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亲工作计划 |
范文 | 家亲工作计划(精选3篇) 家亲工作计划 篇1根据国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20xx-20xx学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成立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全体师生共同受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3、设置课程,强化教学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确立和确保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4、做到“七个”结合 5、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6、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友好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北湖做出贡献。 7、利用晨会、班队会、《品德与生活》课堂、《品德与社会》课堂、校园电视、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我校民族团结活动顺利有序进行。 家亲工作计划 篇2为扎实有效地做好20xx年民族团结工作,最大限度地引导社区居民维护各民族大团结,根据我社区工作实际,现将20xx年民族团结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构建民族团结模范社区为目标,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增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努力开创全辖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 1、在社区继续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广泛开展“四个认同”教育,用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团结、凝聚辖区各族居民,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干部理论学习内容,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做到学习有安排、有考勤、有记录、有学习心得体会。 3、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大力倡导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观,构建和谐社区。 4、进一步丰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之间感情,增进辖区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5、联系实际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加强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 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民族政策,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坚决制止发生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损害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 7、大力宣传和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辖区营造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光荣,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可耻的氛围,在全社区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风气。 家亲工作计划 篇3本小学的校风可表述为“自重、自信、自强”。校风反映的是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品质的状貌。校风既是师生个体的,也是师生团体的一种人格特征。校风建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教师的职业进步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检点、约束自己,这是自重;能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完全可以做成什么事,这是自信;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无论碰到怎样的情况,都能保持积极的、努力向上的态势,这是自强。“三自”校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扎实的建设过程,才能成为校园文化的一种积淀物,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生产力”。 我校的“三自”校风如何建设呢?学校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建设“三自”校风要靠进一步加强教师教的常规和学生学的常规,靠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来促进和推动。 比如,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发挥好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就先于学生在人格上树立了一种“自重”的形象。在师生交往中的礼貌问题上,在师生集队集会、升旗仪式、唱国歌这些经常性的活动中,教师的师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要求学生升国旗时要肃立,老师在旁边闲谈,要求学生唱国歌声音响亮,老师却嘴巴都不张,我们就很难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而就老师的道德或人格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重”的表现。除了老师的常规要加强,学生的常规更要加强,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对自己、对别人、对环境、对集体的态度行为举止等等,内容广泛,要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抓培养,要求明确,训练严格,既要有计划性、全面性,又要坚持不懈抓落实、抓反复,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学校师生的常规面貌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三自”校风建设也就有了基本的成效。 二是要结合师生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并结合家庭生活,把“三自”的要求融合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情景中去。 “三自”的内涵说到底培养的是一个人的态度,是一种人文精神。“三自”体现到每个人身上,从现状上来讲是因人而宜的,从班级与班级之间来讲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围绕“三自”的要求,各班还要作一些具体分析,看看在这“三自”方面,学生或班级的状态好的在哪里,欠缺的在哪里,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培养等等。校风建设既要有学校的统一安排,也要有班级自主的安排,二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是精心设计好开展校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校风建设和实验课题结合起来。 我们有时侯做一项工作,目的仅仅是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但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会意识到不同内容的工作其实在意义上是互通的、有关联的,也使我们加深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已经开展的一些活动或将要开展的一些活动,其实都是建设校风的有利和有效的渠道,都渗透着培养师生具有“三自”精神品格的潜在意义和作用。问题是我们要把这些活动搞扎实,并且不断推向深入。 通过校风建设,学校期望从老师和学生以及师生集体身上能够逐步体现出以下人格精神的特征: 1、师生行为的规范化水平较高,工作和学习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理智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和行为方式。 3、有长远的眼光,保持认真努力、积极争取的精神状态。 4、善于表现真实的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5、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能把个人努力和与他人合作或取得他人的帮助结合起来。 以上五条也是我校“三自”校风所要达到的目标,希望全校老师能够加深认识校风建设的意义,从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努力工作、做好学生表率入手,组织带领学生搞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共同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健全人格精神,早日形成“自重、自信、自强”的良好效果,为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铺垫下丰厚的人文底蕴。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