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范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精选29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效果。 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情境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那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雷、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剧《屈原》。

  【新课解读】

  一、整体感知——理思路

  (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形象。 (二)读“雷电颂”部分,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谈谈自己的诵读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补充:

  (1)从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从语言特点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3)从创作风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雄伟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气势宏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教师讲述创作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小组交流,教师提问、明确:

  这段独白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至“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3.教师小结: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急于毒死屈原。请简要分析郑詹尹的形象。

  明确: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二)第二部分:

  谈到《屈原》的创作,作者曾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赋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义,请你做一下归纳、整理,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这篇独白的创作主旨是什么? 学习小组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1)

  事 物 风雷电 洞庭湖、长江、东海 无形的长剑 “土偶木梗”的群像 特 殊 含 义 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 人民群众 坚定的信念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这种写法叫“象征”。

  教师补充讲解“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借助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及对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的热烈赞颂。

  三、合作研讨——评人物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朗读及对文意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问、明确: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浑悲壮。

  四、赏读语句——品语言

  1.《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同桌之间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赏析: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赏析: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 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 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 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 志洁 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 行廉 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 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 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 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 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 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

  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戏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屈原》,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历史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三、文本链接

  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

  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五、课文精读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课文一开始,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3.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电颂。共分两层。

  第一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七、文章主旨

  这篇戏剧(历史剧)以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八、写作特点

  1.想象瑰丽奇特,意境雄浑壮阔。

  文中的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

  2.运用象征手法。

  作者赋予一些物象以具体的象征义:①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②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⑤“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

  论证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

  受万钟对比

  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全书共六个单元:

  1.诗的激情2.文学魅力3.关注自然和生命

  4戏曲欣赏5.古文诗词6.古文诗词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但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将来的学习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此外,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般。

  四、教学策略

  1.坚持上好教材上的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坚持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好小组的作用,把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的时空跨越和交互反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

  6、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作用,使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也是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一)在上期已经提前完成了一二单元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九年级上册其余四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任务。(略)

  (二)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详)

  这是本期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因而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总复习》,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计划地进行两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并且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

  3、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4、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阶段进行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7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语言大多是民间口语、俗语,活泼伶俐。因此,本创意的设计是:多层面的诵读小说,感受、触摸和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变体式阅读小说(即把本文节选的两章节当作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来读)

  1、指导学生拟如下小标题: 何满子与奶奶何满子与爷爷

  2、学生通读全文,完成字词疏解。

  3、积累词语:

  咬牙切齿人高马大膀阔腰圆两肋插刀三顾茅庐腰缠万贯

  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伦之乐如坐针毡望眼欲穿影影绰绰

  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芒刺在背荣膺腻歪坍塌

  戏谑捯气

  二、选读描写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语言

  1、漫画式的人物外貌描写:

  写何满子:如“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个木梳背儿;光屁股,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写奶奶: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长满老茧的大手……”

  写爷爷:如“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写老秀才:“手拿一杆斑竹铜锅的长杆烟袋,整天板着一张阴沉沉的脸。”

  2、评书式的人物介绍:

  写奶奶:“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

  写爷爷:“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

  3、妙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凸显人物:

  写奶奶的泼辣:“一丈青大娘骂人,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

  写纤夫被打的狼狈:“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写何满子的玩劣:“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

  写老秀才的严肃:“只觉得头上压着一朵乌云,叫人喘不过气。”

  写爷爷的胡茬:“就像根根松针……”

  4、趣用压韵和对偶的民间口语、俗语,读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排比对偶并用:“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句中短语对偶:“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唠叨这个,嘟哝那个”;“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头发长,见识短”;

  学生还可以自由选点,让例句与赏析更丰富多彩。

  三、总结与归纳

  备学教案

  【创意说明】

  本课活动安排学生先从文中找事例支撑人物性格,然后简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边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学步骤】

  一、通读全文,熟悉小说情节

  二、在线阅读,了解刘绍棠及其作品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学时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背景阅读,了解小说。

  时间:抗日战争的年代。 地点:京东北运河畔一个普通人家

  构思:没有章回体,但浸润着古典文学色彩。采用儿童视角。

  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

  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与性格

  何满子: 好动玩劣,聪慧灵秀;

