谷穗和狗尾草事件。 ⑷ 第11自然段: 我捅黄瓜,吃黄瓜,丢黄瓜,追蜻蜓…… ⑸ 第12自然段: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6、师小结: 教师引读第三次媒体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三、师生深化理解 1、师质疑: 课文学到这里,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我在这个园子能感到自由和快乐? 2、教师引学生例举文中点滴感受祖父对我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说说。 3、师小结: 是呀,这点点滴滴都是祖父对我的爱。正是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有了发生在园子里的一切趣事。我才过上了这样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自由的乐园啊!难怪20多年过去了,萧红仍然对这个园子魂牵梦绕,恋恋不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诗一般的语言,回味回味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趣事,怀念怀念这深爱着我的祖父: 媒体出示: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我玩累了,找个阴凉地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 把草帽遮在脸上 就睡着了。 师:小姑娘真的玩累了,就地睡着了。看她睡得那么熟,老师不忍心再去打扰她了,我们悄悄地从这园子里出去吧。 同字们不知不觉,我们又到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走了一回,感觉如何? 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再去作业超市逛逛── 四、作业超市(你可以任选其中两题来做) 1、小练笔: 真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啊!“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你估计这个小姑娘睡醒后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你接着“小姑娘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3、你觉得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一读,再选一两处抄下来。 4、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在百忙之中挤出点时间来读一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爱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6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领略祖父园子和儿童诗的魅力,感受童年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一个人缓缓地向我们走来,看,她是谁?(出示萧红头像)对,她就是萧红。对她,你有那些了解?指名学生汇报萧红资料。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呼兰河传》,走进萧童年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板书:童 二、学习《祖父的园子》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拿出你手中的导学单,回答第一个问题:走进祖父的的.园子,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评价:你看到的真多!我也看到了,你呢?) 2、师:园子里的景物真多,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呢!你还看到了哪些人呢?生答。 三,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 师:在萧红的眼里,她的童年就是一首诗!(板书:诗)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板书: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童年的水墨画》 2、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三首诗歌,并完成手中的学习学习单。 3、师:(引导朗读):这么美丽的画面怎能忘记!忘不了在喧闹的街头读书的专注——生朗读《街头》;忘不了碧绿的溪水边曾留下我们垂钓的身影——生朗读《溪边》;更忘不了水葫芦出水时的那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四,学习《我想》 师: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童年更是一个美丽的梦!你听:(师配乐朗读第一小节)让我们怀揣梦想,一起读下去吧! 五、总结,布置作业 师:萧红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再现了她自由快乐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园子;《儿童诗两首》中,作者巧用修辞,把童年的每一个场景都写得栩栩如生!课下,让我们走进古人小时候(课件出示),去感受古代儿童童年的快乐!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篇17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第12段: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 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 3、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1、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 2、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3、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 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爱,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宽容。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课件出示) 五、抒发对自由渴望。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愿意……就……想……就…… 六、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课题。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 祖父的园子 爱自由 设计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 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 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