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精选3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学生五十多人,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未曾接触过英语,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对英语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时接触过英语,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英语还是比较困难。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村小撤并上来,他们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学习起来就更困难。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起来也就非常不容易。 在启蒙学习阶段,小学生是否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去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www、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Unit1Hello 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ello、/Hi、Goodbye、I’m…、What’syourname?Myname’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听说、认读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case,book,sharpener,bag,school,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Unit2lookatme 1、听懂,会说Goodmorning!/Goodafternoon!Thisis…、Nicetomeetyou、/Nicetomeetyou,too、Let’sgotoschool、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2、能够听说、认读head,eye,face,ear,nose,mouth,finger,hand,body,leg,arm,foot这些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身体的部位。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Unit3Let’spaint Howareyou?Fine,thankyou、等问候语的学习。 Howareyou?的得体运用。 Fine,thankyou、中fine一词字母i的发音不容易到位。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和Howareyou?的答语Verywell,thanks、的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在不同情景中准确运用各种打招呼用语及问候语,语音语调自然。 Unit4Weloveanimals 教学重点:学习表达Ihavea…(我有……);常见的动物单monkey,rabbit,panda,cat,dog;感叹词语Wow!Cool!Great!Super! 教学难点:感叹语Great!的发音中ea组合发[ei],需要多次练习;Ihavea…一句与后面表示某物的单词的连贯朗读。进一步学习常见的几种动物的单词monkey,dog,duck,panda,cat,rabbit。三个单词中的字母a都含有相同的音[?],提示学生找共同点,使学生简单了解一些语音知识。 Unit5Let’seat 教学重点: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以及为别人提供或请别人吃东西的日常用语: Ilike…Havesome… 5个表食品的单词:chicken,hotdog,hamburger,bread,Frenchfries。 教学难点:chicken,bread和Frenchfries三个单词的发音 Unit6Happybirthday6课时 重点:能认读数字1—10。 能按指令语做相应的动作。 难点:数字的准确发音,尤其是3、5、9三个数字的发音要到位。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3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共有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总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三、教学目标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多表扬多鼓励。 5.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6、通过听、说、读、写、唱、,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7、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8、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熟悉学生,建立基本课堂常规 第二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三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四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五周 Module 4Colors 第六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七周 Rest 第八周 Module 6Birthday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dle Review 第十一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二周 Module 7What’s this 第十三周 Module 8Is it a monster 第十四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五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六周 Story Time 第十七周 Review Module 第十八周 Final examination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4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总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三、教学目标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 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多表扬多鼓励。 5.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6、通过听、说、读、写、唱、,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7、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8、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熟悉学生,建立基本课堂常规 第二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三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四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五周 Module 4Colors 第六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七周 Rest 第八周 Module 6Birthday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dle Review 第十一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二周 Module 7What’s this第十三周 Module 8Is it a monster第十四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五周 Module 10 Body第十六周 Story Time 第十七周 Review Module 第十八周 Final examination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5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有两个班,这些学生因初步接触英语,对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学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但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在启蒙学习阶段,小学生是否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去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新学期里我会主动接近并了解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兴趣,去认真的了解和学习,从而能在新学期里取得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根据教材编写的宗旨,现将教材具体分析如下: 1、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话题、功能、结构、任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吸取国外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的优点,又发扬国内以往教材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长处,以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基本结构的同时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通过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进行教学,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对话之中,力求使学生在操练句型时就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 2、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较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3、采用循环式编排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4、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所谓“早渗透”,是指某些词语和某个语法项目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先在前面课文中少量出现,使学生对之有所接触和了解,以便正式学习时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所谓“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教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三.教学目标 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激发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树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具备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听:能够根据听到的单词、短语或主要句子选出相应的图画。 