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初唐时期有位诗人叫王勃,他在送别友人的时候写过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齐读)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2.师:其实,王勃所说的“天涯若比邻”,只是他对友人的一种劝慰,是一种美好、善良的愿望,实际上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而现在,这一梦想却成为了现实。那么,是什么使人类实现了这一梦想呢?(国际互联网)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4.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出示):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几个问题。

  二、导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2.这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连续出现了三个引号。(师板书)这个标点符号我们并不陌生,以往较多出现在什么场合?(人物的语言要加上引号)对,给人物的语言加上引号,这引号就表示直接引用。

  出示: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

  3.引号的作用常见的还有下列这些(出示):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那么,这里所说的“网”指的是什么呢?(国际互联网)

  三、导学第二自然段。

  1.大家不是想知道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吗?请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一张怎样的“网”?

  师述: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2.听了老师的描述,国际互联网给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板书:大

  3.请看课文是怎么描述其“大”的。

  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1)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国际互联网的“大”?

  (2)交流。

  要点:巨型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无数条亿万台

  (3)指导朗读: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4.也许,细心的同学又有了新的发现——这里的“线”也用了引号,这里的引号表示什么呢?

  出示: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1)指名读这句话,现在你明白这里的“线”指的是什么了吗?

  (2)其实,这里的“线”上的引号同样表示有特殊的意思(出示: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般的棉线丝线。

  5.至此,我们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

  填空:这里的“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也不是指普通的棉线丝线,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6.那么,国际互联网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它又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1)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觉得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2)交流。

  板书:快

  (3)再读这句话,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呢?请在有关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4)交流,媒体映示关键词语。

  7.为了使读者相信国际互联网传递信息之“快捷”,课文举了一个怎样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交流后出示文字,媒体映示北京发一封信到悉尼的快捷。

  8.指导朗读: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国际互联网真奇妙啊!谁能把这种奇妙通过朗读传达给听众?

  过渡:国际互联网的奇妙还远不止这些呢。

  9.出示: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自由读一读,从中你又能体会到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2)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3)指名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4)出示:

  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电脑里不仅能显现他的形象,还能传来对方的声音。

  a.能否作这样的改动?为什么?

  提示:“传来对方的声音”和“显现他的形象”哪一个更能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b.师:“不仅……还……”这个关联词,后者表达的意思比前者更进一层。

  c.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递进的意思表达出来。

  10.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师: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2)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对方虽然跟你远隔天涯,却让你感觉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情形啊!因此,课文中说——

  11.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1)地球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但课文中却把它说成是“地球村”,你是怎么理解的?

  (2)国际互联网使我们地球人如同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让人感到多么奇妙呀!

  过渡:既然国际互联网如此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四、导读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它奇妙在哪里呢?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

  2.交流:你的感受是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选哪一句?

  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齐读。师:这一句就是中心句。

  (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哪一个?(媒体映示“无所不有”)

  (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你会用哪个词?

  板书:多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3.国际互联网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1)学生朗读,教师概述: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2)比较一下,你认为这几个“可以……”中,哪一个最为神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媒体映示“甚至”)

  (3)“甚至”,表示的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

  (4)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齐读,前四个“可以”分别由四个小组同学朗读,“甚至可以”全体同学一起朗读。

  (5)国际互联网就这几方面的用途吗?课文中用什么告诉我们还有许多用途?(……)

  (6)你知道国际互联网还有哪些用途吗?请用“可以……”这样的句式写在省略号的旁边。

  (7)指名交流。师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8)老师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了互联网的几种功能。出示:

  开发国际国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汇集世界各地的名医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

  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请你用“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这种句式来排列,该怎么说?

  小结:上述三个方面,哪一项功能最为神奇,同学们可能有各自的理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说话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9)也许,国际互联网还有许多功能还未被人们开发利用,你希望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服务呢?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10)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是互联网的研究者,开发者;也许,你们中间,就有中国的比尔?盖茨。

  五、导读第四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谁的家有了电脑的?谁家正准备购买电脑?

