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范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精选30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

  一、演练组织单位:

  鸿通电子EHS部

  二、主办单位:

  惠州大亚湾鸿通电子有限公司

  三、演练地点:

  中水处理站旁

  四、演练时间:

  20xx年12月22日

  五、演练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各1台;

  2、防毒面具

  2个;

  3、警戒带1卷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有限空间工伤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EHS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EHS部,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x、x、x、x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EHS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EHS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CO含量?”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持气道畅通。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向上两横指处。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本次演练以现场救护为重点,救护结束,实际演练即停止,其余过程均在现场讲解。演练应适用于鸿通公司有限空间的事故。所以,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防护技能,提高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能力。

  十、演练总结

  对此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预案中不适合项,归纳总结演练效果,宣布演练结束。

  编制:

  审核:

  核准: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和消防技能,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创造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结合公司“消防月”活动的要求,经公司研究,决定开展应急救援技能大比武活动,相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x月x日14:00

  地点:

  二、比赛范围与参赛对象

  共6个代表队,每队3人。

  三、比赛内容与标准

  此次比赛成绩以所用时间计算,通过各队所有项目完成时间长短确定名次,主要比赛项目如下:

  (一)应急救护

  裁判员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团队成员使用医疗担架将50公斤重物体移动50米并两人配合模拟完成一套心肺复苏救护。(判断意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每步骤出现错误加用时10秒)

  (二)消防器材使用

  1、水带使用:完成应急救护内容后,比赛队员迅速把第一卷水带甩开,一头接在消防栓上,一头拿在手上,同时另一人再将第二卷水带抛开,并将两条水带口接上,装上枪头,举手示意队友送水,出水为动作完成。(水带未拉直加时10秒;接扣或枪头未接牢或脱落,返回接口加时5秒;出水后水带接扣脱落加时5秒/处)

  2、灭火器使用:完成水带使用内容后,一名比赛队员从比赛起跑线跑到灭火器放置处,拿起两具灭火器,按照比赛的路线,跑到着火点上风向,拔出灭火器保险销,拿起喷管对准火源根部进行喷射,直到着火点火源扑灭。(比赛队员必须按指定路线进行行走,违者加时1秒;越线抢行,加时2秒;未在上风侧灭火,加时5秒;如火未被扑灭,需从重新再拿灭火器进行扑灭,如用完两具灭火器还未将火扑灭,则需从再从灭火器放置点拿;比赛中途放弃或不能完成任务的.比赛成绩0分)

  (三)安全标识辨识

  完成灭火器使用内容后,到裁判处领取安全标识辨识卡片,填写好后交于裁判,裁判员按停秒表结束比赛,并记录成绩。(安全标识辨识错误每处加时5秒)

  四、奖项设置

  团队一、二、三等奖各1名。

  五、注意事项

  1、参赛者统一着装,按时到指定地点参赛,开赛后迟到10分钟及以上者,取消竞赛资格,并进行责任追究。

  2、比赛采用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参赛者应按抽签次序进入指定考场,并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比武内容和要求。

  3、严禁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设备,在比赛中仪器设备如有故障,参赛参赛者应及时报告裁判员,违章损坏者将进行相应的处罚。

  4、技能操作过程中,裁判员必须认真考核打分,填写参赛参赛者的所有考核原始数据,每组比赛操作结束后,由裁判员在报告单上签字。

  5、参赛者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自觉维护考场秩序,树立公平竞争、客观公正的良好风尚。

  6、发生异常情况,严格服从现场安全管理指挥,按照指定方向,有序进行疏散。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3

  根据《xx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xx年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通报的通知》(常安办[20xx]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有效防范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工作,落实xx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规范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行为,避免盲目施救,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好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辖区企业生产安全,特成立开发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分局)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综治科。

  三、整治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教育培训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1.需有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经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2.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3.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4.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5.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6.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7.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8.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严禁盲目施救,避免事故升级。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部署和企业自查阶段(20xx年3月-4月)对辖区内有限空间作业点进行梳理,完善和更新企业信息台账,督促企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保证企业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要加强自查自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训,尤其是调岗员工和新入厂员工,更要加强教育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备查。要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对照《xx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查找和辨识风险点,与正在开展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相结合,利用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认真开展自查自改。

  (二)重点跟踪督查、督办阶段(20xx年5月-9月)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加强督促检查。重点检查事故隐患是否整改到位,检查非法违法行为是否有效打击。以实效检验、强化效果为主线,督促各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开展全方位、全覆盖、不间断的安全巡查。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管理不严格的企业,采取断然措施。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各类事故隐患整改和非法违法行为打击到位。督促企业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并对整改情况安排人员验收,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

  (三)工作总结阶段(20xx年10月)巩固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认真总结分析各阶段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问题不足,形成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企业负责人是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组织,亲自参与,结合企业实际,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扎实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

  随着气温回升,特别是夏季高温有毒有害气体易产生挥发的特点,不能掉以轻心,要利用短信、微信、钉钉等各种媒体载体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一线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掌握应急情况下自救知识,杜绝盲目施救,使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程序化。

  (三)强化应急值守。

  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充实救援力量,配备救援设备、器材和物资。要认真落实安全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值班,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事故专报制度,坚决防止迟报、漏报、瞒报事故的行为。

  (四)加强信息报送。

  辖区内各企业要加强有关情况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认真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20xx年10月15日前报至开发区管委会社会综治科。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4

  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推动镶黄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的有效实施,按照《锡林郭勒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锡建质〔20xx〕24号)文件要求,结合旗建筑领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全面摸排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物业管理小区有限空间的底数和安全管理现状,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台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建设;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行为,增强事故防范能力,杜绝事故后的盲目施救,最大限度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二、整治时间

  20xx年3月10日至12月31日

  三、领导小组

  旗住建局成立建筑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豪斯巴雅尔 局长

  副组长:魏勒斯 副局长

  李志晨副局长

  成员: 张杰 办公室主任

  邢乐房管所所长

  毕力格村镇股股长

  孟克布仁 质监站副站长

  苏志华物业办工作人员

  夏伟亮人防办工作人员

  萨拉青 城建股工作人员

  常颖施工股工作人员

  希吉尔质监站工作人员

  阿那尔质监站工作人员

  贾志斌质监站工作人员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质监站,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其他各股室按照各自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四、整治范围

  (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 地下有限空间:如人工挖孔桩、隧道、暗挖、顶管作业等。

  2. 封闭半封闭设备:钢箱梁、管道、容器内的焊接、涂装、防水防腐、清淤作业。

  3. 地下室扥较封闭、通风条件较差场所施工作业等。

  (二)物业管理小区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 地下有限空间:如化粪池、隔油池、消防水池、窨井、检修井、集水坑、电梯基坑、电缆沟等。

  2. 地上有限空间:如吊顶、中央空调风管、厨房排油烟风管、生活水箱、消防补水箱、中水水箱等。

  3. 封闭半封闭设备:如锅炉。

  五、专项整治工作内容

  (一)名词解释

  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

  (二)参建单位职责

  1、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与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有限空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件,依法承担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2、各参建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事前风险识别,提前研判和分析风险,风险评价定级后,采取相应的有限空间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列出有限空间风险源识别清单,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完善有限空间管控措施,及时拨付有限空间安全施工措施费,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职责。

  4、建设单位应将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安排专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单位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协调和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在有限空间作业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单位履行审批手续。

  5、勘察设计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勘察设计文件中,应充分考虑有限空间施工安全需要,对建设项目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设计交底中要明确有限空间结构的用途和安全施工措施,不得设计无实际使用功能的`有限空间结构。

  6、施工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有限空间安全培训制度、作业审批制度、防护设备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根据有限空间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现场监督。

  7、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加强对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8、监理单位应将有限空间安全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核,对未经审核擅自施工的,立即下发《工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项目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巡视检查。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1、有限空间应当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管控层级,主要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方面制定管控措施并实施,项目部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

  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3、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针对作业环境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实时检测。

  4、气体检测应按照氧气含量、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顺序进行,检测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有限空间氧气含量低于19.5%或者超过23.5%,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含量超过安全标准的,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5、施工单位可以自行检测,也可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将有限空间作业气体监测记录存入建筑安全技术资料。

  6、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7、有限空间内手持电动工具、照明工具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的有限空间和金属容器中作业,手持电动工具及照明工具电压应不大于12V。存在爆炸危险的,应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1)的有关规定。

  8、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严禁使用明火,必须使用防爆型安全防护设备和防静电工作服;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有限空间,应符合《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的有关规定。

