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
范文 |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精选35篇)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课程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部署精神。 抓住生活化数学教学改革的主题,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实效性、趣味性,落实教学过程,追求教学质量,注重课堂的活力。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及继教中心教学、科研,以课堂为中心,重构教与学的常规,深入研究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六个特质”,努力提高师生学习生活质量。 二、反思工作 通过本教研组教师积极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学校领导的帮助,我们对上学期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梳理: 1、在教学与教育、科研与教研的整合方面作得不够。 2、教师主动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方面的意识不够强。 3、加强教研组建设,增强教研组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4、课堂常规不太落实。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1、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各线条工作要点,深刻理解学校文化及生活教育内涵,促进生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将每位老师获得的有效资源带入教研组,使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充分享受成果的喜悦和资源的共享。注重教研组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和研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团体。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及内容 (一)落实日常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认真备课。 (1)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同时在备课是好要注意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进行数学事实、数学概念等显性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隐性的数学课程内容(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的渗透,使数学教学真正落脚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2)分课时制定详细目标和分课时备课,结合学情,较详细地预设师生课堂活动,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3)常进行集体备课,对经典、重点课进行集体研究,设计出具有生活味的学科教学活动。 2、抓好常规,确保教学的高质高量。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常规部分,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组内老师的经验交流作好课堂组织、作业、考试测评等常规工作。 3、加强交流,形成学习型教研组。 教研组充分利用前期研究成果,在相关年级推广,形成教研组分合灵活,教研活动可分可合的教研机制。 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困生转化是教研组不容忽视的问题。本学期初开展学困生状况分析,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排查,认真制定转化措施和计划,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时间落实、目标落实、人员落实、过程落实。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转化记录注意跟踪观察,注重实际转化效果。努力转化学困生,争取将优生率和及格率再提高一个台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复习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习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4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 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 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三一班某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 捐款 黄娜 董泽 李彤 张阳 任一 捐物 孟涛 李彤 任一 吴越 张恒 张旭 生1:我发现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有捐款的,还有捐物的。 生2:我发现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几人? 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几人? 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师:参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 生:11人、10人、9人。 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 生:里面的同学重复了。 师:哪里重复了?(李彤和任一,课件闪动。) 看来这张表格不能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将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调整,让人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为此,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姓名的表格。请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动表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去调整表格?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调整表格。(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展示) 方案一: 捐款 李彤 任一 黄娜 董泽 张阳 捐物 李彤 任一 孟涛 吴越 张恒 张旭 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把重复的两个同学摆在前面,能引人注意。 师:谁都赞同他们的摆法?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积极探索的小组。你们组的摆法的确不错,可老师还是觉得,有时还会将总人数看成11人,哪一组还有更好的摆法?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我们读书的时候,眼睛从左往右看。那么,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应该把既捐款又捐物的人名移到左边。) 方案二: 捐款 李彤 任一 黄娜 董泽 张阳 捐物 孟涛 吴越 张恒 张旭 师:哇!你们的摆法很独特,说说你们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因为有两个李彤和任一,我们取下来一个李彤和任一,将剩下的李彤和任一放在中间,既表示捐款的人,又表示捐物的人,这样,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9人。 师:你们组的摆法真的很有创意,他们组的摆法你满意吗?(生生评价)授予你们小组为“勇于创新小组”。同学们,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你和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你既想牵爸爸的手,又想牵妈妈的手,你应该走到什么位置?那么,同样的道理,李彤和任一这两个同学既捐了款又捐了物,他们应该放到什么位置?) 2.圈一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调整后的表格,捐款的都有哪些人?捐物的都有哪些人?你能分别把它们圈出来吗? 设计意图:(不同颜色的粉笔圈出来更明显)为韦恩图的形成奠定基础。 3.探究韦恩图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更直观,请看大屏幕: (1)取消表格。 表示捐款和捐物的人名单我们已经用线圈起来了,底下的表格已经没有用了,可以将它取消。 (2)捐款的移到左边,捐物的移到右边。 (3)线条歪歪曲曲的,将它画好就更美观了。(课件出现韦恩图) 设计意图:感受韦恩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介绍韦恩图。 师: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韦恩图。(出现韦恩图三个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作韦恩图吗?因为这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韦恩在19世纪发明的,后来,就把这样的图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集合的知识《数学广角》——集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将一幅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捐款和捐物一共有多少人?”的表格,经过旋转演变后,转化成这副既科学合理又形象直观的韦恩图,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回答老师的提问。 4.列式计算。 (1)课件分别出示韦恩图的五个部分,学生分别说出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课件一一呈现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看懂韦恩图了,也真正领悟到了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并且,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你能计算出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吗?请同学们独立解答。 (2)计算板演。 方法一:5+6-2=9(人)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贴答数) 讨论:为什么要减2?(因为有2个人既捐款又捐物) 方法二:3+2+4=9(口答) 方法三:5+4=9(口答) 方法四:3+6=9(口答)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思维,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许多知识和本领,其实,利用韦恩图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们来看看: 1.举一反三(4道抢答题) 4.思维训练 三年级有10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6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练习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举一反三抢答题强调重点,内化知识;思维训练题求重叠部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1.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质疑 2.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自评 互评 生评师 师评生) 师:同学们,你们课堂上,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敢于创新。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学到了很多关于集合的知识,下面,有请获得红花和红星奖励的小朋友上台。红花站左边、红星站右边。 