  2.我们班上的小华同学最近几天闹着要他爸爸给他买一台电脑,可他爸爸对电脑、对国际互联网了解不多,只知道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该怎么说服小华的爸爸购买电脑呢?(师生分别扮演爸爸、小华表演对话)

  3.看来,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形容?请默读最后一段。

  板书:息息相关

  4.“息息相关”是什么意思?(选择“息”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说说这个词语的引申义。)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

  2.是啊,网络构成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人说,互联网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3.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课外阅读:认真阅读《网络是什么》一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国际互联网的认识。

  (2)合作探究:“网上商场”是怎么购物的?“电子钱包”又是怎么付款的?

  (有条件的可以将读后感或研究的结果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

  email:

  附板书设计:

  18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大  快  多

  息息相关

  附《网络是什么》

  网络是什么

  有人说,网络是广袤的草原,你要是骏马,它让你任意驰骋;网络是无垠的天空,你要是雄鹰,它让你自由翱翔;网络是无边的大海,你要是鱼儿,它让你开怀畅游。

  也有人说,网络像个大花园,百花齐放,春花灿烂,万紫千红,弥漫着诱人的芳香,让你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险些忘了归家的路。

  网络,像个大杂院,居住着三教九流,仁人志士。有的伸张正义,有的闲侃无聊;有的加点色彩,有的天天吵闹。

  网络,像个大森林,百鸟朝凤,百兽群居。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千万分清敌和友,认清狼还是羊。

  网络,像一锅粥,五彩缤纷,色味俱全。有的人喜欢细细品尝,有的人囫囵吞枣;要解其中味,还要自品味。酸辣苦辣甜,你要慎选择。

  网络,像个大市场,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叫买叫卖,好不热闹。有的和气生财;有的倒买倒卖,欺骗别人,害了自己。

  网络,象个大港口,停靠着各种各样的船舶,上面装着众多物品。有的可食,有的可穿,有的可用,有的会腐蚀你灵魂。

  网络,像个电影院,天天放着七彩人生。有时开怀,有时悲伤,尽显不同的人生之旅。

  网络,也是一个温馨的家。多了兄弟姐妹,多了朋友亲情,那快乐就常驻在心中。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之二

  作者:赵海鸿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一)解决问题一: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师强调:

  “网”不是指普通的网,

  “线”也不是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

  这里的线不是指普通的线,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 )。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二)解决问题二: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通过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来工作的。

  (三)情境体验,解决问题三: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1、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

  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4、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5、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6、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词看出五个方面呢?(可以)

  8、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可以……(这是生活)

  9、“……”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10、你知道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11、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12、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

  师: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之一

  作者:通德桥中心小学 李健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探究导航: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2、谁愿意来读文中的那段话。读得非常流利。

  3、让我们一起来读。

  4、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5、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6、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7、(电脑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李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

  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今天,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 发送到李老师的电子信箱,李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我的电子信箱是:

  3、点击你将进入无锡商业大厦的“网上超市”到那儿你会体会到网上购物的乐趣。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句子。难度递增,激趣:

  ①二字词语:话题跨过电缆信封悉尼邮递查阅巨型付款(拧出“巨型”指导读,读得夸张些:“巨——型”,为后面读句子作好铺垫。)

  ②四字词语:团团包住足不出户无所不有天南海北万水千山咫尺天涯息息相关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③由“咫尺天涯”再生难度:能说出一句诗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能找到课文中的一句话吗?(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吗?(远-近,天涯-咫尺)

  ④读句子“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a找出关联词,b应该强调哪半句?c出示聊天视频画面,激趣,d读句子。

  小结:天涯若比邻,能传送声音和人的形象,这是谁能做到的?(国际互联网)

  觉得它怎么样?(奇妙)齐读课题,引入新课。

  [说明:本节课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课文。而上面两个句子,很难融入三个问题中,为了后面教学的主题突出,以上两句子故提前至“复习”内容中。上面两个句子,关联词重要,内容凸显了互联网的“奇妙”,不能因本节课的主题而不管,所以加以检查,既照顾主题,又兼顾“奇妙”。]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出示三个问题)

  3.三个问题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中能找到?

