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心得体会 |
范文 | 科学心得体会(通用18篇) 科学心得体会 篇1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 今日,我看了一集《走近科学》栏目,节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迹。最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奇的是恒山上的悬空寺。让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庙宇。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修缮。悬空寺距地面约50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能够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应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经过这 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礼貌历史。悬空寺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和一般寺庙相比,悬空寺规模很小,但它建在连猴子也上不去的万丈悬崖上,又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一千多年,真是人间奇迹! 科学心得体会 篇2看走近科学——龙游迷窟有感 看走近科学——龙游石窟有感在一九九二年的时候,龙游县石岩背村的四个农民,用四台水泵去抽水抓鱼。经过十七个昼夜,他们把水抽干了,但一条鱼也没发现,而让他们吃惊的是,这水下是一座地下宫殿。这四个农民又把村里其它几个水潭都抽完了,发现这全都是美丽的地下宫殿。几名专家得知后,纷纷来到龙游石窟。经过专家的百般思考,断定这近五十座地下宫殿是越国准备伐吴的秘密基地。 看完后,我不禁在心里赞叹:古人那时没有我们的先进工具,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们的万里长城,现在说的龙游石窟和还没有发现的亲王地下宫殿……这些古代建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凝结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让后人可祖国历史的办法,没有游人的'欢乐,更没有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是为国家繁荣苍胜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在我们去游览古代名胜的时候,嫌地方太脏,就说那地方不好。虽说脏,但它也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我们不应该嫌弃它。从经以后,我们不应该嫌弃古代名胜,应该珍惜它、爱惜它。 希望在以后的考古学里,有一个新的突破,把一些大家还没发现古代建筑发现,还可以多了解古代情况。 科学心得体会 篇3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镇里组织的“科学探讨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认识: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最现代的理论知识,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更应该注重日常的实验操作能力等。 二、对科学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1、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着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科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体会科学,学习科学。记得有一次授课过程中,我问同学们我们属于哪个洲这个问题,三年级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沧州”。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哭笑不得,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许孩子们日常生活太局限了,我们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通过近期的考试来看,科学试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开放性试题层出不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索,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这更需要老师的辅导与帮助。 三、对今后科学教学的思路: 首先,需要教师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课前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学好科学。其次,选好实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做好实验。最后,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陈述实验过程,锻炼自学能力。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让孩子们心中喜欢科学,爱科学。记得上学期《寻找蚯蚓》这一课,我布置的作业让学生们每小组准备一条蚯蚓,第二天上课时,有的同学抓了十几条蚯蚓,有的同学因为抓蜜蜂蜇到了眼睛,有家长帮忙抓蝎子的,有从家拿王八来的,有抓蜈蚣的.......最后教室里成了动物世界。 总之,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不仅在教学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乌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自制力差,需要老师耐心的教导。这一届学生中,许多同学的底子很差,许多字都不认识,在科学课上又充当起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教导等。想做事的人找方法,不想做事的人找理由。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会不断的寻找自己的方法教好这门课程。 科学心得体会 篇4经过一个阶段的小学科学继续教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评价的定位其基本理念等。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个小学科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学科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小学新课程。整体把握科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科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科学的主线,对于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科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小学科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科学心得体会 篇5科学来自生活,科学来自大自然。我们身边流动着科学,科学也改变着一切,只是我们不曾注意过。