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联的种类与功用 |
范文 | 对联的种类与功用 据陶岳《五代史补》云,广顺元年(951)杭州钱塘江干碧波亭寺僧契盈曾作一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二十四时两度潮 以时间对空间,切景切题,当是最早的胜迹联。 名胜联的显著特点是专用性,不能移置于他处。例如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就不能用到杭州西湖。而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呜秋月写长天 所描写的也只能是西湖”平湖秋月”之景,决不可以用来形容大明湖的湖光山色。 许多胜迹联只要一读便能知道出于何处。如: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那必定是武汉黄鹤楼上用的,因为上联提到了两位与黄鹤楼有关的唐代诗人。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崔颢曾作《登黄鹤楼》诗,李白为之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下联又点明了这“一楼”的地理位置: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战国时属于楚地。联中的“三楚”,即指楚地,古有西、东、南楚之分,故名。黄鹤楼有楚地第一名楼之誉,所以称“三楚一楼”。又如: 天浮一鼋出 山挟万龙趋 此联与无锡太湖边的鼋头渚一定有关。因为太湖中的三山与鼋头渚正相对。从三山往北看,岸渚恰似浮在水面伸入湖中的鼋头;而从鼋头渚南望,三山则好像挟制万条水龙往岸边奔来一般,气势澎湃,蔚为壮观。 (四)行业联 这类对联的特点是专业性很强,既要点明行业性质,又有招徕顾客的作用。有的表现出行业的意义及宗旨,有的反映了劳动者的自豪情怀和高尚技艺。如从前的旅店常悬挂这样的对联: 喜迎东西南北客 待君兄弟姐妹情 配以“宾至如归”横额,使旅客一看即知为客舍。并产生亲切感。 行业联由于专业局限,较难写得工巧,但也不乏佳构杰作。如有一副理发店联: 虽属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写得含蓄有味。此联采用双关手法:“毫束”既指头发,又喻细小;“顶上”明言头顶,暗说上乘。理发虽然只是小技,但却也有上乘的功夫。这副对联写出了理发师的自负和自信,对顾客当然也有一种吸引力。 (五)格言題赠联 格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它或给人以警策,或给人以劝勉,或讲修身处世之道.语意精辟,境界崇高,发人深思,引人向上,因此常用来赠人或题于座右,藉以自勉。如王夫之自题湘西草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联中“清风”喻清朝,“明月”喻明朝,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民族气节。 又如李大钊改动前人成句而成的赠友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既喻自己的人格、志向,又含有对友人真诚的劝勉。再如李苦禅自题画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 既是题竹,更是题人,写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人们日常交际应酬时赠人的对联,其措词一般也多警策语。如徐特立赠王汉秋: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语重心长,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对青年的无比关心和殷切期望。 (六)谐巧联 这类对联虽然实用价值不大,甚至在思想内容方面并无可以称道之处,但是艺术性或观赏性很高,有的以技巧逞能,有的以谐趣见长。如: 天星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传说从前有个姓周的官员到水陆洲天星阁游览,吟成上联;下联则是一村童所对。此联将顶真手法与异字同音现象结合在一起,读起来就好像绕口令。而且又以“洲不行”谐“周不行”,暗寓讥刺嘲讽之意,显得构思精巧。 有些巧联以双方联句形式出现,带有试才斗智和切磋技艺的色彩。如明代解缙幼时对曹尚书: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曹尚书出句)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解缙对句)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