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范文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通用35篇)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费,人们每个月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前卫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

  三、调查地点

  网络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范围

  1.地理范围:在校大学生

  2.时间范围:

  3.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六、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发布调查

  七、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研活动对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伙食上

  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饮食上,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将主要的花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图一可知,有81.6%的在校大学生将花销花费在了伙食上,仅有13.2%左右的大学生将主要开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还是花在饮食上,服饰和日用品所占的百分比也较高分别为65.8%和60.5%,数码产品这种价位较大的产品购买的人数极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花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

  (二)大部分大学生们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因素

  由图二可知,大学生在购物时最主要会考虑到产品的价格,价格因素占了73.7%,品牌因素只占了39.5%。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价理性的,不过也比较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外观,这两个因素所占百分比相同,都为71.1%。

  (三)过半数的大学生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购买

  有57.9%的大学生想买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暂时先不买,只有18.4%的大学生会想做兼职挣钱再去购买,仅有2.6%的人选择使用借贷产品先买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错,但还是鼓励大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自己赚钱去购买。

  (四)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存入银行

  由图四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占44%,在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会选择存入银行,仅有15.8%的同学会拿去理财,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对盈余的钱进行合理、具体地规划,而就依目前的数据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理财的意识比较淡薄。

  (五)绝大部分大学生平时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

  由图五可知,73.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父母按月寄送的,极少数大学生,占5.3%是来源于银行贷款,靠自己兼职挣钱的只有34.2%。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占少数,经济来源都得依赖父母。

  (六)近半数的学生会在消费之前做好规划

  由图六可知,有近半数学生认为在消费之前应该做好规划,占47.4%;秉持能省则省这种消费观的学生占23.7%,而抱着想买就买这种心态的同学也不少,占了21.1%,即使没钱也要借钱去买的同学极少,只占了5.3%。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比较理性的。

  (七)普遍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集中在800-1500元之间

  由图七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800-1200元之间的占36.8%,而31.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1200-1500元之间,仅有2.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月平均消费在500-800之间元与20__元以上的同学所占百分比相同,均为10.5%,而剩下7.9%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平均分布在1500—20__元。

  (八)大部分学生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花费在300元以下

  由图八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4.7%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中只花费300元以内,而在300—500之间的占了26.3%,500-800元之间的占了18.4%,800-1200元之间的占了7.9%,消费金额在1200元以上的仅占2.6%。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在意形象装扮的,每月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不少。

  九、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消费观念比较理性。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盲目的跟风和一味的追求品牌,购物时比较看重价格,也比较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购物习惯。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下多数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而不是非要以别的方式买下产品,这些都能看出现代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自制力较强。

  2、大学生经济不独立。如今,多数大学生每月开销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给予,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靠自己兼职挣钱赚取生活费的。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多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大学生在消费时应该要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消费。极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父母的给与都是心怀感恩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找份好工作,将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十、总结

  此次网络调查仅仅是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存在无法控制调查对象的配额的缺陷。调查对是面向在校学生,但参与此次调查填写问卷的学生对象不均匀,多集中在大三女生这个范围中,而且此次收集到的问卷很少,仅有38份,问卷的题型比较单一化,测度项不完整,导致此次调查分析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希望以后的调查里能够合理分配调查对象,多派发问卷进行回收后再进行分析,题型要做到精而简。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调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和问卷

  2.日常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分析调查的统计数据

  4.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在这项调查中,男生占27%,女生占73%

  2.最喜欢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他9.9%

  3.买衣服频率:一个月内10%,两到三个月内33.3%,半年内13.3%,一年内0%,不固定43.3%

  4.是否有喜欢的服装品牌: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耐克等。)

  5.经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石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会不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是63.3%,而不是36.6%

  7.买衣服的动机:天气变化16.1%,节日促销16.1%,看到学生买新衣服15.3%,随意购物13.6%,零花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和4%

  8.你会选择网购服装吗:会是35.7%,而不是64.3%

  9.服装商家月消费:50以下2%,50-100之间36.6%,100-200之间33.3%,200以上3.3%

  10.品牌服装的好处:品牌好,耐用,面子16.6%,主要是生活品质提升了33.3%,没有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另外30%

  四、数据统计的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很高:21世纪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进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宿舍和教室的单调生活。虽然书籍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并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美的追求呈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导:价格、质量、趋势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务实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据了解,大学生买衣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因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城市生活和氛围。当代大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自己的品味和品位。虽然他们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需求的认知高于男生。调查显示,女生买衣服的频率比男生高,但男生比女生更追求名牌。说明男人和女人对美的追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无论是购买数量还是对名牌的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可以正确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大学生服装支出减少。据调查人员分析,“物价上涨后,服装、日用品、化妆品、娱乐消费的价格不降反升,而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较少,说明他们故意降低大学生的‘享受消费’,把钱花在了吃饭、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买衣服的频率来看,

  (1)服装购买消费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服装购买频率集中在每月一次,两到三个月一次。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购买服装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但不排除虚荣心的.存在,但消费分配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2)服装消费仍然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频繁购买服装,过于关注名牌的现象依然存在。服装消费不合理,可以反映每月生活费分配不合理,或者每月生活费过多。

  2.从吸引购买这方面的服装来看,

  (1)当代大学生可以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服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美观,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查显示,学生重视衣服的质量,喜欢经济耐用的衣服,不会因为喜欢一件衣服就盲目买衣服而不考虑价格。

  (2)追求时尚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可能会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却忽略了服装本身的原始价值。

  不及物动词政策建议

  1、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消费者对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等因素的价值判断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观念,树立节约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避免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费用进行预算和记录,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费用是否合理。

  2.量身定做合理的消费计划。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知识和能力都很高的成年人。定制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树立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方式正在迅速变化。大学生最容易卷入时尚潮流,部分消费者甚至失去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消费支出的约束下,合理调整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小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 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 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2019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见图1)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具体见图2)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具体差异见图3)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 1000元~2019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详细可见表)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4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上升。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学生的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追求更多的精神等心理满足。可以说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在整个消费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分析影响其消费需求的因素,对于消费市场的供需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随机访谈、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经济能力。大学生还处于象牙塔学习阶段,不具备保障自身需求的能力。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也依赖于家庭的支持。然而,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会表现出许多差异。有些家庭很富裕,所以他们孩子的生活费会很高。有的是工薪阶层家庭,自然只能满足孩子的基本温饱问题,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距。当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需要消费一些相对昂贵的商品时,他们会犹豫不决,或者直接放弃需求,或者选择这种产品的替代品。

  其次,商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商品本身价格高,需求少;低价高需求是理性消费者的应有行为。而且各种商品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学生对某一特定商品的消费需求。因为商品之间有两种关系:替代品和互补产品。替代品是一种可以用来替代另一种物品的物品。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涨,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反,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跌,也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如果一个项目的配套产品价格上涨,他们也会降低对这个项目的消费需求。相反,当某个项目的互补产品价格下跌时,他们会增加对这个项目的需求。

  商品的质量和在这个时代的普及程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各种心理和社会需求。因此,社会消费趋势的变化对需求有很大影响。大学生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有跟风赶时髦的特点,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们需要的商品,要表现出他们年轻的个性,满足他们的需求,内心感到快乐。此外,产品质量差也会降低他们的需求,大学生也会逐渐变得理性,偏爱实用的东西。

