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新课标下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绿色课堂,即为充满爱意、饱含情意、体现创意的课堂,本案力求体现、营造这种课堂氛围。教学方法上以读为本,以悟为媒,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带领学生“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人生”。

  【评价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两种极端的评价中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赞美与批评这两种教育方式。

  2、品读词句,通过批注、质疑、讨论、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语段。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复习检测

  (屏显)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百倍!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公正与成实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齐读)

  谈话:这首诗其实告诉了我们童年教育的重要性,德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以他的亲身经历和我们倾心交流,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德·舒尔伯格的家,继续聆听感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突现主题)

  二、研读课文、交流评价、加深体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巴迪的第一首诗竟遭到父母两种极端的评价,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导学“童年故事”

  找:父母评价的语言

  品读:父母的评价,感悟父母心情(指导读出父母的语气)

  议: 对评价的看法(紧紧联系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

  母亲的评价方式是赞美,意在鼓励作者树立信心,而父亲的评价方式是严厉的批评,意在警告作者谦虚、谨慎!那么作者当时感悟到了吗?

  体会:两种评价对作者的作用

  小结:对小巴迪来说,母亲的评价真的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真的是“糟糕透了”!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两种心情,体味作者的感受,加深对两种评价方式的印象,初步认识两种评价方式的利与弊)

  (二)自学“成长岁月”

  刚才我们领略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那么在巴迪的成长岁月中,这两种教育方式到底对巴迪的成长起了多大的作用!让我们把心放到文中去感悟!(屏显自学提纲,逐步)

  划:父母的评价影响巴迪成长的句子或词语(生补充板书)

  悟:哪种方式更有利

  辩:联系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名人故事、切身实际)警句、古训、新观点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生自由辩论,是主导课堂)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充分锻炼思维口语交际搜集资料围绕观点谈事实这些能力。在互相反驳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单纯某种教育方式的弱点,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小结:大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你们的口才和敏捷的才思让老师也忍不住对你们说声:“精彩极了”!但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还是听听巴迪的说法吧!

  (三)研读“成年感悟”

  1、实配乐朗诵,生聆听感悟

  2、读议: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屏显此段)

  品读:强调“每一个人”“爱的力量”

  造句练习:模仿“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的心田!”造句。(此环节设计,意在加深对母爱的体验,比喻句帮助理解“源泉”)

  光有这种爱行吗?继续研读“但是……提高”(强调:“不全面的”“引入歧途”)

  3、质疑:自己理解不透的地方

  4、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师点拨

  5、美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赛读——齐读——知道背诵)

  生活中有一种爱是不全面的,他可能把人引入歧途!在作者看来,父母的评价像什么?(生读,是板画帆船)

  生配乐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读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赛读——齐读)(此环节设计,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情感达到共鸣!)

  师小结:父母的爱永远伴随着我乘风破浪,鼓励着我奋勇向前!

  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谈出感受

  短短的40分钟,我们与巴迪倾心交流,真是受益匪浅,我们为的力量所震撼,为幸运的巴迪而高兴,那么学习了课文,与巴迪相比,你也幸运吗?能谈谈你所受到的童年教育吗?

  生谈自己对童年教育的感受(背景音乐:爱的旋律)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会文得意上,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此环节设计采取了及时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向生活开拓的方法,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加强体验,是认识得到了升华!)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在我们童年的生活中,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不仅仅是来自父母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朋友、老师、同学…但不管是热情的赞美还是严厉的批评,我们都要正确的对待!在生活的海洋中,让我们做一名清醒的舵手,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驶向你成功的彼岸!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赞美      爱       批评

  鼓励                         警告

  坚持写作            学着修改

  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只列出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读课题,引入新课.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短语的对比语气.

  2.学生回忆并简述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并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父母对子女不同表达爱的方式).

  3.自选自读,体会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的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

  4.出示课件

  (1)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2)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幸运"指的是

  A.出版发表了很多小说,剧本.

  B.能同时得到鼓励和警告.

  C.慈祥的母亲常对"我"说"精彩极了".

  D.严厉的父亲总对"我"说"糟糕透了".

  (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这句话中"刮倒"的含义是:_____.

  通过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必要时指导朗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渗透,真正理解"爱"的真谛.

  5.质疑问难,提出不理解的语句或别的问题,师生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出的问题.(此间老师注意把握重点与主次,起好激发和主导作用.)

  6.加深理解与积累,各学习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老师巡视点拨,朗读或表演练习好了的同学,自己到讲台上展示给同学们)

  7.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父母对儿子教育方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体会和看法.

  8.师生共同出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典故,事例)

  9.学生总结课文,教师适当引导.

