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钱学森》(精选14篇)

《钱学森》 篇1

  设计理念:

  《钱学森》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9课。本文主要写了钱学森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又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找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一起品读感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字词来体会钱学森赤诚的爱国精神。

  “以人为本”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适时补充,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架起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歌以咏怀,言为心声。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教学中播放《我的中国心》则更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与情感的洗礼。引导让学生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怎样冲破各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的。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4.进行写话的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感情朗读。

  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检查复习,读词语选词填空: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钱学森》这一课,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课题。齐——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们掌握的怎样呢?老师想来做个小测试。请看大屏幕,读下面一组词语,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卓越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袒露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指男生读词语。(很好,字正腔圆。)

  指女同学读词语。(也是悦耳动听。)一起读词语。

  2.同学们,你能选择其中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这段话吗?读一读,想一想,然后拿出本子,按顺序写下所填的词语。

  在         的大海上,一艘巨轮正          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       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祖国了!”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3.学生选词填空自由练习。(教师行间巡视)

  4.哪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读一读你的答案,好,这位女同学,你来。(指名读一读。)

  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读一读你的答案。好,你来吧。

  5.老师课前做的答案和刚才两位同学一样。来咱们一起来读读。(生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话)

  6.你知道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是谁吗?  (钱学森)

  二、精读课文,感悟赤诚爱国心:

  解读钱学森的两段话。

  1.同学们,我们要去了解一个人,那就需要我们去“听其言,观其行”,现在我们就去听听钱学森是如何说的,又是如何去做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快速找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然后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

  2.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师出示第一段话。 )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再请一位学生读画的的句子(师出示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4.老师出示的这两段话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人物的——语言。(引读)

  5.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放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一)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段)指名1人读。谈谈你的感受。(指名3人交流)

  引导:

  (1)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2)同学们,你知道他这位冯·卡门教授吗?冯·卡门教授被誉为超音速之父,是当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人物,地球上的一个陨石坑还被命名为他的名字,有这样的一位教授,你想一想钱学森在他的身边,意味着什么?

  这位同学说,他可以拥有——

  (3)他还可以拥有——

  他还可以拥有——

  (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

  (4)是啊,这一切是多少人蒙昧以求得,然而钱学森却说——(课件出示:我是中国人……)

  他想要回到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也就是要告诉我们,他要抛弃这些。(指名说:放弃这一切,)

  他要抛弃这一切荣华富贵。

  (5)是的,可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

  (6)可他这样做,为的是自己吗?谁来读读他说的话?(课件出示:我是中国人。……)

  (7)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呀)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谁再来读?你读出了什么?(对祖国的爱)(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谁还想读,你读出了什么?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8)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9)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读到这里,大家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他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课件出示:他__地说:(自豪、骄傲、激动)

  同学们,虽然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二)我们再来看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课件出示: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1.你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怎么看?(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实在,是事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报效祖国)

  2.钱学森怎么回答这位留学生的话的?请一名学生读钱学森的这段话。

  从他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我们大家都是祖国的儿女,儿女为家做点事,你觉得怎样呢?(“应当”)

  为什么说是应当呢?

  3.启发填空(课件出示):是呀,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从         走向         。(同学们请看这段话,想一想,可以怎么填呢?)

  交流:黑暗——光明,落后——强大,贫穷——富强,

  4.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还不如说是钱学森在劝说留学生。那留学生听了,会有何感想呢?(请学生说)

  钱学森这句话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

  指两名学生回答。(诚恳——你能把这种感情,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坚决 ——请把这种感情,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5.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中国留学生和钱学森的话,谁愿意试一试?

  你们读的真好!

  6.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钱学森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1)师领读: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生齐读第一句)

  (2)师领读: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生齐读第二句)

  7.是啊!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板书:赤诚爱国心 )

  同学们,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学习,离不开解放前革命先烈的捐躯为国,更离不开解放后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学者。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很看投影。

  投影展示:

  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美国拥有一万美元的月薪,有小洋楼,有大学配给他五名助手。但他毅然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还呼吁留学生:“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2、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3、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了美国给他的优厚待遇和高官厚禄,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美国海军部任重要职务,却在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5、“核弹之父”钱三强在法国曾被人威胁只要离开法国就让他死,但他依然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回到祖国的怀抱。

  6、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放弃日本给予的优越条件回到了祖国,当日本发电报请他回去的时候,他却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师:拿破仑曾说过: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同学们,这些卓越的科学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富裕生活、优越条件;却要回到刚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的祖国,就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赤诚爱国心!

