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
范文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8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本学期初我们统一路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在教研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论坛的方式,交流。还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我们教师的学习进行了测试。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并且不遵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周围同学,作业经常不完成,我也经常和他谈话,并不见有什么效果。和他的家长联系之后,他的妈妈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家很听话,从不强嘴,并且还很勤快。了解到这些内容后,我就想起来,何不给他个职位,让他有事可干,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他有责任感,这样他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慢慢变成一个听话、爱学习的学生。此时,刚好班上需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我就想到了他,和他谈话后,把职责给他讲了:每周五第二节课,组织同学借阅图书,自己也要多读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每个周五他都很认真地组织学生去图书室借阅,平时,他也爱读书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老师们都为他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 总之,我们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养“四有”新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通过此次假期间教育局、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和我在假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 谈谈。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在假期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加入到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党员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心得体会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就必须考察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角度看,在我国,目前这一职业尚不尽人意,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当然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另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3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我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感觉到其要求与时俱进,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另外,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这是首次将 “保护学生安全” 纳入了《规范》中,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面对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应该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应该刻不容缓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崇高的师爱还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现实意义。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既全面发展、又有创新精神,同时品德高尚的学生。以此为目标,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后、老化。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必须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可以说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我深深地认识到,新《规范》六条,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将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将《规范》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要求,时时刻刻用新《规范》对照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4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首先,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限的。(1)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2)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所以,教学工作中,我门要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1)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2)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缺陷,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3)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5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培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并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对以下几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依法执教。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定要依法执教,过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们一定要纠正,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学习方法,他们各自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区别,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来学习,我们也不能因为自身的着急对孩子动粗,那样是不对的,今后我将继续依法执教,对孩子对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我相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书育人。虽然表面上只有4个字,但却含有丰富的内涵。以前总认为,我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将学习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现在我重新认识到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义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同时最后的评价也要改进,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要充分运用综合的评价的手段,将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三、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那就要处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学生在学校的与老师交往的时间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时间都多,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的各种道理的教育,只要这样才能不枉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应该自身做一个道德行为的楷模。 四、终身学习。以前总是强调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够了,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加强,现在的教师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现在要做自来水,甚至都不够,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今后我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五、关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时送他去医院,在他家里出事时关心他们,而应该在平时就要更多的从生活、学习、身体等等各个方面来关心他们,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难、困惑时,我们都要做有心人,主动去关心他们,主动去疏导学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也要再次认真学习心理学,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医生。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非常大,除了集中学习,我想再次利用自己的时间更加仔细和深入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应该站在高起点的位置,重新来认识教师这份职业,重新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按照要求来不断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为推进素质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6我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从原来的8条缩为6条。我把其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一一对照,我认为自己能够按照其中的要求去做,其中的一些内容让我反思颇多: 一、爱国守法。不仅老师自己要爱国,还要将爱国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又爱国守法的意识。 二、爱岗敬业。我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后的工作当中,要继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三、关爱学生。“热爱学生。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习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利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健康,让我们做辛勤的园丁,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株幼苗。今年,四川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地震。在地震中,人民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师爱。在危险面前,我们老师始终以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春定格‘公主教师’离开了”。袁老师,一位年龄比我年轻多了的老师,在地震发生时,一次次地冲进教室,将孩子带出教室,最后她却被深深地埋在了水泥板下…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的才是最真的感情。袁老师的忘我,袁老师的不顾自己的安危,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如果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做呢? 四、教书育人。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 五、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 六、终身学习。老师要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更加热爱学生了,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7“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使我深受启发。而这句话就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的心间。 