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
范文 |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精选12篇)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11 作者:王杨群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2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作者:王杨群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的提问还显意犹未尽。走出教室,身前身后还跟着几个不得答案不罢休的孩子们,这是为什么? 回顾这一堂课。上课一开始,我照教案进行复习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举手如林。“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当几个同学已说了许多内容后,许多举起的手还是不肯放下。一看情势,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而且已记在心里了。怎么办?照教案亦步亦趋再进行逐段精读指导吗?显然已没有必要。我迅速在心里作出了决定,立即随讨论板书:“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师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问题来了:“既然是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呢?”“为什么要在不毛之地栽种绿树鲜花呢?”我马上喝彩,“这两个问题提得好,很有价值!”随即激将:“谁能解答他们的问题,谁就更会动脑。现在把课文翻开,快速默读课文,看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在哪些自然段?” 课堂上聚精会神地默读。 随着一只手的举起,安静被打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在课文第三段。”(师)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争先恐后:“因为阿联酋人民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在地里埋下了纵横交错的水管,浇灌花草,所以不毛之地能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一个个回答是多么好!(师)这一切都得从国外买来,得花多少费用?(生)“培育一棵小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师)“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算算帐好吗? 一个学生一年学杂费平均算约1000元;生活费4000元;学习用品500元;衣着500元;(学生插嘴,衣着不止500元)其它费用500元,共计6500元。再加上小学6年,初、高中6年,大学4年,幼儿园3年,共计19年。用6500乘以19年=12,3500(元)。也就是说,阿联酋人民培植一棵小树大约要花费十几万元人民币,那么沙漠中 “星罗棋布的绿洲”要花多少钱?(生)“啊……”一片惊讶的叫声!借此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接着反激:“是啊,培植一棵小树要花十几万元,值得吗?请你用课文中的或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 “值得。”“因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加美丽。”“因为有了这些绿树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绿树鲜花会给沙漠中的人们带来许多小动物,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欢乐”…… 师引导看图,面对荒漠中的座座美丽城市,你想对阿联酋的人民说些什么呢?…… 至此,阿联酋人民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的可贵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下课了,他们还在问:阿联酋为什么这么有钱?他们的钱用完了怎么办?……这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它引起了我的反思。 这节课能够激起学生如此高的学习热情,一是改变了逐段理解朗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老师关注了教学生不懂的,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老师灵活地把握了学生的求知动态,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活了学生质疑、解疑、好寻根问底的心理特征,这等于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2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的提问还显意犹未尽。走出教室,身前身后还跟着几个不得答案不罢休的孩子们,这是为什么? 回顾这一堂课。上课一开始,我照教案进行复习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举手如林。“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当几个同学已说了许多内容后,许多举起的手还是不肯放下。一看情势,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而且已记在心里了。怎么办?照教案亦步亦趋再进行逐段精读指导吗?显然已没有必要。我迅速在心里作出了决定,立即随讨论板书:“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师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问题来了:“既然是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呢?”“为什么要在不毛之地栽种绿树鲜花呢?”我马上喝彩,“这两个问题提得好,很有价值!”随即激将:“谁能解答他们的问题,谁就更会动脑。现在把课文翻开,快速默读课文,看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在哪些自然段?” 课堂上聚精会神地默读。 随着一只手的举起,安静被打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在课文第三段。”(师)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争先恐后:“因为阿联酋人民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在地里埋下了纵横交错的水管,浇灌花草,所以不毛之地能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一个个回答是多么好!(师)这一切都得从国外买来,得花多少费用?(生)“培育一棵小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师)“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算算帐好吗? 一个学生一年学杂费平均算约1000元;生活费4000元;学习用品500元;衣着500元;(学生插嘴,衣着不止500元)其它费用500元,共计6500元。再加上小学6年,初、高中6年,大学4年,幼儿园3年,共计19年。用6500乘以19年=12,3500(元)。也就是说,阿联酋人民培植一棵小树大约要花费十几万元人民币,那么沙漠中 “星罗棋布的绿洲”要花多少钱?(生)“啊……”一片惊讶的叫声!借此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接着反激:“是啊,培植一棵小树要花十几万元,值得吗?请你用课文中的或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 “值得。”“因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加美丽。”“因为有了这些绿树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绿树鲜花会给沙漠中的人们带来许多小动物,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欢乐”…… 师引导看图,面对荒漠中的座座美丽城市,你想对阿联酋的人民说些什么呢?