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此刻我们的手机,它的功能已经不是单纯的通话工具,而是能够集中电脑、电话、照相机、MP3等功能于一体,我们旅行时,不用背上重重的行李,至一个轻便的手机就能实现所有的功能,科学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在妈妈的引导下,我也渐渐喜欢上了收看《走进科学》,《走进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每期节目由一个或几个故事构成,透过主持人在演播室的讲解与演示,把整个节目串联成一个激发好奇、启迪智慧的科普主题纪录片。节目中主持人和很多专家利用科学为我们解释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鬼怪神仙、没有什么灵异事件 其中20__年1月27日这一期,讲述了一个能够发电的屋顶。这个能发电的屋顶实际上是使用了能够发电的光伏瓦,也就是我们都明白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了这种瓦,增加了我们对电能的节省,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了这个种瓦,不但能够保证屋里的美观,还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的功能,遥远的山区不用长距离铺设电线也能够用电了。 透过节目介绍,我发现这种瓦的发明过程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发明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科学原理和工艺、配方的调整,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步步的踏踏实实才能够成功。 在中央电视台的众多节目中《走进科学》是我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它让我受益匪浅。 在《走进科学》中有几集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生命天书》就是其中一集,这集先讲述了小男孩桑紫恒的故事,8岁的小男孩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应是活泼、开朗的,然而桑紫恒却不是这样的,我的一眼看到他时都惊呆了,哇!这根本就不是一个8岁孩子的样貌,倒更像年近古稀的老人,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满脸皱纹、眼窝深陷、目光浑浊、呆滞无神,身体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不高兴时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从嘴里发出轻微的呜呜声,而且声音十分小,不凑到嘴边几乎听不见,他今年已经快九岁了体重却不到五千克,他那巨大的额头与他极小的下巴极不相称,有点像电视中的外星人。桑紫恒这是得了一种叫早衰症的怪病,他家长都健健康康为什么只有他得病了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了一下资料,在我认真看后最后找到了答案,人体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两人结婚后如果同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病变,这样他们生出的小孩就有三种可能,有二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病的携带者但不发病。有四分之一的可能发病,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正常,桑紫恒就是因为遗传基因而发病的。遗传基因的受害者还有小峰,他患上了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这种病人一般活不到20岁,然而此刻却没有相应的治疗手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亡,我看完以后感 到十分痛心,我下决心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发明出一种能修改基因的技术,让每一个人携带的基因都是优良的,人们就不会再受到各种怪病的折磨。 科学心得体会 篇6我非常荣幸自已能参加了由芜湖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研修班”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科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总的说来,在培训过程中,因为学校事务,也有几次缺席了培训活动。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参加此类活动,一定扬长避断,争做优秀学员。 科学心得体会 篇7科学来自生活,科学来自大自然。我们身边流动着科学,科学也改变着一切,只是我们不曾注意过。有的科学十分搞笑,在道尔顿和阿福贾德罗中,是谁先发现原子和分子的呢 不知何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宫》这部电视剧,自从那以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够与女主角一样来到一片树林,看到一棵树,我也穿越了。如果是这样,我会带上手机、电脑,甚至还会带上一些汉堡包、雪碧之类的。能够的话,我还会染上一个红毛,到了那里人人都会崇拜我,爱上我这个21世纪的小男生。这是科学给我带来的好处。我拿出手机正要拍照,一大群人会围着我议论:这面镜子怎样会有图案呢这小男孩不会是变戏法的吧如果太过迷信的人还有可能以为我是妖怪或上帝什么的。这是科学的力量。有可能正因为科学,将来有一天真的能够穿越到古代或未来。不是仅有会科学或懂科学的人才能发明或创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生活很贫穷的画家李普曼,因为他的画一向等不到伯乐,所以也就越来越贫穷。而他的画具也仅有那么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正因为仅有这些,所以他经常找不到工具。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作画的灵感,可是与平时一样,他找不到自我的橡皮。等找到橡皮、铅笔后,他脑子里的灵感却已经空空如也!他想用一根铁丝把橡皮和铅笔连起来,可是每当作画时,橡皮总是在他的面前东摇西晃,很是影响他的思维和情绪,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有要重新绑扎。画家不耐烦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先解决好画笔的问题 后再作画。经过几天苦想之后,他最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从一个废旧的铁盒上剪下一小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头对头包起来,使它们固定成一体。因为有了这项发明专利,他拥有了55万美元的专利费。这是一个画家因为科学而拥有的财富。 科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能够改变一大群人的生活,甚至能够改变我们的地球,让它更美丽,让我们更欢乐、更幸福。 科学心得体会 篇8本周2113一下午观看了《走近科学》节目5261,节目介绍了中4102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迹。最让我1653感到震撼和惊奇的是恒山上的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庙宇。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修缮。