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实验的报告合集
范文

实验的报告合集(精选7篇)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1

  摘要:采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定向实验,学习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同时掌握四象限探测器定向的工作方法。实验中,四象限探测器的四个限区验证了具有完全一样的光学特性,同时四象限的定向具有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光电 定向 四象限探测器

  1、引言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探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光电定向作为光电子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定向方式有扫描式、调制盘式和四象限式,前两种用于连续信号工作方式,后一种用于脉冲信号工作方式。,由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能够探测光斑中心在四象限工作平面的位置,因此在激光准直、激光通信、激光制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本光电定向实验装置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探测接收器,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定向方式现直观,快速定位跟踪目标方位。定向原理由两种方式完成:1、硬件模拟定向,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坐标运算,运算结果通过数字表头进行显示,从而显示出定向坐标;2、软件数字定向,通过AD转换电路对四个象限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经过单片机运算处理,将数据送至电脑,由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定向结果。

  本实验系统是根据光学雷达和光学制导的原理而设计的,利用其光电系统可以直接、间接地测定目标的方向。采用650nm激光器做光源,用四象限探测器显示光源方向和强度。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原理,并观测到红外可见光辐射到四象限探测器上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并利用实验仪进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将光学定向应用到各领域中[2]。

  2、实验原理

  2.1、系统介绍

  光电定向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

  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探测接收器,根据电子和差式原理,实现可以直观、快速观测定位跟踪目标方位的光电定向装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定向方式。该系统主要由发射部分,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和单片机,最后通过计算机显示输出。该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2.1.1激光器发射部分

  光发射电路主要由光源驱动器、光源(主要是半导体光源,包括LED、LD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APC)等部分组成。用NE555组成的脉冲发生电路来驱动650nm的激光器。

  2.1.2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主要由四象限探测器组成。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常用的精跟踪探测器,其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引起的电子跃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是利用集成光路光刻技术将完整的PN结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分割成几个具有相同形状和面积、位置对称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作1个独立的光电探测器,其背面仍为一整片.理想情况下每个区域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能参量.象探测器光敏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如图2所示[3].

  (a)圆形光敏面QPD (b)矩形光敏面QPD

  图2 四象限探测器实物图

  如图3(a)所示,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光敏面有4部分A,B,C,D.假设入射光斑为圆形且能量分布均匀,如图3

  (b)所示,照射在光敏面上的光斑

  被4个象限分成4个部分,4个象限的光斑面积分别为SA,SB,SC和SD.此时,由于光生伏特效应,在4个象限中产生与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其对应电流大小分别为IA,IB,IC和ID.如图2(c)所示,当光斑中心在四象限光电

  探测器上的位置改变时,光敏面各象限上的光斑面积也会改变,从而引起四象限探测器各象限输出电流强度的变化,通过一定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相关信息.如图4所示.

  图3 四象限探测器工作示意图

  图4四象限探测器工作光路

  根据输出电流强度可以计算出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用σx和σy分别表示x和y

  轴上根据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经过一定的算法处理后的归一化偏移量,σx和σy与光斑能量中心实际偏移量的对应关系利用加减算法得[6-7]

  x0KxK(SASB)(SBSD) SASBSCSD

  (SASB)(SBSD) SASBSCSDy0KyK

  式中K 为比例常数,光斑能量中心偏移量σx和σy仅与光斑在探测器上的面积有关,只要得到了各象限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得到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的坐标.光斑在探测器上移动如图3(d)所示

  2.2单脉冲定向原理

  利用单脉冲光信号确定目标方向的原理有以下四种:和差式、对差式、

  和差

  比幅式和对数相减式。

  2.2.1 和差式

  这种定向方式是参考单脉冲雷达原理提出来的。

  在图5中,四象限探测器与直角坐标系坐标轴x,y重合,目标(近似圆形的光斑)成像在四象限探测器上。当目标圆形光斑中心与探测器中心重合时,四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相同的光功率,输出相同大小的电流信号,表示目标方位坐标为:x=0,y=0.当目标圆形光斑中心偏离探测器中心,如图3,四个光电二极管输出不同大小电流信号,通过对输出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光斑中心偏差量x1和y1。若光斑半径为r,光斑中心坐标为x1和y1,为分析方便,认为光斑得到均匀辐射功率,

