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
范文 |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通用30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三顾茅庐》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 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茅:与“矛”比较。 统:与“流”比较。 宜:与“宣”比较。 (3)交流词语的意思, 三顾茅庐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放录音范读全文。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加以体会,理解“茅塞顿开”) 4、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等) 5、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还感激万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1、出示《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听教师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能听懂多少是多少,不要过高地要求) 2、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 1、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呢? 2、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诚心诚意) 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语和句子。 3、组织交流: (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 同桌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感情朗读这一句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4)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进行对比) 交流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看来,刘备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就叫“求贤若渴”。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小练笔: 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字词。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引导自学(8分钟) 明确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合作探究: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自学要求:(大屏幕出示) (一)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 (二)画出生字词语。 (三)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二、展示反馈(时间:7分钟)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2.作品:《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3.补充背景介绍:《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 第三次终于相见。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课文就是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的。 (二)生字词语 拜谒(yè) 今番(fān) 叱(chì) 侥幸(jiǎo) 岂可相强(qiǎng) 谬(miù) 倾颓(tuí) 窃命(qiè ) 沔水(miǎn)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三)理清情节 1.释题:三顾茅庐 明确:三顾茅庐”是三次拜访茅庐的意思,“顾”的意思是拜访。 三顾茅庐指刘备为了兴复汉室,建功立业,三顾茅庐寻求智者诸葛亮的帮助,摆脱困境的事。 2.情节 开端(①):刘备力排众议,决定三顾茅庐。 发展(②):刘备第三次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 高潮(③):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谋兴邦定国之策。 结局(④):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三、精讲点拨(时间15分钟) (一)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等候、徐步而入等)、神态(拱立阶下),语言(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刘备却称孔明为“大贤”并称“拜见”)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正面描写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二)张飞、关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二人的反对有什么作用?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明确:张飞的话表现了他直爽、鲁莽、暴躁、不计后果的特点,也写出了对备的忠心。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稳重、顾全大局 明确:二人的反对,反衬出刘备的有远见、有诚意以及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侧面描写) (三)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智大勇。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明确:短短数语,描绘了诸葛亮的外貌、表现了他超凡脱俗、飘飄然同神仙的非凡气质。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 【明确】 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 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有雄才大略 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明确:淡泊名利,喜爱躬耕的闲适. (二)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四)人物小结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宽容大度、虔心诚意,有远见、有政治抱负。 张飞:性格暴躁、鲁莽。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诸葛亮:雄才大略,深谋远虑,谦虚谨慎,淡泊名利 关心人们疾苦。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合作探究:先指名学生展示,有困惑的地方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教师明确或点拨。 作为一篇小说,课文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手法进行描写? 典型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四、梳理归整(时间2分钟) 文章通过刘备“三顾茅庐”之事,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五、拓展延伸(时间2分钟) 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学生谈,考虑不到的教师指点 明确: 1.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2.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 3.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六、教师小结(时间2分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唯一让我们记住的那就是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古训:尊重人才。只因刘备有了这样的优良特征,才能收获孔明的结草衔环以报,才能建立起一方霸业。我们今后要学习人物的优良品质,也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 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将学习的“三顾茅庐”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我们就可见一斑。(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zhòu) 愧赧(nǎn) 倾颓(tuí) 存恤(xù) 殆尽(dài) 疏懒(lǎn) 鄙贱(bǐ) 如雷贯耳(guàn) 顿开茅塞(máo)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窗外日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2.作者链接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回答:谁“三顾茅庐”干什么? 【交流点拨】刘备三顾茅庐寻求智者诸葛亮的帮助。 2.以各种形式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通过读课文,了解刘备、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诸葛亮满腹经纶,智慧过人。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二)深层探究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交流点拨】第二段中张飞、刘备的对话以及“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半晌、又立了一个时辰”等细节描写;第四段中“在庄中共宿一宵”等情节。 2.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写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点拨】文章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通过写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立上“半晌”“一个时辰”,态度十分恭敬,张飞则是粗犷豪放,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未出茅庐而能对天下形势正确分析即可看出。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交流】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②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③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2.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4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 导入法一:(主题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法二:(背景导入) 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作家。首先,让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些“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旨在告诉他们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道路。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论教养》就选自利哈乔夫的《善与美书简》。 引述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精力的尽快集中。 通过简介《善与美书简》,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了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倾向和读者群体,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约15分钟) (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处留白,重点词语的意思处留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解决。教师最后点拨,明确。)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贸然(mào)尴尬(gān)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风雅(yōng) 大发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4)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11)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围绕着如下问题,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 3.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检查预习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约20分钟)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文本,深层探究。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突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3.