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司马光》教案 |
范文 | 《司马光》教案(精选19篇) 《司马光》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 13 个生字,会写“别、到”等 6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 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卖力、很认真,昨晚布置了预习,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没有信心? 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 (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此环节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学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就是不留神、不注意)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读读本段,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看到这种场景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变化?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教师板书:慌、叫、喊、跑、找。 (3)从这几个词看出小朋友比较慌张、忙乱(你能带着这种慌张、忙乱读读这一段吗?) (4)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话吗? 5、过渡: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 (1)师:没有慌、举起、使劲砸、几下子,从“几下子”可以看出时间短,司马光非常聪明、果断。 (2)指导读:请同学们读这一段,读出司马光勇敢、果断。 板书:没有慌 举 使劲砸 6.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四、说板书: 五、总结全文 谈收获:1、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由读,指名读)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 3.展示、评议。 作业:背诵课文 《司马光》教案 篇2教学总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95%的学生能够认识读准本课“司、假”等13个字,90%的学生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别、到”等6个字。理解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朗读方式,90%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体会到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具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95%的学生能够认识读准本课“司、假”等13个字,90%的学生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别、到”等6个字。理解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朗读方式,90%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体会到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生字并读三遍。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想一想,课文讲了司马光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里主要讲了谁,做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 司马光),( 砸缸救人)的事。 三、 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2)出示词语,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3)交流识字方法,师小结。 猜谜语:“犬”字上面两个口 ( ) “元”字掉在框框里。 ( ) 另有立刀旁。 ( ) 这个同学真马虎, 同字丢掉一小竖。 ( )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需要认的字用红色字显示出来,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四、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读“别、到、那、都、吓、叫”。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组词识记。 3.指导书写。尤其是右耳旁的书写,和前面学的阳对比,右耳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竖”。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五、作业设计 1、搭配词语。 一座 水缸 找 石头 一口 石头 砸 大人 一块 假山 搬 水缸 2、我会拼。 bié rén dàochù nà lǐ dōu shì jīng xià jiào shēng ( )( )( )( ) ( )( ) 3、我会造句。 园( )( )。 法( )( )。 许( )( )。 美( )( )。 唱( )( )。 阳( )( )。 板书设计:20 司马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够背诵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司马光。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从故事里知道了一些什么?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会思考,从课文里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师希望小朋友继续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再来学好课文,好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三、精读二三自然段 1.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2.我们再看图,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 (2)谁比他读得更好? (3)齐读。 3.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用“一不小心”造句子 ①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 。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2.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小朋友们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下子,小朋友们可乱套了。(示多媒体)出示第四段,“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看,小朋友们怎么样了?还有的小朋友没画出来,他们可能怎么样了?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吗?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外玩耍,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玩得好高兴啊! 3、(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五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 4.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5.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本课小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回去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八、当堂检测 1、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 玩,一个小朋友掉进了 ,其他小朋友 ,司马光没有 ,他举起 ,使劲 那口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 2、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在扩号里编上序号。 (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玩。 (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了。 (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3、我会填上反义词。 假—( ) 古—( ) 有—( ) 里—( ) 明—( ) 轻—( ) 关—( ) 前—( ) 软—( ) 冷—( ) 板书设计: 22 司马光 会想办法 聪明 勇敢 《司马光》教案 篇3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司马光》誰记得文中讲了誰,填空:( )砸缸救人。 2.读完( )砸缸救人,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质疑: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是怎么救人的?等)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继续深入地阅读课文。 3.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a.出示插图请同学们对照课文的插图,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用“——”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 b、指导朗读:生;那是一口大水缸,还装满了水。教师板书(画一口大水缸)这在课文哪个自然段读到告诉大家(第二自然段)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那是一口怎样的水缸吗?(出示第二自然段,突出大,满) 个别读,全班读 c、读得真好,可他指誰呢?(他指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真会读书,你懂得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让我们一起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过渡语: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朋友掉进水缸,(教师板书)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请你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2)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准备怎么读? (4)同桌练读后,全班汇报读。 过渡语: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的做法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一样吗?请认真读四、五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插图;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请看着图,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板书:哭、喊、叫、跑)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也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2)我想用一个词形容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慌了,板书;慌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无办法) (3)表演:誰能抓住别的小朋友惊慌时的动作,把此时慌乱的场面表演出来。 (4)他们演得好,那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惊慌、害怕的氛围吗?(出示第四自然段配乐) (3)全班练渎。 (4)齐读。 思考:就在此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出示图文对照第五自然段) (5)板书:没有慌,砸缸救人,(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他遇事不慌,我想用一个词夸他----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 (6)誰试着做司马光救人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7)练习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读出自己的体会。