2、说;能够模仿示范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3、读:能够辨认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4、写:能够描摹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 5、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4、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六、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七、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略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6一、学术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54名学生。除了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学习基础不好的同学,大部分都很聪明活泼好学。这些学生在一年级就接触过英语,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这本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流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7.注意教材的搭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空间。 8.注意中小学不同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个阶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学习《新标准英语》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掌握课堂内容。 2.创新性地使用各种英语教学方法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和TPR全物理反应,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3.创设英语场景和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习得第二语言。达到“生活中的英语,生活中的英语”。 4.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自己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教授圣歌和歌谣或短篇故事,以促进学生对多个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课文,创造生动的场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从而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7.尽量让课堂英语全,为每个学生的英语打好基础,重点提高差生的英语 英语功底,同时适当地补充些课外内容,强化口语和应试能力,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力争人人过关。 8、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着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三年级我所教的几个班的学生普遍英语程度较好,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同时,有个别同学却基础非常差,家长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够.在本学期,我将对这几名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与家长积极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在课堂上,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争取在本学期取得进步. 五、评价措施: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7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六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启蒙学习阶段,小学生是否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去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4.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四会掌握26个字母。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 三.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专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5.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6.多与同学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7.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听老师讲、听同学说、认真听录音。 8.让每一位同学都要开口说,不能掉队。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培养兴趣方面多下功夫,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们会受益终身。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8一、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两个班有学生62人,大部分学生曾在二年级的时候初步接触了英语(除一部分新转入的),大部分同学对学习英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较强,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基础比较差,而且学习也不自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三、教学要求和目标 1、能按要求掌握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2、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作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所用话语与场合相符。 3、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6、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能自觉的模仿语音、语调,逐步培养语感。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完成某项任务,并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 3、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4、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5、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6、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9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有三个班,,这些学生因初步接触英语,对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学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积极主动的英语交朋友,大胆的去说去练,因而这些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中英语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也有少数学生不重视和怕学英语,而使英语成绩不好。在新学期里我会主动接近并了解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兴趣,去认真的了解和学习,从而能在新学期里取得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 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一方面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另一方面也正适应课堂互动的特点。教师利用任务组织教学,在实施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目的语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从而达到感知和应用目的语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0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1一、 学情分析 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趣味教学的模式,课上多为学生创设习得语言的环境,尽最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 1、本学期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加强学习英语的能力。 2、课堂上加强学习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培养学习的积极态度、自信心、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本学期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26个字母教学(字母教学是重中之重),会话教学和词汇教学。 难点: 1、字母的读音和书写,要让学生分辨易于混淆的发音和学会用正确的书写体形式来书写字母; 2、会话教学,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下学会说相应的话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1、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加大每个学生的实践量,多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3、坚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录音等多媒体软件,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来示范。把各种各样的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等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听说,使他们在有趣而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件苦差事,潜移默化,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兴趣也随之越加浓烈。随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增加,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进来一块做学习英语。 