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
范文 |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试点示范工作。这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 20__年,在住建部的关心与支持下,我省红安和麻城开展了“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两地按照共同缔造活动的理念、方法进行积极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了一批成功的经验、办法与路径,两地都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共同缔造活动精选试点县(市)。 为了帮助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准确掌握“共同缔造”活动的实质要义、理念方法,湖北日报派出两路调研组深入红安麻城两地,开展细致全面的蹲点式调研,分别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视角,对两地的探索实践进行解剖总结,现依次刊发供大家借鉴。 一砖一瓦显乡韵,一镇一街出美景。7月底8月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蹲点调研麻城市乡村社区,一股独具魅力的楚韵新风扑面而来。 曾经,环境脏乱,规划无章;如今,村社整洁、山秀水美。而形貌之变的背后,更有社会治理之理念、方式、路径、效果的悄然升级。 20__年以来,麻城市以党建为引领,以村社为单元,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全市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共同缔造”活动的推进过程,是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也是党的“人民观”不断根植、彰显的过程。 只有把人民当作目的,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当作主体,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当作尺度,坚持人民至上,我们才能拥有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源、力量之基,才能无往而不胜、豁然开新局。 决策,把“话筒”交给老百姓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分尊重老百姓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大伙参与到决策中来,才能精准、到位地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才能落实落地。 盛夏的石桥垸村,繁花似锦,村容整洁。村广场上的阎家河镇展馆,游客一波接着一波。 20__年,经济弱、环境差的石桥垸村徐家寨被住建部纳入麻城首个“共同缔造”项目——村塆改造。 “大动干戈,有必要吗?”“是不是搞形式?到头来瞎折腾?”徐家寨共108户村民,第一次塆组会上,80%的村民投了反对票。面对质疑,住建部驻村干部与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反复说明“这回咱们主意一起拿”。可是,村民互相观望,谁也不肯表态。 村“两委”租来一辆大巴,组织村民前往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参观。看到郝堂村村民自发动手后,林田交织秀美,村落精致整洁,村民艳羡不已。回村后的塆组会上,80%的村民同意改造。 到底怎么改?与以往不同,这次“话筒”交到村民手里。对村庄规划、公路走向、水塘景观,镇村工作组一遍一遍召集村民与北京的设计师一起,共商共谋。 设计方案多次修改,动工前的最后一次塆组会,村民再无异议。所有村民无偿拆除了自家的猪栏、牛圈、旱厕,为新修公路、水塘让道。村塆改造顺利实施。 邻近的古城村,也把村庄整治的“发言权”交给了村民。 老护城河绕村而过,中间要修两座桥。在中建集团设计效果图中,高高的拱桥与流水、村居、绿树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不过,村民有异议。村会议室里、枫香树下、田间垄上,村民各抒己见。老人郑发成说,坡太陡易摔倒,于是拱桥降低了弧度,高拱变低拱;村里残疾人说,砖太滑,于是大砖换成小四方防滑砖;快递小哥郑胜安说,上下桥台阶不方便,于是桥面改台阶为缓坡,安装螺纹钢筋增加承重,让三轮车与板车也能通行……按村民的意愿,设计一改再改,最终修成缓坡平桥,既美观又实用。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要好好珍惜、利用。”麻城市委组织部部长潘琪介绍称,让群众参与决策最关键的是尊重百姓与打造共商平台;近三年,除发布《全市“共同缔造”实施方案》外,麻城市还印制《“共同缔造”致居民的一封信》《百姓心愿卡》等宣传资料40000余份;搭建政务留言板、塆组群众会、村议堂、小巷微信群等线上线下议事平台,收集诉求1.6万条;全市每年仅组织“塆组群众会”就达8000余场次。 建管,发动群众一起干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大家撸起袖子一起干,才能干得快、干得好,才能运行顺畅、事半功倍。 建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需要真金白银,需要有人撸袖出力流汗。 钱从哪里来?工从哪里出? 木子店镇长岭关村吊桥沟,重峦叠嶂,风光旖旎,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但多年来一直停留于设想。 20__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村里青壮劳力无法外出务工。“何不一起来为村里做点事?”村“两委”组织塆组会上的一个提议,得到众人响应。 “大伙商议修一条3.5公里的旅游公路和一条5公里的游步道。”村党总支书记熊德平回忆。村委会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省应急管理厅驻村工作队、市交通局帮助多方筹措,加上村集体、农民合作社收入,最终筹集了200多万元。开山凿路那天,炮声回荡山谷,村民激动万分。 “走!修路去!”接下来的几个月,每天早上,村里的青壮年便结伴上山,个个肩挑背扛,搬石修路。渴了,饮山泉水;饿了,啃方便面;累了,山边席地而坐。当年5月,游步道提前修好。由于村民主动投工投劳,花费比正常预算节省近四分之一。 发展共建汇民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麻城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县级部署、镇级主抓、村级组织、群众参与”四级联动机制。全市建立“村党支部+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与“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城乡组织架构,发动党员“一户十联”。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小事入手,以整治房前屋后小环境为切入口,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推进公共设施改造。 黄土岗镇堰头垸村,百姓自发拆除牛栏猪圈柴垛700多间,义务投工投劳1万多个。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居民捐资38万元,硬化支街小巷,占工程总投资的1/4。据住建部驻古城村第一书记徐凌功测算,通过“共同缔造”,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像道路、晾场等技术含量低、工作量较大的项目,通过百姓投工投劳节约了四成人力成本。 项目建成只是开始,治好管好才能长久长效。 麻城在城市小区设立“楼长制”“巷长制”;在农村,引导成立五老会、安全联防队、红白理事会等民间团体,采取就近就便义务管、公益性岗位专门管、自治组织监督管等形式,借助“爱心积分”“微孝善超市”等办法,将公共文体设施、文化广场、绿化带等管理维护交给群众负责,推进共管共治。 古城村有三口荒废的沙质河塘,杂草丛生。村委会组织村民拔草、铺膜、倒进80厘米深的黄泥,从举水河连续引水两周,方见清澈塘水。“太不容易了,我们必须爱护好!”村保洁员黄友花每天巡查河塘、打捞漂浮物。河塘两岸,村民约定门前“三包”,不向河塘排污,确保村庄整洁。 “共治共管必须坚持‘塑形’与‘铸魂’两手抓。”麻城市委宣传部部长罗俊称,为此,全市一方面治理“十大乱象”“十大陋习”,一方面评选“十佳村规民约”“十好市民”“十星级文明户”“诚信之星”,有效地促进了公共精神的养成。几年来,全市已创建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61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4万户,成功跻身全省文明城市,成为中国孝善文化之乡。 评价,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工作绩效的“金标准”。人民群众参与评价,其结果才最真实、最有效、最管用,才能在不断的正向激励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7月15日至16日,麻城市开展半年重点项目拉练检查,各街道、乡镇端出亮点现场PK。黄土岗镇“百川书院”项目勇夺桂冠。 百川书院位于喻家垸村,清澈的池塘后,3栋斗拱结构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树间。走进院内,“三人行必有我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儒家经典名言遍布。 几年前,村里邀请乡贤返乡推进“共同缔造”。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李海娥看到一处清代私塾闲置,遂以此为中心,陆续流转20__多亩抛荒地,栽种湿地松、油茶、金银花和蕲艾等,建设融文化体验、现代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综合体。村支书黄吉理说,书院已经投入20__万元,每年给村集体上交50万元,带动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户就有80余户。 闲置的私塾再度散发出浓浓书香;环境变美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们共评项目效果时纷纷竖起大拇指,还主动投工投劳修筑通山公路。市委宣传部因势利导,在百川书院建设青少年研学基地,将农家书屋、文明实践中心嫁接书院规划建设,把“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镇党委书记李小雄说,按照“项目服务谁,谁评价项目”的原则,由当地群众对“共同缔造”项目进行评价和反馈,老百姓的分值占很大比重。 为了推进共评结果使用,形成正向的激励闭环,麻城市着重建立“以奖代补”机制,重奖那些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项目,群众发动得越好越给激励,干得好的给得多,今年已经安排奖励资金3150万元。 在福田河镇福白菊第一村金家边村,镇里改变自上而下评比规则,由村民在田间地头评种菊能手,发放农资奖励。种植大户夏玉文与夏贤朝在上月评比中都当选能手,镇里现场奖了农药化肥。