悬空寺距地面约50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悬空寺经历千年依然几近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向我们以及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们在感慨之余,多少也应该有所思考。思考为什么在1400多年前建筑的庙宇在风吹雨打、烈日骄阳,甚至山崩地裂中依旧能够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筑却脆弱到经不起一丝考验?不是今天的技术比不上魏朝,我想,或许是因为面对今天的喧嚣,我们太多地关注背后的东西,却独独忽略了眼前的责任。或许我们在研究古人的建筑方法,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伟大的文化骄傲之余,也应该继承他们朴素、纯净、认真、踏实的心态。 悬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为一体,又将美学、力学和宗教融合为一处,不愧于东方瑰宝的美称。诚若明代诗人王湛初游悬空寺发出的感慨万分的诗句:“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 科学心得体会 篇9开学初我参加了葫芦岛市小学科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活动,在这次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升华,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站的角度更高了,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和解决,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要把握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假设,探究等等,这就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心得体会 篇10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常山县教研室——江根祥提出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地球科学是小学科学领域比较难的一块内容。在太阳系组成中,各个行星的大小和与太阳的距离空间感较强,对于同学们理解困难。但是中山小学的姜老师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体会。让在座的科学教师模拟太阳系空间,构造一种空间模型,让我们形象直观的认识到空间的距离和大小问题。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江山市教研室徐老师的《认识身边的植物》仔细描述了我们周围的植物,便于研究。这也在提醒我们,科学即生活。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科学心得体会 篇11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细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基本状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潜力较弱。 二、主要成绩: 1、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学初,用心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潜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_,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状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此外,我坚持检查后进生的转化状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经验浅谈: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潜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潜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决定。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用心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十分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潜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科学心得体会 篇12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职工医院检查眼睛。 挂完号以后我跟着妈妈坐电梯上了六楼,到了检查视力的房间,医生用小棒子指着视力表上的一个字母,我说:"右,左,上,下"。看到三四排的时候,我看得很模糊,我的身体已经很向前倾了,结果还是看不清。我想:"咦!我的眼睛怎么了。"医生说:"你的眼睛视力下降,现在你的左右眼视力只有0.4了,要格外引起重视啊!你以后写字要坐端正,看一小时书要休息一下,睡觉不能看书......" 妈妈为此帮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爱眼护眼计划,什么时间起床、睡觉,什么时间学习、看书,包括多吃胡萝卜、鸡肝 对眼睛好。 这次到医院一查视力才知道自己视力很差,所以我以后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看书时坐端正,做作业时间也要控制好,在走路、吃饭的时候都不要看书。希望我现在改正还来得及,小伙伴们你们也要好好的爱护眼睛哦! 篇四:爱护眼睛 今天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视力,经过检测,我的视力比放假前下降了。妈妈问我:"知道视力为什么下降吗?"我摇摇头。医生问我:"小朋友,暑假里你玩电脑了吗?"我小声说:"玩了。""你经常看电视吗?"我点点头,医生又说:"喝碳酸饮料了吗?"我不解的说:"喝过几次可口可乐。"医生说:"碳酸饮料里的碳酸对视神经发育很不好,现在你的年龄还小,视神经还没有发育好,以后不要再喝饮料了,"妈妈惊讶的说:"不知道饮料还有这么大的危害。"医生又说:"小朋友,现在你还没有形成近视眼,平时注意读书、写字时的姿势,学习一小时休息一会儿,做做眼睛保健操,往远处望望,不能再玩电脑、看电视,这样你的眼睛就不会近视了,"妈妈严肃的对我说:"叔叔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我狠狠的点点头。这时我知道了妈妈平时的唠叨都是为了我好。 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好好保护视力,爱护好我的眼睛。 科学心得体会 篇13眼睛,大家都有。眼角膜是眼睛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人没有眼角膜就会失明。可以想象得到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眼睛。通过近视防控,让我从中学到许多。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它能让大家享受视觉的美。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多么美好啊!但是,大家如果看不见东西心里就会急躁,眼前一片黑暗:那将是多么痛苦啊! 有很多同学把眼镜当做好东西,觉得戴上眼镜就会很帅。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把眼睛当玩具,不要想使就使,不想用就不用。我们学生由于学习不注意身姿,看电视太近,导致近视。