引发冲突:两种都有的学生应该站哪?(中间)请观察这一排同学,回答问题: 1.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2.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3.既获得红花奖励又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4.只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5.只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6.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内化集合知识;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渗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思想教育。 五、作业布置,知识升华 我是小小设计师。(课后作业) 请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集合图。大胆尝试吧!只要我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风破浪、历练出一身好本领,一定会设计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凸显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5【教材分析】 重叠问题,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设计的重叠问题有较简单的,也有一题多法的,还有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重叠问题的实践题目,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又由于重叠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和抽象,所以设计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领会重叠问题的基本结构,并让他们借助实物图等帮助思考。 【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应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知集合图形的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难点: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2.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师: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一下这有趣的重复现象。(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初步感知重复现象。 (1)调查本班学生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的情况。 (2)游戏: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两个呼啦圈里。 问题:当有同学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作文小组时怎么站? 引出问题,学生想办法解决。 (3)说说呼啦圈里各部分学生所表示的意思。 2.自主绘图,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 三(1)班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情况表 数学 小明丁旭小小小强小兵小东张伟赵军 作文 小平刘红小东于丽小史陶伟小小卢强小光 (1)提问: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几人?参加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几人?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学生意见不统一,请学生说说理由) 师:能不能设计一幅图,把学生的姓名写在合适的位置,让我们能一眼就看出参加数学的、参加作文的和两个项目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绘图。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逐步整理出简洁明了的直观图(韦恩图)。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图是一个名叫韦恩的科学家创造的。你们刚才也像科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 4.读图训练。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图中的各种信息。 5.观察图表,算法探究。 师:你们能很快地算出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列式。 6.比较图与表格,突出韦恩图的优点,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 【巩固应用】 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2、3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既……又…… 8+9-2=15(人) 8-2+9=15(人) 9-2+8=15(人) 6+7+2=15(人)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6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第三单元 统 计 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六单元 面积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3)、(4)共有学生111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比如班里的等同学。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比如班里的洪羽音、方思尹、解思涵等同学。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比如班里的何俊杰、黄丹阳、张哲益等同学。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会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措施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还认真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尤其像李涛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要家长关心、关注他了,他的成绩就会跟上其他同学,而且学起来也有了信心。 6、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上一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四、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1、位置与方向(5课时)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统计(4课时)(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2).平均数 (2课时) 4、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5、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6、面积(7课时) 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9、数学广角(2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2.18 除法 1 二 2.21至2.25 除法 5 三 2.28至3.5 除法 5 四 3.7至3.11 除法、机动(2)位置与方向(2) 5 五 3.14至3.18 位置与方向(2)、机动(1)统计(2) 5 六 3.21至3.25 统计(2)、机动(2)年、月、日(1) 5 七 3.28至4.1 年、月、日(5) 5 八 4.4至4.8 乘法(4) 4 九 4.11至4.15 乘法(4)、机动 5 十 4.18至4.22 期中测试、面积(1) 5 期中测试 十一 4.25至4.29 面积(5) 5 十二 5.3至5.6 面积(1)、机动4 5 十三 5.9至5.13 小数 5 十四 5.16至5.20 小数机动(2)解决问题(3) 5 十五 5.23至5.27 解决问题(4)设计校园(1) 5 十六 5.30至6.3 数学广角(4) 4 十七 6.6至6.10 月测试(3) 总复习 5 十八 6.13至6.17 期末复习(5) 5 十九 6.20至6.24 总复习 5 二十 6.27至6.30 期末测试、期末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7一、指导思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尽量体现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认识分数。 三、学生分析 三(3)、三(4)班学生的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形成“守纪、惜时、善思、创新”的学风。 三(1)、三(2)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遵守纪律,但也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因此,仍要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上还是有一定潜力的,需努力挖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的组成。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内的数大小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2、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3、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差的实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4、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6、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7、了解24时记时法,会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间的相互改写,会进行事情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6、按照预设的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8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估计、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直尺、一元硬币、大头针、铅笔芯、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两条同样长的垂直相交的线段 让学生猜一猜:图中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老师:你有什么好方法确定吗?(学生:用尺量) 2、老师:老老师这儿有两把尺,你量量看。 教老师提供自制小尺:一把是一格1分米的,一把是一格1厘米的指名学生到前面用教老师提供的尺分别量两条线段 老师:量得准吗?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学生:用我们自己的尺量) (依据新课程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来设计这一环节。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细化测量单位的要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3、老师:请你把自己的尺拿上来量一量,是厘米带小格。 指名到前面量,并报出测量结果:都是9厘米带3小格 老师阐述:原来两条线段一样长。这说明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还要动手量一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1毫米 老师:看来同学们的尺作用真大。观察自己的直尺,它和老老师的两把尺有什么不同? 