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摇篮》

诗《摇篮》(通用12篇)

诗《摇篮》 篇1

  欣赏儿童诗歌《摇篮》(中班)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迁移阶段

  1、教师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诗歌里说: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那么,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天是摇篮,

  摇着月宝宝,

  白云轻轻飘,

  月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船宝宝,

  浪花轻轻翻,

  船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鸟宝宝,

  风儿轻轻吹,

  鸟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活动评价]

  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吟唱,全诗采用重复的词语、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种声音的回环。韵脚选用了“遥条”韵,烘托出一种甜美柔婉的气氛,使得美好的情致与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统一在一体。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摇篮”这首诗歌,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整个活动,以小猴生病为线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深深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从而一起为净化城市出谋划策。于是,“种树、种花、改制摩托车”等方法应蕴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们的美好设想和愿望。

  有人说,环保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较难渗入,而本活动,老师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幼儿真正的言行。

诗《摇篮》 篇2

  摇篮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诗《摇篮》 篇3

  一、        设计意图摇篮曲是颇具民族风格的一首曲子,其旋律婉转、音乐形象亲切,且歌词见解移动。在以往的老教材中也有将它列入歌曲教学的。如浙江版的教参中就有,但这些教学方式不外乎是机械的,新《纲要》颁布后三年的今天我们岂能再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反之以便?记得许卓娅教授在对音乐活动的创新中就强调幼儿自主的学,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活动中我将从对乐曲的欣赏体验入手,以递进式的学习方式逐渐解除师生、生生间的音架。让幼儿充分自主体验音乐的存在以肢体动作图谱演示,配合语言的解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从而学会歌唱。二、        活动目标1、              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2、              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重点: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难点: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三、        活动准备1、              课前欣赏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如:进行曲、圆舞曲等等。2、              记号笔、大张白纸。四、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哼唱乐曲引起幼儿兴趣。    “嘘,……”(教师以轻柔的声音哼唱乐曲的旋律。)     提问:“老师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二)              引导幼儿欣赏乐曲。1、 听教师完整唱一遍歌曲。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你以前听过吗?”(幼儿自由回答)2、 教师边轻轻清唱歌曲,边根据歌词做动作。幼儿观察教师唱时的表情及肢体动作。(三)              学唱歌曲。1、           幼儿欣赏过乐曲后讨论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2、           集体边看图谱边唱歌曲2~3遍。3、           幼儿边做动作理解的唱歌曲。4、           撤除图谱,幼儿闭上眼睛做小宝宝睡觉状再次唱歌曲。5、           一半幼儿做宝宝,一半幼儿做妈妈轮流长歌曲一次。(四)              结束。教师模仿公鸡叫,“天亮了小宝宝们起床了去外面活动活动。”

诗《摇篮》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在充分体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的同时,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鼓励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诗歌,灵活运用学过的动词,利用已有的经验感受想象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制作关于诗歌内容的课件、多媒体设备、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引入课题

  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摇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呢?(摇着小宝宝睡觉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美的诗歌《摇篮》,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这首诗歌。

  2、边放课件《摇篮》,老师边朗诵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3、请幼儿再欣赏一遍诗歌,请幼儿仔细听听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

  4、通过提问互动,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哪些是摇篮?哪些是宝宝?为什么说它们是摇篮?是宝宝呢?

  (蓝天很大,象摇篮,星星很小象宝宝。星星很调皮,白云来帮助它,白云轻轻地飘呀摇呀,星星宝宝就睡着了。同样方法一一解释后面的诗句。)

  5、引导幼儿学习朗读诗歌,边放动画,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读

  引导小朋友在朗读时,声音要轻要好听,语速不能过快。

  6、幼儿集体朗诵并表演诗歌内容

  7、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星宝宝,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大海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花园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8、老师也来画一画,编一编

  我把纸比作很大的摇篮,把这张红色的纸比作春天,我画一棵树,再画一些小鸟。这张黄色的纸比作大地,大地是摇篮,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谁来帮助草宝宝睡觉呢?