4、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书写、朗读、口语操练、 提问及语言行为习惯的培养。 5、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及时改进。 四、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能听懂、会说简单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听、说、认读、写单词并进行简单地运用。 4、培养两人对话以及小组对话合作的能力。 5、能唱歌曲。 7、能听、说、吟唱歌谣。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后作业,落实巩固知识,并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11个模块,内含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在这一册,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所以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主要内容包括: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内容都是依据语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而呈现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结合语用和语境掌握语句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册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册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能力。贯彻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教材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顺利地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知识结构: 这册书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突出兴趣激发,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活动、绘画、剪贴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重视双向交流。这册教材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如:本册第一模块安排了“greetings”,通过学习这一模块,使学生了解东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见面时的问候习惯是不大一样的;第四模块安排了“colours”,结合学习颜色的词汇,让学生辨认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的式样与颜色;第五模块安排了“numbers”结合学习听词,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幸运数字;第八模块安排了“friends”,结合学习询问年龄,让学生知道在西方国家,对小孩子可以询问他们的年龄,如果对?年人,尤其是妇女,就不能这么问,因为那是很不礼貌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2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课前三分钟 学生主持,找出一些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二、基础训练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三、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裙子电扇电饭锅 118元孙134元230元248元 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个别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这有待于以后多练习、多强调。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3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27人。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刚接触到英语,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因遇到困难,而遭受挫折。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供三年级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学衔接的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本册供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英语的学校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4、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班级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儿童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五、教学进度表 20xx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英语进度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4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习惯不好,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基础普遍偏差,还有部分新生是刚接触英语;三(1)班共有学生,大多勤奋好学,学习兴趣很高,积极性也很强,英语基础还可以。因此,对于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三(2)班的学生,要端正其学习态度,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三(1)班的同学,可以更加严格要求,注重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培养,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总之,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NewStandardEnglish》供三年级起使用,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联合编写的供小学、初中、高中使用的“一条龙”英语教材。本册供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英语的学校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共有10个学习模块(Module)、一个复习模块(ReviewModule)、四个单词表、一个补充阅读(ReadingforPleasure)版块以及一个综合运用实践项目(Project)。每个学习模块分两个单元(Unit)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主要是导入,呈现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单元就更多的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的巩固与提升;多一些有趣的操练和任务型活动。 总之,本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特点设计大量语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具有科学性。另外,本册教材注意为学习者营造语境,精心设计内容,学练结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且可操作性强,很实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英语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 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和思想基础。 5、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6、掌握本学期所学单词,要求读音准确。 7、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学策略 1.抓好常规教学,从细小的环节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遵循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有浅入深,循序渐近,注重阶段性,重复性,连续性,趣味性。 3.采取互助的方式,来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同时加强实效性,优秀生充当小老师,乐教,差生充当小学生,愿学。 4.搞好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6.开展有益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英语小课文,英语演讲比赛,童谣演唱,儿歌及短剧。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课。 2、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快乐学习英语提高学习兴趣。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班级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布置作业,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8、开展一对一互助活动; 9、积极参与教研会,认真听取组员各种好建议。 10、不断充足自己,丰富理论,提高实践的能力。 11、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做到反思,找出共性问题。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5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时接触过英语,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英语还是比较困难。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村小撤并上来,他们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学习起来就更困难。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起来也就非常不容易。在启蒙学习阶段,小学生是否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打好基础,学好英语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去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6本课程包括歌曲《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曲目《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等内容,需3-4个课时完成。我校三位老师分别上了唱歌课《草原上》、唱歌律动课《我是草原小牧民》及欣赏课《草原放牧》。