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 |
范文 |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精选3篇)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 篇1经贸学院-xx级学生一支部和06级学生支部的党员学生们一起于10月19日晚上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我的1919》。提起,也许我们所能联想到的最直接的事件大概就是五四运动了。至于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历史书上只有寥寥数字: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电影《我的1919》为我们揭开的正是这段尘封的历史,当“弱国无外交”如此真实地再现时,我们也许能最终理解中国热血青年的悲怆历程。 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以为可以借此对过去百年所犯下的错误加以改正,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中国的领土,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 给中国人的只是屈辱,深沉厚重的历史令人深思。其中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当时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之一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所展开的,他充满爱国热情,毕生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己任,对和会充满了信心,但在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就倍受冷落,困难重重,列强间彼此施压、互相勾结,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顶住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四万万愤怒的中国人,面对列强,公然说“不”。 影片同时围绕顾维钧的好友、中国留 学生会主席肖克俭展开了另一条叙事主线。和会召开时他因参加罢工被捕,又被放了出来。尽管他送给顾维钧一些很有价值的有关中国劳工的照片,但他认为巴黎和会纯粹是个骗局,顾维钧的外交努力终将失败。当看到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以牺牲弱国利益换取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时他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来维护中国的权利。他慷慨悲歌,给爱妻梅留下遗书,要她“回祖国去,那里已经在燃烧,那里将是一片热土…” 正如肖克俭所说,当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这一运动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绝境,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这对于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无疑是影片中的亮点。“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酥;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一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同志生前也曾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既然中国有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我们这个曾经强盛的民族在那些列强软弱了太久太久了,“你们究竟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给日本人?”就在这一年愤怒了的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我们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如今的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阴影,在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外交的先行者浴血开路的那段悲怆的历程,我们要铭记历史,刻苦奋斗,强盛祖国。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 篇2《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爱国主义电影心得体会 篇3总有一些瞬间,令人真诚感动。小学操场上,一名学生冒雨奔向教室,听到国歌声便伫立在风雨中,面向国旗敬礼;世界女排大奖赛场地中,国歌声骤然响起,正在赛前热身的中国队队员自觉停下来,昂首挺胸、注视国旗。爱国,竟是如此具体而微。 最是情怀动人心。自然流露的拳拳爱国之情,何以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说,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这启示我们,爱国主义是教育必须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课。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下爱国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事关“培养什么人”的深刻命题。 一位网友说:从小接受爱国教育,从心底产生爱国情怀,长大了,自觉报效国家。对祖国的热爱,源自一个人的自然情感,但也需要培育和滋养。爱国主义教育,是校园、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果缺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之“爱”就可能失去温度、消解能量。现实中,一些人对“爱国”二字麻木不仁,认为倡导爱国主义是刻板、迂腐,甚至对他人的爱国情愫不以为意、嗤之以鼻。这些,既缺乏尊重与敬畏,也映照着教育的不足。正因此,怎样增强针对性,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也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 无声的典范说服力强,身边的榜样感染人心。其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不一定局限于学校教育。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先出场的老兵方阵让无数人浸润眼眶,敞篷车上的浮雕就是生动的爱国画卷。面对重大险情,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黄群等3名同志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每一位爱国的行动者,都可谓无形的教科书。倡导向他们学习,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把对国家之爱融入日常、付诸行动,正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爱国,贵在心中有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爱,“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也是爱……在“影像见证四十年”摄影展上,一张照片格外醒目:8名身穿白色大褂的工作人员站立在一台仪器设备周围。原来,他们是曾经在美国打拼的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后回到了安徽合肥的“科学岛”,在祖国大地埋首于科研攻关。奋进在新时代,各个行业、各种岗位的奋斗者们坚守平凡、爱国奉献,书写着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爱国华章。激荡爱国情怀,让爱国的人格坐标更加清晰,我们就能获得强大的前进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绽放新的光彩。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环顾寰宇,人们不分肤色,都称呼祖国为母亲;国无论大小,都理直气壮地把爱国教育作为必要的公民教育。让我们从历史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在课堂内外接力爱国教育的火炬,用生活实践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涵养爱国之心、激活自信源泉。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