教育工作是一种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在学校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影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对师德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其中有一点讲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师德——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灵丹妙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到学生乐意去接近班主任,愿意去接受教师的教育。我国教育家孔子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荀子爱学生,留下“青出于蓝而胜与蓝”的名言,鼓励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陶行知先生爱学生,在艰难之中创办育才学校,让穷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他对学生没有心底产生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他们失去了学生对自己的爱。爱心谁都有,但能把爱化作能力,或者变成一种艺术的人,又确实不多。有些人的爱,能引发被爱者产生能力,感受到温暖和启发,而有些人所给予的爱是没有使人产生的能力的。身为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对学生付出关怀、爱护、期待、鞭策、无私之爱,身兼慈母严父之职责,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本班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感情深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无放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都要全面关心,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肯定能感化学生,让学生在爱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可能我自己没有一个孩子,所以我把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学生,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他们就像我的朋友,我爱他们疼他们并不亚于他们的家长,我对他们的关心比多数家长还要多。多年来我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乐意为他们献出爱心。我相信只要对学生爱得真,爱得深,那么,良好的教育动机就会带来理想的教育效果。 但是,“爱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时,教师一个粗暴的动作,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尽管不是十分刻意,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中华民族优秀的师德传统有几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灿烂辉煌。那么,在工作中,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关爱每一个学生呢?读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示范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和特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关系融洽,能使班级气氛活跃,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将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为教育学生,他责令学生找到鸟巢,见一个鸟巢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无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后,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您严厉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自己惩罚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评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批评是班主任奉献给学生的一份财富。 三、赏识每一个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难看”的孩子,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给他们鼓励、赏识,让他们在心灵舒展中成长,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每接手哪一届的学生,我都坚信在我手下的学生一定能成才,一定是最棒的。今年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廖__,学习成绩很差。我每次提问这个男生,都会招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他答问题总喜欢长篇大论,又经常不沾边,受学生的嘲笑了,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跌至零,再叫他回答问题他都不愿意了,有什么办法使他恢复自信呢?有一次上课,我先让一个同学说出问题的答案,想给廖__搭个桥,可他站起来就是不说。这时我就对学生们说:“廖__同学是想先和我们一块说,然后再独立说。那我们先一块来回答好吗?”结果廖__很快就说出了结果!他的答案很精辟,也很简短,刚说完,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几年来,他是第一次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啊!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里激动的泪花。现在他已渐渐找回了自信。赏识一个学生,有时真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其次,我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就好像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我们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火眼金睛”。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知、被重视的感觉。最后,我认为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有学生抄袭作文,屡禁不止,我反弹琵琶,肯定了他的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想得个好成绩;二是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三是抄写认真,字迹工整。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你为什么认为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行不行?”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学生怎能不心悦诚服,我从他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 教育者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 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 班主任要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实行班干部竞聘上岗制或班干部轮流制。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班主任就要发挥学生的强项。我们班有个学生,他性格有些怪僻,对班里的事从来不闻不问,在一次“运动会”开始报名时,他表现得漠不关心,而当真正落实到集体的拔河比赛时,他一下子把手举得老高。可由于他拔河姿势不对,力气小,因此被班长和同学否决了。于是,经过这件事情后,我发现他开始对班级的所有事情更加不理不睬,无论什么比赛他都打退堂鼓了,这时,我意识到情况的危急,所以我及时地鼓励他,并提示班干部为她开导,渐渐地他对集体的观念有了起色,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自此以后,这个同学其他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显而易见,成功的体验,能带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学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一定到牢记在教育过程中,对全体学生要有一份责任,一种信念——那就是要热爱全体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8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促进其教书育人水平的保证。通过学习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对教育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和反思使我更加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一年来,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常自学《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我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一年来,本人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望,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更新自己,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积极支持领导工作,服从领导安排,维护领导声誉。顾大体、识大局、讲奉献、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认真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在不断解决种种难题中培养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耐心,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平时工作起来有忘我的精神,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注重举止,为人师表 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按照师德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坚持原则,诚实正直,言行一致,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修饰打扮适合教师身份,做到了仪表端庄,整洁得体,具有良好的职业审美情感。平时注意团结协作,乐于助人。 四、存在问题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较多停留在表象上,很少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透彻,工作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够协调。 (二)教研力度不够,平时只是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只抓课堂教学,很少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较少写教研论文;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 (三)面对工作压力,自己心理接受力较差,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五、整改方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长抓不懈,坚持科学发展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被人关注。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在逆境中不消沉、不自卑,在困难面前不沮丧、不泄气,以乐观向上的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当中。主动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9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0通过对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以前旧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学习,我发现有许多地方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语言表述上进行了变更,更有了部分新的补充,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依法执教、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尊重家长、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眼于处理教师从业过程中的四种基本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群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通过学习,本人深有感触。 