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导入 《草原上》采用了听音乐律动击拍的方式导入,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歌曲学唱做好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我是草原小牧民》采用的是教师手风琴演奏导入,教师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求知的目光,可谓事半功倍。《草原放牧》采用了故事导入,教师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精彩的故事讲述紧紧揪着孩子们的心。总的来说,三位老师的导入都非常成功。 二、教学方法 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谓是形式多样、尽心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旋律的起伏变化,第一课时的王老师设计了随旋律蹲起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展示蒙古族的歌舞特点,王老师现场舞了起来。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的.易老师设计了整首歌曲的律动。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第三课时的梁老师设计了集诗歌、绘画和舞蹈于一体的创编环节。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这对现在多媒体稍显泛滥的课堂更显珍贵。 三、教学建议 王老师的《草原上》前面的节奏击拍-未能在歌曲教唱环节中运用略感可惜,后与之交流得知是因时间不够,则之前的歌词朗读环节似可删减。而手号引导歌谱视唱环节又似乎可以拓展为:个别学生手号打出歌曲的任意一句谱,其他同学唱出该句歌词,借以巩固对手号及音高的认识,并巩固歌词。易老师的《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内容安排稍显琐碎。其中歌曲教唱用时太少,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之后还可在歌曲的音准、节奏及歌唱的声音、情绪上再作要求并落实。梁老师的欣赏课《草原英雄小姐妹》开始的曲式结构“aba”环节似可不要,直接故事导入。梁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若脱稿讲述效果会更佳。第一遍欣赏时要学生听辨有几个乐段的目标太难,似乎应重新设定该环节教学目标,并进一步加强音乐主题的熟悉。 总的来看,三位老师在课堂上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运用恰当、具亲和力、课堂组织有序、备课认真充分,诸如这般的优点很多很多,值得本人认真学习。以上观点为本人听课所思,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7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六、课程编排及进度 周次 计划进度 (标明所讲授的章节或题目) 实际 进度 备注 第1周 新的交响曲--新学期新打算 本周未正式上课 第2周 认识并了解教材 第3周 成长手册---快乐“成果袋” 周一中秋节放假 第4周 书包里的环境问题 第5周 调查访问 本周四九月月考 第6周 研究性学习--纸的变迁 周一至周五休息;周六、周日上班 第7周 学会合作与助人 第8周 我为奥运做点儿啥 第9周 小组交流 第10周 我来动手试一试--剪纸圈 第11周 每天时间巧安排小组交流 第12周 小组汇报会 第13周 我是小当家--做个节约用水的小模范 第14周 交流汇报会 第15周 研究家养动物 第16周 讨论交流 第17周 实践活动评价 第18周 评选优秀学生 第19周 期末监测 周一元旦放假;本周期末监测 第20周 1月13日寒假开始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8一、识字与写字 1、看拼音写词。 集中问题:拼读有误。“裕”字是衣补旁。 2、给下列带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3、组词。 集中问题:书写不够规范。 4、选择字义。 集中问题:对于“假”出现在“不假思索”一词中的解释 掌握不好,不好理解。 二、积累与阅读 (一)语言积累 1、按要求写词语。 集中问题:错别字。“有有”一词掌握不好,应有尽有,有几个同学写成了“因”有尽有。 2、将下列《三字经》补充完整。 集中问题:错字情况严重,会背但是能明显看出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诗义,写出的字音同字不同。 (二)阅读 1、(1)试着用“终于”写一句话。 集中问题:写本题时,在“终于”之前一定要写出一个“情景”,把前因写出来。 (2)从画线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子的心里。 (3)分析文章答题。 集中问题:回答此类题型时一定要和中心思想有关。“英”字的撇要出头。 2、(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集中问题:落题。 (2)文章第七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画出来。 集中问题:要注意,画出完整句。 (3)按原文填空。 集中问题:此类题能看出是“按文章内容填空”,要求学生所写内容与文章内容只字不差,很多同学找出了答案,所填内容意思也对,这样还是不够的。 (4)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集中问题:错别字。 三、习作 集中问题:本次除了错别字外,还有个别孩子字数不够。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19一、复习考试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20xx年6月8日——6月22日 综合笔试的考试时间:20__ . 6 . 23 (上午) (100分钟答卷时间) 二、复习指导思想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提高。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阶段特点。 3、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体确立三维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4、重视语言的积累,能力的培养。 5、结合自己的研究点,反思教学,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任务,提升教学及把握教材能力。 三、复习要点 (一)汉语拼音 目的:帮助识字、学好普通话、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 1、正确拼读音难字,给生字注音。教学时要适当作板书示范,强调学生书写时做到心中有格。 2、复习大小写字母。 3、能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也能根据多音字的语言环境定音。 (二)识字、写字 目的: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正确使用学过的字。全册要求底线认字230个,写字200个。 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2、重点辨析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重视容易写错的字。 3、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词语和句子 在理解基础上的积累和运用 重点: 1、理解。让学生明确掌握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并能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而采用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综合地运用。 2、积累。词句的积累要学会归类:表示时间的、表示动作的、带有某些字的成语 3、运用。 注意: 语文天地中的词语或语句仅仅是要求掌握的底线。 固定句式和关联词语的灵活运用。 ( 和 一样 当 的时候,就不但……而且…… 只有……才……) (四)阅读 目的:重视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 1、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找课文中心句,段落中心句,过渡句。 3、体会如何将事物写具体生动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 5、加强复述课文的训练(重方法指导) 6、继续习得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7、学习并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8、默读的速度 (五)习作。 1、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乐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2、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继续练习用词准确、有内容、有条理地写话,并能较熟练地解决不会写的字的问题,完成由说到写的过渡,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3、学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写公约,继续练习在生活或活动中运用启事、留言条、请假条等常见应用文,做到语言得体,格式正确。坚持写日记(每周一篇)。 5、能够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6、学习修改的方法,通过自己大声读、请别人修改、“冷处理”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发现的其他问题。 四、知识点考查内容和形式 考查项目 考查内容及形式 考察目的 拼音 能准确地拼读,并能写出相应的词语和句子。 考察拼音与汉字的掌握情况 字词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别多音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写反义词,近义词填空 词语搭配 按要求写词语 加强汉字的识记,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 句 加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陈述句与“把”“被”字句的互换 把补充句子完整修改病句(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用关联词造句 写比喻句 练习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积累句式。 阅读 课内阅读:按原文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课外阅读:说明文文学作品(1)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具体的语境选择字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判断中心句,过渡句及其作用(4)展开联想,按要求补白(5)按要求抒发自己的感受。 既考查学生阅读积累,又考查阅读习惯和能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及相关内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微调) 时间内容课型 6月8日(星期一) 归类复习 (一)拼音部分 1、正确拼读音难字,给生字注音。 2、复习大小写字母。 3、能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也能根据多音字的语言环境定音。 复习、练习课 6月9日(星期二) 归类复习 (二) 重点辨析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重视容易写错的字。 