  10. 布置开放性作业:同学们,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另一种是严厉的爱,你更想得到哪一种爱呢 请同学们课下结合本课的学习和理解,写一篇讲演稿或者搜集辩论材料,我们开展一个小型的讲演比赛或者辩论会,怎么样!

  六,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以上从课程标准中囫囵吞枣地搬来的几句,权当本课教学的理论依据.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一,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进而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

  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主学习,悟情悟理"上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教师应注意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应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教学活动发现这一点对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2.读中体会作者用语言描写展开故事情节,表现父母之爱的写法,说出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感受作者言语的变化与生动;说出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好处,体会作者言语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结尾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提前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书。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先回忆一下,谁能用上我们学到的一些新词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文中的我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长大后,我认识到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教师板书“爱”)

  师: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谁说说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童年的故事,然后写了后来的认识。

  二、认定目标

  师:作者长大后感悟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这句话出现在文章哪个地方?

  生:结尾。

  师:打开书,画出这句话。

  生圈画。

  师指生读,齐读。

  师:同学们,文章结尾写了作者深刻的感悟,这样的句子叫做——

  生:中心句。

  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对待中心句,我们不能只知道这个意思,还应改通过提问题加深理解。谁能围绕着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

  生:为什么说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问题提得不错,我们还应该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一思想感情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读这两个问题。

  三、导学达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师:感悟“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个中心句,要细细地品读文章。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感受这两个断言是怎么来的。

  师:(注:与上面一句重复了,删掉:一开始他是怎样认识的呢?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找几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童年的故事,1——14自然段。(分配任务和角色)大家一边听,一边用直线画出母亲和父亲的评价。用曲线画出听了不同评价后我的表现的句子。

  生读书,圈画。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母亲当时是怎样评价的。

  生读书。师指导朗读。

  师:我怎么表现的?

  生读书。

  指导朗读,读出巴迪的兴奋和激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评价的。

  生读书。

  师指导朗读。

  师:我听后又是怎么表现的?

  生读书。

  指导朗读,读出巴迪的伤心和痛苦。

  面对母亲的鼓励,巴迪真的以为自己写的是无与伦比,所以欣喜若狂;面对父亲的评价,巴迪以为父亲伤害了自己,悲痛欲绝。你们从中感悟到巴迪当时理解父亲和母亲的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吗?

  生:没有。

  师:巴迪当时不理解,其实我想我们同学当中,也会有许多人在读这一部分时,往往只知道了父母的评价和我的不同表现,只是肤浅地感受了当时的情景,就匆匆往下读了,并没有深入的思考。

  师:好了,带着你此时的感受,我们再来一齐读一下结尾处的中心句,我从心底里知道,读——

  生读中心句。

  其实,我们应该停下来,凝望这些评价,提出一些问题来加深理解。谁来提些问题?

  生:父母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呀?

  生:巴迪的诗到底是精彩,还是糟糕呢?

  生:这两种评价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呀?

  生:为什么精彩极了后面是叹号,而糟糕透了后面是句号呢?

  师:光看第一部分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要接着往下看。此时我们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深入感受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那一段表现了作者理解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呢?下面大家默读第二部分——后来的认识,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1生读第16自然段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肃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

  再指一生读,

  齐读。

  师:这段话含义深刻,写出了作者长大后对母亲和父亲不同评价的正确认识。作者懂了,你们懂了吗?有不懂的词句可以提出来。(这可以安排一次小组讨论交流)

  生说,教师相机点拨。

  师:此时,你们懂得了面对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和父亲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了吗?

  生:……

  师:此时,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了吗?

  生:……。

  师:为什么精彩极了后面是叹号,糟糕透了后面是句号?

  生:……

  师:把自己的理解放进结尾这句话,再来读一下。

  好,你读!

  好,你读!

  我们一起读。

  师:作者多年以后理解了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我们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也理解了这两个极端断言的含义。不错。

  师:作者不只是理解了这两个断言,他还不断受到鼓舞,从中大大受益了呢!你们看出来了吗?

  指生读结尾。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表达得形象、生动、含蓄。

  师:是啊,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师:当我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时,有两种声音交织在我的耳际——

  生接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强调精彩极了由女同学读,糟糕透了由男同学读;其他的一起读)

  师:当我获得文学大奖时,有两种声音交织在我的耳际——

  生接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师:当我事业有成时,有两种声音交织在我的耳际——

  生接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师:大家此时再读结尾这句话,相信你们会有更深的感受,读——

  学生齐读。

  师:好了,现在结尾能够背下来了吗?我们一起诵读一遍。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预备,齐——

  生读

  (三)回顾整体

  师:刚才,我们围绕中心句品读了全文,现在我们再完整地默读一遍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说。

  (四)感悟作者的写法

  师:父母之爱我们是通过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体会出来的,大家想一想,这两个评价是对人物的哪方面描写?

