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
范文 |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精选14篇)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 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来进行识记;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长找几个能读的来读一读。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谁能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接受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应立足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2八百垧八小 崔淑清 我认为一小的王亚丽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主要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生喜欢读哪句话就读哪句,分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互读以及质疑、解疑等。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王老师让学生充分进行阅读实践,并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课中王老师多次在范读长句子、课文;设计在场所有的人起立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收集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以及让学生谈一谈对北京的印象等环节。 3、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王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同学收集的图片,并让学生把自己到过北京的名胜古迹的地方,说给大家听。 几点建议: 1、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充分自学、合作学习的时间及空间。 2、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 ◆[2004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说教法、学法: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说教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我认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他会很自然地就问:我写的是谁呀?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呢?我紧抓这个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方法的契机,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就问: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读读吗?为后面情感的激发打好伏笔。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仔细读读课文,试试自己行不行,好吗?学生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 二、品读课文 读中感悟学生现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标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再小组合作读,把你刚才还没读准的地方提出来向别人请教,或者你会读了就帮帮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名读、范读,跟老师比读、小组赛读,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 探究内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提问:通过刚才朗读练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随机板书:北京城(遥远)、门、升旗仪式(壮观)。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四、创设情境,强化感受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冲破现有时空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带上记者证,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你觉得北京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最后,利用听音乐《国旗,国旗多美丽》,当念到敬礼、敬礼、敬礼时,我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让我们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4佚名 教学目标 :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 ,说话训练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 导入 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初读诗歌 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同找对读。 朗读比赛。 识字 认读词语 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的可好了!下面我们比一比,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自由练读词语。 比一比。(多种形式比。) 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 用笔在课文中圈出后,大声朗读。 教师检查。 说话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个人练读后,检查。 说话练习: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复习词语 朗读、背诵诗歌 谈谈观看升旗仪式的场景 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背诵课文。 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练习:我多想 写字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2004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5【导读】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美好愿望,内容生动感人。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开展教学,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读中感悟。 2、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押an韵。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录像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心、方”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课件依次演示:美丽的小山村,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内容情境中,学生在感受着山村的美,天安门广场的美,感受着升旗前的隆重和山山美好的心愿,为投入地读文做好铺垫。 当学生与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指名读,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针对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教学中,采取带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生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识字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为了检查识字效果,同时为了在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读顺,组织组内同学互读、评议,教师以指名读课文的方式检查朗读效果。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初读感知,还是学习汉字,变换形式学习,组内同学互读课文,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课文读通、读顺成为可能。 3、品读感悟,熟读成诵。诗歌共三句话。品读感悟第一句时,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倾听,接着模仿读第一句。品读感悟第二句时,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升旗仪式实况录像,学生在体会中练读第二句。品读感悟第三句时,让学生比较: ⑴ 我多想去看看。 ⑵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在比较中读第三句,最后熟读成涌,积累语言。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品读感悟三句话时,学生的模仿读、体会读、比较读,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4、文中出现的四个生字,根据字形特点,“广、升”一起指导、书写。“走、足”一起指导、书写。同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实际教学要为达成这一目标做长期的努力。 5、当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强烈共鸣时,去北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就成了许多孩子的心愿,此时,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小组合作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小报。从而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学实录】 1、引入: 师:创设情境,去北京看升旗仪式。演示(山村、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 生:齐读课题,认识“想”字。 2、感知: 师:范读,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指读。 师:整体出示生字。 生:开火车认读,自主发现要注意字音,交流。 师:出示句子。 ⑴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来到美丽的北京城。 ⑵ 我多想去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呀! 生:自由读。 师:引导再读,要求流利。 生:组内互读评议。 3、感悟: 师:启发读第一句话。教师范读。 生:再读,师及时评价。 师: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去干什么呢?现在,小组合作,练读第二句话,一个小朋友读时,另一个小朋友要注意听,然后相互评议。 生:小组练读,指名读。 师:放升旗录像。启发:假设此时你就站在升旗的人群中,那么该怎么去读第二句话呢? 生:练读。 师:示范。 