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三)赏析语句,重点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下面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后语句的关系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品味亮点词语: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3)“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此环节的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即由整体到局部认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约7分钟) (一)探究主旨 1. 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1)举例论证。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小组内交流,讲时需结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再评价、补充。) (三)师生总结 (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补充。) 本文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从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有教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8.论教养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思想感情。 2、走进诗词意境,感受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教具准备:幻灯片、朗读素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一课时 导入 让学生回忆描写雪的美妙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至1976年),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 写作背景 沁园春是词牌名。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 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 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 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诵读 1、老师范读或播放该部分的录音 2、 学生朗读 3、纠正读错的字音。如分(fèn)外 4、根据课文注释,把握本阕词的大意: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5、学生背诵、默写 展示问题:1、作者望见哪四种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群山和高原。共同之处是雄伟壮丽或雄浑壮阔。) 2、哪几句诗是虚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最后三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山河的赞美)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以动写静)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文带给你的感受 作业布置:1、课后研讨与练习 2、背诵并默写本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6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 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 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 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 【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7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九年级1班和2班的语文课。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好有差,且距离较大。 如何在这一学期当中,使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是我所不断探索和思考的。 二、教学目标 1、内容 讲完九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部分内容。 2、目标 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②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③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 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8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及试题分类汇编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手机版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注释 1.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2. 谪宦:贬官。 3. 栖迟:淹留。 4. 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5. 汉文:指汉文帝。 [编辑本段]背景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编辑本段]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编辑本段]简评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熟练地翻译课文。 2、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3、学习生字: 谪守(zhé) 朝晖(zhāo) 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冥冥(míng) 岸芷汀兰(zhǐ tīng) 潜形(qián) 皓月(hào) 樯倾楫摧(qiáng jí) 宠辱偕忘(xié)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 2、古今异义: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一词多义: 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去: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4、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5、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信任国泰民安。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五、教师小结: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3、思考:(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二、学习第一段: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重点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本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即进入了第三年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適(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3、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4、学生朗读、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重点词: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3、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形容水大流急,绘声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4、学生朗读、背诵这一段。 四、教师小结: “记”是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范仲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报复,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朋友。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3、4段: 1、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明确: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5、“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7、重点词语: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就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了喜悦的心情了。”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8、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第五段: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明确: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3、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明确: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4、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三、朗读全文。 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四、教师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26、岳阳楼记 1、作记缘由(叙事)——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 2、概写洞庭美景(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抒情)——霪雨霏霏(悲、忧);春和景明喜、悦)。 4、胸怀抱负(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环环相扣,层层铺垫。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审美欣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3.通过学习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性格。 教学重点: 认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孤独”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 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片,点名学生唱这两句)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让学生畅谈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又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1.本文以一篇小说,因此根据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学习?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方面着手去学习。 人物: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后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设计说明:本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强化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即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着手阅读。 2.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杜小康的这一段成长历程中,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呢? 明确:孤独,缺乏与人的交流使杜小康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3.请看看杜小康对孤独的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第一篇章 与孤独相遇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导入:孤独最初是由自然环境带给度小康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分析,是芦苇荡。就让我们今天的阅读发现从这里开始吧! 大屏幕出示: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感觉。 请分析杜小康初到芦荡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小组合组后展示交流...... 导入:同时在这个篇章,还有这样的芦苇荡,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抛出问题:你作为读者,阅读到此,给你一种什么什么样的直观感受? 预设:温馨宁静安谧 抛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芦荡,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作何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意识到孤独对人的影响,审美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并且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的成长足迹比较了解。 