  9、施工单位应配置气体检测、通风、照明、通讯等安全防护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安全警戒设施及应急救援设备(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强制送风设备、正压式隔绝式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带、速差式自控器、安全绳、三脚架等)。

  10、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及作业过程符合有限空间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应在于作业开始前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方案等,作业前、作业完成后及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11、作业人员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12、具备条件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牢系安全绳,安全绳的长度应当满足施工需要,安全绳的一端与全身式安全带系牢,另外一端必须有效固定于有限空间外。

  13、监护人员应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有限空间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监护人员应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佩戴袖标并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完成后,监护人员应登记确认作业人员数量。

  14、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验收等工作,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

  (2)有限空间的概况:有限空间名称、位置、设计参数;

  (3)危险有害物质情况:有限空间内含有的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氨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名称、浓度、预警值、报警值;

  (4)风险评估等级及管控措施;

  (5)通风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6)应急救援设备和使用方法,应急救援措施;

  (7)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监护人员配备和分工。

  15、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进行有限空间风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应包括有限空间位置、名称、主要危险因素、可能事故后果、防护要求、审批责任人、现场责任人等基本情况。

  16、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使用围挡锥筒、警戒线、护栏等有效设施封闭作业区域,并在作业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17、施工单位应每年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至少进行一次有限空间安全培训教育。

  18、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培训教育。

  19、有限空间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检测通风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施工单位项目部的有限空间培训教育还应包括本项目有限空间的具体名称和位置、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等。有限空间培训教育应当做好培训教育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应签字确认。

  20、施工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事故特点,制定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总体上分四个阶段进行。

  研究部署阶段:(3月-4月),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部署有关工作。各科室部门、建筑企业、燃气企业、供热公司、物业公司根据本地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研究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并部署实施。

  具体实施阶段:(4月-10月),各科室部门、建筑企业、燃气企业、供热公司、物业公司将专项整治方案及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到建设工程各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各科室部门应加强分类指导、监督和检查。

  督查检查阶段:(4月-10月),组织督查和抽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抽查和督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总结评估阶段:(11月-12月),总结评估。各科室部门、建筑企业、燃气企业、供热公司、物业公司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同时上报住建局质量安全监督站。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做到动员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二)深化统筹推进。各股室、各企业要把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与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结合,统筹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旗住建局将汇总排查整治情况报盟住建局,对工作不落实、排查不深入、隐患整改不及时地采取通报、警示等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5

  一、 副总指应急救援的组成及职责

  〈一〉组织

  总指挥:白班;夜班:值班干部

  副总指挥:

  组 员:

  〈二〉职责

  1、 总指挥:负责整次事故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 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 组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各工段长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

  1.炼钢工长:负责炼钢工段现场指挥工作;

  3.连铸工长:负责连铸工段现场指挥工作;

  4.机修工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5.电修工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6外围工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7.工程师:负责抢险抢修现场的技术指导;

  二、 应急通讯:

  在处理事故时,所有参与抢险抢修人员需保持通讯畅通。如果发现信号不稳定或中断时,应立即运用厂内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与总指挥取得联系,并明确说明所处位置。

  三、 事故处理预案:

  1、 当发生停电事故时,水泵房主控工千万不要慌张,要镇定,南区安全水塔可以大约15分钟的水源,在这期间内主控工完全可以送电后重新启动水泵;

  2、 北区在正常情况下,柴油机在停电后可以自动启动,水泵房主控工只要到控制箱操作面板上按下结合离合器的按纽,然后按住升速按纽,直到在速度仪表上显示的转速不能再上升为止;

  3、 如果柴油机没有自动启动,可先按一下复位按钮。若再不行,就把转换开关打在手动位置,这时只要手指按下启动按钮,柴油机就可启动

  4、 当成功启动柴油泵以后,水泵房主控工应立即将情况汇报当班调度长,并通知转炉主控室及连铸主控室。

  5、 转炉主控室接到水泵房的报警电话后,应立即提枪停止冶炼,并立即将该情况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长向上级进行汇报。

  6、 连铸主控室接到水泵房报警电话后,应密切关注二冷水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在浇钢包内的钢水拉完。

  7、 水泵房主控工在柴油机启动完毕后,可适当调节入口处的手动阀门来增加或减少水的压力,以达到设备所需的安全用水。

  四、 预防措施与考核

  1、 水泵房主控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密切监视安全水塔的水位高度,如有情况要立即报告当班调度长,便于及时处理以消除隐患;

  2、 安全水塔的出水管的手动阀门要随时观察、以防有人误动;

  3、 每班人员要巡视柴油机的操作箱面板的各开关、指示灯的指示情况。如:选择开关要打在自动位置;电源的钥匙开关要打开;浮充电指示灯是否亮,报警灯是否亮,如亮应及时复位。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6

  事故发生后,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各地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编制和完善相应操作规范,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为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各地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要以事故教训为鉴,督促企业全面查漏补缺,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使用煤气(燃气)、液氨等危险化学品的工矿商贸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设施“三同时”、重大危险源、危险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管理等情况。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二、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各地及有关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指导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培训。各地要利用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广泛宣传,普及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常识和科学施救知识。企业要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员、检测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二是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严格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等规定要求,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台账;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外包队伍管理制度。

  三是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督促企业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防护设施、检测仪器、救援装备。完善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加强演练,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三、严格监督检查,切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审批作业制度不落实、应急管理不到位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各地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以《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__版)》为监督检查重要依据,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不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三违”现象突出等问题,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情节恶劣的企业,要列为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监管对象。各地安委会办公室落实情况于5月31日前报省安委会办公室。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7

  为贯彻落实《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督总局令第59号)、《湖南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20xx–20xx年专项整治工作计划》(湘应急办函﹝20xx﹞2号)文件要求,督促和引导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工贸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市应急管理局决定利用2年时间,深入开展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确认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工作),夯实和提升全市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和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企业防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和事故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益阳市应急管理局成立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建华为组长,孙蓟湘、张学礼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的专项整治推进工作。各区县(市)要切实加强对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本地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对所有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到动员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确保专项治理全覆盖、不留死角。必须严格工作标准,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对隐患整改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依规严格处罚,要选择典型企业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降低其诚信等级并予以公开曝光,以儆效尤。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以推动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切实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不重视,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和部门,市应急管理局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倒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有效防范和遏制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辨识到位健全台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作业审批制度、落实现场监护、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等六个内容为重点,严格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坚决做到七有,即有宣传、有辨识、有台账、有审批、有培训、有装备、有预案,深入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为有力抓手,督促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和安全管理,巩固和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推动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专项整治范围

  (一)涉及作业人员进入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不能长期在内工作、自然通风条件不良等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或场所。

  (二)全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含附属污水处理系统)。

  四、工作任务

  (一)摸清底数

  1.按照《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在原摸底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工贸行业企业底数。

  2.按照有限空间的定义以及“凡工贸企业一般都存在有限空间”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摸清辖区内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底数。

  3.按照“存在有限空间的企业一般都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原则,对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进行有限空间再辨识,摸清辖区内企业涉有限空间作业点位底数。

  (二)消除隐患

  1.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健全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及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3.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并进行安全风险告知。

  4.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未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对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含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开展针对性安全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置培训教育。

  6.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制定科学有效应急方案,备齐应急物资和器材,定期组织演练,防止亲属盲目参与作业和应急救援等情况。

  7.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规范作业现场管理。一是作业前要开展安全交底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再确认工作;二是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并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三是作业现场要进行在岗监护和安全管控。

  8.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9.督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不得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资格的承包方;发包给具备国家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要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生产职责。

  10.消除其他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工作步骤

  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总体原则,20xx年在巩固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整治冶金、有色、建材、轻工行业以及存在附属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贸企业。20xx年进一步巩固20xx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果,重点整治机械、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和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较差、安全风险仍然较高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

  (一)动员部署阶段(每年1-2月)

  1.制订实施方案。各区县(市)(含工业园区)安监(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印发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3月底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上报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县级有关部门负责将本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传达到属地每一家工贸企业,着力让工贸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重要性,督促企业深化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2.宣传发动。各区县(市)要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以及广播、电子屏、板报、报刊、告知(警示)牌、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传媒介质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做到宣传进乡村、到农户,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舆论氛围,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意识。

  (二)培训教育阶段(每年3-4月)

  1.各区县(市)安监(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年度整治重点,组织安全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知识的专题业务培训。

  2.各有关企业和相应主管部门应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防范、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实战演练、应急处置以及检测检验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专项教育培训,确保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知并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有关规定,掌握应急救援方法。专项教育培训要进行专门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三)自查自纠阶段(每年5-6月)