一、新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同 1.对“德才”要求提高,既要“志存高远”也要“终身学习” 此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在条目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可以发现,新《规范》的二、三、五条都对教师品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第二条要求教师要“志存高远”,而“知荣明耻”则在第五条中提了出来。最突出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规范》。“这相当于明确了教师保护学生安全为‘师德’的一项内容”,“换句话说,保护学生安全成为了衡量一名教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之一”。此外,《规范》也十分强调老师的“自我修炼”。比如首次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是我们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具有很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超强的专业能力,以及高超的操作艺术。 2.评价学生观念要改变,不再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规范》不仅在思想、业务上对教师提出“德才兼备”的要求,还对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做出了引导。《规范》指出,教师“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个要求很符合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教学方式有所改变,高徒未必出自严师 《规范》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人性化。比如,在“热爱学生”条目下,旧条款提出“严格要求”学生,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与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方面,要尊重家长, 平等对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搞好与家长的协作,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师德,教师职业的重要的组成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因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智商、情商、德商协调发展的人,教师本身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师者,人之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乃范”。学教交流园 师德就是为师之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热情主动、端庄大方、规范得体、宽容公正、沟通合作、双赢思维、关注细节、不断创新。在新的条件和机遇下我们教师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具进共同提高。 3.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通过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更加体会到规范教师的职责行为任重道远。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纯洁朴素的学生,要身正为范,做好表率。我努力学习了《规范》的各项要求,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因材施教,认真批改作业。关爱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管理和教育好学生,培养学生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1据我了解,上一次教育部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20xx年。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正式版本来看,它和意见征集版在内容上区别不大,也是六条内容。在意见征集阶段因“范跑跑”事件的影响,引起家长广泛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在正式版本中被采用,这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最大呵护。另外,在“关爱学生”一条里,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新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的内容;我想: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大,一个因素是来源于父母,另一个则是来源于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实践已经证明: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们在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的实践活动。 所以,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请看,在大家身边的一个事实:心理健康的学生朝气蓬勃,心情舒畅,性格开朗,思想乐观,精神饱满,在其健康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学习就有劲头,学习成绩好。反之,心里不健康的学生则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活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潦草,思维混乱,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成绩差。不论从道理上,还是从事实上说,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有积极良好的情绪。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善于助人为乐,多看、多想、多做积极愉快的事情,多听、多说积极愉快的话。人生在世,烦事十有八九,要学会回避,不要去找不愉快,千万不要钻死牛角,培养自己积极良好的情绪。 在“教学育人”一条里,新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看到这一条总让人想起孔子。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其最主要的教育思想为“温故而知新”、“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成名者七十有二,可谓桃李满天下。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得益于其先进而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作为后代的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孔圣人的学术思想,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真正的创新。在“为人师表”一条中,除了继续要求尊重家长外,还要求“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教学不能闭门造车,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合作意识,要互帮互助,培养和睦的气氛,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进入课程研究。在“终身学习”中,增加了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记得我刚上岗时,校长告诫我:“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要有知识的长流水。”。 这句话让我有了紧迫感,世事变迁,教材不断的完善,新事物的不但涌现,这一切使得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太尴尬,为了跟得上学生的步伐,我们必须“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2前段时间学习了,感触颇深,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每位教师只有突出这个核心,才能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爱实践着师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 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通过学习,我认为关键是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等等,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良心。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3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原来的8条缩为6条,并在保留原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强、描述更为具体的条目,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将自觉用新《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 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只有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执着、认真,你的这份热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多对学习投入一份认真,同时老师也会多赢得学生的一份尊重。在“爱岗敬业”一条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旧《规范》中是没有的。《规范》第二条“敬业奉献”,只有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才可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公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有爱心。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新《规范》第三条“热爱学生”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另外,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规范》第六条中提出“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这个条目的提出,我觉得更有利于当前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在任何教育体制下,教师总是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教师的品行、内涵,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4本周,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爱”,要有“责任心”。首先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但求更好,爱岗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敬业是指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关爱孩子,关心爱护全体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孩子们。这样的语言,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学生,面对这些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爱。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比如,在我们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各科教师间的交流:“___,怎么了?一节课都闷闷的?”,“我也发现了,他从上午开始一直不太开心。”,“我下课找他谈谈,看看怎么回事。”,“上节课我批评___了,看着有点失落,你们逗逗他吧。”这样的对话,在办公室里每天都能听到,我们尽量去关注到每个学生,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教室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新任,归属感就大大的增加了。 新规范最后一条明确规定的,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同学看到一只七星瓢虫,就问“老师,七星瓢虫用英语怎么说?”,再比如,学生不知道上了什么课接触了什么新的东西,来问我一些在我看来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陆地上的动物是大象,还是恐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鲸鱼是用鳍呼吸,还是用出气孔呼吸?”