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第二篇章与孤独相伴 教师补充删减掉的内容 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 父子俩一起出发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居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落;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又捉了几十只只有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鸣叫......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孤独是可以克服的,他只是一段旅途。孤独之旅,孤独不是主旋律。 第三篇章 在孤独中升华 学生自己研读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 在这个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明确: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个环节,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要素,是否能够独立的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三、拓展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孤独的经历和感受,请补充。 同学们,有时,孤独是一根针,刺痛着我们脆弱的心; 有时,孤独又是一朵花,灿烂着我们的灵魂。 学生补充 让我们感谢孤独, 并享受孤独吧! 因为经历孤独 即经历了成长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四、布置作业: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孤独,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情感的延伸,可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情感上的共鸣,才刚刚开始。 五、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好读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1一、基本情况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上学期要结束一学年(上下两册)的新课任务。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初三3、4共有100个学生左右,由于是重新分班,所以两个班的水平应该没有差距。另外,从上学期县里的水平测试来看,整体水平处在全县的的前列,基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依据以前的惯例,语文视野狭窄,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等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3、教材分析: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全册书分六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们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和诵读欣赏三部分。 4、自身方面:思想守旧,未能紧跟教改步伐,总是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总是想偷闲,幻想让学生不做题就能提高。 二、教学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毕业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上好课。 2、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进行第一学期的教学。要求在第一学期内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教师只引导学生学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学 3、选好、用好有关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资料的准备,自己要精心筛选。 4、注重培养学生其它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表达能力的提高,每节课前,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演说,举行演讲大赛等。 5、重视阅读训练,加强写作训练。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思路决定出路,解决好学生学习语文的思想根源,要让学生想学语文,爱学语文。 7、实施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把每一项活动都列入小组的评价之内,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总结评比,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2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 2、 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 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 教材分析: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先读懂课文,解决文言知识的问题,再理解鉴赏文章内容,两者彼此关照,相辅相成,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醉”字为切入点,理解“乐”的情怀。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并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体会“乐”的情感,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诵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结合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式。 第二课时以读贯穿,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较为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今天我们要学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醉翁亭记》,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欧阳修。 明确: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学生朗读后,正音正字。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 潺(chan)酿(niang) 僧(seng) 辄(zhe) 霏(fei) 暝(ming) 朝(zhao)而往 伛偻(yu)(lv) 洌(lie) 蔌(su) 射者中(zhong) 弈(yi) 觥筹(gong) 翳(yi) 2、两人互读,正音正字 三、合作学习,疏通大意。 根据预习,结合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疏通文章大意,教师投影重点词语作为学习参考。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四、听读课文,结合句意,注意体会“也”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气。 五、再读课文,尝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用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六、作业 1、总结本文词类活用的现象.(附答案)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2、说说下列“而”的不同用法。 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3、翻译重点句子:略 4、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的?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 明确:课文第一段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第二段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出山水之美,显示出山水之乐。 二、合作研讨,说说文章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的。 讨论后明确: 课文第一段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课文第二段作者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总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看来,“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 三、诵读欣赏,用朗读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学生读,大家评。注意: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陶醉山水的乐趣。 四、学习第三、四小节,感受作者情怀。 1、思考: 若仅表现山水之乐,第一、二小节的山水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三、四小节是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明确: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 2、 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思考) 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3、思考:在第四小节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确也得到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这正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为别人全知晓,也不需要别人都知晓,而他自己却愿意自得其乐。 五、朗读三、四小节,读出作者自得其乐的那份愉悦。 六、总结文章结构,感悟文章构思的奇妙。 1、你认为文章中的那一句话有着提挈全篇的作用?并简要分析。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所以山林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最后都统一在太守之乐中,“乐”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在醉翁亭得名时就有“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在点出,这样有何作用? 明确: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收尾照应之效。 七、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八、作业 1、翻译并理解重点的句子作用。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默写文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3、完成课后作业二。 板书设计: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山水之乐:山水、朝暮、四时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虚词的用法。 2.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准备: 1.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PPT.幻灯片。 设计思路: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作者及文体简介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四字短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樯倾楫摧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把酒临风喜气洋洋 (2)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四、理解关键句(多媒体出示)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讨论并归纳: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8.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讨论并归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 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五、分析重点段 1.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6.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六、表现手法 (1)对比 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悲 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喜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七、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 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钱币乞之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两种心情。 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运用了修辞方法,分别指和。 5.与“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D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7.