  1.凡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及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安全管理台账;安全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通风、检测、防护设备;作业程序及履行审批手续;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及演练等重点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并对查出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必须真实有效的申报和整改,并填报《企业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

  2.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凡企业自检自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彻底整改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承诺合理期限予以整改。

  3.各有关企业于每年6月30日前将《企业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附件2)签字盖章后报送至区县(市)安监(应急管理)部门。

  (四)执法检查阶段(10月底前)

  1.区县(市)安监(应急管理)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逐一对照《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执法检查表》(附件3)内容,按年度工作重点逐户严格开展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鼓励监管人员和技术能力偏弱的地区通过购买专家服务的形式强化安全监管执法。

  2.市应急管理将在区县(市)安监(应急管理)部门全面执法检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少于年度工作重点30%的比例随机执法抽验部分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开展专项行动情况,并将情况以安委办的名义通报各区县(市)。

  (五)督导检查阶段(11-12月)

  1.严格监管执法。省应急管理厅将组成若干个执法组,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执法、交叉执法等多种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至少抽查每个市州2个区县(市),2个乡镇街道,4家企业),要通过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整治情况,发现问题、完善举措、推动工作,特别是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情况。

  2.及时总结和通报。各区县(市)要及时将每个阶段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并通报整治情况。并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汇总表》(附件4)于本年度9月15日前报市应急管理局工贸科。联系人:张学礼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8

  为了纪念20xx年“5.12”国际护士节,进一步推动我院三级医院评审创建工作,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示我院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激励和带动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激发全体护士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奉献,为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决定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充分激发我院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表彰奖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我院护理工作者“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天使在身边、满意在医院。

  三、活动内容

  (一)评选院内“优秀病区主任”、“杰出护士”活动;

  (二)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

  1、理论考试内容:《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及护理核心制度;

  2、实践技能竞赛内容:“密闭式静脉输液”;“徒手心肺复苏”;“氧气吸入”。

  (三)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四、时间安排

  (一)4月27日前完成“优秀病区主任”、“杰出护士”评选工作;

  (二)4月30日前完成护理岗位技能竞赛;

  (三)5月9日下午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五、评选条件

  (一)“优秀病区主任”评选条件

  1、担任护士长半年以上,且一直在临床护理一线工作;

  2、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积极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优质护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意识,成绩突出;

  4、科室护理管理到位,无护理纠纷及投诉,无重大不良事件、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

  5、完成年度各项工作计划,护理工作质量达标;

  6、在病区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得到医、护、患三方一致好评;

  7、经营管理意识强,积极主动提供机场式护理服务,实行跨科收治,创造条件提高床位使用率,同时控制患者平均住院日;

  8、运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对病区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督导,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9、熟练掌握医保相关知识,协助三级科室做好医保病人的合理诊治、合理收费,实现利润的合理化;

  10、带领团队主动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杰出护士”评选条件

  1、本单位在册在岗且连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

  2、坚持在临床一线,热爱护理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现象;

  3、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术熟练,业务水平较高,成绩显著;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意识强,态度热忱和蔼,关心体贴病人,在护理服务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评;

  5、做好住院患者的管理,关心科室发展,主动创造条件加快床位周转,积极配合护士长做好设备物资管理;

  6、主动参与医院管理,心系医院发展,有经营意识,成本控制观念强,积极参与科室的全成本核算;

  7、近一年未发生重大护理差错事故。

  六、评选办法

  (一)、各科室按照评选条件,踊跃推荐,确保推荐质量。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9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及其特点:

  1、受限空间的定义:

  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受限空间的特点:

  2.1、空间有限且与外界相对隔离;

  2.2、进出口首先,但人员能够进入进行指派的工作;

  2.3、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

  二、受限空间分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受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受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流程:

  1、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人员职责;

  2、作业审批;

  3、安全交底;

  4、设备检查;

  5、封闭作业区域及设置安全警示;

  6、打开井盖自然通风;

  7、管道检查、封堵、导流;

  8、气体检测与评估;

  9、机械通风;

  10、二次检测;

  11、个人防护;

  12、安全作业;

  13、作业监护;

  14、连续检测与通风;

  15、作业结束;

  16、应急救援。

  四、受限空间作业方案:

  1、受限空间电动强制送风呼吸器

  电动送风长管呼吸器是利用小型送风机将符合大气质量标准的新鲜空气经无毒无味长管供给作业者,是一种保护人体呼吸系统安全的防护装备。

  电动长管送风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

  1.1、用处与使用范围

  本产品属于作业型呼吸保护装具,主要用来防御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烟雾等污染物质,并有效抵补缺氧危害。对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工业、煤气厂、城建地下施工等行业,在检个塔罐、地下施工等作业环境,用作职工呼吸保护。

  1.2、构造

  长管送风呼吸器由:全面罩、腰带、长管(10米)、送风机组成。

  1.3、特征

  1.3.1.产品是通过送风机不断地给工作者提供新鲜空气的呼吸器,

  1.3.2.不受时间限制。

  1.3.3.由于送风机不断地给面部提供空气,所以面部始终保持比大气压高的压力(低压)。从而使用时由于出现一点点的操作失误,脸部与面罩之间出现气密不好的地方也不会出现往处漏气的现象。因此,有害气体无法进入面罩内;

  1.3.4.本产品使用AC-220V的电源。

  1.4、作用方法

  1.4.1、送风式长管面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各连接口,不得出现松动。以免漏气而危害使用者的.健康。

  1.4.2、请将插入面罩一端的适当长度软管先穿入安全腰带上的带扣中,收紧腰带,使长管固定于腰带上,防止拖拽时影响面罩的佩带。

  1.4.3、检查整机的气密性;用手封住插入送风机一端的接头吸气,感觉憋气说明面罩的气密性良好。然后插入送风机软管插座,同时开启送风机,将新鲜空气输入面罩供使用者呼吸。

  1.4.4、送风机使用前应实现可靠接地。

  1.4.5、每次使用后应将面罩、通气管及其附件擦拭干净,并将长管盘起放入储存箱内。储存场所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热。面罩镜片不可与有机溶剂接触,以免损坏。另外应尽量避免碰撞与磨擦,以免刮伤镜片表面。男士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将胡须刮净,以免胡须影响面罩的佩戴气密性。长管面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必要时更换损坏的另部件。

  2、受限空间三角架救援系统

  2.1、救援三脚架简述:

  *应用于受限空间的作业与救援

  *轻质高强度铝合金MILLER三角架尺寸小,重量轻,强度高!腿长最大可至2.1米,跨度最大可至1.5米。可单人迅速提至使用地点并且快速进行安装。

  *多功能的MILLER绞盘采用耐用的钢结构,尺寸小巧。卷动装置平滑顺畅,易于控制。带超速装置和坠落指示器,机械效能5:1,并带自锁装置。集成支架可单人迅速安装于MILLER三角架

  *组合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受限空间的.进出,救援,定位和物品吊装。

  2.2、受限空间救援三脚架配置(略)

  3、受限空间防爆排烟机

  3.1、简述:

  优兰特受限空间装置的独特设计,既可以保证坑道内持续通风换气,将进入受限空间内的气流损失减少到最小,又能为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空间,不影响进出,整套装置高强度聚乙烯材料合成,即使长期使用于恶劣环境,使用寿命也可以长达几年。

  3.2、参数表(略)

  3.3、安装示意图(略)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0

  一、工程概况

  xx县第二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724万元,采用PPP模式,合作期限30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29年)。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一座15000方/天自来水厂,原水输水管15公里,配水管网40公里,原水提升泵站一坐。

  二、受限空间基本情况

  受限空间部位位于外管网原水提升泵站至砚山县职业中学后大门斜对面的防洪渠口,具体坐标起点为X=2617366.776Y=432951.342,终点=X=2617356.813Y=433517.544,全长580米左右。其功能为泄洪,其水位距板底80公分以下。设计为两根DN350钢带管,其单根12米长,法兰连接,钢托架支承,值筋穿孔塞焊与托架焊接。

  施工方法钢带管法兰盘连接和伸缩节连接采取室外加工,托架上采取螺丝连接。托架及托架上的卡箍孔制作采取厂外加工完成后进入渠入安装,预埋钢板厂外加工。渠内托架室内焊接。渠内动火和产生有害汽体只有焊接托架及埋件穿孔塞焊时两工序。设置两台3000方/时送风机进行送风。应目前渠内无水,处于干燥状态。采取36V照明装置,220V焊接线顺托架悬空。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