全班讨论交流:老老师的尺格子很大,而我们的尺有很多的小格子,能量得很准。 老师:直尺上每1厘米之间都有很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板书:1毫米)指名到投影仪下找一找1毫米,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尺上也找一找。(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1毫米) 老师: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学生自由说1毫米的特点) 2、探索1厘米=10毫米 (1)演示课件,让学生在截取的1厘米上找找1毫米,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也就是毫米。指名学生到电脑上找一找,数一数 (2)请学生任意选直尺上的相邻的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一数有几毫米,可以用笔尖指着数。(学生自由数) 集体交流,根据交流发现规律。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厘米中有10毫米) 课件出示:1厘米=10毫米 老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告诉同桌。 3、找一找,画一画 老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0毫米吗?指名到前面找一找 老师:你还能在哪儿找到20毫米? 学生在尺上找出不同区域的20毫米,如4厘米到6厘米,8厘米到10厘米。 老师:你能找到40毫米吗?指名上前找 老师:很好!你能画一条40毫米的线段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画,其余同学观察画法 老师:请同学们画一条33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画好后,互相检查,选几个画得比较规范的进行展览。 4、量一量,读一读 (1)课件出示回形针图片, 老师:你能读出回形针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27毫米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27毫米的? 生:是2厘米带7小格 (2)课件出示铁钉图, 老师:你能读出铁钉的长是多少毫米吗? 生:39毫米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39毫米的? 生:是3厘米带9小格 老师:你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0毫米少了1格就是39毫米 老师:你的观察方法真独特,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每条边的长度。集体交流,指名到前面量 2、估一估 老师: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拇指宽多少毫米。 学生大胆估计后,指名到前面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3、两人合作测量信封中的物品(大头针、铅笔芯、一元硬币),并填写资料卡 (1)先估计每一个要测量的数据,并填在表中 (3)然后两人合作测量,完成数据表 估一估量一量 数学书的厚度毫米毫米 大头针的长度毫米毫米 铅笔芯的长度毫米毫米 一元硬币的厚度毫米毫米 集体交流后,提问:一元硬币的厚度你是怎么量的?(学生到投影仪下汇报测量方法并演示) 4、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题目: (1)小鸣的身高是12米。 (2)豆豆的铅笔长16毫米。 (3)毛毛一下子能跳14厘米。 (4)欢欢的牙刷长15分米。 (5)匆匆数学本上的日期格长4厘米。 (6)我们的新教学大楼高11分米。 指名口答,改正题目中不恰当的长度单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有哪些收获,你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本领吗? 2、测量生活中的小物体并以毫米为单位记录下数据。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9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 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第三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五单元面积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 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 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3)、(4)共有学生111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比如班里的章之涵、周加任、王哲骋、叶仪华等同学。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比如班里的洪羽音、方思尹、解思涵等同学。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比如班里的何俊杰、黄丹阳、张哲益等同学。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会更上一层楼!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还认真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像李涛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要家长关心、关注他了,他的成绩就会跟上其他同学,而且学起来也有了信心。 6、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上一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0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三年级x班,x班的数学。这两个班是二年级开始接手,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1一、复习时间: 20xx年11月19至20xx年1月6日 二、复习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位置与变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统计与可能性。 三、复习目标: 总目标:通过对本册知识点的系统复习,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学生对本学期学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四、复习策略: 1.认真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习自我反思、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总结、自主评价中有成功的收获,发现自己数学学习的薄弱。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复习时有的放失,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认真研究复习题的内容。不仅要弄清习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更要弄清它在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价值,适当补充相应的习题。 3.注重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机会。比如统计的复习中,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记录、整理数据,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具体安排: 11月19日前 在复习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习反思。 11月19日 认数、千克和克 11月20日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1月21日 位置与变换 11月22日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月24日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 11月25日 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 11月26日 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11月27日~ 12月5日 综合练习卷 12月6日 考前指导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2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3我们备课组共有四名教师,我们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教研组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出了一份力。 一、坚持理论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中,我们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教研教改知识,每月一个主题,并且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加强课堂改革。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坚持除了组内的上课听课,这一学期备课组每人开了1节公开课。在活动中学到了新一轮的课改的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我们学期初备课组活动有计划,学期末备课组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互相听、评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和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在课余时间经常交流教学经验、体会 由于办公室的特点,我们数学备课组的老师经常坐在一起,除了每次的备课组活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有什么疑难的问题都会及时地在办公室进行交流。其实备课组的活动不一定都是要统一一个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任何时间只要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进行交流。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还组织了学生作品展、数学竞赛等学科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备课组有收获,但也有做的不够的地方。比如开展活动没有周期性,在培优和补差方面还没有发挥团队精神,在下学期会努力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任重而道远。希望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全组成员通过努力,继续发扬团结无私协作进取的精神能够在培优补差这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培养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的小学生。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4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题 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 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 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 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老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在教学中,教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课时安排: 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数的产生1课时 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5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的定位。