生再读,师生点评。 师: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山山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读第三句,交流感受。 出示 ⑴ 我多想去看看。 ⑵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比较练读、师扮演角色读。 生:试读互评。 师:启发背诵。 生自由读试背,同桌互检。 4、书写 师:你认为哪个字不好写? 生:我觉得“升”字不好写。 师:看“升”字的每一笔都在田字格什么位置? 生:观察后回答。 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后临写。 师:点评。 5、拓展 师:启发学生课后了解北京。搜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小组合作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小报。 【教学反思】 1、这首诗歌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因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读得很投入。 2、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在模仿中、在观看录像的体会中、在比较中朗读感悟,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 3、学生的朗读因感悟而有声有色,感悟后的朗读声情并茂。 体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同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适时的示范和引导是绝不可少的。 不足:教师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 设 计: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王志丽 【点评】 新课标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作为一篇阅读课文,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本节课在以下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教师坚持组织、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中引导学生模仿、体会、比较;课尾,鼓励学生搜集图片,合作办报,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空间。教真正是为了学服务。 其次,教师根据诗歌三句话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考虑学生对壮观一词理解有难度,及时播放天安门实况录像──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6【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f、每天早晨,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天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指名读 ⑶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正文: 11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我多想去看看教案_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生词卡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去过北京的小朋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天安门) 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 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课件出示】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 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 (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课件出示】 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 好,请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二、指导写字。 1、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 3、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 的比较,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 作业设计: 1、想一想,连一连。 告 走 北 升 城 广 路 京 旗 门 场 诉 2、比一比,组词。 听( )走( )北( )开( ) 诉( )足( )比( )升( ) 3、画一画,把你心目中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 板书设计: 11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 升旗仪式 爱北京 爱祖国 我爱北京天安门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8【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 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 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 f、每天早晨,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 指名读 ⑶ 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 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 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时,学生们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国歌。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品读时,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课题的循环呼应,释放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感受的话,学生的情感就难于释放出来,因而,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课一开始读课题,课中读课题,课结束再读课题,一次又一次使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9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多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 难点: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课前准备: 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老师相信那里一定非常美。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课件出示北京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你们知道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新疆小朋友,一位是北京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可有意思啦,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看,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做好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将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请到大屏幕上来了,这样你还认识吗? 1、带拼音认读生词(自己练读,指名拼读,) (1)自己练习拼读一下,谁想拼读?(指名读) (2)不拼读的话,谁会读?(指名读)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领读) (4)还有谁想读?这么多想读的,那就大家一起读(齐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把他们头上的拼音帽子给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 (同桌合作读,提读,男女生读) 3、去熟字认生字 师:去掉他们身边的朋友,剩下的字你还认识吗? 自由读,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 师相机指导认识足字旁 4、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家读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谁想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适当的点拨识字方法 (1)熟字+偏旁 (2)字谜识字 (3)熟字比较 (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生活识字…) 5、回顾检查认读 师:小朋友们记字的方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考考大家了呢!大家有信心通过吗?请看大屏幕(打乱顺序出示全部生字)提读并组词 6、小朋友可真厉害,词语,生字都没有难倒你们,现在我要加大难度啦,短语你会读吗? 自己练读,不会的借助拼音读;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小朋友可真聪明,词语和生字还有短语你们都认识了,如果把它们放进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现在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得同学要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评价你读的真准确,读的真流利。 2、读完课文了,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吗? 3、在第一自然段中一共几句话?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什么样的小路?(弯弯的)出示弯弯小路的图片 在弯弯的小路上行走,人们的行走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慢)那你能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吗? 4、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 (1)、借助地图理解“遥远 (a)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地图,了解天山和北京的距离)从地图上看,新疆和北京的距离就比较远 (b)实际上从新疆天山到北京,它们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如果坐火车就得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遥远 (2)、借助视频,理解壮观 (a)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晨都会参加升旗仪式,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的升旗仪式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是无法比较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看三四分钟就暂停)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b)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那样的场面真的是----非常壮观【板书:壮观】 (3)那你能把这种壮观的语气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是的,这种壮观的场面,深深的吸引着远在新疆的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于是他对他的妈妈说了什么?