…… 至此,阿联酋人民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的可贵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下课了,他们还在问:阿联酋为什么这么有钱?他们的钱用完了怎么办?……这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它引起了我的反思。 这节课能够激起学生如此高的学习热情,一是改变了逐段理解朗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老师关注了教学生不懂的,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老师灵活地把握了学生的求知动态,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活了学生质疑、解疑、好寻根问底的心理特征,这等于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你见过沙漠吗?了解沙漠吗? 谁能说说沙漠有哪些特点?(板书:沙漠) 2、提示课题(完成板书:沙漠中的绿洲) 3、质疑: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做上标记。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罗马 劣适 侍良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恶劣侍弄适宜培植纵横交错觉不毛之地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重点指导下列句子 (1)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2)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3)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按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怎样分段。 五、指导写字 1、描红 2、抄写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时 恶劣 侍弄 适宜 良好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后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重点抓住“不是……而是……”“到处”“白茫茫”) (3)你还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抓住“白”与“绿”的对比,体会。结合理解:“星罗棋布”并指导说话) (4)指导朗读(重点词语要重读) 2、读第二自然段 (1)激疑: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想你看到了什么?能介绍一下吗? (3)学生交流 (4)自由读二自然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边读边找出描写迪拜美的句子。 (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用赞美、佩服的语气) 3、细读第3自然段 (1)质疑:学了第三自然段后,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2)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流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用——画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3)分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4)学生交流 (5)师引读: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淡水,而那里原先是——(生齐读) (6)出示沙漠图 瞧!这样的环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不毛之地(结合理解) 师:但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阿联酋人民退缩了吗? 生:没有,师:他们从___________ (7)结合理解:纵横交错 (8)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6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说说读后你们感觉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生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细读第7自然段 (1)齐读,想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2)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精心侍弄花草树木? (3)生交流 (4)师小结。 三、作业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二、指导造句 1、理解“纵横交错”、“适宜”的意思 2、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读 3、补充句子 4、指名学生说说 三、布置作业 课后当小导游互相说说。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4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这篇课文中的绿洲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人工制造的,因此它更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也更值得人们珍惜。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不惜代价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认识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怎样的? 2、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3、交流,感情朗读。→→ 二、走入“迪拜”,感受“绿意” 1、然而,在这茫茫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迪拜去看看。 2、来到迪拜,我们看到什么?(生) 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1)从这个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环境优美: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珍爱花草树木、人民文明:没有更不见) (2)指导朗读(赞美佩服) 三、走入文本,感受“壮举” (一)体会“种植”的代价 绿洲这么迷人,这么美丽,居然是在荒芜人烟的.沙漠中建起来的,多神奇啊!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的?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阿联酋人在种植花草上花了哪些代价?又是多大的代价? 2、交流反馈: 预设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抓住“培养一个孩子”来体会付出的代价大) 预设二:“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抓住三个动词“买来”进行理解,体会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将沙漠变成绿洲,改变生存环境的决心。) 预设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抓住动词“挖去”、“填上”、“埋下”“输出”和“纵横交错”“源源不断”等词,引导学生感受为了改善环境,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3、难怪阿联酋的朋友说:“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4、阿联酋人民为什么愿意付出如此的代价? 