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
范文 |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篇1在上学年龄,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班里的孩子形成了一定的安全概念。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根据孩子的特点,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将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贯彻到底。现将各注意点安排如下: 1、来校、回家途中注意安全。路上车辆穿梭,街上人多拥挤,孩子们要提高警惕,及时避让,不打闹玩耍。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三轮车、摩托车)应注意交通安全,给孩子做好榜样。雨天路滑,请您多加小心! 2、不玩水,不在水塘、河溪、井边等地逗留。不玩电,少接触电源开关,湿手不碰带电体(电灯、电视机、电风扇…)。 3、食品卫生也要注意安全。过期霉变的食物不可入口,隔夜的食物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路边摊贩的食物尽量少吃,一来怕孩子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发疾病,二则杜绝一些刺激性强、含激素食物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在身体出现不适等情况下,主动及时地告诉老师、告知家长,以免耽误去医院检查治疗。 4、课间提倡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讲文明话。不玩带危险性游戏,不在走廊、楼梯间追跑、推搡、打闹、摔交,也不在楼道上玩拍球跳绳等体育活动。体育课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注意安全。 5、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护自救能力[教育内容:用电,防火,交通,游泳,活动,饮食安全,防自然灾害安全,防被袭击,绑架,拐卖安全等;教育形式:晨会,班队会,思品课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渗透教育,配合学校,通过广播,专栏等形式进行教育,坚持每天5分钟的安全警示教育]. 6、尽量不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7、重视家校联系,配合教育[班级有学生家庭电话号码联系簿,每学期坚持个别家访,普访三次,召开家长会两次]. 8、教育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不进"三厅两室两吧",规范上网行为. 9、教育学生初步学习掌握法律法规知识,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篇2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但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灌输安全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本学期,为切实搞好三年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总目标 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 (一)社会安全教育 1.了解在公共场所活动时的安全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避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发生。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篇3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大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要求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240÷3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李阿姨3次运了240箱,要求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 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想240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够1个百怎么办?(用学具帮忙分一分进行思考。)我们可以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40合在一起,看成是24个十,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8个十,就是80。 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如果不够除,再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口头编一道题。 学生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题目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3、阅读第15页“你知道吗?”,了解除号“平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练习三第5至8题。 教学目标: 1.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7题。 【教学反思】: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