假性近视的孩子太多了,所以要早纠正,不然就发展成真性近视。到真性近视时很难挽救。所以大家如果发现视力低于5.0度的,那就赶快矫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每天按时做两节眼保健操。科学用眼,不要过于疲劳。疲劳时眼睛酸痛。这时我们就要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看一下绿色的东西,或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使眼睛得到轻松。如果不保护眼睛,将来眼睛不好,我们就看不清东西。那种难受的感觉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我就是一个好例子。我本以为戴眼镜很好看,但是我错了。等我戴上眼镜拿不下来的时候,一将眼镜拿下,我看东西就模糊不清。和同学在一起,我老把人错了。这经常是伙伴们取笑的笑柄了。 如果不想当伙伴们的笑柄。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好。那就从小养成一个科学爱眼的好孩子,按时做眼保健操,让眼睛放松,让视力一直处于正常范围才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健康成长。 科学心得体会 篇14一连五天可以不用听老妈的唠叨了,哈哈!马上要和闺蜜一起去杭州参加暑期美式科学夏令营的我一想到这点,心情格外好。 初到营地时,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还可以与外教老师尽情地交流,在老师的带领下化身魔法师学徒,解出一个个“魔法”背后的秘密,我觉得新鲜极了。可当夜幕袭来,想家的感觉却如洪水般席卷而来,在带队老师的安慰下,我和闺蜜才渐渐进入了梦乡。 然而随着课程的展开,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快填满了我们的空闲时间,让我完全没时间想家。外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失传已久”的.绝学——火焰掌;带领我们品尝了液氮制作的“爆米花”;引导我们穿越时空,回到白垩纪探寻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大家当了一回小天文学家,从开普勒望远镜的观测,到辨别土壤PH酸碱实验,再到发射水火箭,认真地执行“人类火星计划”;化身小物理学家,制作动力机械手臂,放飞放生机械鸟,在“牛顿过山车”实验中领悟力学的奥秘;开启“特工”模式,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除炸弹威胁,破译摩斯密码,播放纸上贝多芬,无线电追踪炸弹信…… 在这么多有趣的实验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制作食用水球实验”。给我们上课的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女老师Ale-,她呼闪着蓝色的大眼睛微笑着注视我们,神秘地说,如今人们生活中都喜欢使用塑料瓶,导致白色污染越来越多,但是她却能教我们一个方法不用瓶子装水?大家都惊奇地瞪大眼睛、伸长脖子,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方法。只见她先舀了一勺氯化钙小心翼翼地撒在水里,水渐渐成了奶白色,等待氯化钙完全溶解后,她又舀了一匙食用海藻胶浸泡在水中,我们和她一起数着,1、2、3……奇迹发生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浮在了水面上,它似透明又不似透明,在阳光下的照射下,仿佛有一条金色的水蛇游动其间,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我们也学着美女老师的样子做起了食用水球,我还在海藻里加了布灵布灵的闪片,很快一个更美的蓝色水球呈现在眼前,让人爱不释手。 五天离开家的夏令营时光,让我全身心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在一次次神奇的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伙伴的友谊和老师的耐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配合,提高了我的自理能力,扩大了我的科学知识面,希望我还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夏令营! 科学心得体会 篇15这学期我就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科学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情况的工作总结。 1、认真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因为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4、精心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行学习,争取进步。 科学心得体会 篇16自9月3日至12月10日进行了科学素养培训。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世界普遍运用的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科学对社会影响的理解。下面就理念的认识作一个简要总结。 一、领悟了新课程的理念。 1 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1.1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好奇心、诚实、实事求是、合作、创造力等。 科学的世界观: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多数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世界上还有许多事物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等。 1.2 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是可以受益终生的; (2)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3)重过程胜于结果; (4)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技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作出预期、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5)科学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辨证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 1.3 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技能包括:观察、动手、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撰写报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技能。 1.4 科学、技术、社会(STS) 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关注、认识STS之间的关系和科学技能对社会的影响。教学中的STS主要要求把注意力投向学生身边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上。STS也包含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学生个人健康的关注,对家人、社区、社会的关注。STS还包含了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关注,如职业选择、职业引导的教育等。 