复习、练习课 6月10日(星期三) 100分钟完成综合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0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同学“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同学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同学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动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同学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同学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沛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探索自然 2课时 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2课时 3、问题银行 2课时 4、发现问题宝藏 2课时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 1、游乐场 2课时 2、瓜果交易会 2课时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1、寻找秋天 2课时 2、果实累累的季节 2课时 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寻访蚂蚁 2课时 2、动物怎样过冬 2课时 3、上夜班的动物 2课时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1、探访蚯蚓的家 2课时 2、蚯蚓的房前屋后 2课时 3、蚯蚓的邻居 2课时 4、落叶到哪里去了 2课时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1、自转旋翼 2课时 2、降落伞 2课时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1、科学,生活的朋友 2课时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2课时 3、美好的展望 2课时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2课时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2课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2课时 期末复习 1课时 考试 1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1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二、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三、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四、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2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二、全册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3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本单元的重点是进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进行解剖和制作标本的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详细情况并进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井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单元共分为4课。 1、植物和我们 2、果实和种子 3、根和茎 4、叶和花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本单元分为6课。 1、认识固体 2、把固体放到水里 3、认识液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6、认识船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 本单元分为6课。 1、今天天气怎么样 2、气温是多少、 3、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么风 5、气候与季节 三、教学目标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养蚕的体验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四、教学措施: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养殖种植:通过种植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 3——土壤的保护、植物和我们 4——果实和种子 5——根和茎、叶和花 6——认识固体 7——把固体放到水里、认识液体 8——认识液体 9——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使沉入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0——今天天气怎么样、气温是多少 11——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 12——气候与季节、自由研究 13——观察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4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字词的自学能力较强,并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片段写作已经没有太大困难,为下一步的完整习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1、要转变观念,改革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2、要十分重视汉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语文的积累。 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法知道,培养自学能力。 4、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主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5、教师本人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教学质量。 6、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重过程轻结果,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 六、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1月1日,其中节假日、集体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两周。实际授课时间为十五周。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约一星期半教学一单元,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单元15~17课时。 第二单元13~15课时。 第三单元15~18课时。 第四单元15~18课时。 第五单元15~18课时。 第六单元14~16课时。 第七单元15~18课时。 第八单元15~18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5一、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八课,第一课《跳起来》;第二课《少年的歌》;第三课《水乡》;第四课《童年的音乐》;第五课《风景如画》;第六课《摇篮曲》;第七课《回声》;第八课《向往》。每课基本都有四首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 还有知识与技能和创编活动。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主要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凸显教学重点,关注评价机制,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教育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1、(1)认识变音记号,重音记号。(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2、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3、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4、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5、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伴奏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听,唱,跳,画,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会创作。 2、引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演唱时主要训练学生演唱技能,采用恰当的呼吸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3、欣赏中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践及各方面的兴趣教学,来调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3、让学生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五、教学措施 1、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2、通过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能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的歌曲技能来表现演唱歌曲。 3、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等进行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使在音乐这条主线上让学生增大知识面,开阔眼界。 4、变抽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为形象、直观的,易于学生接受,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5、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课上多给学生自己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6、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7、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8、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聆听《x'x'x舞曲第二号》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聆听《那不勒斯舞曲》聆听《小步舞曲》演唱《土风舞》 3聆听《小小少年》演唱《小小少年》 4聆听《牧羊姑娘》演唱《我是少年阿凡提》 5聆听《洪湖水浪打浪》演唱《采菱》 6聆听《水乡船歌》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 7聆听《彼得与狼》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8演唱《红蜻蜓》 9聆听《森林的歌声》演唱《西风的话》 10期中测查 11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12聆听《摇篮曲》乐曲 13演唱《摇篮曲》歌曲 14聆听《羊肠小道》演唱《友谊的回声》 15聆听《回声》演唱《山谷静悄悄》 16聆听《乘着歌声的翅膀》演唱《种太阳》 17聆听《火车托卡塔》演唱《小纸船的梦》 18机动 19期末测查 29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6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原有学生38名,今年新转进一名外地生。