  1、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a)贯彻实施管理体系文件;

  b)在管理活动中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c)确认项目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并定期检查考核;

  d)加强教育,提高职工的意识和专业技能;

  e)定期组织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2、组织机构

  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胡江诚

  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陈中亮

  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陈小林王健李平陈长桂陈长桂卜晓华

  3、各级人员职责表(略)

  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

  1、根据工程项目调查的结果和施工要求,经分析、评价,并参考公司确定的危险危害因素清单,确定了本项目的重要危险危害因素,制定了控制措施(见下表):

  重要危险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实施表(略)

  2、隐患整改

  a)内部自查的问题,当时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当时不能整改的,开出“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b)对上级部门检查开出的“隐患整改通知单”按要求组织整改;

  c)隐患整改措施中,需上级解决的问题,向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3、施工作业管理

  a)工程开工前,由技术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坚持每天开工前的安全讲话,施工作业过程中,监督员坚持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施工作业中贯彻执行《企业管理制度》。

  c)施工作业中贯彻执行《工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机具装备的使用和维修

  对工程项目施工机具装置坚持日常检查和维护,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具装备性能完好、可靠。具体控制要求执行《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5、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⑴变更管理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作技术、设备、设施和管理方面的变更时,应填写“变更申请表”,按规定程序上报,经批准后实施;

  b)按批准的变更内容严格实施,并做好实施记录;

  c)变更实施后,项目负责人初步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部门验收;

  d)对涉及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程序等内容的变更,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学习,或向公司提出培训需求。

  ⑵应急管理

  a)严格执行制定的应急预案;

  b)可能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并做好记录;

  c)根据演练结果和事故发生后实施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d)本项目的应急预案见附件。

  6、检查和监督

  a)按《检查和监督控制程序》进行检查,施工前确认“七想七不干”提示卡。

  b)检查发现的问题,按隐患整改的规定进行整改。

  c)管理员向责任人活动情况。

  d)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适当奖惩。

  7、事故处理和预防

  a)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应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

  b)积极配合上级部门事故调查;

  c)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d)按规定要求进行培训,并以事故案例教育员工,提高意识。

  8.评审和持续改进

  积极配合公司组织的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

  经审核和评审涉及本项目的问题,按规定要求整改,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五、安全措施

  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指示、决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逐级负责,确保万无一失。明确规定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

  2、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安全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根据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对于违章施工的个人给予处罚,并追查责任。

  4、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落实好周一安全活动和班前讲话制度。检查中自查和互查相结合,专业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及对照安全检查表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

  ㈡进入受限空间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受限空间的原则

  ⑴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

  ⑵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

  ⑶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

  a)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

  b)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

  c)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

  d)消防器材配备必须到位;

  e)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f)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⑷按照以下次序和控制手段处理危害:

  a)消除危害降低危害。

  b)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⑸在进入受限空间前,相关的人员已经接受培训。

  ⑹救援人员、监护人员(每班至少有两名救援人员、两名监护人员)必须在现场,当接到报警时,能够实施有效救援。

  2、安全技术措施

  ⑴严格按照《施工生产安全条列》进行安全管理,开工前,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⑵施工区域内设置安全警示带和警示牌,并设置夜间警示标志,上岗人员使用劳保用品。

  ⑶施工前,在管道口用鼓风机吹风和引风机抽风,保证地沟内通风畅通。施工前,专人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后进入地沟内用气体检测仪对沟内气体进行检测,待检测合格后,施工人员再进入管道内作业,如通风设备工作不正常,严禁施工人员进入管道内作业。

  ⑷管道内作业使用手电照明。

  ⑸施工人员进入管道内施工时,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并检查安全绳、安全带是否绑扎穿戴牢固,确认一切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及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施工。地沟洞口处设专人监护,每十分钟用对讲机对沟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确认。

  ⑹监护及救护人员不得少于3人,以免发生突发事件时,无人进行急救和事故上报。在地沟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保护措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用对讲机对外呼救,救护人员能及时将其救出。

  ⑺准备牢固可靠足够长的安全绳,并在地沟洞口周围设置醒目的警示带。

  ⑻只在白天施工,夜间严禁进入地沟内进行施工。

  ⑼开工前先编制专项方案并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适用原则

  ⑴气体检测

  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应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

  ⑵氧浓度标准

  受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应当与空间外的相同。氧浓度保持在18%到21%范围之间。

  ⑶易燃性标准

  应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当其爆炸下限>4%时,浓度应<O.5%(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应<0.2%(体积)。

  ⑷毒性标准

  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作业期间应每隔4h取样复查一次,也可同时选用有效的便携式检测仪对受限空间进行连续检测,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⑸危害控制措施

  a)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和进入者必须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进入者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进入者身上的绳子和用对讲机进行沟通。

  b)通风

  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用鼓风机、引风机通风进行强制通风方法,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可靠的呼吸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长管呼吸器,但配戴长管面具时,必须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c)照明及电气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安全要求。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使用安全电压小于24V的安全行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设备。当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

  d)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依据相关的防护标准,确定个人的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

  e)工具、材料清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

  f)进入受限空间必须经进入管理者批准,有进入许可证。

  4、职责

  ⑴进入管理者

  进入管理者负责认可并评估整个作业过程的危害,规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授权进入。进入管理者的职责包括: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评估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

  c)清楚如何控制和管理危害;

  d)确认进入受限空间的安全条件,包括检查有代表性的气体抽样结果是否符合进入条件;

  e)批准和终结进入。

  ⑵操作人员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清楚危害是如何受控制、现场如何处理;

  c)掌握正确使用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d)清楚紧急情况时的撤离方式;

  e)熟悉安全进入的术语和条件以及与监护人的信息沟通方式。

  ⑶监护人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清楚危害对进入者的影响;

  c)负责监督影响受限空间作业的条件;

  d)始终掌握在受限空间内人员的情况,与进入者保持沟通;

  e)负责发出救援信息;

  f)受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必须在出入口处监护;

  g)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h)启动撤离行动;

  i)进行不进入受限空间的救援;

  ㈢技术措施

  1、管道焊接措施

  ⑴管道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额带,锁好带口,佩戴护目镜、口罩,系好安全绳;严禁赤背,穿拖鞋;

  ⑵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作业,严禁吸烟,禁止追逐打闹,禁止私自动用明火;

  ⑶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⑷操作者在未操作前,必须对电焊机进行全面的检查,无故障和无异常情况后才能进行操作;

  ⑹操作手必须懂得电焊机的性能;

  ⑺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断电后再进行维修;

  ⑻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火花四溅,要设防护罩,防止火灾伤人;

  ⑼焊接完毕后应拉闸、断电,锁好闸箱,把废料清理干净,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系统水压试验要求

  a)管道安装过程中,试验压力为1.5Mpa。在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子、阀门、垫片、紧固件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进行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对试压合格的管道进行吹洗工作,直至污垢冲净为止,并做好各项吹扫清洗记录和试压记录等工作。

  b)试验时应缓慢注水,注满后应做密封检查。

  c)加压宜用手压泵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后,稳压半小时,无压降为合格。

  d)进行试压时要清理现场,组织专人警戒,特别是人口稠密区﹑交通要道应设明显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试压场区。

  六、应急预案

  ㈠有害气体应急措施

  1、现场监督人员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

  2、现场人员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条件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在耳边轻轻地呼唤他,并轻轻地拍打他的脸,以确认其意识是否清楚。如果中毒者意识清楚,立即松开他的衣服,为其身体保温,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如果中毒人员意识丧失时要确保呼吸道通畅、呼吸停止时要进行人工呼吸。

  3、项目负责人拨打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中毒的症状、反映及事故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5、查找气体中毒原因,排除隐患,防止事故扩大或再发生。

  6、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7、施救者不可只戴纱布口罩进入现场救人,因为纱布口罩对气体或化学气味,几乎没有防护功能。

  8、对进入检查井等坑道部位进行施救的人员必须采取系挂绳索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施救人员发生意外。

  ㈡触电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触电,应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或立即就地用心肺复苏法进行现场抢救。

  1、使伤员迅速脱离电源

  ⑴将伤员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伤员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⑵如伤员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⑶伤员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棍、竿、橡胶等不导电物品)解脱伤员;也可抓住伤员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伤员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伤员;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伤员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伤员入地,并且伤员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带木把或有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⑷伤员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2、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⑴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⑶需要抢求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3、呼吸、心跳的判定

  ⑴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⑵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心肺复苏法如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接心肺复苏法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⑴通畅气道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规程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扒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颌法,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⑵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a)在保持伤员气道畅通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一次1-1.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b)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立即纠正。

  c)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此时吹气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d)胸外按压正确掌握按压位置和按压姿势、按压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5、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⑴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⑵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抢救。