村支书杨兴江笑呵呵地说,获奖意味着责任,能手们都得免费培训指导其他村民,不好好教下次就会掉下来。 普惠,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成果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才是“共同缔造”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今年初,关厢社区供销住宅小区有一块两亩半的空地闲置,有地产老板找到社区干部,表示愿出高价买去盖楼。 但社区干部与百姓群策群议后,决定建“居民之家”,集收取快递、休闲运动、文明实践中心、居民书屋、“四点半学校”等于一体,人人获益。 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麻城市推进“共同缔造”的初衷。该市大力推进停车场、口袋公园、公厕、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对全市8个社区3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让3700余户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全市重点农业产业链,各地建立联农带农机制。20__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比城镇居民增幅高出3.6个百分点。 在黄土岗镇堰头垸村,数千亩板栗、福白菊、油茶、梨园基地与6MW光伏脱贫基地等五大特色产业,将大批村民嵌入农业产业链中。 为了帮助留守妇女更好就业,20__年10月,群众踊跃集资60多万元,加上政府投资300多万元,村里将旧房改造,建立全市首个“网红之家”,内设网红培训中心、公益直播间、地标优品展示馆、物流服务公司,30多名“乡村网红”在抖音、京东、淘宝等平台直播带货,带动百余名留守妇女从事产品加工。堰头垸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去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 宋埠镇李钊村,占地40亩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采取建设、农资、种苗、技术、销售统一,利润分成的`“五统一分”合作模式,蔬菜远销大湾区,年产值超过100万元,为村民直接增收数十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贡献30万元以上。“大棚就在家门口,菜不愁销。”村民熊家和原是泥瓦匠,去年将自家土地流转,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不再外出打工。 古桥村从前“脏乱差”,大龄青年找对象都难。推进“共同缔造”以来,村级主干道提档升级,全村接上自来水,家家进行“厕所革命”,村庄“颜值”飙升,乡村旅游兴旺,邻里和谐友善。宜居宜业的乡村人人向往,52名大龄青年成功“脱单”。 启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源自群众更强大。麻城市的“共同缔造”实践,体现了执政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内在价值追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应秉持的价值观。 麻城,一座红色之城。 作为黄麻起义的发源地,这里曾经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上十万百姓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 “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百万干群中逐渐形成共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革命年代需要人民打江山,新时代更需要人民共建江山。 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空心化、城市管理滞后等问题凸显,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与难度日增。传统单向度、管控式、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治理模式下,政府行动与群众需求常常不合拍,也导致管理成本上升。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回归初心,守住人民底色,站稳群众立场,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最终实现人人享有。 20__年10月,麻城市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将“共同缔造”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未来五年,要强化党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深化拓展“共同缔造”,推动跨越式发展。 乘马岗是中国第一将军乡,这里走出了王树声、徐海东等26位将军。如今,传承红色基因,山乡村寨响遍“是党员,跟我上!”。 走进乘马岗的大街小巷,共产党员户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红色的门牌标识上,有党员的姓名、照片,还有联户的十人名单。去年,乘马岗镇入选中组部与财政部的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革命后代与党员带头无偿拆掉几百间鸡棚、牛栏、猪圈、柴垛,率先加入义务施工大军。 党员做表率,群众紧跟上!镇长冯立回忆,不到100天,镇里就建起一个兼具红色教育与经济发展功能的广场、街区。 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表示,麻城将守牢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将“五共”理念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领域,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等领域不断拓展。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2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蒙徽强调,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实践活动是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进一步提升湖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应时之举、创新之策、有效之为,基层治理要用好这把金钥匙。 共同缔造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治理全过程,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要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民生为切入点,以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理解和发动人民群众共谋共建为动力。在事务决策中,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要勤下基层多调研,察民情、解实情,不武断的以“我认为”代替群众认为,真正把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带到政府机关的决策部署中来;在基层建设中,多方论证研究,多地走访考察,弄清楚“为谁建”、“谁来建”、“建好给谁用”等问题,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真正把基层建设、民生工程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在干部评价时,坚持从群众中了解干部作风,通过群众的满意度来测评干部的工作成效,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用自我感觉替代群众评价,真正让群众满意成为衡量基层工作的唯一标准。 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共同缔造实践活动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路径,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治理”的城乡治理体系。“纵向到底”是指要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作用以及群团组织建设落实到乡镇、社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资源和平台下沉到农村基层;“横向到边”指的是每一位居民都纳入一个社会组织,让每一个社区组织有序参与乡镇社区治理;“协商共治”就是发挥协商民主,基层事务就是要你一言我一言,众人事众人商量,也是要你一手我一脚,众人事情众人干。这正是我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一工作法宝的继承与发扬,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整体智慧与强大合力。 共同缔造是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共同缔造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创新之举。因此,基层治理要聚焦群众所需、倾听群众呼声,聚焦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心忧,积极搭建共商共谋共议的公共平台,让群众说事议事,提出解决方案,激发群众的内生力量,努力将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美好画卷。联合多方主体共同行动,从人居环境改善、房前屋后保洁、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修缮等身边小事、民生实事做起,聚焦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让社区从“为民做主”向“请民做主”转变,让居民从“站着看”到“抢着干”转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以人民为本、从基层出发,深入推进“共同缔造”活动,不断提升湖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征程上稳步前行。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3湖北日报讯(作者阮班明、宋俊娴、童光辉)密林深处的一个黄土包旁,一栋占地200多平方米、4间2层的房屋拔地而起,正在加紧施工。8月1日,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艳告诉记者,这是投资120万元建设的垃圾分类超市,预计8月底建成启用。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可回收还能再利用。”