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范文 |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35篇)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所带一年级1、2、5班音乐课,各班人数均在 58人左右。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经过前个学期的教育以及生活中的诸多媒体的有意或无意之间的传播,使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喜爱,再对抓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对于部分学生因多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不仅仅是对音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懂得少得不能再少,而且在思想认识水平方面也过于“闭关自守”,即不愿接受新事物式的思想理念约束着他们,对音乐课的开设丝毫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将本学期的音乐教育教学抓出较为理想的成效确实不太容易啊! 2、双基情况: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例如听到音乐会做好课前准备,听到节奏会安静等,并从培养学生兴趣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简析 1、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共编6个主题单元和一个选唱单元。基本内容包括:音动画故事、歌曲、欣赏、器乐、歌表演、集体舞、音乐活动和音乐知识等内容。 2、教材分析: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教材是经过课该后的新教材,因此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课本共有 6个单元,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联系。以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是可以灵活组合的,这样就可以用相对长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材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的内容,如“红灯停绿灯行”“ 小蚂蚁”“小雨沙沙沙”等;在学习方法上,是把音乐的学习渗透在音乐活动之中,设计了丰富的音乐活动。如“声音的强弱”“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等内容的安排。在评价方式上,采用了“五星在闪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而不是仅限于音乐学科本身。 三、总的目标及要求 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四、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逐步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进一步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会模仿。 2、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3、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作出相应动作; 4、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 进一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并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学习自然的呼吸,做到不耸肩,不出声。 2、每学年背唱6-8首歌曲; 3、认识或见识几种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并会演奏能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三)创造 1、歌词的创作活动:能根据乐曲风格和歌词结构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2、音乐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 3、音乐活动:能根据音乐创编故事和表演简单的情景。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了解各民族音乐及相关文化。 3、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低年级以听唱法为主,让学生能跟随音乐自己主动化的进行合理的学习,一年级不要求识谱,主要是积累音高的感性经验。在音乐活动中逐渐积累知识与技能 而律动及表演是本教材的重点。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1)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立足于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奋斗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教学中作这样的尝试: 1、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 2、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3、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4、用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 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6、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7、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8、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 应。 9、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10、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三、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 周 次 唱 歌 听 赏 第1周 《勇敢的鄂伦春》 《小鹿小鹿》 2第2周 《跳呀快来跳舞》 《猜调》 2第3周 《做做敲敲》 《闪烁的小星》 2第4周 《农场的早晨》 2第5周 《农场的早晨》 《山谷回声真好听》 2第6周 《是谁在敲》 《青草小河边》 2第7周 《躲猫猫》 《骑竹马》 2第8周 《同坐小竹排》 《打花巴掌》 2第9周 《快乐的熊猫》 《鼓和号》 2第10周《共产儿童团团歌》 《你说它是啥东西》 第11周 《娃哈哈》 《玩具进行曲》 2第12周 《玩具乒进行曲》 《划船》 第13周 《小螺号》 《小雨沙沙》 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2 第14周 《音乐夏令营》 2课时 第15周 复习 2课时 第16周 复习 测评 2课时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本学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四、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 享受音乐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 12 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本学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 享受音乐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 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 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 3| 12 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教材简析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本册教材编排着四个单元: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分16课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 本册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性 教材编排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爱我家”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开放性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教材内容从自身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空间可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3、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学生现状分析 一(2)班共有学生36人,男生20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游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教学总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语文教育工作。本班共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的学习是学生打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外,我还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最为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材分四个部分: (1)听录音读课文识字; (2)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3)看拼音读课文识字; (4)读课文识字。 全册60篇课文分成1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识字游戏和语文快乐宫。教材从第2单元开始安排古诗诵读。听说活动集中编排在全册课本后面。“听录音读课文识字”安排在课本的第一部分,共8篇课文,让学生借助录音紧密结合身边熟悉的环境,认识一批在学校、家庭、社区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扩大识字量,体现开放识字和自主识字的精神。结合识字,开始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第二部分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共安排28首儿歌,这些儿歌大多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内容充满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借助这些妙趣横生的语言材料,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安排了一批常用字。结合识字,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第三部分是“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共安排三个单元,11篇课文。课文全文注音,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建立识字和拼音的双向联系。从这部分开始,学习常见的偏旁部首。 第四部分是“读课文识字”,共安排4个单元,13篇课文,继续全文注音,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继续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常见的偏旁部首和笔顺规则,不断提高识字能力。从第三部分课文开始编写课后练习,安排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句和说话练习。每单元还编有“语文快乐宫”(共7次),安排识字活动、汉语拼音及字词句复习、儿歌、短文的朗读与表演,还有汉字的书写练习等。从课文的第三部分开始,每单元安排一次“古诗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既增长文化知识,又陶冶品德情操。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学习460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初步的识字能力。 