  好学好问,伶俐可爱;

  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有男子汉气;

  何大学问: 刚正不阿,仗义轻财;

  慷慨豁达,侠肝义胆;

  能说会道,嫉恶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宠爱孙子;

  身强体壮,能干泼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旧;

  直肠直性,爱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劳善良;

  学生从文中组合语言,支撑以上说法。可概述事件,可直接摘引。还可由教师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说话。

  四、说说身边的“他”或“她”

  1、自由回忆与酝酿。回忆身边有典型特征的人。

  2、具体描述他(她)的一两个生动有趣的细节,不超过100字。

  3、表达、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五、联展阅读,扩大视野

  1、趣谈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绰号。

  例:《水浒》中林冲、鲁智深、孙二娘、宋江、吴用、李逵等。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

  鼓励有能力的同学讲述与绰号有关的趣事。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板书设计】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①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②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④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⑤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⑥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他所说的学习目的与内容,则不足取。文章层次分明,描摹细致,情意恳切,词畅理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前准备:

  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窗:

  1.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了解作者及体裁特点,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我会读

  叩(kòu)问 叱(chì) 咄(du) 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  皲(jn)裂 媵(yìng)人  以衾(qn)拥覆 皆被(p)绮绣  容臭(xiù) 烨(yè)然  缊(yùn)袍 敝(bì)衣

  4.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5.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以: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6.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 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积累文言知识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探究文本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呢?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并没有直接劝说马生勤奋学习,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意图的?

  明确:第1自然段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然后在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诸生的学习条件,与前面作者的情况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劝勉马生刻苦学习。

  2. 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学条件的?

  明确:求学条件艰苦:为了表现艰苦,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家贫”。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幼年时和成年后的学习条件。

  3.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作者两个学习阶段的艰苦条件。

  幼时求学的艰难:

  致书之难借书抄录;(假借于藏书人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

  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种艰难又包括三种情况:

  a、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b、旅途之艰,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

  c、生活之苦,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组袍敝衣”。

  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5.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6.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7.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靠的是勤奋、专心、坚韧。

  8.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诸生条件优越的?

  (1)无冻馁之患: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2)无奔走之劳: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3)有专门老师: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4)有丰富藏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7. 作者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太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1)作者不无感慨地回忆自己少年时艰苦的读书环境,及虚心求教、刻苦学习的读书经历,与当时太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作了对比,进而勉励善学的后生马君则,希望他能体会自己提携后进的良苦用心,坚持好学不倦的志向。

  (2)作者以太学生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说明了学业能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学生讨论,以小组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引导:

  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了升华了课文主旨,结合现实中能体现勤奋求学的例子加以感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设计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且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慕圣贤之道

  若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课堂中学生学习劲头很大,气氛很好。另外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0

  工具概述

  溜索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他们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是他们不畏艰险、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近几年,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发展为表现各民族顽强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溜有单人、双人、男女混双、人与物、人与畜等多种项目。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险景观。绳索有牦牛毛绳、藤编绳及钢丝绳等多种。过渡者将竹、木制作的溜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过去生活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一带的藏、傈僳、怒、独龙等民族,多使用溜索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大部分溜索已为桥梁所取代,只有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在国外,秘鲁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也运用溜索作为渡河工具。

  溜索原理

  碗口粗竹缆系两岸石柱上,渡者以皮带或绳索系腰间,绳上挂以木制滑轮,俗称“溜壳子”,借倾斜之势滑越渡河。河上也可设两根溜索,一高一低,过河时由高处滑向低处。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法学法:

  朗读法、指导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生于北京,原籍重庆江津,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处女作《棋王》。

  2.生难字词

  (1)字音

  锱铢(zī zhū)   滇西(diān)   盘桓(huán)

  顷刻(qǐng) 千钧之力(jūn) 绞(jiǎo)

  跺(duò) 呕(ǒu) 战战兢兢(zhànzhàn jīng jīng)

  (2)词义

  【锱铢】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俯身】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

  【顷刻】极短的时间。

  【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探视】看望;察看。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默读,读准字音,体会人物心理。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①“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③“(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3.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4.文中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交流点拨】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跳读课文,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交流点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

  2.拓展延伸

  平常走的路很多,你有过文中溜索这样害怕的感觉吗?