语文成绩在年级组中属于下等水平,在一个学期的努力耕耘下,学生语文各方面较以前有了一些进步,能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能基本完成作业。除了四五个家庭特殊孩子不能坚持完成作业外。成绩有明显进步的有杨天佑、张琦、张译文等;稍有进步的有陆天豪、袁豪、施彪等,其中一个随班就读生徐东艳学习认真,成绩能超过一般学生。总体感觉三(1)班学生对语文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识写分流”的基础上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原则,坚持“自主识字,开放识字和阅读中识字”的编写理念,提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完成从“识写分流”向“识写合流”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28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继续培养独立认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7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习在方格力量书写各种结构大字。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肆意,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6、继续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学习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课时安排:共18周108课时。 四、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7一、 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二、 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 、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视唱部分: (1)、视唱在g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和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五度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不讲名称)。 (4)、在教师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和g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5)、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3、练耳部分: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四、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五、 教材分析:三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主要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5、加强综合与渗透。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六、 本册教材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七、 学生情况分析: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八、 教学措施 :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8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教材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这些内容都是有组织的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单元的内容由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几部分组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听,唱,跳,画,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会创作。音乐表现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演唱时主要训练学生演唱技能,采用恰当的呼吸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演唱。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部分内容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基础部分。每节课的音乐知识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通过实践及各方面的兴趣教学,来调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音乐创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器乐教学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创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借助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曲,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乐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使在音乐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do、Re、mi、sol、la。结合课本歌曲和听辩单音。准确把握4/4、3/4两种不同的拍号,唱准节奏时值。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能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的歌曲技能来表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3、通过欣赏,了解旋律进行的方式在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的作用,感受音乐打给人们不同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结合《中国娃娃》、《最美丽》的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音乐,在音乐表现 活动中运用乐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水平。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过程、方法目标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2、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四、教学设想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二)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 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有一些创新,主要集中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措施如下 1、经常向学生宣讲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音乐,珍惜幸福生活的精神。 2、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采众家之长,设计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教案,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 ① 早已经学会歌曲学唱乐谱。 ② 结合学习的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记号。 ③ 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3、音乐与相关文化: ①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② 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29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在以下科学素养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 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二、教育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225班的科学课程,据了解,该班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很多学生为原来科技班的学生,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 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明确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并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三维整合在一起,才能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 ②正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既是本体,又是载体。而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维目标的很多方面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为载体来落实,课程其他目标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很多方面,要通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在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因此,在重视科学探究的同时,不要看轻科学知识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渗透于其他二维目标的培养之中,不能简单的用贴标签式的说教。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三年级一期科学课的最基本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兴趣、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但是生活、社会和科学技术中的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科学知识的局限,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筛选和梳理,选择哪些有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的,而学生又有能力进行探究的问题。