  生:语言。

  师: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题目用了这两个断言,(以齐读的形式引读题目,让学生说出提示语的位置)第一部分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以齐读的形式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说出提示语的位置)第二部分又多次提到这两个断言,(以齐读的形式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说出提示语的位置)

  师:作者用这两个断言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突出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作者在介绍人物言语时,还注意了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写得多生动呀!

  (五)学生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2.小练笔:书104页的小练笔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糟糕启迪搂住自豪

  誊写位置公司奇妙

  出版慈祥歧途谨慎腼腆

  1、指名读。

  2、小老师读。

  3、自由读,想想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一个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想一想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该怎样分?

  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者童年的故事这部分。

  四、品词品句,体会情感

  (一)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1??14自然段,边读边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的表现是怎样的?分别用和~~~划出来;听了父母亲的评价,“我”的表现各是怎样?分别用和〔〕划出来。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我的表现又是怎样?

  2、谈体会。

  3、指导朗读

  4、师:听了母亲的赞扬,巴迪的确既腼腆又得意扬扬,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巴迪有点骄傲呢?

  5、创设情景,师生合作读。

  (二)父亲终于回来啦,父亲是怎样评价巴迪写的诗呢?巴迪有什么表现呢?

  1、汇报,谈体会

  2、指导朗读

  (三)同学们,同是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认为“糟糕透了”的原因是什么?

  1、汇报

  2、创设情景,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四)发挥想象,进行写的训练: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亲一致称赞我写的诗精彩极了,结果会怎样?如果父母亲一致批评我写的诗糟糕透了,结果又会怎样?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请把你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板书: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批

  扬评

  母亲父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画,让学生进行评价,有感情地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你在这两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3、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评价怎么会同时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课文,感受爱意

  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我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1、出示句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找出这份幸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讨论: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3、讨论:

  为什么说“糟糕透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4、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的“越来越”体会“我”理解的过程。

  联系作者的简介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5、深化爱,朗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外延伸,表达爱意

  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6

  之三

  香坊第二小学 王爱新

  周五抽课,周一就上课,仅仅提前10分与学生见面,真够刺激的。呵呵,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时间虽少,灵感颇多,问题肯定也存在,请各位同行指点。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目标 :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指定学生(姓王?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其他同学我们的缘分就从今天开始。感冒?同病相怜或为同学们的健康庆幸,加强体育锻炼很是必要。)向教师发问,增强师生交融。

  一、导入  

  1、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引号——人物对话,反义词)指生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词的对比语气。还读过其他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下课记得讲给同学听。

  3、如果给你这样的文题,你打算写什么?大作家雨果就有这样的读书习惯,看了课题,马上把书合上,卧到在床,构思文本后再读书对照,如果与自己想象一致,则暗喜,不如自己则小喜,比自己想的还好,则大喜。开想吧,同学们,与书本对照,看看你能喜到什么程度。

  4、汇报交流。教师口头作文,抛砖引玉。

  5、那么,引号下的语言分别是谁说的呢?如果用笑脸怒脸标志,分别贴在哪里?(板书父亲母亲板画笑脸怒脸)

  二、初读课文

  1、请学习委员起立,初次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有劳你的指点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而且,因为时间有限,想请几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先来打头阵,你看怎么分角色,又分角色给哪些同学呢?

  请学委分配,教师点拨。

  2、朗读高手已经确定,其他同学是不是可以闭目养神了呢?听众们打算做些什么?倾听是种礼貌,更是学习的方法。指明听的同学注意学习他人朗读的技巧。同时可以用铅笔标注一下朗读同学出现的小问题。听后能作到指出他人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就是最佳的听众,最高明的评论家了。

  3、听读后生生互动,点评交流。

  4、一篇文章总有脉络可寻,这篇课文就可以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那么怎样分呢,标志的词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汇报交流。

  5、两部分的阅读有什么困难吗?(第一部分篇幅长,第二部分的一些句子含义深刻)第一部分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理解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作为下节课的内容。

  6、面对“我”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那么,母亲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如何,父亲怎样评价,我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父母的不同评价,用浪线画出我的表现和反映。指生汇报。

  7、初读过后,我们可以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发出疑问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细读第一部分,思考题签上的前两题的正确理解。后两题是我们第二课时的内容。

  8、汇报交流。板书,鼓励,鞭策,小结都是一个字——爱,板画心形。

  9、分角色再读。请学委指定朗读有潜力的同学读,那么朗读还不高明的同学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一节课,就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

  三、过渡延伸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将围绕话题: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并学习一点辩论技巧,希望下节课可以看到更多的辩论高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一、理解课题,把握文章大意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题目是(生齐说课题),板书“精彩极了”,问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板书“糟糕透了”,问本词语的意思。

  2、通过预习,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吗?