  【交流点拨】有。我有一次过玻璃栈桥时吓得双腿发软,直接坐在了地上,旁边的好友见状,不停地鼓舞我不要怕,让我站起来。好友见劝说无效,试图上前拉起我,可是这时,惧怕的我硬是赖在地上不敢前进,无奈之下,好友直接把我扛了起来,背我走过了玻璃栈桥。这一幕也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溜索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进度比较合理,虽说没有详细解读,但是重点突出。我引导学生们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做了一定的了解。但其他比较深层的意蕴,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没有展开深入研究。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 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

  (一)、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三)、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三、简介作者和背景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 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字词注音

  逮住( )

  逮捕( )

  盛满( )

  旺盛( )

  畜生( )

  畜牧( )

  无赖( )

  戳穿( )

  坯子( )

  醋栗( )

  乞丐( )

  魁梧( )

  五、朗读课文

  1、 听读课文,概括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2、完成以上表格,理清情节。

  分类

  变化

  次数 狗的主人 对狗的评价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被狗咬了

  2 像是将军的 小狗 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 不是将军的 下贱胚子 受了害,绝不能不管

  4 是将军的 名贵、娇贵的狗 混蛋,怪自己不好

  5 不是将军的 野狗、弄死算了 (不予表态)

  6 将军哥哥的 不赖、怪伶俐的 早晚要收拾

  3、 据本文的情节,课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第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几个趣味数字:6次判定

  5次变化

  4次写军大衣

  3次提到法律

  2次写到围观群众

  1次环境描写

  六、研读课文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是怎样判定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明确:五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2、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4、 师生讨论分析,完成板书,形成结论。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不变: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七、课后作业

  1、《同步导学》;

  2、尝试画一幅奥楚蔑洛夫的肖像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二、 研读课文

  1、 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2、 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手指头,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总之,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3、 三次提到法律有何作用?

  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

  4、 再联系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 归纳小说主题:

  《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四、 分析人物形象

  1、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自己所创作的人物肖像。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2、人物形象具有怎样典型性和概括性?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3、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4、作者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 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5、社会意义

  变色龙,现在多比喻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含贬义。在俄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见风使舵的小人”。小说用它来讽喻那种狡猾善变、出尔反尔的人。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五、探究写作方法:

  1、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明确: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2、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它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⑴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殴打赫留金。

  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用上下面的词语:

  洋溢 荒.唐 伶俐 无缘无故 异想天开 无精打采……

  参考: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满心欢喜地向前走,迎面走来将军的哥哥和他的随从。奥楚蔑洛夫急忙热情洋溢地迎上前去,弯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笑容可掬地说道:“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先生,您是不是丢了一条狗?唉!这小家伙差点让人给糟了,赫留金那荒.唐的家伙把烟卷戳到狗鼻子上去,幸亏您的狗伶俐,咬了他一口,可赫留金却说狗无缘无故咬他,要您赔偿他一笔钱,真是异想天开!是我训斥了他一顿。那混蛋只好溜了。那小狗已让您家厨师普洛诃尔领回去了。我也正想到您府上去,不想在这儿遇到您了……”伊凡尼奇闭着眼淡淡地说:“嗯,我知道了。”说罢,扬长而去。奥楚蔑洛夫满肚子的热望化为泡影,无精打采地呆立在冷风中……

  八、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19课;

  契诃夫的其他小说:《万卡》、《一个官员的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难点

  朗读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天下第一楼》的剧情。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赏析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天下第一楼》,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话剧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

  文本链接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后来,“福聚德”内忧外困,最终走向没落。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

  2.速览课文,找出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情节围绕什么矛盾冲突展开的?