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不断提高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多多涉猎各种百科知识,这样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是能做合理的解释,是不是会给学生留下一种学识渊博的印象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生从心里钦佩一个老师时,自然他也愿意学习这一门学科。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教育目的便达到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国家方针政策类的文件,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用心研读,定会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落实,并时刻谨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爱与责任时刻相随,为“师德”二字添光加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59月4日我们在书记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 一个好教师,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尤其是对我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老师来说,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此外,我们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此外我还要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6作为一名新教师,时时刻刻都要在学习,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怀着学习的态度,我学习了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__ 年修订),这本书里面的内容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在我们教学中,不是就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以为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是把教师无私伟大的爱也要传递给学生,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 的闪光点” ,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热爱一个学生就当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这就是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学生犯了错误或我们搞不清楚事情真相时,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批评一顿,应该理解尊重一个学生,用恢弘的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幼稚的声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后感1000字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教师就应该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家长信 任的好老师。 小学生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教要重于言教。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论学习,让我知道了处处为人师表,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我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总之,我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将意味着要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在如今的和谐社会中,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7细看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感触颇多,它的每一条内容,是对教师职业精神最完美的引领。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具体地说,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丰富的人类文化为渊源,以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向着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其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包括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向高层次提高。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师之范”精神。 教师的职业精神实质上是教师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反映, 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的精神升华。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精神呢? 一、爱国主义精神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爱国守法”放在了第一条,而早在20__年教师节时,温州市教育局颁布的《温州市人民教师誓词》第一句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都说明了教师同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应当首先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事业,是“谋全民幸福”的事业,这样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陶行知语)。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深刻了解祖国的基础上,产生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这是区别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形式的爱国主义,它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祖国的荣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主义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就是要以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主义圣火一代代传下去。 二、爱岗敬业精神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都应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育事业是培养和塑造青少年一代,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需要的事业。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作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树立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浇灌桃李的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然而,“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体现了教师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态度,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目前,教师的地位虽然空前提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教师的经济收入还不能大幅度提高,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就不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就不可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不能“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无怨无悔。可见,奉献精神要求教师要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因为它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我们提倡奉献精神是因为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但这决不意味着“超越索取”,更不是“毫无索取”的同义词。如果教师的生活与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分配不合理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要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改革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这种精神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旧观念的束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敢入未开发的边疆”(陶行知语),这是教育与科技发展的生命。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有魄、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陶行知语),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着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做(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如何按照“xx大”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教育纳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要敢于到“老少边穷”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要按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努力争取做名教师、特级教师,并培养出一批批“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才,“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陶行知语)。 四、廉洁自律精神 学校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然而,近几年新闻媒体披露了许多“清水衙门水不清”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规范》中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廉洁自律精神,这无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觉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和高层次人生境界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劳动全面性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决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只有以贤为镜 ,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以不贤者为镜,才能坚定矫正缺点和失误的决心。 五、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公平竞争,也倡导团结协作,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应是群体协作的结果。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精通所有学科知识,全面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单位都是结合体,每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靠教师个人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谋充分之协作”,克服“文人相轻”,反对教师之间的相互“封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努力谋求学校、家庭、社会团结协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实施素质教育、共育良才的伟大事业。 六、民主法制精神 民主法制精神,包括民主与法制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教师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的体现。民主精神即承认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人格。