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6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与搭配中的学问,这两部分内容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万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2、倍的认识…………………………………1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2课时 4、四边形…………………………………………1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1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1课时 7、综合练习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7一、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三、教学难点: 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大小建立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涂颜色”比赛。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画出两个不规则的平面图形。 (1)要求学生把黑板上两个平面图形涂满颜色,看谁先涂完? (2)讨论:为什么右边的这位同学先涂完?(生:因为右边的图形小,左边的图形大。)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物体的表面。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课桌的表面要比数学书的表面大。 2、平面图形。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3、揭示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比较下面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问: (1)第2图与第4图相比,哪个面积大?(2)怎样比较图1与图3?(3)第5图与第6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迭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5、导入面积单位。上面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了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哪个图形包含的方格多,哪个面积就大。可是方格有大有小,(出示下图)看,这个图形的形状与图 5的一样,它们所包含的方格数也相等,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面积也不同。这说明,单靠数方格还不准确。因此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是说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教科书上介绍了一些,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73页。 6、认识面积单位。 提问: (1)课本上介绍了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2)怎样的大小是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怎样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蓝纸)怎样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教师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三张正方形纸摆成如下图形,让学生看到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3)要测量操场或房间地面的大小,你们认为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恰当? (4)要测量课桌面的大小,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要求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数方格比面积大小。 2、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16平方厘米长方形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8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保留商的近似值。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五、课时安排: 小数除法(11课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19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 二、教材简析: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联系 2.改进应用题的编排,加强解题方法的教学 3.加强发展空间观念 4.适当加强简易方程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经验,培养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0时临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三年级因为两个班合为一个班,班里学生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学习态度不积极又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再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1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做一做”:25.2÷634.5÷1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应该如何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师:生活中除了买东西时需要用到计算,还有很多情况都需要用到计算知识,所以希望咱们的同学能真正学好计算。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46名学生,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知道怎样听讲,知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但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不会阅读课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二、教学的经验: 1、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做好充分的教学工作 ⑴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 ①本人认为既然站在了讲台上就不能随便,作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本人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能学到有些书本没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某些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稳固就适当及时进行补充复习,让学生重新回忆已学知识同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拓展学习。 ③考虑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上课。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结论,在教学里让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和引出结论。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平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比如该班学生的反应比较慢,口算能力比较差,为此每天上课之前都抽几分钟抢答。而这些小活动也使学生热情高涨,喜欢上数学了。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3、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虽然本人班级辅导员,但是我觉得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学生并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所以,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的知识的同时我也很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小学生的思想容易受环境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做教师的有义务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发现了问题我会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会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也会适当进行思想教育。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课任老师和班主任的合作很重要。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知识的形成不够系统。 3、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4、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针对我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特点,我主要是课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继续抓好常规管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2、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3、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5、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3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关键: 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与例3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 当学生列出竖式算出56*1.3的积后,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或者,利用教材提供的错例,请全体同学评判:“她算对了吗?”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两道改错题时,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数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与错,另一方面验证自己观察、判断水平的高与低,长期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五、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8课时) 重点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设计者:陈丽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8及练习二的4、5、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老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老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老师:同学们,你们会唱“找朋友”这首歌吗?