2.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习用铅笔写字,能在田字格里从描到写地练习书写,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217个词语。 5.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6.能听清楚几句话,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 7.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像,人际交往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话。学习使用礼貌语言。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8.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不唱读,并逐步学习读得比较流利,读出感情。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 全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7)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4)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8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六个班的美术课。这学期要对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作进一步加强,训练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所以要培养他们作画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教育要点 (1) 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 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 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 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 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能力培养要点 (1)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 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 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 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 审美教育要点 (1) 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 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使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感到兴趣。 4、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 周次起讫月日内容教时电教课时执行情况 12.18-2.24始业教育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22 22.25-3.2五彩的烟花22 33.3-3.9水彩游戏 22 43.10-3.16 缤纷花布 22 53.17-3.23美丽的盘子(画) 美丽的盘子(做)22 63.24-3.30粘贴小动物 船儿出航 2 73.31-4.6 船儿出航 “蘑菇”家园22 84.7-4.13各种各样的树22 94.14-4.20卡通宝宝22 104.21-4.27信封纸偶 东西南北22 114.28-5.4纸拎袋 庆祝国庆22 125.5-5.11热带鱼乐园22 135.12-5.18神气的大公鸡22 145.19-5.25剪拉花 彩旗飘飘22 155.26-6.1面具 画画亲近的人22 166.2-6.8 夏日22 176.9-6.15美术万花筒 期末创作22 186.16-6.22作业展示22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一年级三班和五班两个班的数学。两班共有学生80人,这些学生都来自县城及各乡镇幼儿园,所以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通过这几天的交流,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是,小孩子天真、活泼、好动,缺乏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不主动回答问题、随便下座等。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还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 ”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估算,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4、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5、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认识几何形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8、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9、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注意改变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发展对数学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6、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0一、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长啊长》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3、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识字教学要改变不分重点、难点一律由老师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让学生机械抄写的陈旧教法。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只对难点作指导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杜绝逐句讲解,繁琐分析的现象,一定要体现以读为主,要把以往分析讲解的时间省出来,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不断增加语言积累。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上要与课内教学密切联系,形式上要活泼有趣,使学生乐于参加。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1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全册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2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综合与与实践。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 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 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 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一章,在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概率 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顾及好、中、差三类学生。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补充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3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8个单元包括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共21篇,内容丰富多彩。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等。 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2.阅读教学。 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3.口语交际教学。 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4教材内容及编排: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8组之后有5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A、编写角度有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B、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C、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5)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其中25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壁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4、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5、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名,几乎没有学习后进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每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成问题。汉语拼音巩固率高,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奠定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习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习惯良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既复习了学过的字,又巩固了拼音,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上学期末的成绩令人满意。本学期将再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二周第一组:识字1——语文园地一 第三、四周第二组:识字2——语文园地二 第五、六周第三组:识字3——语文园地三 第七、八周第四组:识字4——语文园地四 第九、十周第五组:识字5——语文园地五 第十一周期中阶段复习、检测 第十二、十三周第六组:识字6——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十五周第七组:识字7——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十七周第八组:识字8——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十九周选读课文、复习检测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55.15—5.19 第二次月考复习 (复习M1—M3内容) 1、为第二次月考做准备。复习M1—M3内容,讲学生易错、易混题。 2.期末学生易浮躁,多设计些游戏活动来复习单词,句子。 3.利用早读,学生之间单词,课文互相过关,教师亲自抓后进生。 4. 出Mdule3的周测试卷。 5.留出两周时间期末复习。梳理全本书知识点,整合内容,习题专项专练,查漏补缺。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和习题卷要做到面批面改。4.利用早读,学生之间单词,课文互相过关,教师亲自抓后进生并奖励。