  三、细读课文,感悟浓浓思乡情:

  1.正是这赤诚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

  (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情感?)

  2.钱学森有十几年没有回国,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当时写给父母的家书。

  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

  钱学森思念亲人,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也思念着身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窗外细雨飞, 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3.读了这些,你说,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板书:浓浓思乡情)

  4.指导学生读第三节。(配上音乐)

《钱学森》 篇2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钱学森》 篇3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贡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词语:归国航程  劈波斩浪  魂牵梦绕  卓越贡献

  你能围绕课文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二个?三个?

  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划出表现钱学森爱国的句子

  2、交流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a、“魂牵梦绕”指什么?可见钱学森的思乡之情是多么的深哪!请齐读这句话,突出这个词语。

  b、还从这句话的哪里也可以看出钱学森迫切想回到祖国?“多么希望”,请联系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c、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归心似箭)他多么想坐火箭回到祖国啊!可见他心里牵挂着的全部是祖国,这叫“心系祖国”一起再读这句话,把钱学森迫切回国的心情读出来。

  三、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接着学生的朗读),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自己轻声读第二小节,并画出钱学森说的话。

  1、学生边轻声读书边用笔画出后交流: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2、男生读这句话。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

  3、所以他说——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那么钱学森在美国作了怎样的准备?

  4、出示:他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请你们再读这句话。你觉得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怎么样?他那么努力,为的是什么?(为回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准备)。

  5、那么钱学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引读钱学森说的话:

  四、学习三、四两小节

  1、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有个愿望,而且这个愿望越发强烈。请默读课文三、四两小节,划出他的这个愿望。

  2、学生自读后交流,出示: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这是钱学森心中所想,从中可以看出他回国的决心之大,我们来读出他的一颗迫切之心。

  3、还有哪句?交流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

  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假如你是钱学森,袒露这番心迹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激动!诚恳!坚决!坚定!果断!)(女生读)

  “这一天”指哪一天?为什么说“我们应当回去。”?这段话表现了钱学森怎样的感情?(想回国报效自己的祖国。)

  是啊,一颗拳拳报国心,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男生读)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一节除了写钱学森的话,还写了谁的话?这一场对话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钱学森迫切想回国,而其他留学生们却在犹豫。他们怎么说的?留学生的话和钱学森的话正好是个对比,对吧?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钱学森的爱国心!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五、学习五、六两小节

  1、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去。但是,他要回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自己读读5、6小节。看看他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位美国海军的话什么意思?

  3、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怎么说?

  4、“绝”字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再往深一点思考,这句话还有什么潜台词?他们会怎么留?

  5、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五年的时间有多长?你们现在是六年级,五年后你们高二都读完了。再算一下,一年是365天,5年是1825天;一天24小时,5年是43800个小时;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寝食不安)

  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六、学习第七小节

  1、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抓紧分分秒秒,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2、“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3、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4、让我们怀着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七、小结:此时,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八、作业:补充习题上的作业

  板书:                   心系祖国

  19、钱 学 森    爱 国   决心回国

  贡献卓越

《钱学森》 篇4

  设计理念:《钱学森》一课记叙了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时刻刻不忘记祖国的高尚情怀。紧扣爱国情感主线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简介;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交流人物介绍;总结倒叙写法;练写读后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富裕”的“裕”读yu;“一艘”的“艘”是平舌音;“袒露”的“袒”读tan,不读dan;“魂牵梦绕”的“绕”读第四声rao。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查字典弄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层次对现在的语文教学同样重要,可让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说说“艘、斩、魂、授”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

  3、“艘”中的“”,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描红这4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交流人物介绍;总结倒叙写法;练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突出爱国情。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是——钱学森(出示课件)

  2、请大家再次了解一下有关钱学森的信息。出示课件、齐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刚才的有关信息,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把课题说完整。(事业有成、卓越贡献、杰出能干、热爱祖国等)

  师:从同学们丰富的表述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身上流露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热爱祖国)的钱学森

  二、阅读探究,感悟爱国情。

  (一)、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先自己理解、体会。

  (二)、同桌互读互说。  

  师:看着同学们这么投入学习,相信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那就请你们把划出来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的理解,你的体会。

  (三)、全班交流。

  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那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读出你的感受。

  1、相机 出示课件:“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1)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还有不同的感受吗?(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   

  (2)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朝思暮想、日思夜想)

  你能用哪个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3) 练读。请同学们读读句子,读出他对祖国的思念,读出他急切回国的心情。

  (板:急切归国)

  (4) 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语: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我们继续交流,谁来读?