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边唱这首歌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教老师指六名同学上台,每人发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 老师:(提出游戏规则)请你们手举卡片唱歌,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行吗? 老师:同学们,他们的好朋友都找对了吗? 老师:你们表演得真好,请回到自己的座位。 老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老师: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什么? 老师:你们真聪明,又肯动脑子。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老师:(板书)0.25*4.78*4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老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老师:你们真不简单,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使计算简便。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算出来。 老师:这两种做法都对吗?为什么? 老师:是的,两种方法计算起来都很简便,通过这道题的分析、计算,能归纳出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老师:你说得很好,一看、二想、三算就是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看怎样算简便。 老师:同学们,她做得对不对? 老师:(指生1)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老师:哟!你又掌握了一个技巧,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简算。 老师:还有哪些同学的做法同他是一样的? 老师:大家都做得很好。 老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老师:这四种解法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老师:你们对这一题的两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本练习 1、老师:老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提高练习 2、 (1)102*0.45 (2)0.34*0.5*0.6 (3)1.25*0.7*0.8 (4)1.2*2.5*+0.8*2.5 (5)(0.8+0.2)*6.7 拓展练习 3、99*1.45+3*1.45-1.45*2 (4)99*1.45+2*1.45-1.4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老师: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4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课本第5页例2及”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2~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数位顺序表知识 (1)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2、个级的数的读法.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40002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 (2)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①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②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③即时训练.读一读:50000180 (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②老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老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④即时训练.读一读: (4)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③即时训练.读一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不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 3、课文练习一的第3~5题。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面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5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比较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3、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 2、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 3、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 1.面积的认识....................................................1课时 2.面积的单位....................................................2课时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4.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 5.检测与讲评....................................................2课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6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侧教材对于数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2、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测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会笔算三位数的进位加、退位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进位乘法,并会进行估算。 5、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分数的初步认识解决实际问题。 6、初步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7、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8、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进行备课,上课以及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认真整顿课堂纪律,狠抓学生的常规教育,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适时恰当的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7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平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8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29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开学几天的观察与接触,我对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取的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 (1)加强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7、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分层设置作业,尽最大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8、加强书写训练,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七、教具与学具: 学生直尺、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等。 八、教学进度(见附表) 九: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 减法——————————————3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 整理复习了————————————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 整理和复习了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了——————————————1课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0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7人。有10人左右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20左右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而学困生较多,这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班内还存在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完整地读完题目,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习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概要:本册教材共10个单元(其中包括总复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数与计算:“动物的名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校园一角”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儿童乐园”是初步认识分数。“儿童公园”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2、空间和图形:在“校园一角”中认识四边形,在“走进新农村”中学习时分秒。 3、统计知识:“元旦活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 4、实践活动:通过“数学广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与方法,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米、分米、厘米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7.可能性。 8.数学广角。 四、复习目标 1.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除)一位数。 六、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七、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九、复习时间安排:20xx年12月15日至20xx年01月10日 教学进度:本册内容的复习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1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的含义以及比较大小。 2、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3、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四、复习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2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三、七班的数学教学。