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
范文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

  17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步蟾宫攀桂,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18、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大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19、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联以一至十的序数镶入上联,以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嵌入下联,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纳入一副楹联之中,实在高妙。

  20、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该联相传为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21、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书生答道: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联语用析字双关法。“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22、同音异字间联,如我在讲<滕王阁序>时摘抄明人解缙的联语入题授课: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文采斐然,意趣佳妙。

  23、有一副豆芽店门联,比上一副楹联更加奇特,其联云: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此,有人解读为:上联一、三、五、六字读“chang,经常”,二、四、七字“zhang,生长”,下联则正好相反,上下联的意思就是所生豆芽经常长,越长越大的意思。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与此联相关者,还有一奇联,上下句为同一句话,但就是借中国没字独有的多音来形成不同的意义,很有赏玩的价值。此联为: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其中读书的的甘苦寓在其中,一声叹息在其中,一声悲慨也在其中。请同学们再三玩味,参透读书之道,不亦宜乎。

  24、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25、相传古时有一个秀才,步行至渡口,准备搭渡过河,艄公见他是一书生,有意要考一考他的才学,便对秀才说:“我出一个上联,你若对得上,我免费送你过河,若对不上,那就你走你的路,我摆我的渡了。”秀才满口中应允。艄公遂指船尾的船孔说道:“孔子生于舟(周)末。”秀才沉思片刻,一时难以应对,适逢此时,电闪雷鸣,天穹漆黑,秀才灵机一动,指着天空即道,光舞(武)起自汉中。艄公闻言,称赞不已,遂免费送其过河。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