  (学生可以从文章内容、中心、题目特点等不同角度去谈。)

  二、理清文章思路

  1、你们预习得很好,把握了文章的大意,那课文是怎样写清楚这个内容的呢?我们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生速读课文理思路。

  3、集体汇报交流:

  ⑴ 文章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呢?请同学们读课文,你觉得每部分划到哪,就读到那个自然段停止,告诉同学们。

  ⑵ 指明读文划分层次。

  (可分为两部分,也可分为三部分。)

  注:在生读文过程中将读错或不好读的字词写在黑板上,理完文章层次后,让生再读黑板上的字词,纠正读音。 

  三、再读质疑

  1、下面我们逐段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解决不了的在书上标注,一会儿小组合作解决。

  2、生读书思考,边想边标注。

  3、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写在问题卡上。

  4、梳理问题:

  请各组组长带着问题,到前面读题展示。在组长读完题后,教师要将题型分类,如文章内容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及写法方面的。

  5、教师找出两个有代表性、综合性的问题,让同桌同学相互商讨解决。

  6、同桌互学。

  7、指名回答。

  8、解决其它问题:

  教师出示各组问题,请同学们解答。

  四、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练习,积累重点词句

  完成练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最后一节节选。)

  六、布置作业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品读课文,体会主题

  1、自读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巴迪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爱他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集体交流,练习读文。

  三、集合文章内容,讨论主题

  如果巴迪父母在看到他写的第一首诗后,都鼓励,或是都批评,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四、由课文,引入生活

  集体交流:

  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谈谈你现在的理解。

  五、练习读文,读出感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文。

  六、积累语言

  读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本文的读后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8

  【课程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的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对父母两种截然相反的爱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课件。

  2、收集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趣

  1、出示课题。

  2、你们知道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吗?

  3、父母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截然相反的话的?

  4、“我”又是怎样看待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阅读课文一定会得到答案。

  二、初读尝试,整体感知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根据阅读要求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找出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交流。

  相机板书: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三、再读品味,合作探究

  作者的思想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请大家自主读书,写出体会,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也可提出疑难之处。

  如果小组内仍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共同讨论。

  四、精读体会,深刻感悟

  你们认为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哪些段落?

  课件出示: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的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是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头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自由读,认真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探讨,你们能把自己的理解体会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小结:

  刚才有的同学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了这一段话,有的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这都是很好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这段话你喜欢吗?试着把它背下来。

  五、个性飞扬,升华认识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有怎样的收获呢?

  老师的体会是: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或批评而偏离航道。

  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吗?

  同学交流。你最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你们能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

  六、展思维,课外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和父母交流。

  2、课后找一找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爱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1.本组课文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的爱。选编的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父母的爱,本篇课文是这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是讲读课文。在读写方法上引导学生了解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表现父母的爱的方法。

  2.课题中的“精彩极、糟糕透了”在文中几次出现,每次意义都不相同:第一次是父母对巴迪诗的评价;第二次是巴迪成长的催化剂;第三、四次出现对他来说是人生的警示语与格言。

  3.作者的感情变化:得意扬扬——迫不及待——伤心痛哭——感到幸运——充满感激

  学生情况: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他们对课文中母亲的赞扬是爱这一点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在赏识教育中成长的学生,很难理解父亲的批评也是爱。所以理解父亲的爱将是教学课文中的难点之一。

  本课书预计教学两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父母对巴迪的两首诗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但大多数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本设计属于第二课时,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的评价中包含的爱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能够通过画批的方法,从课文中捕捉自己感受深的词句或段落,但是理解的深度不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将是他们理解的难点,课堂上,老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提供支架。教学方式:以读为本,融情于境

  教学手段:1.以读为主,读思结合法;2.边读边想像,合作交流法。

  技术准备:根据课文相关内容,制作ppt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 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两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抓住课题,回顾内容:

  1.回忆题目说特点,用扩题法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精彩极、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在题目中出现,在文章中多次、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它在文章的哪个自然段出现?并把它勾画出来。

  (明确每次出现在文章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题目表述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渗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文章的主线。】

  二、品读悟情、领悟写法:

  一对短语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出现到底有着怎样不同的含义呢?一同走进文章第一部分: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对巴迪心情的巨大影响,感受他的不理解

  1.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用“﹏﹏”画出描写我心情的词句,把感受批注在书上。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句子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体会母亲带给我的自信:

  预设:(1)抓言行——感知赞美源于爱

  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他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①生读句子,说理解:(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母亲的赞美)

  ②指导朗读:体会“?”和两个“!”的作用(指名读、齐读)

  (2)抓言行——感受巴迪迫不及待的心情

  导语:母亲的赞美、鼓励让巴迪充满自信,此刻的巴迪是以怎样的心情等待父亲的归来的。

  ①学生读书勾画词语、感受心情

  ②学生交流感受:(迫不及待、自豪、满怀信心、等不及、终于……)

  ③结合学生说到的“迫不及待”,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读的形式感受巴特急切的心情。

  一生读描写时间的句子,全体读巴迪的表现和心情。

  生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生齐:(     )

  生1:将近七点钟的时候,                        生齐:(     )

  生1:七点。父亲没有回来。七点一刻。            生齐:(     )

  生1:七点半。                                  生齐:(     )

  生1:快到八点时,                              生齐:(     )

  师:此刻的巴迪心里紧张极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时间的句子,感受作者等待父亲时迫不及待的心情,与下文作者听到父亲评价时沮丧不堪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感受两种评价带给巴迪的不同感受,呼应课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可以通过时间的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3)品言行——体会巴迪的难过与沮丧

  ①此刻巴迪的心里紧张极了,父亲给他的到底是怎样的评价呢?谁来读出父亲的评价。(指导读出严厉的语气,自我思考为什么这么读?体会父亲的严厉三层含义——爱儿子、责爱人、社会)

  ②面对父亲严厉的评价,巴迪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结合勾画的词语说。

  (预设:从“头埋得低地的——紧张——沉重——受不了了——失声痛哭”看出十分难过)

  ③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巴迪的心情,读一读,说一说。

  理解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a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抓住动词理解)

  b 还可以用哪些动词表示?(变换词语)

  c比较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句子对比)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跑出饭厅,走进自己的的房间,趴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让巴迪的心情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巴迪对父母的评价都没有真正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品读,感受巴迪难过的心情,同时感悟: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成长的催化剂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第二次出现在课文中,已经是巴迪成年以后,请你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时的巴迪对父母这样的评价有什么新的认识?

  a出示句子: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b读这段话,说说巴迪对“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句话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整体感知父母的爱。】

  c这种爱的力量是什么?上文的哪句话能回答这个问题?

  (学习15自然段)

  “几年以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理解:我原来的诗并没有母亲说的那样好,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对的。)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又一次给父亲看了……但是还不是毫无希望(理解父亲的评价是客观的)

  d结合生发言引导:为什么说来自母亲的力量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又会把人引入歧途?

  师读: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生: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追问:母亲的鼓励——会让我(      )、会让我(      )、会让我(       )

  追问:但一味的夸奖也会使我(      )、(      )、(       )、(      )

  e结合生发言引读: “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f读中进行补白训练:      小心           ?

  注意           ?

  总结           ?

  提高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文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再把词放到语言环境中问个问题,在问题的帮助下,理解句子含义,渗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同时本句的理解是下一个难句理解的关键,为后一句的理解起到了铺路架梁的作用。】

  (二)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生活的警示语和人生格言

  在那些年,巴迪的耳边一直响着两种声音,请你找到第三次出现“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自然段,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的句子。

  1.理解“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先说说这句话中能读懂什么?

  (2)针对不理解的问题,提示:它们指什么?

  填空练习:取得成绩时  母亲常常会说:精彩极了    沾沾自喜时  父亲皱着眉头说:糟糕透了

  母亲    会说:                        父亲      会说:            

  母亲    会说:                        父亲      会说:             

  (3)结合刚才的练习说一说“刮倒”是什么意思?