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接下来看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句话,请你来读一读,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你能把第三句读好吗? 7、师:是啊,大山里的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当他听了妈妈的讲述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遍一遍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其实,想去看看的人除了你们和大山里的小朋友之外,老师也想去呀,我心中急切的情感没有语言能描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我要读,我要把心中这份感受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怎么样,你们感受到了吗? 师: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好。谁来读一读,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 师:你读得很快,我听出了你想去看看的急切心情。 师:你读得声音大,我听出了你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师:你读得很重,我知道你想去北京看看的心情很急切,对北京的热爱更强烈。 师:你读得很慢,我听出了你对北京那份深沉的爱。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听出你对北京越来越强烈的爱,越来越想去的心情。 师:来,大家一起读(齐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你们的心情,我感受到了。 8、生活在天山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仪式,而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京的小朋友为什么想要去新疆?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指名读第二句话) (2)(出示天山的图片)天山美不美?那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天山这么美,所以北京的小朋友对他的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是你,你想不想去看一看,请你来读一读,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想。指导朗读 10、北京的升旗仪式很壮观,新疆的天山景色很美丽,这些美景一直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次朗读全文,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四、书写指导 大家将课文读的真美,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将本课的生字写的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第20页,谁来读一读本课要写的生字? 师:本节课我们来写“会”字,请小朋友观察“会”这个字,他是什么结构的字?对于这个字的书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这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生:写得要紧凑一些 生:撇和捺要舒展 师:下面看老师写“会”字(边写边讲解:撇捺要舒展,云藏在下面,云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师:你能像书上那样把字写的正确,规范吗?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书上的范字,看准了再下笔,争取一次写成功,中间不擦,现在请大家坐正了,拿出笔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吧。 生描红,仿写,评价(强调坐姿)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个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很认真,写的也不错,大家一起看一下,请看大屏幕 师:请大家借鉴这位同学,再来写一个吧!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新疆的小朋友到北京游览了天安门,感受到了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又跟随北京的小朋友到新疆天山,看到了洁白的雪莲,中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处都是美景。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走出家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看一看,真正的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0一、说教材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歌。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析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巧妙利用,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鉴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亲自去过北京,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说理念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说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椎》要求,结合新教材重点和学生特点,《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为: 1、知识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 2、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是难点。 五、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出示北京的挂图,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出学生的情感。我还通过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2、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学生来说,这一刻,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升旗场面读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又抓住时机请学生一起体验:如果你现在站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接着,借势请学生再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最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之情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了。 3、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学生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六、说教后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快乐求知的有效手段之一。 2、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鲜、有趣、贴近学生,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1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部首“心、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名胜的图片。 教师搜集网上有关北京的资料。 制作课件,升旗仪式的实况录像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时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认识北京。 1、出示课件,观察: 谈话激趣:这是个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坐在院子里谈话。 你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门的图片) 2、放大天安门的图片。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读出图片上的字。 简介北京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图片后的想法。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在文中标出生字,读给同桌听。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谁能给这些生字组词? 三、识记字型 1、谁能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识记字型的方法?(猜字谜、熟字加偏旁(部件)、熟字换偏旁(部件)、熟字去偏旁(部件)、分析结构)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重点指导: 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想:拆成“木、目、心”来记忆,认识心字底。 比较形近字:北——比走——足升——开 四、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谁想将课文读给同学听?分节指名读课文。 2、谁能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3、看图一,思考:妈妈对“我”说了什么? 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范读,并刻意将“遥远”一词重读。 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观看升旗的场面。 谈谈你看了升旗的场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壮观”。范读,渲染壮观的气氛。 谁能像老师这样读? 4、听了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什么? 一齐读读课文第二部分。谁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谁能读出期盼的语气? 5、我们一齐把全文读一读吧。