  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因为大多数人由于经济原因不能随意消费,所以会先满足对未来会需要但未来会涨价的物品的需求。如果某些项目将来会降价,并且不急需,他们会考虑暂停消费需求。

  社会变革在进行,大学生消费越来越理性。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及时满足消费需求,生活在合理的消费环境中。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5

  相关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对消费的看法和观念、心理。

  二.研究过程:

  (一)理性消费: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二)存在着若干问题: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三、调查后总结: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目的

  调查服装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 热衷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它9.9%

  2) 购买衣服频率:一个月以内10%二至三个月以内33.3%半年13.3%一年0%不固定43.3%

  3) 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4) 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师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5) 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6) 购买服装的诱因:天气变化16.1%,节假日促销16.1%,看到同学购买新衣服15.3%,逛街时随意看中13.6%,零用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4%

  7) 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8) 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9) 每个月服装商的消费:50以下2占0%,50-100占36.6%,100-200占33.3%,200以上占3.3%

  10) 品牌服装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为心情愉快生活质量提高了33.3%,没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其他30%

  四、数据统计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度较高: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于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的需求意识比男生高:通过调查显示:女生购买服装的频率远远大于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却大于女生。说明在对于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无论是购买次数较多还是名牌重视度较强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六、政策建议

  1、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2、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3、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7

  消费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整个饮料消费市场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从大多数的饮料宣传广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的饮料在推向市场的时候,都主要是定位于年轻的

  顾客群体,因此,只有充分掌握、准确分析年轻人对饮料的消费态度 方可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引导其购买决策,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大学生生活费用相对较宽裕,具有一定的购买力,饮料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给了大学生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机会,此外,性别不同,饮料选择的偏好可能也有所不同。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变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在消费日益理性的今天,厂商们只有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其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大学生饮料市场状况分析

  饮料分类市场概述:

  ① 功能型饮料。功能型饮料走到今天,已步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功能饮料层出不穷,如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农夫山泉的“尖叫”、康师傅的“劲跑”、汇源的“他+她”等。而在如今这个时时处处都讲究新营销策略的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功能饮料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市场也将发展到以“品牌+品质”为核心的竞争上,市场争夺愈演愈烈,全球功能饮料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② 茶饮料 我国茶饮料工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茶饮料市场进入成长中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成长阶段:

  1、1998年及以前,旭日升占市场主导,一枝独秀。

  2、1999年,康师傅,统一迎头赶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20xx年,旭日升品牌老化,康师傅统一双雄争霸。

  4、发展至目前,康师傅统一占主导地位,其他品牌(可口可乐,宏宝莱等)进入市场,诸侯纷争。

  ③碳酸饮料。近年来,我国的碳酸饮料制造业稳步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碳酸饮料的消费受到影响。传统的碳酸饮料因含糖量和热量过高,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碳酸饮料日益受到挤压,“两乐”的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在我国,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家长已把碳酸饮料列入饮食“黑名单”。随着果汁、茶饮料等健康饮料的流行,碳酸饮料的销量增速放缓。 碳酸饮料在整个饮料行业中的比重处于下降趋势,并不代表碳酸饮料制造业的衰落。果汁和茶饮料的崛起反映了中国人饮料消费的多样化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饮料的消费。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碳酸饮料制造业逐渐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大学生饮料市场概述:价格,品质,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大学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

  他们喜欢自由,我行我素,这一点在饮料的购买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购买者还是高居榜首,通常他们又喜欢瓶装或罐装的饮料。同时他们追求潮流,喜欢从当前的时尚潮流出发购买商品,因此产品的包装外形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饮料这个产品更新速度快的行业来说具有较大的优势。他们同样崇尚理性消费,注重产品的质量。

  结论:从以上的市场竞争状况可以看出,当前饮料市场各种类型的产品竞争激烈,同时呈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因而对于各种类型的饮料生产厂商来看,整个饮料市场的竞争机会是均等的,谁能有效把握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谁就能占领市场先机。对于大学生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也是如此。

  报告分析

  大学生喜欢饮料的类型

  表中数据清晰地描述了大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饮料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不同种类型的饮料的喜好,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30%的大学生选择碳酸饮料,其中60%的男生选择碳酸饮料;35%的大学生选择果汁,其中女生选择果汁饮料的比重较大,达到60%左右;而男女生对功能型饮料的选择差异性较小。

  大学生对含糖量的敏感程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女性对于果汁的含糖量更加敏感,超过80%的女大学生偏向于含糖量较低或者是无糖的果汁,而男性对于对于果汁的含糖量则没有女性那么敏感,但是同样趋向于选择低糖和无糖的饮料,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消费者而言更加喜欢低糖甚至无糖的健品。大学生对饮品容量的选择

  从上图可以看出,约有40%消费者选择了250ml的饮品容量,约有5%的消费者选择500ml的饮品容量,所以有95%的消费者选择250-500ml区间的饮品量,这也是当今消费的主流。但是250ml以下的灌装或小瓶装饮料以及500ml以上的大瓶装任然受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这与近年来各大品牌推出家庭装等大容量包装不无关系。 大学生一个星期饮用于购买饮料的支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时,购买饮料支出通常在0-20元;月生活费在1000-1200元时,购买饮料支出通常在10-30元;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上时,购买饮料支出在30元以上的偏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活费越高,用于购买饮料的消费支出越高,即大学生用于购买饮料的支出与购买力成正比。

  大学生在购买饮料时,选择3-5元价格区间的`比重较大,约有60%,说明饮料定价在3-5元区间内是合理的,比较容易让大学生消费者接受。

  很明显,超市和便利店是大学生购买饮料的主要场所,而在餐厅、地摊和促销活动现场购买饮料的消费者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主要是餐厅、地摊和促销活动现场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的,这同时也说明超市和便利店是企业主要的的分销渠道。

  可以看出约有50%的大学生喜欢瓶装包装的饮料,同时,接近二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喜欢纸质和灌装包装,这也完全符合大学生追求便捷消费方式的需求,也体现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节约意识,这为饮料的生产厂商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饮品包装上提供依据。

  只有接近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受到广告的影响,而大学生消费模式调查报告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受到饮料广告的影响,这是多数饮料企业对广告投入大量精力并且乐此不疲达到的效果,而且有超过40%的大学生在选择饮料时受到广告的影响较大,这说明广告对于部分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的有重要作用,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体担负起消费者心里近60%的广告宣传份额,网络广告、报纸和杂志以及海报则显得相对弱势,别人介绍和其他选项则占了超过1/4的份额,这说明饮料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对饮料销售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说明还有其他宣传途径有待饮料企业的发掘和拓展。

  大学生喜欢的促销方式

  打折销售和有奖销售是消费者较喜欢的促销方式,但女性消费者却不大喜欢有奖销售的促销方式,这是值得促销人员注意的。赠送小礼品、多买附赠和免费试饮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附带的促销方式,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大学生是否会尝试新产品?