  2、 相机出示课件: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你读得真投入。能告诉老师你此时的心情吗?

  (我很感动!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让我很感动!钱学森在国外还一心想着回国为人民做事,我很感动!钱学森的这种爱国之心让我十分佩服!)

  (2)是什么地方令你敬佩呢?(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

  (3)师:是啊!这是令你敬佩的地方,也是令我们大家敬佩的地方。那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他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怎么样?指名读。

  (4)师:读了这段话,你是不是对钱学森更加敬佩了呢?谁能说说你的体会?

  出示课件: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5)指名读。

  过渡语:在留美与回国的两项选择面前,钱学森作出了多么伟大的诀择呀!请试着说一说“随文填空”

  (6)出示课件。随文填空:钱学森宁愿放弃(   ),也不愿放弃(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       (   )。    

  (7)练说,指名说。(2-3个)  

  (8) 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说话中,可以看出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里还想着祖国。  (板书:心系祖国)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请继续找出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

  3、 相机出示课件: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 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和钱学森走得更近了。从他的朗读中,同学们感到了什么?(激动、高兴的心情,态度坚决、意志坚定)

  (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那你也能读好这句话吗?)是啊!一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钱学森显得格外兴奋。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喜悦。一起来读这句话。

  (2) 同学们从他朗读中还感受到了什么?(责任)

  从哪里体会到的?(应当)“应当”就是什么意思?(应该)他把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是啊!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3)   钱学森有没有意识到回国搞科学研究会很困难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

  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4) 从这句话我们看出这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请同学们试着用劝说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5)指名读。

  (6)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7)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还不如说是钱学森在劝说留学生。那留学生听了,会有何感想呢?(是啊!祖国母亲正需要我们回去建设呢,我们一定要尽快地想方设法回去!------)

  (8) 小结:是啊!听了钱学森这语重心长的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啊!(板书:坚决归国)

  (9)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齐读这一段话。

  过渡语:钱学森归国的心愿很快就实现了吗?

  4、相机出示课件: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5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坚定不移的决心、回国遭遇了重重困难)

  (2) 分别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回国决心坚定不移?回国路程万般艰难?

  (一刻也没有动摇过、5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

  (3)指名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感受。(突出关键词)

  过渡语:为什么会困难重重呢?从下面的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

  (4)出示课件: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5)交流:从美国军官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一个师大约2000人,五个师大约1万人。)

  (6) 练读这段话。

  (7)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还能想象到什么?那你知道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吗?请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听了同学的介绍,你的心震撼了吗?学生交流。)

  (8)小结:是啊!正因为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让他足足等了5年时间,让他历经了5年的思乡之苦,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始终想方设法坚持回国。(板:坚持回国)

  (四)小结:钱学森硬是谢绝了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回到他所热爱的祖国——中国,钱学森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祖国的伟大的科学家。让我们再次来朗读体会他那浓浓的爱国深情吧!出示课件:

  句1:“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句2:“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钱学森》 篇5

  19、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回国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搜集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时间  (  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三、分段读课文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五、布置作业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明确要求,循序渐进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学习课文一二节学习课文三四节精读课文感悟内涵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2、过渡:“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写下你的感受1、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2、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3、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 4、引读课文5、请你们再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质疑: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他那么努力,为的是什么?那么钱学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引读钱学森说的话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 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 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挽留。补充介绍相关背景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终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谁来读?此时此刻,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 学生练笔并交流通过问题了解学生上节课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文内容、中心的把握情况。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用心的指点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使学生阅读有方向感,有目标。通过品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再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怎样冲破各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的。最后进行写话的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根据学生所表达的他们的独特感受,灵活机动地去引导,那样课堂才能显示出生命的鲜活。只有在课前进行趋于周密的预设,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和激励学生独立探究,所谓书是自己读懂的,情是自己悟出的.一定要让学生自主经历阅读实践,让他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上述教学构想中给学生明确了读书方向,有利于突破难点。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去拓宽学生学语文的渠道,课本仅仅是一小部分。让学生能感悟到这些文学大家的独特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够乐于去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触动,能够让自己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够了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钱学森》 篇6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查字典弄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艘、斩、魂、授”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