  总功率为P。在各象限探测器上得到扇形光斑面积是光斑总面积的一部分。若设各象限上的光斑总面积占总光斑面积的百分比为A、B、C、D。则由求扇形面积公式可推得如下关系[4]:

  当2Xsin1(1) rX14x1时,ABCD1 rr

  r即x1(ABCD) 4

  r同理可得 y1(ABCD) 4

  可见,只要能测出A、B、C、D和r的值就可以求得目标的直角坐标。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可以测得的量是各象限的功率信号,若光电二极管的材料是均匀的,则各象限的光功率和光斑面积成正比,四个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也与各象限上的光斑面积成正比。如图6,可得输出偏差信号大小为

  Vx1KP(ABCD)

  Vy1KP(ABCD)

  对应于 x1k(ABCD)

  y1k(ABCD)

  图6 和差定向原理 式中krKP, K为常数,与系统参数有关。 4

  2.2.2 对差式

  将图4的坐标系顺时针旋转45o,于是得

  x2=x1cos45o+y1sin45o=2kAC

  y2=-x1cos45o+y1sin45o=2kBD

  2.2.3 和差比幅式

  上述两种情况中输出的坐标信号均与系数k有关。而k又与接收到的目标辐射功率有关。它是随目标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这是系统输出电压Vx1、Vy1并不能

  够代表目标的真正坐标。采用下式表示的和差比幅运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x3k(ABCD)(ABCD)k(ABCD)(ABCD)

  k(ABCD)(ABCD)k(ABCD)(ABCD)y3

  式中不存在k系数。与系统接收到的目标辐射功率的大小无关,所以定向精度很高。

  2.2.4 对数相减式

  在目标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对数相减式定向方法。坐标信号为

  x4=lgkABlgkCD=lgABlgCD

  y4=lgkADlgkCB=lgADlgCB

  可见,坐标信号中也不存在系数k,同样消除了接收到的功率变化影响。 当定向误差很小时,可以得到如下近似关系

  x4ABCD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一)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

  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

  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五、实验药品

  药品、70%酒精、 0。1%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等。

  六、实验步骤

  实验的报告13

  器材:木头

  步骤:

  第一种:

  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20xx年X月XX日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3

  实验一:站点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

  三、实验原理

  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实验二:页面图像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实验三:表格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差异。表格的背景颜色和单元格的背景颜色容易混淆,在实验中要认真判断,一旦操作错误则得不到实验的效果。“表格宽度”文本框右侧的表格的宽度单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两种,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这两种单位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设置错误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四:创建锚点链接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五:设置css样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通过设置css样式创建表格的虚线边框。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通过设置css样式创建表格的虚线边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网页中创建一个表格。

  2)在“css样式”面板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对话框中各项指标和属性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没熟练掌握就容易出错使实验失败。对“ccs”样式所要使用的各种按扭不够熟悉在使用的时候觉得很生硬。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各种属性的认识程度,只要充分地掌握了软件的各种操作,对各属性所代表的含义有充分的认识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实验。

  实验六:创建表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募捐表单。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4

  学生姓名:谭晓东

  学号:

  专 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项目:心脏生理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xx年5月7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1 实验目的

  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2 实验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 实验工具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4 实验步骤

  4.1 暴露动物心脏

  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

  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

  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其搏动频率。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此称为斯氏第二结扎。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搏动次数。

  4.4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4.5 记录心搏曲线

  按步骤1暴露另一只蟾蜍的心脏,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粱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记录心搏曲线。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的关系。