闵洪艳说,要把垃圾像商品一样展示在柜台上,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更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堰河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千余名村民从中受益。 绿色根植于心 务实重行拔头筹 “别人不敢干的我先干,别人能干的我抢先干。”在堰河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彰显的是堰河人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穷得叮当响,吃粮靠供应、用钱靠砍山、住房干打垒,可谓“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 1992年,29岁的闵洪艳成为堰河村的“领头雁”,当时他就提出“人在,山在,绿色在”的理念,作出“管好山、护好水、修好路、育好人、建好村”的承诺。 “地当床,天当被,累了就在山上睡。”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全村干群战天斗地,苦干实干,让一片片荒山披上绿装,先后发展茶园1200亩、经济林4000多亩,不仅摆脱贫困,还实现了小康。 进入新时代,堰河人紧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理念,提出“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强村富民思路,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山水变风景、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特色产品变旅游商品”的目标,让村民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如今,堰河村的固定资产和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5万元。昔日“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辆小轿车、一家有一个致富项目、人均存款达到10万元”的梦想变成现实。 在全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堰河人提出到2035年实现“四不五有”新目标:吃饭不出钱、就医不出钱、读书不出钱、养老不出钱,村里有金融、家里有资本、户里有研(究生)博(士)生、发展有产业、出行有房车。 “我们就是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让乡亲们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感更强。”闵洪艳说。 赋能山水资本 融合发展添动力 绿色是堰河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发展的主基调。 “堰河因茶而兴,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赋能。”闵洪艳说,村里跟省、市农科院合作搞产学研项目,1200亩茶园一半以上推行有机化生产,推行“从种植到茶杯全程净化”消费模式,让卖出的每一片茶叶都可追溯原产地信息,两三年后所有茶园实现有机化生产,产值可突破4000万元。 依托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20__年第一家农家乐开张到如今120余家遍地开花,游客络绎不绝,每年举办的年俗文化节更是成为谷城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20__年,堰河乡村旅游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多万元,点燃了全村干群冲刺国家5A级景区的热情。 “一口锅能抵一面坡,一张床能抵十亩粮。”闵洪艳打趣地说,是乡村旅游让村民的家当增值了。 目前,投资1亿多元的民俗园三期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新建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展销中心、文化娱乐场馆、大戏楼、冷藏库等,全面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投资160万元在堰河水域兴建2个鱼鳞坝、1处亲水平台,增加游乐设施;投资500万元建设天艺茶庄廊桥、农旅茶文化观光园等,实现采茶、炒茶、品茶、购茶自由;投资600万元挖掘传承红色文化、民间文化,让游客不虚此行、身心怡然。 以黄土墙、花窗、古门、青砖灰瓦、小回廊为特点的鄂西北民居,比比皆是;以小果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花园为特色的庭院,处处皆景;以勤俭持家、勤洗手、勤剪指甲为内容的文明礼仪,人人皆知…… “这些都是村里统一规划设计和整修的,我们家房前屋后焕然一新。”一组村民艾元平说,30多公里的刷黑路已经通到每一户门口。 在堰河,农民成了网民,农田成了电商卖场,手机成了农具,直播成了农活,新发展业态迸发出新活力。 村户人一体化 同心共享福无边 为充分体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堰河村通过创新共管、共评机制,最终实现一切成果共享目标。村里成立堰河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把每家每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所有菜品、旅游商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为游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赢得好口碑。“堰河香”已成为灵秀湖北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组建生态保护夜巡志愿服务队,不光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村民自发加入,人数由最初的6人扩充到现在的100余人。他们不仅巡山保水,规劝制止不文明行为,而且担负着村里的治安巡逻任务。“夜里听到狗子狂叫,都会有人起床,跑出来看一看,这已经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堰河村干部任雪平说。 村无闲户、户无闲人、人无闲事。全村人都以股东的身份加入了合作社组织,即便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人群,村里也无偿配股,让所有人年年有分红。每股的收益率在55%以上,解决了贫富不均问题。 二组村民冯毕建曾在十堰一带挑货卖,养家糊口。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共同发展的氛围很浓,决定扎下根创事业。 如今,他经营的有商店、农家乐、民宿,还有一个冻库,年收入几百万元。“没有村集体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冯毕建感激地说,村户人一体化发展模式让人人尝到“有福大家享”的甜头。 通组到户柏油路无缝对接、看病不出村无缝对接、家门口就业无缝对接…… “只要群众有需求,村里都会责无旁贷去满足。”闵洪艳说,所有党员干部包括合作社员工“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要求”,村民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 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堰河干群同心同德,铆足劲干,“1+7”大堰河旅游发展格局已然形成,辐射带动五山“茶旅小镇”不断向前发展。 为解决堰河沿线近2万人用水难题,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新建一座水库,8月份施工单位进场,“共同缔造”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 今年,落户五山镇、投资近5亿元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加速推进,落户南河流域、投资1亿多元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启动建设。 “像堰河这样生态好、产业强、日子富的村庄还有很多,比如石花镇凉水井村、平川村,紫金镇花园村、官坊村,还有城关镇老君山村等,都在结合各自优势和特点,发力前行。”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深信,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农村善于做好“共同缔造”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愿景。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4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保护环境活动,虽然这几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几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活动给在校园的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也知道了保护环境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环境问题在我县的严重性。 通过调查也了解了许多,我县目前许多耕地被占用,改造成工业园区,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加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在占用耕地导致了大量农民的失业。等严重问题。同时也意思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当今的政府应该要深刻意识到这点,同时也要注意工厂的污水及废弃物品的处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工业园区周围环境存在严重问题缺少严格的监管,农民的失业导致了农民生活水平的降低,无事可做,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占用耕地那点微薄的补助已经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调查中也体会到了除保护环境外的贫富差距的不段拉大。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来。