  3、“艘”中的“叟”,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描红这4个字。

  五、作业

  1、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

  艘(  )掠(  )眺(  )绕(  )

  -(  )-(  )-(  )-(  )

  2、认真诵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钱学森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明确要求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从中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语,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女生齐读。

  2、精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a、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b、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3)朗读加深理解。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虽然当时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让我们用心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

  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4)小结并板书。

  身在异国       心系祖国

  3、精读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领悟。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b、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感情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朗读。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读一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并板书。

  三、朗读全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哪些词句反映了他那高尚的爱国情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吗?

  2、过渡: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富裕研制优厚劈波斩浪

  诚恳坦诚教授魂牵梦绕

  2、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__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认真朗读。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____的待遇,有____的生活和____的工作条件。可是,他____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____。我现在所做的___,都是在____,为的是回到祖国能____做点事。”

  附板书:

  19、钱学森

  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祖国新生急切归国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卓越贡献高度赞誉

《钱学森》 篇7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第三段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1、查找当时的历史背景。2、查找有关的资料。3、文中的图,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弄清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板书    14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的资料。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3、读通课文,与同学互读检查纠错。

  4、交流。(1)生字的音形。(2)读书纠音。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了同一个意思,给课文初步分清段落。

  7、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方法叙述的。

  三: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导入  。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是怎样一个人?

  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

  二:学习课文。

  1、学习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

  2、小组讨论。

  3、交流。

  (1)"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归心似箭。

  (2)"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从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说说朗读时的心情。

  (3)"这一年的中秋之夜,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感到格外兴奋。"读读感悟,再读读。

  (4)"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我们应当回去的。"品读感悟。

  ……

  三:总结。爷爷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你想对爷爷说什么?

  四:作业 。

  1、抄课文中的成语。

  2、课文后练习4:在空白处填上本课的词语,这想一想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3、文中的诗句出自谁人之作?请你背一背,默一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朗读课文。

  2、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在你的眼里爷爷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

  二:朗读课文。

  1、把你感动的地方或欣赏的地方再读读,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2、朗读展示。

  三:指导复述。

  1、按时间的顺序,尽量用上书上的词语,自由准备。

  2、同桌互说、评价。

  3、推荐复述好的同学,讲给大家听。

  4、评议,重点评议复述过程的情节的清晰、语言的通畅以及感情流露的真切。

  四:作业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收集资料加以说明。

《钱学森》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钱学森》 篇9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技术,这是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必考题。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钱学森》阅读题目,以供大家阅读。

《钱学森》阅读原文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阅读题目

  1、运用文中的语句,填空。在(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2、已用“//”把文章划分为三段,请你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钱学森》阅读答案

  1、广袤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

  2、第一段:钱学森在轮船上即将回国

  第二段:钱学森的生平及他回国的决心

  第三段:钱学森回国后的贡献

《钱学森》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钱学森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来向大家作个介绍。

  2、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体验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钱学森所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并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多做点事。”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能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此时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和优越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他还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大家细细读读这句话“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最得力的助手。”你又感受到什么?)

  4、如果在冯 ·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些什么?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可钱学森是这么说的,谁来读(示“我是中国人……多做点事。”)

  他想要干什么?这又意味着什么?

  5、是的,当时的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而钱学森却说(齐读)“我是中国人……多做点事。谁再来读读这段话(追问:你读出了什么?)

  小结: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他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吧!(齐读)

  6、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上,这段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请大家自己读读3-4节

  新中国刚刚成立,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早日回到祖国去……)

  可当时祖国刚刚解放,情况怎么样?

  是呀,正如留学生们所说的那样,要搞科学研究实在很困难,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示:我们日夜盼望着……)谁能学着钱学森的样子说一说。

  7、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自己读读,先体会体会,谁来?