  5 实验结果

  5.1 蛙心起搏点分析

  表1.斯氏结扎记录表

  对照组(正常时)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频率均为70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64次·min-1,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频率相同均为44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56次·min-1,心房的收缩频率为42次·min-1,心室的收缩频率为22次·min-1。静脉窦、心房收缩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验项目 对照 第一结扎 第二结扎 频率/次·min 静脉窦 70 64 56 -1心房 70 44 42 心室 70 44 22

  量程:10Mv,低通:1.0Hz,高通:10Hz

  蛙心搏曲线显示,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高而宽的波为心室波,矮而小的波为心房波。

  通道1 (V)

  通道2 (mV)

  刺激1 刺激2 刺激3

  刺激:1V 脉冲持续时间:1.0ms 频率:1.0Hz

  刺激1不引起刺激;刺激2和刺激3第一个波峰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第二个波峰,呈现了期外收缩;刺激后,后一个波得出现时间延长,呈现出代偿间隙的现象。

  6 分析与讨论

  6.1 蛙心起搏点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正常情况下,自动节律性高低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表现出各自的节律,所以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因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静脉窦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控制潜在起搏

  点,心房、心室等潜在起搏点自身的节律性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斯氏第一结扎结扎了窦房沟,切断了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解除了超速抑制,心房和心室恢复过来,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的频率一样。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静脉窦慢,因为静脉窦是正常起搏点,仍能进行正常搏动,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降低。

  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最快,心房次之,心室最慢。因为当结扎房室交界后,切断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路,心室潜在起搏点解除抑制恢复过来,显示出自身的自动节律性,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但由于心室的自律性比心房差,所以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房慢。

  综合以上得出正常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6.2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而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此时进入相对不应期,给予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 当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恰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收缩期时,心室不再发生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因此,在期外收缩之后, 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记录到的正常心搏曲线通常是心室波和心房波,一般记录不到静脉窦的搏动曲线。如图1所示,在没有电刺激下,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心房收缩为低峰,心室收缩为高峰,没有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

  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由图2可知,当刺激1落在有效不应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2和3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因为整个收缩期都处于有效不应期内,在心室收缩期给以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在心室舒张中后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后面出现代偿间歇,原因是期外收缩也有兴奋性变化,也有不应期,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发生。所以在期外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即代偿间歇。有期外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5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不同剂量的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

  1、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Mice18-22g,2只/组鼠称、1mL注射器、生理盐水、x0.2%、0.4%、0.8%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

  2、分别i.p0.2%、0.4%、0.8%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

  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表2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p0.05,故差异显著。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给药途径ni可刹米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不同。

  三、思考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有何影响?

  答:给药途径不同,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时间和剂量都不同,药物作用时间也不同。例如:口服给药由于首过效应和吸收等因素,血药浓度曲线有较长的吸收期;而经脉注射的血药浓度曲线没有吸收期,药物瞬间达到最大浓度,且起效快。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小白鼠进行称重,然后进行分组进行实验以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吵闹以免惊扰小白鼠,影响实验结果。

  3、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若全班实验结果数据量不够,或差异性太大则将两个班或本部京江学院的结果合在一起统计。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6

  今天,我在家看了一本关于水的实验书。看着看着我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一个如何做泡泡的实验。

  我决定开始做实验。首先在瓶子里装置半瓶自来水,然后滴几滴洗洁精,最后在加一小撮糖,随后进行搅拌,泡泡水制成了。我找了一根喝奶茶用的大粗吸管,开始吹泡泡了!我沾了沾泡泡水,深吸一口气,开始吹泡泡了。吹呀吹,我吹出了一个个小泡泡,我真想吹出大泡泡。这次,我鼓足气吹,终于吹出了一个大泡泡,在空中飘舞,在阳光的照耀下,泡泡发出一闪一闪的光,十分漂亮。它慢慢地落在了地下。我想吹出更大的泡泡,首先,我沾了许多水,接着把吸管靠近地板,开始鼓足劲吹,每吹一下就停下几秒,然后在把吸管插进泡泡里继续吹,不一会儿,我就吹出了一个超大泡泡,比一个烩面碗还要大,阳光穿过泡泡,七色彩虹就在泡泡上闪闪发光。接着,我又吹出了像葫芦、像小花一样的大泡泡,还有泡泡里面套了3层泡泡……形态各异,造型新颖。

  吹泡泡实在是太好玩啦!不说了,我要继续吹泡泡了!