  该表格的数据说明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消费者对饮料新产品基本保持接受态度,只有小部分消费者很难尝试新的饮料产品,同时近七成的消费者不会随意尝试新的饮料产品,这说明只要有适当的优势吸引消费者,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饮料产品的。

  与消费者选择饮料的因素有很多相似之处,口味成为40%的大学生尝试新饮料的因素,所以口味成为消费者尝试新饮料产品的首要因素,但是广告宣传和低价位也对消费者选择新产品起到了一定作用,造型独特和独特功能也是值得考虑的影响因素。

  对策及建议

  产品策略

  (1)产品口味:产品口味是消费者选择饮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产品口味一定要进行消费者测试。根据调查可知,口味是大学生接受新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大学生对于饮料的消费特点可知,饮料生产商应不断加大大学生饮料市场的口味创新,不断地推出新的口味,缩短产品更新的周期,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口味需求。

  (2)产品类型:在综合平衡的推广饮料类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有所侧重的选择产品类型,同时根据调查可知,性别差异也对于大学生饮料市场产品类型也起着一定的影响,男生比较喜欢碳酸饮料,女生比较喜欢果汁饮料。针对这一市场现象,饮料生产商和渠道商应当尽可能的调查出高校的性别比例,再根据比例适时确定各种饮料的比例,最后应当加大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在高校的销售比例。

  (3)产品包装策略:最好采用瓶装和罐装,也可以采用较为环保的纸装,同时可以用几种包装形式相互补充,但是包装风格一定要统一,色彩搭配要明显、有视觉冲击力,最重要的是要够时尚,追上当今潮流,这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

  (4)产品容量策略:从调查可知,250-500ml容量的饮料最易被大学生所接收,因此,生产商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时候,应当尽量将饮料的容量对位在这一区间。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要恰当。针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产品价位可以略低于市场中的领导品牌,如果有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或加入了特殊的营养成分,其价位也可以略高于市场上的领导品牌。根据调查可知,具体的价格应该定位在3-5元这一价格区间。

  渠道策略

  尽可能增加铺货率。充分调查和掌握高校零实体的状况,加大高校超市、便利店、小卖部、杂货店的铺货力度,尽可能增加产品的铺货率,以高校超市带动其他各类渠道的销售,减少渠道流通环节,合理设计和管理分销渠道,从而降低流通成本,使销售价格得到价格,让惠于大学生。

  促销策略

  综合运用各种促销策略,利用人员推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以及销售促进等促销策略。比如定期开展免费赠饮、买一送一、打折促销、有奖销售等促销活动。

  推广策略

  加大与各高校的合作力度,通过赞助高校社团等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各卫视合作,通过电视媒体这一快速有效的媒体平台推广产品,比如:娃哈哈的格瓦斯通过赞助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时下非常的火的节目,产品的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销售市场达到打开。因此对于生产商而言在高校推广产品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产品,尤其是新产品的推广,充分运用微博、互联网、电视媒等平台。

  其他策略

  (1)对大学生饮料消费市场进行更进一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充分把握大学生消费者的爱好和饮料消费习惯,并从中寻求突破点。

  (2)规范调研与策划活动。在产品上市前或运作过程中,定期进行消费者、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经销商的心理动态和市场竞争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既全面、又细致的整合营销策划。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8

  调查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增速越来越大,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学习支出、一、消费、电子通讯、电子通讯消费、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问卷调查的内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和分析:

  1.月总消费有一定差距。目前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城市比例小。大学生总体月消费主要集中在400元~ 500元、500元~ 800元范围内,少极化400元或1200元以上。但记录在案的贫困生消费基本不到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很大。

  2.饮食支出大。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绝大部分,符合健康消费构成。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一种外出就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支出虽然不大,但也是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说明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已经逐渐消费。

  3.平时买学习资料的钱。41.5%的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49.5%从10元到50元,6%从50元到100元,3%从100元。可以看出,大学生一般不买书,除了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一般不买课本以外的书。

  4.通信网络成本太高。被调查人群中,手机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超过70%。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月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 80元,14%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高达100元。电脑在学校的普及率也比较高,大概30%左右。按照学校上网费用的预算,每月上网费用是20元,没有电脑的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和20元差不多。

  5.手里有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衣占的比例最大,30%选择存钱,5%选择买书,1%选择别人。可见,人们以食物为先,吃喝仍然是主流。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大学生也很重视自己的着装,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买化妆品和衣服的女生比例较大,而在交流和娱乐中使用的男生比例较高。

  6.大学生在购买服装和日用品时增加了品牌意识,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更好的产品,尤其是女童服装和化妆品。这也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虽然品牌很重要,但不能盲目相信品牌。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着眼于自己的需求和素质。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由家庭提供的。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十个百分点。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出去兼职的期望比普通同学更热切,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多在1000元到4000元之间,而部分学生家庭月收入多在800元到20xx元之间,8%仍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第二,大学生消费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逐渐与社会发展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就餐、请朋友吃饭、旅游、交际网络等方面花费较多。仿佛大学生圈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加意识到需要提前接触到社会上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然后提前融入社会。但是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已经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在经济实力上跟不上社会,但消费意识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理性消费仍然是消费的主流。大学生的支出大部分是在饮食上,而不是在娱乐上。可见大学生还是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学习知识,而不是沉迷于玩耍。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消费时会更加谨慎,尽量谨慎选择,而不是要求昂贵的东西,或者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是质量。因此,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衣着打扮消费明显。作为充满圣贤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学习之余不会忘记去逛学习商店和书店,各种证书补课收费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多元化。

  合理理财和储蓄的观念还很薄弱。在调查中,很少有大学生有规划自己消费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不自觉地追随校园流行的消费潮流,但缺乏一定的规划。根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花。买的东西很多,能有一定积蓄的也就那么几个学生。

  对策和建议

  针对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制定好支出计划,控制好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我消费现状,培养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抓住消费机会,学会利用换季时很多大商场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支付,这样就不会变成月光家庭。如果不能控制自己花钱的欲望,最好在出门前按照当天需要购买的商品的大概价格带上一定的钱。我们需要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学会合理使用银行卡,相对限制我们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样会造成高消费,不适合学生实际消费。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what )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why)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how)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0

  大学生消费容易出现潮汐现象,即一个新事物、新品牌在大学生市场会在某一个节点呈现突然的高峰。其根源在于大学生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集中性。如在培训方面,出现过mba潮、"寄托"潮、考证潮等;在消费品方面,有mp3潮、手机潮、电脑潮等。

  由追求独特性消费带来普遍消费。大学生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但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57。7%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产品",但是只有22。9%的人认为"我的穿着更加时髦"。实惠仍是大学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流行与实用之间,更多大学生选择的是实用。

  在各类产品的选择标准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情感消费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谈恋爱,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目前,大学生每学期用于娱乐、交际、影视的平均费用约为144元,给同学朋友送礼的支出为98元。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

  在品牌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但是国际品牌相对更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形象会对大学生的决策产生说服作用。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强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

  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调查还表明,需要经常性借款的大学生占到了总数的10。55%,大学生"负翁"消费意识正在增强。

  从目前我市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每月消费一般在400—600元的还是占了大部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月消费数千元的,甚至个别消费特别离谱的学生曾一个月花掉1万多。对于这些高消费群体来说,饮食、日常用品在支出上已不再是大头。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伙食费均不算太高,每位学生平均每日应在10元左右,如此算来,每月基本伙食费也就是300元左右。再加上每月一两百元的日常用品和其他零用,四年的总共花费应该五六万占全体女生的25。6%,而男生回答6万元左右的占总数的41。1%。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1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2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xx年x月x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4月28日—5月2日,进行小组讨论,落实调查经费,设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及打印等。