  (4)教师小结:此时的“我”已经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不会因失败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成功而得意忘形。

  (5)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追问:这句话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吗?处理“;”和“……”

  “;”——表示一对极端评价的并列,每当听到“精彩极了”的评价时,我就会想到父亲的评价“糟糕透了”。提醒我不要骄傲,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省略的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

  追问:这两个词语的反复出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父母的评价对巴迪的一生的警示作用。)

  2.这时的巴迪对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又有了什么理解?——突出爱

  你怎么理解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补充材料:正是因为巴迪对父母评价有了正确的认识,他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出版了很多作品。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所以成年后的巴迪对父母充满了感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都来读一读最后一段。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一背。

  出示:我从心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3.巴迪理解了父母的评价,你是否理解了父母或师长对你的爱?(结合事例来写一写)

  【设计意图   运用理解词语、填空拓展、抓住关键(标点)来理解课文。并且读写结合,及时抓住动作神态语言这一训练点得到及时运用,训练写作,同时在此过程中拓展延伸到自己的父母,使学文和做人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完了课文,相信你对爱有了更为宽泛的理解,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爱是  慈祥的笑容  ,爱是 批评的话语  。

  爱是        ,爱是          。

  2.回应课题:再读课题,你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3.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内在的对立统一,外在的对融合)

  四、布置作业、迁移内化

  1.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生活中你感受到批评、表扬、严厉、欣赏……都是爱了吗?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吧?选取你感受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把事情写具体。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两种爱的用心良苦。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19课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生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从课题读懂了什么?

  生:“糟糕”和“精彩”是反义词。“极”和“透”是近义词,是达到顶点的意思。

  师:能用“精彩”和“糟糕”各说一句话吗?指名说说。

  师:还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了解了题目为什么要打引号,是引用父母评价说的话。

  生:“精彩极了”是妈妈对巴迪的诗的评价,“糟糕透了”是爸爸对 巴迪的诗的评价。

  师:课题是引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做题目,所以用“和”字连起来。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很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看屏幕,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问題: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与大家讨论。

  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生字】:糟糕 兴奋 誊写 歧途 启迪 搂住 公司 位置 自豪 奇妙 腼腆﹙miǎn tiǎn ﹚

  检查预习情况:哪些生字需要大家提个醒?指名说说:师强调:“兴”的多音字:xīng xìng;“誊”和“誉”;“毫”和“豪”是形近字注意区别;“腼腆”的读音(miǎn tiǎn)等。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同学们生字都学得很好,我们看看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1.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师:生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 “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巴迪才明白这都是 出自于对他的爱。

  师:说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的顺序。

  师:说得真好,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文中有出现“七八岁、几年后、这些年来”这些词。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快速浏览全文

  师:明确学习要求,从文中找答案。

  【出示】:精读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么样?

  2.父亲的评价又是怎样的?“我”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3.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表现父母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师:(巡视指导)没读完的可以继续读。

  生读:【出示】:母亲的评价是:“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生: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母亲十分爱巴迪。她看到巴迪会写诗了,很高兴又非常惊喜。

  师:应该怎样读这句话?注意抓住哪个词来读?(兴奋、嚷,还应该注意标点符号进行朗读)。指读。谁再来试试?(评价:还不够或有点像妈妈)。师范读,读出兴奋、赞扬的语气。(女生读)。

  这时候巴迪得到了母亲的表扬心里充满了自豪,他如何表现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生答:【出示】:“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读出得意的语气)指名读,第三句语气逐渐加强,读出那种急切的`语气来。师评价(很投入)。理解词语:得意扬扬、迫不及待。从“得意扬扬”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感到很满足,有点骄傲。之后,他又是这么做呢?

  生读句子:【出示】:“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 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受到妈妈表扬的巴迪,希望爸爸能快点回来,也能得到爸爸的表扬。他等啊等!快到八点了,父亲终于回来了,他心里矛盾极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害怕听到父亲的评价。万万料想不到,父亲的评价居然是:

  生:【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指导朗读这句话。)这个巴迪来了当头一棒,满怀的信心顿时成了泡影,而且父母也因为这首诗争吵起来了。我再也受不了了,父亲一点也不留情面,巴迪做出什么反应呢?

  生:巴迪再也受不了了。

  师:是啊!谁再来读读这一段话,指读(你读。)

  【出示】:生读: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师:读完这句话有收获吗?

  生:这句话中的动词用的很准确。我从这里体会到巴迪还不知道父亲很爱他,他心里十分难过,觉得父亲在责怪他。

  师:是爸爸不爱他吗?

  生:不是爸爸不爱巴迪,是因为巴迪已经得到妈妈的表扬了,如果爸爸再表扬他会很骄傲,父亲是不想让他太骄傲,所以批评了他。(板书:批评)还从文中【出示】“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如果爸爸不爱他,他可以随便看了一下就可以。(多让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目的是为了?

  生:目的是为了鼓励巴迪。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体现呢?

  【出示】:生读:“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板书:鼓励)

  生:他需要鼓励。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非常爱他,母亲希望给他力量,让他坚持写作。

  师:(理解很深刻)巴迪满怀信心希望父亲也能得到爸爸的表扬,可是结果与巴迪的期望恰恰相反,而且父母亲为了这首诗争吵起来,这时巴迪理解吗?

