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朱俊简介
范文

朱俊

  朱俊

  朱俊(?—195年),字公伟,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末期名将。曾任刺史、谏议大夫等职。与皇甫嵩镇压黄巾军时任右中郎将,后封为西乡侯。

  朱俊少孤,其母亲曾以贩缯为业,朱俊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得任县门下书佐,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时同郡人周规被公府征召作官,临行时,借郡库钱百万,充当整备冠帻的费用。后来,郡中督责讨要,周规家贫,偿还不了,十分窘迫。朱俊就把母亲经营贩卖的缯帛偷出,给周规还清了债务。其母失去产业,深恚责之。朱俊却说:“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后汉书·朱俊列传》)

  本县县长度尚深以朱俊为奇,把他推荐给郡守韦毅,于是朱俊开始在郡中任职。后任太守尹端任用他为主薄。

  熹平二年(173年),尹端征剿许昭失利,被州牧举奏,应问斩刑。朱俊悄悄到京师,花费数百金,买通主持章奏的官员,把州牧的奏章加以改动,于是尹端才得输作左校。尹端见罪过减轻,大喜,但心中疑惑,不知为何得减罪过。朱俊也始终没对人提起过。

  下一任太守徐圭荐举朱俊为孝廉。后升任兰陵令。朱俊力官,有过人的才能,东海相又上表推荐。正好交趾(十三刺史邢之一)群盗并起,州牧、郡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梁龙率众万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县。光和元年,朝廷便任命朱俊为交趾刺史。

  朱俊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捡选家兵,调发士众,得五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到州界后,朱俊整束兵众,屯驻不动,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虚实,宣扬威德,以震慑敌人之心。接著调集七郡兵士,一齐进逼,终于斩杀了梁龙,逼降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并征他人朝任谏议大夫。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朝中公卿都推荐朱俊,说他有才略,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右中郎将,持节。

  朱俊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大兵包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觿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 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俊合兵,乘胜追击。黄巾义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晋封为都乡侯。

  接著,皇甫嵩又和朱俊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皇甫嵩上表朝廷,推功于朱俊,朱俊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时南阳黄巾首领张曼成起兵,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驻宛城(今河南南阳)百余日。后任太守秦颉击斩张曼成。黄巾余兵又举赵弘为帅,人众越来越多,达到十几万人。朱俊、荆州刺史徐璆和秦颉合兵,共一万八千多人,进击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始终不能取胜。有人上奏,要召朱俊回京。司空张温上疏劝阻,他说:“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以有功效,引师南 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后汉书·朱俊列传》)灵帝依议。朱俊于是挥兵急攻宛城,杀死赵弘。

  黄巾义军又以韩忠为帅,仍然占据宛城。朱俊兵少不敌。于是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面对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黄巾军全都赶赴应敌。朱俊却自率精兵五千,进攻东北,将士鼓勇,登城而人,韩忠退守小城,惊惧非常,请求投降。

  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皆欲听之。朱俊不同意,他说:“兵有形同而埶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 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 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后汉书·朱俊列传》)说完,下令急攻,但一连数日,未能攻克。

  朱俊登上土山,瞭望黄巾营垒,然后,对司马张超说:“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 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 入城。忠见围解,埶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后汉书·朱俊列传》)

  于是下令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俊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屠杀一万多人。韩忠等人只好投降。秦颉杀死韩忠。黄巾余众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俊进攻,孙夏败走,朱俊纵兵屠杀一万多人。黄巾破散流离。第二年春天,朝廷任命朱俊为右车骑将军。朱俊率兵回京,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后以母丧离职。服毕起家,任将作大匠,转任少府、太仆。

  黄巾起义之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唒等,不可胜数。其大声者称 雷公,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便者言飞燕,多髭者号于氐根,大眼者为大目,如此称号,各有所因。大者聚众二三万,小的也有六七千人。

  其中,常山人张燕势力最大,他轻勇趫捷,军中号曰飞燕,善得士卒之心。据众百万,占据黑山,朝廷不能制御。后来,他遣使至京师,投降了汉朝,被封为平难中郎将,领河北诸山谷事。

  后张飞燕渐渐侵犯河内,进逼京师。朝廷任命朱俊为河内太守,率领家兵,击破张飞燕。其后诸贼多为袁绍所平。此后,朱俊曾任光禄大夫、屯骑、城门校尉、河南尹。

  当时,董卓把持政权。朱俊是功高望重的将领,董卓对他格外小心。外表与他亲近交结,内心则对他颇为忌惮。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兵锋甚盛。董卓颇为恐惧,想请公卿们商议,迁都长安,朱俊屡次阻止。董卓虽然厌恶朱俊异己,但贪图他的高名,于是上表奏请朱俊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使者欲宣诏命,朱俊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却乘机说:“国家西迁,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东之衅,臣不见其可也。”使者听了,很感奇怪,问他:“召您受任,您坚决拒绝;没问您迁都的事,您却说了半天,这是为什么呢?”朱俊说:“副相国,我不能胜任,迁都计,也不是急事。辞却不能胜任的职务,说点不关紧急的话,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后汉书·朱俊列传》)使者又问:“迁都的事,我从没听到过。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还没有透露出来,您怎么知道的呢?” 朱俊又神秘地说:“这可是董相国告诉我的,否则,我怎能知道?”使者没办法,只好回去复命。此事于是作罢。

  董卓入关,留朱俊守洛阳,朱俊便和山东诸将通谋,想作内应。后来,朱俊害怕董卓袭击自己,弃官逃往荆州。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俊闻讯,率兵还洛阳,杨懿退走。朱俊见河南残破,无所凭依,引军向东,屯驻中牟。并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部队讨伐董卓。徐州刺史陶谦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来。陶谦便上表奏任朱俊行车骑将军。董卓闻知,让他的将领李催、郭汜率领数万人屯驻河内抵挡朱俊。朱俊出击,被击败。朱俊白知众寡不敌,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李催、郭汜为乱。朱俊当时还在中牟。陶谦认为朱俊是名臣宿将,屡立战功,可以委以大任,于是和诸豪杰共同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给各州牧伯,同讨李榷,奉迎天子。正好李催也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派人以天子诏书征召朱俊入朝。

  两条道路,摆在面前,何去何从,亟待选择。军吏将士都不愿入关,想与陶谦等联合。朱俊却不慌不忙,说出了一番道理。他说:“以君召臣,义不俟驾,况天子诏 乎!且傕、汜小竖,樊稠庸儿,无他远略,又埶力相敌,变难必作。吾乘其闲,大事可 济。”(《后汉书·朱俊列传》)当下辞谢陶谦等人,奉诏入京,出任太仆。陶谦只好作罢。

  初平四年(193年),朱俊接替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第二年秋,因日食而免职,复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尚未出行就任。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催杀死樊稠,郭汜自疑,又与李榷相互攻杀,长安大乱。朱俊留京不出,任大司农。

  李催劫持献帝人其营中,献帝命朱俊和太尉杨彪等十余人去说服郭汜,让他与李催和解。郭汜不肯,扣留朱俊、杨彪等为人质。朱俊素性刚猛,愤懑发病而死。其子朱魭,亦有才行,官至豫章太守。

  朱俊镇压黄巾,难逃历史罪责。但他不副董卓,明显其节,讽刺迁都,曲表其愤,欲乘催、汜,更见其深谋远虑。对此,则应一分为二地给予评价。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