也明白做任何事的不容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意到所处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森林资源、牧草资源和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都作了相应的保护规定,明确规定禁止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相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中国已不再“地大物博”,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人们的不合理利用,乱挖乱采,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对社会环境作了规定,加大城市绿化面积,防治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和噪声、震动、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实施却很表面,许多生活细节都是也环境保护想违背的。法律明文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人们对于乱砍滥伐的行为也是极为痛恨,但是,在餐厅一次性筷子却仍然受到人们的偏爱,面对消毒柜里有些发黑的筷子,人们还是更愿意拿起桌上的一次性筷子;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工厂上空还是有大量的乌黑的气体排出,肆无忌惮地往上飘,也有说不清什么颜色的恶臭废水往河流排出;游客在享受风景游览区的新鲜空气,赞叹它的美好的同时,却毫无顾忌地留下了矿泉水瓶和食物包装袋等;在呼吁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却掀起了私家车热潮,对每天挤公交上下班的生活见而生畏;大家提倡保护野生动物,而酒店餐桌上却视野生动物为档次,就怕少了会丢了面子。 环境保护是个很实际的问题,需要的是实际的行动。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这样一句中国古语,概括和形容中国不畏艰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穿越风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这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激励、未来的昭示。古老的民族,年轻的国家,亿万万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民,历经风雨创造了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今天,也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享有的丰富,更在于经历的丰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风斗雨,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书写了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国人赞赏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正是因为它们面对风霜雨雪而无惧、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千百年来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风雨、不屈不挠、砥砺前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现更高远的目标,迎接更美好的生活,需要亿万中国人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敢作敢为,善作善为,面对艰巨任务冲锋在前,面对艰难险阻奋战在先,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 因自我的渺小而显巨人的伟大,虽身处前人栽种的大树下,我们却不能懒怠享乐,应时刻记得脚下的土地埋葬着多少英魂!我们要在世界不断的发展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为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扫清一切障碍。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6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岛上,大海为岛上的渔民增加了很多经济收入,也为岛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它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来参观和探索这个岛屿。尤其是“南澳一号”的发现和考古,更是引起了国内外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作为岛民,我们无比自豪。 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污染毫无顾忌,随意向海洋中倾倒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使得一些海洋生物濒临灭绝,大量开采海底下的资源,导致海洋中许多珍贵鱼类物种大量死亡,甚至有的已经灭绝。 我记得当我只有四五岁的时候,我经常在炎热的夏天和我父亲一起去海里游泳。但是前年,不知道自己没有公德感的人,居然在沙滩上倒了一些日常垃圾。海浪冲走后,垃圾自然流入大海。我看见恶心的垃圾漂浮在海面上。我和爸爸不想游泳,就摇摇头,叹口气回家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捕捞了大量的鱼,鱼越来越少,鱼的供应不足,价格越来越贵,人们抱怨鱼很难吃。直到国家颁布禁海令,每年定期禁海,定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到海里放养鱼苗,鱼的数量才逐渐增加。一些濒危物种得到了很好的繁殖,人们松了一口气。 水是生命之源。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每个人都应该携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海洋环境变得更加壮丽,让海洋更好的造福我们的后代!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7维护地球村,为实现节能环保付出实际行动当今的世界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使地球村未来堪忧,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破坏臭氧层。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全球变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一些物种逐渐消失。现今,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四)酸雨蔓延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做到节能环保。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从家庭、从学校扩大环保意识的范围。至今,各种环保节能的政策及措施都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明生活发展趋势,然而我们对其真正深入了解认识了吗?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呢?节能环保需要我们真正的从实际生活中去改善,去实践,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开始做起: 一、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杜绝家家电污染。 二、全家动员,全面加强环保节能的思想认识。 三、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 四、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五、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 六、每个家庭都应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七、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八、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每一个人,每个家庭,对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柱。因此,我们更应该提高家庭的综合素质,切实了解节能环保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将每个家庭成员组织起来,牢牢抱成一团,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去认识,去改进,将节能环保的主题落到实处。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家庭节能环保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很容易进行,做好家庭的节能环保工作,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为家庭节约了一定开支,一举两得。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8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既是时代所需,更是发展之要、民心所向。开展好共同缔造活动必须要以“五共”理念为根本遵循,践行“五共”理念,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在基层实践中要围绕“谋”字做文章,聚焦“五共”的每一个环节抓实工作策划、组织、实践。 一、借需谋事。群众有需求,所谋之事才有结合点,有结合点才有共进动力。弥市镇广泛开展了“五访”“五查五看”“乡村振兴大家谈”等多种形式的走访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问需于民、借需谋事,找准群众需求与政策支持的结合点,将群众的需求清单不断转化为工作的任务清单,激发出干部群众一起干的强大源动力。 二、依事谋心。所办之事是民之所盼,能办好了自然凝聚了民心,民心齐才能行动一致。弥市镇始终坚持为民办事聚民心,积极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策划项目、谋划工作、擘画蓝图,依托群众期盼之事的落实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参与,切实推动“你和我”向“我们”的转变。 三、以心谋建。民心齐泰山移,有了人民群众对共同缔造目标的向往和认同,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捐资出力即是顺势之事。弥市镇大桥村就以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为契机,与回乡访亲的乡贤共话家乡发展,从改善村组的生产生活环境入手,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该村的外出能人就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捐款近200万元,在家的村民则投工投劳齐心协力挖沟渠、清堰塘、清垃圾、拆乱象,有效解决了“没钱做事、没人做事、无心做事”的难题。 