  ⑶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6、抢救过程中的移动

  ⑴心肺复苏法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⑵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⑶应创造条件使伤员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

  7、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㈢创伤应急措施

  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6、止血

  ⑴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⑵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⑶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m,下肢每80mm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三分之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㈣烧伤应急措施

  1、电灼伤、火焰烧伤、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2、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3、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1

  1范围

  本制度汇编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本制度汇编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58-20__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2.1-20__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18664-20__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3.1主要负责人职责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a)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c)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d)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e)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3.2作业负责人职责

  a)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b)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c)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3监护者职责

  a)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c)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e)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f)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g)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3.4作业者职责

  a)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c)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e)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f)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g)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3.5承包管理

  a)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b)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c)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利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检修、处理临时设备故障时对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部门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4.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

  a)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b)部门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c)部门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d)该安全许可证至少一式三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另一份由主管部门兼职安全员保存,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e)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2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a)设施名称: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b)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c)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必须本人签名;

  d)监护人员:

  1)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签字确认;

  2)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

  3)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按事故应急救援,携带好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

  5)进行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时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

  e)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

  5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1职责

  5.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5.1.2化学供水组负责取样分析及数据填报。

  5.1.3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5.2管理范围

  包括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

  5.2.1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5.2.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5.2.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5.2.4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2.5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5.2.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a)《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

  1)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

  2)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

  3)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b)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c)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d)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e)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f)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g)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h)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i)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j)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k)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l)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m)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5.2.7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6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1总则

  6.1.1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6.1.2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1.3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6.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6.2.1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6.2.2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a)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b)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c)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e)有关事故案例等。

  6.2.3每年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6.3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6.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6.3.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6.3.3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a)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b)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c)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6.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6.4.1检测

  a)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b)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

  3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

  c)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d)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e)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6.4.2危害评估

  a)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b)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c)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__《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__《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6.4.3通风

  a)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b)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6.4.4防护设备

  a)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b)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c)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6.4.5呼吸防护用品

  a)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__《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b)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__《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4.6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a)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b)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c)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d)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e)应急照明设备;

  f)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7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7.1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附录B

  7.2职责

  a)组长:

  1)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指挥现场救护。

  b)副组长:

  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组员:

  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7.3预防与预警

  7.3.1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7.3.2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7.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7.3.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7.3.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C。

  7.4应急响应

  7.4.1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7.4.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7.4.3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7.4.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7.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7.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7.5.2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7.5.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7.5.4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b)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现场人员突发事故疏散路线图)

  7.5.5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6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7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7.8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7.9后期处置

  7.9.1善后处置:

  项目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7.9.2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a)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f)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7.10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7.11培训与演练

  7.11.1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7.11.2演练

  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7.12奖励与责任追究

  7.12.1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12.2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c)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8.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8.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8.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8.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8.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8.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8.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8.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8.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8.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8.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8.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8.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8.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8.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2

  1范围

  本制度汇编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本制度汇编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2.1-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18664-20xx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3.1主要负责人职责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a)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c)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d)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e)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3.2作业负责人职责

  a)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b)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c)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3.3监护者职责

  a)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c)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e)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f)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g)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3.4作业者职责

  a)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c)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e)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f)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g)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3.5承包管理

  a)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b)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c)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利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检修、处理临时设备故障时对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部门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4.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

  a)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b)部门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c)部门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d)该安全许可证至少一式三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另一份由主管部门兼职安全员保存,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e)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2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a)设施名称: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b)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c)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必须本人签名;

  d)监护人员:

  1)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签字确认;

  2)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

  3)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按事故应急救援,携带好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

  5)进行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时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

  e)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

  5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1职责

  5.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5.1.2化学供水组负责取样分析及数据填报。

  5.1.3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5.2管理范围

  包括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

  5.2.1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5.2.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5.2.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5.2.4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2.5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5.2.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a)《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

  1)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

  2)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

  3)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b)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c)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d)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e)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f)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g)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h)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i)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j)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k)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l)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m)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5.2.7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6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1总则

  6.1.1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6.1.2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1.3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6.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6.2.1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6.2.2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a)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b)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c)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e)有关事故案例等。

  6.2.3每年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6.3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6.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6.3.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6.3.3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a)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b)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c)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6.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6.4.1检测

  a)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b)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

  3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

  c)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d)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e)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6.4.2危害评估

  a)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b)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c)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6.4.3通风

  a)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b)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6.4.4防护设备

  a)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b)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c)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6.4.5呼吸防护用品

  a)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xx《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b)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4.6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a)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b)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c)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d)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e)应急照明设备;

  f)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7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7.1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附录B

  7.2职责

  a)组长:

  1)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指挥现场救护。

  b)副组长:

  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组员:

  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7.3预防与预警

  7.3.1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7.3.2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7.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7.3.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7.3.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C。

  7.4应急响应

  7.4.1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7.4.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7.4.3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7.4.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7.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7.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7.5.2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7.5.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7.5.4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b)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现场人员突发事故疏散路线图)

  7.5.5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6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7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7.8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7.9后期处置

  7.9.1善后处置:

  项目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7.9.2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a)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f)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7.10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7.11培训与演练

  7.11.1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7.11.2演练

  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7.12奖励与责任追究

  7.12.1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12.2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c)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8.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8.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8.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8.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8.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8.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8.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8.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8.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8.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8.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8.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8.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8.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8.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四、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五、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告知牌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教育局有关作业改革的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效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作业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刘俊民

  副组长:李成银 张金华

  组员:董燕 田家英 王明芳 霍玲玲

  三、改革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校本化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辅导和检查等体系。

  2.学科作业布置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及能力的拓展,做到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

  3.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经常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能够整体规划,科学选题,加强指导,做到实践有收获,研究有创新。

  4.作业评价科学高效,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作业布置要坚持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给予学生选做各类作业的权力。

  2.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作为学生学习形式的延伸,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应关注学以致用,关注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3.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基础巩固性作业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对于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要倡导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博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五、基本内容

  (一)作业改革涉及的学科

  作业改革主要涉及语文、数学和英语,其它学科不留书面作业,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布置口语性、活动性和实践性作业。

  (二)作业量及作业时间调控

  低年级(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除语文、数学和英语外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和英语书面家庭作业应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三)作业设计的改革

  作业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是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知识、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前者必须精谋,才有后者的巧练,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

  活动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实物现象、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这种作业能彻底改变作业简单重复的弊端,使作业由以往的单调、枯燥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3.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协作者

  合作性作业是指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课内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学生与家长合作,一来让学生有向父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父母对孩子的监督作用。生生合作,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定期布置学生合作性作业,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合作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4.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解题方法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题目答案开放,对同一道题目有多种方案的可能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5.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做,又巩固了知识。

  6.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原理的启发下,归纳、推理、探究出事物的规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探究性作业。它是面向有探究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7.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爱好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各科作业,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知识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爱好者和主动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四)作业布置的改革

  要使精心设计的作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方式,讲究技巧。

  1.以第一人称布置作业

  方法:用第一人称来布置作业,如:将“抄词语4遍”改成“我要抄词语遍”,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做作业前考虑一下:我抄几遍可以掌握词语?优点:可以激发学生这样一种主体意识:学习是我的任务,我要学会,我能学好。这样布置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分层布置作业

  方法: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由教师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3.让学生自选作业

  方法:老师按教学内容提供适量的作业,只布置一个完成作业的最低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特点:学生自由选择,可改善作业效果,让学生享受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4.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

  方法: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特点: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做,又巩固了知识。

  (五)作业批改的改革

  1.注重作业的两次批改

  一次批改即学生上交作业的第一次批改,二次批改指一次批改后教师将作业反馈给学生,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矫正然后上交,老师对学生的矫正进行再次批改,若还存在问题的则进行面批,直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2.符号批改与文字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写上评语,其实所有学科在平时作业本上加点评语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加些鼓励性评语:“你虽做错了,但字写得有进步”、“你的表现真让我惊喜”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在在做得好的地方加一个笑脸等等。这样的评价可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教师的一个钩,一个评语,一个图标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源泉。

  3.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

  教师要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发生差错的原因,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就是在每次批阅作业时简要记录下典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

  (六)作业评价的改革

  作业评价关系到作业布置的成效,要采取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我校的作业评价工作从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和学生的作业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ABCD四个等级。评价检查被评为后两个等级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将对其提出批评,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1.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完成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各学校要针对作业特别是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调查问卷、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了解和把握学生做作业过程,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评价结果呈现与反馈