  第二、调查、数据处理阶段。5月3日—5月10日,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得出调查结果。

  第三、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0日—5月23日,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制作PPT,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七、调查的组织分工

  调查小组共5人,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见附二)。

  八、调查经费预算

  本着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经费预算情况如下:

  1、问卷样本制作、修订、打印:5元;

  2、复印调查问卷100份:10元;

  3、其它费用(交通、通讯):10元。总计25元。

  九、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

  备注:由于调查条件及水平有限,调查比例相对较小,且在项目设计、人数分配、总数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见谅。

  附一: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3

  调查者:

  调查时间:20xx年6月2日

  撰写报告时间:20xx年6月14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内容

  1.你的性别

  2.你所在的年级

  3.你有储蓄的习惯么

  4.你的生活费来源

  5.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6.你平均每月在吃的方面(包括伙食、水果、点心等)的花费

  7.除吃的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在8.你的恋爱支出是

  9.你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

  10.你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

  11.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费用x元

  12.你平均每月的电话费

  13.你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

  14.你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15.你每月的钱

  16.你希望每月的生活费是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

  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3、调查问卷的分发:直接在学校分发。

  4、数据处理:调查问卷的处理有计算器处理。

  四、调查结果

  1、共收集男生30份,女生20份。

  2、生活费:男生平均每月756,女生平均每月453。

  3、恋爱支出:男生平均每月153,女生平均每月105。

  4、学习资料的花费:男生平均每月24,女生平均每月

  五、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

  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的同学在45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的同学在550-6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的同学在7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的同学在8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的同学月消费9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3.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4.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5、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二、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分析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意见。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亲爱的同学:

  附:调查问卷

  我校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内据实填写。

  1.你的性别男□女□

  2.你所在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你有储蓄的习惯么有□没有□

  4.你的生活费来源

  家庭供应□勤工俭学□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其它

  若有勤工俭学的经历,你从事哪一类工作

  家教□钟点工□促销□其他(可多选)

  5.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6.你平均每月在吃的方面(包括伙食、水果、点心等)的花费100元以下□100—250元□250—350元□350元以上□

  7.除吃的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在购买学习资料□上网□电话费□购买日常用品□购买衣物□其它(可多项选择)

  8.你的恋爱支出是

  9.你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

  10.你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从不上网□2次以下□2次--5次□5次以上□(选“从不上网”时跳过第14题)

  11.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费用x元

  12.你平均每月的电话费

  13.你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30元以下□30--50元□50元以上□

  14.你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50元以下□50--200元□200元以上□

  15.你每月的钱花不完□正好花完□不够花□

  16.你希望每月的生活费是300元以下□300—600元□600—900元□ 900元以上□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4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 调查时间为2x年11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

  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

  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5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一)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电脑消费。好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沟通方式也多了起来。QQ、MSN、BOLOGE因其互动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新途径。同时,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成为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四)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抠”出来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二、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一)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发展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而传统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或生存型消费正逐步向有营养讲质量方面发展。

  (二)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也将日益增大。

  (三)健康、健身消费增加,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消费在校园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大学生对各种美容与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

  (四)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校大学生渴望理解,喜欢交友,用于请客吃饭的费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岁——30间岁,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消费理性,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二)大学生过分追逐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在消费问题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

  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盲目消费,过分展示自我 与成年消费者不同,大学生一般没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与追新求奇、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经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但生活、经济上却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依靠家庭的资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钱的情况下,随行所欲地进行消费,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讲究情调,穿追求时尚和名牌;谈恋爱追求情感,大量进行物质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网费、话费节节升高,追求“舒适、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持续增长,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钱,也不断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消费数额的增加,结构的变化,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年级越高,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长时尚化、个性化,使消费标准不断增长,大学生个性化消费的增多已成为趋势与潮流。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的追求。

  (一)倡导大学生节约意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树立大学生理财观念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6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们小组对天津市农学院,天津市城建大学,天津市宝德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50份,有效问卷45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

  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600元和6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5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

  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8%,其中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

  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40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20xx元~4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

  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

  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

  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

  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诚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比如,我们就在本学期初尝试了在“邓小平理论概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专题中,进行“我的消费状况”问卷调查和随后的课堂讨论。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同学们充分了解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消费状况,对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自我解剖与反思,对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始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最后,通过我们的总结以及有关财商知识的传授,同学们从认识问题、解剖问题到解决问题,思想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期末的教学反馈调查中,当问到参与“我的消费观”活动后有无收获时,广大同学都表示肯定,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活

  动具有深刻的意义,使理论教学真正联系实际。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7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xx年x月x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4月28日—5月2日,进行小组讨论,落实调查经费,设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及打印等。

  第二、调查、数据处理阶段。5月3日—5月10日,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得出调查结果。

  第三、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0日—5月23日,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制作PPT,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七、调查的组织分工

  调查小组共5人,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见附二)。

  八、调查经费预算

  本着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经费预算情况如下:

  问卷样本制作、修订、打印:5元;2、复印调查问卷100份:10元;3、其它费用(交通、通讯):10元。总计25元。

  九、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

  备注:由于调查条件及水平有限,调查比例相对较小,且在项目设计、人数分配、总数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见谅。

  附一: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01.你的性别:A.男□B.女□

  02.你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03.你来自:A.农村□B.城市□C.城镇□

  04.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元):

  A.500以下□B500~800□C.800~1500□D.1500以上

  05.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A.300以下□B.300~500□C.500~800□D.800以上

  06.您在校消费与在家相比:

  A.差不多□B.较多□C.较低□

  07.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__________元

  A.400以下□B.400~600□C.600~1000□D.1000以上

  08.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大概是

  A.200以下□B.200~300□C.300~600□D.600以上

  09.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B.50~100□C.100~300□D.300以上

  10.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娱乐的花费大约

  A.100以下□B.100~200□C.200~300□D.300以上

  12.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B.50~100□C.100~300□D.300以上

  13.你的生活费来源(可多选):

  A.家庭供应□B.勤工俭学□C.奖学金□D.其它_______(如他人赞助)

  14.你现在每月有没有盈余:A.有□B.没有□

  若有你如何处理:A.存在银行□B.改善物质生活□

  C.购书□D.丰富精神生活□

  15.你是否有记帐的习惯

  A.经常记账□B.偶尔记账□C.从不记账□

  16.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A向父母要钱□B向同学、朋友借□C.放弃购买□

  17.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商品价格□B.商品质量□C.商品档次□D.其他□

  18.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没考虑过,无所谓□C.不满意□

  19.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经济实惠型□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高标准、高档次型□D.其他

  20.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怎么做?(简答)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8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调查报告范文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19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 42 份,收回有效问卷 31 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 .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350 500 和 500 800 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 500 800 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 a ( 350 以下)和 e ( 1200 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 .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 350 450 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 、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 .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28500 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 2100 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 8383 . 96 元。这其中有 92 . 7 %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