  (样子与工作在第二段,作用在第三段)

  二、学习课文,探究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

  2.解决问题一: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1)指名读句子。

  (2)这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打比方)

  (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张网的特点,你选什么字?(大)

  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巨型、团团包住、大网、包住地球、大网)

  (4)出示图画,再读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是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提示要用夸张的语气,如:巨——型、团——团-包——住、大——网……)

  (5)其实,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它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出示网住地球的图片)网是这样的大!我们再一齐读读,体会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夸张地读)

  3.解决问题二: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1)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2)这些线上能传送各种信息,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速度吗?(快)

  (3)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飞速流动几秒万水千山世界各地),再读读这句话(提示夸张地读)。

  4.老师有一个新的问题,读了这一段,有三种常见的事物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是哪些事物呢?

  黑板板书:“网”——“线”——“地球村”(“网”字用粗体写出)

  5.出示“地球村”的句子,指名读: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a 指名读b 出示一组图片c齐读

  6.文中加了什么标点,这些标点代表什么意义?(特殊含义)

  (它不是一般的网,不是一般的线,不是一般的村,不是古老庞大的地球了。它们有了新的含义:<板书>包住地球,飞速流动,地球缩小。)

  [优化设计:“网”字用横着的粉笔写大写粗,学生发出惊讶声时,便顺学情问去: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明白这是张“大网”,再问是什么样的大网,便引出“包住地球”;行书写“线”字,问为什么,点明“飞速流动”;小写“地球村”,指出“地球缩小”。这样一来,教学更为流畅,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7.对应特点,连词说话。(如: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8.你们觉得国际互联网怎么样?再读课题。

  9.解决问题三:国际互联网有什么样的作用?

  (1)指名读句子。

  (2)这些作用是哪几个方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出示五个“可以”)

  (3)分别指名再读,相机总结并出示:这是娱乐,这是休闲,这是学习,这是工作,这是生活。(第一个“这是”直接给出,后面的留给学生总结。)

  这些是“举例子”的方法。

  老师平常也常常上网,老师上网干什么呢。对,老师就利用互联网进行工作、写作(出示“博客图片”),有电脑并且能上网的同学,搜索“罗正茂的博客”,就可以看看老师的工作情况了。)

  (4)国际互联网就这几方面的用途吗?课文中用什么告诉我们还有许多用途?(……)你知道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网上读书,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国际互联网的信息多,功能多,所以说国际互联网是——再读课题。

  三、学习第四段

  1.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不是多余的,它写了什么?

  2.出示句子,指名读。

  3.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形容?

  (板书:息息相关)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四、小结:(出示蜘蛛侠手握鼠标,连线上网的夸张图片,顺次翻出文字:网-线-地球村-息息相关-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网” —— “线” —— “地球村”

  包住地球   飞速流动    缩小地球

  息  息  相  关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侯  器(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江苏邳州,221300)

  [摘 要] 本文属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教学给人们开展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以有益启示:学科整合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遵循学科的教学特性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搭建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的资源学习平台为突破口。同时,教学还彰显出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师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教学案例;学科特性;语文学习环境;师生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校加大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力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手段的普及不仅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可能,而且为现代中小学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了的“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形成和现代教学样式的发展,成为现今摆在学科教学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学会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和网上“冲浪”操作,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教材分析: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介绍现代高科技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紧扣“奇妙”一词,通过对互联网结构、工作原理、互联网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从小了解熟悉网络,为今后使用网络更好地工作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考虑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的特殊性,笔者觉得本课教学应在充分使用课文这一“例子”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的同时,适当增加学生对网络“生活”的体验,这样既能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因此我决定在网络教室上这篇课文。

  教学准备及教学结构:

  在计算机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立了一个特别的教学网页,构建了一个信息化了的“教学材料包”。该“教学材料包”构建时要求尽可能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为此,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三大教学资源板块,即以学法指导为核心的“学海导航”板块(内含“课文概要”“学习目标”“学法指津”三个子板块,以防学生学习时“迷失方向”),以语言训练课文理解为中心的“协作学习” 板块(内含“资料宝库”“课文听赏”“咬文嚼字”“内容点睛”四个子板块)和以实践操作体验为内容的“网上冲浪” 板块(内含“网上畅游”“谈天说地”“合作探究”三个子板块)。将学生带入网络教室后,两课时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初读感知,学法点拨:

  首先是导入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入网”“上网”,你们知道他们所说的“网”究竟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吗?揭题后,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它为什么这么奇妙呢?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待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简要说说本文写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操作电脑,师生一起浏览“课文概要”“学习目标”“学法指津”三个子板块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且为下面自主解读课文作必要的学习方法铺垫。