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民主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学、自强、自治;善于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愿意听取逆耳之言,并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众所周知,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我们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学会生活,学会自治,学会做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法制精神是指教师要学法、知法、守法,尤其要学好《教育法》、《教师法》,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依法执教。 另外,务实精神和勤俭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具备这些精神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俄国教育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话正说明我们提倡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需要。陶行知在谈到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个问题时讲得更为具体明确。他认为,教师职业精神的表率作用就是一种“熏染”。他说:“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是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会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要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且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培养“真人”,自己首先要求真知、讲真理、付真情,以培养出真正使自己崇拜的人才。 由此,为师者一定要修炼职业精神,树一代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8这个学期我们在中心校的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和培训活动。 一、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职业理想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人们朝着职业生涯的高层次不断攀登的强大动力,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职业理想中的方向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本身就是人的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全部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教师中绝大多数是爱岗敬业的,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正确的。但在部分青年教师中存在一些问题,与素质教育的氛围不够相称,将有碍“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必须给予及时纠正并加以正确引导。那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当代的中国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怎样的职业理想呢? 首先、必须坚定正确的社会信念。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为已任的教师,其职业理想向来是与自身的社会信念相互交融的,为了树立“托起驾驭中华腾飞一代新人的职业理想,教师自己就必须具备为中华腾飞而不懈奋斗的社会信念,教师只有确立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他的职业理想才会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宏远的奋斗目标。 其次、必须坚持科学开放的教育思想。所谓教育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教育观,即是一个人对教育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所形成的职业理想也是大不相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克服错误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错误教育思想,教师就变成一名“指导学生考试的专家”给教育实践带来了种种负效应。为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学生成长内在规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既符合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又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只有这种素质教育思想,才是唯一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思想。 再次、必须具备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社会作用是巨大而又深远,但日常工作却是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的,在这里没有显赫一时的财富和权力,没有令人羡慕的荣耀和名声,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一颗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心,是一颗教师崇高职业理想最闪亮的星。但是提倡奉献精神并不是否定人的正当利益和幸福,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一个人只有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奉献的人,才能充分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强大和充实,体会到人生真正意义和价值,才会感到幸福感,所以在素质教育前提下,提倡奉献精神与肯定人们的利益和幸福决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目前,特别是乡村中小学青年教师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原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经济形势严峻,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不足,制约着学校事业的发展,而城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极快,对一些教学水平和能力较好的青年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乡镇工作的教师经济收入和市直学校相比差距较大,造成乡镇中小学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它,而不能回避。 二、遵循正确的教书育人方向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部门,都要注意做工作,把家长希望子女成长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段话表明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应当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和防止“应试教育”倾向下种种消极后果,这里所说的方向是党中央已经确定的素质教育方向,要求教师的一切教书育人行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一根本目的来展开,这是把握正确的教育育人方向的关键。首先、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 保证素质教育下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归根结底,只有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创造的实际育人成果体现出来,因此,一切真正富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应当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教书育人业绩来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虽然业务水平不属于道德范畴,不能同其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简单地、机械地等同起来,但是一个人对待业务的态度,是他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凡是真正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的人,绝不可能不努力去追求业务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中所表现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进取的追求、钻研探索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毫无疑问也是素质教育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为此在青年教师业余时间的安排这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青年教师业余时间用于文化进修,教科研比例高达90%,有些教师提出学校要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确立“教学为本、科研先行”的意识,变“要我研”为“我要研”增强业务能力。 其次、选择正确的教书育人的方法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 教师只有精心地选择和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的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的成长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主张“指引者,师之功也”,他认为,学生“读书是自己读书,教师是引路人”。这个论述指明了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是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最基本要求,在教师的平常工作中,必须注意防止教育教学方法不良倾向:一是要努力改变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发现和研究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努力改革缺乏实际效果,加重学生负担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教学时效,减轻学生负担的教学方法;三是努力改变脱离实际,呆板封闭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联系实际,灵活开放的教育教学方法;四是要努力改变学生管理中包办管束式的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民主疏导式的教育方法。 再次、深厚的教育爱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核心 “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孩子的爱。这是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为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称之为教育爱,这种爱,区别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亲朋好友之爱,他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个人需求,而是体现着社会发展寄予教师的重托。教育爱包容着极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可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一种理解感,一种期望感以及教师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奉献的热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错误育人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以“权威”自居,总是要求学生处处无条件地顺从自己,一旦他们认为学生有“不听话”的表现,就禁不住要对学生采取强制手段,从而导致不少学校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产生对抗,所以,当前教师道德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旧的师生关系,建设新的师生关系。 