  8、同学们,体会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带着体会,让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两段话。

  9、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航程。

  但是当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了这样一句话“钱学森……美国。”自由地读一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个师有多少人?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0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

  “绝”字什么意思?这句话里包含的潜台词是什么?

  11他们会怎么留?请大家想象一下。

  是啊!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示:钱学森遭非法逮捕和关押的资料)

  12看完这段资料,再回过头读这位美国海军将领的,相信你们能读好,谁来读

  长达5年,钱学森的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引读第六节)

  三、总结全文

  1、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一定对钱学森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最想说的几句话吧!

  交流

  老师此时也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名言:(出示)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让我们把钱学森牢记我们的心中吧!再读这句话

  作业: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钱学森》 篇11

  一、交流,介绍钱学森:

  二、检查预习,读出词语的味儿:

  师:请看屏幕,我这里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卓越

  广阔无垠运载火箭袒露

  劈波斩浪水天一色眺望

  师:(指名一生读)你真了不起,9个词读对了8个。

  师:第一排最后一个词读什么?

  生:卓越,卓读第二声。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 (读得很好。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我有一位朋友,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的网名叫甜甜的语文。他认为语文的味儿是甜甜的。

  师: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想想它大概的意思。

  师:这是一个银点子。就请你来读这些词语。(读得有感情,学生自发鼓掌)

  师:这样读词语味儿就是不一样!

  师:谁有金点子呢?想不出来,诸老师告诉你们: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师: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

  在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祖国了!”

  生:(一学生填词语,填得全对。)

  师:这些词语放到了句子中,读起来就更加有味儿了。(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全班自发鼓掌。)

  师:真不简单,读得多有味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话)

  师: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是谁!

  生:(响亮地齐答)钱学森!

  师:请你们把手伸出来和诸老师一起写这个名字。“森”由三个木组成,注意第二个“木”字的一撇改成一点。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名字。

  生:(齐读)钱学森!

  三、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师:课文你们读了几遍?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我想抽两段最难读的请你们读。我还有点担心你们读不好。这样吧,请你们把课文拿好,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然后诸老师再检查。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读好的同学请把书放下,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

  谁来读这一段: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再选一段请你们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诸老师选的这两段话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钱学森说的话。

  师:诸老师为什么请你们读这两段话呢?

  生:钱学森说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像名人名言。

  师:为他的“金玉良言”鼓掌!

  师: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摆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生: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心想着回国。

  师: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

  生:钱学森,既然美国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呢?

  生:钱学森,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享受享受呢?

  师:钱学森怎么回答的?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一学生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师:他读得朴实而坚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师:我们再来看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钱学森要回国,一些中国留学生认为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恐怕很困难,劝钱学森不要回国。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些中国留学生说了许多看法,诸老师也说一点看法。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设备的确是落后的。但正因为落后才需要留学生们回国效劳。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杨振宁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他没有回国,但他退休后来到清华上课,为祖国培养人才。不要轻易给这些中国留学生下结论!但不管怎么说,钱学森当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更应该值得我们敬重!

  师:我请女同学读中国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学生对读)

  师:当我们把人物的语言摆到情境当中去读的时候,理解得就会深刻一些。要把人物的语言读好,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们知道当时的钱学森在想些什么呢?

  生: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效劳,让祖国富强起来。

  师: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

  生:(齐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

  生:(齐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爱国心。(板书:拳拳爱国心)

  师: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和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1、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同时,文中还有多处侧面描写,也能够烘托人物的特点。

  2、本文的写作思路较为清晰“留学、回国、贡献”,但是作者采取的是倒叙的写作顺序,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有别于一般文章。

  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主要和孩子一起回顾钱学森在外留学不忘祖国、以及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的故事,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由于经过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课前预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即可认识到人物的爱国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较多,并把主要目标定位为两点:通过语言等细节体验情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然而,通过教学实践,感受到本次课堂教学呈现较多问题,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恍然大悟,遗憾之余更有许多收获!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认识”和“体验”的认识和处理,认识,仅仅是知道而已,是一种较为肤浅的认知水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即可自己掌握;体验,字典的意思是“经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经历了实践洗礼,人物形象更容易驻扎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认知显然要深刻许多。体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啊,六年级的学生了,经过阅读措辞直白的课文,他已经能够认识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学生的认识也仅仅是漂浮于任知的表面而已,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有了切身体会,并不表明孩子与钱学森有了灵魂的交会,此时的人物形象并未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想法设法引领孩子去体验。