可以将收集的问题建成一个问题档案库或文件夹,帮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研究解决某些问题,并可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 3、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通过得出 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 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科学欣赏、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交流会、调查、竞赛、角色扮演、科学幻想、搜集信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充实教学过程。 4、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构 引导学生进行好探究学习: ①选好探究内容; ②创设探究情境; ③提出探究问题; ④营造探究氛围; ⑤亲历探究过程; ⑥体现探究价值 从四个方面把握指导的策略:注重启发、突出重点、注意层次、把握时机。指导时注意梯度,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 5、教学时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观察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它探究技能的基础。课前认真准备学生观察和实验需要的材料。选择材料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如制作乐器时选择纸盒、吸管、杯子等材料;用可乐瓶、石头等物体感受浮力;用玻璃瓶、塑料管、玩具等去探究打捞沉船的方法等。 6、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指导学生在以下一些方面引起注意:①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②遵循规定的安全实验程序;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③建议并执行建议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④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加热及用火,化学药品及使用,玻璃器皿的使用(烫、有破裂、卫生、易破损、加热安全),锐器的使用,动植物(动植物伤人,人伤动物),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看-强光、听-声、尝--味、嗅――气味,摸-不明物(高温、有毒、带菌、触电、等)、户外活动);⑤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包括户外);⑥始终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教研专题: 积极参与省级立项课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并及时积累整理研究资料,争取出阶段性成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30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一(1)、一(2)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且多听取意见,务求精益求精。 本学期,我任教一(1)班、一(2)班数学,我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制定学科计划,并落实完成。下面将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 自觉提高业务素质。我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仔细体会新课标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参与课改研讨,拜师学艺,出外听课、学习。 二、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们往往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习惯小学纪律的约束,再加上他们调皮好动的特点,往往会违反一些纪律,做错一些事情。我先从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1、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分类”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分类,把女同学分为一组,把男同学分为一组;以及按形状、颜色等分类时,自己分工,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领悟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组织师生互动游戏“默契奖”。师与生互动,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爱想象是人的本能。精彩的问题情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留有思考空间。老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教师不能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如老师教学8可以分成7和1,7和1组成8后,让学生自己探索8还可以怎样分?几和几组成8?学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指导猜测方法。善于猜测是学生进行创造学习的重要环节。教给学生猜测的方法就显得很重要。①根据经验来猜;猜测不能凭空想象。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比如让学生相互猜起床时间。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对方起床时间。然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情况。②从比较中猜。如让学生猜7的分成,一个学生伸出2,让学生说出7的分成。另一个学生说:2和6组成7。接着出题的学生判断对还是错。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判断原因。学生说:因为2+6=8,8不等于7,所以回答是错的。正确的是2和5组成7。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1.鼓励参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教师要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 2.提供机会。通过老师的合理启发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从而找到规律,发现问题,理解新知,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它激励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1、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图片生动,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能自己寻找生活素材,集体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阶段,就是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体的智慧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好的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同时也有不足。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关怀。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31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航线 里程/千米 北京——上海 1088 北京——成都 1542 北京——广州 1907 北京——台北 1729 北京——三亚 2541 北京——乌鲁木齐 2464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 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32一、评审要求: 综合复习,了解学生在拼音、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综合练习等方面的情况。,要查缺补缺,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二、审查原则: 1.全面复习本卷的语文知识。 2.所有学生复习。 3.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整体知识与个别学习困难的关系。 4.评价内容和形式:口试(40分)与笔试(60分)相结合。 三、复习内容: (一)拼音部分: 1.正确抄写音、韵母和音节,巩固标准声调规则。 2.能准确读音节,完成“读拼音写单词”。实践 3.能把音节和对应的汉字或图片连接起来。 (2)汉字: 1.能够听写本书并书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画顺序规则。 2.掌握本书的六个部首,能够灵活变换组合字的部首,组合新词。能把两个单字变成一个组合字,知道单字的一些变化。 3.识别同音字、相似字和多音字(7)。 4。掌握难词的书写顺序。 (3)文字: 1.普通汉字可以构成单词。 2.掌握这本书的反义词。 3.填空或连接完成搭配词:(构成名),(动词宾语),(量词名词) (4)句子部分: 1.掌握汉语世界中出现的简单句。 2.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如“什么”和“如何”) 3.把单词连接成句子。 4.看图写句子。 5.掌握句型:(1)谁,在哪里,什么?(2)在哪里,什么? (5)阅读部分: 1.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背诵题目下带下划线的课文。 2.自然段数可以统计,段数可以正确标注。 3.完成不少于1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4.读简单的儿歌,根据短文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题: (一)拼音部分: 1.看拼音,写单词。 2.听写单词。 3.正确连接:(汉字-音节-图片) (2)汉字: 1.用指定的偏旁部首写单词。 2.把词根相同的词分类。 3.相似的单词和短语。 4.复音构词法。 5.组合字符的拆分。 (3)文字: 1.词语搭配。(形成名)(动词名)(量词) 2.写反义词。 (4)句子部分: 1.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2.把单词连接成句子。 3.看图写句子。 掌握句型:(1)谁,在哪里,什么?(2)在哪里,什么? 4.补充句子,使它们完整。 (5)阅读部分: 1.数出自然段。 2.根据需要完成填空练习。 口试: 1.阅读测试2。阅读测试3。背诵测验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集锦 篇33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三、学习目标 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和层次;有条理的收集有关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实和素材;了解科学小实验的一般步骤;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四、实践方式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卷调查;小实验。 五、方法引导 如何分析、表述问题;知道每个观点要有事实或资料作为依据;学习小组如何分工;如何上网查资料。 六、学科整合 与科学、品德与生活、健康教育、语文整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问题的表述;了解问卷调查的方式。 七、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