多年来,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只有坚持高水平的师德标准,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每个教师都要迅速行动起来,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共同开创师德建设的新局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1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政治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政治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治教师完善自我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四: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说最引人注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忽视学生生命的保护,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地震灾区的无数教师在地动山摇的瞬间,尽力用自己的躯体去庇护学生让世人感动。我想如果自己身处其间,一定也会这样奋不顾身的,因为那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无愧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其底线。了解《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新出台的背景意义,接着重点就《规范》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六大块内容进行了解读。认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情操、修养、尊重他人”是教师师德的外显因素。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二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鉴湖中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认真贯彻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0据我了解,上一次教育部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正式版本来看,它和意见征集版在内容上区别不大,也是六条内容。在意见征集阶段因“范跑跑”事件的影响,引起家长广泛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在正式版本中被采用,这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最大呵护。另外,在“关爱学生”一条里,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新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的内容;我想: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大,一个因素是来源于父母,另一个则是来源于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实践已经证明: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们在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的实践活动。 所以,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请看,在大家身边的一个事实:心理健康的学生朝气蓬勃,心情舒畅,性格开朗,思想乐观,精神饱满,在其健康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学习就有劲头,学习成绩好。反之,心里不健康的学生则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活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潦草,思维混乱,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成绩差。不论从道理上,还是从事实上说,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有积极良好的情绪。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善于助人为乐,多看、多想、多做积极愉快的事情,多听、多说积极愉快的话。人生在世,烦事十有_,要学会回避,不要去找不愉快,千万不要钻死牛角,培养自己积极良好的情绪。 在“教学育人”一条里,新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看到这一条总让人想起孔子。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其最主要的教育思想为“温故而知新”、“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成名者七十有二,可谓桃李满天下。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得益于其先进而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作为后代的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孔圣人的学术思想,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真正的创新。在“为人师表”一条中,除了继续要求尊重家长外,还要求“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教学不能闭门造车,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合作意识,要互帮互助,培养和睦的气氛,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进入课程研究。在“终身学习”中,增加了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记得我刚上岗时,校长告诫我:“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要有知识的长流水。”。 这句话让我有了紧迫感,世事变迁,教材不断的完善,新事物的不但涌现,这一切使得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太尴尬,为了跟得上学生的步伐,我们必须“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1细看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感触颇多,它的每一条内容,是对教师职业精神最完美的引领。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具体地说,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丰富的人类文化为渊源,以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向着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其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包括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向高层次提高。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师之范”精神。 教师的职业精神实质上是教师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反映, 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的精神升华。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精神呢? 一、爱国主义精神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爱国守法”放在了第一条,而早在20xx年教师节时,温州市教育局颁布的《温州市人民教师誓词》第一句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都说明了教师同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应当首先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事业,是“谋全民幸福”的事业,这样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陶行知语)。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深刻了解祖国的基础上,产生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这是区别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形式的爱国主义,它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祖国的荣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主义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就是要以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主义圣火一代代传下去。 二、爱岗敬业精神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都应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育事业是培养和塑造青少年一代,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需要的事业。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作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树立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浇灌桃李的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然而,“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体现了教师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态度,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目前,教师的地位虽然空前提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教师的经济收入还不能大幅度提高,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就不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就不可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不能“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无怨无悔。可见,奉献精神要求教师要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因为它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我们提倡奉献精神是因为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但这决不意味着“超越索取”,更不是“毫无索取”的同义词。如果教师的生活与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分配不合理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要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改革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这种精神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旧观念的束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敢入未开发的边疆”(陶行知语),这是教育与科技发展的生命。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有魄、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陶行知语),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着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做(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如何按照“xx大”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教育纳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要敢于到“老少边穷”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要按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努力争取做名教师、特级教师,并培养出一批批“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才,“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陶行知语)。 四、廉洁自律精神 学校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然而,近几年新闻媒体披露了许多“清水衙门水不清”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规范》中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廉洁自律精神,这无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觉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和高层次人生境界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劳动全面性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决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只有以贤为镜 ,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以不贤者为镜,才能坚定矫正缺点和失误的决心。 