男女生比赛读。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同学们很聪明,想了不少的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谁好?为什么?(时间就是生命,司马光的办法与我们的不一样,他让水离开人,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救了。) 6、学习第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砸缸水流出来了,小朋友获救了。 看到这,你们开心吗? (1)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自然段。 三、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1)缸里的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称赞呀! 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板书:聪明,勇敢) (2)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司马光。不过,郑老师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遇到紧急问题,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办法来呢。想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在困难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马光一样,做到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呢? 课件出示: 出示画面:在放学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间鼻子出血不止。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张,要积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还懂得了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动脑筋解决问题。 四、学会背诵技巧。 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背下来,讲给家里人听呢?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司马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观察图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 《司马光》这篇课文可以说是老教材留下来的一篇经典课文,学生乐学,也易学,而且兴趣浓厚;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什么。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研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学生都找到了答案,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过了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请了一个女同学,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我肯定了她的说法。这时,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他就在缸的旁边,所以,他就是司马光。”我表扬他会读书,会思考。这个环节可以说进行的很顺利,学生说的也很好。接下来,研读 “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令我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在让学生模仿小朋友们慌了的表现时,“吓哭了”做的很好,也很投入;而让学生做“叫着喊着”时,第一个男同学说:“快来人啊,有人掉进大水缸里了。”他在说的时候,声音很急,把两只手放在了嘴边,做喊的样子,可以说模仿的很像。这时,我却听到了下面小朋友笑的声音。于是,我马上进行了引导:“有一个小朋友掉近水缸里了,这个时候,你站在旁边会笑吗?”同学们纷纷摇头。“如果你在旁边,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有小朋友说:“啊呀!怎么办呢?”有小朋友说:“得马上救他,要不然他会死的。”我及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很着急,不可能会笑”。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来模仿,这个学生模仿的更像,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我又让学生自己进行了叫、喊的尝试,我留意了一下学生的表情,我看到还是有人在笑,心中不免有一丝的遗憾。 在课堂上,虽说我努力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学着叫、喊,通过角色互换,体会当时花园里的小朋友的慌乱;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进行了引导,可还是有学生却它当成了一种游戏,对同学入情入境的模仿报以的是轰笑,我们的学生到底缺失了什么?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司马光》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巩固生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候:不要漏写第三笔“竖”。 孩:第三笔是“提”,右边要写紧凑。 都: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不要误写成2笔。 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妈妈( )下班了。 这辆汽车开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司马光》教案 篇5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新词。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吓哭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 三、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 喊 叫 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三、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四、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五、朗读指导。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八、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语: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背诵。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四、听写生字词语。 五、总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举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司马光》教案 篇6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九个,句子两句。 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节。 情感目标: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砸缸救人的故事,领悟司马光的机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九个。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安排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教学意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板图),他叫司马光(板题) 2、 学习“司”,介绍“司马”是复姓。 1) 学习“司”,给“司”找朋友。 2) 师述:司马是复姓,你还知道有哪些复姓? (上官、诸葛、欧阳、端木……) 3、 过渡: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讨论、交流 二、看录像学习课文 1、 播放课文录像,思考: 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时,发生了什么事? 2、 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师述:请看图,这口缸这么深,里面的水那么满,像你们这么矮的小朋友掉在缸里有什么危险? 3、 师述: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都慌了,叫着喊着去找大人,可是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三节,圈出生字,小小组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慌:理解意思。什么时候你会很慌张? 找:组词 劲:提醒是前鼻音 4、 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读司马光和小朋友的表现。 1) 出示句子 2) 指导:前句紧张可以读得快些;后句要读得不慌不忙;“使劲”读得有力度。 5、 我们再来看看图,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大声地叫喊,那他们会喊些什么呢? 1) 出示相关插图。 2) 出示填空 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大家都慌了,有的急得大叫:“ 。”有的哭着喊着:“ 。”还有的 。 6、 集体讨论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好不好?司马光的办法好不好? 过渡:正是司马光急中生智,才使这个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7、 学习第四节 1) 自学生字,重点指导: 破:与“被”作比较,分别找朋友 流:用好方法记 救:与“球”作比较,找朋友 2) 指导朗读 8、 学完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遇事不慌张) 讨论、交流 自己练一练,读出紧张的语气 个别读 小小组学习 自己练练 两大组配合读 配动作读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完成课后练习 自己口头练练 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相互评价 自学生字 用平稳的语气读读第四节 谁能背一背 借助录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演绎成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的兴趣。 用描述感受的方法,理解词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想象,适时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司马光的聪明之处,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复习巩固 1、 读生字 2、 “摘葡萄”游戏 3、 读课后句子 四、作业 课外阅读 《皮球浮上来了》 《司马光》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几、个、古、友、他”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内容分析: 本课讲的是一篇历史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机智的品质,从中得到启发。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反映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有浓厚的兴趣。 设计思路: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气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听过司马光的故事吗? 2.简介司马光 3.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4.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范读,学生听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4.分组读、个人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注意读通、读顺。 6.检查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7.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干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再次自由认读生字词。 2.不看拼音,直接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开火车读。