  二.自主学习,讨论共享:

  这一环节紧扣课文,以文本学习为主,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读悟课文以及必要的协作学习,完成本课常规阅读目标,这一环节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阶段(20分钟左右)

  在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协作学习”板块的内容,其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选择各自不同的阅读方式,自定学习进度和方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先与同桌讨论。

  “资料宝库”板块:辑录了课文中“电脑”、“电缆”、“光缆”、“互联网”等词语的图片和介绍,可以为学生解释课文中的名词术语,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课文听赏”板块:是一个带视频解说的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可以边看边听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读书理解课文,当然,这里还为学生准备了学生“自读园地”,学生可以用来练读课文。

  “咬文嚼字”板块:选出本课需重点理解的词句,引导学生读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如通过“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提醒学生运用想象,感受互联网的纵横交错和巨大无比的特点)。

  “内容点睛”板块,提出了两个问题: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一下。2.课文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联系的二、三自然段说说互联网与我们生活工作有什么关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段学习,对学生进行段落训练。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阶段(30分钟左右)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就第三、四子板块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个环节类似常规教学那样进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好文本,让学生经历一个“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学习过程,以切实落实学文目标。比如上文选取的那句话,教师经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学生齐读。

  (2)质疑: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巨大无比)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

  (3)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学生齐读,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

  (4)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强调:这里的“网”不再指普通的网,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上加双引号)

  三.操作体验,探究发现(30分钟左右):

  等学生完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师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古人有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古代“海内存知己”是可能的,但“天涯若比邻”就不太现实,那只会是一种美好善良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我们知道这个愿望在今天很容易变成现实。同学们,我们面前的这些电脑就与国际互联网相连,你们想不想到网上“冲冲浪”去体验一下“天涯若比邻”的快感?此时学生打开“网上冲浪”菜单下的“网上畅游”子菜单,上面有“网上信箱”“网上新闻”“网上银行”“网上课堂”等条目,每个条目下链接互联网的一两个正规网页,学生可以自由上网浏览体验。教师选择几个学生演示如何接发电子邮件,如何网上购书,在线学习等,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的方便快捷及与我们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告诉学生上网不仅能玩游戏,还能帮助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同时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下一个环节教师与学生一道“谈天说地”,说说上网的“感受”“体会”,会打字的同学可以把感受做成电子简报,在教室机上传阅。

  第三环节,布置作业。课文学习后,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围绕“互联网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中心问题做些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并在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该课设计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教学构建了一个“过滤”过了的整合了的“教学材料包”,这一“课程”形态新颖别致,又目标突出,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二是自始至终强调“以学生学习为本”(包括构建教学内容),强调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教学材料包”的使用还凸显出个性化学习特征,无疑,这些都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三是在网络教室上传统的语文课。由于设计时注意处理文本学习和上网学习的关系,所以电脑、网络成为了学生可有效利用的语文学习工具,传统语文教学样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地融合。

  这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比试验表明,在网络教室教学本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对“光缆”“互联网”等词语的理解,对文中写作互联网结构、工作原理、互联网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句子理解都明显好于普通班,课文朗读也不错,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普遍增强——很明显,网络技术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强化了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试验极大地坚定了笔者从事教改的信心。笔者以为今后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加大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力度。

  除此之外,在教学设计实施的前前后后,笔者还对如何应用网络、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语文教学等问题从教学的层面进行了一番思考,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尽管这样的认识在方家看来可能还停留在真理认知的“初级阶段”。

  1£® 首先,网络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特性不应被“埋没”,教科书的地位必须突出。网络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开发使用网络资源能突破语文资源匮乏的“瓶颈”,补传统教学资源之不足,但技术手段、网络资源作为教学的手段,它们使用必须服务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考虑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遵循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语文教学无论其教学样式怎样都必须让学生经历一个披文入理、情动辞发、积累运用的语文学习过程。还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但课文这个例子是经过精选加工的,它具备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学习目标和核心的价值观念,因此其作用不可小觑,地位无可替代。扔掉教材,舍弃文本,单纯追逐课外补充的网络资源等必然会丢掉学生学习语言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 必须加大对网上资源开发特别是整合的力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可以凭借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单就网上提供的资源就相当可观。语文教学大力倡导开发网络资源,但网上“原生态”资源进入课堂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过滤”:网上信息不同于教科书,良莠不齐,瑕瑜互见,因此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以提高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必须对所搜集的资源按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远近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要加强与教科书等资源整合的力度,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益。另外,网上资源除可用做成教学课件外,还可用以建设教学资料库或做成教学网页,这就必须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资源再整合,同时进行必要的教学策划和设计。