实验的报告合集 篇7

  实验原理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当剧烈燃烧在有限的空间急速进行时,就会发生爆炸。

  实验用品

  金属罐(易拉罐)、小塑料瓶(眼药品)、塑料片、气囊(洗耳球)、蜡烛、火柴、橡皮管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底侧各打一个小孔,小孔大小比橡皮管外径略小。

  2、如图,用橡皮管连接金属罐和小塑料瓶,气囊。

  3、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把蜡烛放入金属罐中,并点燃。用塑料片盖住罐口。

  4、快速挤压气囊,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

  听到响亮的爆炸声,塑料片飞到空中,说明面粉粉尘发生了爆炸。

  面粉、煤粉等表面积较大,在空气中与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面粉生产车间严禁烟火。

  数学与医学:CT和DNA

  文章摘要: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构一一双螺旋结构,后者在细胞核中呈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可是你知道吗?DNA的这种双螺旋在细胞核中的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这正好是数学中的扭结理论研究的对象,北京大学姜伯驹教授就对此深有研究。…

  【编者按】现如今说到DNA和CT人们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DNA大家都知道是跟遗传有关系的,CT的就更不用多说了,医院里身体检测的常用工具。可是,你知道吗,DNA和CT的研究出现却是得益于数学理论在其背后的强力支撑,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二次大战以前,数学主要用于天文、物理,那么,现在数学已广泛的深入到化学、生物和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中了,不信?请看下文。

  下面三项有关生物、医学和化学的高技术中,数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伩(简称口)的问世是本世纪医学中的奇迹,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X射线衰减系数。如果能够确定人体的衰减系数的分布,就能重建其断层或三维图像。但通过X射线透射时,只能测量到人体的直线上的X射线衰减系数的平均值(是一积分)。当直线变化时,此平均值(依赖于某参数)也随之变化。能否通过此平均值以求出整个衰减系统的分布呢?人们利用数学中的Radon变换解决了此问题,变换已成为CT理论的核心。首创CT理论的A.M.Cormark(美)及第一台CT制作者C.N.Hounsfiled(英)因而荣获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另一项高技术是H.hauptman与J.Karle合作,发明了测定分子结构的新方法,利用它可以直接显示被X射线透射的分子的立体结构。人们应用此方法,并结合利用计算机,已测出包括维生素、激素等数万种分子结构,推动了有机化学、药物学和生物学等的发展,二发明人分享了198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构一一双螺旋结构,后者在细胞核中呈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可是你知道吗?DNA的这种双螺旋在细胞核中的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这正好是数学中的扭结理论研究的对象,北京大学姜伯驹教授就对此深有研究。

  同样另一个有关DNA的问题,人的某种遗传学病(如色盲),在一群体中是否会由于一代一代地遗传而患者越来越多? 20世纪初有些生物学家认为确会如此,如果这样,那么势必后代每个人都会成为患者,这一问题在1098年被英国著名的数学家Hardy利用简单的概率运算,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证明了:患者的分布是平稳的, 不随时间而改变,差不多同时,德国的一位医师Weinberg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发现被称为Hardy——Weinberg定律。

  由此可见,在与人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生物学、医学领域中,数学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科学的皇后”始终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贡献着力量。

  知识扩展——扭曲理论

  它是代数拓扑的一个分支,按照数学上的术语来说,是研究如何把若干个圆环嵌入到三维实欧氏空间中去的数学分支。纽结理论的特别之处是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三维空间中的曲线。

  平时所见的左手三叶结和右手三叶结(如下图所示)就是扭曲理论的研究内容,你会发现无论怎么摆弄,都不可能把三叶结解开成为一个简单的圆圈。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