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说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加美丽?(交流) 5、小结,指导朗读。 (二)体会“养护”的代价 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培植了这些花草树木,那他们是怎样进行呵护的呢? 1、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1)理解“侍弄”。 (2)句子训练: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 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 (指名分别读,体会哪个句子好,说原因。) 2、你从哪里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就像爱护孩子一样呢?(浇水、洗脸) (1)花草树木都成已经成活了,工人为什么还不断地给它们浇水、洗脸呢? 出示: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洗脸后的树木变得怎样?看谁读得更漂亮。 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小结:正是因为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辛勤培植和精心侍弄花草树木,沙漠中才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绿洲。 四、欣赏图片,升华主题 1、过渡:今天的迪拜城呀,再也不是地面是白花花盐碱的不毛之地,而是一座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绿色家园,想去看看嘛? 出示图片,定格在开头图片:你看到了哪些风光?有什么感受? 2、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将沙漠变为绿洲,可是有些人却在将绿洲变为沙漠,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3、总结。 七、作业布置 1、设计几句环保的宣传标语。 2、搜集有关阿联酋和迪拜的资料,了解阿联酋是个富饶、开放的沙漠之国,迪拜是一个美丽的沙漠之洲,并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不惜代价 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精心侍弄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5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二课时 ,我们着重学习的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个问题“为了建造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之大和艰辛不易。然后浏览全文,划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课上来也有遗憾之处。首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对阿联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的作用,好像有点走不出来了,总在这个问题上来回打转。还有最后让学生谈谈课文学完后的打算时,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没有能够引到保护环境的主题上来。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6作者:陆凤娟 教学目标 :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7《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引读课题,读词——沙漠 师:谁来说说沙漠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一望无边 生:无边无际 生:荒凉。 师:是的,荒凉,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起来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示句,指导朗读,体会。 师:那么绿洲呢?又是怎样的?书上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对它进行了概括。 学生交流。 生: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指导学生朗读,抓住“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体会绿洲的特点。 师:迪拜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想看吗? 出示一组迪拜现状的图片。 师述:迪拜人民就是在这样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环境中生活着。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川流不息的奔驰宝马,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与之相伴的还有绿树成阴,鲜花夹道,芳草成坪,你已经完全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都市里了。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我试图让学生围绕“沙漠”来说说它的特点,但是在课上学生就讲了三个词语,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因此课上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显得过于简单,缺乏教学机智,只是草草过场,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在这里,我若课前能适当搜集一些描写沙漠的词语,以推荐的形式让大家读一读,我想学生必是很喜欢的。之后我让学生说说绿洲的样子,通过对比凸显绿洲的特点,这样再质疑阿联酋人们是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阅读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8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建成绿洲的坚强决心和惊世壮举,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大家喜欢去旅游吗?天气转暖,阳光明媚,正是旅游的好时机。今天,我们一起出国去旅游。离登机时间还早,机场旁边有一家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展览馆图片。学生:今天展出的是一组关于保护环境的漫画。请欣赏。师点击出示漫画图片。 请问:你们看懂了什么? 过渡:登机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告别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乘上飞机,出发吧!出示飞机起飞的图片。 一、了解沙漠和绿洲。 1、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提到沙漠,大家一定不喜欢。那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出示图文:茫茫大漠、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浩瀚无边。指导读出意境。你还知道哪些词语? 2、走近阿联酋的沙漠,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体会:到处:沙漠面积大。白茫茫,因含盐碱而白。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毛:通“苗”,指庄稼)理解“不毛之地”,不毛,不长庄稼,形容荒凉和贫瘠的地方。仅是不长庄稼和小草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找到的词语有:咸而板结。 小结出示:这就是阿联酋的自然环境(图片):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就是——恶劣。(板书) 3、但就在这不毛之地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便是城市。