  3£® 网络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设计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依靠网络进行教学,加大资源的容量和密度并非教学的根本目的,其最终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给学生创设一个以资源为中心的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构建符合语文学习特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利用网络资源技术必须考虑学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应该把设计的重点放在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的学习平台上。应大力倡导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设计教学,灌输教育的思想应该彻底抛弃。

  网络语文教学,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是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网络语文学习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很关键,比如本课教学中一些学生课堂上学习“掉队”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太差。同样,信息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条件下的语文设计不仅要求教师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熟悉网络,还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丰富的网络资源,具备具备较强处理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具体说来,教师要能会利用搜索引擎采集信息并用各种软件对信息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学会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包括文本的形式,超文本的链接,还包括图片、录像、音乐、动画等多媒体呈现方式,以利于寓教于乐;精心安排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搭建留言板、bbs、 e—mail等交流平台,推动师生互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精心安排教学补充材料……总之,教师必须加快自身现代教学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与进步,在学习中完成新时期一个现代教师素养的重新建构。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时代感强,学生比较喜欢。在教学设计中我找准中心,设计问题。

  文章有“文心”,题目有“题眼”, 紧扣文章的核心设计教学,能凝神聚力切实高效展开教学活动,成就高效简洁的课堂。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读题找到题眼:“奇妙”这一词,契领全文,于是设计中心问题 “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整体把握全局,展开教学, 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通过研读,让学生明白,课文是从设计面大、传递信息快、内容多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问题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每一问都应该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伊始,我问:“爱上网吗?平时你都喜欢在网上干什么?”,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大大激起了学生上课的热情。直奔文章要核心,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引导学生走进深度走进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明白,课文是从设计面大、传递信息快、内容多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时。再次引导学生:哪些语句讲了互联网传递信息快?哪些语句讲了互联网内容多?再次引导了学生读书探究,也引导了学生抓住了重点,最后准确地找出“ 天涯咫尺”“无所不有”“巨大的蜘蛛网”等语句。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孩子们走进课堂教学实践,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课堂教学的快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也越来越多。

  课上,我紧紧抓住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一词,引导学生质疑:如互联网奇妙在哪儿?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等等,进入初读课文的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在完成初读后,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不同层次的读,感悟“互联网”的奇妙,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看着他们对网络那么好奇,我知道,他们也像我一样,离不开网络,也许会有人误入陷阱,或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在课文学习后,我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围绕“互联网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问题做些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再回到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切不可沉溺于网络游戏中。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学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让我们了解到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也越来越多。课上,我紧紧抓住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一词,引导学生质疑:如互联网奇妙在哪儿?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等等,进入初读课文的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在完成初读后,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不同层次的读,感悟“互联网”的奇妙,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上课时,我主要抓住国际互联网的三个特点来教学。一是“大”。让学生在第二小节中找到能表现国际互联网“大”特征的词语,读出“大”的感觉。接下来要解决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这需要学生明白这个“网”中的“线”其实就是电缆、光缆和无线电波。因此就能归纳出它的第二大特点:“快”。课文举了一个例子正说明了国际互联网的速度很快,让学生理解“地球村”的含义。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多”,国际互联网的作用多。课文用了整整一个自然段来写,也没有能详尽地描述。学生通过朗读,知道了国际互联网的作用,有很多自己知道的,还有很多自己没有听说过的,不能了解的。通过讲解后,学生对国际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一,背景描述: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将越来越来多.全文紧扣"奇妙"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语言生动活泼,意思表达得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

  二,案例概述:

  "入境始于亲",本课我以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此同时为后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题的出现,及文章的理解埋下"伏笔".

  然后,初读课文:让大家带着"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 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国际互联网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这些疑问,来读读课文.