当今高考的命题原则之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能力测试是目标,知识的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是实现能力的基础。 提高科学素养的理念首先还是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 2 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此理念可以诠释为:尊重每一个学生;“课标”制定的标准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制定的标准并不意味着忽视那些优秀的、有特长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因材施教;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每一个学生应该是人本的、公平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公平的。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学校、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集中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当属新课标将整个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2个模块,必修模块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选修模块可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愿望。 进一步挖掘“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还应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科学的结论,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3 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及基于实验的、测量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模拟的、模型的、技术设计的等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把探究性学习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新的课程标准重视探究性学习,但不赞成事事探究、时时探究,滥用探究,进行科学探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同时也不否定传统讲授的合理性。 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使用行为动词来表达,以便有针对性地完成活动过程的设计,也便于在活动之后检验教学成果。 3.2 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教学任务 每个探究活动应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经历真正的探究。如在学习“矿质营养”前,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郊区蔬菜或花卉基地了解“无土栽培技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3.3 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务实的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 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3.4 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单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 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演示、辩论、模拟、专题讨论等。 总之,收获大,只是停留在理念的转换上,具体到实践中还有很多挑战等待着。 科学心得体会 篇17世界爱眼日,是全世界宣传怎样爱护眼睛的日子。 要想不近视,就得按以下几方面做: 食物对保持好的视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食一些健脾养胃和补益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山药、胡萝卜、山芋、芋头、菠菜、小米、玉米等。也可多食用一些桑椹、黑豆、红枣、核桃仁等食品,能养心安神明目。补充锌和铬等元素也很重要,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等含锌量较高;牛肉、谷物、肉类、肝类等食物中含铬也较丰富。为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应适当控制甜食,经常吃碱性食品,如萝卜、胡萝卜、白菜、大葱、莴苣、黄瓜、豆芽菜等等。近视眼:要避免视力衰退,就得多吃鱼、五谷杂粮、柑桔类水果柑、桔、橙、柠檬与红色果实,这是防止近视眼的有效办法。但是要注意不得吃那些加重近视眼的食物,特别是精糖各种糖果、甜食、肉和全脂奶酪。 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书相距1尺33cm左右的距离,不要太近了,但也别太远了。 看书、看电视、看电脑时不要时间太长。一般看将近一小时后要闭上眼睛休息休息,如果能闭着眼睛让眼球转上几圈是最好的了。 看书、写字、打电脑一段时间后,除要让眼睛休息一下,还应该让眼多看看远处的景致,如远处的树,远处的云,最好的是看晚上的星星。以放轻紧张的眼睛肌肉。 在读书写字时光线一定要合适。过强或太弱的光线都会使眼睛在短时间内疲劳。在晚上,光源一定要使用颜色接近自然光的颜色,不要用颜色太重或频闪严重的光源。最好的光源是自然光的散射光,所以在白天读书写字时,最好不要使用人造光源。 不要在运动的物体上看书。长期这样做,你的眼一定是一个近视眼,再继续这样做,就会由低度近视变为高度近视。 当你的眼睛有疲劳的感觉时,不要急于做眼保健操,而应该闭上眼睛休息休息。每天的两次或三次眼保健操要在你的眼不疲惫的时候做。 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爱眼日! 科学心得体会 篇18《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有了接触,当然不是原著,是一些后觉者加了很多诠释的批评版。今天,读了泰勒的原文,感觉到收益良多,很有必要。 按照西方思想史的说法,泰勒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思想体系。对管理的发展的贡献是莫大的。 通常,当文化处于它的襁褓期,留给后世的往往是一些短小精粹的经典。这些经典的作者留给后人的印象,如同开辟混沌的众神。凭借《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就赢得了这种神祗般的地位。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管理者的眼里,泰勒制已经彻底成为史前时代的传说,有着恐龙般的外形与气质。或者说,泰勒制出现刹那造成的震撼本身就不亚于一头恐龙降临在原野上,足以引发弱小动物的恐慌,也因此造成了它不得不急速消亡,随后,它的后裔改头换面,以进化了的姿态悄然渗入现代工业的血脉。 泰勒时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任何体制下的国家、社会都必须面对并且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今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极快,在很多方面,泰勒的观点都很有参考价值。