四、共建谋管。群众自己参与了、投入了、用心了、用情了才会珍惜共同的劳动成果,共管也就水到渠成。弥市镇坚持以共同建设的参与感唤醒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村级“四议两公开”程序、“金豆工程”等方式平台,问计、问需、问效于民,全面提升群众参与度、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推动群众从“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向“主动动起来、干起来、管起来”转变,以精准谋带精准干、用精准干促共同管,携手缔造美好环境、共享幸福家园。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9许教授给我们讲解了幸福从“心”开始,讲到传统心理学对人的看法、积极心理学对人的看法。人要面对许多无法改变的现象,但并不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课上老师还让我们做了一个练习“感恩短信”,给自己想感谢的`人发短信,让我们体会到发出感恩短信收到的回复带来的幸福感。然而什么是幸福?幸福这个词或许让我们很疑惑。幸福是从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一种主观体验,抱有积极情绪、乐观幽默的心情,积极地情绪让我们更加聪明,有更高的创造力、认知能力。 如果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抱有真诚、尊重、宽容的态度。对自己要有自知、接纳的心里态度。对待别人要理解,包容,真诚宽容和体谅。特别是“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讲清如果你想别人按照你的方式去对待你,必须先用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当出现情绪时,我们要学会察觉,学会悦纳,学会管理。而且我们也要学会感恩,都说感恩的人更健康,更幸福,更乐观,朋友更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感恩别人。 听完了这节课让我们意识到创造快乐,我们要利用到我们本身的优势,寻找我的优势,发挥我们的优势。特别是要和自己和谐相处,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0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明确要求。“共同缔造”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拓展深化,“幸福生活”是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美好环境”是缔造幸福的生活的路径和内容。如何围绕美好环境让幸福生活底色更足?我们要深刻领会共同缔造的理论依据和丰富内涵,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核心在党建引领。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首先要实施强垒工程,把基层党组织这张网织密织牢,以党的建设为经线,以自治组织为纬线,以党员干部为针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释放党建“磁场效应”。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不折不扣狠抓落实,广泛下沉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民生服务链延伸幸福生活链。 关键在发动群众。 “共同缔造”群众是主体。我们要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入村组、进农门、听民声,广纳民意、汇聚民智,引导群众出谋划策,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营造浓厚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氛围。在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庭院美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上要激发村民骨干、乡贤代表、致富能人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切口在办好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群众身边点滴小事,是房前屋后、街头巷尾、衣食住行......。群众小事,就是干部大事!我们要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治脏污、往里走”的要求,全面开展清洁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整洁干净,环境舒心。要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要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内涵,用文化润心,让革命红色、灵润古色、生态绿色交相辉映,增进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 支撑在产业发展。 产业兴则社区兴,产业强则社区强。“共同缔造”的核心支撑是产业兴旺。从县级层面讲,是做强特色产业,要重点打造北部山区“果盘子”、中部平原“米袋子”、沿江地区“菜篮子”三大板块,推出优质稻、蓝莓、小龙虾、蔬菜四个优品。从社区层面讲,是壮大集体经济,力争村级集体经济过10万元的村达到80%以上。从个体层面讲,就是增加居民收入。 保障在健全机制。 锚定“五共”路径,抓好建章立制,规范引导“共同缔造”工作。要在实践中优化,重点是抓好36个样板社区的打造,为其他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总结中固化,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大胆探索、盘点总结,把好的案例、好的做法固化下来,形成机制化制度化成果。在创新中深化,借鉴先进地区,一定要学精髓、学理念、学思维,结合村情民情,创造性抓落实。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是时代之需,群众之盼,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我们必须整合各方资源,狠抓工作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去、走出去、钻进去,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分类推进,资源下倾,科学考核。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一以贯之的韧劲和一抓到底的拼劲,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在黄梅广袤的乡村大地塑树“美”的风貌、涵养“丽”的内质、浸润“乡”的气息、做强“村”的能级, 凸显放大共同缔造的示范作用和实际成效,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让民生福祉更丰厚,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烈,让百万黄梅人民更好地享受高质量发展成果!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1密林深处的一个黄土包旁,一栋占地200多平方米、4间2层的房屋拔地而起,正在加紧施工。8月1日,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艳告诉记者,这是投资120万元建设的垃圾分类超市,预计8月底建成启用。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可回收还能再利用。”闵洪艳说,要把垃圾像商品一样展示在柜台上,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更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堰河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千余名村民从中受益。 绿色根植于心 务实重行拔头筹 “别人不敢干的我先干,别人能干的我抢先干。”在堰河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彰显的是堰河人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穷得叮当响,吃粮靠供应、用钱靠砍山、住房干打垒,可谓“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 1992年,29岁的闵洪艳成为堰河村的“领头雁”,当时他就提出“人在,山在,绿色在”的理念,作出“管好山、护好水、修好路、育好人、建好村”的承诺。 “地当床,天当被,累了就在山上睡。”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全村干群战天斗地,苦干实干,让一片片荒山披上绿装,先后发展茶园1200亩、经济林4000多亩,不仅摆脱贫困,还实现了小康。 进入新时代,堰河人紧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理念,提出“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强村富民思路,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山水变风景、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特色产品变旅游商品”的目标,让村民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如今,堰河村的固定资产和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5万元。昔日“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辆小轿车、一家有一个致富项目、人均存款达到10万元”的梦想变成现实。 在全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堰河人提出到2035年实现“四不五有”新目标:吃饭不出钱、就医不出钱、读书不出钱、养老不出钱,村里有金融、家里有资本、户里有研(究生)博(士)生、发展有产业、出行有房车。 “我们就是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让乡亲们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感更强。”闵洪艳说。 赋能山水资本 融合发展添动力 绿色是堰河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发展的主基调。 “堰河因茶而兴,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赋能。”