  老师把这两幅画编成诗歌送给小朋友

  春天是摇篮摇着树宝宝,

  小鸟轻轻叫,树宝宝睡着了;

  大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

  树叶轻轻飘,草宝宝谁着了。

  9、引导小朋友离开原诗仿编诗歌

  指导小朋友利用提供的彩笔、画纸进行大胆想象创编。你们可以把纸当作摇篮,画上宝宝,再画上谁来帮助宝宝睡着的。

  鼓励小朋友把自己的画编成诗歌朗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并展览小朋友的作品。

  9、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创意遍成诗歌朗读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创编的诗歌。

  10、把幼儿创编的诗歌编辑成一首新的诗歌《摇篮》

  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朗诵一下。

  11、带领小朋友一起朗诵新的诗歌《摇篮》,并录音。

  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云儿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 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诗《摇篮》 篇5

  一、情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2、延伸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五、评估:

  由于本次活动无论在材料方面或知识丰富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较细致,准备较充分,因而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

  1、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明了,能以亲切的口吻将孩子带到诗歌的意境中,但在引导幼儿讨论时,对于个别未能留心倾听同伴意见的幼儿,教师未能及时引导他积极讨论,留心倾听;

  2、由于《摇篮》这首诗歌很优美,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仿编诗歌,并能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念给全体小朋友听,多数孩子能认真地倾听并简单评价同伴仿编的诗歌,但有极少数幼儿未能留心地倾听,偶尔要打岔;(林旭、沈育)

  3、在延伸活动中,由于我们本着让孩子“多动手”的宗旨,每组活动都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极高,全班孩子都能分别以画画,或制作头饰,制作磁铁卡片等形式仿编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但还有少数孩子未能声音响亮地朗诵及主动念给客人老师听。

  总而言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主动、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诗《摇篮》 篇6

  一、活动目标1、 喜欢欣赏诗歌《摇篮》,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温馨、甜美的爱;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歌中事物的内在联系。3、 能按照诗歌中“是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 二、活动准备:相关图片及激发幼儿仿编的图片。三、活动过程:(一)、活动的引入:有一样东西,像妈妈的怀抱摇呀摇,宝宝睡个好觉觉。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它的名字就叫《摇篮》 。提问:摇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摇篮?(宝宝睡觉用的,要轻轻地)(二)、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①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② 诗歌里提到了哪些摇篮?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念一下(三)、教师分段朗读诗歌(根据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每段的理解之后有两至三遍的集体跟念。1、朗诵第一段。提问:① 蓝天是谁的摇篮?② 蓝天里的什么摇着摇篮?(蓝天上的白云,随风轻轻飘,就像摇篮一样,星宝宝飘呀飘就睡着了。)2、朗诵第二段。提问:① 大海是谁的摇篮?② 大海里的什么轻轻拍着摇篮?(大海的浪花,轻轻地拍,就像摇篮一样,鱼宝宝被浪花摇啊摇啊,就睡着了。)3、朗诵第三段。提问:① 花园是谁的摇篮?② 花园里的什么轻轻吹着摇篮?(花园里的风轻轻吹,就像摇篮一样,花宝宝摇啊摇就睡着了。)4、朗诵第四段。提问:① 妈妈的手是谁的摇篮?②妈妈同时还在做什么?(妈妈挽着手臂,小宝宝在歌声里摇啊摇,也睡着了。)(四)、学习念并熟悉诗歌《摇篮》1、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这首儿歌?(抒情的、有慢慢地、轻柔的,因为小宝宝要睡觉了。)2、现在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和老师一起念一遍儿歌。3、请男生、女生分别跟着老师一起念一遍,不念的小朋友也要仔细听,他们念得好不好,好再哪里?(请个别优秀的幼儿上台表演)4、现在老师的声音要稍微小一点,小朋友的声音要稍微大一些,也可以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5、请个别幼儿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演。      (五)、幼儿大胆进行仿编1、展示另外可以作为摇篮的图片(大树、草地)提问:① 大树(草地)是摇篮,那摇着谁呢?② 什么可以摇着摇篮?(仿编完可以有集体跟念的环节)2、 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好多的小动物,还有其他的东西。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可以作为摇篮的?他们都摇着什么?     (六)、活动延伸:你可以把你编的诗歌用图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

诗《摇篮》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3日     赵    燕在中二班试教

  评:目标没有到位,教案设计偏于填鸭式,教的过程幼儿回答较少,诗歌偏长有一定难度。

  下一篇是园长和业务组长讲评后的设计的教案,只教学三段第四段不进行教学,重点放到学习仿编。

  中一班诗歌——《摇篮》(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4日     赵    燕在中一班上

  评:目标掌握一般,仿编还欠缺,由于当初修改教案时考虑上课时间预计难易程度,已经删除第四段教学,但是幼儿的回答很满意。

  诗歌——《摇篮》(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4.理解学习有关妈妈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小娃娃提问:谁来哄她睡着呢?

  (2)教师朗诵诗歌中第四段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除了妈妈的手臂可以给小宝宝当摇篮,还有谁的手臂也能当摇篮呢?(幼儿自由回答。)(爸爸的手臂是摇篮,爷爷,奶奶,外婆,外公...)