找出这段文字中反映课文主旨的句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4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明确:乐。 1.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 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六、课内小结。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 引出 景 脉络 乐 事 归结 “醉能同其乐”(主旨)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5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诗歌,积累生字生词,把握朗读节奏。 3、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感情。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点:目标4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自学指导(二)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娉婷( ) 鲜妍( ) 冠冕( ) 呢喃(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 1. 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整体感知: 1、 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意境? 3、诗中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二、合作探究。 1、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3.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4.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以上内容,发现疑难,讨论解决,老师点拨。 四、 总结提升: 1、再读诗歌,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 归纳本文的主旨: 五、当堂反馈: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幅轻líng( )的翅膀,摆脱这沉重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2)被雨洗涤过的花儿,更显得鲜yán( )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3)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娉( )婷地站立着,悠悠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馨香,真是令我如痴如醉。 (4)当你知道帝王蛾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 )真的是非它莫属。 (5)燕语呢喃( ),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2.填空。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 )、( ),新月派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你”指代“( )”“( )” “( )”“( )”“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 “( )”,突出了“你”娇柔、( )、静雅的特点。 (3)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这些词语给人一种( )、( )的感觉。 3.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整个语段构成排比句。 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示例】倘若我是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母亲必是那冷清舞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的为我响着,抚慰我自卑的心灵;倘若我是 , 母亲必是 , , 。…… 3、 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请你课外搜集其他新月派诗人的诗歌诵读,并说说“新月派”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参考阅读: 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等。“新月派”诗歌提倡新格律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中考链接: 课外拓展题: 一、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 们的世界倍增温暖。班级为此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仔细阅读表 格,谈谈你的发现。 问题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准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我的发现: (2)为了赞美深深的母爱,有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下联: (3)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篇反映母爱的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并阐释理由。 例如: 书名:《母亲的心》 理由:俗话说“言由心生”,母亲对子女的点滴关爱,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是母亲内心对孩子爱的表现,用“母亲的心”做书名概括性更强。 答案: 书名: 理由: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2.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 2.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4.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互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一张白纸有四个角,假如你把它剪掉一个,它还有几个角?(3个、5个……这取决于剪的方法,可能是沿对角线剪,可能是只剪一个小角,也可能是弯曲着一个角剪……)可见,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述这个道理的课文——《谈创造性思维》。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罗迦8226;费8226;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等著作。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版)。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与自己无缘,不相信自己也能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蒂(dì)孜(z)汲(jí)渊(yun)恒(héng)榨(zhà) 锲(qiè) (2)重点词语 探求:探索追求。 汲取:吸取。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素材: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第二课时 一、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谈创造性思维”,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作者论述的对象。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强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4~12段):提出“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的见解;论述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指出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是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深层领悟 1.文中说:“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天才般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思考苹果落地开始的;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从观察壶里的开水顶着壶盖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道 理的?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时,列举了古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8226;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引用论证,如第10段,就引用了某心理学专家小组 的研究结论。 【结束语】 本文由一道选择题入手,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板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8226;费8226;因格 提出问题: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分析问题: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层层深入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7一、基本情况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紧迫,本学期要复习初中六册课本。 2、学生方面:两个班共有96人,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气氛不够活跃,许多同学甚至学习程度好的同学也不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总的来说基础较差。 二、教学设想 这学期我本着“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的教学思路,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所谓“宏观上要活”,就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所谓“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用好复习导学案,力争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作业训练法”、“边教边复习法”等进行教学。本学期要按时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3、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逐渐得以提高。 4、选好、用好有关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5、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问题,认真用好导学案,并且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要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五、教学进度 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进行三轮复习。 总之,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何提高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我认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教师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平时中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我相信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今年的中考中成为最后的赢家,我有信心,更有决心,加油!!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8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 《行路难》是一首交织着忧郁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观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二、教学过程: 1、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 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撙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 ,馐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 赏析五、六句。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深切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这让诗人有多么的失意和无奈。 4、 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5、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6、 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 巧用历史故事 2) 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 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总之,全诗基调是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19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宽宥、游弋、轻觑、广袤、自惭形秽、俯拾即是”等词语。