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致敬消防英烈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
范文 | 致敬消防英烈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致敬消防英烈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1小时候,我连消防是什么都不知道。在脑海里,我只记着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小孩子不能随便玩火。”可那时,不懂事的我没记着那话儿,跟着小伙伴们玩起了火。 记得有一次,大伙围坐在草地上将砖块堆在一起,并拿来了自家的番薯准备烤番薯。我也不例外,凑着热闹,偷偷将自家仅有的两只番薯捧了出来,想体验一下烤番薯的乐趣。可意外却随之发生了。由于起初大伙没在草坪上放耐火的硬纸板,导致番薯刚烤了不久,火苗就迅速向四周蹿开。幸好大伙发现及时,躲过了一劫。后来,这件大事传到了妈妈那里,妈妈严肃地批评了我,还是那句话“小孩子千万不要再玩火了。”那次事故让我见识了火魔的厉害。从那之后,我也知道了玩火的危险。 后来,我又在大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因用火失当、随意纵火所造成的家毁人亡事件,这让我对于火又多了一份关注,并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千万不能随意玩火”。 到上了初中,消防于我而言就是帮助老百姓救火。记得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我们小区发生了一起火灾。当我赶到火灾现场时,看见三辆闪着警灯的红车停在那边,四五个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在那儿拼命地灭火,似乎想要一口气吞灭大火。那时我就在想,他们太勇敢了,居然能够与火魔搏动。弥漫的浓烟让我实在受不了了,呛得我不停地咳嗽,我匆匆地跑回了家,救火过程持续了足足两个小时,后来我向妈妈提起了那些穿橙衣服的人,从妈妈那里得知:那是消防员,是一群专门帮助老百姓灭火的人。从那时起,我便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消防员,去帮助别人灭火。从此,我认识了消防。 读高中的时候,我学会了利用灭火器去灭火。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去了一家消防器材店。一走进店里,我就被大大小小的消防器材吸引住了,我便向销售员问东道西。销售员给我一一作了介绍,我才知道原来消防器材有那么多种类,有灭火器,消火栓扳手,防毒面罩等等。后来,我还从爸爸那里学会了利用灭火器灭火。后来有一次邻居家着起了火,我大显了一下灭火器的威力,拿着它成功地将火扑灭。虽然那场火很小,但亲身灭火的经历让我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那时候,我觉得消防器材就像一把利剑,可以随时刺向火魔的心脏。 到现在,我成了一名真正的消防兵。消防于我而言就是神圣的职业,时时刻刻要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去担负艰巨的灭火救援任务。汶川、玉树两次地震让我切身心地感受到了我们消防员的无私与无畏。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新兵,实战经验还远远不够,但我会努力练好体技能,以实际行动为消防尽自己所能。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因为我选择消防这项神圣光荣的职业而绚丽多彩! 有关于消防的故事最早要数“曲突徒薪,焦头烂额”这对孪生成语了。这对成语出于《汉书·霍光传》。说的是: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默然,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消防要以“防”为主,以“消”作补救措施。 致敬消防英烈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在这部七编,84章,1260条的民法典中,处处彰显着对“人”的深层次关切。可以说,民法典中的每个条款都是民本情怀的生动映照,字里行间都书写着“接地气”的关怀,是一部彰显“人民至上”理念的人民法典。 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格平等是关键。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平等”与“保护”贯穿法典始终。在体例上将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体现了“先人后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单列了人格权编,广泛确认公民享有的各项人格权。在此基础上,民法典明确“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人格权编则明确界定隐私以及侵犯隐私权的不法行为,规定个人信息收集、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等,构成了规范国家权力、保护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依据,为民事主体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民法典,守护“人民的利益”。编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强盛、文明进步的象征。相信随着民法典的诞生和实施,必定更好地守护每一个公民利益,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致敬消防英烈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3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飞向太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共同承担本次飞行任务,将在太空度过三个月的时间。 中国航天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硕果,也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要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在“学”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航天人的光辉事迹,重点解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无论是在幕后默默奉献,把中国太空站建设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的科研人员,还是登上载人飞船,满载人民期待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他们献出了青春岁月,献出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载人航天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发图强。 要在“思”上使狠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载人航天精神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尽心尽力去理解的基础上,还要用心用脑去思考。只是把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记住了,缺少了接下来的思考环节,就难以真正学懂弄通其精神实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部分,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梳理分析学习内容,注重总结经验做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传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要在“践”上见真章。在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落实。党员干部要把理论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将载人航天精神充分应用到工作当中,不断锤炼本领、拓宽视野、增强才干。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挑战,要践行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载人航天精神,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在重重考验前绝不退缩,在道道难关前坚持不懈。面对名利和金钱的诱惑,要践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甘当一颗小小“螺丝钉”,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要在“悟”上出风采。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背后是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的辛酸血泪。我们看到,老一代航天人甘为人梯,新一代航天人继往开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止是科学技术,还有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的追求,而感悟载人航天精神亦是我们的责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不断实践中加深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与体会。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