(板书“绿洲”)。让我们到其中的一座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这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并作适当简介。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文中有一句话形容了她的美景。 让我们一起在读中领略。出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草如茵、芳草如坪、姹紫嫣红、欣欣向荣。 二、引出问题,深入思考。 1、质疑,出示对比图片,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建成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 阿联酋人民之所以能把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是因为,他们——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 理解: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精心侍弄”的意思。 想像: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给予生命、提供生活的条件、精心呵护。 过渡:阿联酋人民是不是这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 2、出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默读:4—6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旁边。 交流: (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出示。抵得上:相当于结合实际想想到底费用有多大。 (2)“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树木花草的根部。” 分析:类比关系。 对比理解: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出示:动词填空。从括号中这的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这说明:迪拜人不仅花了很多的钱,而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硬是把白花花的盐碱地、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城市! 再读课文,读出词语的厚重来。 (3)4—6自然段。阿联酋人民不仅给花草树木在地下铺了纵横交错的水管,而且还要浇水。 分角色读,其余同学扮演花草树木。教师创设情境:一天夜里,狂风怒号,飞沙走石,第二天清晨—— 师:小花小草树木,你们如何感谢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呢?体会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 小结:阿联酋人民不权精心种植了花草树木,而且进行了精心的管理。(板书) 3、第3自然段同4——6自然段都写到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三自然段转述了阿拉伯朋友的话,告诉我们种树植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叫间接叙述;4——6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见,生动地展示了人们是怎样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这叫直接描写。) 4、过渡:仅仅依靠园林工人的努力,优美的环境能保持下去吗?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采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美丽源自于美德,迪拜的美丽源自于迪拜的每一个人——都能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花草树木。 5、同时,读到这里,我们对阿联酋人民能这样爱护花草树木,也很理解,也很佩服,这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交流。 (1)、花草树木来之不易。 (2)、他们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不能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要追求美好的生活。 6、总结:今天的阿联酋,不见了漫天黄沙,不见了白茫茫的盐碱地,不见了人们的痛苦绝望。这里的人们凭借着勇气、双手和智慧,在荒凉的大漠上,建起了星罗棋布的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奇迹, 三、总结拓展 1、了解了迪拜的美丽及美丽的原因,也到了我们旅行团离开的时候了。在即将踏上归途之前,你想向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呢? 2、回到祖国,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出示——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差不多损失两个阳城县的土地面积。 3、看到这样的现实,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总结: 我们坚信,美丽来源于美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从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做起,心中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加上保护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精心种植 精心管理 精心呵护 课文简介: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9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品读课文,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体会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感受恶劣、“绿洲”感受美好 1、教师: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 “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空气清新……) 2、课文中的“沙漠”指哪儿?(阿联酋)课文中的“绿洲”指什么呢?(阿联酋的城市) 教师: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绿洲”又是怎样的情景?圈圈画画有关的句子或词语。 3、学生自己读全文,圈画相关词句。 3、交流“沙漠:课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用朗读体现出环境的恶劣 出示句子: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出示句子: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说说“绿洲”(第二自然段)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美好) 指导朗读,用朗读体现环境的美。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感悟壮举。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根部。” (1)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 (2)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到:困难是巨大的;代价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培育一棵书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师:是啊,阿联酋人们真了不起,他们不怕困难,用巨大的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文字,读出你敬佩之情。 