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的?你已经记住了哪些生字? 4.指导书写“几、个”两个生字。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人?除了认识这个人,你还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人物是谁? 生:古时候,司马光。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指的是谁? 生:司马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司马光。 师:你真聪明!能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师:司马光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 生:在花园里。 师:花园里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生:假山。 另一生:老师,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为什么会掉到大水缸里呢? 师:你问得好,那么有谁可以帮这个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我可以,因为假山下有口大水缸,这个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里了。 师:你真棒!大家要向他学习。 3.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么样?别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4.齐读第三自然段。 借助图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图中你看出哪个是司马光吗?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一个学生:老师?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会不会死? 另一学生:不会。 师:你怎会知道的? 生:下文讲到司马光救他呢。 5.指组读第4自然段。 ①找出司马光动作的词。 ②看挂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双手举起来模仿了他的动作,但缺少力量。 ③理解“使劲砸”的意思。 又叫同学表演司马光的动作,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个个同学都能把司马光表现得活灵活现了。 ④最后那个小朋友怎样了?(得救了) 师:当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为什么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不同?从这里可以体现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学生讨论) 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爱动脑筋的品质。 ⑤发散学生思维。 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 学生踊跃讲出自己的办法。 三、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司马光》教案 篇8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 1、看故事《司马光》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3、板书课题。 二、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四、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五、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段。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读,个别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句子练习“有的……有的……还有的……”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 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表演课文。 课后练习 找朋友: 一座 水缸 找 石头 一口 石头 砸 大人 一块 假山 搬 水缸 《司马光》教案 篇9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5 《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转载自江都教育网 《司马光》教案 篇10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来一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听完之后,请告诉老师这是讲的谁的故事? (看动画,听朗读课文) 2、交流答案。问:司马光姓什么? 3、引入复姓:诸葛、东郭、淳于、欧阳等,让学生边看卡片边读。 4、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二、学习生字 (各种形式学习生字)师领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猜读等。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交流 2、齐读1段,点拨:交代了时间、人物。 3、齐读2段,点拨:交代了地点。 4、自读3段,点拨:交代了事情的原因。 课中操,放音乐《乌鸦喝水》 5、看课件,其他小孩有什么反应?指导读4段,读出慌张语气。 6、学习5段,司马光怎么做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请同学表演。并提示这是事情的经过。 7、学习6段,齐读。事情结果如何? 8、小结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2、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么做? ⑴假如你被锁在教室里,该怎么办? ⑵ 在超市里,遇到一位迷路的小朋友,你可以怎样帮他? 五、讲司马光《警枕》的故事。 《司马光》教案 篇1121、司马光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 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 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 指导学生看图。 (1) 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 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 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 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 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 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 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 小组内练读。 (4) 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 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 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 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 学习生字“我会认” 2、 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 学生交流学习。 4、 汇报学习体会。 5、 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 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 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 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 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 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 比一比,再组词。 救( ) 劲( ) 司( ) 球( ) 径( ) 同( ) 2、 扩词。 司( )( ) 假( )( ) 使( )( ) 别( )( ) 四、课堂总结。 《司马光》教案 篇12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 篇13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文中共几小节,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文本 1.自由朗读,认识生字词。 2.学生带读,认准生字词。 3小组练习,记住生字词。 4.相互交流,提醒易错音 5,课文共四小节。写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 四、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二最自然段 1、司马光为何要砸缸救人,这事还得提到事情的起因,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一个地方,出示第一小节。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1、玩着玩着,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指导看图,“大水缸”,“装满了水”突现情况很紧急。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他们各自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比较句子。 a.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b.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a. 司马光杂那口缸。 b.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 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聪明、勇敢 有几个成语是这样写的 3. 讲读第三段。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五. 总结课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没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沉着 有主张 《司马光》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上. 我确立的难点是学习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方法——别人是想人离水(缸),司马光想(缸里)水离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言:小朋友们,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小孩被救图)提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疑问 (提示:a,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b,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 自读前三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在假山后玩,不小心掉进缸里. (1)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2)指导朗读.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老师知道了小孩子的处境的确很危险,老师也感到了你们很担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请你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把这段课文读一读.(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言: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帮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帮他,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慌了. ⑴ 让学生感受本段文字.师:请你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⑵ 请学生说出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师:请同学们说说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导学生体验当时慌乱的情景.