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
范文 |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十篇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1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71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27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六、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2一、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数学。本班现有学生13人。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和暑假作业的检查情况看,多数学生学习认真,态度端正,基本功较扎实,只有少数两三个学生基础较差,由于学生基数少,基础较差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也加大了辅差的难度。 2、主要措施 (1)、让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求学习惯。在课堂上做到能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辩论。 (2)、采取积分制,激励学生做好作业,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作业中的问题,不懂的能主动向家长、同学和老师请教。认真书写和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3)、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多与学生交谈,鼓励他们自信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对学习,着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2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3课时) 三、分数除法(11课时) 1. 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2. 分数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比(4课时) 五、圆(12课时) 1. 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2. 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 圆的面积5课时左右 4. 扇形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六、百分数(一) (9课时) 七、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3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面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第一,切实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注意衔接,尽快使学生适应我的英语教学;第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第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学习,完成设计目标;第五,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高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以前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很详细全面地学习音标,基本的音标和字母拼读都没有掌握好。在词汇,语法规则等方面存在很多缺漏。所以,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上,学生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另外,学生在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方面也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许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也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最后,学生对新教材缺乏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还不适应新课改指导下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习惯像以往被动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学习的主体性不突出。 三、教材与教辅的分析 1、 内容与结构 每一单元除了关注阅读、写作、听力、视听说等语言实践活动,还关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其中,教材加强了文化意识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是相较于以前教材很大的不同。 2、教材的特点 首先突出学习者的发展,包括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其次努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具体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真实语言的机会;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看到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成果;为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供详尽的语言支持;重视复现。 3、教材的重难点 该套教材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难点在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上的改变,达到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目标。 4、教学目标 ⑴总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多文化背景的积累,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⑵具体目标:结合学生基础知识过于薄弱的实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注意高一和初中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音标和字母拼读规律,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元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希望第一学期后,学生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5、教学措施 ⑴让学生每天积累几个单词,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⑵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⑶实行过程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不同方式的检测,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⑷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⑸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⑹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利于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从所任课班级实际情况和本身条件出发,认真进行思考和改正。多关注学科教研的发展,多多听课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取之所长,多和同事交流探讨,交换教学思想和方法,避己所短,不断进步。积极参与学科的相关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4一、班级情况分析(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 每组教材一般应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 预习。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 △ ”符的是选做题,体现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 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 “积累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基础训练”改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积累运用”中安排的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第二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第四项“习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由导读到“积累应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 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形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要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四、教学措施 1、要以《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7、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5在国家的教育改革中,英语教学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很重大的变革科目之一。以前都是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才接触英语学习,现在的英语教学已经到了小学,在学生上小学的时候就要开始新的英语教学了,这是一直以来我们不断的成长得到的成果,这是一直以来我们不断的进步中得到的巨大的成果,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颁布的《决定》、《纲要》内容,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本市小学英语教学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在各级领导、学校的关心和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一批青年教师逐渐脱颖而出,教学、教研活动蓬勃展开,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但是,本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1、师资紧,课时少,教学任务重;2、《牛津小学英语》4b和5b教材是各校初次使用,任课教师对教材要求把握不够到位,有一个认识、磨合和适应的过程;3、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全体教师不等、不靠,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工作,实实在在提高自身水平,切切实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拓宽发展渠道,促进学科建设 1、继续提高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小学英语教材容量在不断加大,难度在加深,每周三课时已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学校层面尤其要保证村校、完小各年级的英语课时数,确保学生每周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外语。