五、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公平竞争,也倡导团结协作,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应是群体协作的结果。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精通所有学科知识,全面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单位都是结合体,每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靠教师个人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谋充分之协作”,克服“文人相轻”,反对教师之间的相互“封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努力谋求学校、家庭、社会团结协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实施素质教育、共育良才的伟大事业。 六、民主法制精神 民主法制精神,包括民主与法制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教师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的体现。民主精神即承认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人格。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民主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学、自强、自治;善于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愿意听取逆耳之言,并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众所周知,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我们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学会生活,学会自治,学会做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法制精神是指教师要学法、知法、守法,尤其要学好《教育法》、《教师法》,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依法执教。 另外,务实精神和勤俭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具备这些精神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俄国教育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话正说明我们提倡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需要。陶行知在谈到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个问题时讲得更为具体明确。他认为,教师职业精神的表率作用就是一种“熏染”。他说:“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是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会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要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且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培养“真人”,自己首先要求真知、讲真理、付真情,以培养出真正使自己崇拜的人才。 由此,为师者一定要修炼职业精神,树一代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2本学期初我们XX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在教研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论坛的方式,交流。还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我们教师的学习进行了测试。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并且不遵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周围同学,作业经常不完成,我也经常和他谈话,并不见有什么效果。和他的家长联系之后,他的妈妈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家很听话,从不强嘴,并且还很勤快。了解到这些内容后,我就想起来,何不给他个职位,让他有事可干,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他有责任感,这样他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慢慢变成一个听话、爱学习的学生。此时,刚好班上需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我就想到了他,和他谈话后,把职责给他讲了:每周五第二节课,组织同学借阅图书,自己也要多读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每个周五他都很认真地组织学生去图书室借阅,平时,他也爱读书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老师们都为他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 总之,我们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养“四有”新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3通过对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以前旧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学习,我发现有许多地方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语言表述上进行了变更,更有了部分新的补充,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依法执教、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尊重家长、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眼于处理教师从业过程中的四种基本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群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通过学习,本人深有感触。 一、新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同 1.对“德才”要求提高,既要“志存高远”也要“终身学习” 此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在条目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可以发现,新《规范》的二、三、五条都对教师品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第二条要求教师要“志存高远”,而“知荣明耻”则在第五条中提了出来。最突出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规范》。“这相当于明确了教师保护学生安全为‘师德’的一项内容”,“换句话说,保护学生安全成为了衡量一名教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之一”。此外,《规范》也十分强调老师的“自我修炼”。比如首次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是我们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具有很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超强的专业能力,以及高超的操作艺术。 2.评价学生观念要改变,不再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规范》不仅在思想、业务上对教师提出“德才兼备”的要求,还对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做出了引导。《规范》指出,教师“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个要求很符合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教学方式有所改变,高徒未必出自严师 《规范》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人性化。比如,在“热爱学生”条目下,旧条款提出“严格要求”学生,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与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方面,要尊重家长, 平等对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搞好与家长的协作,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师德,教师职业的重要的组成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因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智商、情商、德商协调发展的人,教师本身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师者,人之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乃范”。学教交流园 师德就是为师之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热情主动、端庄大方、规范得体、宽容公正、沟通合作、双赢思维、关注细节、不断创新。在新的条件和机遇下我们教师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具进共同提高。 3.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通过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更加体会到规范教师的职责行为任重道远。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纯洁朴素的学生,要身正为范,做好表率。我努力学习了《规范》的各项要求,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因材施教,认真批改作业。关爱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管理和教育好学生,培养学生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四: 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我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感觉到其要求与时俱进,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另外,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这是首次将 “保护学生安全” 纳入了《规范》中,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面对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应该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应该刻不容缓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崇高的师爱还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现实意义。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既全面发展、又有创新精神,同时品德高尚的学生。以此为目标,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后、老化。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必须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可以说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我深深地认识到,新《规范》六条,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将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将《规范》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要求,时时刻刻用新《规范》对照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政治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政治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治教师完善自我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四: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说最引人注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忽视学生生命的保护,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地震灾区的无数教师在地动山摇的瞬间,尽力用自己的躯体去庇护学生让世人感动。