  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 70 %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 call 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 300 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 12 名女生中, 66 、 7% 饮食费用在 350 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 19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 、 2% 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 90% 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达到 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 1 ]张进辅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xx , 02:

  [ 2 ]李明娟

  *大学生贫富差距现象 [ p ]山东青年报 20xx-02-18

  [ 3 ]余展洪

  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南华工商学院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 p ]广州社科部

  [ 4 ]邹 刚

  当代城市大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

  报告 [ p ]兰州大学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0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当然大学生的学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和方向,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成为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消费有哪些?主要消费在哪些方面?各占支出占多少?是否理性消费?感觉不合理的又在哪些方面?为此,我们于20xx年4月23日对川师成都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采用的主要调查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一、大学生月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分析

  我们一共发放了210张调查问卷,收回200张,回收率95%。其中女生133,男生67。通过我们小组认真仔细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些现象。 (一)经济来源

  大学生的的生活费主要还是来自父母,占消费的87%,兼职也占一部分,占消费的10%,还有的其他一部分学生的生活费可能是奖学金等等。这个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学里,大多数学生还是主要以学习为主,很少出校兼职,来赚取生活费,所以生活费的主要来源还是父母,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观念,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就应该在学校里安分的学习,工作是毕业以后的事情,现在不应该考虑太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学生做过兼职,但受到了欺骗,导致一些学生不敢外出做兼职。以上几点都反应了学生兼职比较少的原因,所以兼职的费用占学生生活费的比例不大。

  (图1大学生经济来源)(二)月花费

  现在的大学生,仍是纯粹的消费者,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居高不下,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女生每月生活费主要在500-800这个范围,男生主要在800-1200这个范围。每月用于聚餐和买衣服的钱大约在300左右,根据我们这一组的调查,70%以上的学生每月父母给的钱是花完,20%的学生钱是不够花,而只有10%的学生还有部分剩余的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各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给的钱的数量也不一样,导致有的同学不够用或者是有剩余的情况。

  2.学生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在月初时,刚领到生活费时,很多学生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有任何考虑,到月末时就出现经济紧张的现象。

  3.有时候在学校出现意外情况,有可能那个月的学费情况就比较高,比如不小心受伤了,需要住院,或者遇到生日,有的学生要邀请朋友吃饭,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也会导致学生消费的变化。

  (图2大学生月花费)

  (三)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以及消费用途

  1.质量、价格以及外形美观是目前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追求流行仍然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观念。据我们这一组的统计,50%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质量,40%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价格,10%的学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受流行趋势的影响。这样不同的比例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金钱主要来源父母,每个月的钱是固定,所以要受到父母给的钱但是的影响,在购买商品时,他们会衡量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为了能够实惠,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购买物美价廉的占多数,但同时,一些学生也会受到自己周围学生的影响,喜欢当前流行的东西,比如衣服的款式以及颜色等等。

  2.从我们的调查问卷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花费占非常少的一部分。据统计来看,用于学习方面的花费只有50元以下。这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意识越来越淡薄了,他们每天可以把钱花在买衣服,聚餐或者去其他娱乐方面,也不愿把钱用在学习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大学里,学习气氛不浓,买学习工具就少了,还有就是在大学里,对学生的分数要求不高,只要及格就行,导致学习心理下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大学里各方面的诱惑太多,很多学生都经不住诱惑,不再专注于学习。

  (图3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情况(除伙食外))

  3.当代大学生除了物质消费外,不合理的精神消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的费用除了用于伙食方面之外,很多学生的费用还用于交通,服装,娱乐等等,在大学里,学生们的攀比状况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追求名牌,时尚,导致很多学生透支消费,这种虚荣心理在大学里很常见。比如买手机,在以前只要是以诺基亚为主,但在苹果出来以后,为了展示自己的不同,一些学生就要求家长为自己买几千的苹果手机,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体现自己的地位。还有服饰方面,也很明显。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二、我们对大学生月消费的看法与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四个下个方面着手。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提出一些有关建议,建议如下:

  从社会来说,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各界要进一步重视青少年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整个社会应该通过积极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以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通过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大学生这一最大的文化消费群体形成健康的娱乐追求,从而不断形成文化消费热点,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的同步发展。

  从学校来说,要加强思想教育,学校应该开设一些课程,主要宣传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消费,理智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高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消费。要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风气。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活动,提倡中国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同时可以在班上组织一起观看勤俭节约的电影,这样可以起到更大的效果。老师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从家庭来说,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的生活费的消费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相应的生活费,如果给得太多,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浪费,不能够形成节约意识,如果太少,会影响他们平时的生活。所以必须正确估量。同时父母正确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在家里,父母需要经常提醒孩子节约的主要性,不要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事。盲目的效仿是不对的,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效果。

  从学生自己来说,学生进行文化消费之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从个人职业发展及素质的提高出发,制定好消费计划。克服从众的思想,不应存在攀比的心理。要注意利用好闲暇时间,相对于中学阶段来说,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这些闲暇时间,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有的学生碍于面子,怕他人说自己"不合群",于是随波逐流,把精力消耗在无休止的消遣娱乐之中。克服盲从心理,应重点强化自律能力。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如演讲辩论、座谈讨论、读书汇报、思想自省等等,自觉培养思想观点能自辨、行为情绪能自控、工作学习能自主、生活服务能自理的"四自"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编后语

  通过这次我们小组的调查,我们基本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以及消费趋势,使我们自己也获得很大的收获,也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自己,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改正。同时这次也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要有计划,要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1

  在大学生消费中,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并存。

  1、大部分大一、大二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聚餐、恋爱、追求名牌和时尚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网更宽,外出、聚会、出游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相对足量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并能够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实现。大学生应搞好人际关系没有错,但把大部分费用用于请客吃饭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投入也很多,大学生恋爱呈现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又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许多人认为“大学恋爱是一门必修课”,甚至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恋爱。但是,大学生们在恋爱过程中的消费通常多是缺乏理智的、冲动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每个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笔消费在大学生每月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的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唯恐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从而引起一大部分非理性的互相攀比消费。大学期间,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害怕自己的着装和生活质量被同学嘲笑,所以靠穿名牌、请客吃饭来显示自己的生活档次和追求。这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而攀比心理则是由好胜心引起的,同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自己就一定要买,不管这件衣服有都贵,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些学生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靠攀比来填补心理的空缺。

  2、大三、大四学生中理性消费是主流。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70%的学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的费用在150-200元,20%的学生在200元以上,10%的学生在150元以下。经过2-3年的大学生活,这些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把大部分的经历用于加强自身能力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上面。其中,大三、大四学生中考做兼职来满足自己生活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大一、大二学生。他们把兼职当做锻炼能力和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良好机会。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2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众所周知,大学生年纪比较青,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首先,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他们有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再者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很大,难免会使他们在消费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实际的行为。

  中国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三、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两百至三百左右。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

  调查显示: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休闲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手机、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手机的消费,一般上大一那会,大约20%的人拥有手机,暑假回来,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买了手机,到了大三全班几乎人手一部20xx年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20xx年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大学生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少数学生: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运动鞋,为了一套化妆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化妆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4

  协步入大学,我们都不再是中学里衣食住行全部都由父母来承担的孩子,离开了家庭,应对一个人的生活,就要学着照顾自我。此刻社会的提高是无法预计和形容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期望,同时也背着多重的身份站立在这个社会中,其一就是消费者。在大学里,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对我们今后在价值观、世界观的构成和定位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关注我们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洞察我们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及时培养在消费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成为了当代各界人士相当关注的话题。

  按时所以,此次特地做了以“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主题的采访调查对象是我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我们主要以随机采访的方式记录了我校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实际情景,并整理分析成文。

  采访问题设置

  1.每月生活费为多少

  2.主要消费项目有哪些

  3.生活费的主要来源途径[由网友投稿]

  4.是否使用网络平台贷款,如花呗,借呗等惆怅长岑长惆怅长岑长惆怅

  5.平时有没有理财的习惯?