深入了解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早自习和课外辅导时间。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多,完成教学任务相当艰苦,学校在安排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时要灵活、科学、合理。一些家长对英语教学要求还不甚了解,建议各校利用《告家长书》或家长会等一些渠道与家长交流、沟通,发挥家长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引导和督促作用。 2、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如果中、小学对英语教学互不了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脱节或重复,使学生造成畏惧或厌倦的心理,以致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中小学之间有必要加强联系,增进了解,互相借鉴。本学期将举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3、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小学页建设,调整栏目,丰富内容,给教师提供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更好适应课改需要。借助行知互动功能,通过学习、交流、探讨,形成研讨氛围,促进教师学习、实践、反思相结合。 (二)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1、由于新课程实验从起始年级开始,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尚了解不多,为了更好地更新观念,转变行为,英语教师有必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关心并参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研究;要认识到英语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将这些正确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积极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2、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每位教师要认真通读一、两种英语教学研究刊物,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服务。 (三)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认真学习《小学教师六认真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本学期拟在以下三个方面作更大探索: 1、尝试集体备课。针对本市英语教师普遍年轻,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活动设计较为单一,教案书写有待规范以及为解决备课相对封闭的情况,本学期尝试全市集体备课,把备课任务下放到各个学校,每校负责一或二个单元的备课,力求备好、备精,做到活动形式多样,术语表达正确,格式符合要求。教案经教研室认可后,下发各校供参考。 各校教研组下设备课组,每个年级设备课组长一名,在每个单元新授前由备课组长召集,对教材和提供的教案进行研讨,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为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凸显教师个性,各校宜在借鉴的基础上作补充、删减或调整。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各校对所提供教案需有分析和评价及说明所做的调整。 2、改进课堂教学。本学期继续推进课堂教学的探索,⑴、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⑵、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要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任务型的活动可以适当渗透其中。⑶、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3、加强评价研究。小学英语课不是唱唱跳跳,玩玩乐乐,它的教学要求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直接为中学学习打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质量意识,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到学生“学”的角度,要在研究学生如何学得好,记得住,用得活方面下功夫。既要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要研究如何进行检测性评价。教师要加强对检测性试卷命题的研究,既注意形式要符合年龄特点,也注意要求要依据教材,更注意难度要根据学生,以确保及格率,充分发挥检测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自信。并及时做好检测后的反馈和分析。教研室将会在这方面加以适当的引导。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6一、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2、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堂教学。 3、圆满完成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目标和中考英语教学任务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初三(5)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是〈新目标〉Unit13-15单元以及中考备考总复习。随着初三新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备战中考成为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英语组加强对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的研究,备好每一堂课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新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三轮复习法”作为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学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具体目标:针对初三教学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第一轮复习阶段(3月上旬-4月中旬):第一阶段我们主要用新华书店订的《中考导练》这本书,侧重语法专题复习,如词法、句法、时态、语法等,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语法知识网络。此外,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二轮复习阶段(4月下旬-5月下旬):复习重点以各册课文知识点扫描为主,过教材,抓基础。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归纳、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能一人包办,将课堂变成一言堂,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对所复习内容包含的知识点、考点做到心中有数,主次分明,注意补充学生归纳遗漏的重点知识,同时因为是总复习,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这一阶段主要是回归课本,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比较长,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 第三轮复习阶段(6月份):是对学生的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主要是针对县一模和二模题,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三、教学安排 二月6日至二月25日完成Unit13-15单元的教学任务 二月26日至四月15日第一轮复习:专题语法训练,知识分类讲解 四月16日至五月26日第二轮复习:五册课本疏理,话题分类复习 五月27日至六月27日第三轮复习:考前适应训练,模拟中考复习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7一、学生分析 1、通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5、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五、教学措施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8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为核心,加强幼儿园管理,以“幼儿园养成教育”幼儿全面发展”为主线,着力提高幼教管理水平及教科研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培养艺术兴趣、促智慧发展特色教育,把我各园建设成为精品幼儿园。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育工作常规,把培养懂礼貌、爱交往、会表达、懂规则的幼儿作为日常基础工作抓严、抓实、抓细。 3、开展园本教研和培训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和教师专业素质。 4、开展“拜师结对”传帮带活动,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一支成熟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5、评选教研、艺术特色课程带头人,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幼儿园特色发展。 6、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家长活动,深化家园共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务实教师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学习《3-6岁幼儿教育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指南》《纲要》进行深入理解、用心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用心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要求每月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要有学习笔记。 