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
范文 |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篇1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周次初一级初二级 1《岭南春早》《编钟》 2广东音乐古琴 3广东民歌印安人的音乐 4《故乡的亲人》欧、非黑、白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5《噢!苏珊娜》北美洲的音乐 6亚洲的歌中国民歌的题材 7圆舞曲中国民歌形式的分类 8小步舞曲民管乐简介 9玛祖卡、波兰舞曲古曲欣赏 10中考中考 11进行曲简介民族调式 12《军队进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别》《黄河大合唱》 14《问》抗战时期的音乐 15《快乐的铁匠》贝多芬简介 16至17终考终考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篇2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选修的模块为篆刻。共分八课,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偏重于欣赏的理论课,另一个偏重于动手的实践课。从印章文化的产生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到刀法的形式与表现,体会篆书与篆刻的关系,理解章法的基本规律,学习临摹的基本方法,边款欣赏与制作,篆刻的审美特点与流派,创作学习与创新思考。重点是实践和理论想结合,难点是实践课中的实践活动的完成与创作。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篆刻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个十分陌生的词,学生从初中的美术学习中了解到了这方面的信息,但这些都是初浅的内容知识,本学期就是要深入教学,培养写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篆刻的含义以及体验这一项活动,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严肃课堂纪律,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篆刻活动;恰当的使用篆刻术语,并能自己评论作品;了解我国篆刻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初步掌握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表达自己思想和个性作品。通过篆刻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教具,做到讲述、讨论、问答以及动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篇3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整体思路,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能够促使小学品德学科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部分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促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精神的宣传、学习、研究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教材教法。 2、加强品德学科教学思想建设,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研工作的时效性。 3、进行品德课教材教法研究,充分利好教材这个范例。 4、加强对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继续进行送课下乡活动。 5、对部分学校品德学科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丰厚底气,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4、做实课题研究。抓实区级课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5、优质资源下乡。借助网络研讨、送课下乡、调研和具体的指导,使我市品德老师得到熏陶,品德课堂教学再上新的台阶,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1、认真总结上期网络教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发挥好小学品德络教研中心组的核心作用,将小学品德学科栏目做得有声有色。 2、认真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3、加大网络教研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小学品德学科教师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