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知道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现在请你们同桌讨论:他们慌了,叫着喊着,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 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台来表演. ⑷ 学生表演,全班师生对表演做评价. (表演再现了当时慌乱的情景,让学生再次感受紧张的情绪) ⑸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体会.师:同学们,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别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时读这一段,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师:你们真是富有爱心的朋友.有的担心,有的难过,有的感到紧张,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险.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段.(作好朗读评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言:怎么办 我们都在心中为那个孩子绷紧了一根弦,现在越来越危险了,别的小朋友的慌乱帮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1)(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动作)师:请你们仔细读本段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引导想象司马光砸缸情形.师:再读读本句话,请你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而且还用的是"大"石头 当时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3)学生说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4)发展求异思维,引导想象. 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办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马光当时不在现场,是你们在那,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救缸里的孩子 (5)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6)引导方法比较.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办法,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办法和司马光的办法比,看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哪种办法更好一些 (7)引导得出结论:方法是可以,但时间不允许,情势紧张,容不得时间耽误,在特定的情形下,举石砸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了孩子,他砸得正是时候. (8)指导朗读本自然段. 师:你们都明白了司马光砸缸的妙,砸得恰是时候,现在请读读本段课文,注意读出司马光的果断与机智,把自己对司马光的感受也读出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言:司马光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缸里的孩子,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大家到此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读读本自然段吧! ⑴ 读第六自然段 ⑵ (说话练习)师: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是那个被救的孩子或是旁边的人你会跟司马光说些什么 ⑶ 一人扮演在场的人,一人扮演司马光,互相交换角色说话. 三,总结: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交流小节: 师: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难免遇到危险,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沉着冷静,学会用逆向思维救人或自救. 四,作业: 利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板书 22,司马光 没有慌 使劲砸缸 遇事沉着 有主张 《司马光》教案 篇1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是一种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3、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教学反思 使学生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司马光》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教案 篇17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5 《司马光》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 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 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 指导学生看图。 (1) 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 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 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 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 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 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 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 小组内练读。 (4) 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 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 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 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 学习生字“我会认” 2、 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 学生交流学习。 4、 汇报学习体会。 5、 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 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 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 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 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 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 比一比,再组词。 救( ) 劲( ) 司( ) 球( ) 径( ) 同( ) 转载自中国教师网 《司马光》教案 篇18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司马光》教案 篇19设计理念: 本课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让学生通过多读来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学习司马光遇事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在讲解本课时,我采用“重点切入,回读探求,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启发质疑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3、德育目标: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情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象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通句子。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写有3、4、5自然段的卡片,课文碟片,自制画有假山、大缸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司马光》。 二、讲读课文: 1、听录音,回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看书中插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刚才同学们所看到的,书上以是怎么写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好不好?(2、3、4、5、6) 谁愿意读一读。 4、你们都找对了,现在来看第二自然段,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有一回,在花园玩,大满) 5、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谁愿意读读第三自然段? 6、想象一下,小朋友掉进水缸,我们都会替他怎么样?所以要带着这种担心的语气来读。 7、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们以都是怎样表现的呢?谁愿意读读相应的自然段。(4、5讨论“慌”是何意) 8、再读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朋友们哭、叫、喊的这些种表现,课文是用什么词来连结起来的呢?比一比,看谁找得以准以快。 9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10、指导朗读,小朋友们看到这种场面都怕了、慌了。感到无计可施,所以要读出这种惊慌失措的语气。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 11、所有小朋友都慌了吗?谁没有慌?谁愿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12、指名读,一边听一边划出描写司马光动作的词。 13、谁能说说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举、砸)你会做这两个动作吗?愿意学习司马光的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好吗? 14、司马光没有慌,说明他很冷静,因此要读出司马光沉着,冷静的这种表现。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 15、对比读,4自然是说小朋友们都慌了,5自然段司马光没有慌,现在我们对比读这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 (生自读、指名读) 16、说说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17、你们想不想知道掉进缸里的小孩子怎样了呢?谁愿意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18、孩子得救了,我们是不是感觉也松了一口气呀?所以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练读、指名读) 19、刚才我们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司马光怎样救人的呢?谁能给课题补充上两个字,使它更确切。 三、课间休息: 现在请同学们轻松一下,与老师一起去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砸缸救人的。(放动画,课文碟片) 20、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1、你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2、好,现在同学们都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将故事表演一遍给大家看,谁愿意来? (创设情境,一名复述,五名表演) 23、不错,你们表演得真棒,现在假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将小朋友救出来。 (讨论、汇报) 24、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当时在情况非常危急之下,司马光能就地取材,用石头砸缸老生常救人是最单快捷的办法,所以,平时,同学们在做事时也要像司马光一样不着急,沉着思考,沉着应对,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英勇救人的故事。因此在读全文时,要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现在用你们最优美的声音,把这篇课文再读一遍。 (生齐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