2、师徒结对开展传帮带活动。本学期在全园范围内开展第一届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要求三年以下教龄教师拜有经验的教师为师,制定结对计划,开展带教指导活动,师徒共同成长。要求徒弟每学期至少听师傅3节优质课,师傅每学期至少指导徒弟4节课,查看、指导徒弟4篇教案,并做好记录。举行师徒结对之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师傅指导徒弟用心参加并上好优质课。凡参与指导和帮教的教学活动,徒弟获奖后,一并奖励师傅,并在期末评选优秀师徒。在全园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氛围,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加大幼儿一日生活流程和常规的监管力度。 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建立科学、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认真备课、按时开展晨间活动、做操和上课,按时开展活动区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本学期开展半日活动跟踪评比,了解各班日常教学和常规,指导教师合理、规范地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充分发挥游戏在一日生活管理中的作用。 2、实行随机查课,“推门听课”的制度,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周45节)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予评价(记分作为月考依据)。由本学期教研领导,深入班级随堂听课、检查教案,了解教师书写教案和执教状况。要求带班教师上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准备。教研组进行应对面、一对一指导,引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帮忙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5节,学期末进行听课记录汇展。 3、加强各园各年级教研组的管理和建设。本学期规范各园各教研组职责,以各教研组为基地,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带领本组成员进行群众备课、“一课三研”和分组教研等活动,让教研组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阵地。 4、开展每日一歌、一节奏、一诗词、一故事游戏活动。利用晨间、餐前、离园活动等时间进行歌曲演唱、节奏学习、古诗朗诵等活动,减少幼儿消极等待现象 (三)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每周由各园各年级组长组织本级教师共同探讨、落实主题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教学方法。各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先教案后行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并根据教研活动计划,每周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帮忙教师更新观念,转变主角,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学习、培训及每月特长考核) 2、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开展研训活动。用心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用心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要.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认真组织幼儿深入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计划,改善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好教育心得笔记。每月一篇心得体会、月小节,两月一篇幼儿观察日记。月末认真拟订月计划(每月28号上交) 3、观摩交流,主要观摩本园及其他姐妹园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由开课老师就这堂课的有关问题作介绍,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并从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教师理解各种优质培训。本学期我们将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各种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求凡是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后一交学习记录本,二写参观学习心得,三上汇报课,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5、开展教师基础技能培训与评比、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绘画(每月两次字画展示)、手工制作、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课件制作(由指导)、活动过程的设计、弹琴、钢笔字、简笔画、手指操游戏、舞蹈、声乐等岗位练兵活动。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努力营造我园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加强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共育 1、开好学期初家长会。开学初各班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要求,做到家园共育 2、举行半日开放活动。 各园要第期举行半日教学活动观摩,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亲身感受我们的教育工作。 3、社会主题活动:“采摘”、“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唱歌比赛”“感恩节”“圣诞节寻找祝福”“小天使闯天涯”要号召、发动家长用心踊跃的参加。 4、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对各园评选出的“支持幼儿园工作的先进家长代表”给予必须的奖励。 四、具体安排(略)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9一. 课标要求: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对本册课本的要求: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通过三年的学习,他们对英语已经有了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三.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本套教材旨在帮助中国学生学说英语,强调交际和会话,重点在交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在各种不同交际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会,学生能经常利用角色表演并自边对话,这些交谈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真情实感的能力,促进灵活的语言运用,使其在各种情景中都能自如地使用英语。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话题功能:our house, school in Canada, winter in Canada andChristmas。每个单元都确定了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语法,对话,读和写的具体目标。 2. 教学重点: A. 交互式会话 B. 各种情景下的灵活的语言运用 C. 理解和表达完整的意思 D. 真实可信的生活情景 E. 英语为母语者所讲的日常用语 3. 教学方法: A. 制作和利用手偶 B. 制作和利用张贴画 C. 歌曲,游戏,故事书等辅助教学 D. 浸入式教学 4. 教具准备: A. 相关图片,词汇卡片 B. 课文投影片 C. 录音机和磁带 D. 手偶 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篇10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区实施已一个学年。本学期,我们要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和选修(新闻写作和外国小说欣赏)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进度 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语文必修5第1至9周 第二阶段语文必修5检测第10周 第三阶段语文选修(两本)第11至19周 第四阶段语文选修(两本)检测第20周 四、课型安排: 1、讲读课: (1)精讲多议:培养学生参与、探究的习惯,善于发现文章的美点、疑点、难点、重点、可考点、鉴赏点等; (2)以一带二:每单元示范性的精讲分析1—2课时,其余引领学生探讨分析,强调自学、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 2、阅读课: (1)专题阅读:与课堂教学同步,展开专题拓展阅读,以避免阅读课流于随意的弊端。 (2)名著品读:普及性名蓍的阅读与研讨,以大纲规定的阅读书目为依据; (3)读书研讨: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方法与收获。 3、写作课: (1)大作文:每学期5—6次大作文。 (2)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5次。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整体理解课程的结构,正确把握必修课程应着眼于培养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最核心的内容,积极主动适应并实践高中语文新课程,落实高中阶段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得到发展。 3、深入钻研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全面理解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情,综合考虑学生高中三年学习、发展的需要,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 4、按照“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设计和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言语经验,提高语文素养搭设平台。 5、守正出新,追求朴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6、坚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师要认真读书,钻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与新课程的同步发展。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