我想如果自己身处其间,一定也会这样奋不顾身的,因为那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无愧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其底线。了解《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新出台的背景意义,接着重点就《规范》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六大块内容进行了解读。认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情操、修养、尊重他人”是教师师德的外显因素。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二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鉴湖中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认真贯彻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范文3篇相关文章: 8.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5“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使我深受启发。而这句话就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的心间。 教育工作是一种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在学校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影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对师德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其中有一点讲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师德——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灵丹妙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到学生乐意去接近班主任,愿意去接受教师的教育。我国教育家孔子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荀子爱学生,留下“青出于蓝而胜与蓝”的名言,鼓励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陶行知先生爱学生,在艰难之中创办育才学校,让穷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他对学生没有心底产生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他们失去了学生对自己的爱。爱心谁都有,但能把爱化作能力,或者变成一种艺术的人,又确实不多。有些人的爱,能引发被爱者产生能力,感受到温暖和启发,而有些人所给予的爱是没有使人产生的能力的。身为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对学生付出关怀、爱护、期待、鞭策、无私之爱,身兼慈母严父之职责,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本班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感情深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无放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都要全面关心,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肯定能感化学生,让学生在爱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可能我自己没有一个孩子,所以我把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学生,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他们就像我的朋友,我爱他们疼他们并不亚于他们的家长,我对他们的关心比多数家长还要多。多年来我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乐意为他们献出爱心。我相信只要对学生爱得真,爱得深,那么,良好的教育动机就会带来理想的教育效果。 但是,“爱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时,教师一个粗暴的动作,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尽管不是十分刻意,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中华民族优秀的师德传统有几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灿烂辉煌。那么,在工作中,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关爱每一个学生呢?读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示范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和特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关系融洽,能使班级气氛活跃,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将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为教育学生,他责令学生找到鸟巢,见一个鸟巢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无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后,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您严厉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自己惩罚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评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批评是班主任奉献给学生的一份财富。 三、赏识每一个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难看”的孩子,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给他们鼓励、赏识,让他们在心灵舒展中成长,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每接手哪一届的学生,我都坚信在我手下的学生一定能成才,一定是最棒的。今年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廖,学习成绩很差。我每次提问这个男生,都会招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他答问题总喜欢长篇大论,又经常不沾边,受学生的嘲笑了,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跌至零,再叫他回答问题他都不愿意了,有什么办法使他恢复自信呢?有一次上课,我先让一个同学说出问题的答案,想给廖搭个桥,可他站起来就是不说。这时我就对学生们说:“廖XX同学是想先和我们一块说,然后再独立说。那我们先一块来回答好吗?”结果廖很快就说出了结果!他的答案很精辟,也很简短,刚说完,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几年来,他是第一次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啊!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里激动的泪花。现在他已渐渐找回了自信。赏识一个学生,有时真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其次,我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就好像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我们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火眼金睛”。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知、被重视的感觉。最后,我认为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有学生抄袭作文,屡禁不止,我反弹琵琶,肯定了他的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想得个好成绩;二是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三是抄写认真,字迹工整。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你为什么认为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行不行?”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学生怎能不心悦诚服,我从他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 教育者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 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 班主任要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实行班干部竞聘上岗制或班干部轮流制。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班主任就要发挥学生的强项。我们班有个学生,他性格有些怪僻,对班里的事从来不闻不问,在一次“运动会”开始报名时,他表现得漠不关心,而当真正落实到集体的拔河比赛时,他一下子把手举得老高。可由于他拔河姿势不对,力气小,因此被班长和同学否决了。于是,经过这件事情后,我发现他开始对班级的所有事情更加不理不睬,无论什么比赛他都打退堂鼓了,这时,我意识到情况的危急,所以我及时地鼓励他,并提示班干部为她开导,渐渐地他对集体的观念有了起色,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自此以后,这个同学其他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显而易见,成功的体验,能带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学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一定到牢记在教育过程中,对全体学生要有一份责任,一种信念——那就是要热爱全体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6暑期我们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曾说过:“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他以自己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以好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注意行为规范,并以长久的坚持使之形成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多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之来促使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从而走向成功。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7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说最引人注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忽视学生生命的保护,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地震灾区的无数教师在地动山摇的瞬间,尽力用自己的躯体去庇护学生让世人感动。我想如果自己身处其间,一定也会这样奋不顾身的,因为那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无愧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其底线。了解《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新出台的背景意义,接着重点就《规范》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六大块内容进行了解读。认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情操、修养、尊重他人”是教师师德的外显因素。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二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鉴湖中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认真贯彻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学习心得体会 篇28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 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 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 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