  评价结果的采用等级呈现,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改革与完善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反馈既要反馈作业质量等级,也要反馈发展建议;反馈的形式根据作业的特点,可以书面反馈,也可以口头反馈。

  六、激励机制

  学校制定作业评价办法,每学期两次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学期末组织作业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提高教师积极参与作业改革的积极性。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4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5.附件:有限空间作业票许可证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5

  某道路K0+000~K1+000段培土路肩,主要设计参数:长1000m,顶面宽度为2×100cm,顶坡为3%,侧坡度为1:1.5,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一、材料、人员、机械

  1、对施工所需的土从路基两侧土地直接取土,如不够则从附近调运至施工现场。

  2、现场作业民工15人,由两名施工技术人员指挥,期间有测量指挥人员配合指导施工。

  3、现场配小型钩机2台,自卸汽车3台,手推车5辆。

  二、施工作业及质量控制:

  1、路肩用土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不合格的土不得直接用于路肩培土。

  2、路肩培土应分层填筑压实符合要求,层面平整。

  3、培土路肩横坡符合图纸规定,肩线直顺、曲线圆润、美观。

  4、施工工序按施工规范操作并做好资料上报,质检人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三、施工安全:

  1、在施工过程中,应订制机械设备及其辅助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在施工中现场作业的安全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和教育,杜绝违规操作。

  2、作业现场的各项标志牌、施工牌摆放正确齐全。现场要有人指挥交通,以确保证行驶车辆的畅通与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6

  一、编制说明

  1.1本方案为为保证池内防腐人员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按期、优质高效地完工,特编制此方案。

  1.2该方案主要体现保证工程安全措施管理,在施工中作到优质、安全、快速、环保。

  1.3在该工程施工中,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提高素质,坚持安全第一;深化管理,确保不断改进;严肃法纪,认真执行规范和标准;恪守合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和服务”。

  二、编制依据:

  2.1、现场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方针。

  2.2、业主及有关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及安全管理制度。

  2.3、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三、编制原则:

  严格贯彻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认真履行合同中关于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文明和谐工地”。

  四、安全管理内容与要求

  4.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必须对监护人员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消减风险措施和应急预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等。

  4.2、有限空间内施工如需进行分析应由化验室有资质的`分析人员进行。

  4.3、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照明应符合安全电压要求,同时遵守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

  4.4、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

  4.5、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逃生方法,作业过程中适当安排人员轮换。

  4.6、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法(30KW轴流风机通风),采取自然通风措施时人孔或洞口等腰挂“此处禁止堵塞”的警示牌,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时电源按钮与配电柜要挂“禁止断电”的警示牌。作业人员可佩带防毒面具等防护器具;佩带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吸气口应避免堵塞,施工时必须有监护人员定时进入有限空间内部检查佩带情况。

  4.7、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严禁携带任何火源及易燃易爆物品,有限作业空间内部不得堆放杂物,施工材料要随干随清理,禁止将施工材料及工具留在有限作业空间内部。

  4.8、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设备,应严格按规定固定,保证不发生坠落。并设定安全警戒线,严禁闲杂人员进入警戒区域。4.9、易燃易爆物品应集中存放,妥善保管,并做好放火、防爆、防晒措施,同时做好消防准备工作。

  4.10、严禁在非工作范围内自由行走,严禁触摸与防腐工作无关的机械设备、电器等。

  4.11、安全员及监护人员现场督察施工,发现违章及时纠正、制止。

  4.12、出现有施工人员出现意外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及监护人员需将

  现场施工人员紧急疏散,并将患者及时从有限空间内部转移至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采取应急救护措施,必要时及时送至医院就医。

  五、施工安全职责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安全生产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分工,特设立现场安全管理小组、监护组及应急救护小组,明确各组职责保证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5.1、监护人的职责

  5.1.1、监护人应熟悉设备的工艺及作业人员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得急救知识。

  5.1.2、监护人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施工作业。

  5.1.3、监护人应掌握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数量,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并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

  5.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5.2.2、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

  5.2.3、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权不进入有限空间内部。

  5.2.4、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得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内容

  第二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六条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第七条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八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九条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第十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一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第三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8

  一、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和保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演练时间和地点。

  四、演练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运输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运输科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3、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 )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演练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义务消防员。

  人员组成名单:

  任务:救助伤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3、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成员(扮演受伤人员和扮演外部的救助部门的人员)。

  4、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程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5、观摩人员:来自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员工。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配备救援器材。

  B、演练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C、演练参与人员佩戴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C、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19

  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20xx】69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武”活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校决定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赛活动,现将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强化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二、内容和形式

  ㈠内容

  教师基本功比武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普通话五项内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比武包括课堂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案展评、教育教学随笔展评四项内容。

  ㈡形式

  全体教师参加,立足本职岗位,人人参与,同伴互教,集体培训,个人自练的形式进行,以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为载体,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

  三、活动安排时间

  1、从20xx年3月起至20xx年7月。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注意事项:

  1、我校要在“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比武形式、丰富比武内容,确保比武活动全面开展、扎实有效。

  2、教务处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提高。广大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比武活动,立足教学岗位,增素质、强技能、树形象。同时教务处要收集好比武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并分类归档。

  3、对本次活动的优秀参赛作品学校评比奖励(每项活动奖励前三名)并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指标,作为评优评先、选拔骨干、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六、具体安排(见附表)

  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武活动安排表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0

  全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自即日起至10月15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摸底排查阶段(8月20日前)

  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台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全覆盖。要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存在的有限空间进行认真、全面、精准辨识,建立健全本单位有限空间管理台账。8月20日前,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完成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台账更新工作,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完成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更新工作,以后每半年更新一次。

  (二)集中整治阶段(10月8日前)

  1.深化机制建设。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精准分析判定每一个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的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等级,制定针对性强地消除和控制措施,改进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规程和应急预案等,并及时将有关内容更新至有限空间风险告知牌。8月底前,各生产经营单位完成必须完成改进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规程、应急预案和风险告知等工作。

  2.加强应急管理。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监督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按规定配备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定期进行检验、维护,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有关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的认识。9月15日前,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至少要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演练。

  3.开展执法检查。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以控制中毒窒息和燃爆事故风险为重点,将执法检查贯穿始终,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对辖区内、系统内、行业领域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执法检查。

  4.强化宣传教育。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针对有限空间管理要求和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广泛宣传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开展系统性教育培训。要针对广大一线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松散、思想麻痹大意、违章作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9月15日前,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通过专家授课、警示教育、观摩演练等方式,组织一次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专项培训。

  (三)验收总结阶段(10月15日前)

  各镇街区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组织企业或者聘请专家按照标准,逐项对有限空间台账更新、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警示标识等开展现场验收。县安委会办公室将对各单位验收情况进行督查问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1

  为深刻汲取近期我省两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教训,按照《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的通知》(应急发〔20xx〕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自即日起至20xx年xx月底,在我公司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我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台账,完善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行为,增强事故控制和防范能力,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后的盲目施救,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重点

  (一)全面开展摸排辨识。各部门对有限空间开展一次系统摸排辨识,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进一步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对摸排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及时设置(更新)安全警示牌和风险告知牌。

  (二)规范现场作业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前需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实施作业必须落实监护和应急措施,组织作业人员培训,告知作业人员存在风险、规范和应急措施,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

  (三)严禁盲目实施救援。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有限空间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明确救援人员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定期组织演练。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科学施救,防止由于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扩大的惨痛教训。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将有限空间作业整治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结合起来,认真做好自查自纠,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立即行动,推动有力。各部门要精心组织、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本部门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三)加强宣传,提高能力。通过宣传培训,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事故施救、自救、自我保护能力,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及《有限空间无限风险》宣传警示片培训教育,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2

  为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及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促进全省(河北省,下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范围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燃爆火灾事故,确定此次整治重点是轻工行业:包括造纸、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加工、油脂加工、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酒类制造、纺织印染、皮革鞣制等涉及有机废料处理的企业;其它行业包括焦化企业、高炉工艺铸造企业以及市政工程、污水管网、污水处理企业。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摸清存在中毒窒息、燃爆火灾风险的有限空间底数,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台帐;有限空间涉及的中毒窒息及燃爆火灾风险要素得到全面辨识和管控,通风、监测、监控等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装备等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全部培训上岗,有限空间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省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燃爆、火灾事故及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

  三、重点内容

  (一)提升风险管控等级。纳入整治范围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必须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对有限空间重新开展一次系统辨识,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涉爆粉尘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有限空间管理第一责任人。企业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精准辨识,进行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专门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二)实施风险要素监测。企业自行组织或聘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单位原料、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厂区布局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特别是结合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得到各类有限空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以及浓度、数量等参数,并依据量化指标,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规程,实施精准化管理。同时,要将检测评估结果、精准化管理措施等内容,及时更新至有限空间风险告知牌,便于一线职工获取和使用。