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6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xx——20xx)下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数学新教材学习后,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课堂常规还不算好,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有趣的图、 购物、 统计等知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有: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本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1 (一)数与代数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四、教法及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8、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六、教学具体措施 1、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3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4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7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五、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8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基本情况 一(3)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2、教学要求 1) 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4)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5)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 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6)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7) 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课时安排 1.春天 你好 3课时 2.我和小苗一起长 3课时 3 春游去 3课时 4.让疾病走开 3课时 5 护眼基本常识 3课时 6.我会爱护牙齿 3课时 7.吃的学问多 3课时 8.瞧我多精彩 3课时 9.戴上红领巾 3课时 10.我们的节日 3课时 11.世界儿童是一家 3课时 12.说说我们班 3课时 13 技能 3课时 14..今天我值日 3课时 15.装扮我们的教室 3课时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9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极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但也发现有个别同学计算能力较弱,有好大一部分同学遇到较灵活的思考题,有畏缩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发挥个体思维作用,相互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组拼、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通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同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五、教学措施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成为自觉行为。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0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现有6个班,共有学生约290人,从年龄层次上来看,这个年龄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段,此时的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能加之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自身的优势会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其表现欲、模仿力强等特点,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教材体系分析 我们所使用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小学英语》一条龙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语言观和外语学习观。以发展语言实践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及其工具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同时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内容系统性强,以主题为单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生词分布适当,合理重复,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编排句型、课文、歌曲等语言材料。教材体系还注意体现对听、说、读、写的严格训练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学习的是《小学英语》 1A,教材采用限定结构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编排体系,选择词频、与儿童生活密切的词汇和句型,把话题、语言结构和语言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并分成三个阶段,1A属于纯语音、语调输入阶段,教学完结是“听说为主”,着重培养语感,激发学习兴趣。 本册教材( 1A )共分5个单元,每单元7课,全书共35课。其中每个单元第7课为复习课,以有趣的教学活动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每课后都有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的歌曲辅助教学,旨在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学会用英语说自己想说的话。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的 1、课堂上,借助实物、图片、老师的动作、表情,能对教师用英语提出的要求做出基本正确的反应。 2、能听懂、并根据实物、图片、动作等,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100个左右。 3、会唱所学的英文歌曲。 (二)重、难点 -重点单词和句型。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习得入手,一日一读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需要的是习得的过程。只有大量的输入才回有少量的输出,但我们一周三课时并不能达到这种习得效果,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日必读英语,除了在校周一、周四早读,周二晚读的时间,还要培养学生在家中也能够每天坚持学习英语的习惯。但是学生回家是否能坚持听磁带、说英语、唱儿歌,教师又该如何反馈?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评价为载体,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家校联系,及时评价学生在校、在家的英语学习情况。如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反馈给家长学生课堂上的基本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课堂习惯。学生回家听磁带、读英语、唱歌谣都可以让家长签字,老师可以通过家长反馈的信息发给学生“小标志”,当“小标志”积攒到了10个就可以换一张写有:You’re a super star in English class.的小喜报。 2 、目标导航,一月一查 我校英语教学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一年级的英语教材具有词汇量大、内容主题化等特点,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掌握大量单词的听和说,再辅之以儿歌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月对学生所学的内容随堂进行全面抽查并记录,同时把总结结果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起到共同督促的作用。 3 .搭建活动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一年级的同学主要开展“口语小明星”和“歌唱小百灵”的评选。在11月我们还要开展“英语演唱秀”活动。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12.13—2.17 1. 利用预学习的课时复习上学期的课堂指令以及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 2.完成M1 U1教学内容及习题。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老师充分备好课。 2.利用早读,中午12:30-13:00的时间对后进生的单词、课文人人过关。 3.每节课留出空白时间检测。形式可为认读,做题。 4.为几名后进生专门安排小老师帮助学习,并安排科代表每天晚修跟读课文录音至少15分钟,第二天抽查。 5.出Mdule1的周测试卷。 6.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2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2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0人。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数学学习有很高的兴趣,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好,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班中部分学生的听讲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走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3一、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隐含了美术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选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长啊长》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2)虽然是二册教材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是绘画一种形式。 (3)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身边生活的事。 (4)记忆和联想思维这是美术中所需要的特质,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现。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4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已基本结束,复习阶段即将系统展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复习是进行系统知识整理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对教师来讲,则是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如果复习系统性、针对性强,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如果在复习时予以足够重视,学困生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为利用好这宝贵的复习时间,制定的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勤于思考,善于自我表现保护的优秀品质,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三、复习内容 (一)、《我和春天在一起》 本主题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二是知道春天是植树和播种的季节。三是了解春天怎样预防疾病。 (二)、《我在健康成长》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怎样怎样保护牙齿和眼睛。二是了解吃的学问。三是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方法。 (三)、《欢乐儿童节》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了解儿童节。