列宁在著名《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写道:“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操作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统计和监督制等等。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的一切宝贵的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应该在俄国研究与传授泰勒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于我国的条件。” 可见,泰勒制不仅是泰勒本人的骄傲,它的精髓无愧于神祗的地位,而它的运用则完全取决于运用者。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中对于“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在一切企业和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即“这些工人们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董事会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所有的同事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泰勒认为美国人在效率问题上存在着两个盲点:其一、没有意识到管理中的效率问题;其二,即便是他们在意识到了效率问题之后,他们对于如何提高效率却依然有着方法论操作上的难题。这两点就可以看做是泰勒要在本书中要启发美国人“效率心智”的地方。今天我们当然不觉得那是个重要的问题,然而我们却知道,在任何时候最难改变的就是人们的观念,整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再向美国人普及一些观念。因此,作者“科学管理之父”的美誉在这里也可略见一斑。 书的主体内容分为两章,主要还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第一章“科学管理的基础”,这是泰勒要美国人注意到效率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效率低下的三个原因,在分析第三个原因时引出了第二章“科学管理原理”,通过与“积极性激励”方法的对比,泰勒提出的解决效率低下问题的科学措施,并进一步阐述了管理科学。 在通读此书后,我解除了过去对泰勒制的一些错误认知,我认为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强调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在充分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追求财富最大化,追求生产效率最大化。 应该有四个主题: 1、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的一致 2、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 3、满足工人的高薪酬 4、低生产成本 泰勒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个人和每个机器的产出增加,最终将导致大量员工的失业。 2、不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了“磨洋工”。 3、单凭经验行事的生产方式。 泰勒用“磨洋工”或“怠工”来描述当时美国工业企业界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被大多数人认识,但却被大多数人归结为“经济萧条、失业、贫困等根本原因”(P7)。泰勒分析了“磨洋工”现象产生的原因,以详实的证据和理由展示给美国的工人和企业家。第一,“磨洋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工人们一个悠久的观念:全力以赴地工作会导致工人失业。泰勒的普及的观念如下:全力以赴地工作不仅会增加工人工资待遇,还会降低商品价格;这两个方面会增加人们的购买力,从而达到不断刺激商品需求的增长,进而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经济学上的分析)。第二、“磨洋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现行管理制度下建立起来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不良关系,主要表现为计时工资下消极怠工(懒散松懈)以及计件工资下工人对于雇主提高工资承诺的不信任而引发的积极性怠工(符合最高利益)。泰勒在这个原因中的普及的观念主要是开宗明义的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P3)他想要改变存在于雇主和雇员见的对立关系,雇主和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雇主通过压低雇员工资而获得最大产出的方式是不明智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群体关系上的分析)。第三、“磨洋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而造成的无效率操作,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个原因超越了雇员和雇主的知识,是双方都不曾意识到的,泰勒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的,他通过他在工厂里的细致观察而提出以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办事(泰勒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参与式观察,他是其中的一员,他是第一线的员工,从经验到科学)。泰勒在这里普及的观念就是本书整个第二章里面的内容“科学管理原理”,以一言蔽之,“雇主和雇员亲密无间、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者任务管理的精髓。”(P17)(时间和动作科学上的分析)雇主和雇员需要为了效率最大化承担平等的责任。这些观念为管理科学奠定了合理的基础,合理的证据就是工人工资的不断提高和雇主财富的不断扩大。 在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之前,管理是一直存在的,美国社会中通常使用一种称之为“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中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如何刺激着工人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并且作为回报,工人可以从雇主那里得到“升迁、提薪、改善工作环境”等特殊激励。这种管理方式的特点是“任何成就都必须依赖于工人积极性的调动”,泰勒分析了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在现实运作中调动工人积极性的目标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而科学管理制度则可以做到完全、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只是要求管理者和工人都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 管理者的新责任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他经过长期的系列实验和观察,拆解每个工人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的每一个动作,开拓出对提高效率问题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领域,提高效率用数据为例证而非工人们的主观判断;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选择各自的工作,并各尽可能地进行自我培训,当然,他认为要科学挑选工人也并不是要挑选一些特殊的人,而只是从非常普通的人群中挑选少数特别适合从事这类工作的人,问题的重点是要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并培训。 