  卢孟实,王子西,罗大头,常贵,唐茂昌,唐茂盛;主要围绕“福聚德店堂”的即将衰落展开情节的。

  五、课文精读

  1.浏览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情节的概括。

  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

  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4.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5.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①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②卢孟实一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③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④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⑤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言而总之: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罗大头形象】

  ①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

  ②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撂杆子走人。

  ③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而言之,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

  【其他人物形象】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六、文章主旨

  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

  七、写作特点

  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满着浓郁的京味。

  例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因为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3

  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个千个哈 姆雷特”的说法, 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 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 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 特点便突出体现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现代诗《断章》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 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 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 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 人。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断章》写于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 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三、问题探究: 1、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 4 行诗,是 4 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 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 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 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 人精心构思与组合, 变得耐人寻味。 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PPT) 3、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PPT)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 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 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 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四、作业: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5

  初三的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能力,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现状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书写自己的感情;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和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的习惯。

  2.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3.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做到语句连贯通顺,结构完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逐步培养专题写作的意识,对一个题材或范围,能从与他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会写简单的自己熟悉的有关学习的规划和总结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6

  一、题解

  1、口占

  (1)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电文。

  (2)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一绝。

  “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情感的沉淀和文学的素养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裂变”,一种“反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倾述对象、特定的心情,这些要素汇流在作者的笔下,由此一挥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口占”为题的诗,很少采用现代诗的形式,下面非常有名的两首,都是以古典诗歌的形式出现的。

  口占一绝: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1916年春,日本,李大钊先生送挚友幼衡回国所作。)

  被逮口占: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这首“口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汪精卫,一个烈士,一个革命者,所以,人是很复杂的。)

  2、萧红是谁?

  (1)萧红,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一生命运极为悲苦,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的一家法国医院去世(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 ),时年31岁。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3)展现一组萧红的老照片。

  (4)推荐两部电影:

  ①电影《萧红》(20__年3月上映)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拍摄,霍建起执导,宋佳主演。故事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

  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萧红一角先后在金鸡奖、中美电影节、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共三次获得影后桂冠。

  ②电影《黄金时代》剧情介绍: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汤唯主演),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20__年4月19日,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许鞍华执导的萧红传记片《黄金时代》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执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五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萧红墓碑口占》赏析(教学设计)

  3、萧红的墓在哪里?

  (1)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2)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戴望舒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去探望的当然是位于香港浅水湾的山坡上的萧红墓。)

  二、关于作者

  1、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诗歌,他本人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7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的写法。

  4、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 )怫( )跣( )抢( )祲( )缟( )傀( )挠( )

  请写下你认为还需注意的字词读音。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抢地 休祲 色挠 谢谕

  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及意义。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⑴故不错意也

  ⑵仓鹰击于殿上

  5、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

  ⑴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⑵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6、难句翻译。

  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3、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

  4、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5、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翻译一句,把握关键词。

  四、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

  ⑴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⑵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⑶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2、第二段:

  ⑴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⑵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⑶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⑷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3、请你仿照上面的问题,针对第三段第四段各设计两个问题:

  第三段⑴;⑵。

  第四段⑴;⑵。

  六、知识应用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3、“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4、。

  5、。

  6、。

  七、修辞手法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夸张:。

  排比:。

  对偶:。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八、课文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 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业

  联系练习三,总结古今异义。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在剧中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揣摩情节、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生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

  蓦(mò )然 掸( dǎn )灰尘

  hú lún( 囫囵 ) 咀嚼( jǔ jué ) [来源:]

  翘(qiáo)首远望 chóu chú( 踌躇 )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心事重重:心里盘算的事很多,一层又一层。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蓦然:猛然。 囫囵:完整,整个儿。

  踌躇:得意的样子。 翘首:抬起头来望。

  3.走近作者(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三、初读剧本,整体感知(分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1.学生自由读剧本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2.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

  3..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5.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6.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四、剧情探究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来源:学&科&网Z&&&K]

  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

  五、艺术特色

  1.什么叫象征?

  2.“枣儿” 象征什么?

  3.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有节奏、感情饱满地朗读五首诗歌。

  2.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贴切、丰富而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现当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思辨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诗歌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诗人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解析:《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①怎样理解“大地风雨的海上”这一意象?