齐读出示的文字。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指导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一位阿拉伯朋友 教师: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__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3、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要说。你想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 不毛之地绿树成阴 咸而板结鲜花遍地 环境恶劣良好环境 花大代价 精心侍弄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10师:课前课文读几遍了? 生1:八遍。 师:了不起! 生2(迫不及待):十二遍! 师:真不简单!(小声地)课前,课文老师只读了一遍。(生笑)课文同学们读了那么多遍,知道的一定比老师多,这节课愿意做我的老师吗? 生(声音不太响亮):愿意。 师:不愿意就算! 生(声音响亮地):愿意! 师:做老师的老师,有信心吗? 生(声音不太响亮):有。 师:信心不足。 生(声音响亮地):有! (微笑地以“书读几遍了”一个轻松的话题,与学生拉家常似的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心理放松,为学习新知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读书成果并不只以“真不简单”一句表扬结束,而让学生做本节课的小老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主要是向老师展示自己的读书所得。这一要求激起所有学生的表现欲,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轻声读课文2——6节。边读边想象:像老师这样,课文只读了一遍,又没有去阿联酋旅行过的人会不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发现乔羽同学就很会读书,她一边读一边还划着什么写着什么。 (通过榜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既表扬了会读书的同学,又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其他学生读书方法。) (其余生有所悟,边读书边动笔。) 师:谁来说说老师会不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不知道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师(出示“阿联酋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老师粗略地计算一下,在我们农村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两万元。照这样算,建造一个中心公园需要多少钱呢?(彩图出示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下面大家一起来算一下,我数树,大家计算钱。 师:一棵。 生:两万。 师;两棵。 生:四万。 师;三棵。 生:六万。 师:四棵。 生:八万。 师:五棵。 生:十万。 …… 师;大家看,中心公园中的树还有很多。你估计一下建造这座公园需要多少钱? 生1:一百五十万! 师:才七十五棵树。 生2:二百五十万! 师:才一百二十五棵树。 生3(鼓足气):一千万! 生4:一亿美元! (引导学生通过数树算钱,将“培育一棵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教学富有情趣。) 师:需要这么多钱,你相信吗? 生:相信。 师:老师就不信,建造一个公园需要这么多钱,都花什么地方去了?能告诉我吗? (生再次读2节。) 生: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师:什么?泥土也要买? 生:因为土是咸的。 师:水也要买? 生:水也是咸的。 师:原来如此,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都需要花钱买来。 生: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 师:什么,挖沙石也要钱? 生:工钱。 师:老师有点相信了。 生:他们还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师:一根自来水管值不了多少钱。 生:是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 师:你来在黑板上画给老师看一看。 (生在黑板上画数不清的交错的“水管”) 师:原来那么多的水管,老师现在相信了。 (通过画画,理解“纵横交错”,加深学生对自来水管多的认识。)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半信半疑。 (另一生读) 师:老师相信了。老师觉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句号可以改一下。 (生试读后,争先恐后举起了手。) 生:句号可以改成感叹号。 师:为什么? 生1:建一个公园需要花很多钱! 生2:建造一个公园是多么得不容易! 师:读一读。 (生大声读) 师:老师知道了,你没有吹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而不应枯燥乏味地讲解。) 请再把三节读一读,告诉老师,阿拉伯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热爱生命。 生2:爱护生存环境。 生3:吃苦耐劳。 师:像老师这样课文只读了一遍,又没有去过阿联酋的人还会不知道些什么? 生:不知道没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师: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吱唔说不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节,谁能知道他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自由读二节。) 生: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生2:迪拜很美。 师: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 (生自由读二节。) 生1:读2节。 师:迪拜很干净! 生2:读2节。 师:迪拜不但很干净,而且很美。 师:像老师这样还会不知道什么? 生: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很精心。 师:从哪儿看的出? (生读6节。) (师出示6节,生自由读6节。) 师;现在大家就是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请你们闭上眼睛……“忽——忽——”一阵阵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就连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小树呀的脸上、身子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这时,你们有何感受? 生:很沉重。 生:很不舒服。 师:你最想干什么? 生(齐答):洗澡! 师:好,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老师就是园林工人,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呀、小树呀、小花呀(边说边指着孩子们)脸上的、身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这时,小草更绿了、小树更翠了、小花更艳了,他们在阳光下露出了笑脸……这时,你们心里有何感受? 生1:不在沉重了。 生2:很舒服。 师:想对园林工人说些什么吗? 生1:谢谢你园林工人,帮我洗干净了身上的泥土。 师: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生2: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 师: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你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希望。 师:能通过读6节,把你们内心的感受告诉我们吗? (生自由练读。) 生1读6节。 