  (三)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对日常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必须加装强制通风装置,必须在内部适当位置加装监测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将监测参数和监控视频联接至操作室或休息室内,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有限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通风、监测、照明、监控等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要严格门禁管理,严禁擅自进入或者检测不合格进入封闭式有限空间。(四)规范现场作业管理。存在中毒窒息、燃爆火灾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经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必须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实施作业必须落实监护和应急措施,组织作业前培训,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风险、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对有限空间氧含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并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或连续检测。

  (五)严禁盲目实施救援。企业要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同时,企业必须深刻汲取由于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扩大的惨痛教训,要把事故案例作为安全警示教育学习资料,宣贯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知晓盲目救援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坚决杜绝盲目施救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时间为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调查摸底(20xx年8月1日至9月30日)

  1.召开动员大会。各市、县(市、区)要按照分级监管的要求,组织召开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将整治内容及要求传达到纳入整治范围的每家企业,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讲解。各市安委办要派人参加所属县(市、区)的动员大会,汇总召开动员大会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8月31日前报省安委办。

  2.全面调查摸底。各地及各有关部门要对照整治范围,按照职责分工,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保不漏一家,组织企业认真全面辨识本单位有限空间并建立台账,对企业上报的台帐进行复核后,填写《有限空间汇总表》(附件1),于9月30日前报省安委办。

  3.开展现场指导。各市、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各县(市、区)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同时,由监管执法人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开展现场指导,切实解决好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企业按照整治方案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

  (二)自查自改,集中整治(20xx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1.对标自查自改。各企业对照专项整治重点内容,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和时限,组织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要素辨识、检测,细致排查隐患,制定管控措施,完善监测、监控、应急处置手段。没有相应能力的企业,要通过市场化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指导,由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做好有限空间条件确认、隐患排查、制订整改方案、实施整改、检测评估、应急演练等工作。20xx年11月底前,各企业将自查自改情况报属地监管部门备案。

  2.健全管理制度。各企业要按照风险管控要求,进一步完善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通风检测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外包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3.开展装备普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于20xx年11至12月期间,对本行业领域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开展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装备及个体防护用品为重点的安全装备普查,对未按规定配备相应安全装备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配备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期满未按要求配备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三)验收考核,全面总结(20xx年1月1日至3月31日)

  1.认真组织验收。各地按照分级监管的要求,组织企业或者聘请专家开展整治验收,逐一对纳入整治范围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填写《有限空间验收确认表》(附件2)。省安委办将对各地验收情况进行抽查。 2.严格工作考核。将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列为对各市和有关省直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督导,通过查企业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情况,并将日常督查、执法以及事故情况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3.全面进行总结。各市以及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报省安委办。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要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于20xx年3月底前报省安委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关协调机制,组织应急管理、住建(含市政、城管等)、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并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督促企业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所有纳入整治范围的企业,要做到动员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确保专项整治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二)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专项整治的核心。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将整治方案和工作部署要求传达到每家企业,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全过程参与整治工作,督促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专项整治期间,发生有限空间事故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严肃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三)坚持统筹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专项整治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有机结合,形成工作合力。要督促企业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改进安全设备设施,细化岗位操作规范,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标准化运行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质量提升。对有限空间作业整治责任不落实,不积极开展整治,工作不认真、走形式以及验收不合格的企业,相关的标准化创建、“双控”机制、诚信等级评定等一律不得通过,并依据省政府2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严厉处罚。

  (四)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以重大事故隐患、中毒窒息和燃爆事故风险控制为重点,将执法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检查中,发现企业有限空间辨识、检测、评估存在遗漏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立即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排查治理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给予上限处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到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坚决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同时,按规定将有关执法信息及时予以公示,将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五)强化宣传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有限空间宣传教育作为强化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有限空间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广泛宣传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全面系统开展教育培训。要根据有限空间的管理特点,特别是针对广大作业人员文化低、流动性大、管理松散的实际情况,编制通俗易懂的教学资料和安全作业手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要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负责有限空间管理的负责人为安全教育第一责任人,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教育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作业能力后方可上岗作业。要保证所有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实施作业前再进行一次安全告知和岗前培训。企业未开展教育培训或者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不具备有限空间管理知识的,必须责令企业停产整顿,依据省政府2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安全管控措施不落实实施高限处罚。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3

  为深刻吸取“11.7”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防范有限空间事故能力,不断提升我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水平,决定即日起在我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有限空间违法违规作业行为,推动企业从严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程、制度要求,确保辖区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二、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xx年年底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根据专项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摸清有限空间底数并建立管理台账,督促企业全面自查自改,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

  三、整治重点

  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监管(主管)责任,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电力、海洋渔业、粮食仓储、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城镇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督促企业对涉及到的有限空间进行全面排查、辨识与确认,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有限空间违法违规作业行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一)是否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二)有限空间场所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是否按规定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是否实行审批管理;

  (四)是否向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三脚架、安全绳,以及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检测报警仪器、正压式呼吸器等有限空间作业劳动防护用品;

  (五)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六)是否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统一协调、管理,是否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此次整治的重点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特点,进一步细化补充。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有限空间事故易发多发,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清醒认识当前我镇安全生产形势,切实提高认识,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的组织领导,要将本次攻坚行动与省、市、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我镇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细致排查治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隐患,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二)深入排查健全完善监管台账。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排查确认工作,全面查漏补缺,督促指导相关企业进行有限空间再辨识再确认,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并将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台账,健全完善有限空间监管台账。

  (三)督促企业落实自查自改。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督促指导相关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六必须六严禁”规定》(见附件2)要求,认真对照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造册登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和隐患排查整治公示制度,并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全部整改到位,实现动态闭环管理。

  (四)强化监督检查执法力度。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和执法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制度,以监督执法成果作为检验专项治理成效的重要内容,增强执法工作震慑力,提升有关企业负责人敬畏法律、敬畏红线的意识,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对未按规定开展有限空间辨识、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和未制定作业方案或未经审批擅自作业以及未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严处重罚。

  (五)强化专题培训和应急救援措施。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提升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知识技能。同时,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完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应急演练和专题培训,并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见附件5)纳入专题培训重要内容,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盲目施救,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请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认真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xx年12月20日前将本单位相关工作总结连同有限空间企业统计表(附件3)、有限空间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4)加盖公章后一并上报送镇安办。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4

  根据《常山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xx年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通报的通知》(常安办[20xx]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工作,落实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规范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行为,避免盲目施救,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好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辖区企业生产安全,特成立开发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杨春柳

  副组长:孔德壮、林志胜、徐鸣华、严建华、方世丰

  成 员:各科室(分局)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综治科。

  三、整治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教育培训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1.需有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经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2.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3.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4.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5.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6.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7.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8.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严禁盲目施救,避免事故升级。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部署和企业自查阶段(20xx年3月-4月)对辖区内工贸有限空间作业点进行梳理,完善和更新企业信息台账,督促企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保证企业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要加强自查自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训,尤其是调岗员工和新入厂员工,更要加强教育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备查。要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对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查找和辨识风险点,与正在开展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相结合,利用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认真开展自查自改。

  (二)重点跟踪督查、督办阶段(20xx年5月-9月)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加强督促检查。重点检查事故隐患是否整改到位,检查非法违法行为是否有效打击。以实效检验、强化效果为主线,督促各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开展全方位、全覆盖、不间断的安全巡查。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管理不严格的企业,采取断然措施。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各类事故隐患整改和非法违法行为打击到位。督促企业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并对整改情况安排人员验收,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

  (三)工作总结阶段(20xx年10月)巩固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认真总结分析各阶段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问题不足,形成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企业负责人是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组织,亲自参与,结合企业实际,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扎实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随着气温回升,特别是夏季高温有毒有害气体易产生挥发的特点,不能掉以轻心,要利用短信、微信、钉钉等各种媒体载体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一线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掌握应急情况下自救知识,杜绝盲目施救,使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程序化。

  (三)强化应急值守。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充实救援力量,配备救援设备、器材和物资。要认真落实安全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值班,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事故专报制度,坚决防止迟报、漏报、瞒报事故的行为。

  (四)加强信息报送。辖区内各企业要加强有关情况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认真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20xx年10月15日前报至开发区管委会社会综治科。

  【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5

  1、总则

  为了预防进入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2、有限空间的范围

  2.1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或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2.2 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以下三类场所进行的作业。