  答案示例:“大地风雨的海上”是一个独特的意象,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他对未来感到茫然。这个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②“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它;连“大地”都被“卷来”了,写出了风雨之大。此处翻天覆地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卷”和“奔”体现了强大的自然力,以动感形成一种剧烈的心理冲击。

  三、

  《风雨吟》通过对风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忧思满怀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四、赏析《风雨吟》对自然意象的描写。

  答案示例:诗歌对“风”的描写是“从大地卷来”,对“雨”的描写是“从大地奔来”;风雨之后,“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通过对风、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绘,写出了风的奔腾呼啸、摧枯拉朽,写出了雨的滂沱如注,营造了极具气势的氛围。

  五、课堂小结

  这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找来类似的小诗读一读,运用这节课学到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细细品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欣赏精彩工整的叙述语言,用词的讲究,骈散结合的句式等。

  3.学习仁人志士的品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历史的天空》,营造气氛。

  2.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一定也如燃烧的火把点亮过你心灵的明灯。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谈谈理由。

  3、学生交流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并学会利用资料。语言表述清晰流畅,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师小结,导入新课。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充满了凛然的正气,我们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书)

  二、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1.同学们学了不少文言文,也积累了不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介绍一下你常用的学习方法。

  2.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温故知新,交流总结,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同学们可能会说到的方法有:

  (1)反复朗读,加强语感。

  (2)借助写作背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3)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4)积累经典名句,引发个性思考。

  (5)正确断句,理清文章脉络。

  3.老师小结,引出文言文“五读”法。

  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说明很多同学在做有心人,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读俱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中质疑,读出意味,读后思辨。

  4.运用“五读”法,把握内容。

  (1)读准字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唐雎 怫然 徒跣 抢地 韩傀 缟素 色挠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错”通“措”;“直”通“只”;“仓”通“苍”。

  (2)读出节奏。小组进行朗读交流,互助,正确断句,读出节奏,使朗读顺畅通达。

  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读中质疑。

  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可从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还有疑难可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文章字词方面的:

  如多义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异义字: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等等。

  ★文章内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战国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骗局进行吞并,因此就有了这场两国之间的外交斗争。

  内容方面:故事性强,可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理清文章脉络。

  可能产生的疑问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骗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当时势力强大,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认为安陵是一个小国,不需要兴师动众地进行攻打,只要吓唬吓唬就会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与唐雎拒绝秦王的态度一样吗?

  一样,只是在语气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语气委婉,表现不卑不亢;唐雎语气坚决,正气凛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么?唐雎的“布衣之怒”为什么能战胜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现了秦王的残暴和以势压人的气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因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对国家的忠贞和不畏强权,针锋相对,视死如归的精神。

  唐雎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人的事迹有何目的?

  说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达到针锋相对的作用。

  秦王先对安陵君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对唐雎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吗?

  这正好说明秦王的虚伪狡诈,先说的话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后说的话则表现了他的欺软怕硬。

  三、老师小结,再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最后“两读”深入理解课文。

  1.读出意味。

  要读出意味,就要读出人物,读出感情,读出语言的精妙。

  (1)读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画特别生动传神,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别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理由。

  同学们勾画批注,讨论归纳;然后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唐雎:机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气凛然,不畏强权,视死如归,面对威逼利诱应对自如,面对假仁假义义正辞严。(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仗势欺人,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欺软怕硬。(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2)读出感情。

  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较准确,那么应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人物的情感。

  请同学来试着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一段,其他同学评价讨论,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讨论中要注意的语气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字可拖长,要读出威胁的语气)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读出秦王的霸气和威胁的语气)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应强调,表现唐雎的毫不畏惧和针锋相对)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应突出唐雎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先生坐!何至于此!(语速不能太快,要读出秦王的胆怯和心虚)

  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一步体会语句的语气和人物情感。

  (3)读出语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鲜明传神,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

  ★以记言为主,突出了人物的语气,表现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如“挺剑而起”、“秦王色挠”等。

  ★通过对比的方法刻画人物。如唐雎“挺剑而起”的视死如归和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等。

  ★语言的文采飞扬,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值得学习与借鉴。

  2.读后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这个形象表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实像这样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还有很多,能举出现几个吗?