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结合自身实际,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和关系。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 法:自读法、品悟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毕淑敏,女,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文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短篇小说《昆仑殇》《女人之约》《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本书收录了毕淑敏多篇关于心理学的散文,本书收录了《生命的借记卡》《让死亡回归家庭》《非典附送的风铃》等优秀散文作品。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棂(líng) 厄(è) 襟(jīn) 宥(yòu) 弋(yì) 觑(qù) 麾(huī) 袤(mào) 赘(zhuì) 即(jí) 骋(chěng) 霓(ní) 销(xiāo) 濡(rú) 挟(xié) 铮(zhēng) 汐(xī) 秽(huì) 恶(wù) 攒(zǎn) (2)重点词语 游弋:在水中游动。 轻觑:轻视,小看。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彰,显著。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销,消瘦。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可望而不可即: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望,远远地看。即,靠近,接触。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三、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题目采用比喻的手法,把人的精神世界比作“三间小屋”,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同时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第7~17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9~13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4~17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第18~19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深层领悟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3.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4.理解下面一句话的含义: “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找相宜的事业比作寻找雨后的菌子,说明相宜的事业并不容易找到;更进一步说明对自身的认识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5.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 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五、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六、布置作业:抄写课后字词;复习一单元字词 七、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0一、指导思想: 1、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__年中考说明》为指导,紧扣初三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本单元重点进行教学。 2、体现学校教研思想,积极改进并实施“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3、立足教情学情,和其他学科通力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学科培尖推中补差,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二、学情教情: 本届初三学生基础不怎么扎实,一部分学生认识肤浅,重理轻文,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学科成绩差;一部分学生不注重学科知识积累,知识面窄,思维呆板,学法单一,学科成绩滞步不前;一部分学生学业底子不错,但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不耐心,读书缺乏思考,敷衍了事,盲目自信。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看来,优秀率虽有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奋进。及格人数下降,急需要找对症结,迎头赶上。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课内阅读丢分严重,课内知识巩固差。这种现象的形成应引起本学期的反思和重视。 三、教学内容: 1、本学期新课有三个单元,六篇课文,两个专题,一部名著推荐,四个综合实践活动和诵读欣赏。每个单元的读书方法指导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2、本学期全面复习分三个阶段:分册复习、专题复习及套题训练。解读《__中考说明》是前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从课文的学习中,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题的审题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掌握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散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构思模式,学习从不同角度变换写法;学会读书,懂得鉴赏文学作品方法。 3、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的感情,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中考目标 学科平均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优秀率提高20%,及格率达到90%以上。尖子生的总分最次不低于100分。 五、教学设想: 1、宏观上要活,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用性。 2、微观上要实,就是具体到每节语文课,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深入探讨问题,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3、重点放在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1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本文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阐明“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收束全文。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突破方法:结合练习四,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第1课时 一、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设计(一) 由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导入:问:你什么时间最快乐?(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问:雷锋日记中有一句话“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 问:牛顿在实验室作实验时忘了吃饭,居里夫妇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发现了镭……这些科学家们为什么能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小结:他们不仅有伟大的理想,更有一种执著的敬业精神。他们以劳动为快乐,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可贵的敬业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教我们“敬业”“乐业”的文章。 设计(二) 米卢在担任中国足球教练时,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态度”是一切事情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先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的梁启超。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并点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做好标记。 多媒体投影需要注意的词语,让学生读写: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4)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6)亵渎:轻慢,不敬。 (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在读写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几种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比如让学生自己寻找最容易写错的字词并提问,或者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听写,也可以是同桌两个人相互提问的方式。 教师介绍有关演讲的常识。学生边记边思考,并且联系在电视中所看过的大学生演讲比赛等节目来体验、理解。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看法的语句。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表对作者观点的感受,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来解决,因为有的问题,这个学生不会,可能别的同学恰恰理解得比较到位。找一个小组把组内梳理的文章结构提交全班,有不同意见可讨论。教师可以借梳理文章结构,解决学生的疑惑点,加强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 分析:本文共九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部分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题目的来源,揭示全篇的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本部分是全文主体,分三层进行论述。 第一层(第2~5段):论述有业的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第8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学生分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诵这篇演讲词,甚至可以走上讲台做模拟演讲式朗读。试找出并积累几条自己认为论述敬业与乐业最精彩的警句,让学生体会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课文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时,举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件事论证;论述怎样做到敬业时,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以两种差距悬殊的职业作比,对比鲜明,说服力强。试仿照这种举例论证的方法,为课文第3、4段再写一组类似的论据。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举事例的论证方法。 三、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探究问题 学生再次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3)本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写作特色:论证说理,引经据典。 语言特色: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了解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文章告诉我们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在作者众多的观点中,你是否有自己的疑惑或者不同见解? 2.反思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做法,谈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落实上节课的作业入手 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词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大家能否谈得更真切、更精彩。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巧妙之处。 先是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作适当引导。 1.首先是设问巧妙: ①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②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⑤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2.其次是语言的妙处:“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有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但话又说得很委婉;“我深信”“我盼望”,没有生硬的号令,但谁又能不听他的呢?作者将“敬业”和“乐业”转化成了“责任心”与“趣味”,去生就熟,去繁就简,全然一智者形象。 三、学生合作研讨,质疑问难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疑惑点提交小组,讨论思考。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作适当引导。