  2.2.1 密闭设备设施: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管廊等;

  2.2.2 地下有限空间:如各类检查井(包括城区内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的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有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风机、管道等)的井、坑、室;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砂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2.2.3 地上有限空间:如通风不畅的储藏室、设备间、发酵池、垃圾站等;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区域。

  3、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或厂长助理)

  组员:各个部门负责人

  联系电话: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119

  4、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4.1 组长职责:

  4.1.1 负责安全救援事故统筹安排,及事故上报;

  4.2 副组长职责:

  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作。

  4.3 组员职责:

  4.3.1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4.3.2 组织做好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5、污水处理主要危害物质

  5.1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5.2 危险物质特性及危险性

  5.2.1 硫化氢为无色有鸡蛋味的气体。比重 1.19(空气为 1)。在空间易积聚,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0.035 毫克/立方米,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 10 毫克/立方米,臭鸡蛋味反面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5.2.2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 0.968(空气为 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11.7g/立方米,呼吸 55 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

  5.2.3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 0.144g/100g 水(25℃)。在 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 5.73×106 Pa 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在-56.6℃、5.27×105 Pa 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碱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

  “干冰”在 1.013×105 Pa、-78.5℃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977g/L,约是空气的 1.5 倍。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

  5.2.4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除低,容易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到25%-30%时, 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被冻伤。

  6、预防事故的措施

  6.1 企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应该包括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置救援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6.2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应该包括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比如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灭火器材等。保证其畅通无阻,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便于出入和抢救疏散。

  6.3 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在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封闭受限空间入口防止误入。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

  6.4 通风措施,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管道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向内充氧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受限空间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6.5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受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作业、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6.6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 V。

  潮湿环境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当用电电压大于12 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6.7 作业前 30 min 内,应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进行检查,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1小时,应重新进行检测分析。

  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必须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8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受限空间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检测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应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6.9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浓度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气体浓度报警仪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10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6.11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6.1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在相关工序操作平台挂牌警示,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7、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7.1 当有限空间内有人中毒窒息,晕迷或受伤时,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救人,其他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接应;

  7.2 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受伤人员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节奏,同时保护作者不被触伤或刮伤,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7.3 其他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

  7.4 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平躺下, 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并用担架并伤者送往医院。

  8、中毒表现症状

  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噪、此时若抢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

  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9、现场急救

  9.1 缺氧窒息者的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员缺氧窒息,应立即将中毒者救出,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迅速将缺氧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视情况对窒息者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9.2 中毒急救:

  9.2.1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9.2.2 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逼其将毒物吐出;

  9.2.3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9.2.4 眼,耳,鼻,咽喉粘膜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10、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10.1 先检测,后进入;

  10.2 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10.3 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固体垃圾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10.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0.5 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组长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 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并将事故调查结果汇报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6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增强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场的自救及处置能力,根据公司XX年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计划,决定于XX年XX月XX日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现将本次演练方案说明如下:

  一、应急演练目的:

  (一)使参训员工掌握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人员伤亡利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的损失。

  (-)使参训员工熟悉单位内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的种类、位置和使用方法。

  二、应急演练内容:

  模拟XX部维修人员在检修(有限空间名称及位置),经作业审批后,做作业过程中突发窒息,面对此突发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预案相应措施。

  三、演练领导组织:

  为保证本次演练的顺利开展,公司依据应急预案,组成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演练工作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一)演练总指挥:(姓名)

  (二)演练现场负责人:(姓名)

  四、演练时间:XX年XX月H:分

  五、演练地点:(地点)

  六、参加演练人员:(人员范围)

  七、演练方法、步骤:

  (一)下午点分,演练现场负责人(姓名)在演练地点集合区域宣读木次演练具体内容、步骤流程及相关要求。

  (二)下午点分,演练现场负责人(姓名)发布应急演练指令,宣布演练正式开始。

  (三)下午点分,维修工(姓名)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先对(有限空间名称)进行通风,随后拿出蜡烛对罐内氧气浓度进行测试,符合作业条件后,模拟下罐维修。

  (四)下罐过程中,维修工(姓名)突发晕倒。监护人员(姓名)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刻大声呼救,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姓名)进行情况报告,请求支援。

  (五)总指挥(姓名)接警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发出救援指令。

  (六)后勤保障组接警后,立即载装救援设备赶赴现场。

  (七)医疗救护组成员在场外待命,随时救护伤员。

  (八)疏散警戒组赶到现场,并对现场进行警戒,驱散无关人员。

  (九)抢险救援组赶到现场,手持测试仪对氧气浓度进行测试,并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将伤员撤离出奶罐。

  (十)撤离出奶罐后,医疗救护组开始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十一)应急救援总指挥(姓名)发布指令,终止演练。

  八、演练注意事项

  (一)本次演练于周五下午点分准时开始,为保证演练取得实效,

  参加人员需提前15分钟到指定位置集合并进行预演,同时参加人员需如实

  填写签到表。

  (二)本次演练要求参加员工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演练过程要严谨,严禁拥挤、推拉,严禁嬉笑打闹和动作懒散,更不得无动于衷,必须人人全力投入到演练中去,达到演练的预期目的。

  (三)演练结束后,要认真做好现场的整理工作和演练的总结工作,进一步改进防范措施,使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7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8

  1事故风险分析

  1.1作业现场风险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 18%或者存在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

  1.2事故征兆

  1.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

  2.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有限空间送风。

  3.虽送风但未检测有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

  4.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

  5.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1.3地点或装置名称

  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可能发于前处理清洗池、污水池、消防水池、电梯井道、隧道烤炉;化粪池委外清理,同时不允许下池作业,故不列入。

  2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和工作人员组成,由部门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任现场应急小组组长,班组长任副组长。现场负责人不在现场时,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工作职责

  (1)工作人员职责

  ①发现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②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

  ③立即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④报告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

  ⑤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班组长职责

  ①接到工作人员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②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应急救援;

  ③立即上报现场负责人;

  ④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①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②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应急救援;

  ③如果伤者伤情严重需送医院治疗时应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④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应急程序

  1)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2)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一旦产生,该方案即启动。

  3)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现场指挥员或理级主管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3.2应急处置措施

  (1)抢险救援:

  1)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或长管或空气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3)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小鸡、鸭子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4)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救援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发现有限空间有伤害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

  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部位。

  6)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2)伤员现场救护:

  中毒急救

  1)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3)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医生处理。

  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通风处新鲜空气。

  2)视情况对窒息者供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送医院处理。(打 120 电话)

  4注意事项

  1.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2.充分自用救援器材,不得冒险蛮干。

  3.对所有中毒、窒息事故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抢救。

  4.作业过程保持连续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撤离所有作业人员。

  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中毒、窒息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6.进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应注意首先清除中毒、窒息者口中的异物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29

  一、演练组织单位:

  鸿通电子EHS部

  二、主办单位:

  惠州大亚湾鸿通电子有限公司

  三、演练地点:

  中水处理站旁

  四、演练时间:

  20xx年12月22日

  五、演练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各1台;

  2、防毒面具2个;

  3、警戒带1卷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有限空间工伤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EHS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EHS部,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x、x、x、x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EHS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EHS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CO含量?”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持气道畅通。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向上两横指处。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本次演练以现场救护为重点,救护结束,实际演练即停止,其余过程均在现场讲解。演练应适用于鸿通公司有限空间的事故。所以,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防护技能,提高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能力。

  十、演练总结

  对此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预案中不适合项,归纳总结演练效果,宣布演练结束。

  编制:叶主敏

  审核: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范文 篇30

  随着四季度生产旺季到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昨日市安委办印发《佛山市深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称“《方案》”),要求企业主体与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做好各项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11日,陕西省安康市恒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发生一起6人中毒死亡事故。“虽然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复杂多变,辨识困难,整治效果容易反复。”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出台《方案》,规范我市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工作。

  《方案》明确指出,我市将针对有限空间辨识情况、涉及易燃易爆介质和有毒有害介质等有限空间作业,以及停复产、检维修等特殊时段有限空间作业环节等六项工作开展重点整治,并进一步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动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方案》要求,各区和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督促本地区、本系统负责监管企业再次开展有限空间辨识,全面掌握有限空间数量、类型、危险程度,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础情况表》,逐级上报至所在区对口监管部门。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强调,各有限空间作业企业作为本次专项整治主体,除了要依法配备合格的有限空间作业检测、通风、应急救援等安全设施设备,在有限空间处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外,还需认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作业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作业条件确认,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遵守操作规程。

  下一阶段,市安委办将深入各区开展强化督导工作,确保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