闵洪艳说,村里跟省、市农科院合作搞产学研项目,1200亩茶园一半以上推行有机化生产,推行“从种植到茶杯全程净化”消费模式,让卖出的每一片茶叶都可追溯原产地信息,两三年后所有茶园实现有机化生产,产值可突破4000万元。 依托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20__年第一家农家乐开张到如今120余家遍地开花,游客络绎不绝,每年举办的年俗文化节更是成为谷城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20__年,堰河乡村旅游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多万元,点燃了全村干群冲刺国家5A级景区的热情。 “一口锅能抵一面坡,一张床能抵十亩粮。”闵洪艳打趣地说,是乡村旅游让村民的家当增值了。 目前,投资1亿多元的民俗园三期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新建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展销中心、文化娱乐场馆、大戏楼、冷藏库等,全面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投资160万元在堰河水域兴建2个鱼鳞坝、1处亲水平台,增加游乐设施;投资500万元建设天艺茶庄廊桥、农旅茶文化观光园等,实现采茶、炒茶、品茶、购茶自由;投资600万元挖掘传承红色文化、民间文化,让游客不虚此行、身心怡然。 以黄土墙、花窗、古门、青砖灰瓦、小回廊为特点的鄂西北民居,比比皆是;以小果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花园为特色的庭院,处处皆景;以勤俭持家、勤洗手、勤剪指甲为内容的文明礼仪,人人皆知…… “这些都是村里统一规划设计和整修的,我们家房前屋后焕然一新。”一组村民艾元平说,30多公里的刷黑路已经通到每一户门口。 在堰河,农民成了网民,农田成了电商卖场,手机成了农具,直播成了农活,新发展业态迸发出新活力。 村户人一体化 同心共享福无边 为充分体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堰河村通过创新共管、共评机制,最终实现一切成果共享目标。村里成立堰河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把每家每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所有菜品、旅游商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为游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赢得好口碑。“堰河香”已成为灵秀湖北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组建生态保护夜巡志愿服务队,不光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村民自发加入,人数由最初的6人扩充到现在的100余人。他们不仅巡山保水,规劝制止不文明行为,而且担负着村里的治安巡逻任务。“夜里听到狗子狂叫,都会有人起床,跑出来看一看,这已经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堰河村干部任雪平说。 村无闲户、户无闲人、人无闲事。全村人都以股东的身份加入了合作社组织,即便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人群,村里也无偿配股,让所有人年年有分红。每股的收益率在55%以上,解决了贫富不均问题。 二组村民冯毕建曾在十堰一带挑货卖,养家糊口。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共同发展的氛围很浓,决定扎下根创事业。 如今,他经营的有商店、农家乐、民宿,还有一个冻库,年收入几百万元。“没有村集体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冯毕建感激地说,村户人一体化发展模式让人人尝到“有福大家享”的甜头。 通组到户柏油路无缝对接、看病不出村无缝对接、家门口就业无缝对接…… “只要群众有需求,村里都会责无旁贷去满足。”闵洪艳说,所有党员干部包括合作社员工“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要求”,村民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 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堰河干群同心同德,铆足劲干,“1+7”大堰河旅游发展格局已然形成,辐射带动五山“茶旅小镇”不断向前发展。 为解决堰河沿线近2万人用水难题,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新建一座水库,8月份施工单位进场,“共同缔造”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 今年,落户五山镇、投资近5亿元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加速推进,落户南河流域、投资1亿多元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启动建设。 “像堰河这样生态好、产业强、日子富的村庄还有很多,比如石花镇凉水井村、平川村,紫金镇花园村、官坊村,还有城关镇老君山村等,都在结合各自优势和特点,发力前行。”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深信,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农村善于做好“共同缔造”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愿景。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2最近,“柏林寺之声”微信群群主、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柏林寺村村民郭莉发现群里越来越热闹了,大家发言越来越积极,讨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小到房前屋后垃圾处理、田间地头鸡毛蒜皮,大到村庄发展规划、共同缔造创新理念。 今年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创新工作方式,在定点扶贫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新理念,并在4个定点扶贫县各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旨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当担任示范村建设帮扶任务的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驻村团队数十人浩浩荡荡地开进红安县柏林寺村时,才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村民们对这些远道而来的“秀才”们并不信任,不是绕道而走,就是袖手旁观。许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共同缔造”,对此也不感兴趣。 走家串户,嘘寒问暖,察民情,解民意。驻村帮扶技术团队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始想方设法和村民“套近乎”。 为了能和村民有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驻村帮扶技术团队倡导开通了名为“柏林寺之声”的微信群和“柏林寺之声”公众号,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村民。目前,已经有256人入群,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表个人对共同缔造工作的理解认识、意见和建议,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驻村帮扶技术团队“遇冷”并非个案,在湖北省麻城市石桥垸村和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黑城村、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土关村,分别担负共同缔造示范村建设帮扶任务的中建设计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北京建筑大学等驻村帮扶技术团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许多村民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这部分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接受新观念往往比较慢,甚至是排斥。要让他们接受共同缔造的新思想并不容易。”中建设计集团驻村规划师刘辉深有体会。 怀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驻村帮扶技术团队成为共同缔造理念的“宣传队”和“播种机”。 在石桥垸村,中建设计集团帮扶技术团队通过组织村民观看共同缔造纪录片、现场讲解、印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等多样化宣传方式,先后召开50多次村民集体会议,深入浅出地介绍共同缔造的内涵。 在黑城村,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驻村帮扶技术团队以百姓关注的难点为切入点,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先后召开了5次村民培训会和70余次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及村民代表大会。 在土关村,北京建筑大学驻村帮扶技术团队组织了村庄手工艺赛宝大会、村庄歌舞联谊会,放映自制村庄纪录短片,加强村民与工作组的互动。同时,还组织50多名村民到北京学习手工刺绣等技艺,开阔了村民的眼界。 在柏林寺村,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驻村帮扶技术团队通过组织“百家宴”、小学生“我心中美丽的柏林寺村”演讲比赛、“大手拉小手”环境卫生打分、留守儿童“四点半”课堂等活动,将共同缔造思想“软性植入”到村民活动中。 春风化雨,苦口婆心。4个示范村的村民对共同缔造理念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黑城村村长徐金盛说,“共同缔造就是让我们大家一起干,我的村庄我做主。” 记者了解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秉持“以村民为主体、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激发村民主体意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让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巡视员卢英方介绍说,用共同缔造方法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核心是“共谋”,难点在思想转变。