预设学生的疑惑点有: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品味“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表达效果。?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其二,人既然是社会动物,其职业地位、从业心理就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特定的时代,拉黄包车的,即使再敬业,也要饱受欺凌、困苦卑贱(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大总统的生活判若天壤。这时要求拉黄包车的要安心、乐于拉车,可能吗?合理吗?梁启超认为,木匠与政治家、挑粪的和军人,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现实社会中,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在意识领域里真正消除等级的鸿沟。 (3)品味:就是“所有的职业都神圣,所有的职业都可敬”。前句是由上文事例得出的结论,后句是由结论得出的观点,自然回答上文设问:“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双重否定句更显立场鲜明。 3.教师发问: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鼓励学生讨论,踊跃作答,其他学生评析。教师适当点拨:那些普通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1.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判疑能力,辩证地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组织辩论赛: 教师依据学生情形,组织辩论双方,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本场辩论主席,教师作适当点评。辩题: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好士兵,安于职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小结: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可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了士兵,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忠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快乐。学生谈体会。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意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阅读感悟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2.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我回肠荡气的情感,给我美的升华,语文是我生活里一幅永恒的图画。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快乐学习的观点。 六、布置作业 1.作者教我们怎样感受职业中的趣味,你平时有这种感受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作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吗?既然这样,你如何看待跳槽现象? 把上面的感受和观点写在练笔本上。 资料链接 作者资料: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二、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2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情节,理解人物斗智斗谋的过程。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杨志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杨志命运的悲剧实质是性格悲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6分钟) 听说最近同学们正在阅读《水浒传》,我想考考大家,这个人认识吗?同时出示杨志图片。学生异口同声说:“杨志。”你了解他多少?点明请学生回答,可能答不全,也不要紧,知道多少说多少。(2分钟) 看来同学们对杨志还了解不少,杨志一出场,卖刀时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PPT出示这句话)从这句自我介绍中看出了什么?点名请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答到杨志很在意自己名门望族身份。 当林冲与杨志同上梁山,王伦劝二人入伙时,杨志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PPT出示这句话)这段话你读出了杨志怎样的心理?学生答杨志不愿落草为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得到功名,光宗耀祖。 本来随着一系列变故,杨志博得功名,光宗耀祖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柳暗花明,上帝给杨志送来了一个绝妙的机会,一个让他绝处缝生的机会,梁中书让杨志押运生辰纲,并特地休书一封,向蔡太师举荐杨志。这一次,杨志会怎么做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37页《智取生辰纲》。PPT出示原小说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首先我们来看杨志押送生辰纲。(4分钟) 二、梳理故事情节 1、杨志押送生辰纲(7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句子,读一读。(PPT显示)(找句子3分钟) 学生浏览课文,找语句,请两至三名学生回答。学生能从文中找到的句子可能有:(1)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2)“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3)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PPT) 交流。(3分钟) 从刚才的这些语句中,我们看到了杨志是怎样押送生辰纲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学生答:谨慎。师:是的,他一路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同时板书:谨慎。(1分钟) 2、吴用智取生辰纲(12分钟) 应该说杨志如此小心谨慎,一路比较顺利,哪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半路杀出了晁盖、吴用等人。杨志倾尽心血保护的生辰纲还是被劫走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吴用等人是怎样劫走生辰纲的?默读课文5——11段,小组合作,在纸上补充完整下面的故事情节:(PPT显示)(5分钟) 隐身松林,贩枣蒙志 白胜卖酒,引诱军汉 饶酒下药,智激杨志 都管求情,买酒被麻 请两至三名同学回答。(蒙、诱、激、麻用不同颜色的字)(4分钟) 如果说我们用一个“慎”字来概括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话,那么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答“智”。请同学们再细看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对他的“智”加以说明。请两名同学回答。学生答出(1)巧用天气炎热,军汉们口渴,想喝酒解渴。(2)利用黄泥冈的地形。周围七八里没人家,是个强人出没的地方,有一片松林,可以让杨志他们停下来歇息,又可以隐藏自己。(3)找准时机,完成计谋。(注意追问,根据学生回答的过程板书)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我们看到了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团结一心。(板书:足智多谋) 三、探讨杨志性格悲剧的原因(13分钟) 尽管杨志小心谨慎,但事关身家性命和前途梦想的生辰纲还是被智谋超群的吴用等人劫走了。你认为杨志丢掉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跳读课文,小组讨论,谈谈你的看法。(PPT显示)(在课文中寻读3分钟,讨论2分钟,体会句子并指导朗读5分钟) 学生可能会意识到杨志失败,除了吴用等人计高一筹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他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会与人沟通。会从这些方面来入手,将生辰纲平安押送到京城。 PPT出示:(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2)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3)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板书: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善沟通。 有时间的话品读老都管对杨志说的那段话。体悟到为人处世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假如你是杨志,你有办法将生辰纲平安的运到东京吗?(PPT显示)(3分钟) 同学们替杨志想了许多办法,让生辰纲平安运送到了京城。但施耐庵为什么不让他送到呢?学生估计能答到生辰纲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所以作者要让它被劫富济贫的好汉们劫走。 四、师总结:(送学生两句话,关于做人方面的,结合课文内容,并且PPT出示,全班朗读) 原来杨志败就败在性格上,如果他能没有那么急功近利,懂得与人沟通,善待部下,也许他的命运就又不一样。他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源于他的性格。(出示两句话,学生齐读)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决定好未来。好的性格是热爱同学,热爱生活,热爱一切。 在《水浒传》中还有人不少人的悲剧命运也是源于性格,比如林冲、武松,课外请大家从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仔细研读,近一步体会性格决定命运。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3【教学目标】 1、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侧重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2、比较两首贬谪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诗“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你对韩愈了解有多少?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 潮州韩文公祠柱联: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海峤:近海多山之地,指岭南地区。)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潮州古有瀛州之称) (韩愈在潮七个多月,却影响了千余年。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 (简介诗人的经历,本诗背景)(知人论世) 三、初通诗意,整体感知 先听朗读,学生跟读,疏通诗意后学生再读,体会情感。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凄切)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 四、研读文本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学生想象描绘) 3、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境界雄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横”字言广度,“拥”字言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境界雄阔,气象苍茫,为人们所激赏。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出句与对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秦岭” 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君王的重重阻隔。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马不前” 其实是人不前,是由于作者心事过重的缘故,诗人感到前途艰险渺茫,连马也为自己悲伤得不肯前进了。 五六两句中“秦岭家何在”与“蓝关马不前”,一回顾,一前瞻,也是两两相对,愈见其悲。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读出悲意) 5、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颈联:顾瞻无所,即景写情。这一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6、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获罪被贬的原因。 7、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手法:对比 一封奏书,招致被贬数千里之祸。“朝” “夕”之间命运发生如此急剧的变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 “九重天”,言宫禁之深、皇权之威。“路八千”言贬谪之远、受挫之惨。作者巧妙地使用“一封” 与“八千”、“朝”与“夕”。让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 所得的命运是“朝奏”与“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诗人虽遭获谴亦无怨悔。 8、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颔联亦叙亦议,表明心志。这一联写诗人欲除弊事反遭贬.不惜残年而无悔,意气坚定。 (诗人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正不阿。) 小结: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 9、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提示:结构与内容) 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10、现在谈谈你对纪昀的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的理解。 “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拥雪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五、总结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4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唐诗鉴赏: 《过贾谊宅》又题《长沙过贾谊宅》唐肃宗至德年间,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身份,到湖南任转运使判官,又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遭鄂岳观察使吴仲孺所诬谄,被贬为潘州南巴尉。赴潘州途中,路过长沙贾谊故宅,想到贾谊的遭遇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很是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凭吊贾谊的七言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一开始,诗人就以无限感慨,述及贾谊的不幸遭遇。 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的政治家,二十岁任博士,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的主张,受文帝刘恒的赏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多后,任梁怀王太傅。梁王坠马死,他自伤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不久郁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志,引起诗人无限感慨。这两句既寄托了诗人对贾谊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愤懑心情。 接着三、四两句写贾谊故宅的萧瑟、寂寞景象。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意思是说,贾谊已经逝去很久,他所留下的故宅,也只剩下秋草、寒林和斜日残照这样的一些萧瑟、寂寞景象,只能让后人凭吊而已。 贾谊在长沙时,作有《鵩鸟赋》,赋中有“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等句子。这里的“人去后”、“日斜时”,是借用其字面,兼抒怀古之意。这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秋草、寒林、斜日残照,体现出诗人清冷的心情,并且很自然地开启下文的感慨。 五、六两句,叹惜贾谊怀才不遇。 “汉文有道恩犹薄”,意思是说,汉文帝本是一个有道之君,贾谊生逢明君,可是却不被重用,远谪长沙,竟赍志以没,所以诗人不禁有“恩犹薄”之叹。 “湘水无情吊岂知”,这句意思是说,贾谊在被谪往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赋中尖锐批判了那个是非不分、贤佞不辨、忠贞之士受制于群小的黑暗社会现实,为屈原鸣不平。但“湘水无情”,哪里会把这吊念之意寄语屈原呢?这句语言委婉曲折,既为贾谊吊屈原而感叹,同时也为自己吊贾谊而生悲,抑郁不平之情倾注其中。 最后两句,感叹贾谊远逐天涯。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江山寂寥,天涯飘零,究因何事呢?“摇落”二字,是宋玉《九辩》中描写秋天草木凋零之词。杜甫曾有“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第二首)之句。 作者这里借用此二字,既用以悲叹贾谊之被逐,亦悲叹自己之飘零。“君”,指贾谊,也用以自比。诗人明知贾谊因遭谗被贬谪到长沙,末句却故作设问,这种曲折的手法,更能抒发逝者和诗人自己飘零天涯的伤感。 这首诗将对贾谊谪居长沙的凭吊和诗人自己受贬谪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进行表现,借古喻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5【教学设想】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儒林外史》的介绍。 2、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3、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教学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其他】 1、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 2、学生预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但麻烦,而且森严,过了这一关,还不知道是否能过下一关,其考试内容多为八股文和试贴诗等。那时取得考试资格的童试令人神往,正考的乡试、会试、殿试令人生畏,八股文和试贴诗等令人胆寒。但是,读书又是步入官场、获得特权的最好途经,许多人靠此一步登天,因而它具有极大的魔力,令许多人趋之若鹜。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科举考试种的大喜大悲的人物──范进。(板书课题)介绍相关背景,扫除阅读障碍。 二、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明确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 1、学生简介作家、作品,教师相机补充。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2、听课文范读录音,要求: ⑴读准字音,体会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文下注释中一些旧小说中的词语的解释。 ⑵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 检查预习情况。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四、范进形象分析 1、中举前: 学生默读第1、2两段,思考: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2、中举后: ⑴投影,放范进发疯的画面,学生读第5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给其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复,这种反复说明了什么。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这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⑵学生读第5至12段,思考:范进中举之后地位、经济状况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有何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上门几件事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课后练习五第2小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内涵。五、总结、扩展 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课外拓展。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体会人物性格。 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板书设计〗 19、范进中举(吴敬梓) 前醉心功名甘受屈辱 范进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 后虚伪世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胡屠户形象分析。 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 3、《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胡屠户形象分析。 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 3、《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二、分析胡屠户的形象 1、本文主要用丁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 ⑴对比: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⑵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 ⑶直接写实: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小题。 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2、小结: 通过对比、夸张、写实的手法,胡屠户的性格跃然纸上: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自私。 3、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 4、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了解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三、总结、扩展 1、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我们可以将范进与孔乙己进行,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2、扩展: 下面进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断的阅读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带有明显讽刺的片断进行阅读,然后集中讨论。 示例1:第四回写到范进到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当知县看到范进因守制而不用银镶杯箸,不用象箸时,很担心他不用荤酒,正在此时,却见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这才放心。一句“大虾元子”的描述将范进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同时也表现出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示例2:第五回写到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都不得要领,其妾赵氏猜出他的心事“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挑掉一茎之后,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两个指头使严监生与葛朗台一样,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四、布置作业 比较《范进中举》与《变色龙》的讽刺艺术。 参考答案:《变色龙》的讽刺写法主要是对比与直接写实。它的直接写实就是奥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言行,其中还借助于道具──军大衣,来增强讽刺的效果。而它的对比并非简单的前后对比,而是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脸,每一次都与前一次形成对比。进一步体会讽刺艺术的运用。 〖板书设计〗 19、范进中举(吴敬梓) 范进中举前:现世宝、尖嘴猴腮、啐 对比胡屠户 范进中举后:贤婿老爷、品貌好、千恩万谢 (趋炎附势、贪财庸俗的市侩) 夸张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写实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6教学设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 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讨论并归纳: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 《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认真朗读品味,会给人留下淳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课文。 14、总结全文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15、布置作业: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阙:写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阕:议论、抒情————论古英雄的不足 赞当代革命英雄 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7【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崇拜、伤痕、中伤”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领会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2. 知识链接 八大山人 朱耷(1626-约1697),清初画家。南昌(今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凝练,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态,署款八大山人。他的绘画技法,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学王羲之,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安魂曲》 安魂曲 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 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曾参 曾参(前505年一前463年),字于舆,生于鲁国南武城 (今山东嘉祥人)。曾参16岁拜孔子为师。由于他刻苦好学,造诣很深,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著有《大学》,《孝经》两书,被后世视为儒家经典,尊其为“宗圣”,“述圣”。曾参传业于子思,子思传业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崇拜(chóng) 伤痕(hén) 中伤(zhòng) 塑像(sù) 遁词(dùn) 哑口无言(yǎ) 鲁钝(dùn) 自暴自弃(qì) 走投无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ǒu) 烟囱(cō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中伤(zhòng) 恶语伤人(è) 调查(diào) 中间(zhōng) 恶心(ě) 调整(tiáo) (2)词语释义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哑口:像哑巴一样。 