  同学们讨论发言,体现同学们的文学积累和延伸能力。如蔺相如,荆轲,文天祥,林则徐等等,同学们还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故事。

  (2)唐雎敢于为国家挺身而出和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精神在我们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结合生活体验来谈谈。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中华美德的现实意义,鼓励同学们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学习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3)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更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现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典范的故事。还可读一些如《战国策》、《史记》中的经典篇目,更多地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体会后背诵课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体会,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有了更好的把握,这么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来一定不是难事,同学们大声背诵课文,看谁能更快背诵下来。在同学们大声的背诵中结束课堂。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开端)秦王不悦(生气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发展)秦王施压(冒火了)——唐雎坚定回绝(力争)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结局)秦王色挠(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3

  教学目的:

  一、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

  二、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62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战争场面,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再展示“醉里挑灯看剑”图,请一学生描述画面内容。画里的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么?他在追忆什么?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共同学习这首《破阵子》,来了解和认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

  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

  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一)上阕: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

  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二)下阕: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维练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 (小组讨论后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小组讨论后表演)

  六、课后作业:

  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后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4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三.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四.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五 文本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树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设计

  绘画是选择之美 文学的无声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无言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

  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教后记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5

  一、指导思想

  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有较大的进步.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多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5、钻研命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划

  积累与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另外的语言积累适当训练。

  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

  古文阅读部分。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一篇是课内,一篇是课外,即两篇文章在内容或主旨上有相似之处。而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以九年级教读篇目为主。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同时进行断句训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6

  【教学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把握戏剧冲突。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1.认读“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结合课后习题一,写节选部分故事情节。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团结和睦,心往一处想,使往一处使,才能家庭兴旺发达。家庭如此,一个集体更是如此。当一个集体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预示着这个集体将走向衰败的道路。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第三幕。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具体参见《基础训练册》“常识介绍”,略。

  在“背景资料”里特别注意“福聚德”由衰而盛的原因:卢孟实的精明能干和众人的团结聚力。

  (二)给文中人物分类,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课文节选部分写了许多人物,有的人物对“福聚德”昌盛做出了贡献,有的人物行为导致“福聚德”走向衰落。下面文中人物,哪些是福聚德的功臣?哪些是福聚德的克星?

  王子西、福顺、常贵、唐茂昌、玉雏儿、克五、罗大头、成顺、卢孟实、修鼎新、小伙计、唐茂盛

  ⑴福聚德的功臣 --卢孟实 王子西 玉雏儿 常 贵 罗大头--团结、勤劳、能干。

  ⑵福聚德的克星 --威胁敲诈、不守规矩、索钱要人--唐茂昌  克五 罗大头 唐茂盛 (看落子的)小伙计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一,把握戏剧冲突。

  明确: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再加上克五这些人的欺压、敲诈,“福聚德”必然走向衰落。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既是对情节最好的概括,也点明了“福聚德”即将衰落的原因。可以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习题四”对罗大头形象的分析,读“罗大头撂挑子要挟卢孟实”的片断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卢孟实形象。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四)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三、课堂小结

  矛盾冲突明显 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 台词生动

  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四、作业

  《基础训练册》习题五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二、学生复述课文

  1、一学生复述

  2、其他学生补充

  三、探讨研究

  1、圈划文中感人部分、含义深刻部分,小组合作讨论“枣儿”的味道?总结从哪些语言中看出“枣儿”的味道?

  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3)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长久的不回来?

  香甜 真实的“枣”是甜的

  老人对往昔的回忆

  孩子对父亲的回忆

  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苦涩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

  现实生活中孩子寂寞的期盼

  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和事例,总结老人和小孩的形象。

  老人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怀旧、传统、孤独,

  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 思念父亲、天真单纯、懂事

  3.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

  “枣儿”是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

  5.象征是现代话剧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文章中还有其它语句使用象征的吗?它们象征着什么呢?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童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7.请学生表情朗读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用多媒体播放。(播客上有)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1.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或者广告中老人的亲人、女孩的父亲,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面对这呼喊、面对这期盼,我们发出良久的深思……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感悟,字数300字以上。