  师:爸爸的手臂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手臂轻轻摇,小宝宝睡着了。

  ......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诗《摇篮》 篇8

  欣赏儿童诗歌《摇篮》(中班)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迁移阶段

  1、教师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诗歌里说: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那么,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天是摇篮,

  摇着月宝宝,

  白云轻轻飘,

  月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船宝宝,

  浪花轻轻翻,

  船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鸟宝宝,

  风儿轻轻吹,

  鸟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活动评价]

  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吟唱,全诗采用重复的词语、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种声音的回环。韵脚选用了“遥条”韵,烘托出一种甜美柔婉的气氛,使得美好的情致与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统一在一体。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摇篮”这首诗歌,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整个活动,以小猴生病为线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深深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从而一起为净化城市出谋划策。于是,“种树、种花、改制摩托车”等方法应蕴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们的美好设想和愿望。

  有人说,环保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较难渗入,而本活动,老师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幼儿真正的言行。

诗《摇篮》 篇9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在活动中,我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诗和歌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诗歌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引起“我”、“诗歌”、“音乐”的共鸣,使幼儿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歌的学习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有效学习。

  (1)运用启发性语言。

  运用启发性指导语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如在学习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平,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2)充分运用课件图片。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学习诗歌时,我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为幼儿展示了不同色彩漂亮、内容贴切的图片,幼儿能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诗歌,边看边想,边想边学,当他们的学习出现需要个别指导时,我能根据幼儿的困难需要“审时度势”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及适时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活动存在的比较不足之处:

  1、由于是借班上课,对该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活动习惯不是很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

  2、幼儿在学习诗歌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学习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念,分析原因,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提醒幼儿一边看老师黑板上的句式一边仿编。

  3、幼儿表演诗歌时由于时间关系,大部分孩子都只能重复教学中的内容,表现力方面的潜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总之,教学课中有得有失,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信心,继续加强学习,学习更多的教学、教育理念,更好地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诗《摇篮》 篇10

  一、情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结构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经验。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诉老师,能力较强的已开始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讲述时用词较为准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部分幼儿未能养成主动讨论,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形象,增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诵出来。

  2、延伸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提供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根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础上能有表情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五、评估:

  由于本次活动无论在材料方面或知识丰富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较细致,准备较充分,因而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

  1、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明了,能以亲切的口吻将孩子带到诗歌的意境中,但在引导幼儿讨论时,对于个别未能留心倾听同伴意见的幼儿,教师未能及时引导他积极讨论,留心倾听;

  2、由于《摇篮》这首诗歌很优美,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仿编诗歌,并能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念给全体小朋友听,多数孩子能认真地倾听并简单评价同伴仿编的诗歌,但有极少数幼儿未能留心地倾听,偶尔要打岔;(林旭、沈育)

  3、在延伸活动中,由于我们本着让孩子“多动手”的宗旨,每组活动都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极高,全班孩子都能分别以画画,或制作头饰,制作磁铁卡片等形式仿编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但还有少数孩子未能声音响亮地朗诵及主动念给客人老师听。

  总而言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主动、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诗《摇篮》 篇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 9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本次说课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本次活动内容选自:福建省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大班下册。纲要指出:“引导孩子接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诗歌《摇篮》是在大班上册学习了《风在哪里》、《好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毕业诗》做好铺垫。可以看出本课在诗歌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处理:(下面我来说说教材的处理)诗歌摇篮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绘出了小宝宝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觉的那种宁静、温馨的画面。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适合幼儿的学习。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这一教材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根据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教育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将语言与艺术、社会相整合。(在欣赏诗歌摇篮的同时,结合游戏《送宝宝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幼儿对诗歌摇篮的理解和体验。)我将单纯的语言活动《摇篮》处理成游戏式、互动式、表演式的活动。本活动原教材安排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习仿编。第二课时是巩固仿编,并把它画成画册,制作成图画书。本次活动是第一课时。

  3、说目标:(接着说活动目标)

  大家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温馨、宁静的优美意境。

  (二)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使用“飘”、“翻”、“吹”,引导幼儿大胆进行想像,学习初步仿编

  (三)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要感受诗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幼儿要仿编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引导幼儿如何根据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也就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5、活动准备:

  为了帮助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一) 经验准备:课前我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影视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诗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园、大海,让幼儿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摇篮》教学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二) 物质准备:将诗歌《摇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还制作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和各宝宝的贴绒教具,以及歌曲《摇篮曲》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针对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所采用的教法有:(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提问法、分段教学法等主要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境。针对幼儿对文学作品难以感受、理解的特点,我积极创设情境,在活动始,我创设了《摇篮曲》温馨、宁静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活动中,我创设了《送宝宝回家》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内容。通过情境化教学,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演示法: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幼儿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活动中我将诗歌《摇篮》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音像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分段教学法: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从整体入手,分段教学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动中,在让幼儿完整欣赏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摇篮》内容中结构的不同变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序,进行分段教学,从而加深幼儿对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还应用了表扬激励法、归小结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本次活动我预设了以下几种学法帮助幼儿学习:

  1.游戏体验法:学前教学学家陈鹤琴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活动中,我组织幼儿玩“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参与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这么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摇篮》的课件、做一做“轻轻飘”、“轻轻翻”动作帮助幼儿理解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3.合作讨论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合作讨论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通过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摇篮》仿编中,我让幼儿合作讨论: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谁摇宝宝睡觉?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突出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游戏中,因此,我遵循“以人为本,层层深入”的原则,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2、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5、引导仿编、体验创造。

  第一部分: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环节目标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让幼儿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表演体验:活动一开始,我播放《摇篮曲》创设温馨、宁静舒服的情境,让幼儿学小宝宝走进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谈话引题:播放“摇篮”的画面,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通过提问让幼儿对摇篮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出活动内容和活动课题。

  第二部分: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环节目标是:完整欣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

  本环节我设计了2个环节:

  第1环节是教师配乐有表情完整朗诵散文一遍。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第2环节是教师播放课件,完整欣赏儿歌第二遍。提问:小朋友,诗歌里讲了什么?你听完这散文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概括性的提问,让幼儿有了想象和自由讲述的空间,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温馨、宁静、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环节目标是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演示法、多感官参与法、启发提问法。本部分是重点环节,

  我设计了3个小环节。

  1.教师精导,教学第一段

  先播放课件1,提问: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星宝宝怎么样啦?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内容,在回答的过程中我结合动作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轻轻飘”,然后老师小结,教师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第一段。

  2.师幼互动学习第二、三段

  播放课件,师幼表演再现二、三段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鱼宝宝、花宝宝怎么样了?帮助幼儿理解二、三段内容,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轻轻翻”、“轻轻吹”。

  3.幼儿互动学习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画面,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第四段内容,然后请全班幼儿想动作来表现第四段内容。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如:“星宝宝睡着了”,要用轻柔的声音来朗读。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学习,根据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内容层层深入,从而解决了重点问题,达到环节目标。

  第四部分: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环节目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启发提问法

  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一遍,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小朋友听一听。给幼儿提供一个说的机会。为什么说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这个问题是难点,我将用“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我准备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请小朋友将各宝宝的图片贴在相应的背景图上。教师进行小结,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  引导创编、体验创造

  环节目标:通过仿编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采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 让幼儿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幼儿朗诵儿歌,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引导幼儿纵向观察:

  一                            二                                 三                                 四

  蓝天                    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                   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                    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            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是摇篮        摇着宝宝               怎么摇                      宝宝睡着了

  蓝天                  月宝宝                          白云轻轻飘                 月宝宝睡着了

  第一排,什么是摇篮?第二排,摇着什么宝宝?第三排,怎么摇?第四排,什么宝宝睡着了?

  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演示,幼儿应该会很快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

  2 、幼儿自由仿编,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仿编。对能力弱的幼儿,我将示范仿编或提供前半部分图片让幼儿编后半部分,或提供后半部分图片幼儿编前半部分。对编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对仿编较困难的幼儿,鼓励他积极参与仿编活动。最后将仿编好的诗歌进行朗诵,体验创造的快乐。

  总之,本次活动从有趣的音乐活动开始,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充满游戏性、趣味性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感知理解和提升,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对本教材的理解分析和设计,谢谢评委老师!

诗《摇篮》 篇12

  教材分析:

  《摇篮》是河北省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大班语言中的一首经典的儿歌。它的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大海、天空、花园、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大班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迁移能力。他们喜欢尝试仿编活动,而儿歌《摇篮》正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佳作。《纲要》语言实施细则中提出,幼儿能够喜欢文学作品,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培养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处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正是接触文学艺术语言的最佳敏感期,因此,我根据幼儿的需要把这次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活动难点为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以图片导入,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基本部分围绕“摇篮”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幼儿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大意。二是结合flash课件进行欣赏活动,再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三是图文结合,分段理解,使幼儿知道这些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四是配乐朗诵,陶冶情操,五是借助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结束部分:师幼在愉快的谈话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