  6.对购买奢侈品的看法

  主要观点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来自不一样地方的有着不一样家境的同学,这在必须程度上也体现出我校学生基本具有较为理性的消费观。在普通人群中,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从我们的问题设置中能够看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研究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一样,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我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多数的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还是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这种种的现象表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整体呈理性趋势发展。

  二、攀比心理着实存在

  采访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同学都开通了花呗等网上贷款服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攀比现象着实存在在我们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当中,个别者还较为严重。

  在采访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双名牌鞋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或者买上一部电脑、相机等,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我的其他必要开支。而有的同学明明明白自我的金钱并不宽裕的时候,当自我是一个人的时候,会很注意自我的花销,尽量节俭,可适当与同学朋友在一齐消费的时候就表现的很不一样,出现了“大手大脚”、“浪费”、甚至是“奢侈”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够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构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其实人存在适度的攀比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一个现象,没有比较,没有发现,又怎样会有提高呢。可是,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适宜的度,往往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就如我们今日所看到的各种例子,在他不合理性质的基础上,往往会给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心理行为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者还会影响深远,波及一生。

  三、消费分化两极端严重

  在同一个团体之中,不一样同学的每月的生活费不尽相同,但大体维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可是最低和最高的两种消费中能够看出,此刻的消费分化两极端还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刻经济体制和我们国家的居民收入现状整体呈“贫富差距大”的局面不无关系,大学生此刻的经济来源大多还是由父母供给,每个人的消费状况大多都会结合自我家中情景进行适度消费,源于家庭本身就有较大的差距,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消费整体呈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不无道理。

  四、储蓄观念淡薄

  大多数大学生在此次调查当中反映,当月的消费状况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平时花该花的钱,做该做的消费,而整体共消费多少钱财,心中并无概念,同时,进行消费后记账的同学更少,而大多数同学每次到去取钱的时候才发现钱已经不多甚至透支,而每到这种时候,就只能向家人、朋友、同学求救。在应对如何处理金钱或者生活费的时候,很少有周全合理的计划安排。可见,大学生的储蓄观念仍处淡薄状态,有待加强。

  五、学生消费观需引导

  大多数家长在给孩子寄送生活的时候,会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每月寄送定额生活费,限制孩子的花销,一个是把钱交给孩子任其支配,待不够用的时候再寄送。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消费还是缺乏引导的,究其原因,能够归结到教育方法和体制上,父母不是限制孩子或者放纵孩子花钱消费,而是,父母在批评或者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发现引导的重要性,要试着让孩子能够主动的进行合理消费,结合自我的实际情景,培养正确的消费观。甚者,农村里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大学里受委屈,会砸血本会孩子购置物品,完全超出了本事范围之外,而城市里的家长也会放纵孩子的消费,可见,家长间也存在不一样程度的攀比心理,而正是这些种种,造成了对大学生构成正确消费观的障碍。

  我们的提议:

  1、调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职协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坚持正确健康、勤俭节俭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期望教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教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忙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构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本事

  所谓理财,它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处理本事,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为此,专家提出了“财商”的说法,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能够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本事,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本事,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本事。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资料: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本事;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本事。我们提议教师围绕这两方面的资料,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到达教育目的。

  03、注重校风对消费的提倡

  职协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方面。环境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生活在一个质朴、节俭、善修的环境当中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作出良好的行为,所以,学校要在这一方面有所提倡和侧重,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发生之后,一切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在大学生实实在在存在的若干不良现象中进行深入的工作,如如何克服在消费上出现无计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5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非理性消费现象也在逐渐扩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远去。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通要一项,大学生消费数额的增加、结构的变化、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在当前就成为我们所关注的课题。希望这次的调查对现状的大学生有所帮助,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做好理财工作。

  二、调查对象

  湖州师范学院全体学生

  三、调查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整群抽样(由于大学生都是一个班级的,可以以一个班级作为调查方案)

  (3)任意调查法(可以在食堂门口,地下通道,校门口)

  由于大学生的人流动性较强,为了更好的采集数据,故因此在人口较为集中的食堂门口,地下通道,校门口设立点对学生进行问卷的发放。而且任意调查费较为容易实施,所需的花费的经费较少,故因此本次抽查我们选取任意调查法进行数据的调查。

  在这次的调查当中,总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3份,其中有效问卷162。此次调查数据真实,可信度高,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四、调查时间安排

  调查大致的一般流程:调查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实地收集资料信息、系统分析资料、陈述研究发现。

  在9月-10月底,确定调查目标和制定研究计划。

  在10月-12月底,实地收集资料信息。

  最后对说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五、调查前准备

  设计调查方案

  审核问卷

  复印问卷

  六、调查经费预算

  A、调查问卷设计费15元人民币

  B、调查问卷印刷费10元人民币

  C、调查实施费10元人民币

  D、数据统计分析费10元人民币

  E、调查报告撰写费5元人民币

  总计:50元人民币

  七、报告总结分析:

  我们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通过数据发现在调查中对男女和群体分析研究具体入下图。

  从消费总趋势分析

  现在的校园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使得中国的广大学子正在接受着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带有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形成着不同的消费观念,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价值取向和思维结构的不同,也体现出了地区经济的差异

  1、以理性消费为主

  从调查和与同学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还是在进行着实际,理性的消费,价格、质量和潮流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个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都是来自父母,每个月的消费并不是无限度的,所以他们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在向“小康”过度,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这也可以从许多同学在月底出现“经济危机”看出。

  2、消费的两极化

  在整个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同学的消费是处于两个极端点。家庭收入高的同学在物质方面的生活就更丰富,电脑、手机、旅游等等。而家境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却仍在为每月的伙食费发愁,使得大学校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生活状况。

  3、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消费结构很不平衡,吃饭、通讯、日用品费用占了很大部分,而在学习上的花费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男女在吃上面的消费又不同,男生体力消耗大,吃的方面很注重相对女生较高,而许多女生为了保持体形而节食,把大多数的钱花在了衣服、化妆品及通讯费上面。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6

  一、引言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其消费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当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在校大学生问题。为了调查。现将结果归纳如下:

  二、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

  三、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36.96%,女性大学生占63.04%,被调查者中,75.00%来自农村、17.39%来自乡镇、7.61%来自城市。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600元以下为主体占63.04%,600-1000元占31.52%,1000元以上的占5.43%。有6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6.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3.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2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7.61%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65%的选择了“价格”,有10.87%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应当加强。