七班学生的数学情况是:尖子生少,基础差生相对多,且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本学期在多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知识的训练,抓好尖子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以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等方式,夯实的基础,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迎接中考。 本学期教学目标 1、学习二次函数及图象,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应用。 2、学生系统地掌握初中基础知识,以教材为本,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严格的进行单一习题的解题训练牢固打好基础。 3、进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的解题能力的训练,进入第二轮复习,全面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解实际意义的题目的能力,把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5、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脑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 本学期教学采取的具体措施 1.钻研教材探索初三复习的新思路,新方法制订系统的复习计划。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3.布置作业要难度适中、有梯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有足够的综合与拓展题。 4.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研究教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在复习过程中,除了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6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还要有适度的开放题。 7.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是《数学课堂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策略与研究》。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3这一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我顺利完成了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1.我坚持在每一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方法,争取每一节课学生都听得懂,效果达到最佳。每节课后,我认真总结这一节课上得如何,好的方法以后继续采用,不好的方法尽快改进。 2.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这一学期以来,我能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我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处理好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教学,力求使每一节课上得最好。 3.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后,我能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找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并给予更正,对于作业中较多错误的采取面批,使学生及时掌握没有掌握好的内容, 对于做得较好的或进步较大的,我能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very good! 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你写的字很有进步!”等等。 二.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 1.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我在开学初就制定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我还根据每次考试测验的成绩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进得辅导,使他们将一个单元里掌握不够好的知识及时掌握好。 3.实施学生奋斗目标跟踪制度。在一开学,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了每次考试的奋斗目标,并要求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每次考试后,指导学生对照自己的奋斗目标,表扬达标的同学,鼓励没有达标的同学继续努力,真正达到了奋斗目标跟踪制度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顺利完成了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是,还有几个单元的测验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今后,我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4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五、时间安排 略 三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35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 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如果与前面的相同就不重复写了,连线就能表示了。一共写出了14个不同的姓名,说明参加比赛的有14人。从姓名上如果引出两条线,就说明他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预设3:把参加两项比赛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到两个长方形里,再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的名字移到一边,两个长方形里都有这三个名字,把这两个长方形的这部分重叠起来,名字只出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有6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有5人,一共有14人。 3.对比分析,介绍韦恩图。 (1)对比、分析,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而且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图示表示。上面的三幅图中,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预设1:喜欢第三幅,去掉了重复的学生的姓名,更清楚,很容易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情况。 预设2:喜欢第三幅,用两个长方形的重叠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很直观。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今天我们就研究集合。(板书课题:集合。) (2)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 师:第三幅图先把参加跳绳的和踢毽的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在了长方形里,很直观。回忆一下,在认识百以内数的时候,按要求写数时,就把提供的数和按要求写出的数都用类似长方形的圈圈了起,每个圈都分别表示一个集合。 师:在数学上我们常用这样的方法,直观地把集合中的具体事物表示出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左下图,或在黑板上将姓名卡片圈起。) 师:这个图表示什么? 预设: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的集合。 出示右上图,随学生回答将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姓名填入圈中。 在填入姓名时,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圈中的姓名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体会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每个圈中姓名的摆放次序可以多样,体会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3)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运算。 提问:利用这两个图怎样才能让他人直观地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员情况”呢?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将左右两个图部分重叠的过程,或操作姓名卡片,去掉重复的姓名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姓名出现两次的学生是这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可以用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它们的交集。 提问: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提问: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参加跳绳比赛或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4.列式解答,加深对集合运算的认识。 (1)尝试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预设:9+8-3=14,9+(8-3)=14,8+(9-3)=14,6+3+5=14等。 让学生通过图示与算式结合进行表达,感悟多种集合知识。可以让学生在韦恩图上指一指它们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并集;指一指算式中每一步表达的是哪一部分,如“8-3”和“9-3”,体会差集。 (3)比较辨析,体会基本方法。 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发现虽然具体列式方法不同,但都解决了问题,即求出了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重点让学生说一说9+8-3=14这一算式表达的含义,“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体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元素个数”这一基本方法。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可先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让学生填入相应的序号,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将两个集合并的过程。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第(1)题的?要注意什么? 预设:圈出重复的姓名,再数出。要认真仔细找,不要漏掉。 提问2:第(2)题是求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预设:第(2)题求的是获得“语文之星”或“数学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只要获得了任何一个奖都要计算进去。先数出获得“语文之星”的集合的人数,再数出获得“数学之星”的集合的人数,相加后,再去掉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人数。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借助韦恩图帮助学生理解。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知识,还会运用集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