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知道了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许多同学对北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很想去北京看看。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我们将召开一次“我爱北京”的主题班队会。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2【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升旗时的感受吗? 2、: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师: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 ⑴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⑵ 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⑶ 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⑴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指名说一说。 ⑶ 交流: 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⑶ 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会写“足、走”两个生字。 3、感知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并背诵读课文。 【学习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句子(爬山) 1、导语。 师:小朋友们,今天丁老师带大家去玩好吗?(好)大家可不要怕困难哦,因为我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阻碍,怕不怕?(不怕)那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现一个小孩在走山路,边走路边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排,学生需读对上头的词语才能通过)告诉、广场、升旗、北京城、天安门、小路、弯弯、多想。 2、开火车读词语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扫除了障碍,让我们把这些障碍再读一读,好吗?(生读) 3、读句子 师:真好!丁老师这里还有更难的,你们敢不敢挑战?(敢)出发!(分小组读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走了这么远的路,大家累吗?(累)可你们知道吗?文中的小朋友可不怕累呢!只要能走出大山,走再远的路他都不怕。走出大山,小男孩最想去哪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句话,知道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妈妈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后来,妈妈又告诉我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句话。请大家把第二句话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生自由读 3、生交流 (1)理解“遥远”。 a 解释“遥远”的含义(很远很远的意思) b 造句 c 读句子 (2)理解“壮观” a 观看升旗仪式。 b 说说从图上或录像上哪里可以看出“壮观”? c 读句子 (3)展示资料,练习说话。 (4)老师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北京城。 过渡:小朋友们,北京城美吗?(美)北京不单单是美,更重要的是她是祖国妈妈的首都,谁都想去看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是呀,文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小朋友和妈妈说了什么?(生读) 4、学习最后一句话。 (1)学生读。 (2)比较句子 (3)看图 (4)自由朗读 (5)学生展示朗读 (6)全班朗读 5、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分句背诵。 (2)全班背诵 四、指导写字。 导语:小朋友刚才与文中的小朋友一去看了看我们美丽的北京城,《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大家也已经会背了,真好!这课还有两个生字要认记书写,我们共同来学习,好吗? 1、出示本课的两个生字(走、足)让学生对比一下,找找它们的异同点。(他们都是平舌音,字的下半部分相同,上半部分土一样,“走”的上半部分是“土”,“足”的上半部分是“口”。 2、火眼金睛(说说这两字应怎么写才漂亮) 3、老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展示——评价 五、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1、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上课是快乐和神奇的色彩。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他们心田种下爱语文的种子,我用自己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多种的手段,千方百计地“哄骗”、“鼓动”学生学习,如排除障碍;开火车朗读词语;看录像找“壮观”,唱歌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2、在热热闹闹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生字”教学作为重点,充分体现年级教学的特点。学生杂杂实实地读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如何拿书、如何发言,如何写字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就拿语文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一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还有表达的自信。只要他们有说的意愿,我都让他们说,并注意在其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锤炼、雕啄、训练。 4、学生要发展,应起始于教师教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血有肉的课堂主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开发进取。因此,在课文的朗读感悟中,我倡导个性化阅读。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并想一想,说一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对小诗的词句的自我感悟,只要思维合理我都给予肯定。此时,课堂上众说纷纭,书声朗朗。学生想说就说,想读就读,没有整齐化一,没有“一个标准”的束缚,自由人读自由文。我口说我心,我口读我情,无拘无束,轻松活泼。学生对小诗多样化的解读,集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可发展的态势。 外一篇 《我多想去看看》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写了山村的小男孩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小姑娘想去天山看洁白的雪莲。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遥远”等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和天山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讲授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去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篇14教学目标 1、通过学课文,了解首都、天安门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质疑揭示新课。 1、“多想去看看”,你们读一读。小朋友们你最想看什么呢? 2、加上“我”字,再读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谁?他想去看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二、自学认读生字。 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篇课文。 2、两人一组学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3、开火车读生字。带着拼音读 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三、练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小朋友把生字带入文中再练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3、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的停顿,练读通顺。 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练朗读。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指谁了吗?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 2、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从这句话里你还知道了什么? 3、能把你知道的读出来吗?指导读:弯弯的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刚才有的同学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 2、小朋友们为什么妈妈说城很遥远呢?你能联系上一句话说说吗? 3、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整体感悟,朗读课文。 1、放录音听《我爱天安门》这支歌曲,让我们再朗读这篇课文,把你热爱首都的感情读出来。 2、指名读。 六、作业。 1、练朗读这篇课文。 2、认真观察书上的两幅图,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图的旁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继续学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谁愿意给大家读这篇课文? 二、练背诵课文。 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能试着背一背吗?能背下来的同学就自己背一背。 三、巩固本课生字。 1、请同学们看一看生字表,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学生交流,教师教给记字方法。 (1)“想”:上下结构:上面的左边是个“木”字,要把第四笔“捺”写成“点”。右边是个“目”字。下面是“其”字。 (3)其它字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 四、学写“广、升、足、走”四个字。 1、这些字你们都记住了,下面我们来学“广、升、足、走”四个字。 2、请同学们看一遍笔顺,可以边看边说一说。 3、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呢? 4、重点指导“足”或“走”的写法。 5、请同学们描红,体会笔顺和起笔、落笔。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6、把每个字写一遍。 五、作业。 1、用生字本写本课的生字。 2、把这篇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我爱天安门》这支歌。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