  再指导学生体验感悟,解决问题一: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请学生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一张怎样的"网" 并说说国际互联网给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大",出示要点:巨型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无数条亿万台.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电脑课件的虚拟图,直观感受一下.

  然后,指导学生品读文本,解决问题二: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让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说说觉得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呢 请在有关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指导朗读: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让学生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对方虽然跟你远隔天涯,却让你感觉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情形啊!这时,教学的重点落在 "地球村"的理解上,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解决.让学生自己上网和自己家乡的亲人对话.

  最后指导学生想一想在网上还可以干些什么事,学生回答: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让学生自己在网上冲浪,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水道渠成的解决了问题三: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5、(电脑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让多媒体为第一范文增色——《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一得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9

  多媒体具有对文字、图像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又有推理、演绎和交互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不仅文章可以制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链接和灵活跳转,提供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环境。同时,通过互联网络,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大到更大的范围。这样,大大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打造朝气蓬勃的第一范文。

  苏教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介绍了互联网的样子、工作原理和作用。本课是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体会互联网像一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互联网的作用广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件,在教学中分步实施。

  利用powerpoint超级链接突出教学重点:了解互联网的作用广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讲述到互联网的作用时,教师适时地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我抓住文中“读”“听”“查”“逛”这些动词和省略号,利用powerpoint超级链接的功能让学生直接读到网上登载的有关网上贸易创造惊人财富的消息,听到从网上下载的动画片中的歌曲,看到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百度网站,逛了可以进行买卖的阿里巴巴商城,点击省略号还可以知道互联网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其他作用,也借此加深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直观地验证互联网的作用,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然而然互联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已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利用powerpoint动画效果突破难点:理解体会互联网像一张包住地球的大网。当学生初读“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这段文字时,不免要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大网,而我制作了动画效果依次呈现出蔚蓝的地球、巨型的蜘蛛、覆盖地球的大网,并配上适当的音效,可谓形象生动,学生不禁发出惊讶之声。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闭上眼睛想象体会。互联网像“大网”的形象这一教学难点自然不攻而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我在总结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后,链接到小学语文网络资源导航的网站,让学生记下网址,课后再到网上学习。我还让学生把学了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多媒体在第一范文的运用拓宽了教与学的时空,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教学天地。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互联网)

  此文转载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4、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乐一乐,猜一猜,看看谁的脑子转得快。

  一张蜘蛛网,团团包地球。亿万台电脑,无数“线”连接。声音图像文,几秒就能传。现代新科技,生活离不了。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起读题。

  读好课题,激发兴趣:

  看到奇妙你想问什么?想探个究竟吗?想弄个明白吗?把你的好奇读出来

  有兴趣研究它吗?那就兴致勃勃、高高兴兴地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二、学习课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了引号的用法,写了生字,还整体了解了课文。这堂课我们就重点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感悟样子、结构的奇妙。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相机指导:你是通过哪些词体会到的?怎么读好这些词让我觉得你在惊讶,是在赞叹!。

  4、把你们的感受带入朗读再读,注意读好这些词。齐读。

  小结: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到这真是一张大网啊!它的样子奇妙,构造奇妙!

  5、引读

  这里的网不是普通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不是指普通的棉线丝线,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所以“线”上也加了双引号。这里的引号都表示特殊的含义。

  6、师小结: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国际互联网的大,更感到了它的奇妙。这真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它铺天盖地,无处不在。

  ⑵感悟快

  1、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妙呢?同学们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一边读一边作记号,把你认为奇妙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交流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指名读,说说奇在哪里?从哪儿体会到的?读好这些地方,把你奇妙的感受通过朗读传达出来。齐读。

  3、文中怎么写文字传得快呢?生回答。

  4、师小结:对,这里举了个例子,让我们觉得文字传得确实快。那声音传得快吗?图像呢?

  ①出示理解难句: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②理解关键词与句子前后联系:

  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

  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③学习运用关联词:读到这一句,我们想到有个成语叫“咫尺天涯”,谁能学着上面的句子,用虽然但是来说说它的意思?

  ④拓展积累:读着这一句,我们还想到有一句诗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谁知道意思?(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

  ⑤回归原句:当然,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这只是诗人的美好祝愿。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生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5、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把庞大的地球称为“地球村”了吗?