不仅要解决村民“等靠要”等惰性思想,还要解决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帮扶技术团队唱主角等习惯性问题。 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4次召开共同缔造工作推进会,“反复讲、讲反复”,逐步树立共同缔造理念,不断统一专家、各级政府领导、帮扶技术团队和村民的思想,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举措,先后邀请中山大学教授李郇、厦门海沧院前社蔬菜合作社理事长陈俊雄、湖北苍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汉平等专家能人授课,明确共同缔造的方法。还通过例会交流、月度推进和现场研讨,及时共享经验,研讨问题,修正示范工作思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驻村帮扶技术团队还组织村民走出村庄,参观学习全国优秀的村庄建设案例,让他们看清方向、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激发热情。 观念一变干劲添,撸起袖子加油干。随着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地方政府从大包大揽转变为村庄建设的激励者、帮扶者、引领者;规划师从“主角”变为“参谋”,成为村庄建设中的沟通者、引导者。最为重要的是,村民们转变了“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被有效激活,从“要我干”“我不干”变为“我要干”“抢着干”,形成了“村民、政府、规划师共同缔造”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3祖国能从一穷二白物资匮乏的经济困境中走来,能从饱受威胁,濒临崩溃的政治军事困境中走来,依靠的是人民顽强拼搏的意志,埋头苦干的行动力。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学习的本业,勤学苦练,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需要立鸿鹄志,立志为祖国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积极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积极将自己打造成适应新社会发展的人。我们应当有自信,有力量,扛起中国未来的旗帜。在即将跨入21世纪20年代全面小康的今天,我们青少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回望过去,有战士为祖国统一前仆后继,无数英雄长眠战土;有优秀领袖几经波折,在改革强国的泥泞中踽踽前行,不畏挑战,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奔赴梦想,为中国复兴奋斗,是我们青少年的中国梦。 因自我的渺小而显巨人的伟大,虽身处前人栽种的大树下,我们却不能懒怠享乐,应时刻记得脚下的土地埋葬着多少英魂!我们要在世界不断的发展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4当前,湖北省正在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力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所谓“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即是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构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的城乡社区。此项活动的核心主旨就是要整治和改善省内城乡社区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来已久,每年都会牵扯大量人力物力,但整治成效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少数村社,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甚至演化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站着看”的吊诡景象。不少党员干部直言:“几十年前,基层村社的每家每户,都以将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得一尘不染为荣,根本不需要政府去说去管。” 乡村振兴战略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内涵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基层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村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指数的现实举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跃升和群众获得感的持续强化,基层村社的房子越修越气派、装修越买越精致,为什么群众对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情况却置若罔闻?归根结底就是,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过程之中,没有深化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民参与的氛围也不够浓厚。另外就是,相关工作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和接地气,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也相对严重。 立足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进坐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更应当从“心”缔造。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激励,确保群众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得以落实,完善信息公开渠道,切实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支持基层村社多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等相关教育活动,将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结合基层实际,多让群众“唱主角”“当先锋”,既提升村社“颜值”,又让群众得到实惠。激发群众“我参与、我受益”的内生动力,彻底扭转长期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打造一批“洁净美”的“样板小桃源”。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5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具有阳光心态的人做事负责、乐观开朗、自信坚强,懂得感恩、关爱他人、善于交往。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善于看到事物积极有利、乐观向上的一面,即使在逆境中,他们也可以依靠乐观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相反,消极的'态度的人,他们会看到事情的负面太多,往往产生悲观、失望、抑郁的情绪,从长远来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控制自己潜在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塑造一个阳光的态度,为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切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可以尽我们的心,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会调整,改变和控制自己的心态,避免心理上的错误。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不是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鼓励自己,下次我会做得更好;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最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快乐的源泉,拥有好心态的人永远海阔天空。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顺境和逆境。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避免逆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生活中所有的困难和障碍,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6无边无际的大海给人希望、美丽和温暖的母爱。 大海如诗,跳跃潇洒;像一幅画,寓意丰富;它也像一首交响曲,浩瀚而澎湃.它有时很平静,像一面镜子;有时狂暴,汹涌的潮水,会掀翻帆船。在我心目中,大海是蓝色的世界,是生命的摇篮。有那么多自由的小生命。大海是如此神秘迷人! 如今,大海变了。海水不再清澈,变得浑浊肮脏。海水冲上沙滩,留下的不再是热闹的鱼虾,而是一堆堆的垃圾,夹杂着许多死鱼虾,散发着恶臭。这是为什么?这都是我们人类的功劳。有些人一边欣赏着海边的美景,一边往海里扔恶臭的垃圾。还有住在海边的人把厕所排水管引到海底。更糟糕的是,工厂排出的废水大块大块地流入大海,使得海水呈现出一种奇怪的颜色。结果就诞生了很多缺脑低智商的宝宝。我们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声音温柔、脸通红的一代——永远看不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盆清水比作大海,然后往“大海”里滴了一滴墨水。突然,墨水慢慢分散、变浅、消失,“海水”几乎和原来一样干净;如果墨水一直往下滴,“海水的颜色会越来越暗,最后变成一盆黑水。地球上有60亿人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染。就像墨水一样,被注入了原本清澈的海水,变成了一滩污水。 为了我们人类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后代看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海洋,热爱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7皓月当空照,农家小院欢。9月7日晚上,在英山县方家咀乡白羊山村一处农家小院里,洋溢着一阵阵欢声笑语,今晚他们将在这里共同描绘家乡美好的发展蓝图,畅想未来幸福的生活,这是方家咀乡白羊山村示范创建工作专班与该村共同组织召开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垸组座谈会的场景。 