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自暴自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2.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3段):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三部分(11—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四部分(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答案示例: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不能创造,②生活单调不能创造,③年纪大小不能创造,④太无能了不能创造,⑤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4)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答案示例: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答案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2.写法探究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就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8【教学目标】 1、 品味描写月光的语句,牢记并运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教学重点】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难点】 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导入正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二、诵读词作,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代表反复朗读后,各组代表进行比拼,老师点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理解词作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对照课文注释书面翻译全文,让他们交流,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 【翻译一】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翻译二】 丙辰年中秋之夜,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并以之怀念弟弟苏辙。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四、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 (一)思考探究 1、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 开头两句有何意蕴? 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只是赞美月夜吗?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如何理解? 6、苏轼原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受到排挤,背贬为地方官,加上与其弟分别六年之久,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多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他的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标志苏轼思想起伏变化的关键词有那些? 【老师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之争相互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8、哪几句由望月过渡到怀人? 9、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10、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胸坦荡,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11、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12、全班齐读:归纳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讨论明确:(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二)【赏析上阙】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足见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和飘飘欲仙的感觉。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之争相互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中秋月景,人们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还有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提示注意】我们可以抓住“不知”“归去”,才能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板书】上阕:望月-思归 (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赏析下阕】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板书】下阕:责月—怀人。(抒情) 【词作主旨】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五、拓展探究 (1)与文本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与作者对话 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生齐读全词。) 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 “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3)与环境对话 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 (生齐背全词。) 六、阅读方法小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词,明天检测。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29一、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5、6共有110个学生,两个班差距较大。六班秩序较好,学习认真,但潜力较小。五班落后面广,课堂纪律较差,学生缺乏学习得动力,授课极为困难。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总体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还有考不及格的学生存在。优生的比例太小。 初三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全册书分六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们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和诵读欣赏三部分。 二、教学目标分类 1、思想品德目标: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并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能力;了解前辈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会理想、忧乐观、淡泊名利和与民同乐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知识目标:了解一些应用文、会议记录、总结;了解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说明书的写法;了解一些修辞,如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知识。 3、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掌握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及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并能模仿一定的论述方式。掌握简单的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想 1、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5、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语文能力差异大,有必要研究现阶段学生最缺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区分出主要差异与次要差异,有选择、有重点地突破性地分层教学。这是我们有效开展本学期教学与复习工作的第1个前提条件。 1、选好、用好有关资料,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领悟了课标的内涵,钻研了《考试说明》,明确了学生最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仅仅是开展本学年教学与复习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高效复习,还需要选好、用好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资料的准备,是自己精心筛选,不用外面的资料。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出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不搞提海战术,下拦河网。 2、精心备课,上好课。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得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每一节课,老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并且要择其重点进行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教读课文的学习,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学习。 3、重视阅读训练。阅读是考试的“半壁河山”,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运用到的,最接近人们生活的语文知识。抓好阅读训练,一方面在讲课时认真分析,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第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因此,要求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我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课外书籍拿来借给学生看,原来没有开放过的学校图书室,请求管理员开放,也要求学生跟其它老师借着看。有条件的买一些来互相传阅。总之,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看一些课外书。看了课外文章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名言警句,注意归类收集,如写人的和写物的分开,与四季的分开等等;二是体会文章的时代意义、作者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往往反映时代的精神,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文章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文章内容也可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阅读文章,一定要求学生能体会出这些内容;三是注意学习各篇的写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内容,而且运用了较好的表达技巧,阅读文章要求学生注意吸取这些好处,以便“迁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4、加强写作训练。要加强写作训练,从三点入手:第一点是多观察,多积累(多积累前面己谈到)。多观察就是要培养学生经常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第二点是要多感悟,文章往往是有感而发,感悟得深,才发得快,发得猛。第三点是多练。可按照自己的作文训练系列进行一次全面的训练,全面地尽可能地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精品教案 篇30【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贸然(mào) 疲惫不堪(k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i) 恪守(kè) 允诺(nuò) 自持(chí)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o) 扭捏(ni) 箴言(zh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尴尬(gn) 原处(chù) 教书(jio) 困难(nán) 处境(ch) 教养(jiào) 灾难(nàn) (2)词语释义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段):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示例: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2)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3)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答案示例: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答案示例:(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当然,大家对于教养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看法,课下可以继续探索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