师:老师听出来了,洗过澡后很舒服。 生2读6节。 师:刚才洗得不是很干净,坐下去再读一读。 (语言描述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空间,充分触摸语言。通过角色情境,加深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情感体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边读边体会: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自由读全文。) 生:阿联酋人民热爱生活,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树木。 生: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师: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 生:也很爱护。 师:从哪儿看出的? 生:给小花浇水。 师:有没有不爱护花草树木的? 生:有。 师;从哪儿看出? 生:有的同学走草坪。 生:有的同学攀小树。 师:怎么办呢? 生:让他们的老师也给他们上《沙漠中的绿洲》这课。 师:这个办法不太可行。 生:学校用广播通知。 师:这个办法不错。 生:在花园中、草坪里竖一个个小木牌。 师:这个办法很好,可是上面写些什么呢? 生:禁止走草坪! 师:这样的话,同学们读了不舒服。 师:老师这儿征集了几句话,同学们读一读。 (出示: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草宝宝渴望回到春妈妈的怀抱。饶了我吧,请别再折腾我了!——小水杉 咦,太阳公公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光秃秃的冬青树)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1:好痛呀,别再拽我的长发了!——垂柳姑娘 生2:请别再踩我了,再踩,我就成浆糊了!——小草 生3:我愿为你送去一片绿荫。——小梧桐 师:课后愿意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吗? 生:愿意。 师:下课!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综观这一环节的教学,“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编者意图、文本的价值取向。“小木版上写些什么?”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内心需要。这一切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11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了解访问记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2、初步了解访问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1、齐读课题,抽默部分词语。(咸而板结、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2、欣赏“沙漠”与“绿洲”图片,朗读词语。 3、学生质疑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引发探究期待。 二、找出中心句,形成阅读线索。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直接告诉我们变化的原因。 2、交流,梳理出关键句。 ①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②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三、从“代价”入手,品读全文。 1、默读课文的第三到六自然段,想想阿联酋人在培植花草树木上花了哪些代价?又是多大的代价? 2、结合句子交流,体会“种植”的代价,相机指导朗读。 (1) 预设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抓住“培养一个孩子”来体会。 预设二: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抓住三个动词“买来”进行理解。 预设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抓住动词“挖去”、“填上”、“埋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2)教师引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再次体会“很大的代价”。 (3)引领学生理解“花很大代价”是源于他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进入情境,体会“培养”的代价。 (1)创设情境,师生互动,进行采访。 抓“洗脸”体会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2)引导想象,进行句式训练, 当小花、小草、绿树脸上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霎时,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当树枝不小心被风折断腰枝时,园林工人______ 。 当______,园林工人_____。 (3)联系前文,了解每一个阿联酋的'人民也十分爱护这些花草树木 4、小结。 抓住“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进行小结,并完成板书。 四、阅读提升,感受升华。 1、而在阿联酋人民的共同的认识下,在付出的很大的代价下,在大家的精心侍弄下,这样的绿洲出现了一个又一个。 2、指导学生朗读课题体现奇迹。(把问号变成感叹号) 3、迪拜风光欣赏,再次感受这人间的奇迹。 4、再读课题,记住奇迹。 五、体会写作方法,迁移拓展。 这是一篇访问记(板书:访问),作者通过把在阿联酋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时还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好像也来到了迪拜。以后我们在写这类文章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六、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 1、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2、如果你感兴趣,你也可以写一篇参观记,把你在参观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访问 迪拜 咸而板结 共同的认识 绿树成阴 看到 不毛之地 很大的代价 鲜花遍地 听到 感受到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篇12佚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7、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 罗(lu) 劣(li) 适(sh)侍(sh)良(li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愕淖盅≡裾返亩烈簟?br> 霎(s sh)时恶劣(l li) 良(ling ning)好侍(sh s)弄适(s sh)宜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己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步”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厂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同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朽“买来、挖去、填土、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渎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 ) 漂( ) 侍( ) 宜( ) 烧( ) 飘( ) 待( ) 宣( )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 ) ( ) ( ) 千干净净 ( ) ( ) ( ) 4.写出近义词。 培植( ) 适宜( ) 美丽( ) 侍弄( )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