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德峰,民政局党组成员、局长林梅香,方咀乡常委书记胡勇等领导以及村民代表共50余人参加垸组座谈会。垸组会上,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面对面,大家谈、大家议,对于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县民政局局长林梅香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交流了赴麻城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心得体会,林梅香就白羊山村“共同缔造”的开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做好规划先行,精准部署,统筹推进,强化共同缔造理念;二是党建引领,发挥村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口,尽快让群众得实惠、见实效;三是发动群众,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陈德峰强调:白羊山村要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探索挖掘村内特色产业发展和助力民生实事推进等工作,持续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两委”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组织党员代表、乡贤能人、茶农代表等多次会商研讨,共同谋划村集体产业发展方向,要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认真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塑造共同精神,共建白羊山村美好家园。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8以前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时被两个家境不一样的小伙子爱上。在取舍时,女方家庭出了一道难题:用一天的时间,谁先把空荡荡的三间房子装满,就把女儿嫁给谁。结果,一个富家子弟雇了许多人,买了许多粮与物往里搬,但仍有空隙;另一位青年小伙虽资源不多,却成竹在胸,到傍晚时分提了一盏油灯进屋去,就让灯光把整个房子“填”满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幸福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在于看到了幸福生活并不等同于物质堆积如山、财富充塞于室;幸福全靠“实”的还不行,还需要点“虚”的东西。这里边,包含了对生活的反思。 人生在世,总想让生活过得更舒心些、更体面些、更幸福些。这是人之常情。要达此目标,只靠勤劳之手不够,还需靠勤劳之脑。 勤劳之脑,贵在反思。哲人有言,“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反思,是使生活过得好的重要关口。有反思,就会更加理解今日幸福生活如何来之不易;有反思,就会看清追求更好日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有反思,就会积极探求从梦想到现实的可行路径;有反思,就会明晰追求幸福的边界和底线……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缺少反思的人难以智慧起来、振作起来,难以在问题与希望并存的生活大道上迅跑。 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己的省思、对责任的感知、对规则的敬畏。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要重要”。这不是在否定“面包”的重要性,而是在反思中揭示被物质主义外衣掩盖了的生活本质。比如,金钱是生活的必需,幸福的要素,但如果把它当作一种“偶像的价值”,干那种肉中注水、奶中添害之类的缺德违法事情,就不仅是道德血液的贫乏,也是生活价值的迷失。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实质上是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能力。一个人,不可能自我封闭,更不可能是“外星人”。在家,就有家庭生活;在单位,就有集体生活;到社会,又有社会生活。而这种种生活,就需要有不同的态度与方法去对之、行之。这种对之、行之的态度与方法,关键在思想。认识错位,常常导致人际关系失调,难免疙疙瘩瘩、磕磕碰碰,甚至碰出“火花”,心生怨气,以至牢骚满腹。这样的日子,的确难以过好。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能力。人无完人,更不可能朝夕之间尽善尽美。反思,就是瞄准“臻于至善”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总结经验教训,感悟生活道理,把握做事规律,从而言之得当,行之得体;分析主观客观,通过观察辨明现实症结,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思之有法,为之有力,不断增强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说到底,就是辩证思维、和谐生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以理性乐观的态度,干好自己的事,种好自己的田,用自己辛勤的努力,抗御现实的风浪,开拓幸福的航程,即便是“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的平常日子,生活也过得很有乐趣,心情也很愉快。 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心得体会 篇19近日,荆州市沙市区又有4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截至目前,荆州市已建成“口袋公园”85个,“拆墙透绿”47处,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44.79公顷,惠及城区近100万市民。 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活动中,从百姓关注的身边事做起,让天更蓝、路更通、景更美,生活更便捷,这是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根本所在。既着眼当前,又谋划未来,让共同缔造成为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经常性活动,这更是老百姓的期盼。 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大事。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好了,大家都不仅限于吃好喝好,更注重提高生活品质。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空气质量、舒适度、15分钟生活圈,各项配套设施、物质供应保障、良好发展环境、文化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等等,老百姓都很关心。荆州市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印发《荆州市中心城区拆墙透绿及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沙市区胜利街道工农村社区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和红星路“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项目契机,精准实施6大类25个项目指标58条具体要求,逐一落实工作内容,经过艰苦努力,社区成功创建成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美丽街区”示范点。坚持以人为本、挖掘基址文化、精选主题植物、打造园林小品,突出景色“可观”、文化“可见”、步行“可达”、绿地“可入”、市民“可憩”,共同缔造活动让百姓得到实惠,“口袋公园”串起城市风景,方便居民生活,公用、实用、教育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让百姓参与共同缔造活动,体验人民城市人民建。在共同缔造活动中,必须征求百姓意见,集思广益,仁者见仁。老百姓长年累月生活在社区、村庄,懂得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乡愁、山水、风物、过往,他们一清二楚。得到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共同缔造便有了根基和活力。麻城市石桥垸村徐家寨在启动首个“共同缔造”项目时,第一次塆组会竟开成“吐槽大会”,108户中80%的村民投了反对票。村里组织村民参观走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后得到大家认可,拆除了30多户的违章建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荆州市先后组织召开33次市民见面会,3000多名热心居民“出谋划策”,征集口袋公园园名3012个,对联2068幅。“口袋公园”在荆州市20__年度“群众最满意民生实事项目”评选中名列榜首。去年荆州市有8个入选湖北省20__年最美口袋公园,位列全省第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百姓的事儿就是大事,百姓的事儿百姓说了算。有了老百姓的鼓励和支持,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着眼当下,谋划长远,共同缔造需长久坚持。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是一项科学、系统和长远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进行。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县(市、区)确定5—10个城乡社区作为试点,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法和机制。共同缔造从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提高,共谋发展,全力打造美好环境幸福生活的湖北模式,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凝聚强大动力。 看得见家乡的山水,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共同缔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创造美好环境幸福生活的征程中,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目的,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就一定大有希望!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