  而有这种神奇的力量的正是国际互联网。正是它无与伦比快速的信息传输能力。

  6、小结:

  第二自然段从互联网的样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写出了它的奇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大与快。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段,感受它神奇的力量。板(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它奇妙在哪里呢?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

  2、交流:

  你的感受是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选哪一句?这一句就是中心句。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哪一个?如果是一个字呢?为什么?板:多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2)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那就是“可以”,出现了几次?

  我们一次一次地来读。

  生读第一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娱乐。

  生读第二次,师:这就是在网上休闲。

  生读第三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学习,还可以怎样?

  男生读第四次,师:这就是在网上工作。甚至可以怎样?

  全班读第五次,师:这就是在网上购物。

  从五个可以你体会到什么?从最后的省略号你又知道了什么?

  师:你还知道可以在网络上做什么?请把你的答案用一句话写出来,用上可以这个词,写在省略号下面。

  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上“可以”说成一个排比句的句段。

  师: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3)让我们再完整地读这一自然段。

  师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是互联网的研究者,开发者。也许,你们中间,就有中国的比尔盖茨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关系十分密切,就叫“息息相关”。

  你能联系上文的内容说说为什么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吗?

  这张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网,就叫“国际互联网”。

  3、利用板书总结:这张网大、传输信息快,内容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称它“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三、回顾拓展

  1、学了这一课,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

  2、是啊,网络构成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人说,互联网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请看资料《网络是什么》

  读了资料又有什么体会什么想法呢?

  3、总结:是啊,网络世界精彩无限,但也要学会选择,正确把握。网络究竟是什么?到网上去实践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更多的收获,随着年龄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也许,你又会有不同的想法。希望国际互联网,能为每个同学的成长提供绿色的食粮,撑开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板书: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

  大 快 多

  息息相关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4、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疑

  1、播放《小苹果》,学生欣赏(会唱的也可跟唱)。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一首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首歌这么流行?

  生自由汇报。

  2、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跟写,读题。

  3、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

  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是奇妙的?

  国际互联网究竟奇妙在哪里?

  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国际互联网有什么作用?

  板块二:初读闯关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

  听完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觉得刚才的这位叔叔说得怎么样?

  2、生自由汇报,师顺势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捕捉信息和读书。

  师过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读书就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其实刚才你们所听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叔叔已经读得很棒了,那你们想不想像叔叔那样把课文读好?等你们读完课文,老师还准备了三道关,大家敢不敢闯关?来,请看要求。

  3、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注意将生字词读准,将句子读通顺,同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书时,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与同学交流等方法来解决。

  4、检查自读,勇闯三关。

  第一关:“我会读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师相机纠错并引导交流对难懂词语的理解。

  第二关:“我会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纠误,适时强调:“缆、款”是前鼻音,“封、逛”是后鼻音,“阅、蜘”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三关:“我来说大意”

  课件出示提示,指名补充概括,师归纳(从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三方面)。

  国际互联网就像一张网包住了整个地球,它有的是通过无数条看得见的和来连接,还有的是通过看不见的来连接,其中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因为上面可以、看电影、聊天、购物……可以说它现在与我们了。

  板块三:再读寻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互联网奇妙的语句,可以在句子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汇报。

  预设:“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网”。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大”)。

  (2)指导朗读。

  预设:“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村”。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快”)。

  (2)指导朗读。

  预设:“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送到家中……”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多”)。

  (2)指导朗读。

  板块四:学习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要写的生字,并请学生说说最易写错的字。

  2、师范写,生描红,练写(配乐),展示。

  板书设计: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大快多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发明。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紧扣时代脉搏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让四年级小学生阅读说明文增加了趣味性,生动形象地了解一些国际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三、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新词;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四、 教学准备

  smart电子白板课件

  五、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观看通信技术的演变动画,思考视频中共有几种通信方式。(烽火传军情、飞鸽传书、竹筒传音、电报、电磁式式电话、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智能手机、电脑)

  请学生给这些通信方式排序。

  同学们通信方式的变化反映出咱们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到底是什么人类之间的练习越来越快捷,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探究这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生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闯关游戏:谁是汉字英雄?