  2、预习《音乐之声》

  七、板书设计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以秦王三次神态变化为线,明确故事情节,廓清字音与翻译。

  2.通过演读和纷纭说“士”把握人物形象,说话技巧,认识“士”的精神。(重点)

  3.通过史料辨析深入体会“士”人的精神。(难点)

  教学流程

  (一)见士是士,体会叙事的精彩

  1、讲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么意思?既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知道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后,在不改变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师给的关键词来讲讲文章所写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悦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挠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师生交流。 主要围绕“易、加惠、弗、使、长者、错意、广、逆、轻、与、直、怫然、免冠徒跣、抢、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挺、色挠、谢、徒。”等词语进行字音及翻译的纠正。

  ②说精彩:围绕学生认为的精彩环节进行表演。

  ③故事小结:故事剪裁得当叙事精彩,人物间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唐雎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3、认识“士”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部长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 可见弱国在外交事务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况是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国,所以你认为唐雎与秦王的这种针锋相对合适吗?

  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精神。

  4、纷纭说“士”

  战国末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士。关于“士”的种类有: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叫“策士”;为国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晓阴阳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谋划策的叫“谋士”;能言善辩的叫“辩士”……士可称为“平民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官职,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进阶为官,甚至成为贵族。唐雎是哪种“士”在文中找出确凿的依据。(小组研讨)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 (力、据、节)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在整个事件中秦王的恃强凌弱、外强中干与唐雎形象成鲜明对比,同时唐雎的凛然正气、有胆有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士”人风采——有理想、有气概,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正如我们所知的“荆轲刺秦”中的荆轲,他们都是“士”人的魄力与精神的展现。

  (二)见士非士,寻访史料的真伪

  1、翻转

  刚才我们说到荆轲,为何荆轲刺秦竟不似唐雎这般容易呢?

  2、研讨

  文章不合事理之处。通过学生质疑和材料运用明确人物、地点、事件虚构成分很浓。

  材料1:

  事件

  时间

  资料来源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劳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敬诺。 ”遂约车而遣之。

  约公元前266年

  《史记·魏世家》《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杀晋鄙救赵,唐雎劝说信陵君要忘记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约公元前257年

  《战国策·魏策四》

  《古文观止》

  秦王要通过易地吞并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完成出使任务。

  约公元前225年后

  《战国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3:地点篇

  安陵(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西北)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策·魏策四》有载:秦昭王二十四年穰侯率秦兵攻魏大梁时,有客谓穰侯曰:“君得许、鄢陵以广陶。”《资治通鉴·卷六》也有记载:“前241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

  (三)见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启悟

  为什么把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却描写的如此精彩?(结合材料4、5进行小组探究)

  材料4:

  《战国策》因其采用丰富的人物形象、雄辩的论说、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反映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精神风采,故在文体、文风、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巅峰。

  材料5: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 ,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日知录》

  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至秦孝公,弃仁义而用诈谲……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诸子不相亲,兄弟不相亲,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到始皇帝时)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 ——《战国策·刘向书录》

  2、探析

  ①历史散文特点

  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类夸张和近乎虚构的笔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历史散文的文学色彩。

  ②历史散文特点凸显人物精神

  作为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不辱使命,堪称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从“道义”上暗刺了秦王的不义,是一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勇士与义士;在与秦王唇枪舌战的对话中,是明确自己立场,最终说服秦王的辩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对唐雎无畏品格的赞赏,就是对“士”精神的赞颂。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人的魄力与精神。这就为后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样作用。

  ③时代特点呼唤“士”精神的传承

  春秋战国开始,礼乐崩坏,人民素养需要重构,国之尊严需维护,更需要唐雎这样榜样来传播和弘扬 “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点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业布置,技巧“士”为先

  1.自学《战国策.齐四》中《齐宣王见颜斶》,深入体会“士”文化的魅力。

  2.查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与本文相比在言语技巧上有何异同并说说他们是如何通过言语展现“士”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教案 篇29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注意《满江红秋瑾》 :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总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三、自学探究

  四、展示点评

  五、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