  (三)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48.9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主要考虑是否经济实惠的占到42.39%,也有6.52%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中,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四)存在冲动型消费现象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调查数据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五)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同学选择送礼物。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每餐食物浪费情况表明,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六)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7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忧郁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是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恋爱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当中,恋爱所需要的消费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能够针对大学生恋爱的消费观和消费市场来进行创业,那么将会有很大的空间来供发展。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打钱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调查得知,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自主,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定了劳动力的低下酬劳,所以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基本就只能够补贴一下伙食费或者额外的一小部分开销,这使得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1000元之间,只有少数的家庭条件优越者可以高于这个数字,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而根据调查可知,女生的消费水平基本高于男生消费水品,因为到了大学,女生都开始喜欢新潮服装,各种小饰品,还有化妆品,而这些东西就相对于只要吃饱饭穿暖就没有其他多余要求的男生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尤其是恋爱的男生,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LV、GUCCI等各种奢侈品大行其道,对女生而言,哪怕买不起真的,也需要一个假的来撑撑门面,也因此再次导致了恋爱成本的高昂。

  据小范围内的调查,恋爱中的男生女生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逢年过节都需要赠送小礼品,生日这样的特殊节日更是不能避免,譬如调查中一个男生恋爱钱每月的消费只需要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最多在加上一点烟钱,每月的生活费还能有所剩余,每个学年都能够攒下一点点私房钱,而恋爱后的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随着恋爱阶段的变化消费水平也不断变化。

  追求期的消费水平明显是恋爱中最高的,因为为了给女生营造一个大方,体贴,温柔的效果,各种琳琅满目的消费条目充斥着每月的账单,电话费明显高于正常时期,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消费,热恋期与追求期的消费结构基本相同,同样属于花钱如流水,只有在经过了追求期与热恋期的阶段以后,步入了稳定期的消费水平才能够稳定下来,但相对于没有恋爱的男生而言仍然是属于高消费,周末要一起去逛街,免不了要购买零食、衣物等产品,就以呈贡校区的学生而言,如若没有谈恋爱的男生,轻易是不进市区的,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进市区就是费钱费力,首先是往返长达3、4个小时的车程,其次是物价疯狂的上涨,在市区随便吃点东西都需要数十元,在加上车费,基本上进一次市区最少需要100元。而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而言,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消费,不然还能叫做恋爱吗?

  因此恋爱中的男女相对于没有恋爱的人来说,每月都要多花出最少200元,这对于经济尚不能独立的大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再加上疯涨的物价,在呈贡校区,男生每个月的饮食费用最少都要400元才能够达到每顿一荤一素的饭菜。如果在加上恋爱的费用,那么每月的消费水平最少都需要700元。

  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群体中,恋爱的消费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克服攀比的心理,在经济尚未独立的现在,不要胡乱浪费,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而应把学业放在首位,未来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和独立。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20xx年伊始,浙江省工商局和省消保委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消费运动”,其核心就是要大力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将消费和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消费观念的变革,培育具有理性、文明、责任消费观念的新消费主体,催生健康、品质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消费文化,促进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10月开展了一次以“新消费运动进高校”为主题的“在杭大学生消费行为”问卷及网络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42份。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浙江在线、浙江都市网、浙江消费维权网进行了为期

  12天的网络调查,共接受调查1668人次。问卷、网络调查共计3310份。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65.71%,女性大学生占34.29%,被调查者中,42.7%来自农村、27.75%来自乡镇、29.55%来自城市,家庭收入以1000-3000元居多,占39.74%,3000-5000元占23.26%,1000元以下的占21.25%,5000元以上的占15.75%。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65.83%,1000-20xx元占25.64%,20xx-3000元以上的占7.84%。

  有7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4.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2%的选择了“价格”,有15.59%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昂贵的MP3、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

  (四)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恋爱)的花费,100元以下的只占14.5%,300元左右的占40.6%,300元以上的占55.1%,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有57.5%的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35%的同学选择送礼物,7.5%的同学点歌送祝福。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此外,在问及“每餐食物浪费情况”时,只有20.5%的大学生是“吃干净每餐的食物”,有41.8%的大学生是会“略有剩余”,出人意料的是,有38.5%的大学生是选择了“吃一半倒一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五)电脑、手机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电脑上。调查中发现,有73.52%的大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电脑价格3000-5000元的占46.3%,5000元以上价格的占42.7%,出人意料的,在调查中发现,有93.2%的大学生有手机,在校期间更换过1只手机的占56.27%,更换过2只以上的占32.8%,手机的价格,1000元以下只占12.4%,1000-20xx元占55.72%,20xx元以上的占32.7%,当问及“更换手机的目地”时,有67.2%的大学生选择了“过时了”,只有12.7%的大学生选择是“前一个手机坏了”。值得一提的是,当问及“电脑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学习”,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是用于学习,在问及“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上网”时,选择2个小时以内的仅为5.6%,3-5个小时有68.6%,5小时的有26.6%,可以想象,现在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可能比学习的时间还多,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比上自习课的还要多。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现代的通讯工具也被运用到人际交往中,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六)追求名牌、虚荣、攀比是不老的话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和攀比、虚荣心理。在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30.34%,拥有3-5件的占59.56%,一件也没有仅占4.6%,当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34.6%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57.8%的大学生选择“名牌可以显现自己,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踞”,只有7.6%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调查中发现,某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性大学生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性大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与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怎么会有好的榜样呢?也就跟着乱花了。

  3、学校教育不完善。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五、相关建议: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29

  调查人员

  余波

  调查人员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调查地点

  XX市政法大学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

  XX市政法大学学生

  访问缘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手机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并不希奇了,大学的手机市场也成为了手机商瞄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一、手机能风靡大学校园的背景

  1、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1世纪手机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手机的成本不断降低,这就为手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大学生远离家乡求学需要跟家里和朋友联系,需要一个通信工具,而手机的价格便宜且方便这就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电子产品。

  2、中国的两大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与中国联通在通信资费上比较实惠,例如两大通信巨头都开通了校园卡业务为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社会社会的发展当今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和信息的即时性。手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新事物,它的发展初期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携带者,手机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报子、杂志等信息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手机作为一个随身必备的物品。截至20xx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共5.65亿户。其中大学生也占相当份额。有人说,当今大学生的三大件是手机、mp3、数码相机。这是有道理的,手机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是不足为奇的。

  二、大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

  考虑经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动机明确,消费欲望强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求质量与实用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5%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大学生手机族这一购买动机的产生,与学生消费者特殊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

  由于大学生消费群的成员大多处于19-23岁,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跃、最擅变的黄金青春期,热情、开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个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的风起云涌,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实践精神,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关注与学习,逐渐使他们形成了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而这种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的产生。

  3、求方便的购买动机。根据前

  面对大学生手机族的调查与分析,得知90%以上的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支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大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4、求价格廉价的购买动机。

  85%的大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6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大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以省钱为目的,更多时候只要价格达到了大学生手机族心中“合理”的低价时,动机就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大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0

  一、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不仅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关注我们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我们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正确消费的观念和提高我们的消费质量,同时也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一方面。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观念 培养提高