3、管理者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指定的科学原则行事,争取做到让工人将其主管和指导老师看成是帮助他们挣更多工资的朋友,而非强迫他们做苦工的工头和强迫他们超负荷劳动却只给一般工资的人,这有助于避免罢工; 4、管理者与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归纳起来,“在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制度下,实际上全部的问题由“工人决定”,而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一半的问题由“管理者决定”,管理者需要预先制定任务计划并实施计划,管理者要告诉工人每项任务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何时完成。 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泰勒本书第二章中“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他在书中这样提到,“这些成果的取得,并不是由于一种类型的管理机制比另一种类型的管理机制更优越,而是以一套根本原则替代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原则。在工业管理中,则是以一种管理思想代替了另一种管理思想。”(P88) 同时,泰勒在书中总结了建立科学管理原则所需要采取的步骤(P90), 1、找10-15个不同的人,这些人对所要分析的工作具有特殊的专长; 2、研究其中每个人在完成所调查工作时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确切顺序以及他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测算工人做这些基本动作时,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进而确定选择用最快速度完成这项工作时其动作的组成部分; 4、消除一切虚假的、慢的和无用的动作,并把最快的动作和最合适的工具汇集成一个序列。从泰勒对这几个步骤的强调可以看出,他对于上述科学管理原理中第一个要素的强调,毫无疑问,科学管理原则是泰勒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但除此之外,他也主张对其他几个要素要兼顾,比如在书接近尾声的地方,他提到了科学管理中也要详细研究影响人们动机的因素以及后文中的新旧管理制度改革风险(P102),这说明泰勒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管理方法在具体现实中的应用情境,他主张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准确的把握后应用科学管理制度才会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从文中可以看出他给予了后人在他没有详细展开的部分进行再研究的期望。 总之,泰勒在本书中,他核心强调的是科学管理制度“科学原则”,他更强调了科学管理四个元素之间集成的重要性,如“正式各个要素的集成,而非个别要素,构成了科学管理。”(P108) 通过阅读全书内容可以得知,泰勒归纳出这些原理并不轻松,这与他在车间中丰富经历有关的,他对于效率问题的把握从一点点经验积累和一次次的实验观察基础上而形成的管理科学。而掌握这门科学就需要工厂里有一部分特殊的人来首先掌握,就这样他造就了一个由“雇主”向“管理人员”过度的人群,雇主和管理者也开始有了分开的趋势,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成为工厂里提高效率的必要配备。管理学这门学科也就因为效率问题而立足了。 可惜,在人们真正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在社会伦理方面的责任。泰勒也没有。所以,他们关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经济性的问题:效率。 企业到底是什么?企业是一个过去不存在但是现在是我们所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血缘关系式我们过去生活的中心,而业缘关系已经使我们现代生活的中心。在这个中心发生更替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人的需求仍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上的变化:物质和精神,经济和伦理都是我们所欲也。多数企业还只是人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所以他们没有也不愿意承担更多的伦理和社会功能。所以对很多现代人来说,工作仍然是枯燥、乏味 、冷漠和痛苦的。 在这些年的管理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我认为企业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必须像以往的家庭或家族那样,成为工业社会的一个伦理组织,并长期保持自身的稳定,保持自身的存在价值与理由。否则,整个社会就无法保持长期的稳定。 当然,从我们的企业来讲,泰勒提出的管理问题依旧存在,他总结的管理技巧依旧良好,他探究的管理逻辑依旧普遍,他创造的管理办法依旧高效。 但是,事物总是螺旋式前进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行不通的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可以发挥其光芒,重要的是新的方式绝不仅是对原有方式的简单复制。在今天的工业环境下,我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问题交给我们的员工,员工也变得越发自主,越发有参与感。与泰勒的年代不同,今天的员工已经不再靠脊背和手掌工作而是靠智慧和手指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员工的参与和贡献变得前所未有的关键,管理者要承担的功能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定义和计划指令,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在科学管理时代被抛弃的“积极性加激励”,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为此“质量圈”,“精益生产”,组织内部的“企业家精神”,正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管理类型的书读多了,有时候会由于太杂、流派太多而搞到自己摸不着头脑。生活的本质是回归,管理的的终极可能也会回归到最简单的几个原则上面。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一个管理新时期,也在其后百年中鼓励和启发了许多和管理者。即便在今日,人们也仍在感叹,管理需要回归泰勒。对于泰勒的思考,我必须给予更高的评价,至少比现在那些一出书就靠“营销”卖成畅销书的人高出不知多少个层次。感谢科学管理之父给我们留下一本简单而又深远的影响着人类管理进程的书。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起来容易,其实内涵全面,并不是能被一个时期完全吸取。只有亲身翻阅大师的著作,才能领悟管理的真谛;也只有实践大理由的理论,才能实现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