  (1)出示十三格从第一格开始闯关读词语。

  (2)读句子,理解:近在咫尺,息息相关

  (3)写汉字:题、封

  (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互联网哪些方面的内容

  1、大屏幕出示短意和自然段序号,请同学们上来组合。

  2、从网(样子像网),快(传达快捷),多(功能多样)三个方面激趣。

  (1)打开世界地图,从合肥出发,请同学们想去哪个地方就连上线,用拍照功能截图,与蜘蛛网作比较。

  (2)用Email邮件从北京发送一封信到悉尼,距离是8951公里,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3)请同学们根据生活实践说一说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小结: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研究,开发,利用,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四)作业设计

  1、 学写其他生字;

  2、 登陆班级博客,浏览博客内容并留言。

  3、 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网上都买一本你喜欢的读物。

  (五)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息息相关

  网 题

  快

  多 封

  教学反思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的教学关键问题及形成了一些生成性资源:

  1、在学习词语这个环节时,老师设定的“谁是汉字英雄”的这个环节,我运用了白板中图形的遮罩功能,在游戏中提高了孩子们读写词语的效率。

  2、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运用了白板的涂写功能,孩子们可以亲自在白板上操作,在地图上涂鸦,我用拍照的功能保存了孩子们的涂鸦,并与蜘蛛网进行比较,结果是一目了然。

  3、在作业设计这一块,运用了白板的链接功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明显。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指导读题:谁能把国际互联网的特点读出来呢?(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奇特、奇怪”呢?

  3、平时哪些同学上过网,你们在网上都做过什么?看来国际互联网对同学们很有吸引力。关于国际互联网,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确实很多,的确国际互联网是十分奇妙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揭开互联网奇妙的外衣。

  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样子之奇妙

  (一)阅读课文了解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阅读课文2、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

  2、三个方面:(样子大、速度快、用途广)

  (二)具体讨论样子大

  1、说国际互联网大,课文是怎么比喻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2、地球有多大?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五亿一千零一十万九百三十四平方公里,的确很大。

  板书:大

  3、看看课文还有哪些词描述其“大”的。

  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无数条亿万台

  (3)指导朗读: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连接亿万台电脑,把整个地球团团包住,是多么神奇啊!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三)具体讨论速度快

  1、国际互联网巨大无比,十分奇妙。为什么说它速度快呢?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地球村。

  1、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呢?找到有关语句做上记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

  ①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

  从哪里知道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速度非常快?(几秒钟)

  (课堂演示发送邮件)

  ②出示: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a、自由读一读,从中你又能体会到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b、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c、指名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d、出示:

  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电脑里不仅能显现他的形象,还能传来对方的声音。

  能否作这样的改动?为什么?

  提示:“传来对方的声音”和“显现他的形象”哪一个更能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师:“不仅……还……”这个关联词,后者表达的意思比前者更进一层。

  e、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递进的意思表达出来。

  ③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a、师: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b、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对方虽然跟你远隔天涯,却让你感觉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情形啊!因此,课文中说。

  ④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互联网为什么运转的速度如此快呢?(因为连接这张网的不是普通“线”而是。

  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电和电波的传输速度达到每秒30万公里。

  (四)具体体会用途广

  1、默读第三自然段,哪一句集中反映国际互联网用途广?

  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齐读。师:这一句就是中心句。

  板书:广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2、国际互联网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1)学生朗读,教师概述: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2)读一读,课文是如何将这么多作用连起来写的?(五个可以)你认为这几个“可以……”中,哪一个最为神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媒体映示“甚至”)

  (3)“甚至”,表示的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

  (4)国际互联网就这几方面的用途吗?课文中用什么告诉我们还有许多用途?

  (6)你知道国际互联网还有哪些用途吗?请用“可以……”这样的句式写在省略号的旁边。

  (7)指名交流。师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8)老师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了互联网的几种功能。出示:

  老师将每天的作业及时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汇集世界各地的名医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

  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请你用“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这种句式来排列,该怎么说?

  小结:上述三个方面,哪一项功能最为神奇,同学们可能有各自的理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说话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9)也许,国际互联网还有许多功能还未被人们开发利用,你希望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服务呢?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10)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是互联网的研究者,开发者;也许,你们中间,就有中国的比尔。盖茨。

  五、导读最后一段

  看来,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课文最后一段这样说(导读最后一段)

  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

  2、是啊,网络构成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人说,互联网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