  生:不理解!

  师:巴迪毕竟年纪还小。这段对话描写得很好,谁来当一回爸爸、妈妈?谁来当巴迪?老师当旁白。一起来朗读这段对话。从“这是什么?……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师:同学们想一想巴迪的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生:如果爸爸妈妈的评价都很糟糕,他就会泄气。也许他从此就不再写作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联系实际说说。)

  生:巴迪是个非常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十分爱她。

  生: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但都是对巴 迪的爱。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可 以想一想,可以有感情的读读,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和同学说一说。

  生精读课文。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想你们一定有收获了。现在和老师一起感受文中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生a: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的嚷着……这句话是写母亲的神态、语言。从“眼睛亮亮地,兴奋的嚷着”可以看出来。

  师:说得很好。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描写了人物的什么?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真好!以后描写人物学会从这几方面入手。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当他听到爸爸对他说“糟糕透了”妈妈对他说“精彩极了”都是出于对他的爱。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本节课的内容。老师读开头语,同学们接着读。

  师读: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指名读:我写了第一首诗……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师:听了母亲的表扬之后,整个下午我都怀着……

  指名读:我用漂亮的花体字……父亲的位置上。

  师:等啊等啊,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听到父亲的表扬啊!心里特别紧张——

  指名读: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几个小时。

  师:爸爸看完了诗,他对诗的评价是

  生读: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这时候我的眼睛——

  生:湿润了……抬不起来。

  师: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

  齐读。我再也受不了了……争吵着。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要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爱。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文中爱的不同的方式。

  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生字,词语。

  2.为什么面对“我”童年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1

  一、设计理念

  父母之言,或褒或贬,皆藏爱意。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誉、励”等7个生字。

  2.结合场景和细节描写,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场景和细节描写,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破题导入,发现评价矛盾

  1.破题:对比“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生发现评价矛盾。

  2.导入:这组截然不同的评价语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课文标题上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探寻其中的故事。

  板块二:研读课文,聚焦评价场景

  1.小老师范读生词,生跟读。

  2.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课文里的这些词语说一说:

  童年

  截然不同

  评价

  巨大影响

  爱

  4.聚焦场景,以读促悟:

  “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1)当小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2)出示句子,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预设: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3)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1)面对同一首小诗,父亲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句更伤人的话,请你找出来。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巴迪的父亲,你会怎么来说这句话?

  5.角色扮演,还原场景

  (1)出示父母争执场景,生分小组扮演朗读。

  (2)听到父亲这样的`批评,如果你是小巴迪,你会有什么感觉?

  (3)对比句子,引导体会动作描写的细致。

  板块三:联系生活,理解爱的表达

  成长反思,感受变化

  (1)自由朗读第15自然段,思考:几年后巴迪理解父亲的评价了吗?

  (2)成年后的巴迪,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呢?默读第16、1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在句子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2.简介作者,写获奖感言。

  感谢我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我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感悟爱意。

  (1)师总结本单元课文:父母不同的言语、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经历,以及你从中体会到父母对你怎样的爱。

  4.师小结: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表扬声中汲取力量,从批评声中找到方向,让自己的人生之舟扬帆远航。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4、提高自主阅读、感悟的能力。

  目标之四有点空,不如根据这单元训练点设为“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人物,文本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自对“我”的爱,体会“我”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人都受到过表扬和批评,做好了──表扬,做错了──批评,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中的孩子做了一件事同时受到了表扬和批评。今天我们就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齐读课题。

  2、谈对课题的理解,为什么课文提名中有引号?(引用人物的语言),我们读文章理解课题很重要,就象我们写作文是的审题一样。带着理解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

  1、小巴迪做了什么事得到了两种评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抓住课题,直奔主题。)

  2、读懂了吗?

  (是什么使让小巴迪得到了这样的两种评价?小巴迪的反应如何?)一生回答。

  3、找读母亲的话,师范读:

  这里抓住了母亲的什么来写?(动作神态语言)谁能读读这段话,模仿一下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一生朗读。可分层让学生揣摩母亲当时的想法:

  ⑴ 抓住“亮亮的”、“嚷”、母亲语句中的“!”,“摸着”、“笑着”体会母亲的慈爱。

  ⑵ 结合母亲对父亲的说的话体会母亲鼓励的爱。指导学生读出母亲赞美儿子的慈爱、高兴、鼓励、夸张之情。

  4、师:读得很好,但有一个小地方,老师有点意见,(有同学举手)好,你说。

  生:“兴奋”的“兴”字读错了,正音。(随时关注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5、巴迪的反应如何,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会怎么想?