二是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小小班集体》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了解我们的班集体。二是怎样做好值日。 四、复习方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五、复习方法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阶段 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试,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第二轮:综合提升阶段 教师自己根据考试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5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75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认数、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人民币、加法和减法 (二)、统计、期末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 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3、结合具体的情景,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三)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63.27—3.31 完成M2 U3教学内容及习题 1.继续严抓中等生单词的认读和后进生单词、课文的认读及理解。利用奖励机制调动小老师的积极性,乐于帮助能力差的学生。2.留出至少一周时间复习前M1、M2,整合内容,梳理知识点,强化训练。 3.出Mdule3的`周测试卷。 4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7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8一、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4人,男生24人,女生20人,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需要老师常规的管理。这些学生原来所处的教育环境、家族情况各异,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相差较大,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困难。整体看,这些学生身上虽然存在着纪律涣散,自私、娇气等缺点,卫生、学习、行为等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但天真、热情、有上进心,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一定会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为进入二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学生的人数少,便于学生的管理。经过新学期两个周的初步管理,大部分学生上课遵守纪律,能认真听讲,有4、5个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左顾右盼,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在传授知识上要从基础抓起。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作到眼中有每个孩子。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第二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5-6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4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测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熟练的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要求学会的字,应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借助图画或词句了解意思,逐步培养识字能力。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字音即可,不抄不默不考。 3、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子。能依照笔顺规则,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子。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合乎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过的词语要能准确认读,正确书写,懂得意思,并练习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5、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逐步做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片断。 6、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第二册《自读课本》及浅显的注音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 7、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后能复述基本内容。认真听别人说话,养成听话时注意力集中、不随便插话的好习惯。能运用部分学过的词语说句子。能用普通话清楚地回答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的事物后,能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8、能用词语连成句子,能看图写句子。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习使用句号和问号。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端正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重视培养能力。学生获得知识是必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终身发展将受到限制,我们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第二册语文教学来说,要着重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词句的能力,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不要一刀切,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9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分类,11—20的认识 ,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 ,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0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 教学安排 略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1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20人,男生5人,女生15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2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我班一部分孩子能较主动地去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去年的检测成绩上看,我班成绩不是很理想,学生中没有满分,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我班学生对所学过的汉字基本做到会认,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的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奠定了基础。写字姿势有待于老师进一步巩固,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习惯良好。 三、教材分析 教材把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全册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写话、习作)、语文活动等6个部分,共设八个单元,第二、五单元是识字单元,剩下的是课文单元。教材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在重视加强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渗透人文精神,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 通过形象感染、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挥语文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新教材的课后练习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意在启发求知欲,打好基础,培养创新意识。而在单元后的"语文活动"中,则主要是在知识的联系中力求深化,在能力的综合中力求迁移,在综合运用中学习探究和创造。根据学龄前儿童已掌握大量的词语,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教材在低年级实行口语先行,充分发挥儿童学习母语的优势。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写话单列,片段过渡,逐步积累,以增强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材重点: 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用标准的普通话说话、朗读,养成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实践,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难点: 如何正确的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课文,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文学熏陶,培养爱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4、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7、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8、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9、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1、做好检测工作以便查漏补缺。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3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包括以下内容: 海底世界——数数;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实践活动;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我换牙了——统计;雪山乐园——总复习等内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4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1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猜一猜》,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5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2)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 (3)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惯; (4)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 (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的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