  二、调查背景

  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的全面扩招计划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而大学生们大多年纪轻,社会阅历浅薄,易受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他们在自主消费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而大学生在众多的消费市场中,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而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而合理消费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那么我们大武汉的莘莘学子消费情况如何呢?对此我对不同高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问题, 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才能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学院选取了一百名我们学校的学生,向100 名学生在网上发放问卷,共收到 了99 份。男女比例为60:39(基本符合一般理工类 院校的男女比例)。本人研究工具采用从网找到消费结构问卷,之后个人对其进行了修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问题涉及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用途情况、消费的 资金来源等。

  问卷样题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填出最真实的答案。真诚谢谢你的合作!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1

  一、消费现状分析

  (一)、总体消费水平一般,局部出现两级分化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今大学生消费水平较过去已有了较大改善,22.5%的同学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47%的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有 27.2%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同时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包括1500或者更高)的占到9.6%。近百分之七十(69.5%)的同学月生活费用在500以内,同时有61.6%的认为周围同学消费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应该说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但同时也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学月开销超过1000元,局部出现了两级分化情况,但在是由大学这种现象普遍性不高。

  于此同时,和其它高校相比较,本校学生的消费水平偏低,平均水平在502元左右[①],其中92.8%同学表示在购物时在乎价格水平,也在一定层面体现了这个问题。

  (二)、消费多元化特征显著

  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走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年轻人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今大学生也不再将消费单纯用于学习上,而逐步将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如网络、通讯、交际、形象等方面,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使他们的消费也转向了多方向的轨道,既缓解了大学生的紧张气氛,也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购物消费途径来看也曾现出多样化特征,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1.6%的同学选择超市购物,25.8%的同学会逛街砍价,同时B2C网上购物对于近9%的同学来说成为主要的购物方式,这也是顺应当代消费新概念的表征,伴随网络购物的机制成熟,这种安全快捷的新兴方式将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三)、部分出现超支现象

  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方向也有了变化,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曾有人将大学生比作逃离了牢笼的小鸟,没有约束,只有自由,如今一想的确如此,调查结果表明51%的同学曾有过甚至经常向他人借钱的记录。

  (四)、经济独立意识淡薄

  据调查,高达65.6%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只有34.4%的同学通过打工和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我们了解到其中有近5%的同学每月打工收入超过300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74.1%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打工或者奖助学金)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是当代大学生渴求自身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的体现,但迫于各种原因,只有34.4%的同学将之付诸实践。

  (五)、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理财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财的观念,对于生活费没有什么安排,表示“想用就用,没有数码安排”,对自己月开销数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比较少(仅占9.3%)的同学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大概40%的同学没有预算或者消费计划,情况堪忧。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消费记录,也只有16.6%的同学完整落实,而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详细的消费记录,处于无计划消费状态,这不利于开销的合理控制以及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

  (六)、追求品牌时尚、个性潮流

  在这次的调查中“五大件”的拥有率非常高,有84.8%的同学有MP3或者MP4,手机拥有率更是高达91.4%,此外近四成的学生有电子词典(基本是用于外语学习)。电脑拥有率为28.5%,其中高年级学生电脑拥有率高于此数字。另外被大家视作奢侈品的CD、PSP游戏机以及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数码一族也成为不少学生的追求。通过计算,同时拥有MP3、手机、电脑三件的比例为22.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数码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此类产品,一般月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同学在时尚的数码消费品上开销占比例较高。

  伴随这个问题的是高额的通讯和网络支出,有六成以上同学此项开销超过40元,11.3%的同学更是超过了100元,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愿意在外在形象(服装、化妆、发型)上支出较多的同学比例较高(32.2%),另外据了解女生在发型上的开支比较高,周末学校附近的理发店发型设计生意可谓是客源充足。

  (七)、消费结构不合理、合理消费意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习惯方面,很多同学都不太合理。男女生偏重也有所不同,部分女生爱逛街购物,伙食费用低于男同学,而且有很多都是见好就买从来不考虑价格;而部分男生则在上网以及恋爱方面投入了大量花费,沉醉在网络与爱情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并且男生还在送礼方面特别突出。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大花费可属少之又少。在调查中,月消费主要项目在交通、通讯方面占47.7%,主要集中在购物上的占46.4%,而用于学习的消费只占28.5%。 70%的同学每学期用于书籍的费用小于150元,也就是说,除了学期初用于购买课本的费用之外,大多数同学基本没有在书籍上的消费。据了解,平常时买报纸、杂志等也多用于娱乐,真正意义上在学业上的开支甚少。

  二、成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负面影响

  “遗传、教育、环境是制约人的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消费观是不完整的,不稳定的,他们自控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今天的大学生

  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二)、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体现为: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们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四、结束语

  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路的差距、楼的差距、交通工具等的差距,体现在硬件设施上的表征显著。而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上述差距在逐渐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实例让我们感觉到:人的质量的差距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作为大学生这个最具活力的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会为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

  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构成的消费观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却能在一定层面体现这个群体的社会性格。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生存能力培养,全社会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思考向前的大学环境,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插上稳健、硬朗、执着的双翅。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2

  一、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调查对象:大学生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20xx年10月01日——20xx年10月25日

  五、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调查方法:

  1.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23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全国16个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68%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6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20xx元的消费者占15%,20xx元以上的占12%。

  ③购机地点较集中

  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3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

  ⑦充值卡成为主要服务方式,手机费用主要用于发短信。

  在被访者中,有近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3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20xx年4月25 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附一: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01.你的性别:A.男□ B.女□

  02.你所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03.你来自:A.农村□ B.城市□ C.城镇□

  04.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元):

  A.500以下□ B 500~800□ C.800~1500□ D.1500以上

  05.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以上

  06.您在校消费与在家相比:

  A.差不多□ B.较多□ C.较低□

  07.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__________元

  A.400以下□ B.400~600□ C.600~1000□ D.1000以上

  08.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大概是

  A.200以下□ B.200~300□ C.300~600□ D.600以上

  09.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0.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 B.50~100□ C.100~200□ D.200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娱乐的花费大约

  A. 100以下□ B.100~200□ C.200~300□ D.300以上

  12.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3.你的生活费来源(可多选):

  A.家庭供应□ B.勤工俭学□ C.奖学金□ D.其它_______(如他人赞助)

  14.你现在每月有没有盈余:A.有□ B.没有□

  若有你如何处理:A.存在银行□ B.改善物质生活□

  C.购书□ D.丰富精神生活□

  15.你是否有记帐的习惯

  A.经常记账□ B.偶尔记账□ C.从不记账□

  16.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向父母要钱□ B向同学、朋友借□ C. 放弃购买□

  17.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商品价格□ B.商品质量□ C.商品档次□ D.其他□

  18.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没考虑过,无所谓□ C.不满意□

  19.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经济实惠型□ 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高标准、高档次型□ D.其他

  20.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怎么做?(简答)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4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的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xx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xx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xx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xx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xx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 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xx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 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xx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xx年增长了19.5%。

  更倾向暑假出游 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xx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xx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 “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篇35

  虽然除了家庭供给外,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但昨天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马旗戟说,不同于一般公众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而经常性负债消费的大学生比例超过10%。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

  为此,不少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其中,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

  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调查显示,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休闲运动消费方面,阿迪达斯与耐克的魅力不减,而李宁与安踏也在大学生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次调查覆盖中国34个重点城市,126所高校、近1万名大学生,研究结论可推及34个城市的约一千万大学生。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