  (抓住“得意扬扬”、“自豪”为学生正确体会“精彩极了”的爱做准备。)

  6、巴迪此时最想的是什么,他怀着怎样的心情等待父亲的回来?

  (抓住“最漂亮的、认认真真、重新、还、满怀信心”、“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等体会作者焦急、自豪、得意。激起学生对后面父亲做法的思考。)

  ⑴ 父亲终于回来了,看完时却说,──现在你就是那位父亲,你应该怎样说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互相交流。请你说说这句话。

  ① 抓住“扔”体会父亲的不屑、不近人情激起学生思考。这时可把1、3环节提前到此时,激起学生的愤懑。

  ② 从父亲回答母亲的话、以及作者几年后“不得不承认”、父亲的批语“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体会父爱,“糟糕透了”的作用。这些都可在学生朗读指导中让学生体会,读出。

  ⑵ 听了父亲这样的评价,巴迪的心情怎样呢?用一个词来说一下。(难过/沮丧/伤心……)把你的理解读出来(指名读)

  ⑶ 出示句子(关于巴迪听了爸爸地话后的句子),什么描写?动作,如果把冲改为跑,把跑改为走,把扑改成躺行不行?交流。读读这句话,只读有动作的句子,然后把换完后的句子读一读。

  (让学生体会用词准确、恰当在表情达意的作用,激起学生的感情,进行思考。)

  三、交流品读,内化感情

  过渡:

  此时的巴迪理解父亲的评价吗?确实,“精彩极了”,巴蒂得意极了,糟糕透了,巴蒂很难过,随着巴蒂一天天长大,他对父母的评价有新的认识吗?默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要求: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2、主要交流的句子:

  “一个作家,应该视生活中的……总结,提高”

  ⑴ 师:母亲给我的是什么?(鼓励……)还有一种力量,父亲给我的事什么力量?(警告,批评)板书。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或者只有父亲的警告,巴蒂就不会健康的成长。

  ⑵ 合作读这段话,女同学读写母亲的句子,男同学读写父亲的句子,齐读后面的部分(我从心底知道……那就是爱),老师做过渡。

  ⑶ 这种爱你能体会吗?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理解“批评也是爱:

  情景:

  小屋被你搞的乱七八糟,你怎样理解母亲的批评?

  又一次没完成作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你,你怎么理解?

  类似的事在你身上有过吗?交流。

  这一环节将学生带入生活中,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融合。但老师在上课时漏了此环节。 

  生活中的批评多了,巴蒂把这句话对父母说,您想把这句话对谁说?

  (对我自己)为什么?好,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想把这句话送给老师听吗?起立,喊一声老师,对老师说。对于给过你爱的人,除了这句话,你还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既让学生体会课文,又练了说。)

  回去把你想说的话,写到卡片上,送给你想说的人,好吗?这是课下作业。(既让学生体会课文,又练了笔。)

  四、总结

  1、看来同学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文章,你想怎么做?

  2、老师的感受送给同学们共勉: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3、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学们在爱中成长。

  【设计理念】

  这节课整体的思路来讲是这样的:一开始时了解小巴蒂小时候的故事,然后切入到小巴蒂小时候和长大后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感受的理解,最后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这节课的设计上,是从人文性这样的角度来思考的,要把学语文跟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第一部分巴蒂对两种不同评价的感受的理解,才有后面对父母的认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理解后面巴蒂对父母的认识。那么这个认识呢,是在联系中逐步完成。后面第三部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这堂课上,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删繁就简,抓重点文段,重在感悟。

  2、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

  【课后小结】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幅较长。是我在太原听韩英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后,按照其教学方法搬回来的一节汇报课。我从内容上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小巴迪写了一首诗,父母对其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着重组织学生抓住描写小巴迪内心感受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体会情感。第二部分,我在学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句话来理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课内走向课外,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当作者的情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识时,我再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言,达到读写结合。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在把握好时间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多进行有关句段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情感也许能得到进一步升华。

  【总评】

  本节课确如教师反思中所说,在设计上丝丝入扣。但感觉学生在朗读中并没有读出感情,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是朗读指导中的问题。文本中的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都不是凭空而有的,蕴涵着深意。这其中蕴涵着文本的思想、文本中人物在具体语境下的思想、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对词、句、段的字面上理解,而要指导学生从多个层次去理解。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对词、句、结构的揣摩等,让学生在丰富立体的文本感受中读出自己的理解,从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从而学语文、学做人。

  现在老师们在课堂中都非常强调“读”,但要让读真正达到实效,还需要教师在指导上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