《钱学森》 篇12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 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文题目

  1、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2、 集体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

  二、 初读课文,交流反馈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

  2、提示学生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

  3、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1955年10月1日,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乘船驶往香港;

  第二段(第2自然段):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新中国诞生之际,钱学森热切盼望着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 教学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 说说“赴、恳、贡、额、裕”这五个字各是什么结构;

  2、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 反馈,展示写得漂亮的

  五、 小结:

  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 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钱学森在美国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这些在50年代的中国是不能提供的,尽管如此,为何他还是执意回国呢?聪明的你肯定能从他的话语中找到答案。

  二、 精读品味

  (一)、学习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快速浏览课文,用“—”标出钱学森说的话,可在相应的地方做批注

  2、全班交流

  (1)指名读钱学森的话,谈体会,

  (2)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他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读课文,用“~~~”标出相应语句;

  (4)插上想象的翅膀,猜测钱爷爷在美国的生活条件(享受着怎样优厚的待遇?怎样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又是什么样的?)

  (5)他之所以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你还感受到什么?(学有所成、有能力)

  (6)虽有这种待遇,然而他却选择了什么?(回国)这又表现出钱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

  课文为什么这样写?(为了更加衬托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出示:

  “钱学森宁愿放弃﹍,放弃﹍,也不原放弃﹍。他现在所做的一切,﹍。”

  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多么真挚的情感,同学们再次深情地和钱爷爷一起说:——生接读。

  过渡: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夜,这些身在异国的中国留学生们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自读课文,并标出感受深的词句;

  2、出示: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3、指名读

  4、从他的朗读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5、从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他把这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从哪里体会到的?(应当)

  师:是啊!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还不如说是钱森在劝说留学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

  过渡:当这一消息传开后,美方是什么反应呢?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三)、学习第四段(第5、6自然段)

  1、自读课文,并标出。

  2、出示: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3、“五个师“是什么概念?

  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以及国家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一万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4、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钱学森有知识、有才华、有能力,是个难得的人才。)

  5、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美方的霸道与钱学森的重要性。

  6、为了留住他,敌人可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

  是啊! 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千克),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你猜,钱学森同意留下吗?

  对,你不仅读懂了他的话,你更读懂了他的心。面对他们的百般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后来,虽被科学家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受到严密检查。就这样度过了五年。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备受煎熬,望眼欲穿啊!

  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师范读此段,学生看图

  2、“15天”,你认为长,还是短?

  3、理解“他多么希望……”

  4、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样成语来表达?(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过渡:他回国后什么贡献呢?

  (五)、学习第五段(第7自然段)

  齐读此段

  三、 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事,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四、 小练笔

  1、学习本文写人的手法,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突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定。

  2、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以上二选一)

《钱学森》 篇13

  一、教学内容

  《钱学森》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圈面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理解关键词:魂牵梦绕。体会钱学森对祖国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导朗读。

  4.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三、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那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为人民多做点事。”

  3.交流

  生a: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而且他每时每刻都在为祖国人民做贡献做好准备。

  生b:钱学森在美国师从著名教授,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备件,但他没忘记祖国,他刻苦攻读的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4.有感情地诵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

  5.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四、精读第三段

  1.指读第三段: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交流。

  生a:钱学森归国的愿望日趋强烈,我是从“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中体会到的。

  生b:我是从钱学森对留学生们袒露心迹后有人劝他别走,他诚恳地说的话中体会到的。

  3.出示重点句。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提问:

  (1)“这一天”是指什么时候?

  (2)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3)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四人小组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主人公炽热的爱国热情)

  4.小结板书。

  祖国新生,急盼归国

  五、精读第四段

  1.指读第四段。

  2.再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对于中国科学所能起的作用,千方百计阻挠他回国)

  3.钱学森克服阻挠,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一节应怎么读呢?

  (读出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4.小结板书。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六、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什么意思?(超过一般的)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3.指导朗读课文。(用热情赞扬的语气突出钱学森回国的意义重大)

  七、总结全文

  本文具体赢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八、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

  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祖国新生,急盼归国

  19钱学森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卓越贡献,高度赞誉

《钱学森》 篇14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